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分析三维模型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分析三维模型的建立
人际关系分析三维模型的建立人际关系分析三维模型的建立
人际关系分析三维模型的建立
1
1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际关系”这个在中国人日常人际交往中天天挂在嘴边的概念,从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初到现在,一直是社会科学各领域中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
正由于人们整天都频繁地使用这个概念,所以当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它们加以界
定,并予以科学的研究时,就发现是非常的艰难。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概念的应用
甚广,其所代表的意义甚多。加上大家通常都是不加思索地惯用之,使得对其意
义难以捉摸及掌握(杨中芳2001)。可见,人际关系这一研究领域缺少一个较完
善的理论模型,以便在对人际关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时作为依据。
本研究在建立“人际关系分析三维模型”的探索中采用信任作为研究人际关
系的重要变量。信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外思想家们的重
视。但是,将信任作为社会科学中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却还是近
五十年的事。在19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 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的
实验研究,与Hovland、Janis和Kelly对人际沟通过程中的信源可信度 (source
credibility)的研究一起,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中信任研究的先河,视为人际信任
的经典研究。在社会学中,虽然很多人都讨论了与信任有关的现象, 如涂尔干对
团结(solidarity)的分析、齐美尔对信赖(faithfulness) 的研究、 帕森斯对承
诺(commitment)的探讨等, 但是,直到1970年代,信任才成为社会学的专门课
题。卢曼(Luhmann)的《信任与权力》(1979)、巴伯(Barber)的《信任的逻辑与
局限》(1983)、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等人的《保护人、被保护人和朋友》(1984)
等著作可以说是社会学研究信任的经典之作。近十几年来,信任已成为西方社会
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好几个学科中(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文化与经济研究等)都出现了信任研究的专著或论文集。其中福山 (Fukuyama)
的《信任: 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1995)一书更曾登上美国畅销书榜,引起很
大反响。
而在研究信任时,对它进行概念化,给出清晰明确的定义是最基本的问题,
也可能是最困难的问题。几十年来,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提出了无数的信任定
义,但是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信任定义的不一致,反映了对信任的理解的分歧,
这种分歧导致了信任研究的不同取向。大体来说,在西方社会科学中
存在四种研
究信任问题的取向:
1. 将信任理解为对情境的反应, 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在
Deutsch (1958)的囚徒困境实验中, 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
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信任被看作
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
2. 将信任理解为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 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人格特点。 其代表人物有Rotter, Wrightsman等。他们认为, 一个人的
生活经历和对人性的看法会使他(她)形成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概化
期望(generalized expectancy) 或信念。有的人倾向于信任他人; 有的人则倾向于怀疑他人。持这种取向的学者编制了很多量表来测量人们在人际信任特质上
的个体差异。
3. 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 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
决定的人际态度。其代表人物有Lewis和Weigert。他们对信任的特点、维度、
基本类型等进行了颇为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理性(rationality)和情感
(emotionality)是人际信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 二者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
类型的信任, 其中认知性信任(cognitive trust, 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
性考察而产生的信任)和情感性信任(emotional trust, 基于强烈的情感联系而
产生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两种, 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信任大都是这两者的组合.他
们还认为,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都以
认知性信任而非情感性信任为基础。
4. 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 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
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代表人物有Luhmann, Barber,
Zucker, Fukuyama等。这些学者都讨论了不同于“私人信任”(personal trust)
的宏观层面的信任现象,但他们所用的术语不太一致, 如“系统信任”(system
trust, Luhmann, 1979),“基于制度的信任”(institution-based trust, Zucker,
1986),“非私人信任”(impersonal trust, Shapiro, 1987),“社会信任”(social
trust, 如Earle & Cvetkovich, 1995)。近年来, 使用“社会信任”一词的学
者似乎更多一些。事实上, 对社会信任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些人将它看作法
规制度的产物, 认为人们之所以讲信任, 是因为受到法规制度的制约, 不敢作
出违背信任的行为, 之所以信任他人,是因为相信这些社会机制的有效性。另外
一些人认为社会信任是文化价值观的产物,人们之所以守信任或信任他人,是因
为文化中含有倡导诚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内化。
采用前两种取向的多为心理学家。他们依照
心理学的传统范式,将信任理解
为个人的心理事件,只关注信任的认知内容或行为表现。这类研究受到不少批评。
社会学家多采用后两种取向。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 信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
维度,是与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因此,不能将信任从社会
与文化中抽离出来,而要将它当作一个不可还原的多维的社会实体来研究(彭泗
清,2000)。
近十几年来,人际信任的研究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界兴起。许多对人际信
任是什么,从何而来,及如何发展出来的研究及理论相继出笼(Barber ,1983 ;
Eisenstadt & Roniger ,1984 ;Zucker , 1986 ; Gambetta , 1988 ; Luhmann ,
1988 ; Holmes & Remple , 1989 ; Wright sman , 1992 ;Sabel ,1993)。特别
是有关人际及组织信任在工商及企业组织中的运作及功能的研究更是如雨后春
笋般不断涌现(例如,Hosmer ,1995 ; Kramer & Tyler ,1996 ;Lane &
Backmann ,1998 ;Wong ,1991 ;Mayer ,Davis &
Schoorman ,1995 ;Reichmann ,1989 ;Zand ,1997 ;Zucker ,1986 等) 。最近,
有关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Alston ,1989 ; Fukuyama ,1995 ;
Yamagishi& Yamagishi ,1994 ;张建新、彭迈克,1993) 。这些研究及理论通常
要不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各自的个人因素的结果
(Johnson2George & Swap , 1982 ; Good , 1988 ;Wright
sman ,1992 ;Remple ,Holmes & Zanna ,1985 等) ;要不就是以社会制度为出
发点,认为信任是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必然产物(例如,Luhmann ,1979 ;Barber ,1983 ; Shapiro ,1987 ;Misztal ,1996 等),却
较少有学者直接从人际交往本身的角度来探研之,即使有也是在较宏观的层次,
探看人际关系分类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对于到底人际关系中的什么东西使得人们
产生信任则不多作理会(杨中芳、彭泗清,1999)。
由此可见,一方面信任作为研究人际关系的经典变量,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做
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全面深入地理解人际关系这个概念,可以使我们在相
关领域更好地使用人际信任进行研究。
综上,我们认为建立一个人际关系分析模型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帮助个体更
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同时对于人际关系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也是
有指导意义的。
2.
