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开卷考点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考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是探索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1.物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首先肯定了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了物质的辩证性,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发展的、具有辩证性的。

2.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中的。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运动的普遍性、无限性和对立统一的一致性。

3.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

4.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发展变化的事物都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进行的。

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的终极目标。

1.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揭示了社会制度更替的客观规律。

2.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矛盾的斗争,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对立。

社会也遵循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三、自然辩证法的应用1.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剖析和解决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

2.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帮助人们正确把握发展变化的规律,指导实践活动。

3.社会斗争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揭示社会斗争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参与和引导社会斗争。

四、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与创新1.积极应对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

自然辩证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应对新的社会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2.弘扬创新精神自然辩证法需要不断弘扬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 1
—— 2
- 15 - 31
37 怎样理解科学认识的特 点?
40 课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及科研选题的原则
, ,
38 结合实例论科学与哲学的 关系
1 2
39 科研的基本程序
--
---
—— ——
—— —— (1)
-2
3
4 - 16 - 31
41 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保证科 学观察的客观性?
,
42 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26
................ - 11 -
27
.... - 12 -
28
............ - 12 -
29
........ - 12 -
30
........................................................................ - 13 -
1
2 3
4
5


“”
3 “ ——

—— ”
” 4
1 “
2
” 3 4
“”
“”
“ ”“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 征?
1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 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 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1 ?
2
2
3 2
- 4 - 31
a.
b.
c.
4
1
2
3
4
2
A
B
5
1
2

1
A
B
C D
“”

1
" 2. 3.

武汉大学-自然辩证法考点

武汉大学-自然辩证法考点

武汉大学-自然辩证法考点第一篇:武汉大学-自然辩证法考点【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定义: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2、内容:四个方面,即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3、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5、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6、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总之,自然辩证法主要有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2】技术的本质结构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关系和实践关系的思想。

技术的本质:技术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技术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表现为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属性表现在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约束。

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

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地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1、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工具性与价值负载3、有益性与有害性4、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试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试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21.11.5 〕( 一) 必做题 ( 每题 25 分)1、阐述生态自然不雅观的底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你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某一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举例说明。

( 二) 选做题 ( 以下任选两题,每题 25 分)3、为什么大陆上的中国人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科 87 学奖?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怎样对待科学的?你是怎样对待科学的?5、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 意义。

6、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科学划界理论,并对其科学划界理论进行比较。

7、什么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安在?举例说明工程有哪些显著特点?8、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 或科学 ) 的社会尺度?你认为应如何遵循这些尺度? 1、 生态自然不雅观底子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系统是稳 定性与非不变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不雅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 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局部组成的共同体, 人那么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 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 伙伴,并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

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不变和斑斓,才 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开展、共同进化。

2、 我选择的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 。

理解和认识: 按照 研究目的,运用必然的物质手段,通 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不雅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和科学不雅观察一样, 也是搜集科学事实、 获得感性材料的底子方法,同时也是查验科学假说,形 成科学理论的实践根底, 二者互相联系、 互为补充。

自然辩证法考点大全

自然辩证法考点大全

1.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或对象.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2.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贡献a.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性相统一的角度将运动区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

b.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c.运动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

d.运动的复杂程度:由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到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3.科学与伪科学有何区别伪科学的特征:①主观性:即不可检验性。

是人的主观臆想。

②特殊性:只对异常事件适用,解释缺乏普遍性,即伪科学解释力的贫乏性。

③孤立性:与当时的科学背景知识不相容。

④神秘性:即伪科学的非理性、非逻辑性。

⑤反规范性:故意违反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如反对理性,鼓吹盲从。

科学:①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

②科学不只是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

③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研究的基本目标不同:科学的基本目标是解释存在、预言未来;技术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人工物。

②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同: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求真(成果真、过程真、发展中的真);技术的原则是求用。

③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不同:科学的基本矛盾是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矛盾;技术研究的矛盾是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④不同的研究组织:(科学的是)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技术则是)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⑤要求不同:科学是普遍性原则和公有主义;技术则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私有的。

联系:①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

②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可以指导技术发展,科学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

前面,我们从多个角度比较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同和区别。

实质上,绝大多数科学技术研究介于这两者之间,很难严格把它们区分开。

现代的科学和技术相互融通,呈一体化趋势。

从近代以来发生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可以明显的看到科学与技术日益密切的结合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的一体化的互动趋势。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重要工具。

