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开国大典预习单

合集下载

五上语文预习清单 第二十六课

五上语文预习清单 第二十六课

预习第二十六课《开国大典》总要求:1.读: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

2.想:画出课文题目的关键词。

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用笔写在题目上面。

3.查:圈出生字和成语;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解释。

4.写:给生字注音并组两个词。

5.注:熟读课文,给感受最深的词段写批注,至少两处。

6.圈:思考课后问题,在课文中圈定回答范围。

课前预习习题:一、课题探究:读了课题“开国大典”,我觉得作者是要向我们介绍:。

二、我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抄写得正确、美观,比比谁写的最漂亮!三、我会查字典,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挺立( ) 汇集( ) 宣告( ) 协商( )反义词:完毕( ) 肃静( ) 庄严( ) 消失( )四、选字填空。

(钮 纽)按( ) ( )扣 电( )(佛 拂)飘( ) ( )晓 仿( )五、根据句中拼音填写字词。

1.林伯渠宣布di ǎn l ǐ( )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f ù( )主席、各位w ěi yu án ( )就位。

2.新中国d àn sh ēng ( )了,三十万人一齐zh ān y ǎng ( )鲜艳的五星红旗。

3.群众高呼着“中国g òng ch ǎn d ǎng ( )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把s ǎng zi ( )都喊哑了。

六、通过预习,你明白了什么?通过预习,我知道《开国大典》主要讲了( )(时间),( )成立,在( )(地方)举行( )。

七、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八、知识延伸: 看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图片资料。

开国大典预习卡

开国大典预习卡

(一)词语理解
(1)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生字注上拼音。

擎()钮()瞻()聂()党()臻()(2)用“v”给正下列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直奔会场(bēn bèn)旗杆(gān gǎn)首都(dūdōu)
排山倒海(dǎo dào)外宾(bīn bīng)擎着(qín qíng)
(3)读准下面词语
典礼委员协商外宾汇集庄严宣告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欢呼城墙高耸挺立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瞻仰:开国大典:
(二)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边读边思考,找出描写大典进行顺序的词句。

(按先后顺序)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描写了开国大典前后哪几个场面?
(4)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的动作:
感受:
群众的反应:
感受:
(5)细读课文,体会一下,开国大典场面怎样?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
我从“”这句感受到开国大典场面
(6)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怀着怎样感情?请画出有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写出看法。

我从“”这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怀着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仿写一个场面
快乐的课间活动
“铃——铃——铃——”下课了,
(四)质疑问难: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有哪些问题不理解。

五上26开国大典

五上26开国大典

语文学科“361高效课堂”学生预习检测单(学生使用)学习内容人教五上26《开国大典》学生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预习检测导航一、“查”:1、搜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2、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二、“读”:至少把课文读三遍,标清自然段序号,练习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三、“认”:请你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确定带横线的字的读音: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率领四面八方排山倒海各式各样整整齐齐五颜六色多音字:率()()四、“写”:1.观察语文书143页方格中的生字,你认为易错的字是。

注意书写时:“诞”的右半部分是“延”,不要写成“廷”;“瞻”字笔画较多:“钮”要注意书写时的笔画顺序。

2、区分形近字3.请在下面方格中把每个字写两遍,再组两个词语。

五、“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问”:学习本课你有什么问题和大家交流吗?语文学科“361高效课堂”导学案(教师使用)主备教师备课时间2018年10月15日课题人教五上26《开国大典》授课时间年月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组织学生以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预习汇报,带领全体同学正确认读本课词语;区分形近字并组词;会写14个生字,教师课上检测生字书写情况;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并练习运用;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识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育资料】《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学习精品

《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学法提示:1、粗读课文,了解内容:⑴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读准字音。

⑵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习课文:⑴ 学习课文第一段:① 读课文,画出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人数。

② 读一读你画出的答案,说说你的感受: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⑵ 学习课文第二大段至第四大段:① 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的素质高:“战车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就连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也完全一致。

”② 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

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B、“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它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做主人了,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任人欺凌了。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欢欣鼓舞,为新生活欢呼雀跃。

③ 请你试着怀着同当时人民一样激动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部分。

《7开国大典》预习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7开国大典》预习单-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➐ 开国大典1、会写“政、府”等字,会写“政府、外宾”等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重点)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难点) 1、写作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写作方法。

精彩的场面描写能渲染气氛,使读者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意思。

3、拓展积累。

(1)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四星环绕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2)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3)中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国徽的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谷穗象征着农民阶级,五星则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4)广场上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意义:54门礼炮象征着来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单位和方面的人士;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

”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书,给字注音;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标上“?”。

3、用“”画出文中的好词,用“”画出文中的好句。

好词好句,多读几遍,尝试背诵第1自然段。

1、给本课生字在括号里标上拼音,口头组词,并且把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政( )府( ) 宾( ) 盏( ) 栏( )汇( ) 爆( ) 宣( ) 阅( ) 制( )坦( ) 距( ) 隆( ) 射(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bèn bēn shuài lǜ(1)他奔.( )跑着冲向了学校。