2. 2.
2.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2.1 人际关系的两维度模型——黄光国“关系判断模型”
学者黄光国(1985;1988)依据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人际交往的“人情与面子”
的模式,对人际关系作了详尽的概念分析,成为第一个比较有系统地来对人际关
系进行构念化的社会心理学家。
他从社会交换的理论出发,认为中国人在进行资源交换时,其基
本历程之文
化特点,在于“关系判断”是主要考虑。他将人际关系分类为三种:情感性、工
具性、及混合性。他提出人们会依对方所归属的类别,而以不同的法则与之交往。
他如此将人际关系分类的原因是,他将人际交往看为是一种广义的资源交
换,并把资源交换分为三类,认为人们将与他们交往的人分为三种,分别在交往
中施用三种不同的交换法则。
学者黄光国的这三种资源交换或人际关系的分类,主要是在两个交往维度上
来分类的:情感交流及工具交换。黄光国自己指出即使是在情感性的关系中也有
工具交换成份,而在工具性关系中也有感情交流成份,不同只在于比重而已。由
黄光国在其模式中只将关系分为三类而不是四类,推知他认为此两个维度是相互
排斥的,亦即一个高另一个必定低,不可能同时高或同时低的。这一假设是否合
理早已有人置疑(杨宜音,1993),更重要的是,这一问题也让我们进一步要问:
为什么这三类人际关系会与三种性质不同的交往法则连在一起?黄光国人工地
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类,是否与想要与从西方文献中所提取的那三个法则配合有
关?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黄光国是以西方主流理论之资源交换法则为其发展本
土模式的研究策略。如果我们能从这一策略所受的枷锁中释放出来,我们的构念
空间就会加大很多(杨中芳,2001)。
2.2 人际关系的三维度模型——彭泗清“关系-信任模型”
在文献评述和初步访谈的基础上,学者彭泗清提出了一个“关系-信任模型”,
以说明现有关系状况、人际信任和关系运作三者之间的关联。彭泗清,1995~1998:
根据访谈材料,彭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交往关系,并认为,就情感上的密切程度而
言,几种主要关系类型之间的密切性排序是:与陌生人的关系 < 无交往的既定
关系 < 以性格相投为特点的交往关系 < 以情感相融为特点的交往关系 < 以利
益一体化为特点的交往关系。以往的不少研究都将人际信任区分为认知性信任和情感性信任两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将情感性信任分为四类——基于既有
关系所蕴涵的“虚情”或曰“应有之情”(assumed affect)的信任,基于性格
相投的信任,基于情感相融的信任,基于一体感的信任(彭泗清,2000)。
杨中芳、彭泗清二位学者进一步定义出人际关系的三个成分(杨中芳、彭泗
清,1999):
(1) 既定成分——包括可以用来形容两人关系的、现时社会所流行的关系类别。
有些是先赋性的(家庭关系) ,有些是两人在接触时所共处的(同学,同事) ,有些
则是由两人交往经验中
总结出来的(点头之交,铁哥儿) 。
(2) 工具成分——是指交往双方在完成交往场合之目的方面是否能做得使他们
相互满意。这里指的交往并不只是狭义地指工具性的交换。交往场合可以是以感
情维系为目的的(同学会、生日会等) ,只要双方在此一场合,能尽职地达到了双
方交往目的,则两人关系的工具成分即会有所增加。
(3) 感情成分——是指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不计较得失地为对方付出之感情
交流的状况。
杨中芳老师在综述中强烈地批评了过去的人际关系研究,认为它们未能顾及
具体两人关系是一个随着时间及交往次数的增加,而有增减的动态概念。她认为
应该对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进展提出一个模式,以便凭之来进行实证研究(杨中芳、
彭泗清,1999)。
根据这个观点,杨氏提出了自己有关人际关系进展的理论。她认为两人关系
之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礼遇、工具及感情。个别两人关系会进展得多快,以及
会进展到什么程度,都是由双方交往的经验来决定。而综合工具成分及感情成分
的现况,双方可能将两人关系总括为一个既定的关系类别。例如,经由“朋友”
变成“好朋友”,由“同事”变“知己”,从而增加了既定成分的内含。
杨中芳老师认为,在人际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人际信任的属性也在发生变
化(杨中芳、彭泗清,1999):
(1) 初期阶段———是以既定成分所内隐的义务与责任为交往依凭,因此遵循这
些角色义务及责任即成为信任之来源。而个人是否老老实实地按照这些内含于角
色的义务及责任去做,便成为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信任的主要因素。
(2) 工具阶段———是以内隐于工具交换的互惠互报法则为交往依凭,因此双方
