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6)-个案研究法 (1)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方法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并为研究提供支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介绍一些其他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1.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实验条件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对变量进行控制,以便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法通常用于探索因果关系,例如研究一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药物治疗,而另一组则接受安慰剂。
通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
实验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控制变量,但其局限性在于实验条件可能无法完全模拟真实情况。
2.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指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这些文献可以是已经发表的研究论文、书籍、杂志文章等。
通过文献研究,研究者可以了解已有研究的结果和方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依据。
文献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重复工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存在信息的不全面性或不准确性。
3.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亲自到研究对象的所在地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自然环境或实际情况中的现象。
例如,一个地理学家可以亲自到一些地区进行考察,以了解该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情况。
实地考察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观察并获得真实的数据,但其限制在于可能受到时间、成本等因素的限制。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发现隐藏的模式或规律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例如市场调研或社交媒体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包括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分类与预测等。
数据挖掘的优势在于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但其挑战在于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术。
5.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深入研究个别个案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对一个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案例研究通常用于探索其中一种现象的特征和原因,例如研究一个成功的企业案例或一个创新的产品。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1.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文章、报纸杂志、论文、专利和标准等,从中获取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文献资料。
2.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和数据,如企业、机构、社区、个人等。
3. 网络资源搜索:在互联网上利用各种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社交媒体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如数字图书馆、学术网站、在线论坛、社交网络等。
4. 数据库查询:通过专业数据库和数据服务平台,搜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数据和统计信息,如国家统计局、工商注册数据库、科研机构数据中心等。
5. 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机构、咨询公司等渠道,获取市场情报、行业趋势和竞争对手信息。
6. 多媒体信息收集:通过收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了解研究对象的身世背景、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对研究问题直观表达和量化展示。
7. 专家咨询:通过与行业专家、学科领域专家、研究组织等对话,了解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方向、专业观点等,获取有关研究问题的专业知识
和建议。
如何全面系统快捷的搜集个案研究资料

如何全面系统快捷的搜集个案研究资料如何全面系统快捷的搜集个案研究资料一、引言个案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特定个体、组织或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来探索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在进行个案研究时,搜集相关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如何全面系统快捷地搜集个案研究资料。
二、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在开始搜集个案研究资料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明确了研究目标和问题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
三、制定搜索策略1. 关键词选择: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适当的关键词。
关键词应该具有代表性,并能够涵盖所需的信息。
2. 搜索引擎选择:根据所需信息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常用的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等。
3. 搜索语法运用:利用搜索引擎提供的高级搜索功能,如使用引号限定精确匹配、使用减号排除某些关键词等。
四、利用图书馆资源1. 图书馆目录:利用图书馆的在线目录系统,搜索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书籍和期刊。
2. 文献数据库:访问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数据库,如JSTOR、EBSCO 等,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
五、使用学术搜索引擎1. Google学术:通过Google学术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可以根据关键词和作者进行搜索,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2. ResearchGate:ResearchGate是一个专门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在上面找到其他研究者发布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六、查阅相关案例1. 行业报告:查阅行业报告可以了解特定行业或组织的发展情况、市场趋势等。
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商业咨询公司等途径获取相关报告。
2. 公司年报:公司年报是了解特定组织运营情况的重要来源。
可以通过公司官方网站或证券交易所网站获取年报。
七、采访相关人士对于某些个案研究,直接采访相关人士可能是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
