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牧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牧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牧童》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
文中画家的虚心美德令人感动,牧童的实事求是、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学习。
这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人物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好文章,宜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感受人物的品质。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4、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5、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小牧童为什么敢向大画家挑战?【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画纸、毛笔、墨汁。
2、学生搜集了解戴嵩的生平资料和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一、欣赏作品,引入新课1、欣赏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的优秀作品。
2、出示课文中的《斗牛图》,设疑: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你了解戴嵩的哪些情况?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欣赏名画拓展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牧童》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牧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个牧童在田野上自由自在地放牧的场景,通过牧童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
课文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生活的真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存在理解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描绘和生活的感悟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牧童的视角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体会生活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朗读和背诵。
3.从牧童的视角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体会生活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课文朗读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跟读,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牧童》教学设计(最新7篇)
《牧童》教学设计(最新7篇)《牧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老师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大家愿意吗?你们喜欢哪一首?我们一起读。
1.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4.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
1.过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2.指答。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5.(手势,双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
谁来评一评。
6.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7.想。
(注意: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8.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9.对呀!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谁来试一试。
10.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再读读吧!(师前四字,生后三字,倒过来,师后三字,生前四字)三、理解第一、二句诗。
过渡: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是从哪个诗句知道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同学们真会读书。
《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牧童》教学,学生能够:
了解《牧童》的歌曲和歌词
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牧童》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牧童》的歌曲和歌词
相关的音乐乐谱和演奏视频
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合作作品展示
教学步骤
步骤一:介绍《牧童》的歌曲和歌词
教师向学生介绍《牧童》的歌曲和歌词,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和讲解歌词,让学生对《牧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步骤二: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师教授学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演奏《牧童》这首歌曲。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演奏技巧。
步骤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合唱和演奏《牧童》这首歌曲。
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和合奏活动,让学生提高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观察学生对《牧童》的歌曲和歌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学生在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上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观察学生在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上的发展和应用
评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类似的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牧童》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师《牧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作品《牧童》,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以及童年时光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通过对歌曲《牧童》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认识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了解合唱的形式,掌握合唱的方法,并能够用亲切、真挚的情绪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够用自然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掌握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的演唱,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是那个国家民歌?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斯洛伐克民歌,乐曲轻快活泼。
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景色优美,艺术氛围浓厚,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斯洛伐克,了解一下斯洛伐克少年的童年生活。
顺势揭示课题《牧童》。
(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为中速,情绪是欢快活泼地。
2.教师带领学生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讲述了斯洛伐克小牧童一天的快乐生活,描绘了一幅草原美景下,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场景,悠哉悠哉,怡然自得。
(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学生以a为母音,以531531为音阶,进行跳音的发声练习。
并提醒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发声,注意嗓音的保护。
2.视唱乐谱: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进行高声部乐谱视唱。
并提出问题:在视唱乐谱的过程中,哪一句唱起来难度最大?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针对性练习:歌曲的二、三、四乐句都出现了切分节奏。
生活中的切分节奏有大大的、高高的等词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并完整视唱高声部旋律。
3.教师再次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进行低声部旋律视唱。
小学语文《牧童》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牧童》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牧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信息资料】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启思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板书:画家牧童)2、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板书:大人,小孩,画画,放牛)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初步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学生回答交流。
3、教师小结:大画家画了《斗牛图》后,小牧童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指出他的错误。
大家都呆住了,然而,画家却把小牧童叫到跟前,虚心听取牧童的意见。
4、认识画家:⑴你了解戴嵩吗?⑴从哪些句子看出他很著名?将句子画下来。
⑴(课件出示句子)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
⑴练习用一就说话。
⑴课件出示我知道中有关戴嵩的内容。
