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避碰
船舶避碰课件

通过VHF、AIS等通信手段,实现船 舶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整 体航行安全。
未来船舶避碰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高度自动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船舶避 碰将逐渐实现高度自动化 ,降低人工干预,提高航 行效率。
多传感器融合
利用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 ,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为避碰决策提供更 全面的信息支持。
船舶交通流密度过大,增加了船舶碰撞的风险,特别是在繁 忙的航道和港口区域。
案例二:船舶成功避免碰撞的经验分享
提前预警
通过先进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及早发现周围的船舶和障碍 物,为避免碰撞提供足够的时间。
案例二:船舶成功避免碰撞的经验分享
熟练的驾驶技能
驾驶员应具备熟练的航行技能和经验 ,能够快速判断并采取适当的避碰措 施。
内河避碰规则
适用范围
01
适用于我国内河水域。
制定机构
02
交通运输部。
主要内容
03
根据内河航道的特殊情况,对船舶的航行、停泊、作业等行为
进行规范,确保船舶安全避让。
03
船舶避碰的技巧与策略
船舶航行中的观察与判断
观察判断周围环境
利用雷达和AIS系统
时刻注意观察周围船舶的动态,判断是否 有碰撞危险。
船舶避碰的规则与制度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船舶在公海及延伸至各国领海外的水 域。
制定机构
国际海事组织(IMO)。
主要内容
规定了船舶在海上相遇时的行动准则,包括瞭望 、安全航速、碰撞危险等。
国内海上避碰规则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国沿海及内水水域。
制定机构
交通运输部。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全称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简称COLREGs,是国际海上交通安全的基础,旨在规范船舶在海上的行驶和交叉遇到时如何避免碰撞。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于1972年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并于1977年正式生效。
这些规则适用于所有航行于公海及与其他国家船舶相交的船只。
其目的是确保船舶能够避免碰撞,并为船舶及其船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
1.规则第一条强调航行的安全原则,包括保持以安全的速度航行、保持警觉、合理使用雷达和通讯设备等。
2.规则第二条规定了在可见性受限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如使用船舶灯光和声音信号、保持安全距离等。
3.规则第五条规定了船舶遇到交叉航线时的行动,明确了船舶右手航行原则,即在有交叉船只时,船舶应该尽量向右转避碰。
4.规则第六条规定了在船舶处于狭窄水道或港口时的行动,包括给予信号通知、保持安全速度、避免横越导航航道等。
5.规则第七条规定了船舶在遇到弯道或转角时的行动,强调了船舶在进入视线之前必须避开的行动。
6.规则第十条规定了船舶在能见度受限时的行动,包括使用声音信号和雷达,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设备等。
7.规则第十五条规定了船舶在风力较大时的行动,包括保持合适的航向和速度、避免船舶失控等。
8.规则第十六条规定了船舶在遇到不确定情况时的行动,包括保持警觉、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船舶安全等。
9.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了船舶在遇到低能见度时的行动,包括使用声音信号、慢速航行、防止冲撞等。
10.规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了船舶行驶时需要遵守的规则,如船只必须保持正常航行、让行信号的关注等。
以上只是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还有其他规定包括报告船舶碰撞事故、避免驾驶过程中干扰导航等。
这些规则都为船舶提供了明确且具体的指引,帮助船舶避免碰撞,确保海上交通的安全。
船舶海上避碰基本的常识

历史
现状
我国在海上避碰方面的现状
海上避碰的历史和现状
船舶海上避碰基础知识
02
船舶碰撞是指在船舶之间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水域发生接触,导致船舶破损、人员伤亡或者货物损失的意外事故。
船舶碰撞定义
根据碰撞双方船只的相对运动方向,船舶碰撞可分为正碰撞、侧碰撞、追尾碰撞和触碰等类型。
船舶碰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船舶碰撞的定义和类型
汽笛
汽笛是船舶发出警告和通知周围船舶的重要设备,船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鸣放汽笛提醒周围船舶注意避让。
船舶的应急设备和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避碰处理
05
在能见度不良时,应适当降低航速,以便更好地控制船只和避免碰撞。
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处理
保持安全航速
应保持高度警惕,通过视觉、雷达和VHF等手段加强了望,及时发现其他船舶。
船舶碰撞的危害和影响
要点三
船舶破损、人员伤亡和货物损失
船舶碰撞可能导致船体破损、船上人员伤亡以及船上运输的货物损失。
要点一
要点二
航行秩序被打乱
船舶碰撞可能打乱正常的航行秩序,导致航速下降、交通堵塞等,增加船舶在途时间和运输成本。
海洋环境污染
船舶碰撞可能导致油污泄漏、有毒物质泄漏等,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要点三
船舶海上避碰的原理和技巧
在海上航行时,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尽量避免与来船发生碰撞。
保持距离
通过观察和推测对方的航速、航向、船位等信息,判断与来船的相对运动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避碰措施。
正确判断来船动态
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根据规则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避碰措施。
遵循避碰规则
提高驾驶员的航行技能,熟悉航行规则和海图作业,提高对航行环境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船舶避碰与信号(核定稿)

船舶避碰与信号(核定稿)
船只是一个庞大的物体,需要遵守一定的行规和规定,以确保航行期间的安全。
其中
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定是避碰规则。
避碰规则是指在航行期间,船只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动作,以避免与其他
船只发生碰撞。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航行期间的安全,并鼓励船只避免风险,而不是在危险
发生时采取行动。
当两艘船接近时,船长必须注意细节,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动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避碰规则:
1. 互相观察:任何时候船员都应该保持注意力集中,密切关注周围环境以及其他船
只的动向。
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其他船只的存在,从而采取避碰动作。
2. 确定风险等级:船长必须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高风险级别下,
船长应该立即采取紧急制动以尽可能避免碰撞。
低风险级别下,船长可以采取缓慢的动作,让船只保持在安全距离内。
3. 采用标准信号语言:船长和船员必须能够使用标准信号语言进行交流,以确保各
方都能理解并正确执行通信。
例如,船长可以使用国际信号码牌进行交流,以便其他船只
能够清楚地了解其意图。
4. 转向规则:在遇到其他船只时,船长必须根据特定的转向规则采取行动。
例如,
当两艘船在对头相遇时,每艘船都应该向右转,以避免碰撞。
总之,避碰规则是确保航行安全的关键所在。
熟悉这些规则并且正确地执行它们是每
一个船员的职责所在。
通过密切关注周围环境,使用标准信号语言并且采取适当的避碰动作,每一位船员都可以确保船只在航行期间保持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是指港口航运安全监督法所规定的
由上游船舶避让下游船舶的安全规则。
1、让航规则:上游船舶和下游船舶都遵循左舷让航的原则;
2、让航时机:上游船舶避让下游船舶的距离间隔和时机应当适当,以维持航行安全;
3、减速让航:船舶在通过拥挤水域时,若上游船舶与下游船舶
的距离间隔不允许上游船舶安全让航,上游船舶应当减速以保证安全;
4、醉酒船舶让航:若上游船舶吊锚避让,下游船舶需要采取安
全措施,继续行驶。
船舶避碰规则范文

船舶避碰规则范文
一、船舶避碰规则
1、船舶操纵
(1)对船舶施加足够的操纵力,避免相撞。
(2)船舶靠近前方时,调整船首向量,必要时采取控制反转操纵,以使两船都避免受损。
(3)如果发现船舶正在发生相撞威胁,可以采取快速窜行措施,以尽快解决危机。
