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图片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反对任何社会变④主张以德治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2.“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一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D、法家实行法治思想3.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4.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5.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
”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6.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有人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7.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8.下图人物当初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
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
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9.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是皇权得以神话④儒家思想包罗万象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10.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A、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他给儒学注入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新内容C、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D、他是当时的鸿儒,影响巨大1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浙江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10月份)
浙江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10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12题;共46分)1. (4分) (2018高一下·开鲁期末)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此做法()A . 说明商王愚昧无知B . 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C . 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D . 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2. (4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在其《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
争讼曲直,造请逢迎。
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
代子求官,为夫诉讼。
”这段记述能够反映当时在邺下地区()A . 妇女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B . 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C . 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D . 政治腐败中央集权遭到削弱3. (4分)《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 . 强调“春秋大一统”B .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 . 趋向“三教合一”D .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4. (4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 . 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 .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 .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D . 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5. (4分)(2020·厦门模拟) 王阳明有诗云:“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在此,王阳明()A . 强调继承古圣先贤的传统理念B . 批判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C . 主张弘扬蕴含于世俗中的善性D . 阐发了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6. (2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学期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命题人考生注意:本试卷第Ⅰ卷基础题(77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97分,卷面分3分。
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材料归纳关键环节易混易错探究拓展分数554520202020第Ⅰ卷基础题(共77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C. 军阀割据混战扰乱政治生态稳定D. 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11. 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相互制约的收入、支出、保管、审核系统;规定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上至边区政府主席,下至乡政府乡长,都不发薪饷,实行最低的津贴制度(每月津贴只有一元五角到五元),其收入不得超过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
这些做法()A. 表达了全国民众抗战的决心坚定B. 体现了政权建设的人民属性C. 标志着延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实践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2. 除尊孔外,北魏孝文帝还诏祀尧、舜、禹及周文王,诏修尧、舜、禹庙;又祭汉高祖,又遣使祭东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又遣使祭泰山及华山等。
孝文帝上述举动意在()A. 学习汉朝的治国理政经验 B. 传播儒家礼制文化C. 彰显政权的华夏正统地位D. 推动鲜卑民族汉化13. 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在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今日明昭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
”据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先后发布的诏令就有184条之多,这些措施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
这些反映出维新派进行的此次变法()A. 触犯到守旧派的利益B. 未能促进国人的觉醒C. 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D. 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1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
2021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李上星 xx.1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孔子“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包含了民本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③“仁”就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仁”完整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刻苦俭朴、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典籍体现这一精神最明显的是( )3、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
孔子若有所悟,作揖告辞。
你认为孔子请教的这位智者最有可能代表哪个流派?()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五行家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5、《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材料说明()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6、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张载)、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
”请问这位古人是()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A.老庄思想 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 D.“孔颜之乐”8、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 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 受到“大一统”观念指导 B. 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 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D. 完成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2. 有学者指出,通过科举制,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利于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C. 实现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 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3. 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邱之战大胜。
有人建议楚庄王将晋军的尸骨筑成京观,向后世展示武功。
庄王却引用《周頌》的诗句,说有“蔡暴、戢兵(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德才称得上“武”,自己一条也不具备,有什么可以向后人展示的呢? 这反映出楚王()A. 认同华夏文化B. 维护礼乐制度C. 确立霸主地位D. 谋求国家统一4. 钱穆说:“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必修)(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必修)(含解析)新人教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D.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答案】B【解析】考点:孔子思想。
A强调等级观念,C项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D强调君主专制,B符合题意,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协调人际关系。
2.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答案】A【解析】考点: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以上三个人都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主张的“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B体现的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C是孟子的“人性本善”主张,D是法家的主张3. 某校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使用了如下台词:“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这一台词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A【解析】考点:道家学派的主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说明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实现轻徭薄赋和无为而治的统治策略,所以这符合道家学派的政治主张,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均主张积极有为的政治统治策略。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
