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概述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三章
含义:“大经贸”战略就是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 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 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贸发展战略。
(一)“大经贸”战略
“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内容如下: (1)大开放。要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的广度和深度,形成 对内对外全方位、多领域、多渠道的开放格局; (2)大融合。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 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称为“绝对成本理论”。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
➢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外贸利 益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谋求外贸之外的利益,即在特定时期,针 对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作出的选择;第二种是获得静态的外贸利益;第 三种是获得动态的贸易利益。 ➢其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战略重点,即部门发展偏向。 实行进口替 代战略,就是要进口工业设备,限制进口消费品,为国内工业的成长创 造条件。 ➢再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保证外贸战略目标和重点实现的体制和政 策体系。与外贸战略相适应的体制以及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是对外贸易 战略是否完善的标志和能否成功的保证。
2. “大经贸”战略的目标:
(1)适度超前增长; (2)集约化发展; (3)市场多元化; (4)地区外经贸协调发展; (5)实现外经贸不同方式的融合和良性循环。
(一)“大经贸”战略
3. 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措施
(1)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宏观决策的经营管理水平; (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经贸宏观调控机制; (3)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为实施“大经贸” 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推动贸、工、农、技、银密切结合,加快技术进步和出口产品 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 (5)加强外经贸法制建设; (6)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与信息开发。
第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课件.
第二阶段(1957—1978年)。在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后,中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 并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
36
1.4.2改革开放与对外经贸体制改革
思考题1:为什么说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 放的巨大推动力。
(五)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的背景下,2014年 中国铁矿砂、大豆和原油进口数量分别增长了13.8%、 12.7%和9.5%,进口价格分别下降22.5%、5.9%和5%。 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在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同时, 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进口成本,节约了外汇支出,提高 了进口效益。全年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下降3.3%,而出 口商品价格指数仅下降0.7%,贸易条件连续三年改善。
24
25
26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和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装备制造业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3.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6%。装备制造业依靠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开 拓国际市场,电力、通讯、机车车辆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10%以上。 纺织品、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851亿美元,增长5%。
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勃 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 开放区。
第五步:开放内地——开放 内地和边境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新区
内地各省会 特点:沿海地区由点到线到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以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贸易意义及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意义及现状分析作者简介:王语嫣,(1992—)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读。
摘要: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与经济交流重要环节,而新兴的服务贸易也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应对策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一、我国对外贸易的概述(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概述对外贸易指的是回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地区或者群体进行劳动、商品、资本的输出或者交换,这个交换也是相对的,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输出则可以看做是出口,而对于北出口的国家来讲,这个过程则是进口的过程。
这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则是这个国家的进出口的依存度,这个将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的贸易水平、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下图是我国近几年的对外贸易水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二)对外贸易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对外贸易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对外贸易能够扩展本国的资本、劳动与外国的交流、交换,并且,这种交换不是闭塞性质的,它能够使全球一些经济薄弱,缺乏经济基础的国家参与到这个交换中来,众所周知的是,只有商品即资本的流通才能够带来经济的发展,把一般等价物即货币带入到各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之中,间接地使其日常的劳动产品与商品店铺能够具有交换介质的功能,所以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来实现经济增长、财富增加的渠道,其也是改变世界经济秩序,国家之间经济交流帮助的重要手段,所以发展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对于国家的发展、经济发展、商品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企业规模偏小,商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进出口企业的规模普遍都较小,并且出口产业也不够紧凑,这就导致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下降,而由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才整体的开始解绑,所以这个市场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法律法规约束不严,市场经济秩序松散,企业的自律、社会责任性差等等因素都成了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
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未来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必须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进出口的总体平衡,有利于通过国内外资源优势的转换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缓解国内结构性矛盾。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战略,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核心,以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多元化和拓展海外市场为目标,合理利用外资和进口国外要素资源,有效发挥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跨世纪对外贸易的适度、高效增长。
根据这一总体战略,预计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较预计的“九五”期末3750亿美元增长33%,年均增长6%,与“九五”的年均增长速度基本持平。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设想,要切实实施以下具体战略:(一)实施结构升级带动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实力。
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一方面反映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层次和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将国内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国际市场联通的渠道。
“十五”期间,要适应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深加工的趋势,扩大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必须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要加快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以附加价值高、需求弹性大的机电产品和制成品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一般加工制成品进行替代。
具体来讲,一是要努力培育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要充分利用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以相对较少的出口量创造较多的外贸收益。
要特别注意对成套设备、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动力机械等产品出口的培育。
二是要提高传统的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由初级加工、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单位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有助于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还能影响到各种国际形势。
而中国的贸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分析中国贸易战略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国贸易战略的历史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开放其市场并增加对外贸易的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在中国贸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与美国等其他贸易伙伴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以进一步加强其对外经济关系的合作。