2、船舶报警
(1)发现船舶间可能发生相撞,应立即报告当值上级,并有效地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发生危险情况。
(2)发现船舶间可能发生相撞,应使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联络其他船员。
(3)发现船舶间可能发生相撞,应立即发出避让信号,告知同方向船舶需要避让。
3、相撞预防
(1)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应给予完善的航行计划,并及时发现其他船舶运行状态,预防相撞发生。
(2)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应及时向同方向船舶传达航行信号,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相撞的情况,充分发挥船舶的防卫功能。
(3)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应及时开启雷达识别设备,定位船舶运行
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相撞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4、其他
(1)船舶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按规定召集船员,开展相撞预防演习,提高全体船员的安全防卫意识。
(2)船舶运行过程中。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英版)

船舶在海上相遇时,应首先观察对方船舶的航向 、速度和距离,然后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避让措 施。如果对方船舶存在危险,应立即采取行动, 如改变航向或减速,以避免碰撞。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公 约,旨在规范船舶在海上的避让行为,确保海上 交通安全。这些规则包括船舶在相遇时应如何行 动、如何使用信号等具体规定。
船舶在狭窄水道中应保持谨慎,遵守相应的航行规则,确 保安全通过。
规则的英文版本 Introduction
总结词
规定船舶接近或追越军舰、渔船、从事渔业作业船只或 护航船只时的义务。
详细描述
船舶在接近或追越军舰、渔船、从事渔业作业船只或护 航船只时应特别小心,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安全。
规则的英文版本 Introduction
规则的英文版本 Introduction
总结词
规定船舶在相遇时的基本义务。
详细描述
船舶在相遇时应互相保持警戒,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安全航行,避免碰撞。
规则的英文版本 Introduction
总结词
针对会遇或追越情况下的船舶义务进行 规定。
VS
详细描述
船舶在会遇或追越时应遵守相应的航行规 则,确保安全通过。
狭窄水道是指航道狭窄、弯曲或障碍物较多的水域,如海峡、河口等。在这些水 域中,船舶的航行安全受到较大威胁,因此需要特别谨慎。此时,船舶应遵守相 关规则和指示,如保持安全航速、避免会船等,以确保安全通过狭窄水道。
船舶在狭窄水道中的行动
使用导航设备:在狭窄水道中,船舶应使用导航设备进行定 位和导航。
狭窄水道中航行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使用导航设备进行定位 和导航。这些设备包括GPS、雷达、AIS等,可以帮助船舶精 确掌握自身位置和周围环境信息,以便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船舶避碰规则口诀

船舶避碰规则口诀船舶避碰规则是指船舶在海上遇到其他船舶时,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避让和避碰,以确保航行安全。
这些规则是全球通用的,所有船舶都必须遵守。
为了方便记忆和应用,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口诀,如下所述。
一、遇到直航船,右舷避让这是避碰规则中最基本的一条,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当你的船遇到一艘直航船时,你应该向右舷避让,让对方船舶保持直线航行。
这是因为在海上,船只的右舷是相对安全的一侧,因此让对方船舶靠右舷航行可以减少碰撞的风险。
二、遇到逆风船,顺风避让当你的船遇到一艘逆风船时,你应该向顺风方向避让。
这是因为逆风船的机动性较差,很难及时控制船舶的方向,因此让对方船舶顺着风向航行可以更容易地控制船舶的方向,减少碰撞的风险。
三、遇到渔船,让其先行在海上,渔船是有特殊地位的船舶,因为它们的生计和生活都与渔业相关。
因此,当你的船遇到一艘渔船时,你应该让其先行,避免干扰其捕鱼活动。
此外,渔船的机动性较差,容易受到海浪的影响,因此让其先行也可以减少碰撞的风险。
四、遇到船舶交汇,右侧让路当你的船和对方船舶交汇时,你应该向右侧让路。
这是因为在海上,船只通常以右侧为主要通行方向,因此向右侧让路可以避免碰撞的风险。
五、遇到船舶交叉,右舷避让当你的船和对方船舶交叉时,你应该向右舷避让。
这是因为在海上,船只的右舷是相对安全的一侧,因此让对方船舶靠右舷航行可以减少碰撞的风险。
六、遇到船舶并行,右舷避让当你的船和对方船舶并行时,你应该向右舷避让。
这是因为在海上,船只的右舷是相对安全的一侧,因此让对方船舶靠右舷航行可以减少碰撞的风险。
以上就是船舶避碰规则口诀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航行中,船舶遇到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应对。
但是,遵守船舶避碰规则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的基本要求,所有船舶都应该认真学习和应用。
只有通过共同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够在海上安全航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船舶值班与避碰,避碰口诀

渔具外超百五米,向着渔具锥朝天。
�
大船两盏分首尾,船长超过一百米,
还加甲板灯照明。
三、号型口诀
锚泊船,挂黑球,失控船两球上下挂。
搁浅垂直三黑球。扫雷三球成三角,
桅顶衍端各一球,拖带超过二百米,
拖和被拖挂黑菱,船舶操纵受限制。
上球下球中间菱。双球那边有障碍。
双菱这舷可通航。
机帆船,锥朝下。限于吃水圆柱体,
从事捕鱼挂信号。
必要时把船停住,直到危险过去啦。
二、号灯口诀
在航船,航行灯,机动船,有桅灯。
红绿舷灯和尾灯,船长超过五十米。
加上一盏后尾灯,拖轮前桅两桅灯,
船尾另加一黄灯,拖带超过二百米。
前桅三盏白桅灯,被拖船舶或物体,
显示舷灯和尾灯,以上灯光有弧度。
以下都是环照灯。
失控船,两盏红,搁浅锚灯加双红,
互见对遇互向右,交叉绿灯让红灯。
直航船应保向速,机动船让受限船。
追越一直到让请,避免抢越他船头。
倘有怀疑发警告,若让路船不让船。
当机立断避碰撞。
视线不良发雾号,加强了望最重要。
船位中心要有பைடு நூலகம்,随时变速准备好。
雷达测到他船时,判断险否第一条。
若是存在有危险,避让行动应及早。
正横前面来的船,应该避免向左转。
船舶操纵受限制,垂直显示红白红,
双红那边有碍物,双绿这舷可通航,
看见垂直三盏红,这是限于吃水船。
上白下红引水船,上红下绿是帆船。
扫雷船,三个绿。桅顶两端各一绿。
渔船拖网挂绿白,其他作业挂红白。
渔具外超百五米,这个方向加白灯。
船舶避碰知识点

1. 水上飞机:包括为能在水上操作而设计的任何航空器。
(即只要任何航空器设计了能在水上操作的功能)①在水面的水上飞机,通常应宽裕地让清所有船舶并避免妨碍其航行。
然而有碰撞危险的情况下,则应遵守第二章规则。
A. 水上飞机无论是起飞、降落、贴近水面飞行还是水上操作(即任何时候) ,都不应妨碍他船,但条件是:互见;B. 水上飞机超低空飞行时不遵守海上避碰规则;C. 在空中飞行的“水上飞机”仍属于规则定义的水上飞机;②如果是在狭水道或IMO 认可的分道通航:则狭水道或IMO 认可的分道通航规定的“不妨碍”优先于“水上飞机的不妨碍” ; 2. 地效船:是多式船艇,其主要操作方式是利用表面效应贴近水面飞行的各种船艇。
①地效船在起飞、降落和贴近水面非排水状态下飞行时, 应让请所有其它船舶并避免妨碍其航行,但条件是:互见;夜间此时应显示高亮度的环照红色闪光灯(气垫船是黄色闪光灯) ;②地效船在水面操作(即水上航行) 时, 应作为机动船,遵循第二章规则;此时亮桅灯、尾灯和舷灯;③特例:如果地效船(或水上飞机)沿分道通航贴近水面起飞、降落、飞行,另一穿越船:A. 如果穿越船L ≥ 20m ,地效船不妨碍穿越船;B. 如果穿越船L <20m ,穿越船不妨碍地效船;④如果是在狭水道或IMO 认可的分道通航:则狭水道或IMO 认可的分道通航规定的“不妨碍”优先于“地效船的不妨碍” ; 3. 气垫船:A. 在排水状态下:显示桅灯、尾灯和舷灯;B. 在非排水状态下:显示桅灯、尾灯和舷灯,还应再加黄色环照闪光灯;C. 规则只为气垫船规定了号灯、号型,没有规定特殊的责任规定;D. 避碰责任:无论是否处于排水状态均按照普通机动船遵守规则;③定义:A. 机帆并用船是机动船;B. 未装机器并未挂帆的船认为是帆船;C. 失控船必须处于“在航中” (操限船也是) ;在锚泊、抢滩、搁浅和系泊中不存在“失控” ;ⅰ. 常见失控船:帆船无风遇急流;火灾船按灭火要求操纵;大风浪船无法变向变速; 走锚船; 拖锚船;干舷消失无常航行的船舶;ⅱ. 不属于失控船:大风浪主机降速滞航;起锚时锚机故障,另一锚机正常;罗经、雷达等导航设备发生故障;④号灯号型:ⅰ. 各种天气条件下:A. 应(必须)显示号灯的时间:从日落至日出; 白天能见度不良的时间;B. 应(必须)显示号型的时间:白天;C. 应(必须)同时显示号灯号型的时间:白天能见度不良; 晨昏蒙阴;ⅱ. 各种灯装设位置:A. 桅灯、尾灯尽可能装在船首尾中心线上;B. 舷灯:不一定装在左右舷最宽处;C. 拖带灯:要求设置在尾灯的垂直上方;ⅲ. 号灯射程:A. 射程分点:50、20、12海里;B. 桅灯:6、5、3、2;C. 舷灯;3、2、2、1;D. 环照灯:红绿白黄;E. 