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_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描出长江的干流,并运用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长江流域水系图,说出长江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流经的省区、地形区等基本概况。
2、通过有关长江的图文资料的分析,理解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价值。
3、知道长江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4、通过对长江的学习,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不利的忧患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法和学法:教师启发引导,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启动(图像激趣)教师播放《长江之歌》的歌曲。
学生听歌思考本节课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动(图像导学)一、长江基本概况看课本P47图2.34,完成下列问题:1.从沱沱河开始,描绘长江干流(不描支流)。
2.找出长江发源地山脉,注入的海洋,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宜昌、湖口)。
3.对照“中国政区图”,找到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4.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到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5.找出长江重要的支流(汉江、湘江、赣江)和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全国主要河流比较,得出: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学生展示:1、长江干流:英文字母V+W2、教师出示《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学生在图中找到长江发源地、注入海洋。
结合《长江流域水系图》,在图中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
3、教师出示《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学生说出流经省级行政区;上游及中下游流经省区的简称。
4、教师出示《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示意图》请同学说出流经地形区;上游河段流经的地形区。
5、教师请学生看《长江流域水系图》。
找出长江主要支流、湖泊及所处的位置;长江干支流流经地区的降水特点(雨季长,降水的)及对河流的影响(支流多湖泊,汛期长、水量大、)通过学生读图、描图、填图掌握长江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形成空间观念。
2.3.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2.3.2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学习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在图中找到并描画出长江的轮廓,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和交汇城市,上、中、下游分界点及主要水利枢纽。
2.阅读图文资料,分河段说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
3.阅读图文资料,分河段说出长江的生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4.提高识图绘图能力,图文资料分析能力,在探究和学习地理事物中获得乐趣,陶冶情操,提高保护江河湖泊等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
难点:长江的开发价值、生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播放《长江之歌》视频,教师演唱,学生边看视频边观察视频中长江流域的地貌。
介绍: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流域有峡谷有山川,同时也看到了三峡水利枢纽,以及四川乐山大佛,重庆朝天门,湖北武当山,这说明四川,重庆,湖北都是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设问:视频中长江流域的地貌是什么样子的?其中介绍了哪些水利枢纽?显示了哪些省级行政区?刚才歌词里唱到的“你从雪山走来”其中“雪山”是指?新课讲授:同学们先预习课本44—45页,小组讨论一下,找出黑板上的几个问题的答案,三分钟之后,老师请小组代表给大家分享。
(请小组代表回答,并依次在ppt中展示。
同时在黑板上画出长江的干流图,画出主要支流及交汇城市,学生在课本上描出来。
)【老师】长江之最也就是长江的水文特征,所以长江整体的水文特征是: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接下来,我们来分河段分析一下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这三张图片分别体现了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比如第一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水流比较急,第二张图片河道非常的弯曲,第三张图片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我们下面来依次总结连线一下。
【老师】:我们分析完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特点来做什么呢?都说长江是一个宝藏,它都有哪些宝藏呢?我们来逐一分析,先看上游,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我们可以开发什么资源?【学生】:开发水能。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活动2
(过渡)千里长江,蜿蜒流长,都经过哪些地区呢?
1、在政区图上,将长江自源头至河口,沿线11省版面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
2、在地形图上,先显示三大阶梯分界线,再将长江流经的5大地形区版面也用不同颜色依次显示
随着演示,在练习题上写下各省或地形区的名称。(练习题第一题)
教学活动3
学习一条河流,除了要了解其源头与河口、流经地区外,还应知道各河段的划分及其水文特征,以及对人类的利与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2.教学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教学活动4
复习旧知识(过渡)
长江与南方其它河流有哪些共同特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学生一起回答。
那么,长江上中下游各段又有哪些特征呢?
提示学生: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哪儿?丰富的原因?此段流经哪些地形区?水流有何特征?三峡指哪三峡?位置在哪儿?三峡大坝建在哪一峡?