中国贸易战略的核心是维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扩大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利益。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在维持整个国家的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积极参加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国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议案,并能够更好地推动和维护国际贸易体系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中国贸易战略的执行中国贸易战略的执行方法包括通过国际合作和双边协定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并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国在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经济关系的同时,致力于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商,以增加与东南亚等邻国的贸易合作,并拓展其海外投资。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机构,如WTO等,以保护和促进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三、影响中国贸易战略的因素中国贸易战略的执行受到广泛的因素影响。
以下四个方面是对中国贸易战略的影响最大的因素:1. 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环境国际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环境是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在这些因素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如在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国际事件的争端。
2. 国内经济发展和政策我们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对于中国贸易战略的形成和执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国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直接影响到贸易现状和产量在国际市场的定位。
3. 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中国贸易战略的执行同样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影响。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在国内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增加出口和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提高国内就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能够带来更多的进口商品,丰富了人民的消费选择,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因素。
国际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市场竞争、国际经济规则等。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和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也会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是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基础。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需要考虑国内经济的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等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如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还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及对外贸易对国内产业和就业的影响。
只有深入研究和了解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外贸易战略。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制定的重要原则。
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我国需要注重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选择贸易伙伴和产品时,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和谐共处的原则。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贸易监管和管理机制,确保对外贸易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和变化。
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参考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伙伴也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只有几十亿美元,而到了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已经达到了4.6万亿美元。
这个成就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并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的贸易伙伴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个邻国发展到现在的全球范围。
中国与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区的国家都有大量的贸易往来。
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贸易额都在数千亿美元以上。
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的贸易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签订了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关系。
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过去,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等,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但利润空间有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国的贸易结构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创新型产品转变。
高技术产品、机电设备、汽车等出口增加,加工贸易逐渐减少,自主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在加快。
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一体化程度较低、产品结构较单一、贸易规模过大等问题。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都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积极推进贸易多元化,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拓展贸易伙伴,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的依赖性。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自由贸易,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维护自身和世界的贸易利益。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贸易渠道的开放与稳定1.多元化贸易渠道的搭建与发展2.贸易渠道的稳定性及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性3.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争取更多贸易机会4.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二、贸易壁垒的降低与消除1.主动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2.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实施3.扩大市场准入,打破贸易壁垒4.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三、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1.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区域贸易发展3.深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区域经济合作4.加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建设四、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1.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2.加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3.扩大人民币使用领域,提高国际支付能力4.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协调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制定与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2.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合作3.鼓励发展环保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4.推动绿色贸易,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总结: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贸易渠道的开放与稳定,贸易壁垒的降低与消除,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能够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未来,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合作,以此推动国际贸易的繁荣与稳定。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引言概述: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外贸产业刺激、贸易平衡和对外经济合作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方式。
正文内容:大点1:贸易自由化小点1.1:关税的降低和取消小点1.2: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小点1.3:贸易协定的签订大点2:外贸产业刺激小点2.1:出口退税政策小点2.2:贸易保护政策小点2.3:外贸创新激励政策大点3:贸易平衡小点3.1:加强贸易监管小点3.2:调整外汇政策小点3.3:优化产业结构大点4:对外经济合作小点4.1:参与国际贸易组织小点4.2: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小点4.3:拓展外贸合作伙伴大点5:贸易便利化小点5.1:优化贸易流程小点5.2:降低贸易成本小点5.3:提升国际贸易效率总结: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按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打点的原那么、方针和办法手段的总称。
包罗以下几个因素: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当局。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尺度、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打点办法。
(二)目的1.市场目标:庇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物的出口市场;2.财产目标:庇护国内财产的开展,促进本国财产布局的改善;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堆集成本或资金;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三)贸易政策的构成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方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庇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鼎新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庇护贸易政策;比方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2.商品和效劳贸易政策:按照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布局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效劳别离制定政策。