它是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的。

单一性是指每一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多样性是指同一类事物又具有多种变化形式。

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既有内在原因的推动,也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③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必然性指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而偶然性指因素相对复杂、多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既有逐渐积累的量变,也有飞跃突变的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逐步变化,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

2. 自然辩证法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生态保护是指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辩证法在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自然辩证法强调了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念,揭示了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只有从整体的角度科学看待生态系统,才能形成合理的保护策略,避免局部保护而带来的整体破坏。

其次,自然辩证法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发展观念,即“一物降一物生”的观点。

这对于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再次,自然辩证法注重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在生态保护中,只有及时监测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应对生态危机,避免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质变。

最后,自然辩证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与自然界建立和谐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开卷考点

自然辩证法开卷考点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一、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社会功用①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科技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

在历史上,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进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是由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所引起的。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②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有力的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③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的根本导向是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二、科学与非科学非科学是指那些与科学同一文化体系不同于科学认识对象的其他文化部门(如、哲学和艺术等)以及与科学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认识方式认识事物的文化部门(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中医等)。

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个子集。

凡是科学之外的都可以说成是非科学,如、艺术、哲学等。

非科学不等同于伪科学,只有当有人拿非科学的东西冒充科学时,才变成了伪科学,例如卜卦、算命、风水、星相、血型学(认为血型能影响人的性格)、人体特异功能、心灵感应;把幻想当科学,例如“外星人”、“史前文明”;以及某些违背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原理的惊人主,例如永动机。

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1)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如何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和克劳胥斯热寂论的对立统一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技术创新的理解及我国怎么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删)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人定胜天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半方法的科学,体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关系。

意义首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表现为(1)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从而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

(2)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3)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自觉性,有助于加深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密切结合自己的科学技术工作实际更自觉地贯彻推行这些方针政策。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8:30—9: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每题50分,共100分)一、 联系我国严重的雾霭等现象,阐述“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二、 请结合医学案例辩证解析伪证模式、纲领模式及假说结构中每个要素在医二、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在职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8:30—9: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每题50分,共100分)一、从哲学与医学关系出发,试述唯物主义三种自然观对医学影像。

二、请结合医学案例说明科技三部曲中前两部曲每个内容在医学科研中的根本意义。

意义。

(部分答案DIY ,仅供参考呵呵哒),仅供参考呵呵哒)联系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简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随着近几年来北京、天津、上海、东三省等地区,不断遭受雾霾侵袭。

但无可否认,可否认,作为人类深度参与和改变环境的结果,作为人类深度参与和改变环境的结果,雾霾的出现将越来越频繁,雾霾的出现将越来越频繁,对于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

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

气污染构成了雾霾形成的主因,气污染构成了雾霾形成的主因,而工业废弃物而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又是大气污染的主因。

的排放又是大气污染的主因。

伴随着我国持续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我国持续经济高速发展,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以环境为代价,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恶果开始以雾霾等环境污染事件开始出现。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及试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及试题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P1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P43、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P2-3二、重要问题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2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与学科性质P53、自然辩证法与旧哲学的区别P6-74、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区别P7第一篇自然观一、名词解释:1、系统P392、人化自然P933、人工自然P954、可持续发展P1155、可持续发展战略P117二、重要问题1、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特点P17-182、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和意义P243、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基本特征P27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P29-33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P33-366、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P91-927、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要性和基本途径P107-111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P115-1179、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P121-123第二篇科学技术观一、名词解释1、科学P126-1272、技术P1283、科学共同体P1324、无形学院P1355、范式P1486、技术创新P166二、重要问题1、自然科学的两个重要特征P127-1282、技术的基本特征P128-1293、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P1314、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P132-1335、科学发展的内在矛盾与主要形式P145-1466、证伪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P1487、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与主要形式P150-15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和意义P157-1609、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和类型P166-16810、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P168-17011、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P191-19412、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P198-20113、科教兴国的内容和实施的历史必然性P206-211第三篇科学技术方法论一、名词解释1、科学方法P2202、科学问题P2273、科学事实P2404、实验方法P2465、科学抽象P2516、直觉思维P2597、创造性思维P2608、科学假说P263二、重要问题1、科学认识的特点P2172、科学问题的来源P2313、科研选题的意义、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P233-2384、科学事实一般应该满足的条件P2415、科学假说的特点、作用和建立假说应遵循的原则P263-2666、数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P275-2777、运用系统方法应把握的原则P2928、技术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P310-3119、技术评估的标准和内容P315-31610、技术方法的特点P305-307绪论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P1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P4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1)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1)