总结:上游水文特征: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2、长江的水患成因治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学习一条河流的思路,教会学生一种方法,因为是针对初二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较容易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通过媒体的辅助,重点突出地理位置与示意图的结合,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有理有据的分析问题。
从整堂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当堂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第2 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案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学生概括和理解长江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如已经学过的唐诗宋词,著名的旅游景点等,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全面掌握长江的概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剪切好的“长江之歌”,开门见山教师: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能看到河流的身影,在音乐作品中也少不了它们。
我们来听一首歌。
播放音频文件。
切换幻灯片。
学生:收听音乐,观看幻灯片。
教师:从歌词中大家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长江。
让我们随着长江之歌,看看它从哪座雪山走来,途经哪些地区,在哪里注入了东海?【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出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了解长江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
在老师给出的地图上标注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参考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惑。
教师:现在我们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学生回答预设: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指的是唐古拉山脉,源头称沱沱河。
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经过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巩固已经有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技能。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前两节中国地形和地势,气候的学习是这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反过来这一课是对前几节内容的实践与运用,是接前几节内容更直观动态地反映中国自然环境的一课时内容同时是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自学指导,又与第三章自然资源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长江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
长江的功与过引发我们深入研究分析,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极强的发散思维价值。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江有一客观地认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环保意识。
结合使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可以说这节课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化知识为能力的平台。
(二)说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深入教材,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有: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利用好长江水系图、中国地形图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是本节课的基础,意在图文结合,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2、对长江中上游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初步的感官认识,“水理解能宝库” ;通过长江航运图认识长江“黄金水道”的含义;通过有关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3、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初步具有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母亲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长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母亲河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措施及其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长江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江的自然特征。
3.课堂讲解:讲解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实例,让学生了解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措施及其意义。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长江开发与治理的看法。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后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 前两节《地形和地势》、《气候》的学习 是这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反过来这一课又 是对前几节内容的实践与运用,是前几节 内容更直观动态地反映中国自然环境的一 课时内容,同时又是第三课时《黄河的治 理与开发》的自学指导,又与第三章自然
六、说教学反思
3、利用课本中提供的长江流域水系 图,干流剖面图等信息,结合多媒
体图片,为学生分析长江的水能资
源优势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能够联 系已掌握的地形、气候知识分析长 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六、说教学反思
4、板书设计重在学生参与读图,将
知识以简图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
形象记忆,学会知识的归纳整合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长江的开发,知道河流的开发包括 哪些方面。 2.通过学习长江面临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初步 了解分析河流治理措施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长江开发和治理,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长江源流概况。 教学难点:长江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应用,从而突破重难点。
六、说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
1.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中显得急
促,没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知
识点加以巩固。
六、说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
2. 在讨论长江各河段的忧患与治理
时,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短,讨论
不够充分。
谢谢大家
望大家批评指正
六、说教学反思
2、对于长江概况的讲解,采用问题情 境模式,让学生通过读图、填图、析 图等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 理解消化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巧学妙 记长江流经的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 、江西皖苏把海上)、长江的主要支 流(雅砻江的山民骑着嘉陵摩托去乌 汉买香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 围中掌握了知识点。
2.3河流-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案2023-2024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利用视频导入操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一:
自主学习
长江的概况
展示长江流域图,鼓励学生尝试画出长江的主干流和长江流域范围。
(1)根据课本内容和相关地图,完成对长江的认识。
(2)结合中国政区图,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3)结合中国地形图,依次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除此以外长江还有哪些价值呢?
提供水资源,旅游,养殖等。
设计合作探究,学生探究长江的价值。
设计合作探究,探究长江的价值。培养学生读图,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
环节四:
长江的治理
过渡: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但是目前长江航运量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只开发了通航能力的1/14。那是什么制约了她“黄金水道”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呢?长江流域又常年遭受着什么自然灾害呢?
利用截屏分享和屏幕巡视技术观察学生完成情况。
通过截屏分享,利用全班作答技术和学生拍照上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完成活动1。
通过抢答完成活动2和活动3。
通过应用截屏分享,屏幕巡视操作技术,拍照讲解操作技术,计时器使用操作技术等提高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二:
探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的水文特征:
环节三:
探长江的价值
(过渡)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我们深刻的感受到长江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巨大财富。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下长江给我们带来哪些具体的价值呢?