3.国别、地域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按照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域政策。
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物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表达。
我国过去首先开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方国外对中国的兵器出口的限制等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底子类型国际贸易开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庇护贸易政策交替开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彼此对立又彼此依存和彼此转化。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庇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庇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 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取消 对本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 待,使其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 由竞争。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 护国内市场免受外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竞 争,并对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给予优待和 补贴,以鼓励货物和服务出口。
政治方面包括社会制度 的关系、国家间的关系、 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变 化、报复性措施等
•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a.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b.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 c.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 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 Thomas Mun (1571~1641)。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 人物,英国贸易差额说的 主要倡导者。出生于伦敦 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从 商,成为英国的大商人。 1615年担任东印度公司的 董事,后又任政府贸易委 员会的常务委员。
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 易的财富》,被认为是重 商主义的“圣经”。
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准备 时期的重商
主义
资本主义自 由竞争时期 的保护贸易
政策
两次世界大 战期间的超 保护贸易政
策
20世纪70年 代中期以后 的新贸易保
护主义
发展中国家 的保护贸易
政策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重商主义
•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 段。
(一)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 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 认为金银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强调少 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 出口,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 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或在本国花费掉。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模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本国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重要的典型的贸易发展战略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三种:(1)进口替代战略;(2)出口导向战 略;(3)混合型发展战略。 (一)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 1.1 概念: 进口替代战略是属于内向型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和 战略。是指通过关税和其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 施,优先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生 产出满足国内市场供应的工业品,以替代过去国外 商品的进口,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
❖ (2)放松外汇管制,对出口企业实行外汇留成 制度,设立外汇调剂市场并逐步过渡到实现经常
7
❖ 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全部自 由兑换。
❖ (3)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为外国投资者提供 各种优惠和方便,包括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最惠 国待遇”、“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 等。
❖ 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比较
体系,导致许多部门的生产“前向”、“后向”连 锁作
用薄弱,“孤岛型”工业大量存在,埋下国民经济 21
③会导致一国债务加重。由于出口导向战略大量利
各有利弊的。
3.2.1进口替代之利
①实施进口替代为一国提供了一个有保护的、有利
可图的市场,使该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迅
10
❖ 速发展。例如,根据世界银行1982年报告, ❖ 1950~1960年,亚非拉国家制造业年平均
增长率为6.9%,1960~1970年为8.1%, 这个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 历史纪录,也超过了同期西方发达国家制 造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实行进口替代的 国家,其他工业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例如, 印度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51~1966年)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述
➢1988年海南建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 济特区对外开放
➢1990年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实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 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 福州、广东、湛江、北海等14个 沿海港口城市。
(二)没收官僚资本 (三)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四)改造私营进出口业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2年)
发展背景
➢国内环境—物质基础十分薄弱 ➢国际环境—对我国采取封锁禁运政策
➢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对内开放
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
1992年3月决定开放珲春、绥 芬河、黑河、满洲里、二连浩特、 伊宁、塔城、博乐、瑞丽、畹町、 河口、凭祥、东兴共十三个陆地边 境市、镇。
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
1992年6—7月决定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五个 沿长江港口城市;
(三)“二五”计划和国民经 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发展背景 国内环境: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国际环境:遭遇中苏关系恶化
1.贸易规模
➢中国对外贸易经过了反复与波折 ➢进出口贸易总额1959年为43.8亿美
元,1962年降为26.63亿美元, 1965年恢复到42.5亿美元
➢ 内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四个层次。
➢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从经济特 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逐步推进,把沿海的发展和内地的开发 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 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 沿海带动整个内地的发展,促进全国经济 的振兴。
第三讲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我国严格地实行了进口替代型的对外贸易 战略,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业, 主要发展收音机、自行车、纺织品和食品等行业, 实现对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
第二阶段就是在对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程 度以后,集中力量建立和发展生产资本品、中间产 品的工业,如机械设备制造、石油提炼、炼钢轧钢、 冶金、化工等需要大量资本和专门技术的工业,实 现替代工业的升级。
中国对外贸易
宋伟良 副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院
第三讲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一节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
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
一部分,它是根据一国总的经济发展战略 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环境,对通过 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内资源的有效 配置的方式、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 手段等所作的全局性战略规划,是一国进 行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
对外贸易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 对外贸易战略的全局性是指一国对外
贸易战略的制订要着眼于国际经济和世界 经济的分工体系,充分考虑到国内的资源 条件和经济发展目标,所制订的各种制度 和政策对一国的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应发挥 指导思想的作用。
2、整体性
对外贸易整体性的特征来源于一国对 外贸易战略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 外贸易战略的制订原则、指导思想、进出 口战略、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等各部分之 间不是简单的串行或并行关系,而是相互 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关系,从整体上对促进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发挥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该种战略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 一方面 , 通过进口替代建立完整的国 民经济体系, 民经济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通过出口替代获得所需要的外 汇,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 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服务。 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服务。
该种战略的问题在于: 由于这种战略仍抑制贸易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其实质是进口替代, 中的作用,其实质是进口替代,只是改良 (或变形)的进口替代。 或变形)的进口替代。 A 、 理论上是否成立 ( 实际是经济发展战 理论上是否成立( 略的双轨运行) 略的双轨运行)? B 、 政策上如何衔接 , 产业性政策与综合 政策上如何衔接, 性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关税政策等) 性经济政策(如汇率政策、关税政策等) 是否能够融合) 是否能够融合)? C 、 实践经验上有无成功的范例( 在同一 实践经验上有无成功的范例 ( 发展阶段同时实行两种战略是否可行) 发展阶段同时实行两种战略是否可行)?