高二历史月度模拟题(一)、10、8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
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这反映出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2.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3.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
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
由此看出两者都A.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D.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5.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从中可以得知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6.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
(成都七中)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48 分)2023~2024 学年度上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1.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该水利系统由自然山体的多段坝体组成,需要长时段的建设施工。
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A.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已经出现B.精耕细作农耕技术初显C.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2.春秋时期,诸侯国君朝觐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中小侯国“聘问”霸君的事例却很多。
例如,鲁国“聘问”晋君12 次、楚君1 次。
公元前545 年,齐、陈、蔡、燕等国国君曾共同“聘问”晋平公。
由此可知()A.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B.诸侯争霸现象严重C.宗法血缘关系受到冲击D.晋国实力最为强大3.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土铁器分布图。
由此可知,当时()A.铁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B.南方冶铁规模不及北方C.中原地区经济水平较高D.战争推动铁器交流使用4.春秋以后,官书已经散入民间。
在这以前,由于王室垄断,书籍的阅读范围受到严格控制,到了春秋末,士阶层也已能够读到王室图书。
据《史记》载,孔子“西观周室(的书籍),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这一变化()A.表明周王室通过礼贤下士来挽救统治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 1 页《史记·晋世家》基本事实同于《左传》,丰富了介之推隐居前后的情节,刻画了介之推忠于君主、不为利禄诱惑始终坚持气节的伟大形象《新序·节士》(东汉刘向)介之推隐,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
及其焚山,遂不出而焚死据此可知()A.介之推的焚死真实可信B.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故事C.时代变迁影响历史记述D.文本差异不利于还原事实13.下图为荷兰画家梵高1885 年创作的油画。
该油画体现了()《吃马铃薯的人》A.工业社会的底层生活B.日常食物种类繁多C.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贫富分化十分严重14.19 世纪以来英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部“工厂法”。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古人在分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爵位B.官名C.谥号D.行业2.(2分)2.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
陆九渊则说:“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A.明“理”的方法 B.读书的方法 C.明“理”的目的 D.读书的目的3.(2分)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4.(2分)4、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 “心外无物”C.“理”D. “格物致知”5.(2分)5.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6.(2分)6.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7.(2分)7.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8.(2分)8.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xx.10.05说明: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范围:必修三第1~3单元。
要求用0.5mm黑色中性笔作答,超出边框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本卷为选择题,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荀子》:“君主像人民的源头。
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
所以,如果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让民众获得利益,却要求民众对自己亲近爱戴,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4.《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的治国策略。
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下面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6.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7.“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8.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当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气” C.“理” D.“心”2.“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持这一观点的思想家A.开创儒学B.首创私学C.崇尚自然D.提倡仁政3.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最能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礼治为先C.礼法并重D.仁政德治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A.天行有常B.礼法并用C.人性本恶D.君舟民水5.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A.董仲舒B.孟子C.韩非子D.朱熹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和刑罚同等重要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仁政理念深入人心B.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君民关系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9.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王守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 察举制B. 编户制C. 刺史制D. 上计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出土的简牍《集薄》涵盖了行政建置、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统计情况,而上计制是关于统计仓库存粮、垦田、赋税和户口数的制度,因此是汉代上计制的依据,D项正确。察举制是汉代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合,排除A项;编户制是统计户口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刺史制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监察地方的制度,与材料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3. 罗纳德·塞姆在其著作《罗马革命》中提到,“显贵们不仅警惕地把守着进入元老院的门槛,他们还试图垄断执政官这一职位……罗马共和国,所谓的罗马人民的公共财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空洞的名号。”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A. 元老院已经名存实亡B. 政治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C. 公民被剥夺了参政权D. 执政官掌握了最高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西方)。根据材料“显贵们仅警惕地把守着进入元老院的门槛,他们还试图垄断执政官这一职位”可知,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和执政官都被贵族垄断,这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具有贵族寡头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老院被贵族垄断,并不是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公民的参政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执政官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材料不涉及周天子权力集中问题,而且据所学可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不符史实,材料中不能体现,符合题意,选择C项;据材料“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可知,周人重视神灵,当然也包括周天子,因此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能在材料中体现,不符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可知周朝非常重视血缘关系,B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可知,周人重视以血缘关系构建等级秩序,D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高二上10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年级 10 月月考试题第I 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
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 .“爱人者,人恒爱之”B . “兼爱、非攻”C .“春秋大一统”D . “无为而治”2、 《礼记》 有载: 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中, “有以高为贵者, 天子之堂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士三尺。
”这反映的是哪一思想A.法家“严明法度” B. 儒家“礼”C.道家“无为而治”D. 墨家“尚同”3、 美国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了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 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4、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 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 “得饶人处且饶人” “浪费 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 。
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① 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5、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A. 天人感应B. 和谐中庸C. 三纲五常D. 民贵君轻6、 汉武帝创建太学,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某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汉武帝创建的太学命名,下列名称比较准确的是()A.汉朝中央政治学院 B .汉朝郡国联合大学C.国际孔子学院D•儒家师范大学7、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