不在“射程分点”的灯:操纵号灯(五套操-即其射程5海里) , 未定闪(即闪光灯射程未规定) ;F. 闪光灯:黄红;G. 特殊:不易察觉被拖船闪光灯:3海里; 临近捕鱼船的额外号灯:至少1海里,但小于渔船规定号灯射程;ⅳ. 号型; 圆锥体号型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圆柱体号型高是地面直径的两倍;ⅴ. 机动船、帆船、划桨船、拖带船、被拖带船、限吃水船、失控船、在航转运和拖带严重受限锚泊时号灯和号型:A.L <50m 时, 一盏白灯(一盏白灯代替前后锚灯,甲板灯没要求) ;B.50m ≤ L <100m , 前后锚灯(必亮前后锚灯,甲板灯可以亮) ;C.L ≥ 100m , 必亮前后锚灯, 必亮甲板灯;D. 号型:以上都是在最易见处一个锚球;E. 长度<7m 的船,不是在狭水道、航道、锚地或其他通常航行的水域或其附近锚泊时, 不要求显示锚灯、锚球;F. 注意:锚灯就是环照白灯;G. 注意:锚泊中并靠在一起的船; 各显示各的锚泊号灯、号型;H. 注意:锚泊时间:从“抛锚开始”至“锚离底” ;ⅴ. 机动船(包括气垫船和机帆并用船) 航行时号灯:A.L ≥ 50m 时,都是桅灯、舷灯、尾灯;但B. 12m ≤ L <50m 时,前桅灯+舷灯+尾灯(后桅灯可不亮) ;C. 7m ≤ L <12m 时,一盏环照白灯+合色舷灯+尾灯(前后桅灯都可用一环照白灯代替) ;D.L <7m ,且(最高) 航速≤ 7Kn, 一盏白灯+尾灯(可只亮一盏环照白灯,舷灯有条件亮) ;ⅵ. 帆船(包括划桨船) 航行时的号灯:A. 总的都是舷灯、尾灯(没有桅灯) ;B.L ≥ 20m 时, 可另加上红下绿环照灯;C. 7m ≤ L <20m 时,三色灯(可显示三色环照灯) ;D.L <7m 时,电筒或白灯(可电筒或白灯代替三色灯) ;注意:舷灯在船长L <20m 时(无论是机动船还是帆船) ,可合并成一盏合色灯,显示在船舶首尾中心线上;ⅶ. 拖带:(拖带长度:拖船船尾至被拖船后端)A. 尾拖(拖带长度>200m )时:①应用三盏桅灯代替一桅灯(前桅灯或后桅灯) ;②号型:菱形体;B. 顶推、旁拖和尾拖(拖带长度≤ 200m )时:(注:顶推、旁拖时, 不显示拖带灯)①应用垂直两盏桅灯取代一盏桅灯(前桅灯或后桅灯) ;②无号型;③非拖船临时拖带:不能显示拖船号灯时,不要求显示号灯,但应采取招引信号, 应标明拖带船与被拖船之间的关系,尤其应将拖缆照亮;但必须显示号型(拖带长度>200m 时,拖带船和被拖船各显示菱形体)④与被顶推船成牢固组合体:按一个同等长度机动船显示;⑤如果拖船两舷各有一队船被旁拖,则每舷的船作为一艘船显示号灯(任何数目的被旁拖船) ;⑥被旁拖时,舷灯要靠前,以表示旁拖长度;ⅷ. 被拖船; (注:每个被拖带物上都得点灯,但只要在最后一拖带体且配备人员时船名声号)A. 总的就是显示舷灯、尾灯;B. 被尾拖时,可以点灯或表明其存在代替;C. 旁拖时:舷灯、尾灯;D. 被顶推时:舷灯;E. 被尾拖时(拖带长度>200m )号型:最易见处菱形体;ⅸ. 部分淹没不易察觉被拖带体:(能见距离为:3海里)A. 总的间隔不超过100m 显示环照白灯;B. 宽度<25m 时, 只前后显示环照白灯;C. 宽度≥ 25m 时, 前后左右各显示一环照白灯;D. 不能按规定显示:点灯至少表明其存在;E. 号型:①拖带长度>200m 时,被拖体前后端各显示一个菱形体;②拖带长度≤ 200m 时,被拖体末端显示一个菱形体;ⅹ. 操限船:(长度必须≥ 12m )A. 对在抛锚时号灯、号型无特殊定义(和机动船相同) :①在航转运;②拖带;B. 不对水移动关闭桅灯、舷灯和尾灯:①在航转运; ②疏浚;③捕鱼船(包括拖网、非拖网) (拖网有后桅灯时也应关闭) (简记:转浚捕鱼关)C. 在航不对水移动不需关闭桅灯、舷灯和尾灯的操限船:①拖带船;②清雷船; (简记:拖雷)D. 只看到红白红:除拖雷外的操限船在航不对水移动;E. 号灯不是红白红和号型不是球菱球:清雷(在航号灯:三绿;在航号型:三球;锚泊号灯:三绿+锚灯;锚泊号型:四球) ;F. 不显示锚泊号灯号型(即没有锚灯、锚球) :①水下作业;②疏浚;③从事捕鱼的船; (其中①同在航号灯、号型;②和③同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号灯, 同在航号型) (简记:下浚捕鱼)G. 无桅灯的船舶:帆船、划桨船、被拖带船、引航船、船长L <50m 的拖网渔船和所有非拖网渔船; (简记:引划帆被拖, 小50拖网, 所有非拖网)H. 显示品字形三绿灯+在中间绿灯下方一盏白灯:①白灯可能为清雷船尾灯; (是否对水移动不能判断) ②白灯可能为清雷船锚灯; ③距离此船1000m 围危险;I. 显示菱形体的船:①尾拖拖带长度>200m 的拖船;②尾拖拖带长度>200m 的被拖船;③拖带部分淹没不易发现被拖体末端;当拖带长度>200m 时,在前端最易见处也显示一个;J. 疏浚船; 绿菱(记:绿领) 侧能过;Xi. 失控船:(长度必须≥ 12m )①失控开始:立即关闭前后桅灯, 并显示两个垂直环照红灯;②不对水移动后:关闭舷灯和尾灯;Xii. 搁浅船; (长度必须≥ 12m )A. 号型:锚灯+两个垂直环照红灯; (不要求显示甲板灯)B. 号型:垂直三个黑球; (无锚球)Xiii. 长度<12m 的船:A. 不要求(有条件可显示)显示:失控、操限和搁浅船的号灯、号型; (简记:失操搁)B. 以上要求, 潜水船(水下作业)除外;C. 但是锚泊的号灯、号型要按要求显示Xiv. 从事捕鱼的船舶:(舷灯、尾灯不对水移动关闭)A. 拖网渔船;①上绿下白环照灯;②船长≥ 50m 时, 应显示后桅灯(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关闭) ;③船长小于50m 时,也可显示后桅灯(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关闭) ;注意:①看到的灯为绿白白(上下绿白环照灯,和尾灯) :拖网渔船,由于看不到桅灯,船长无法确定;②看到的灯为白绿白(后尾灯+上下环照白灯) :由于船长<50m 的拖网渔船也可显示后桅灯,所以船长无法确定;B. 非拖网渔船; 总的都是上白下红环照灯;①渔具伸出距离>150m 时:在伸出方向加一盏环照白灯;C. 号型:①所有拖网渔船和长度<150m 的非拖网渔船:尖端对接的两个圆锥体;②渔具伸出距离>150m 的非拖网渔船:除尖端对接的两个圆锥体,另加尖端向上的单个圆锥体;③锚泊号灯:同在航不对水移动时;锚泊号型:同在航号型;Xv. 临近捕鱼的额外信号:(射程:至少1海里,小于渔船规定的号灯的能见距离)A. 拖网渔船:(不论是用底拖还是中层渔具可显示)①非对拖; 放网:垂直两盏白灯; 起网时; 上白下红; 网挂障碍物:垂直二盏红灯;②对拖:同上,另朝前方并向另一对拖船方向照探照灯;B. 围网渔船(非拖网渔船) :(船的行动为渔具所妨碍时才可显示)垂直两盏黄色号灯(等明暗, 1秒)注意:用曳绳钓钓鱼的船不是规则定义的从事捕鱼的船, 不要求显示任何捕鱼信号;Xvi. 限吃水船:A. 夜间显示号灯:同等长度机动船号灯,还可显示垂直三盏红灯;B. 号型:最易见处应显示垂直圆柱体;Xvii. 引航船:A. 在航应显示号灯:舷灯+尾灯+白红环照灯(无桅灯) ;B. 锚泊应显示号灯:锚灯+白红环照灯;C. 夜间看到白红白三盏灯:①可能是引航船在航(白红灯+尾灯) ;②可能是引航船锚泊(白红灯+锚灯) ;声号1. 船舶应配备声响器具的要求:(记分界点:100、20、12)①L <12m , 可不配备号笛,但应配置其他有效声号设备; (其他有效声号设备)②12m ≤ L <20m , 应配备:一个号笛; (笛)③20m ≤ L <100m ,应配备:一个号笛和一个号钟; (笛钟)④L ≥ 100m ,应配备:一个号笛、一个号钟和一个号锣; (笛钟锣)⑤注意:A. 钟锣声音、音调不能混淆;B. 钟锣可以其他声音特性相同的设备代替,只要求这些设备随时以手动鸣放规定声号;2. 操纵声号(也是行动声号) :①除帆船, 任何机动船行动时应鸣放操纵声号; (帆船没气没电)②鸣笛是良好船艺, 警告是责任;③行动(操纵) 声号鸣放条件:(即:一短声正右转;二短声正左转;三短声正后退)A. 应用号笛鸣放的条件:(必须鸣放,只一遍,不可重复)ⅰ. 互见;ⅱ. 在航机动船; (除帆船外的任何机动船)B . 可操纵号灯(可用环照白灯,射程至少5海里)补充的条件:(可不用该灯号, 用了可重复)ⅰ. 互见;ⅱ. 任何在航船舶;注意:ⅰ. 可用操纵号灯补充的操纵(行动)声号有:操纵声号和警告声号; 不可用于补充追越声号;ⅱ. 两次操纵号灯的间隔至少10s 。
船舶海上避碰基本的常识

当碰撞危险警报发出后,应立即通知船长,并报告船舶动态和周 围环境。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船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船员进 行应急响应。
快速评估局势
船长应快速评估船舶的碰撞危险程度,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 施。
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联系的方法
使用VHF无线电通信
01
在紧急情况下,应使用VHF无线电通信与外界保持联系,确保
而引发危险。
注意吃水深度
在航行过程中,船舶应注意自 身的吃水深度。如果吃水过深 ,可能会影响船舶的稳定性和 操作性;如果吃水过浅,则可
能会损坏船底或搁浅。
注意通信设备是否畅通
确保通信设备完好
船舶在海上航行前应确保所有的通信设备完好无损,如 无线电、VHF、AIS等。这些设备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 关键。
于常规情况的避让行动。
内容这些特殊情况包括能见度不良、 船舶失控、航道狭窄、交通密度大等 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国际海上避碰 规则和我国海上避碰规则都规定了相
应的避让措施和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特殊情况下的避碰规则适 用于所有可能遇到这些特殊情况的船
舶。
04
船舶海上避碰的注意事项
注意航行安全
01
保持正规瞭望
内容该规则不仅明确规定了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如何避免碰撞,还针对我国的特定情况,增 加了一些特殊规定。例如,在我国海域内航行的船舶需要遵守我国的交通管理规定,以及 在特定水域航行时需要遵守的特殊规定等。
适用范围:我国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在我国海域内航行的所有船舶。