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与相关人士进行交流。
八、参考其他个案研究查阅已经发表的个案研究,可以了解到其他研究者在类似问题上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收集定性资料的方法

收集定性资料的方法收集定性资料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描述和理解研究对象的感受、态度、信念、行为等主观经验来深入了解问题或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定性资料收集方法。
1. 访谈法: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深入了解其观点、体验和看法。
访谈可以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种形式。
结构化访谈的问题事先确定,半结构化访谈问题的顺序和内容在一定限度内事先确定,非结构化访谈的问题主要由受访者回答引导。
2. 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社交互动等,通过观察的过程来收集数据。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中,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只是旁观者,不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
3. 文件分析法:通过对文本、档案、报表等文件进行系统的分析,收集资料。
这些文件可以是书籍、报纸、期刊、政府文件、公司报告等。
文件分析法可以用来发现潜在的研究主题,提供背景信息和支持论证。
4. 焦点小组讨论法:通过组织一群受访者在特定话题上进行自由讨论,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态度。
焦点小组由6-12人组成,受访者来自特定人群,集体讨论被研究现象的特点和内涵。
5. 个案研究法:深入地研究一个或少数几个个案,通过多种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访谈、观察、文件分析等。
个案研究法通常应用于对个体或特殊情况进行深入理解的研究。
6. 应用戴明方法:戴明方法是一种提供关于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实践技术,通过投票、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定性数据。
研究者可以用于制定问题、讨论原因、识别解决方案和决策选择。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定性资料收集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局限性。
在选择方法时,研究者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源的可行性。
同时,研究者需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解读和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个案研究法ppt课件

3
二、背景介绍
个案研究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已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在教育研究领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个案研究的经典例子,如艾宾浩斯对 记忆的研究,他所建立的遗忘曲线,就是以他自己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对记忆无 意义音节的效率而绘制出来的。巴甫洛夫也就是在对一条狗进行长期观察实验的 基础上建立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采用日记记录方 式,对他的第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连续跟踪观察808天,在大量原始资料的 基础上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6
四、个案研究的特点 • (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 (三)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7
五、个案研究的方法 • 1 追踪法 • 2 追因法 • 3 临床法 • 4 产品分析法
8
1.追踪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 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9
2.追因法 追因法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 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 这就是追因法。
10
追因法的实施步骤
• (1)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步工作是确立研究的问题,先把某一结果 搞得很确定。如果这一步搞得不够确定,那么在后面的研究中找出的原因也 很难说是确定的。(例如某校某班级某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别高,某学习后进 生最近有较大变化,学科成绩提高很快等,这些都是已形成的事实,我们可 以把它们确立为研究的问题。)
• (4)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 研究者可以从研究对象的有关资科中看看是 否具有前面假设的原因。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要做得特别细致,因为教育现 象是复杂的,导致某项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获取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获取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论述进行直接、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
(1)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系统观摩并做出实质性与规律性的描述与解释;非语言行为,在自然环境下,简便易行。
被动等待,难以量化,校本较少。
(2)分类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抽样观察与追踪观摩自然观摩与实验室观察(3)步骤制定观察计划--实施观察并记录--整理观察记录--分析资料,撰写报告(4)工具和记录方式自身器官照相机摄象机录音机电脑描述式记录(日记描述法、连续记录法)取样式记录时间取样活动取样事件取样表格式记录(5)要求:注重客观性和全面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注重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注重观察记录的详备性2、调查法是通过现场考察、观察、调查、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收集资料,从而对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方法。
(1)调查法的特点主要是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收集对现实事实的收集,可以对众多的对象同时进行,样本大、误差小、易量化、真实性强、可以涉及隐秘性问题。
可能被调查对象隐蔽真象,可能受被调查对象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
(2)调查法的类型按对象范围分: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按时序性质分:现状调查追踪调查追溯调查按接触方式分:直接调查间接调查(3)调查的步骤确定目标限定计划:目的范围经费人员资料收集方法工作日程设计工具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观察卡片测验量表实施调查个别访问全面调查书面问卷专家咨询整理资料统计法列表法图示法撰写报告3、经验总结法以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为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的筛选分析、核实、验证,从而使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的特点研究的对象是经验,是经过分析、验证和提纯,使经验理论化,概括化的过程。