思考题:
现阶段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到底是进口替代或是出口替代? 到底是进口替代或是出口替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中国贸易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 1.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 人口、 劳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人口 、 动力密集、生产力发展及其地区分布) 动力密集、生产力发展及其地区分布); 2. 以本国国内经济为立足点 ( 本国市场为 以本国国内经济为立足点( 主,国外市场为附,充分利用外资、外贸、 国外市场为附,充分利用外资、外贸、 外经,为本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服务) 外经,为本国经济及企业的发展服务); 3. 以经济效率为中心 ( 总体经济的效率、 以经济效率为中心( 总体经济的效率 、 特别是企业的绩效为中心发展对外贸易) 特别是企业的绩效为中心发展对外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的外贸发展战略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确定优先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4、新的外贸发展战略应对贸易促进体系予以充 分考虑
1、出口商品战略的含义
对于这种战略的实施主要有三种观点:(1 )综合运用两种战略的优势,实施双层次 的、重点有序的综合发展战略。(2)平 衡交叉运用两种战略。(3)进口替代战 略以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出口导向战略 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交替使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大体上 历经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 进口替代战略、有限开放时期的 混合发展战略(1978年—1992年 )和全面开放时期的“大经贸” 战略。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出口效益较低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产品、国别和地 区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产 业化水平低
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亟待加快发展
本土企业跨国经营和应对贸易纠纷的能 力亟待增强,缺乏基于本土且实力雄厚 的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对产品出口的带 动作用仍不明显
(1)主要目标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系。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4)实施名牌战略
(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于1994年5月明确提出的
1、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含义
大经贸战略就是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 基础。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 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 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 经贸发展战略。
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统一,促进 部门、地区之间专业化的协作和 联合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依 靠初级产品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初级产 品”出口导向战略,另一种是依靠制成 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次级产品” 出口导向战略。
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学者提出来的。主要 是对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结合 。该战略强调既不过分保护进口也不过分 鼓励出口,对进出口采取一种中性的政策 。
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 费品工业;
第二阶段是在对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发展到 一定程度以后,集中力量建立和发展生产 资本品、中间产品的工业
又称为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 扩大制成品的出口,加强工业基础,促 进整个经济的工业化,实施该战略的国 家都把国际市场作为一国经济活动的中 心,把促进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作为一国 经济发展的核心。
1、实施背景 出口商品质量信誉不强,合格率不高 出口合同履约率低 从整体上看出口商品档次低,包装差 质量管理工作薄弱
1991年初提出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牢固树立"质 量第一。信誉第一"和"质量是效益的核 心"的观念。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质 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内在质量与 外观质量、样品质量和批量质量,以 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 商品本身的质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 机结合起来。(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 量和信誉。(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 。(3)创名牌出口商品。
1、实施背景
(1)不利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不利 于我国有效地同西方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开展 必要的斗争,容易受制于人。
(2)不利于我国持续、稳定地发展出口贸易。
(3)不利于我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
(4)不利于我国在利用国际分工和参与国际竞争中 争取有利地位。
(5)不利于我国冲破贸易保护正义和区城性经济集 团排他性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概述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
对外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和混合发展战略、 大经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市 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商品战略和 科技兴贸战略
基本了解:
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和具体战略 的现实意义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又称为内向型的发展战略,主 要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是相对进 口工业制成品的替代,以达到削减进口、节 约外汇,发展本国工业和减少对国外经济依 附等目的。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 响越来越大
技术法规和标准
卫生检验标准
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科技兴贸战略从商品生产和交换角度 看,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大力推 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运用高新 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 统出口出口迅猛增长 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了若干个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增长集群” 显著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 提高了利用外资质量 优化了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结构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有利于打破界限,推动各类企业 在微观层次上的联合
1、实施背景
(1)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 趋势
(2)高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
世界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占80%,而美 、英、德、法、日五国又占发达国家技 术贸易额的90%以上,仅美国就占了世 界技术贸易额的1/3以上。
(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 2001年成立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 监委 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新的强制性产品 认证制度。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 系 要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产品质 量认证标准; 要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企业质量 保障体系认证标准。 还应积极宣传和推行《ISO14000环 境管理标准系列》。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出口主体 发展服务贸易 开拓国际市场 优化贸易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
1、个别战略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
2、部分战略需要充实新的内涵
3、战略仅限于出口,对进口基本忽略
4、战略仅限于商品贸易,对服务贸易和贸易方 式等缺乏考虑
1、借鉴美国的做法,制定我国的“国家出口战 略”
出口市场战略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格 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即根据国际政治 经济条件的变化,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 ,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我国出 口市场合理的多元化的总体格局。
(1)深度开发西方发达国家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3)重点开拓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 家市场
(4)发展同独联体、东欧国家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