特殊情况下的避碰规则
定义:特殊情况下的避碰规则是指在 一些特殊情况下,船舶需要采取不同
根据情况调整安全距离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一、定义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是一部国际上通用的海上避碰法规。
它是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在1972年的大不列颠等海洋公
约(UNCLOS)中提出的,是全球船舶管理和减少沉船的有效手段,是实施
海上安全技术和识别制定的一项重要国际法律法规。
二、主要内容
(1)责任:《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船舶在行驶时施行安全操作,要遵守海洋法律,负责避免与他船发生碰撞,在其他船只受到危险时,应
采取有效措施,以帮助解除危险或减少损失。
(2)行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每艘船只都应遵守以下行为:
1.进行安全操作:船只在行驶时,要及时报告其所处的海域,按照规
定办理航道变更手续,避免海上多船拥挤。
2.避免碰撞:船只在出现碰撞危险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或
避免两艘船发生碰撞,以免造成人员伤亡或损坏。
3.遵守船只优先权:当任何两艘船只都可能发生碰撞时,应根据规则
中关于优先权的规定,决定应做出哪一艘船只的调整来避免碰撞。
4.保护无人船:为了保护无人船,船只应尽量避免与它们相撞,或者
采取有效措施,提醒它们行驶的方向和速度。
船舶避碰规则

船舶避碰规则《船舶避碰规则》(以下简称“避碰规则”)是根据《海上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thePreventionofCollisionatSea,以下简称“COLREGs”)提供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定,是所有在海上航行者必须遵守的规则。
它同时也是专门用于解决海上碰撞问题的规则,旨在消除海上碰撞行为,保护船舶安全,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
二、内容1.碰规则包含七个主要部分,它们分别是:船舶标志辨认、船舶运行规则、大船小船的航行规则、夜间航行的规则、除船舶标志外的其他可见指示器、技术规则以及一般条款规则。
2.舶标志辨认部分提供船舶辨认标准,对不同类别和大小的船舶给出了不同的船舶标志,以及这些船舶标志的特点,使驾驶员可以辨认别的船舶以及它们的身份。
3.舶运行规则部分涵盖了所有船舶在处理避碰问题时应当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了行驶速度,保持航向,保持船距离(当一船舶和其他船舶有可能发生碰撞的时候),遵守船舶的实际位置等等,这些规则旨在防止船舶发生碰撞。
4.船小船的航行规则部分给出了大船和小船在航行中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大船尽可能避免与小船发生碰撞,保护小船的安全。
5.间航行的规则部分给出了在夜间航行时所应该遵守的海上避碰事宜,提出了夜间航行中灯光的类型和变化,以及夜间航行时需要提高警惕的其他规定。
6.船舶标志外的其他可见指示器部分明确了其他可见指示器的使用,包括水枪、声号等,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消除发生碰撞的危险。
7.术规则部分规定了不同类别船舶必须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用各种技术来避免碰撞,以及应当如何使用技术。
8. 一般条款规则部分主要是对上述几个部分规定进行补充说明,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上的安全可靠。
三、作用“避碰规则”的出台,对于保护船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宗旨是消除对船舶安全的威胁,减少可能发生的碰撞,使海上航行更加安全,及时发现并响应海上突发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海上船舶的安全。
内河船舶航行避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内河船舶航行避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内河船舶航行避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船舶在内河航行中,避碰是船舶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船舶在内河航行中的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避碰方法及系统,同时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
1. 避碰方法内河船舶在避碰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舷向避碰:也称平行避碰,两船相向而行,在一定距离内,船长会按照一定的规则(留右还是留左)调整航向,使两船通过而不发生碰撞。
(2)垂直避碰:也称垂直交叉避碰,是指两船互相垂直航行,在一定距离内,船长应调整航向,使两船彼此交叉而不发生碰撞。
(3)追越避碰:也称越船避碰,是指一船在追赶另一船时,需要通过调整航向和航速,使两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
(4)直线避碰:是指两船在同一航向上航行,并且相隔一定距离。
当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船长需要根据情况进行避碰。
2. 避碰系统与流程为了确保内河船舶的避碰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避碰系统,并规定明确的操作流程。
(1)避碰系统避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船舶雷达:用于监测周围航行的船只,及时掌握船只的航行状态和位置信息。
②舵机:根据船长的操作指令,控制船只的航向。
③船用通讯设备:用于与其他船只进行通讯,交流航行情况,以便制定避碰计划。
④智能避碰系统:利用先进的雷达和计算机技术,根据周围船只信息,自动制定避碰计划,提高避碰的精准度和效率。
(2)避碰流程避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监测周围情况:船长需要通过船舶雷达及时了解周围船只的位置、航向和航速等信息,掌握周围航行环境。
②判断避碰方式:根据周围船只的情况,结合船舶自身情况,判断采用何种避碰方式最为合适。
③制定避碰计划:根据判断得出的避碰方式,及时制定出避碰计划,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④与其他船只通讯:在制定避碰计划的同时,需要与周围船只进行通讯,交流航行情况,确保避碰计划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⑤实施避碰:在制定好避碰计划之后,尽快执行避碰计划,确保船只的安全航行。
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避碰与值班 教材

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材导言船舶操纵是一门重要的航海学科,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如何进行操纵和避碰的技术和原则。
在航海活动中,船舶避碰是指在交会、交叉或逢遇情况下,船舶如何避免碰撞的行为,而值班则是船舶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船舶避碰与值班的角度出发,对船舶操纵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材的内容,提供有价值的文章。
一、船舶避碰的基本原则在航海活动中,船舶避碰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到船舶安全和生命财产的保障。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船舶避碰的基本原则有五大类:相遇、交叉、会车、遇险和特殊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船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来进行避碰,保证航行的安全。
而在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材中也详细介绍了这些原则及其实际操作,对于学习船舶操纵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二、船舶值班的重要性船舶值班是航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在船舶操纵中,无论是船长、船员还是其他相关人员,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值班工作,以保证船舶在航行中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在值班过程中,需要对船舶的状态、航行情况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险情况。