保持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不强调对研究条件和教育过程的严密控制。
第三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实验法
• 概念: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 某些变量进行控制,创设一定得情景,以 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 逻辑 实验情景的不同 • 实验法分类 实验设计的精确性 自变量的因素水平 • 评价
按实验设计的精确性
• 前实验设计 • 真实验设计 • 准实验设计:介于前两个实验设计之间, 对变量的控制严于前实验设计,松于真实 验设计。
混合设计
• 顾名思义,既有被试间设计,也有被试内 设计 • 是一种多因素的实验设计
水平、处理与因素
• 因素=自变量 • 水平=处理,是指自变量有几个分类 • Eg 因素=性别 水平=处理=2,(男与女)
按因素分类
• 单因素实验设计 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 • 多因素实验设计 混合设计
多因素设计
前实验设计
• 最不精确的一种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没有控制) • 经常用于为正式实验积累资料 • 单组后测设计 X O •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O1 X O2 • 对照组比较设计 X O1 ------------------O2
真实验设计
• 对无关变量做了较好的控制 • 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水平 • 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水平 • 混合设计
真题
• 3.问卷的一般结构(2005年) ( 年
真题
• 17.让儿童按喜欢与否选人,这属于 (2006 年) • A.猜人测验 • B.关系分析法 • C.社会距离量表法 • D.提名法
真题
• 3.简述时间取样策略及其收集资料的内容。 (2007年) 年 • 3.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 (2008年) 年 • 4. 简述参与观察策略的适用条件。(2009 ( 年)
访谈法特点与类型
• 特点 与被访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设计、实施原则 • 类型 结构与非结构(应聘) 直接与间接(直面与电面) 一般与特殊(汶川地震)
研究资料的收集表达方法

研究资料的收集表达方法为了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收集可靠的研究资料。
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发展心理学收集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被试的外部表现、内部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等方面。
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层面的数据资料,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也开始重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因此用于测量个体大脑活动的生理指标也成为发展心理学数据收集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心理生理学方法等。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因此,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
例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之研究》等,都主要是通过观察法收集资料完成的。
观察法又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然情境中被试的行为表现,比如去幼儿园观察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
实验观察法指通过实验控制设置某种情境,观察被试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比如,安斯沃思等通过陌生情境法观察婴儿在人为设置的陌生情境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区分婴儿的不同依恋类型。
进行观察研究首先必须进行观察设计。
观察设计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首先是确定观察内容和对象。
例如,要研究教师期望对师生交往的影响,观察的对象自然是教师和学生,但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学校、在哪个年级和班级进行观察,以及要观察哪些现象等。
其次是选择观察策略。
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以及行为核查表策略等。
最后是制订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通常采用观察代码系统,它们是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订出的一些符号代码系统。
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份问卷,通过向受访者提问来收集数据。
问卷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打分题等形式,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设计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大量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亲自到研究对象所在的现场进行观察,通过肉眼、仪器设备等方式收集数据。
实地观察可以提供真实、直接的数据,对于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等方面有较为准确的了解。
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通过对变量进行控制和操作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实验条件,对不同组别的研究对象进行处理,观察和记录其反应和结果。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其他干扰因素,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4.访谈访谈是一种通过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与被访者进行深入的交谈,记录下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意见。
访谈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数据,有助于研究问题的深入探讨。
5.文献调研文献调研是一种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期刊、报纸、网络文章等,获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数据。
文献调研可以为研究提供背景资料和理论支持,有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6.数据采集仪器数据采集仪器是一种通过仪器设备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器等,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监测,获取相应的数据。
数据采集仪器可以提供精确和实时的数据,有助于研究对象的分析和研究。
7.网络调查网络调查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在线调查工具,设计并发布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收集受访者的回答。
网络调查可以快速、高效地收集大量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8.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一种通过收集已有的档案和记录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教育案例的研究名词解释

教育案例的研究名词解释引言:教育案例的研究是一种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探寻解决方案的方法。