5、过渡: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
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斗牛图》是怎样画的呢?三、对比感知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画家画画的句子。
⑴课件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突出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指名读,老师评,学生互评。
(以评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
)⑴边表演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画家是怎样画画的?⑴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⑴出示商人、教书先生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用称赞、赞扬的语气)范读,分角色读,指名读,师生互评。
⑴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图上还有些什么人,他们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3、谁的眼睛亮:课文里有三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找找看?4、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⑴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⑴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练读牧童的话。
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本文是关于古诗词三首《牧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六七里”、“弄”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正经历着童年这一纯真美好的时刻。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些事情是令你难忘的呢?(生说)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以前的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牧童》这首古诗。
(板书:牧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写的这首诗中有没有你的影子。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多叫几个同学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错。
强调“蓑”的读音。
2、了解诗人:请学生说一说对诗人的了解,(学生对吕岩比较陌生)师简单介绍:吕岩,字洞宾,就是我们常说的“八仙过海”“八仙之一吕洞宾,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农民起义,他便到终南山学道,后来便不知去向。
3、请学生说一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生说)4、请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探究交流:1、请学生带着出的问题自己先读古诗,先自己思考。
2、看来同学们用心品味古诗了,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3、小组派代表解决部分疑问(生对“六七里”,“弄”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
)四、想想画面,体会诗情1、生再读全诗,品味意境诗歌之所以能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的语言凝练而涵义深厚。
,而本诗仅有寥寥的28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含义。
我们还得通过细细的品读才能把谜团解开。
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诗里,看看诗中描绘的是一份怎样的意境。
2、指一生读,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指几生说想象到的画面,师相机归纳诗意,抓住重点字词。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优秀6篇
】《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案古诗牧童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自由读。
同桌互读,三、诗人眼里的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到诗里去找找吧!诗意描述:“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
“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
下句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
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三、巩固。
配乐背诵古诗。
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牧童草六七里笛三四声归来黄昏后不脱卧月明《牧童》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1、识字教学。
2、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音乐课牧童教学设计
音乐课牧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打算。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支配等环节。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音乐课牧童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音乐课牧童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2、歌曲?牧童谣?表演3、集体舞:?小牧民?4、观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木琴独奏曲)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快活心情。
培育同学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2、通过学习集体舞?小牧民?,使同学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
3、通过观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上的特点,开阔同学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集体舞:?小牧民?教学难点:感受?我是人民小骑兵?风格、节奏上的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表演歌曲?牧童谣?;综合训练。
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牧童谣,并商量完成综合训练二。
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认真观看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问答式)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表达这一点呢?(男问女答、女问男答、领唱与合唱等)分别练唱。
4、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
优秀小组给红花。
5、请同学依据书上综合训练三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集体舞表演。
1、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像我们学唱的牧童谣就是有风味的歌曲。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我国蒙古族的风格的一段舞蹈。
2、学习单一动作。
老师示范讲解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
两人一组练习。
3、分解动作进展教学。
老师带着同学将整套动作串联起来完好练习。
4、跟着音乐练习。
留意引导同学质朴的情感表演劳动时的喜悦。
5、请同学上前表演。
四、观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1、老师介绍:接下来我们连续来观赏一首民族风味的乐曲-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初听乐曲。
商量:从教材中的插图请你说说这首乐曲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复听乐曲,请同学边听边随音乐做动作。
牧童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牧童教学设计(精选15篇)《牧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过程】一、观察发现,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写课题:画家牧童(一大一小)你发现了什么?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的小。
)同学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深入课文过渡:课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画家名叫戴嵩,他很有名。
(出示第一句话,学生齐读)1、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戴嵩很有名气?你还能换一个词吗?2、我们可以用这种换词语的方法来了解一个词的意思。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戴嵩画画的好,很有名气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把这样的句子用漂亮的画起来。
板书:戴嵩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小朋友们找的都对,让就我们好好来研究研究戴嵩到底有多著名?(1)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请你细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从哪个词更能突出表现戴嵩有名?()学生没能说到关联词你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还可以从一和就看出他画的画刚刚挂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更可见戴嵩画得非常好。
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出示:看画的人一(),就()。
有钱的人一(),就()。
(是啊,戴嵩的画那么受人欢迎,难怪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拿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