船舶值班教材中也详细介绍了船舶值班的要求和内容,对于培养船舶操纵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船舶避碰与值班是航海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船舶避碰原则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航海人员在实际航行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而船舶值班的工作则是对船舶操纵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严格要求,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在航行中胜任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理。
总结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避碰与值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船舶避碰和值班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未来的航海活动中,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航行的安全和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至此,本文对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避碰与值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船舶避碰规则

海上避碰规则详解2010-11-25 17:59:05| 分类:专业|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适用范围1 本规则各条适用于在公海和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2 本规则各条不妨碍有关主管机关为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任何港外锚地港口江河湖泊或内陆水道所制订的特殊规定的实施(分道通航制需由国际海事组织采纳后实行)3 本规则各条不妨障各国政府为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所制订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或者为结队从事捕鱼的渔船所制定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或号型的任何特殊规定的实施4 为实施本规则本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可以采纳分道通航制5 凡经有关政府确定某种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如须完全遵守本规则就不能不影响其特殊功能时则应遵守其政府在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备的配置和特性方面规定第二条责任1 船长或船员由于对遵守本规则各条的任何疏忽或者对海员通常做法或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而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负责2.在解释和遵行本规则各条规定时应适当考虑到为避免紧迫危险(紧迫危险是指当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不能避免碰撞的局面)而须背离本规则各条规定的一切航行和碰撞的危险以及任何特殊情况其中包括当事船舶条件限制在内(就比方说操作受限和失控)碰撞危险是指如果继续航行将会发生碰撞的局面紧迫局面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经不能保证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面紧迫危险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不能避免碰撞的局面第三条一般定义1 船舶指用作或者能够用作水上运输工具的各类水上船筏包括非排水船舶和水上飞机2 机动船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3 帆船指任何驶帆的船舶包括装有推进机器而不在使用者4 从事捕鱼的船舶指使用网具绳钓拖网或其他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的渔具捕鱼的任何船舶但不包括使用曳绳钓或其他并不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的渔具捕鱼的船舶5 水上飞机包括为能在水面操纵而设计的任何航空器6 失去控制的船舶指由于某种异常的情况(走锚)不能按本规则各条的要求进行操纵,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舶7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指由于工作性质进行操纵的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舶包括从事敷设维修或起捞助航标志海底电缆或管道的船舶从事疏浚测量或水下作业的船舶在航中从事补给或转运人员食品或货物的船舶从事发放或回收航空器的船舶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而该项拖带作业使该拖船及其被拖船偏离所驶航向的能力严重受到限制者8 限于吃水的船舶指由于吃水与可用水深的关系(看起来很宽但由于吃水不能太好地转向)致使其偏离所驶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的机动船9 在航指船舶不在锚泊系岸或搁浅(船舶一共就这四个状态)10.船舶的长度和宽度是指其总长度和最大宽度(操作相关)11 只有当一船能自他船以视觉看到时才应认为两船是在互见中(用雷达发现目标不是互见)12 能见度不良一词指任何由于雾霾下雪暴风雨沙暴或任何其他类似原因而使能见度受到限制的情况(有东西遮着视线才算天黑不算)第二章驾驶和航行规则第一节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第四条适用范围本节各条适用于任何能见度的情况(不能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就说认为没有危险要保持警戒)第五条僚望每一船舶应经常用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正规的僚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碰撞的可能性)作出充分的估计第六条安全航速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均应用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避碰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考虑的因素中应包括下列各点能见度情况通航密度船舶的操纵性能(水深和纵横倾导致船舶操纵性能的改变)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出现背景光降低了发现目标的可能)风浪和流的状况以及靠近航海危险物的情况吃水与可用水深的关系对备有雷达的船舶还须考虑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所选用的雷达距离标尺带来的任何限制(以足够的间隔切换雷达探测的距离)海况天气和其他干扰源对雷达探测的影响(抑制干扰的情况下要注意小目标可能丢失)在适当距离内雷达对小船浮水和其他漂浮物有探测不到的可能性(除保持雷达监视外还要注意僚望)雷达探测到的船舶数目位置和动态(对目标进行一定的确认)当用雷达测定附近船舶或其他物体的距离时,可能对能见度作出的更确切的估计(观测中要结合僚望)第七条碰撞危险1 每一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如有任何怀疑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2 如装有雷达设备并可使用的话则应正确予以使用3 不应当根据不充分的资料特别是不充分的雷达观测资料作出推断(要持续系统地进行观测)4 在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中应包括下列各点如果来船的罗经方位没有明显的变化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航向交叉)即使有明显的方位变化有时也可能存在这种危险特别是在驶近一艘很大的船舶或拖带船组时或是在近距离驶近他船时(即便是不构成相似三角仍存在有危险)第八条避免碰撞的行动1 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2 为避免碰撞而作的航向航速的任何变动应大得足以使他船用视觉或雷达观察时容易察觉到(海上判断相对运动不容易)应避免对航向航速作一连串的小变动(老做小动作ARPA 雷达就很痛苦了)3 如有足够的水域则单用转向可能是避免紧迫局面的最有效行动倘若这种行动是及时的大幅度的并且不致造成另一紧迫局面(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经不能保证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面不能让其他船感觉要撞上了)4 为避免与他船碰撞而采取的行动应能导致在安全的距离驶过应细心查核避让行动的有效性直到最后驶过让清他船为止5 如须避免碰撞或须留有更多时间来估计局面船舶应当减速或者停止或倒转推进器把船停住(有疑问情况又不明朗就应该选择把船停住)6 被认为是不得被妨碍的船舶同样有责任采取有效地避碰手段就不得妨碍另一船的船舶来说要根据当时环境留出足够的水域即便是不得妨碍另一船的船舶正接近其他船舶并有碰撞的可能性时第九条狭水道1 船舶沿狭水道或航道行驶时只要安全可行应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航道内靠右航行)2 