通过分析个体或群体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情境,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领域中的各种挑战,并从中推导出普适性的原则和策略。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教育案例的研究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教育案例研究的定义及特点教育案例研究是一种基于真实教育情境的研究方法,借助于具体的案例,以深入探讨教育问题和现象。
它通过详细描述、解释和分析案例的各种要素,包括参与者、内部和外部环境、教学过程和结果等,从而推断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普遍适用的结论。
教育案例通常来自教育机构、教育政策实施和教育改革等领域,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有效手段。
教育案例研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真实性和实证性:教育案例研究以真实的教育情境为基础,打破了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人为因素,有助于获取真实的教育问题和学习过程。
2. 多元性和抽样策略:教育案例研究可以通过多样的案例选择,覆盖多种背景、特征和环境,从而提供了不同视角和维度的数据,有助于丰富研究内容。
3. 深度和细节:教育案例研究通过详细描写案例背景、行为过程、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可以提供深度理解和全面把握问题的机会。
二、教育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教育案例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1. 个案研究法:该方法注重对个体或群体的详细观察和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而深入理解教育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横断面研究法:该方法关注教育案例在某一特定时点的情况,通过收集各种数据,比较不同案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揭示教育问题的普遍性和规律。
3. 纵向跟踪研究法:该方法关注教育案例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跟踪观察,分析案例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轨迹和影响因素,了解教育问题的发展路径和影响动态。
三、教育案例研究的应用价值教育案例研究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面将讨论几个主要方面:1. 改进教育实践:教育案例研究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践案例和经验教训,供教育从业者参考和借鉴,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如何进行个案研究

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名教育研究者。
但由于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
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着力培养问题意识,发现和提炼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小问题”、“小现象”,进而寻找有效地解决策略,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基本途径。
一、个案研究的内涵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如一个班或一个小组为样本)研究某种教育现象或某种教育问题的研究类型。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如学困生、优秀教师、心理偏差者、智力超常者、品行缺陷者等,也可以是个别团体、组织,如先进班集体、优秀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典型单位等,还可以是某一个别事例如中学生犯罪、某学校评选差生(反映出该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的偏颇)等等。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个案研究是指针对某个学生特殊的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理,探求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进而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问题,以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对单一的人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针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个案研究的对象一般有以下几种:1.情绪异常的学生:如具有暴力倾向。
2.行为偏差的学生:如内向、外向。
3.学业成绩低劣的学生:如成绩不及格.4.生理上异常的学生:如多动症。
通过调查研究来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来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一系列问题,向受访者发放问卷,并收集他们的回答。
可以通过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2. 口头访谈:与受访者面对面交谈,询问问题并记录他们的回答。
3.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一组人进行小组讨论,以获取他们对特定话题的看法和意见。
4. 文件分析:研究和分析已存在的文件、报告、记录等,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5. 实地考察:前往研究对象的实际场所,观察和记录相关现象。
6. 参与观察: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群体或组织,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和互动。
7. 达到目的:通过拉比和拍照等方法在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中进行不干涉性的观察。
8. 历史研究:研究过去的事件和现象,通过阅读文献、档案和记录来收集相关资料。
9. 追踪研究:对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重复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其发展和变化。
10. 个案研究:深入研究个别个体或组织,通过详细记录和分析个案来收集相关资料。
11. 论坛和博客讨论分析:参与互联网上的讨论论坛和博客,收集和分析参与者的观点和意见。
12. 设计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以收集特定数据和信息。
13. 图像分析:分析图片、图表、图表等视觉材料,以获得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数据。
14. 自我观察:记录自己的行为和经验,以获得个人的主观观点和体验。
15. 社交媒体分析: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帖子、评论和分享等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16. 数据挖掘: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获得有关研究主题的信息。
17. 文字分析:对书籍、文章、报纸等文本材料进行分析,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18. 看板分析:研究路边、商店或组织中的广告、宣传和标志,收集相关资料。
19. 电话调查:通过电话向受访者提问,收集他们的回答。
20. 记录观察: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互动,以获得详细的数据。
21. 学校观察:前往学校进行观察,收集与教育和学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资料的收集方法