)(2)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他是怎样画《斗牛图》的?②看徐悲鸿画的画《马》,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是国画的两种不同技法,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牧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牧童》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牧童在田野上放牧时的快乐情景。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简洁,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农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阶、节奏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农村生活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学会歌曲《牧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牧童》的旋律和歌词理解。
2.部分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农村放牧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3.分组教学法:分组练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音乐教材《牧童》。
3.音响设备。
4.课堂用的乐器(如口琴、打击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农村放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
b.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a.向学生介绍歌曲《牧童》的背景及意义。
b.教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欢快。
3.操练(10分钟)a.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b.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歌曲。
4.巩固(5分钟)a.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b.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
5.拓展(5分钟)a.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类似的歌曲。
b.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
6.小结(5分钟)a.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童》的意义。
【教案设计】《牧童》教学设计及反思
《牧童》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能够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读古诗三遍,要求读准字音。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3全班有感情朗读。
4、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一)欣赏美丽原野:小黑板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1、指名朗读。
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轻声朗读,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原野?从那里看出来的?3、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男女生分别读)(二)倾听悠扬笛声:1、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
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3、录音机播放悠扬的笛音。
4、多么悠扬的笛声,是谁在吹呢?(小黑板出示第二句)5、指名朗读,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6、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三)拓展数字诗歌:1、齐读前两句诗,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四)体会自由生活: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歌《牧童》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歌《牧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牧童》教材分析《牧童》是第四单元《山乡牧童》第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放牧快乐放牧的情境展示在人们眼前。
歌曲结构规整,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整首歌曲充满活力。
乐句的旋律不断上行,从do到sol到高音do,情绪高涨,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学情分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对四年级学生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表达的意境。
体验音乐美感,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使学生能够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
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唱歌曲《牧童》,让学生理解歌曲,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旋律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听力,听辩旋律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歌曲提高和延伸音乐体验,激发学生对奥尔夫无旋律和声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的声音表现力、情感表现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这种节奏表达的快乐的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奥尔夫无旋律和声伴奏的学习,培养学生集体合作、听辩音色、控制声音的学习能力。
4.通过自制打击乐器,让学生动手动脑利用废旧品创造出美妙有趣的声音。
教学策略教学中采用听、唱、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融入歌唱中,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望。
在这节课中,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意识,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
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无旋律声势的魅力,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牧童教学设计(一)
牧童教学设计(一)引言概述:牧童教学设计是针对牧童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制定出的一项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牧童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
通过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牧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正文:一、教学目标1. 帮助牧童习得基本的学习技能,如阅读、写作和计算等。
2. 培养牧童的社交能力,包括合作、沟通和自主学习等。
3. 培养牧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探索能力。
4. 培养牧童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通过艺术、音乐和手工等活动进行培养。
5. 培养牧童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
二、教学内容1. 语言和数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识字、识数和简单的算术等。
2. 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让牧童了解社会和世界的各个方面。
3. 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培养牧童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探索能力。
4. 艺术、音乐和手工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牧童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5. 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牧童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引发牧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2. 探究式学习方法,让牧童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牧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个别化教学方法,根据牧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情况。
2. 笔试和口试评价,通过考试和口头表达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3. 作品展示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展示来评价其创造力和认知能力。
4.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5.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牧童》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教案一:《牧童》【引入】1. 用图片展示牧童的形象,引起学生对牧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展示词语“牧童”并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牧童是指在牧场上放牛、放羊的年轻男孩。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个人做什么工作吗?2. 对于不了解牧童的学生,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牧童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展示】1. 展示课文《牧童》,告诉学生接下来要一起来读一首诗。
介绍该诗是由明代诗人林则徐创作的,他以描绘田园生活见长。
2. 教师朗读全诗,给学生初步感受。
3. 询问学生,你们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讲解】1. 词语学习:a. 对牧童、远远、岗上三个重要生词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b. 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形成场景,进一步感受牧童的形象和工作环境。
【分析】1. 诗歌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一段,感受牧童的自由自在和喜悦。
引导学生理解“远远”与“岗上”形成的视觉对比,增强诗歌的意境。