帆船或者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通行3 从事捕渔的船舶不应妨碍任何其他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航行的船舶通行(可以捕鱼但不能妨碍其他船通行)4 船舶不应穿越狭水道或航道如果这种穿越会妨碍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通行若对穿越船的意图有怀疑时可以使用5短声或是补充5闪光5 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如只有在被追越船必须采取行动以允许安全通过才能追越时则企图追越的船应鸣放(企图右舷2长1短企图左舷2长2短)以表示本船的意图被追越船如果同意应鸣放(1长1短1长1短)并采取使之能安全通过的措施如有怀疑则可以鸣放5短声或是补充5闪光追越船仍有给被追越船让路的义务6 船舶在驶近可能被居间障碍物遮蔽他船的狭水道或航道的弯头或地段时应特别机警和谨慎地驾驶并鸣放声号(鸣放1长声回答1长声)7 任何船舶如当时环境许可都应避免在狭水道内锚泊(不要把航道占着)第十条分道通航制1 本条适用于本组织所采纳的各分道通航制2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应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顺着该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尽可能让开通航分隔线或分隔带(不是紧迫危险尽量不进入)通常在通航分道的端部驶进或驶出但从分道的任何一侧驶进或驶出时应与分道的船舶总流向形成尽可能小的角度3 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但如穿越应尽可能与分道的船舶总流向成直角穿越4 凡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区域中相应通航分道的过境航行通常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沿岸通航带在分道制区域与海岸之间建立的区域供沿岸航行船舶使用过境船舶通常不使用)但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和帆船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使用沿岸通航带较大的船在抵离位于沿岸通航带的港口近岸设施建筑物引航站或为了避免紧迫危险可以使用沿岸通航带5 除穿越船或者驶进或驶出通航分道的船舶外船舶通常不应进入分隔带或穿越分隔线除非在紧急情况下避免紧迫危险(紧迫危险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不能避免碰撞的局面船舶在航道中行驶一般都处于紧迫局面随时可能发展成紧迫危险)在分隔带内从事捕鱼是允许的6 船舶在分道通航制区域端部附近行驶时应特别谨慎7 船舶应尽可能避免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或其端部附近锚泊8 不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应尽可能远离该区9 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任何船舶的通行(可进入航道和分隔带捕鱼)10 帆船或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的安全通行(航道内机动船的机动较为困难)11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当在从事作业时(航道疏浚或是航标维护)在执行该作业所必需的限度内可免受本条规定的约束第二节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第十一条适用范围本节各条适用于互见中的船舶第十二条帆船让路船判定先左舷后上风(左舷受风向右避让的幅度更大上风比下风的感觉上动力更加足一些)第十三条追越1 不论能见度如何被追越船观测是否充分任何船舶在追越任何他船时(无论是机动船还是非机动船)均应给被追越船让路2 一船正从他船正横后大于22.5度(看见尾灯看不见舷灯)的某一方向赶上他船时即该船处于追越船的位置3 当一船对其是否在追越他船有任何怀疑时(行动可能使他船认为是本船在追越)该船应假定是在追越4 追越船应给被追越船让路直到最后驶过让清为止第十四条对遇局面1 当两艘机动船(机动船要让非机动船)在相反的或接近相反的航向上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各应向右转向从而各从他船的左舷驶过2 当一船看见他船在正前方或接近正前方即在夜间能看见他船的前后桅灯成一直线或接近一直线和两盏舷灯(舷灯可能由于距离太远不能看到)在白天发现他船形态时处在正对是则应认为存在这样的局面3 当一船对是否存在这样的局面有任何怀疑时该船应假定确实存在这种局面第十五条交叉相遇局面当两艘机动船(机动船要让非机动船)交叉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要让开右舷的船还应避免横越他船的前方第十六条让路船的行动须给他船让路的船舶应尽可能及早采取大辐度的行动宽裕地让清他船第十七条直航船的行动1 两船中的一船应给另一船让路时另一船应保持航向和航速然而当保持航向和航速的船一经发觉规定的让路船显然没有遵照本规则各条采取适当行动时该船即可独自采取操纵行动以避免碰撞2 当规定保持航向和航速的船发觉本船逼近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不能避免碰撞时也应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首先满足避碰的需求然后再满足直航船保向保速的要求)3 在交叉相遇局面下机动船处于直航船的位置上但却发现和其他船有碰撞的可能如当时环境许可不应对在本船左舷的船采取向左转向4 本条并不解除让路船的让路义务(不能因为直航船有采取避碰行动的可能而让路船不采取避碰的行动)第十八条船舶之间的责任除狭水道分道通航制追越另有规定外1 机动船在航时应给下述船舶让路失去控制的船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从事捕鱼的船帆船(帆船追越机动船帆船要给机动船让路)2 帆船在航时应给下述船舶让路失去控制的船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从事捕鱼的船3 从事捕鱼的船舶在航时应尽可能给下述船舶让路失去控制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要尽可能地让开航道里的船)4 除失去控制的船舶或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外应避免妨碍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安全通行(3盏环照灯红红红圆柱) 限于吃水的船舶应充分注意到其特殊条件特别谨慎地驾驶5 水上飞机地效船应宽裕地让清所有船舶并避免妨碍其航行避碰适用船舶之间避碰的规定第三节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第十九条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1 本条适用于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或在其附近航行时相互看不见的船舶2 每一船舶应以适合当时能见度不良的环境和情况的安全航速行驶机动船应将机器作好随时操纵的准备3 在遵守本章第一节各条时(任何能见度下的行动规则)每一船舶应适当考虑到当时能见度不良的环境和情况4 一船仅凭雷达测到他船时应判定是否正在形成紧迫局面(紧迫局面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经不能保证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面就是能不能不改变航向航速而直接通过)或存在着碰撞危险(碰撞的可能)若是如此应及早地采取避让行动要是采取转向避让则应除对被追越船外(追越船可能从左舷或是右舷追越)对正横前的船舶不要采取向左转向对正横或正横后的船舶不要朝着它转向(要让船尾对准它)每一船舶当听到他船的雾号显似在本船正横以或者与正横以前的他船不能避免紧迫局面时(紧迫局面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经不能保证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面)应将航速减到能维持其航向的最小速度(维持方向需要一定的速度) 必要时应把船完全停住(距离较近或雾号显似在本船正前方)应极其谨慎地驾驶直到碰撞危险过去为止第三章号灯和号型第二十条适用范围1 本章各条在各种天气中都应遵守2 有关号灯的各条规定从日没到日出时(光线暗的时候)都应遵守不应显示容易被误认的号灯或者削弱号灯的能见距离或显著特性或者妨碍正规了望的灯光3 本规则各条所规定的号灯如已设置也应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从日出到日没时显示并可在一切其他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显示4 有关号型的各条规定在白天都应遵守5 本规则各条订明的号灯和号型应符合本规则附录一的规定(号灯布置的细节)第二十一条定义1 桅灯是指安置在船的首尾中心线上方的白灯在225度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灯光其装置要使灯光从船的正前方到每一舷正横后22.5 度内显示2 舷灯是指右舷的绿灯和左舷的红灯各在112.5度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灯光其装置要使灯光从船的正前方到各自一舷的正横后22.5 度内分别显示长度小于20 米的船舶其舷灯可以合并成一盏装设于船的首尾中心线上3 尾灯指安置在尽可能接近船尾的白灯在135度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灯光,其装置要使灯光从船的正后方到每一舷67.5度内显示4 