资料的收集方法一、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指通过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地点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使研究结果更具可信度。
在实地调研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
观察是指通过目睹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等情况来获取信息;访谈是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了解其意见、经验和观点;记录是指将观察和访谈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
实地调研适用于需要直接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的研究,例如市场调研、社会调查等。
二、文献资料收集文献资料收集是指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报纸、论文、报告等已经存在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获取历史数据、理论知识、相关研究成果等信息的研究。
在进行文献资料收集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渠道进行查找和获取。
在使用文献资料时,研究者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确保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通过编制问卷并发放给被调查对象来获取他们的意见、态度、行为等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纸质问卷或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研究者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制定调查计划、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问卷调查适用于需要了解大量人群的意见和行为的研究,例如市场调研、社会调查等。
四、访谈访谈是一种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访谈可以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两种形式。
结构化访谈是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对话,主要用于获取特定信息;非结构化访谈是指没有预先设计问题,根据研究对象的回答进行自由对话,主要用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观点和经验。
访谈是一种灵活、深入的资料收集方法,适用于需要获取个体经验、观点和感受等信息的研究。
资料收集是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各有特点,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教育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这里简要地介绍常见的几种。
一、文献分析法(一)文献分析法概述1.含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献。
它包括图书、报刊、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书面印刷品,还包括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幻灯片等形态的各种材料。
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文献分析法是以现存文献记载为资料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中的文献分析法,就是以教育文献为资料,通过教育文献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文献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第一,能用以研究不可能或不容易接近的研究对象。
第二,文献的坦白程度高,真实性强。
第三,文献研究过程简便易行且费用低。
第四,研究结果可靠性大。
缺点:(1)文献本身存在较多的不完善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许多用于教育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往往出于特殊目的和意图而夸大或掩盖了部分事实,使文献记载偏差。
第二,选择性存留和破损。
文献的保存常具有选择性,有些人如名人写的文献可以得到维护,而有些人写的文献则常常不易留存,因此现存的文献未必就是活动现象的全部。
再加之文献由于是用纸张书写的,它们常常会有破损。
第三,信息不完全许多尤其是日记、信件等个人文献,不是为研究目的而是为私人目的而写的,包含有一些研究者所不熟悉的关于某些事件的知识,这对于缺乏经验或缺乏有关事件知识的研究者来说,信息是不完全的。
第四,限于言语行为,即文献提供的仅是关于一个回答者的言语行为,而不提供关于回答者非言语行为的直接信息。
(2)文献收集困难。
文献由于具有记载偏差、信息不完全和选择性存留、破损等局限,致使文献的收集存在困难。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客观事件根本无信息记录,无文献可资利用。
除此之外,许多文献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公开,难于收集。
(3)抽样缺乏代表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下描述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献资料,有些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容易以文献资料留下来,而有些人的则很难,因此文献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优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而很少反映劣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抽样偏差,缺乏代表性。
【最新精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以单一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组织或机构。
前者如对一个或几个优等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个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用于教育领域,主要还是对学生而施。
例如,有的学生才能特别优异或极端低劣,以常用的教学方法无助于其发展或进步;或者有的学生行为和情绪与一般学生不同,一般的教育方法不能改变其行为或性格。
凡此等等都需要予以单独而深入的研究,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确定矫正的适当方法,以便使学生得到正常的发展。
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人们还将个案研究法称为“解剖麻雀法”。
另外,由于个案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不断的追踪调查研究,故个案研究法,又称为“个案追踪法”。
个案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现介绍几种基本的个案研究方法,供研究者选择使用。
1.追踪法所谓追踪法,就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则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时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用日记方式作出详细的文字记载,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追踪照片,连续追踪808天,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据此撰写了我国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名著<《儿童心理之研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也曾采用个案追踪的方法,以智能超常的儿童少年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受过优越的早期教育,遗传素质的差异只为他们的超常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优良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则是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这项个案研究为我国婴儿教育的开发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教育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这里简要地介绍常见的几种。
