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天狗 (4)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天狗 (4)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420e262cc58bd63086bd0b.png)
生命的律动——《天狗》赏析本不成一句话。
——《咬文嚼字》由上述咬文嚼字的例子可知,名家的作品也是可以质疑的,请本着咬文嚼字的态度,思考并交流你认为《天狗》可以改进的地方。
示例:1.部分诗句语句不够简洁,读起来缺乏流畅感。
2.第三节的“飞奔”可以换成“飞跑”,让飞跑得到更好的强调。
3.在文字选用上使用了“energy”“电气”等词语,使整首诗的文字有点不和谐。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争鸣的文学,将是跛脚的文学。
假如没有了争鸣,长此以往,文学创作将走向衰退。
”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五、拓展训练1.林夕《我》歌词修改。
开课前,我们曾介绍过张国荣的歌曲《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句词后面紧接着的歌词是“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歌词中的我虽然在不断自我肯定,但也难免留露出消极情绪:“烟火”“泡沫”这两个意象都是虚幻易消失的,所以这首歌还充满了感伤基调。
这首歌的填词人林夕在张国荣自杀后这样说:“我忽然很内疚,写下了那么多勾引听众眼泪的歌词,究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自此,林夕的歌词有了一个新的转变,林夕说:“我以后可以写悲伤,但始终要有温暖”。
同样有自我肯定,相对于林夕的《我》来说,郭沫若的笔下张扬狂放的天狗显然是积极乐观的。
请同学们帮林夕修改一下歌曲《我》中歌词的主要部分,并小结“我”的特点,用你的阳光和快乐为这首歌涂上亮丽的生命色彩。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是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我。
高中语文-诗歌1【精读】天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1【精读】天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c6dca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d.png)
张扬、凌厉的“天狗”形象及其代表的生命意识大相径庭:
前者趋于内敛、收束,后者则显得外张、夸饰。同时,不同
生命形态蕴涵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如《无题》全篇渗透着一
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人产生崇高感;《川江号子》也包
含了悲壮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悲慨与孤寂。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的一定的生命形态是与诗人人格
人 教
版
波浪上,寒烟像翡翠般绿得发亮。青山映照着斜阳,天空连 语 文
接着江水。萋萋芳草,仿佛无情,一直延伸,简直隐没在那
斜阳照射不到的天外,那就是我看不到的故乡!
思乡情思,黯淡忧郁,羁旅愁苦,纠缠着我。除非夜夜 有好梦,才能使我安睡,不然怎么也睡不着,明月照着高楼, 切莫独自倚楼远望!想借喝酒抒愁,谁知酒入愁肠,竟化作 了相思泪啊!
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
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 人
他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
教 版
语
《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文
《卓文君》等。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
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
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
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
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语 文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https://img.taocdn.com/s3/m/7c0167e4bceb19e8b9f6ba3f.png)
1938年7月,邹荻帆从省师范毕业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他与 臧克家等人在大别山组织了“文化工作团”,宣传抗日思想。出入于 烽火战地,目睹了前线的战士英勇杀敌的场面,他深受感染,诗兴迸 发,写下了大量歌颂抗日战士的诗篇,其中有一篇名为《他们将为 受难的人们而斗争》,400多行的诗作在沦陷的上海发表,引起了轰 动。此时,他写的抗战诗,大部分被巴金收录在《尘土集》中。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川江号子》赏析 这首诗源于诗人游历长江的感受,借助对江上号子的动人的描写, 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及其蕴含的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在诗中, 号子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共同铸就了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 雕像。 全诗共二十行,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前面九行为第一部分,写如 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随后的七行为第二部分,写搏斗在急流上 的船夫;最后四行为第三部分,写作者发出的几许无奈的感慨。
井 春 无题 川江号子
静默的井“默默地承受一切”,呈现的是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 默承受的生命形态。在春天里满园是美丽的欲望,绿茵因此也能吐 出火焰,二十岁的肉体要突破禁闭,只有反抗土地的花朵才能开在 地上。“我们”死后,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在五月的河里,滋润 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水绿、鸟飞、 鱼游的景象——这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惊涛骇浪的川江上, 回荡着船夫不屈的号子,迸发出生命的孤寂与悲慨。朗读文本,体 会诗中蕴含的激情,感知诗歌创作角度的选取对表达诗意的重要意 义。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点评:这两句诗传达了船夫们充满悲慨的心声,也表达了对英雄 般的船夫及其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这两句借助对仗形成了铿锵 的节奏,具有明显的旋律感。这种旋律,与川江号子的气势是一致 的。加之随后的一个问句“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在 渲染千年舟子的亘古孤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诗人内心 的痛苦,渲染了川江号子的孤寂与悲慨。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散文部分 第1单元 汉家寨 特利尔的幽灵 Word版含答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散文部分 第1单元 汉家寨 特利尔的幽灵 Word版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4f868a40b7360b4c2e3f64d7.png)
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环境的作用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
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
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
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时候磨炼与困难不是坏事,它能召唤成功的力量。
[识作者]坚守的灵魂——张承志张承志,回族,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
1978年开始笔耕。
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张承志作品真正为人所称道的,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阅读他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一种阳刚之美、信仰之美、理想之美。
现在已出版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心灵史》、中短篇小说集《北方的河》、散文集《荒芜英雄路》等。
学者型诗人——梁衡梁衡,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作品有《梁衡文集》等多种。