拖带灯是指具有在135度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的灯光,其装置要使灯光从船的正后方到每一舷67.5度内显示的黄灯(垂直尾灯上方)5 环照灯是指在360度的水平弧内显示不间断灯光的号灯6 闪光灯是指一秒两次闪光的号灯第二十二条号灯的能见距离本规则各条规定的号灯在下列最小距离上能被看到50米12到50米12米以下6 海里 5 海里(20米3 海里) 2 海里桅灯3 海里 2 海里 1 海里舷灯3 海里 2 海里 2 海里尾灯3 海里 2 海里 2 海里拖带灯3 海里 2 海里 2 海里白红绿或环照灯用于表示信号的白色环照灯5海里提示注意的白色环照灯 3 海里如宽度小于25 米在前后两端或接近前后两端处各显示一盏环照白灯12米以下机动船可用环照白灯取代桅灯尾灯尽量装在首尾中心线上7米以下7节以下可用环照白灯取代桅灯舷灯尾灯第二十三条在航机动船1 在航机动船应显示在前部一盏桅灯第二盏桅灯后于并高于前桅灯(锚泊白色环照灯后于并低于)小于50 米的船可以这样做两盏舷灯一盏尾灯在航机动船正视在航机动船右侧在航机动船尾视2 气垫船在非排水状态下航行时除装有桅灯舷灯尾灯外还应显示一盏环照黄色闪光灯地效船环照红色闪光灯气垫船正视气垫船左视气垫船尾视第二十四条拖带和顶推机动船当拖带时应显示垂直两盏桅灯(无论是50米大于50米还是小于50米桅灯的数目代表船的长度)当从拖轮船尾量到被拖物体后端的拖带长度超过200 米时垂直显示三盏桅灯两盏舷灯一盏尾灯一盏拖带灯垂直于尾灯的上方当拖带长度超过200 米时在最易见处显示一个菱形号型(对拖轮来说)拖带船正视拖带船右侧拖带船尾视当一顶推船和一被顶推船牢固地连接成为一组合体时则应作为一艘机动船显示机动船的号灯机动船顶推或旁拖时显示两盏桅灯(表明机动船正从事拖带作业)两盏舷灯一盏尾灯机动船旁拖正视机动船旁拖右侧机动船旁拖尾视机动船顶推正视机动船顶推右侧机动船顶推尾视除不易被察觉物体外被拖船或被拖物体应显示不显示桅灯两盏舷灯一盏尾灯当拖带长度超过200 米时在最易见处显示一个菱形体号型(被拖船或被拖物体)被拖船左侧被拖船尾视任何数目的船舶如作为一组被旁拖或顶推时应作为一艘船来显示号灯一艘被顶推船但不是组合体的组成部分应在前端显示两盏舷灯(对水移动都要亮舷灯尾灯)一艘被旁拖的船应显示一尾灯并在前端显示两盏舷灯一艘不易觉察的部分淹没的被拖船舶或物体或者这类船舶或物体的组合体应显示除弹性拖曳体不需要在前端或接近前端处显示灯光外如宽度小于25 米在前后两端或接近前后两端处各显示一盏环照白灯如宽度为25 米或25 米以上时在两侧最宽处或接近最宽处另加两盏环照白灯如长度超过100 米使得这些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0 米在最后一艘被拖船舶或物体的末端或接近末端处显示一个菱形如果拖带长度超过200 米时在尽可能前部的最易见处另加一个菱形凡由于任何充分理由一被拖船舶或物体不可能显示合适的号灯或号型时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被拖船舶或物体上有灯光或者至少能表明这种船舶或物体的存在凡由于任何充分理由,使得一艘通常不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不可能按拖带顶推旁拖的规定显示号灯这种船舶在从事拖带另一遇险或需要救助的船舶时就不要求显示这些号灯但应采取招引注意的措施来表明拖船与被拖船之间关系的性质尤其应将拖缆照亮第二十五条在航帆船和划桨船在航帆船应显示没有桅灯(非机动船或者是没有动力的船舶一般不显示桅灯)两盏舷灯一盏尾灯小于20 米的帆船上舷灯和尾灯可以合并成一盏装设在桅顶或接近桅顶的最易见处在航帆船正视在航帆船右侧在航帆船尾视小于20米合并舷灯尾灯正视小于20米合并舷灯尾灯右侧视小于20米合并舷灯尾灯尾视在航帆船除显示舷灯和尾灯外还可在桅顶或接近桅顶的最易见处垂直显示两盏环照灯上红下绿(向右转向)但这些环照灯不应和舷灯和尾灯的合色灯同时显示在航帆船上红下绿正视在航帆船上红下绿左侧在航帆船上红下绿尾视小于7 米的帆船可用白光电筒和一盏白灯来显示舷灯和尾灯划桨船可用白光电筒和一盏白灯来显示舷灯和尾灯用帆行驶同时也用机器推进的船舶应在前部最易见处显示一个圆锥尖端向下第二十六条渔船从事捕鱼的船舶(正在捕鱼)不论在航还是锚泊(在航还是锚泊都可以捕鱼)只应显示本条规定的号灯和号型船舶从事拖网作业即在水中拖曳爬网或其他用作渔具的装置时应显示垂直两盏环照灯上绿下白(取代桅灯)或一个由上下垂直尖端对接的两个圆锥(无论拖网还是非拖网)小于20 米的船舶可以显示一个篮子一盏桅灯后于并高于那盏环照绿灯(50米以下不要求)当对水移动时除显示上绿下白还应显示两盏舷灯和一盏尾灯从事捕鱼的船舶除拖网作业者外应显示垂直两盏环照灯上红下白或一个由上下垂直尖端对接的两个圆锥(无论拖网还是非拖网)小于20 米的船舶可以显示一个篮子当有外伸渔具其从船边伸出的水平距离大于150 米时应朝着渔具的方向显示一盏环照白灯或一个尖端向上的圆锥在邻近其他从事捕鱼船舶处从事捕鱼的船舶可以显示相邻处捕鱼船的额外信号船舶不从事捕鱼时不应显示本条规定的号灯或号型而只应显示为其同样长度的船舶所规定的号灯或号型第二十七条失去控制或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失去控制的船舶应显示垂直两盏环照灯红红垂直两个球体当对水移动时垂直两盏环照红灯还应显示两盏舷灯和一盏尾灯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除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外应显示垂直三盏环照灯红白红(没有完全失去控制中间有个白色环照灯)垂直三个号型球菱球当对水移动时环照灯(红白红球菱球)舷灯尾灯当锚泊时红白红球菱球从事一项使拖船和被拖体双方在偏离所驶航向的能力上受到严重限制的拖带作业的机动船除显示桅灯舷灯尾灯拖带灯还应显示红白红球菱球从事疏浚或水下作业的船舶当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时应显示环照灯红白红球菱球对水移动桅灯舷灯尾灯此外当存在障碍物时还应显示在碍障物存在的一舷垂直两盏环照红灯或两个球在他船可以通过的一舷垂直两盏环照绿灯或两个菱形当锚泊时(正在从事疏浚或水下作业)应显示(红白红球菱球)以取代锚泊(一盏环照白灯一个球)当从事潜水作业的船舶其尺度使之不可能显示红白红球菱球时则应显示。
船舶海上避碰基本的常识

如发现危险情况,应及时通过VHF或 其他通信方式向对方船舶和岸上有关 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遵守避碰规则与法规要求
熟悉避碰规则
船舶驾驶员应熟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国内相关法规,了解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避让措 施。
遵守法规要求
在航行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要求,如航速限制、航行规则等,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观察周围环境
在航行过程中,应时刻观察周围的海 况、船舶动态和其他交通情况。注意 观察是否有其他船舶、障碍物或危险 区域。
判断碰撞危险
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碰 撞危险。如果存在危险,应及时采取 避碰措施。
采取有效避碰措施与应对策略
改变航向
减速或停车
在发现碰撞危险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变 航向,以避免碰撞。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航向和角度。
推广先进经验
积极推广先进的船舶海上避碰经验和 做法,促进船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整体避碰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要性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视线受限、海况恶劣、船舶交通流密集等因素,容易 发生碰撞事故。因此,掌握避碰知识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避碰的基本原则
遵守国际法和国内法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应遵守国际 海上避碰规则和国内相关法规
,确保航行安全。
保持瞭望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保持充分 的瞭望,及时发现周围船舶和 障碍物。
船舶海上避碰基本的常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船舶海上避碰概述 • 船舶海上避碰基本知识 • 船舶海上避碰技巧与策略 • 船舶海上避碰注意事项与风险
防范
目录
• 船舶海上避碰案例分析与实践 经验分享
船舶避碰

《规则》第二条(责任)共两款,第一款通常称为疏忽条款,第二款通常称之为背离条款。
疏忽条款的核心内容是指,《规则》不免除由于任何船舶、船舶所有人、船长或船员由于疏忽而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责任。
本款中所列的疏忽包括对遵守《规则》的疏忽和在保持戒备上的疏忽,而保持戒备上的疏忽可进一步分解为对海员通常做法所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和对当时特殊情况所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
本款所指的各种后果的责任不仅包括由于船舶碰撞造成的民事赔偿责任,也包括船长、船员或者船舶所有人因碰撞事故造成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1.船舶或者船舶所有人对遵守本规则的疏忽(1)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向船长、船员施加压力,要求船舶达到一定的航速,使得船长、船员不能遵守安全航速的规定;(2)对船舶主机或者燃油的使用作出硬性规定,例如规定船舶驾驶员不得使用主机、除进出港航行外必须使用重油等;(3)配备的船员尤其是负责航行值班的船员不符合《STCW》公约的要求,对船员未遵守《规则》的规定听之任之等等。