一、判断题1. 科学发展的动力唯一地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

(×)2.绝对时空观是爱因斯坦建立起的时空观(×)3.温室作业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温室效应是这种方式导致的不良后果。

(×)4.恩格斯认为,星云假说“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5.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借鉴。

(√)二、简答题1.“我们不需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说明恩格斯的观点。

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例。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

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答:恩格斯的这句话为了向人类提出警告:要爱护自然,善待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决不能破坏自然,奴役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但是,后人们并没有遵从恩格斯的警告,同时人们也尝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使得我们的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由于环境恶化,自然将疾病、洪涝灾害等“回馈”给了我们。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1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1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个对象)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想交叉的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与其发展规律以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研究对象: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科技社会论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唯物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

3.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p166)在反归纳法的基础上,波普尔提出了证伪原则。

他认为理论虽不能被经验验证,但能被经验证伪。

他主张用“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

在区分科学与非科学问题上,证伪优于证实。

这一原则的中心思想是:一个理论的科学标准就在于可否证性。

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超级有趣又很有深度的学科呢,那咱们就开始整理这门课的开卷考试资料吧。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简单来说呀,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就像是一个桥梁,连接着哲学和自然科学啦。

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可广了,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到演化发展的规律,再到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去认识自然、和自然相处,都是它的事儿。

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1. 自然观方面。

这部分讲的是我们怎么看待自然界的。

古代的自然观可能比较朴素,像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气这些元素组成的。

后来呢,随着科学的发展,机械自然观出现了,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大机器。

而现代的自然观就更加注重系统和生态啦,强调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大系统,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作用,少了谁都不行呢。

2. 科学技术方法论。

这可是很实用的一部分哦。

它告诉我们科学家们是怎么搞研究的。

比如说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科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现象,然后做各种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还有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归纳就像是从一堆苹果里找出共同的特点,演绎呢则是根据一个大的原理推出具体的结论。

这就好比我们根据“所有的猫都爱吃鱼”这个大前提,推出“我家的猫也爱吃鱼”这个结论。

3. 科学技术观。

这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的部分。

科学技术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社会进步,像工业革命就是因为有了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发明才发生的。

但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这些,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管理和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重点理论和人物。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可是自然辩证法的奠基人呢。

他们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运用到了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研究中。

他们的思想就像是一颗种子,在这个学科里生根发芽,让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然和科技。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是:课堂上讲的内容;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重点:课堂上讲的内容主要有:绪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科学发展的模式、悖论与科学发展、科学观察等;《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主要有:绪论、第4、5、7、12讲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参考阅读内容:《自然辩证法讲义》第2-5讲、第7-9讲、第1 2、13讲等;本博客论文;本博客“友情链接”中的相关资料;科学技术史的相关内容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方式:开卷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型: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总成绩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由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和考勤等内容的成绩构成)。

友情提示:重点不等于范围;
各任课教师可能具有不同的考试范围和重点;
本学期的考试将于2009年4月23日在西十二楼举行;
本文于2009年4月1日略做了修改。

自然辩证法考试考点-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考点-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1、反馈与控制方法2、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3、人类中心主义4、归纳和演绎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6、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7、反科学思潮8、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9、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10、科学实验的特性11、机遇在科学发展中的意义12、自组织13、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14、绿色设计方法15、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16、生态系统规律17、人与自然的和谐18、创新型国家的内涵、特征19、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总体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20、科学技术价值论21、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1、反馈与控制方法调控即调节和控制,具体到生态系统,就是指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和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作用。

①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是指生物系统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以适应环境改变的作用,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改变了环境,使之与生物变化相协调;②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是指环境条件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制约作用。

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运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到目标要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控制效果的回报。

反馈调控的层次性: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反馈调控的目的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反馈调控的复杂性: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乃至食物网在生态系统各层次间循环和流动,系统要素间的反馈调控作用也通过这一网链传递造就了作用和因果的复杂性;对人类自身行为反馈调控的启示:反馈调控规律对人类有几大的理论和时间意义,尤其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馈调控富有启迪。

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

2、社会需要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社会需求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

社会需求刺激技术发明活动的信念不断被用来说明许多技术活动。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自然辩证法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简答)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对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简答)1、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史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芝士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解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2)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2)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系统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等20世纪的新的科学发现是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