1.水能宝库
通过分析中国地形图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引导分析长江“水能宝库”的作用。
2.黄金水道
通过展示中下游图片,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引导分析“黄金水道”的作用。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主要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概况、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本节内容是对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提高对我国河流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长江开发与治理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掌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认识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对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的基本概况、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2.难点: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长江开发与治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长江开发与治理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案例资料:准备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相关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江的壮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长江的美,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长江的重要性和我国在长江开发与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他们对长江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长江的认识,提高学生关爱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关爱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长江开发与治理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3.准备长江开发与治理的案例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长江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谈谈对长江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本节内容是对第二章第一节《长江的概况》的深入和拓展,通过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河流的开发与治理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长江的概况,对长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如如何合理开发与治理河流,如何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2.掌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3.了解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2.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长江的开发与治理;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及其效果;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准备PPT课件,展示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情况;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长江的概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如梯级开发、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取得的成果。
3.操练(10分钟)分析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洪涝、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巩固(10分钟)针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
长江的开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
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学习长江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开发河流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名称及其干流河段的特征。
(2)了解长江是一座水能宝库,也是一条黄金水道,并分析原因。
(3)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措施,树立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防治长江涝灾,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江,发挥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
四、设计思路及理念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本节的重点,要让学生自己从图中发现提取信息。
琐碎的记忆性知识如何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是教学设计最需要斟酌的地方。
为此,我将教材长江的开发这一标题分为四章:第一章初识长江,第二章水能宝库,第三章黄金水道,第四章治理保护,将整堂课贯穿起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背景。
五、课前准备导学案一份,引导学生准备新课。
六、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长江之歌》,让学生获得长江的感性资料,并谈谈对母亲河长江的认识?生:(略)过度:同学们对长江还是有很深的认识的,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条母亲河,(出示学习目标),我们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了解一下长江的概况。
出示问题:发源地、注入海洋、第一大河的证据、流经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划分,沿途主要支流和湖泊。
生:自主学习提问并设置新问题:我们说黄河是“几”字形,那长江可以简化成什么呢?你认识它吗?你能找出图中主要城市的名称吗?生:(略)过度:以上是我们对长江概况的基本了解,从中可以看出长江流经了中国三级阶梯中的几级?(三级)我们也知道在每两级阶梯的交界处,由于落差大,什么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由于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因此它获得了一个美誉“水能宝库”,我们来看看这一称号是否名副其实,请同学们自读P54图2.37长江干流剖面图思考学案中的问题: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观察哪一段起伏最大?说明了什么?生:(略)过度:由此可知,上游河段水能丰富,那中游河段是否像上游一样丰富呢?自读P54长江航运图中荆江图,思考中游河段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1)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长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3)长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3.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与长江开发与治理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4)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的壮丽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长江产生直观、生动的认识。
2.教学内容:
(1)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支流分布等基本情况;
(2)展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经济产业、交通设施等,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教学内容:
(1)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治理措施;
(2)长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长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长江、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
3.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长江这条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发学生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关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地理_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3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通过探究长江水文特征,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长江水文特征;长江在水能、航运等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1、“问题解决式”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计算机辅助教学。
请同学们把脉开方、多水能。
阅读课本第55页材料。
学生交流。
3、把脉开方对症下药长江洪灾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三.课堂检测1.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A.水能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2.有关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气温高、蒸发旺盛,使湖泊面积逐渐减小B.大多数湖泊属咸水湖.C.许多湖泊与河流相通,成为天然调节水库D.既有内流湖,也有外流湖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B.流域广C.无湖泊调节洪水D.河道特别弯曲4.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对哪一条河流与水电站的描述( ) A.雅砻江——二滩水电站B.珠江——天生桥水电站C.黄河——小浪底水电站D.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的治理和开发》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取自八年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
以长江为例,完成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教学主题。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自古至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因此,无论是从代表性河流的角度,还是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长江都是河流部分必学的重点内容。
教材将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到长江的学习中,既明确了长江的主要学习内容,又以长江为例,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材将学习内容指向为“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长江在不同河段的显著水文特征及其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的准备确立如下:1.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图,板画,学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图、文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2)通过“角色扮演”,领悟主要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获得深入思考的乐趣,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
并能掌握分析方法,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长江开发和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及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法分析1.问题引导法: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不断设置问题,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
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探索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第三节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第三节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图上说明长江的发源地、流入海洋、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等概况,了解不同河段的特征。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长江的开发,知道河流的开发包括哪些方面。
2.通过学习长江面临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初步了解分析河流治理措施的主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江的开发和治理,竖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阅读课本44-45页内容和图2.34完成:1、在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以及注入的海洋。
答案:唐古拉山,东海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答案:长江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最长,因此是我国第一大河。
3、读图2.34找出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的界线宜昌、湖口,找出它们所在的省区答案:宜昌位于湖北省,湖口位于江西省。
4、看地图册找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答案: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4个地形区。
5、在图中找出长江的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湖泊:洞庭湖、鄱阳湖6、读课文内容和图2.34、2.35,判断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分析其原因。
在上图中填出三峡水电站、葛州坝水电站。
答案:上游河段,地跨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落差大,水量大,因此水能丰富。
7、阅读课文和图2.36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航运能力较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量缓慢,水量大,适合航运。
8、说明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中的地位。
答案: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干流航行和多条南北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的开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
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学习长江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开发河流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名称及其干流河段的特征。
(2)了解长江是一座水能宝库,也是一条黄金水道,并分析原因。
(3)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措施,树立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防治长江涝灾,更好地开发利用长江,发挥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
四、设计思路及理念
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本节的重点,要让学生自己从图中发现提取信息。
琐碎的记忆性知识如何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是教学设计最需要斟酌的地方。
为此,我将教材长江的开发这一标题分为四章:
第一章初识长江,第二章水能宝库,第三章黄金水道,第四章治理保护,将整堂课贯穿起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背景。
五、课前准备
导学案一份,引导学生准备新课。
六、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长江之歌》,让学生获得长江的感性资料,并谈谈对母亲河长江的认识?