2.船长、船员对遵守本规则的疏忽1)对保持正规瞭望的疏忽。
如在夜间航行时,未保持夜视眼,从而未及时发现来船;在雾中航行,仅保持雷达观测,而放弃视觉瞭望;船舶在航行中,值班驾驶员忙于定位,在海图室停留时间太长,以致发现来船太晚而避让不及。
(2)对违反安全航速的疏忽。
如船舶在狭水道或者能见度不良的水域航行以过高的速度行驶。
(3)对正确判断碰撞危险的疏忽。
如在雾中航行,未进行雷达标绘或与其相当的系统观测;在雾中,仅把雷达放在12n mile档,而未发现近距离来船等。
(4)对正确采取避让行动的疏忽。
如在采取避让行动时,没有做到早、大、宽、清,或者对航向作了一连串的小变动的做法;直航船一经发觉规定的让路船显然没有遵照《规则》采取适当的行动时仍保速保向消极等待。
(5)对《规则》要求的航行规则的违反。
如一船在狭水道航行时,没有靠近本船右舷的该水道或者航道外缘行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内没有沿着相应的通航分道行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本规则条款不妨碍各国政府为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所制定 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或者为结队从事 捕鱼的渔船所制定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的任何 特殊规定的实施。这些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 应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本规则其他条文所规定的任何号灯、号 型或信号。 4、为实施本规则,本组织可以采纳分道通航制。 5 、凡经有关政府确定,某种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如不能 完全遵守本规则任何一条关于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 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备的配置和特性的规定时,则应遵守其 政府在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 备的配置和特性方面为之另行确定的尽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要 求的规定。
第二章 驾驶和航行规则(第4—19条)
第一节 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第4—10条) 第二节 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第11—18条) 第三节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第19条) 第三章 号灯与号型(第20—31条)
第四章 声响和灯光信号(第32—37条)
第五章 豁 免(第38条) 四个附录
5 、“水上飞机”一词,包括为能在水面操纵而设计 的任何航空器。 6 、“失去控制的船舶”一词,指由于某种异常情况, 不能按本规则条款的要求进行操纵,因而不能给他船 让路的船舶。 7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一词,指由于工作 性质,使其按本规则条款的要求进行操纵的能力受到 限制,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 限制的船舶”一词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船舶:
4)确定“另行规定”的要求 应尽可能符合《规则》的要求。
思考题:
1、《规则》适用范围。 2 、特殊规定(地方规则)制定的机关、水域以及与《规则》 的关系。 3、哪些船舶可以制定何种额外信号,有何要求。 4、《规则》有关分道通航制条款的适用范围。 5、有关政府在确定“另行规定”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第二节 一般定义 一、条款内容(第三条) 除条文另有解释外,在本规则中:
8、“限于吃水的船舶”一词,指由于吃水与可航行水域 的水深和宽度的关系,致使其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 到限制的机动船。 9、“在航”一词,指船舶不在锚泊、系岸或搁浅。 10、船舶的“长度”和“宽度”是指其总长度和最大宽 度。 11、只有当一船能自他船以视觉看到时,才应认为两船 是在互见中。
12、“能见度不良”一词,指任何由于雾、霾、下雪、 暴风雨、沙暴或任何其他类似原因而使能见度受到限制 的情况。
第一章 总一、条款内容(第一条) Nhomakorabea则
第一节 适用范围
1 、本规则条款适用于公海和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 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
2 、本规则条款不妨碍有关主管机关为连接于公海而 可供海船航行的任何港外锚地、港口、江河、湖泊或内 陆水道所制定的特殊规定的实施。这种特殊规定,应尽 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
12、能见度不良
“能见度不良”是由于天气或其他类似原因而使能见度受 到限制的情况,能见度不良不能等同于非互见。
“任何其他类似原因”包括来自本船、他船或岸上的烟雾 及尘暴等。
思考题:
1、有关定义的适用和限定条件。 2、解释机动船、帆船、从事捕鱼的船舶、失去控制的船 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限于吃水的船舶、在航、 互见、能见度不良的定义。
( 1 )从事敷设、维修或起捞助航标志、海底电缆或 管道的船舶; (2)从事疏浚、测量或水下作业的船舶; ( 3 )在航中从事补给或转运人员、食品或货物的船 舶; (4)从事发放或回收航空器的船舶; (5)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 (6)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而该项拖带作业使该 拖船及其被拖物体驶离其航向的能力严重受到限制者。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船舶避碰与值班 主要参考书: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释义 海上避碰规则指南 船舶避碰决策 船舶避碰学原理 船舶航行与避碰 船舶值班与避碰习题集
吴兆麟 主编 蔡存强 主编 赵劲松 主译 郑中义等 赵劲松 等 周江华 主编
绪 论 一、《船舶避碰与值班》课程的内容 《船舶避碰与值班》课程包括船舶避碰和船舶值班两部分内容, 前者是重点。 二、《规则》的作用 《规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船舶驾驶人员如何采取正确和有效 的避让行动,以预防和避免船舶相遇时发生碰撞事故。同时, 当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它也可用于判明碰撞船舶双方的责任, 为公正地处理这类海事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它在碰撞前是行 动的指南,碰撞后是法律的依据。
1、“船舶”一词,指用作或者能够用作水上运输工作 的各类水上船筏,包括非排水船筏和水上飞机。
2、“机动船”一词,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
3、“帆船”一词,指任何驶帆的船舶,如果装有推进 器但不在使用。
4、“从事捕鱼的船舶”一词,指使用网具、绳钓、拖 网或其他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的渔具捕鱼的任何船舶, 但不包括使用曳绳钓或其他并不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 的渔具捕鱼的船舶。
4.有关号型的各条规定,在白天都应遵守。 5.本规则条款订明的号灯和号型,应符合本规则附 录一的规定。
一、各种天气 《规则》要求船舶在各种天气中都应按章显示号灯和号型。也 就是说: 1 .不管当时的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雪天,也不管当时所处 水域的能见度是否受到限制。 2 .没有大小船舶的区别,即使是小船也应显示规定的号灯号 型。 3 .为紧急情况备用的号灯号型应妥善保存并保持随时可用状 态。 4 .如果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因有人身危险而耽搁对号灯或号型 的修复或更换,则应在航海日志中作好记录。
三、《规则》的历史沿革
1.早期海上避碰规则(从古代到第一次讨论海上避碰规 则的国际会议) 2.近代海上避碰规则(1910年至1965年期间执行的国际 海上避碰规则) 3.现代海上避碰规则(1960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与现行 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四、《规则》的内容
《规则》分为五章38条和四个附录。具体有: 第一章 总则(第1—3条)
第二十条 适用范围
1.本章条款在各种天气中都应遵守。 2 .有关号灯的各条规定,从日没到日出时都应遵守。 在此时间内不应显示别的灯光,但那些不会被误认为 本规则条款订明的号灯,或者不会削弱号灯的能见距 离或显著特性,或者不会妨碍正规瞭望的灯光除外。
3 .本规则条款所规定的号灯,如已设置,也应在能 见度不良的情况下从日出到日没时显示,并可在一切 其他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