一、文献分析法(一)文献分析法概述1.含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献。
它包括图书、报刊、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书面印刷品,还包括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幻灯片等形态的各种材料。
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文献分析法是以现存文献记载为资料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中的文献分析法,就是以教育文献为资料,通过教育文献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文献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第一,能用以研究不可能或不容易接近的研究对象。
第二,文献的坦白程度高,真实性强。
第三,文献研究过程简便易行且费用低。
第四,研究结果可靠性大。
缺点:(1)文献本身存在较多的不完善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许多用于教育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往往出于特殊目的和意图而夸大或掩盖了部分事实,使文献记载偏差。
第二,选择性存留和破损。
文献的保存常具有选择性,有些人如名人写的文献可以得到维护,而有些人写的文献则常常不易留存,因此现存的文献未必就是活动现象的全部。
再加之文献由于是用纸张书写的,它们常常会有破损。
第三,信息不完全许多尤其是日记、信件等个人文献,不是为研究目的而是为私人目的而写的,包含有一些研究者所不熟悉的关于某些事件的知识,这对于缺乏经验或缺乏有关事件知识的研究者来说,信息是不完全的。
第四,限于言语行为,即文献提供的仅是关于一个回答者的言语行为,而不提供关于回答者非言语行为的直接信息。
(2)文献收集困难。
文献由于具有记载偏差、信息不完全和选择性存留、破损等局限,致使文献的收集存在困难。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客观事件根本无信息记录,无文献可资利用。
除此之外,许多文献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公开,难于收集。
(3)抽样缺乏代表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下描述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献资料,有些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容易以文献资料留下来,而有些人的则很难,因此文献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优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而很少反映劣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抽样偏差,缺乏代表性。
资料收集方法有哪些

资料收集方法有哪些
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源,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
2.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问、观察和采访,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发放给目标群体,收集他们的意见、观点和相关数据。
4. 面试:与相关专家、从业人员或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5. 网络搜索: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和信息。
6. 案例研究:通过对具体事件、事例或实例的深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7. 文件归档:收集和整理过去的文件、记录和资料,以获取相关信息。
8.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9. 文字分析:通过对书籍、期刊、报纸等文本材料进行分析和解读,收集相关资料。
10.专业订阅:订阅学术期刊、专业报纸或相关机构的会刊,
获取最新资讯和研究成果。
11.社交媒体监测:通过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话题、聊天记
录和互动,收集相关资料和观点。
12.专家咨询: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获取他们的建议、见解和相关资料。
第09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6):个案法

四、个案研究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
五、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
认识对象, 认识对象,确立个案 搜集个案资料 分析整理资料 个案的补救矫正与发展指导 追踪研究 撰写个案论文
如何搜集个案资料? 如何搜集个案资料?
个案资料的内容: 个案资料的内容: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①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 学校和班级、民族、籍贯,团体的人员构成、年龄分布、 学校和班级、民族、籍贯,团体的人员构成、年龄分布、性 别比例,文化状况等; 别比例,文化状况等; 个体身体健康资料,如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②个体身体健康资料,如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如母亲妊娠、出生、发育情况、 ③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如母亲妊娠、出生、发育情况、 学习、人际交往、人格特征、情绪的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向、 学习、人际交往、人格特征、情绪的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向、 社会态度倾向、自我观念及价值取向、品德行为情况等等, 社会态度倾向、自我观念及价值取向、品德行为情况等等, 个体家庭背景资料,如父母姓名、年龄;职业、 ④个体家庭背景资料,如父母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 、:健康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及居住环境, 健康状况, 度、: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居住环境,父母对于女的 教养态度及亲子感情,家庭中的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病史等, 教养态度及亲子感情,家庭中的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病史等, 个体当前问题资料,如目前的主要症状、表现等等。 ⑤个体当前问题资料,如目前的主要症状、表现等等。
个人个案研究评价准则
1.是否忽略了任何重要的数据? 是否忽略了任何重要的数据? 是否不只用一种方法收集资料? 2.是否不只用一种方法收集资料? 在资料的解释中,曾否考虑到多个学派的思想? 3.在资料的解释中,曾否考虑到多个学派的思想? 对数据的来源是否加以详细说明? 4.对数据的来源是否加以详细说明? 曾否运用测验、判断以及别人所提供的行为描述, 5.曾否运用测验、判断以及别人所提供的行为描述, 做过独立判断? 做过独立判断? 是否提出了统计分析的参考点? 6.是否提出了统计分析的参考点? 曾否考虑到受试者作弊的可能性? 7.曾否考虑到受试者作弊的可能性? 提出的文化情况是否详细? 8.提出的文化情况是否详细? 是否提出了一份家庭情况说明? 9.是否提出了一份家庭情况说明? 10.是否说明了与个案有关的发展经历? 10.是否说明了与个案有关的发展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