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7燃烧和灭火条件笔记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笔记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火焰的产生。

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点火源。

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才会发生。

二、灭火的方法和原理1.清除可燃物:将可燃物与点火源分离,使其无法发生燃烧。

2.隔绝助燃物:使用灭火器等设备将氧气与可燃物隔离,使燃烧无法继续进行。

3.降低温度:使用水、泡沫等物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无法达到燃烧点。

三、燃料的选择和利用4.煤是常用的燃料之一,它含有碳、氢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产物。

煤的燃烧效率取决于其含碳量、煤粉的细度和空气的供应量。

5.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它主要用于生产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

石油的开采和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且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6.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天然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比煤炭和石油更高,因此是一种高效的能源。

7.太阳能是一种无限的能源,它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太阳能的利用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因此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

8.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风能的利用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并且风能资源丰富,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能源。

四、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9.能源的分类: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而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10.能源的转化:能源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煤炭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等。

11.能源的利用:能源的利用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开发清洁、高效的能源技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2.环保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开发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燃烧与灭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和问题,正确的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要素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质、助燃剂和氧气(氧气可来自空气中或其他氧化剂)。

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燃烧才能进行。

二、燃烧的类型根据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的状态和形式,燃烧可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明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明显燃烧并伴有明火现象,而隐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燃烧现象,但在微观层面仍在进行氧化反应。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传播阶段和燃尽阶段。

引燃阶段是点燃可燃物质,给燃烧提供起源,传播阶段是燃烧向周围物质传播,燃尽阶段则是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并释放出能量。

四、燃烧的危害燃烧不受控制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燃烧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导致火灾扩大,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燃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对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

五、灭火的基本方法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我们需要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扑灭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其中,冷却灭火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来灭火,隔离灭火法是将可燃物质与氧气隔离,扑灭灭火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扑灭火焰,抑制灭火法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的燃烧。

六、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工具,我们在学校和公共场所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

常见的灭火器分为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适合的灭火器使用。

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保持冷静,并站在安全距离进行灭火。

七、火灾逃生和自救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逃生和自救措施。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和逃生通道。

然后,低姿势快速逃生,尽量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和热气。

九年级上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中,燃烧及其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涵盖了燃烧及其利用的
一些主要知识点:
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产物和火焰的
过程。

燃烧通常伴随着火焰、光、热和气体等现象。

2. 燃烧的必备条件: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些条件统称为“燃烧三要素”。

3. 燃烧反应的类型:根据可燃物质的状态及产生的产物,燃烧反应可分为氧化性燃烧、还原性燃烧和完全燃烧等。

4. 燃烧产物及其特征:燃烧反应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氧化物等。

燃烧产物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是燃烧过程所释放的能量。

5. 燃烧的利用: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的热能,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和工业中。

如利用燃烧
产生的热能来加热、煮食、发电等。

同时,燃烧还可以用作化学反应的驱动力,如用
燃料燃烧来驱动燃料电池。

6. 燃烧的环境问题:燃烧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二
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以上是九年级上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初中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光能等,并生成新的物质。

但燃烧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主要包括燃料、助燃剂和着火点。

首先是燃料,燃料是支持燃烧反应的物质,常见的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固体燃料如木材、纸张等;液体燃料如汽油、酒精等;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甲烷等。

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

其次是助燃剂,助燃剂是帮助燃烧过程进行更充分、更迅速的物质。

常见的助燃剂有空气、氧气等。

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大约有21%的氧气,它是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助燃剂。

最后是着火点,着火点是指燃料与助燃剂的混合物开始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当燃料与助燃剂的温度达到或超过着火点时,燃料即可自燃,并继续燃烧下去。

灭火是一种阻断或消除燃烧反应的过程,有许多种不同的灭火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灭火和化学灭火两种方式。