生:(略)
过度:同学们对长江还是有很深的认识的,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条母亲河,(出示学习目标),我们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了解一下长江的概况。
出示问题:发源地、注入海洋、第一大河的证据、流经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上中下游的
划分,沿途主要支流和湖泊。
生:自主学习
提问并设置新问题:我们说黄河是“几”字形,那长江可以简化成什么呢?你认识它吗?你能找出图中主要城市的名称吗?
生:(略)过度:以上是我们对长江概况的基本了解,从中可以看出长江流经了中国三级阶梯中的几级?
(三级)我们也知道在每两级阶梯的交界处,由于落差大,什么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由于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因此它获得了一个美誉“水能宝库” ,我们来看看这一称号是否名副其实,请同学们自读P54 图2.37 长江干流剖面图思考学案中的问题: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处,观察哪一段起伏最大?说明了什么?
生:(略)过度:由此可知,上游河段水能丰富,那中游河段是否像上游一样丰富呢?自读P54 长江航运
图中荆江图,思考中游河段特点。
生:(略)提问:长江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区,那下游河段又会有何特征?生:(略)
提问:上游这么丰富的水能资源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生:(略)提问:请你找出长江干支流的主要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二滩)
生:(略)提问: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国家为何要耗巨资修建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有何作用?
生:(略)过度:由此可见,长江水能宝库这一美誉名不虚传,除了水能资源丰富外,长江还有巨大的航
运价值,被誉为“黄金水道”,请大家自读P54图2.38长江航运及P55第一自然段思考学案中的问题:(1)长江的支流有多少?哪个城市以下可以终年通航?
(2)长江的通航里程、货运量如何?
生:(略)提问:是否长江从一开始就有如此大的航运价值能?(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长江,如“九曲回肠”的荆江和“滩多流急”的川江,自读图 2.38 思考:如何治理九
曲回肠的荆江?
生:(略)活动:虽然如此,长江有很多地方的航运价值依然没有完全发挥,现在就请大家以水利部长、船长、游客、当地居民的身份探讨怎样才能克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更好地发挥黄金水道的功能。
生:(略)过度:长江这条亘古流淌的母亲河为华夏儿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历史上它也曾多次发生
水灾,吞没了我们的家园,自读P55 阅读材料及P57 活动2 思考:
(1)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
(2)长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及社会原因?
(3)如何解决长江洪灾?
生:(略)
总结: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母亲河的负担,我们也应该肩负起保护祖国河山的重任,让母亲青春永驻,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可以谈谈吗?
生:(略)总结:以下是我的收获,最后赠大家一首诗: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
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渝东海边。
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填图练习及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一、长江概况
二、水能宝库
三、黄金水道
四、治理与保护
此节课反思:本节课是在讲述黄河之后,所以很多内容都是可以和黄河一课对比学的。
优点:1.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利用课本中提供的长江流域水系图得到一些信息,为学生推理分析长江的水资源优势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能够联系已掌握的一些知识、气候知识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2.在学习长江的航运价值时,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引导,让学生列举长江的航运价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使学生提高了总结知识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环节及讨论环节设计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足:本节内容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中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其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
在讨论荆江河段的治理时学生自主时间较短。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讲练结合,更好地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时间少之间的矛盾,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学,能学会的内容不讲,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