b.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段,感受牧童在牧场上的努力与坚持。
帮助学生理解“烈日炎炎”和“微风起”,了解牧童在各种环境下的奋斗。
【拓展】1. 从作品中引发出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尊重与关注。
2. 让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农民做些什么?【小结】1. 教师从不同角度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2. 引导学生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布置】1. 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牧童工作的看法和感受。
2. 可以要求学生找出一个和农民相关的事例,并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农民的尊重与关注。
【反思】通过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到牧童是指在牧场上放牛、放羊的年轻男孩,并能通过课文《牧童》深入感受牧童的自由、努力与坚持。
同时,通过诗歌,学生能够意识到农民的辛勤劳作与生活,培养对农村生活的尊重与关注。
【精讲】1. 设计一个小练习: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牧童”的形象,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牧童放牧的场景,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动作、声音、情感等。
《牧童》教学设计(6篇)
《牧童》教学设计(6篇)设计意图:《牧童短笛》是我国闻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这是一首风格清爽、富有田园风味的乐曲。
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设计了此节音乐观赏活动。
这首乐曲的旋律美丽、淳朴,具有鲜亮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三段体音乐,第一段四分之四拍的节奏,舒缓、悠扬,描绘了漂亮的田园风光,牧童骑在牛背悠扬的吹着笛子;其次段转换为四分之二的节拍,以欢快、跳动的节奏,展现牧童和水牛在水中、田间玩耍的的场面,和第一段形成鲜亮的比照;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音乐主题,夕阳西下,牧童返回乡村,给人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人之进展水平,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观赏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活动目标:1、区分音乐的性质,了解乐曲ABA三段体曲式的构造特点。
2、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理解音乐。
3、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美丽意境。
活动重点:区分乐曲的音乐构造。
活动难点:分析了解乐段的表现心情。
活动预备:1、《牧童短笛》音乐。
2、《牧童短笛》水墨动画。
3、水墨材料及笛子。
教学手段:口头语言,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技术。
活动过程开头局部:一、幼儿演唱歌曲“什么乐器在唱歌”。
师:什么乐器在唱歌?(钢琴、小铃、铃鼓)师:小朋友还知道什么乐器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
根本局部:一、观赏音乐《牧童短笛》了解笛子的演奏特点(1)幼儿静听观赏音乐。
师:听到什么了?感觉怎么样?(悠扬、欢快)猜猜看,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答复后出示笛子)(2)熟悉乐器——笛子。
师:见过这个乐器吗?见过谁吹笛子?怎么吹笛子的?这么美的音乐会在什么地方吹呢?小结:笛子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它能吹奇妙的音乐来。
教师:笛子演奏的这段音乐有几段呢?我们接着听。
二、再次完整观赏音乐,感受音乐ABA的曲式构造。
师:听出来了吗?有几段?音乐的节奏都一样吗?哪一段是舒缓美丽的?哪一段是欢愉快泼的?小结: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美丽、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动的感觉。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童》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优质课教案(牧童)教学设计本课(教学目标):1、根本目标: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并了解它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采纳听唱法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且层层相扣。
力求从听、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援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感受演唱技巧在表达音乐感情中的作用,感受歌曲情绪的细微变化,让学生正确运用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掌握X X X2,歌曲中3段歌词中,不同歌词的高音演唱方法(教具打算):钢琴、画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设计意图:为歌曲中较长乐句的表达做气息打算)1 2 | 3 4 | 5 4 | 3 2 | 1 —||Yi a yi a yi a yi a yi注意:气息下沉,声音连贯,注意音准,2,跳音练习5 3 1 | 5 3 1 ||Mi mi mi ma ma ma注意:声音断开,并富有弹性。
3,边做手势,边唱音阶1 2 |3 4 |5 6 |7 1 |1 7 |6 5 |4 3 |2 1 ||三、情境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漂亮的地方去玩一玩,闭上你的眼睛,认真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播放(牧歌)〕四,指名学生答复(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主观想象,培养言语表达能力)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好像看见了什么?生答:……五,请学生贴出画面1.师:那让我们把这漂亮的地方贴画出来吧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贴出牧童、出示课题六,学唱歌曲(设计意图: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着重培养听的能力;为用明亮,清脆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了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领略《牧童》一诗的意境,欣赏《舟过安仁》的童趣。
2.会流利背诵这两首古诗,并且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扩写古诗。
3.感受童年的绚烂与快乐。
教学准备:投影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1.读读以下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呢?
牧童骑XX,歌声XX。
XX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
种瓜。
——范成大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一叶渔船两小
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2.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
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自在
忙什么呢?
3.质疑引入,学习新课。
二、学习《牧童》,领悟诗意
1.初读古诗,了解内容
①指名读一读吕岩即吕洞宾的诗,指出易错字蓑(su ◎ ”的读音与写法
②再读古诗,你能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填一填、说一说吗?在一个()的地方,耳边似乎回荡着()。
当()的时候,一个牧童到外面()了。
③再读这首诗,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的牧童呢?为什么?从哪句诗哪个字最能领略他的悠闲与惬意?
2.品读古诗,走进诗境围绕“卧”,品味“卧”。
①卧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六七里”:虚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广阔,一望无边。
铺”结合诗句理解扩词(铺展、铺开、平铺、铺设、铺天盖地……)
看到辽阔的原野上到处是绿意葱茏的草,在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听一听,你听到了()的笛声?(悠扬的、时断时续的、远处飘来的、忽隐忽现的)
理解“三四声”:虚指,形容笛声时断时续。
这笛声是谁逗弄出来的呢?你
能猜出来吗?
②卧在一个怎样的时候?黄昏后:绚丽的晚霞渐渐消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
挂在夜空…… 归来:xx 入圈,该空闲了,无忧无虑了。
饱饭: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
③品味“卧”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
可以歇息了。
这里诗
人不用“立”、“坐”,而是一个“卧”。
你觉得“卧”这一个动作妙在哪?
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呢!读读诗,想一想,试
着填一填:
是我夜晚的一盏灯,看;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气,呵!闻到了;是我的被子,我还有好多被呢!有有;是最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耳边传来我喜欢的XX,你听,有,
有,有,还有,它们都在为我唱歌呢!
④轻轻地读一读诗歌。
这真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
清的草的芳香,
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此时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会做些什么?想些什
么呢?如果睡着了,梦里又会梦见什么呢?是呀,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的牧童?
3.吟诵诗歌,领略意境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
去打扰他美丽的遐
想。
轻轻地诵读诗歌。
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童
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
指名读诗。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
低吟诗歌。
(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4.过渡下文。
此时此刻,牧童虽然没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风明月的草坡上照样怡然自得,让人羡慕。
他享受到了只属于他独自一人的恬静与快乐。
如果两个小孩子在一
起,那情况又会怎样?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