物理灭火是通过改变燃烧体系的热量、质量或速率等特性,使燃烧无法持续下去。

常见的物理灭火方法包括散热、隔离、降温和窒息。

散热是通过将燃烧体系与外界隔离,降低燃烧体系的温度以减缓或停止燃烧反应。

散热可以采用水冷和泡沫灭火器等方式。

隔离是通过切断燃烧体系与外界的接触,阻止火势的蔓延。

常见的隔离方式有使用防火门、窗、挡板等。

降温是通过降低燃烧体系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从而使燃烧无法继续下去。

降温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水、细粉末、湿布覆盖等。

窒息是在燃烧体系中加入化学或物理物质,使其与燃料和助燃剂的反应发生,形成惰性物质以阻断或消除燃烧反应。

窒息常见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氮气等。

此外,化学灭火是通过添加一种化学物质,改变燃烧体系中燃料和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灭火方法有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总结起来,燃烧的条件包括燃料、助燃剂和着火点,而灭火的原理主要有物理灭火和化学灭火两种方式。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概念:“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电灯发光、原子弹爆炸(核反应)、萤火虫发光都不是燃烧。

2.燃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的三个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

(2)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加催化剂。

(2)将固体或液体可燃物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液滴),以达到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效果。

(3)燃烧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其它反应也可利用提高反应物浓度的方法来加快物质间的反应。

5.爆炸(1)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如炎热的夏天,汽车轮胎爆炸。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在可燃性气体泄漏或易燃易爆品泄漏时,要注意不能使用产生明火的东西外。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开灯或使用电器,以防因用电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将物质点燃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中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2.灭火的三种常用方法(1)隔离法: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开,可以阻止燃烧区的扩大。

(2)窒息法:使燃烧物因缺少氧气助燃而熄灭。

(3)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终止燃烧。

3.用来灭火的物质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大于空气,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开来。

用水灭火是水受热汽化,吸热降低温度。

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可扑灭油、气引起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2017九年级化学 第七.八.九 单元知识点

2017九年级化学 第七.八.九 单元知识点

2017九年级化学第七.八.九单元知识点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的条件课题1 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反应物现象本质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注意: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着火点是不可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灭火的三种原理,任何一种均可灭火。

2、教材P130页上活动与探究(灭火器原理):其中小试管内为浓盐酸,吸滤瓶内为浓Na2CO3溶液,两者不能调。

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常见灭火器:①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一般失火及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着火。

③水基型灭火器: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引起的火灾及棉布、木材等的失火。

练习:向燃着的木炭上浇少量水,火苗比原来更高,而泼一大盆水,火苗熄灭,为什么?答:因为少量水与木炭反应产生了可燃性气体H2和CO,所以火苗更高;而泼一大盆水时,则把温度降到了木炭的着火点以下,同时,产生的水蒸气隔绝了空气,所以熄灭。

练习:着火的森林中,砍出隔离带的目的:隔离可燃物。

练习:用水灭火的原理: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的条件: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

爆炸的原因: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2、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标有“严禁烟火”的目的:防止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爆炸。

3、爆炸有物理爆炸(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和化学爆炸(如瓦斯爆炸)之分。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大部分反应放热: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等。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而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

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3.有些物质虽然无法在空气中冷却,但可以在氧气中频繁的冷却,例如:铁丝在空气中就可以达至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频繁的冷却、火星十足,分解成黑色液态。

4.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

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5.着火点就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无法Bourbonne减少着火点的方法去救火,而就可以就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6.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爆炸。

爆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如厂房、矿井爆炸;但人们也在利用爆炸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例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如拆迁时的定向爆破等)用到爆破技术。

7.核爆不都就是化学反应,有些核爆就是变化,例如汽车轮胎核爆。

8.氢能源是非常理想的能源,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典型例题】例析:1、火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就可以冷却更受高,这是因为a.可以降低着火点b.散热的速率快c.木柴就是可燃物d.并使柴禾和空气充份碰触解析:物质冷却的条件存有三个,一就是物质具备可燃性;二就是可燃物应当与氧气碰触;三就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至自身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有时就可以出现冷却。

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

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7.1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及随堂检测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7.1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及随堂检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前预习知识点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的反应叫燃烧。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2);(3)。

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2);(3)。

3.几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1)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2)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3)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 1.氧气发光、放热剧烈氧化可燃物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2.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 水基型干粉二氧化碳重难点解析1.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灭火时可以降低温度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燃烧的特点是发光、发热、剧烈。

3.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灭火只需要破坏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

易错易混点剖析1.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等。

2.爆炸分为两种:物理性爆炸(如车胎的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CO不纯,遇明火后发生的爆炸),化学性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形式。