有散文《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等。
[探背景]《汉家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时期,当时的文坛要么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要么互相吹捧谩骂,剩下的就是对西方文明的献媚和娇嗔。
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文学中特立独行的“精神长旅者”,张承志一直在散文中孜孜追寻和执着维护着他所理解的生存理想与生存精神,这就是人道、人性、自尊、正义、平等等生存理想和血性、刚烈、牺牲、圣洁等生存精神。
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训练第一单元《川江号子》含答案
![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训练第一单元《川江号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d0eca0722192e4436f6bd.png)
《川江号子》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1。
下列字音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淘汲.(jí) 瞥.(piē)见屏.(píng)弃B.虔.(qiàn)诚摇曳.(yè) 蛊.(gǔ)惑C.袒.(tǎn)露漩涡.(wō) 吆.(yāo)喝D.长啸.(xiāo)沥.(lì)血赤裸.(lu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窥测慷慨激昂提要钩玄迅雷不即掩耳B.临摹幅员辽阔法网恢恢王顾左右而言他C.造次索然寡味惨绝人圜有志者事竟成D.拖沓娇生贯养倜傥不羁时势造英雄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虔诚(特别诚实) 洗涤(洗去物体上面的脏东西)B.蛊惑(毒害;迷惑)屏弃(舍弃)赤裸(裸露)C.袒露(裸露)长啸(拉长声音呼叫或长声打口哨)倾听(细心地听取)D.吹拂(微风吹过;拂拭)摇曳(摇荡)遗弃(抛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B.邓小平早就告诫人民,中国要发展,目前还必须的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实行韬光养晦....,以人之长补己之短,C.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D.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本单元“略读”部分的四首诗歌的作者中杜运燮、穆旦、邹荻帆都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B.穆旦在诗歌表现方法方面开始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写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诗,多数发表在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和昆明的《文聚》杂志上,成为当时大后方最受瞩目的青年诗人之一。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0deef0aaea998fcd220ea6.png)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天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1.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弘的气度和极度的夸张,突显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期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B.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以“吞”为关键词,展示出一条“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
这“天狗”其实就是指郭沫若自己。
C.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
D.第三、四节中,汇聚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最后,“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表现出“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毁灭的革新精神。
E. 《天狗》是“五四”时期奏响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
它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
“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革新精神的再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天 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天 狗](https://img.taocdn.com/s3/m/9d404469844769eae009edfc.png)
课时作业1天狗(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积累与运用][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的门类。
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
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人文意味。
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
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的组成部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川江号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川江号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bbe72e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9.png)
川江号子一、导入由诗句“脚蹬石头,手爬沙滩,风里来雨里去,牛马一般。
拉急流走遍了,悬崖陡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请听诵读2、点读(两学生诵读)3、两学生谈初度感受三、知人论世(一)、介绍川江号子1、川江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劳动歌唱形式。
2、历史渊源:重庆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
从四川宜宾到宜昌一千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
川江水势凶险,在激流险滩处逆流而上时,需要船工们齐心协力摇桨行船,甚至需要在岸上拉纤绳拖着船向上游走。
而两岸山峦重叠,悬崖峭壁,也极其危险。
他们需要奋力前行,否则不进则退。
甚至会被卷进漩涡中,掉到悬崖下。
(二)、作者介绍1、蔡其矫(1918—2007)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福建晋江人。
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蔡其矫诗集》等。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58年,那是中国最艰难的年份,饿殍遍野,而举国的诗人要么沉默,要么昧着良心还在欣快症的控制下大唱“形势一片大好”的赞歌。
当时他正挂职为长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长,作为一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诗人,却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所谓“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三)、再读感知1、学生读2、学生谈在读感受3、归纳诗中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川江号子,船夫,闪电,雨点,巨大木船,鱼,鸟四、品意象,味诗情按照分好的小组对这些意象进行评析, 5分钟。
每组派代表展示评析结果。
(一)、品意象第一组:川江号子明确:此诗的首行先声夺人,“你碎裂人心的呼号,”将川江号子的“碎裂人心”撼人心魄的声音展现出来。
随后两行交代了号子的源地,凸显出号子的陡峭与迅疾。
接下来三行指明了号子的——去向,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
它们在结构上与前三行相同,写到号子的“回声”的“震荡”,里面渗透着悲音,“悬岩”和“漩涡”进一步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
接着的三行用“吆喝”“长啸”使号子具体化,再用一个比喻——“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十分形象(“浪潮”和后面的“流来,流来”,恰好与江、号子同时取得了联系,将号子与生命勾连起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无题》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1800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7.png)