其中,系统科学对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论揭示了物体、时空、运动的一体性;量子力学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系统科学对复杂世界展现的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基本内容: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系统具有普遍性,万物皆系统。

系统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

19世纪中叶,克劳修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宇宙热寂说”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所揭示的演化方向并不一致。

这一矛盾长期困扰着人们。

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发现,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然系统可以自发的从无序演化为有序。

他指出: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从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

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

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仅是线性系统的外在干扰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2)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复习资料 (2)

科学的社会建制这一专题主要应清楚两个问题:第一,科学是什么?它有哪些属性、结构?第二,科学的发展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了解这些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一、科学技术的性质1、什么是科学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简单问题。

关键在于科学是一个多面体,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把握、认识它。

起源:科学是实践与智慧的产物;内容:科学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形式:科学是由事实材料、概念、判断组成的理论系统;职能: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对科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学科。

17世纪,F.Bacon 认为:真正的科学是实验和理性的结合。

19世纪,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这都是从认识和方法的角度去理解科学。

按这种传统研究形成了“科学哲学”这门学科。

科学哲学的研究展示了科学作为方法论和知识体系的侧面。

18世纪一批科学家回顾了本专业发展的历史。

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惠威尔(W.Whewell,1794—1866)首次推出了他长期研究的成果──《归纳科学的哲学》,较全面地阐述了作为整体的科学发展的历史。

这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史。

科学史的研究展示了科学产生、变化、发展的侧面。

从电力革命开始(更早可以从热机应用),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科学的社会功能大大加强。

科学不再仅仅是少数科学家的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而成为一种社会职业、一种社会建制。

它对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注意研究科学和社会其它方面的相互作用,这正是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科学是人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这种活动涉及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社会体制;科学还包括这种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是经过检验的系统化知识。

科学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2、自然科学的基本属性及特点⑴. 自然科学的基本属性①.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②.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知识形态的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一、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社会功用①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科技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

在历史上,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进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是由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所引起的。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②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有力的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③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的根本导向是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二、科学与非科学非科学是指那些与科学同一文化体系不同于科学认识对象的其他文化部门(如、哲学和艺术等)以及与科学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认识方式认识事物的文化部门(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中医等)。

伪科学是非科学的一个子集。

凡是科学之外的都可以说成是非科学,如、艺术、哲学等。

非科学不等同于伪科学,只有当有人拿非科学的东西冒充科学时,才变成了伪科学,例如卜卦、算命、风水、星相、血型学(认为血型能影响人的性格)、人体特异功能、心灵感应;把幻想当科学,例如“外星人”、“史前文明”;以及某些违背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原理的惊人主,例如永动机。

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1)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科学与非科学区别①是否具有可检验性。

是否具有可检验性是科学与形而上学以及其他非科学形式的最根本的区别。

经验科学接受经验的检验,形式科学接受意义分析的检验,但是任何形而上学、、文学、艺术或诗歌都不接受这样的检验。

②是否具有理性的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

科学中的这种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和任何迷信、教条主义、权威崇拜不相容的;③是否是不断进步的。

科学正是通过它不断地、自觉地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自我检验、自我怀疑和批判,促进自身不断进步的。

这就使科学的发展与任何或教条主义意识形态显著不同。

或教条主义学说要求死守它的教义或教条,甚至可以喊出要求它的教义或教条“万岁”的口号。

而科学却总是通过自觉地自我检验、怀疑和批判自己以往的理论以及其他成果,用更加进步的理论、方法、仪器甚至实验成果去取而代之。

三、科学与哲学的区别①哲学总是同对生活的体悟分不开,万物来源于水,并不是来自科学研究而是源于生活事实。

生命万物对水的依赖是普遍现象,所以这个命题的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

而科学结论决定于科学观察和实验。

②科学精神以物为本,从客观出发,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因此怀疑一切,直到其被证实。

一个公式或一个定理一旦有一次被证伪就不可成立;哲学精神是以人为本,从主观出发,追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反复的思辨中找到对问题合理的解释;③科学是以数学推演为基础,以实验为验证手段;哲学是以逻辑推导为基础,以辩论为验证手段;联系①高度抽象的哲学与实证性的自然科学是人类同一认识使命的两种不同认识形式, 在本质上都是探求真理的学问,这一点是二者的共性基础。

②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使科学升华提高: 像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为科学提供方法: 辩证法不但已成为愈来愈多的科学家进行思维和研究的方法,而且恩格斯关于化学合成蛋白质预言,直接成为了生物研究的具体方法。