典例精讲【例1】(2011·南昌)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考试要求: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的条件及其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考点一)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二、爆炸(考点二)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③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④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它: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点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点笔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一、燃烧和灭火人类发现、利用火的意义:黑暗→光明,抵御寒冷和敌害,吃熟食利于人类进化等。

一、燃烧⏹定义:通常条件下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操作】a.如右图(I),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II),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色火焰;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 白磷在热水中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①与②对比,说明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①与③对比,说明可燃物要与空气(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③与图(II)对比,再次说明可燃物要与空气(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初中化学)②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高中化学)火一方面可以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又会带来灾难,无情的火灾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二、灭火●讨论以下灭火的实例: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放入更多的蔬菜。

(隔绝空气氧气。

)2、堆积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用水降温到纸箱的着火点以下。

)3、油罐着火用水喷湿降温。

(将温度降低到油的着火点以下。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上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只烧杯中;然后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比较三支蜡烛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1、蜡烛慢慢熄灭。

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知识点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常用灭火器:A,泡沫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和泡沫(含水),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可扑灭木材,棉布等,不可扑救电线电器起火,不可扑救遇水发生燃烧爆炸的物质(如:钠,钾,电石等)B,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扑救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

C,干粉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和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通过降温和隔绝空气灭火。

扑救电线电器着火,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火灾。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化学性爆炸,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爆炸,如:高压锅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氢弹原子弹爆炸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N,S,O等元素);隔空气加热分解得产品: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混合气体:H2、CH4、少量CO等)等。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和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N,S,O元素);根据沸点不同分馏得不同产品:煤油,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混合气体: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溶剂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注意:煤分解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和石油的产品都是混合物。

《燃烧与灭火》 知识清单

《燃烧与灭火》 知识清单

《燃烧与灭火》知识清单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可燃物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等。

不同的可燃物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其燃烧所需的温度和氧气浓度也会有所差异。

2、氧气(或其他助燃剂)氧气是常见的助燃剂,但某些物质在其他气体如氯气中也能燃烧。

燃烧过程中,氧气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提供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支持燃烧的持续进行。

3、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例如白磷的着火点约为 40℃,而木材的着火点通常在 200℃至300℃之间。

只有当可燃物被加热到着火点以上时,才有可能引发燃烧。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二、燃烧的类型1、闪燃闪燃是指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比如,汽油、酒精等挥发性液体在温度较低时,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遇到火源会发生短暂的闪燃。

2、着火着火是指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持续的燃烧类型。

3、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由于自身的发热、积热而引起的燃烧。

例如,堆积的干草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能会自燃,还有一些油脂在长时间存放后也可能发生自燃。

4、爆炸爆炸是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如锅炉爆炸,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预热阶段在这个阶段,可燃物被外部热源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可燃物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剧,开始蒸发或分解出可燃气体。

2、氧化反应阶段当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后,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周围温度迅速升高。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1.燃烧的特点:发光、发热、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有氧气、温室达到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4.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5.一氧化碳的化学物质:(1)可燃性:2CO+O 2 2CO 2 蓝色火焰 (2)毒性: 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 (3)还原性: CO+CuO Cu+CO 2黑色 红色6.碳完全与不完全燃烧C+O 2(充足) CO 22C+O 2(不足) 2CO7.爆炸的条件:可燃物极速燃烧,在有限空间气体膨胀8.手帕烧不着的原因:酒精燃烧使水蒸发,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到手帕着火点以下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0.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11.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有:元素种类、质量、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变”的有:物质种类、分子的种类。

“可能变的”有:分子数目12.化学方程式 4P+5O 2 P 2O 5的涵义①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②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之比为:4:5:2 ③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3.计算3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Mg+O 2 2MgO28 803g xxg 80348 x=5g 答:3g 镁完全燃烧可生成5g 的氧化镁。

14.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煤的干馏或炼焦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沸点的不同)1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16.天燃气主要成份是甲烷CH 4点燃4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ρ<ρ空难溶于水是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高温17.烧煤时加水的原因: C+H2O CO+H2产生水煤气(CO+H2)燃烧更充分。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笔记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笔记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包括:
1.粗盐提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得到
纯净的食盐。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通过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与酸反
应等性质。