②指
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慢慢有了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5、“用它寻找光明”这是对“黑夜”叛的逆_____(用两个
字)。
优美的现代诗
《断章》卞之琳 《再别康桥》徐志摩 《雨后》席慕容 《致橡树》舒婷 《回答》北岛
《这句话》叶志祥 《雨巷》戴望舒 《深夜听雨》余光中 《纸船》冰心 《相信未来》食指
22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有——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选自《猛虎集》)
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c)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 飞而来
作用: 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歌变得含蓄、隽永, 使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形象,同时把悲壮之情 和希望之意包蕴其中。
复习:现代诗基本特征
1.分行、分节 2.韵律、节奏
(押韵、停顿、复沓等)
3.语言精美、隽永 4.源于生活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出 ”
小试牛刀:
仿写《无题》
小试牛刀:
16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1931年)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是的,我们将。
而我们温暖的血
将随着雪而溶化
被吸取到大树的根里去
吸取到小草的须里去
吸取到五月的河里去。
而这雪后的平原
会袒露出来,
那时候
天青
水绿
鸟飞
鱼游
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 1948年5月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天狗》优质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天狗》优质课件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121c9de53a580216fcfe29.png)
整体感知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 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 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 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 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 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 旧迎新的主题。
Wgsh1945改编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 便是我了!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 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 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 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 由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
一、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 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 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 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 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 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 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月的光 日的光 全宇宙的总量 ↓ 张扬个性 显示自我
我
星球的光
X光线的光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 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为了强化“天狗” 的气势,又连续用四个“光”和“Energy的总 量”,凸显了“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 这一节里的“月”“日”“星球”“全宇宙”, 直接承续上节而来,从范围和气势来说是逐步 升级的。 正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 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 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 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 重建未来的气度。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 种大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 的生动写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 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 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 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 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 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 《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 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 等。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天狗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天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fbc5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7.png)
天狗
14
2.固执•顽固 二者都有“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思。“固执”侧重指坚持自己原有的东西,多 用来形容性格、性情、作风等,另“固执”还有动词的用法,后面带宾语。“顽 固”侧重指不愿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多用来形容思想、立场、态度等,只有形 容词用法。 例句:①当时,老师、同学都劝阻他参加高考后再去北京,可他就是不听;家里 人都反对,可他就是__固__执____,坚决要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②季羡林先生在《衣着的款式》一文中也曾说:“在衣着方面,我是著名的 __顽__固____保守派。我有几套——套数不详——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虽然衣龄 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 。”
天狗
15
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本助读
《天狗》这首诗借用“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 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 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 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 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 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天狗
11
时间的流逝或许能使盛世沦为废墟,文他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他一直如同澎湃的河流,无论 怎样地跌宕与起伏,在最后都将归于平缓与实在。于是我们在他近乎完美的诗句 中,看到了血,看到了泪,听到了呻吟,也听到了呼喊。他就这样为所有的苦难 者呼喊,奔走,祈愿。我们就这样看着,这最痛心的一幕。
天狗