比如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与场等等关于物质存在形态的讨论也可以作为哲学问题。

再比如如果当初有自然辩证法的话牛顿就不会在晚年迷失于自己奇怪的信仰、就不会有动能和动量谁才是描述机械运动的量的无意义讨论。

③科学对哲学的促进作用:科学为哲学提供概念:它们是哲学机体的新生细胞和新鲜血液。

科学使哲学精确化:科学的特点就是精确具体,它向哲学的渗透迫使哲学在课题、方法、语言、结论上也力争精确化。

④哲学孕育了科学。

在古代时期,哲学包含自然科学。

当时, 自然科学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人们还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理解自然界中诸多奥秘。

人们尝试单凭抽象理论思维和逻辑推论, 来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 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思想理论体系。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 (机械力学) 催生了哲学思想 (形而上学)。

这种形而上学自然观统治近代自然科学达二百年之久。

它认为自然界没有历史的发展, 始终是这样;一切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没有质变, 力学规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近代后期,自然科学不再是哲学的附庸, 它正从哲学的母体中逐步分化出来。

科学发展影响着哲学观点的变化和改变, 同时指出了哲学观点的变化和改变, 必对科学发生作用, 总要支配着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四、科学与的区别神学本质上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为核心的信仰主义体系,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归结为神的意志和表现。

与科学在人类历史过程中曾长期混存,著名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均与道教相关。

①从出发点看,科学立足于经验世界,为探求自然现场背后本质的规律;而则立足于超验世界,并试图用超验世界来规经验世界;它把一切研究对象都视为不依任何人的精神或一系神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们的产生是基于事物本质所决定的自然原因。

②从方法论看,科学注重经验观察和实验,而则注重人生体验和想象(信仰),比如佛经研读、打坐面壁、修行。

③从认知态度看,科学强调认识的相对性,肯认证伪的可能性,而则强调认识的绝对性,否认证伪的可能性;中世纪欧洲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将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托勒密的地心说、盖伦的医学奉为不可侵犯的教条④从论域的性质、目标和功能看,科学标榜“价值中立”,以发现“事实真理”为己任,注重求知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则以宣扬“象征真理”为己任,以劝人为善为旨归,特别注重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世界,特别注重崇拜功能和预测控制功能。

伽利略说,神灵只是教我们应该是怎么运转到天堂的,但是没有告诉我们天堂是怎么运转的。

五、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技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3)科学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可预见的。

(4)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7)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具体:1)目的和任务不同。

科学知识主要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它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技术知识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它最求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

2)知识形态不同。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力求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某一种定论,并尽量使之简洁明了;相对来说,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在条件耦合中复杂化,它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和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3)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

对科学知识主要进行真理性评价,不能说用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对技术知识主要进行价值性评价,可以说更有效的方法或设计就是好的技术知识。

4)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

科学知识对近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技术知识则关系现实生产力,对社会文明、国家的实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更为直接和近期的影响。

5)社会建制不同。

科学的社会建制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学派、学院和研究所),它的动力主要是科学荣誉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知识是无偿的;技术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它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是技术功利、技术。

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属于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它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但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它还有其负面效应:①科技导致金钱拜物盛行人的异化网络信息使人麻木也使人主动屏蔽了外界的信息,人类对这些电子产品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感,成为网虫利用搜索软件寻找答案,不再主动思考探求知识;人类渐渐地成为了信息技术的奴隶,信息控制着人的感觉、思想和行动。

②人对科技更加依赖。

抗生素滥用,特别是畜牧业领域尤其严重。

目前畜牧业养殖户普遍将饲用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当做保健品来促生长。

而这导致的“超级细菌”风险、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除污染环境、威胁人体健康外,因产生耐药性而出现的“超级细菌”,正在挑战国人健康底线。

③使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压力加大人类凭着愈来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

其结果是一方面增加生产、创造财富的同时造成资源的日趋枯竭;另一方面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稀有矿产资源的同时,又无节制地向自然“排放环境无法分解的有害物资。

④造成一定程度上伦理价值观的混乱生物工程技术也向人的传统形象、传统价值和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

如基因工程的优化会不会造成人群“马太效应”挑战自然社会的竞争秩序;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孕育也提出了夫妇双方生育权问题、血缘关系问题、父母亲的确定问题、“代理母亲”的社会合理性问题、对待胚胎的道德问题、无性繁殖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问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