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报纸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时代报纸的发展
一、数字时代报纸发展的背景
数字时代: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其美称为数字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电子信息的基础上,信息传输高速便捷,但是人们对电能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而且各种电磁辐射接踵而至,纵横交错于生活的每片角落,所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
20世纪末以来,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己经开始在方方而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近几年,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络的迅速蔓延、手机的大众化、3G时代的到来……这切都宣告着:数字时代己经来临了。科技进步必然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报纸媒体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契机。
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冲击着传统的媒体市场,新媒体的高效、便捷、互动性强、超链接、超立体等特点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咄咄逼人的态势。面对激烈的竟争,报纸媒体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将自身优势同新技术结介起来,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数字时代,受众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索质普遍提高,从曾经的被动接受新闻到现在的主动获取新闻,甚至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新闻;受众的要求更具体、更个人,即所谓的“分众”“小众”;受众越来越重视个人意愿的表达,对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等等。在上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报纸媒体必须开始变革,以满足受众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己经出现的“报网融介”和“手机报”不只是数字时代媒体间激烈竟争的产物,也是传统报纸的必然要求。
二、数字时代报纸所面临的冲击
1、新媒体的出现面对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和崛起,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也必须接受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具体来讲,目前发展得最如火如荼的就是网络媒体,即我们常说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它的传播速度、业务扩张速度、广告收入的增加速度还是技术革新速度,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网络媒体的主流化,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报纸的社会功能地位,报纸的社会功能受到削弱。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在数字媒体环境作用下,向着“分众化”和“碎片化”的方向发展,其越来越倾向于“多媒体”、“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媒体接触模式。
2、读者市场与信息特权的丧失。在一个追求信息的速度、广度、深度和便捷性的时代,网络门户站点可以通过功能强劲的搜索引擎帮助我们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中精确、迅速地查找信息,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这一方面显然存在不足,即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量以及快捷的获取信息的要求。
3、广告分流。当广告客户开始将注意的目光转向网络媒体,我们不能否认,网络媒体灵活的运作模式和众多的传播特性都决定了它会成为广告商的新宠。行家表示,网络与报纸抢占分类广告市场在1999年后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比如1999年,Yahoo免费分类广告超过了地方报纸的分类广告。由于信息传播模式和受众信息接触习惯的变化,广告主采用了新的广告策略,报业在传统广告投放模式中的主导地位被瓦解,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方式逐渐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4、专业人员流失。自1995年以来,互联网正使一些新闻媒体“人去楼空”,一些资深记者受到“诱惑”,转向网络媒体工作。除了经济利益的诱惑,很多编辑记者跳槽转入网络媒体是怀着对今天的第四媒体将成为未来主流媒体的信
念。另外,“第五媒体”以及所谓的“第六媒体”的出现(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及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媒平台。第六媒体通过领先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技术,记录和分析有价值消费者的商业行为与消费需求,管理着中国最大的商业数据库资源。通过第六媒体的数据整合营销平台,整合“短信、彩信、电邮、直邮、呼叫中心”等多重“点对点”传播方式,实现商家与消费者更精准的资讯交换,以达到消费者最大化的响应。第六媒体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卓越的数据库整合营销服务供应商。)也开始对报纸这样一个传统媒介产生威胁。
三、报纸发展的劣势与优势
(一)劣势:
1、内容方面
①受截稿及出版因素影响,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及时更正讯息;
②图片和文字在电视和电台的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
③报纸的传播以单向传播为主,与读者受众的互动性不强。
2、发行方面
①低价发行、亏损发行殃及报刊生态。国内外报纸大多都用亏损发行的方式获取高发行量,进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依靠广告收入补贴发行的巨额亏损,此种运营方式,使眼下报刊发行价格战此起彼伏。“价格战”对单个报刊在一定阶段也许能友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会破坏报刊业生态,久而久之会从两方面拖累整个报刊业。
②片面追求绝对发行量,忽视以发行数量和发行结构为基础的发行质量。一般说来,新创办的报纸,其发行量必须达到某一临界点,才会赢利,这个点被
称为报纸发行的盈利临界点。对于业已成熟的报纸,其发行量达到某一临界峰值,利润可以最优化,一旦其发行量大于这个临界峰值,利润便开始递减;换言之,利润最优化之点就是报纸的最佳发行峰值。而当今报刊发行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依然不停的发行量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③尚未建立起诚信的发行体系,报刊发行量难以核实。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报刊发行量稽查制度,也没有建立其报刊发行的信用管理制度和发行人员的诚信档案。由于缺少诸如此类的行业规范,对于虚报发行量者,就没有任何惩罚措施;对于诚信者,也未予信用评级并予以公示。发行市场随之“劣币良币并存”,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广告方面
①报刊业的广告市场份额被新媒体以其传播优势、多形态广告形式和低廉价格所抢占。新媒体广告激增,有其原来基数较低的原因,但主要在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所吸引的网民注意力和所提升的影响力。网民上网的目的主要是浏览新闻和使用即时通信,这也就意味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价值和双向互动价值吸引住了大量网民的眼球,这使得网络媒体有了一批忠诚用户。众所周知,广告是媒体二次“销售”的产物、接受销售的就是“受众”。网络媒体拥有数量可观、忠诚稳定的用户,获得广告主的青睐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报刊财源过分依赖广告,且广告所在行业和地域又过于集中。那么审视报刊业这些年来的广告经营模式,人们会发现,及时没有外部冲击,报刊业过于依赖广告收入且广告来源和发布地域高度集中,也会使报刊经营日趋式微。
4、产业链方面
①报纸的发展往往追求单向效益,并未将报纸放到整个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中去研究。报纸的经营是离不开文化产业的上游和下游的各个环节的,只有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