5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赏读: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 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 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蹊(xī):小路。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天狗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天狗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09ce3e312b3169a551a444.png)
天 狗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啮.( ) ②脊髓.( ) ③脑筋.( ) 答案 ①niè ②suǐ ③jīn(2)多音字①剥⎩⎪⎨⎪⎧ 剥.皮( )剥.削( ) ②奔⎩⎪⎨⎪⎧奔.波( )奔.命( ) 答案 ①bāo /b ō ②b ēn/bèn2.辨清字形(1)⎩⎪⎨⎪⎧ 爆( )暴( ) (2)⎩⎪⎨⎪⎧吸( )汲( ) 答案 (1)爆炒 暴雨 (2)吸水 汲取1.这首诗的思路具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是由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我”的带动而完成,整个诗篇的所有字句都听从“我”的召唤和推动,向前奔涌不止。
诗句从“月”到“日”再到“一切的星球”直至“全宇宙”,都过渡得极为自然随意,几乎来不及选择和停留就被“我”裹挟而走,这股奔涌的语词之流直到“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两句才戛然而止。
全诗以“我”为起端,以“我”的爆裂而告终:“我便是我呀!”宣告了“我”的完成,同时预示了“我”的壮烈的毁灭。
2.“天狗”的形象有几重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这首诗里,“天狗”的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我”——民族与时代的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
诗歌创作与诗人的人格关系密切。
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
这正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3.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的整体手法是拟人,“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自我精神。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1单元天狗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1单元天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8dfc6e2bd960591c67745.png)
诗歌部分天狗郭沫若妙联救少女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
在梵音洞他拾到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
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
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
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
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老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李真真很受启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内容赏析】郭沫若巧改对联,让一个本来打算轻生的姑娘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就是因为郭沫若巧借原句,并进行了巧妙地改动,一扫原来消极颓靡的主题,格调变得“积极向上”起来,并且加上郭沫若的名望,姑娘自然深受启发.错误!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旗帜--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1921年结集出版《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由体的形式,浪漫主义特征,开创了一代诗风,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了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2017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 第1单元生命的律动.doc
![2017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 第1单元生命的律动.doc](https://img.taocdn.com/s3/m/577fa44e3c1ec5da50e2708b.png)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1961年,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寸金桥,坐落在赤坎区西侧。
始建于1925年,原为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
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
1959年重修,重修后的寸金桥为水泥铺面单孔石桥,长19米,宽12米,两侧各立栏柱18根,桥西头立碑一方,记抗法斗争事迹始末。
1964年2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来湛,为桥题诗:“不甘俯首听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隔自由云。
”郭沫若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
1986年7月,市人民政府再修寸金桥,桥宽扩至22米、伸长24米,为水泥钢筋结构。
桥两头分别竖碑一方,碑上分别记载董必武“寸金桥”和郭沫若“一寸河山一寸金”手迹。
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投身新文化运动,创作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
1921年6月,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创立“创造社”,同年出版诗集《女神》。
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卓文君》等。
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作品有《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杜运燮(1915—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有《诗四十首》《晚稻集》《南音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等。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
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时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战爆发后,随学校辗转西南,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
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一单元《天狗》
![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一单元《天狗》](https://img.taocdn.com/s3/m/0b10c5dc43323968001c92d6.png)
《天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搜集背景材料、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本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感受诗作的艺术魅力。
3. 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重点难点1.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
了解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建立在学生对“天狗食月”这一民间传说“考据"的基础上,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请同学讲故事,意在激发学生兴趣。
备选材料一(备选材料可摘其精要制作幻灯片,下同):郭沫若《月蚀》: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象遇着甚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
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食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