5.溶液的酸碱性: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6.酸、碱、盐的性质:探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和性质。

7.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8.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认识与使用、药品的取用与保存、物质的加热等
基本操作。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较为重要的八个实验,需要掌握其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做实验、多记笔记、多练习等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与灭火
2019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燃烧与灭火
提高成绩,查字典化学网中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化学考试知识考点,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反应物现象本质
2、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注意: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着火点是不可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
1、灭火的三种原理,任何一种均可灭火。

2、教材P130页上活动与探究(灭火器原理):其中小试管内为浓盐酸,吸滤瓶内为浓Na2CO3溶液,两者不能调。

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定义
举例
可再生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 太阳能、核能、
转化或人类的 水能、风能、
利用而减少的 氢能等
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随本身的转化 煤、石油、天
或人类的利用 然气
二减少的能源
2.新能源 (1)氢能 ①氢气无毒;极易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产物为水(无污染),燃烧放热量多。
实验解读 探究燃烧的条件
1. 实验装置


2. 实验现象及分析
(1) 现象:甲图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乙图中白磷在水下燃烧。
(2)分析: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燃烧与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关;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燃烧与
是否和氧气接触有关;③与④对比,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
生产:开山采矿、定向爆炸、拆除危旧建筑等;⑤人体自身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等。
化石燃料的利用
1. 化石燃料(高频考点)
(1)三大化石燃料指 、

。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都是混合物。
(2)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主要含有碳元素。
(3)石油: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经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从石油分
燃烧和灭火知识梳理
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

2. 燃烧的条件(高频考点)
(1)

(2)与氧
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2Mg + CO2
2MgO + C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见实验解读栏目)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控制另外的一个条件)。
5.改进实验 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于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可以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
烧。
例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大的接触面积。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高频考点)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 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4)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பைடு நூலகம்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
于雨水,会形成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1)放出热量:如
(或 Mg +2HCl=MgCl2+H2↑) (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2)吸热反应:如
(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2.能量的利用:①生活上:做饭、取暖等;②工业上:火力发电、冶炼金属等;③航天:发射火箭等;④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液态二氧
化碳灭火

灭火
原理
扑灭图
适用 范围
扑灭木材、棉布 等燃烧引起的失 火
扑灭一般的失火外, 书、档案、
还可以扑灭电器、 贵 重 设
油、气等燃烧引起的 备 、 精 密
失火
仪器等处
的失火
4.火灾自救措施(高频考点) (1)发现火灾迅速打火警电话 119,如火势不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跑出火灾区。 (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引发火灾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而引起爆炸。
2、燃烧和爆炸的比较 (1)相同点:爆炸和燃烧都需要与氧气接触,都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都会有明显的放热等。(2) 区别: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 3.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②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③制取氢气的原材料资源丰富,但不能广泛使用,原因是制取氢气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
(2)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
,有特殊气味且易溶于水,燃烧产物为
,对环
境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能源。
(3) 目前正在推广或使用的其他能源有: 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2)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 (3)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下。不能打电话或打开换 气扇,应首先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
(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备考提示:生活中的灭火实例(云南近五年考查过)
实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锅盖盖灭
熄灭酒精灯
灯帽盖灭
酒 精 洒 到 桌 面 用湿抹布盖灭
上燃烧
森林火灾
设置隔离带
电线着火
先关电闸,后用
二氧化碳灭火
器扑灭
图书馆档案着 用二氧化碳灭

火器扑灭
天干物燥,容易 用 高 压 水 枪 灭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高频考点) (1)清除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3.常见的灭火器
3.实验结论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却一不可。
4.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
对比点。
(2)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热水中,通过液封而隔绝空气,其设计意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
应所需的温度但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检验其是否能够燃烧(即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

。为避免煤矿瓦斯爆炸灾难事故发生,请你任写一条生产中应采取的可行措施加强管
理,严禁烟火或提高矿井通风能力等。
2.燃料的充分燃烧
(1)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 CO 等物质,污染空气。
(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
离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
(4)天然气
①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是CH4),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②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012 · 云 南 曲 靖 ) 天 然 气 、 沼 气 、 煤 矿 瓦 斯 主 要 成 分 都 是 甲 烷 ( 填 名 称 ) , 其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