在交往场合里,遵循内隐于工具交换中的“合情合理”法则,亦即在公平法则之上
再加一些人情义务(由双方之既定关系基础决定) 成为信任的来源。尽职地遵循
这一“合情合理”法则所内含的义务及责任,表示双方有诚意进入这一工具交换
阶段。
(3) 感情阶段———是以相互感情付出为交往依凭,因此双方在互助的情感交流
层面,能忠心地、无条件地关心、照顾、帮助对方,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成为
信任的来源。尽职地遵循。这一感情交流法则,表示双方有诚心对待对方,好像对
待自己一样。
2.3发展新模型
之前黄光国等学者认为人际关系仅包含两个维度:情感交流和工具交换,各
种人际关系都是由这两种成分构成,差异只是在于两种成分含量的不同。后来,
杨中芳老师和彭泗清对人际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推进,认为除了情感交流和工具交
换之外,人际关系还应包含既定成分,即人际关系是由三种成分构成。这个模型
的出现弥补了两维度模型的明显缺陷,对今后此类研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认为,杨中芳老师和彭泗清提出的三维度模型并不完善,其中很多
问题应该深入探讨。首先,目前对于人际关系中既定成分的定义不够明确,所谓
“既定的”究竟是什么,它与情感交流、工具交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在整个
人际关系结构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相关属
性或变量(如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人际信任等)。而且,如果纵向地观察人际
关系,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人际关系的三个组成成分是否会变化,会如
何变化,在它们改变时,会如何影响人际信任或人际关系的亲密度等等,目前,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通过现有理论和研究结果得到解释,于是,我们针对这
些疑问设计了实验,通过问卷测量来检验假设、探索理论。通过理论的数量化表
达,对概念和理论之间关系定性的探讨,通过取样获得数据,验证概念和理论之
间关系。下面将对实验设计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3.
3. 3.
3. 在实验中探索新模型
在实验中探索新模型在实验中探索新模型
在实验中探索新模型
3.1 研究问题一:人际关系的“情感-工具”组成情况
3.11目的和意义
考察16种具体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工具”的组成情况,并以此在“情感
-工具”二维上将人际关系分类。
暂且不考虑既定成分,人际交往有两种形式,即情感交流和工具交换。不同
类型的人际关系交往形式自然不同,黄光国由此将人际关系分为三类:情感性、
工具性、及混合性,即以情感交流为主的人际关系、以工具交换为主的人际关系、
及二者混合没有明显倾向的人际关系。黄光国虽构建了将人际关系分类的理论,
却并没有设计实验将各种具体人际关系进行归类。而张建新在实验中,虽以黄光
国的理论为基础,将生活中常遇到的16种人际关系按信任程度高低排序,最后
却归为亲密程度不同的三类: 亲人、熟人、陌生人,而不是归类为情感性、工具
性、及混合性,同时张建新这种混淆人际亲密关系度和人际信任程度的归类是有
问题的,在后面的讨论中会详细分析。具体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工具”的组
成情况可以用来对比相应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和人际信任度,考察不同的人际交
往形式对于人际关系各种属性的影响;而且,不考虑既定成分,仅根据人际交往
对人际关系进行分类(情感交流和工具交
换)可能是不完全的,通过观察这种分
类结果,对我们理解既定成分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应注意一
点,本量表测得的是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交流和工具交换的百分比情况,并不是
情感交流或工具交换的多少或程度。交往频率和深度都较低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有
很高的情感交流百分比(如远房亲戚);而交往频率和深度都较高的人际关系也
可能有很低的情感交流百分比(如生意合作伙伴)。
3.12实验操作
自编《情感-工具百分比量表》,要求被试判断16种人际关系项目中情感交
流和工具交换所占百分比,二者和应为100%。被试填写纸板问卷,回收有效数
据87份,全部是中山大学在校学生。性别情况:男43、女39、缺失5个;年龄
情况:19~32、平均23.1,缺失6个;教育程度:本科65,硕士14,博士2,缺失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