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
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司寇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
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Hati),一名马纳瓜母(Manangarm),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备选材料二:[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屏纨袴稳步试云程破寂寥闲心谈月夜”:却说那日已是八月初十日,中秋节近,接着忙了几天节事。
到了十五晚上,老夫妻正喜多了两个媳妇庆赏团圆,偏儿子又不在膝下,但是天下事事若求全,何所乐呢?待月上时,安太太便高高兴兴领着两个媳妇圆了月,把西瓜月饼等类分赏大家,又随意给老爷备了些果酒。
因舅太太、张亲家太太没处可过团圆节,便另备一席,请过来要自己陪着。
舅太太是再三不肯,说:“今日团圆节,没说你二位不一席坐的.我陪着亲家太太,叫他们小姐儿俩两席张罗,岂不好?”安太太见说得有理,便也依实。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https://img.taocdn.com/s3/m/5cce9c55a8956bec0975e34a.png)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分行,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精美的语言,隽永的滋味,纯粹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
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2、课文解读⑴《天狗》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 派,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位诗人。因九位诗人的 作品合集《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而得名,也有人以其发表诗歌作品的刊物而把他们称 为“中国新诗派”。 袁可嘉在《九叶集·序》里这样说:“这九位作者忠诚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诚于各自心 目中的诗艺,通过坚实的努力,为新诗艺术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 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 通过烘托、对比来取得总的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他们在古典诗词和新诗优
中煤》等诗篇。 1921 年 6 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
代诗风
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在那里念完小学和初中后回国,在福州英
国教会创办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就读,1937 年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生物系, 因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迁往贵州,故借读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39 年又转学到西南联大(昆明)外 语系就读,先后在昆明、湖南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 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 年回西南联大毕业。同年,到重庆《大公报》 任国际版编辑一年后,出国到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任教三年;随后在香港《大公报》任《文艺》 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一年,1951 年 10 月回国在北京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直至 1986 年退 休。其间,1974 年到临汾山西师范学院(现改为山西师范大学)任外语系教师及系主任四年。
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 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
秀传统的熏陶下,吸收了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的某些表现手段,丰富 了新诗的表现力”,“他们认为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这个现实生活既包括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题 材,也包括生活在具体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大小波澜,范围是极为广阔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诗 人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绘,而更要写出时代的精神和本质来,同时又要力求个人情感和人民情感的 沟通……他们的基调是正视现实生活,表现真情实感,强调艺术的独创精神与风格的新颖鲜明。”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 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 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通过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来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三、相关链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他自幼聪慧,小学二年级
时,他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被天津《妇女日报》选用。1929 年,他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随即开始创 作诗歌,校刊《南开高中学生》经常刊登他的诗文,其中 1935 年发表的杂感《梦》,是他以“穆旦”为 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 年,穆旦考上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清 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先后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及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在那里,穆旦在诗歌表现方 法方面开始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写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诗,多数发表在香港《大公报》“文艺”副 刊和昆明的《文聚》杂志上,成为当时大后方最受瞩目的青年诗人之一。1940 年,穆旦毕业后留校任教, 两年后赴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工作一年多,回国后辗转于昆明、贵阳、沈阳等地工作。他的第一本诗 集《探险队》于 1945 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 年,他在沈阳自印了《穆旦诗集(1939—1945)》,次年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诗集《旗》。1948 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51 年 获硕士学位。1953 年初,穆旦与夫人周与良一起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从那时起,他 开始了大量地翻译诗歌,至 1958 年他共翻译出版了普希金、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诗集十余种。1958 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判为“历史反革命”(1979 年平反)。直到逝世前夕,穆旦仍在不懈地翻 译和创作,翻译了《唐璜》《丘特切夫诗选》《欧根·奥涅金》等。
他们的理论观念“新诗现代化”的核心主张是“新诗戏剧化”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在这些观念指引下,九叶诗人写出了不少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刻画战争灾难后的社会现象、反映 复杂的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心灵震颤和情感的诗篇。代表性作品有《风景》(辛笛)、《逻辑病者的春天》 (陈敬容)、《滇缅公路》(杜运燮)、《复活的土地》(杭约赫)、《金黄的稻束》(郑敏)、《时间与旗》(唐 祈)、《骚动的城》(唐湜)、《沉钟》(袁可嘉)、《赞美》(穆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