精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前预习单

精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前预习单

7.《开国大典》——课前预习单1 .读拼音,写词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xuān gào(__________)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lóng zhòng (___________)举行。

现场举行了盛大的yuèbīng(_______)仪式,广场上qízhì(_______)飘扬,子弟兵们穿着笔挺的zhìfú(_______),迈着整齐的步伐,以相等的jùlí(______)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会场上bào fā(________)出了pái shān dǎo hǎi(______)的掌声。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B.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C.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D.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3 .选择对句中词语的正确理解。

(填序号)【小题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句中的“直奔”表达了( )。

A.人们强烈的感情B.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心情【小题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 )。

A.人们对领袖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热爱B.人们的自觉性很高4 .读一读,连一连。

庄严的声音擎着会场雄伟的宣告提着火把热烈的掌声直奔红灯雷鸣般的欢呼舞着红旗5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汇集聚拢(1)几个人(__________),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宣告宣布宣传宣读(3)毛主席(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4)毛主席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开国大典》预习题1

《开国大典》预习题1

五2班《开国大典》预习题1注音典礼委员协商诞生电钮瞻仰飘拂骑兵嗓子副主席奏国歌毛泽东共产党肃立排山倒海2解释词语开国大典:典礼:瞻仰:排山倒海:3、说主要内容:4、理解句段:①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起来。

1.这几段话写的是开国大典前()的场面,作者按()的顺序,略写毛主席进场的情况,详写()和()的情况。

2.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反映了人民参加开国大典的()的心情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表现了群众对()的无比热爱。

3.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

上面第四自然段所填的词语表达了全国人民________的心情。

这声音还会传到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26 《开国大典》课前学习(二)

26 《开国大典》课前学习(二)

26 《开国大典》课前学习(二)一、感悟心语(在本子上完成)熟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者疑问。

二、好句感悟,至少两句(写在本子上)①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从“老远”、“清早”、“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步行”、“赶来”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②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③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排山倒海”、“一齐投向”表达人们群众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比欣喜。

④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O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⑤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体现了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

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⑥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26、开国大典预习单

26、开国大典预习单

26、开国大典预习单第一篇:26、开国大典预习单《开国大典》预习单姓名:班级:积分:一、我是广播员我又把这篇课文认真读了两遍,真正做到了正确、流利,并请爸爸妈妈签字二、认真读生字1.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生字注上拼音。

擎()钮()瞻()聂()党()臻()2.用“v”给正下列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直奔会场(bēn bèn)旗杆(gān gǎn)首都(dū dōu)排山倒海(dǎo dào)外宾(bīn bīng)擎着(qín qíng)3.读准下面词语,在词语下面打对号。

典礼委员协商外宾汇集庄严宣告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欢呼城墙高耸挺立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瞻仰:开国大典:三、边读边思考1.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描写了开国大典前后哪几个场面?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的动作:群众的反应:我的感受:四、读课文,按“开国大典”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次序。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阅兵式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第二篇:开国大典预习提纲五年级下册第26课《开国大典》预习提纲学校:班级:姓名:一、日积月累(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2、易写错的字: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4、趣味识字:(二)词语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开国大典:典礼:排山倒海:迎风招展:擎着: 瞻仰: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7开国预习

7开国预习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改府成立,在首 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 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横 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 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 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 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 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2022/12/5
《开国大典》预习
宣、喧区别
喧:大声说话,声音杂乱。如:喧哗、喧闹、 喧宾夺主 宣: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如:宣告、 宣布、宣传
2022/12/5
预习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政府 爆发 雄伟 完毕 一致
外宾 汇集 预定 排山倒海 就位 宣告 肃静 旗帜 语调 检阅 制服 坦克 距离 高潮 次序
1.读课文1至3自然段: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14、15自然段 呢?(提炼关键词句的方法加小标题) 3.默读课文第4至1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按什 么顺序写的?说说你的理由? 4.默读课文第5至13自然段,作者还写了了哪些 场面? 5.让我们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大典的过程: 群众入场→( )→( )→( )
4
检查预习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 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群众差不多把嗓 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 的欢喜和激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作业单
一、我是广播员
我又把这篇课文认真读了两遍,真正做到了正确、流利,并请爸爸妈妈签字
二、认真读生字
1.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生字注上拼音。

擎()钮()瞻()聂()党()臻()
2.用“√”给正下列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直奔会场(bēn bèn)旗杆(gān gǎn)首都(dū dōu)排山倒海(dǎo dào)外宾(bīn bīng)擎着(qín qíng)
3.读准下面词语,在词语下面打“√”。

典礼委员协商外宾汇集庄严宣告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欢呼城墙高耸挺立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瞻仰:
开国大典:
一、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毛主席的动作:
群众的反应:
我的感受:
二、读课文,按“开国大典”的顺序给下面的句子排次序。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阅兵式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仿写一个场面
快乐的课间活动“铃——铃——铃——”下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