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全文

合集下载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通用5篇]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通用5篇]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通用5篇]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篇1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篇2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爱心与教育》是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座、代表作,他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是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的是鲜活的校园生活。

透过这些案例,折射出的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

讲到这里,我有点惭愧,回忆我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似乎真的像教育家们所说的那样,把学生当成了承载知识的容器。

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希望那些后进生们别考的太差,别把平均分拉动太大。

事实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理由让他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啊。

其次,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师对学生门的一腔爱心,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爱着他们学生们,才能无微不至的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写下这么多手记、札记。

说实话,我对教育类的书总是有排斥的心里,如若晚上睡不着,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眠曲。

很多教育类的书籍总是用高深的理论堆积而成的,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所以领略不到他们所阐述的情境吧。

但是这本书通过记录校园中的生活,孩子们的日常表现,还有学生们的作文等夹叙夹议地讲述事例,用最真挚、朴质的文字阐述着高深莫测的理论。

李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确实跟别人有这不一样的地方,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比如说有位后进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给我来个喜报,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喜报,第二天他来喜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没来喜报,第五天他来喜报了。

爱心与教育(1)

爱心与教育(1)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作者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李镇西老师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写作源于是李镇西老师在一次搬家的时候,因为过去的老照片洒落下来之后,他想起了和学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

一口气写四十万字,计划一本书,结果编辑部策划出两本书。

在编辑的过程中,编辑数次落泪。

出版之后,引发出洛阳纸贵的反响。

有雨夜拎着两斤猕猴桃来求签名的老大爷,有买不到书而手抄的老师,有听了李老师广播坚决不收出租车费的司机……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了这本书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做着义务宣传员。

因为他们被书中的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感动着。

我也是如此。

这本书以手札的形式记录了李镇西老师工作中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七个手记,描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老师的回报,文字虽朴实,但透过文字展现出来的深厚情谊却足以让每一个教育人感动与深思。

一、手记一爱心与童心李老师在“手记一:爱心与童心”中写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手记一”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

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

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动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

2023年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有感

2023年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有感李镇西老师写到素养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每个故事都能读出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

李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深深感激;他的爱心与智慧,也让我十分敬佩。

李老师的爱心表达在每一件小事上。

李老师给学生送生日礼物,为学生过生日。

李老师为每一位教过的学生都送过礼物,大到生日蛋糕,小到一张精美的书签,既表达了对学生的感情,还有教育的意义。

李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赠送最合适学生的书籍,投其所好,又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开展。

李老师送的笔记本上都写下了鼓励的话语,作为生日的祝福。

从言语中读出李老师的寄予,也看出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才华。

比方赠黄金涛同学的是“名字也许太一般,人格永远不会平凡;生活也许很清贫,事业永远不会黯淡;歌声也许会暂停,旋律永远不会中断;理想也许还遥远,追求永远不会遗憾!〞信任收到祝福的同学会倍加感激,深受鼓舞!为学生过生日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宁玮的故事,让我深深感激。

她的家庭困难,但她的精神很富有,她善良、正直、勤奋、懂事。

她被选为班委生活委员,为班集体积极付出;自身很困难,却能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给没带吃的阿姨两个鸡蛋;酒家打架有顾客打架,明知飞旋的盘砸伤人,还扑上去,导致砸在了她的鼻梁上,鼻梁骨折了;面对邪恶行为,没有同流合污,主动伸张正义。

宁玮的一系列故事无不在揪着我的心,我在为她的善良感激,为她受到的不公感到气愤,为她有好转时又快乐着,为她高尚的品行而吸引。

我的情绪在随着她的喜怒哀乐而变化。

当然这都得益于李老师写的文章真实﹑形象,如同自己经历了一般。

宁玮经历过挫折与磨难,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李老师,李老师对她的关怀﹑扶持﹑引导﹑鼓舞,对她肯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她更加的正直善良,敢于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

想想我们的很多学生,和宁玮一样可能成绩并不突出,生活是平凡的,但是他们的人格并不平凡,他们同样的正直善良,踏实肯干,勤奋刻苦,那他们同样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一篇:、《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

这一点,我在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时,就深有感触。

因为在书中,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到某部名著对其成长的影响,窦桂梅的书中更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一辑专门介绍了自己的几篇读后感,我在读这样的书时则参照着把未曾读过的书名列入预购书单。

因为教语文的缘故,李镇西老师更是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

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

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小学的,但我也是教语文。

我觉得,语文老师本身就应该多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

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最近,我就在网上订购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窦桂梅和李镇西两位名师的书中都提到这是一本催人内省的励志书,足见值得一读为快矣!还有李镇西老师称之为“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连书名也充满了…人‟的魅力”的教育专著,第二篇: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教师的热情——对孩子真诚的爱——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对孩子真诚的爱,当下的老师几个能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泛滥,物欲横流,大家都忙,忙着竞争,忙着升迁,忙着挣钱。

老师也忙啊,拿着微薄的工资待不住了,心思不在教学上,精力不在学生上,况且,育人任重且道远,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人的学习也是很复杂的,教不好教啊,有的老师畏惧了,逃避了,所以也就敷衍了。

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相关推荐发自肺腑的爱不求回报,但孩子们却经常“秘密行动”给他惊喜,在李老师住院的时候,大家集体来看他;在李老师不在家的情况下,还爱屋及乌给他刚生过孩子的爱人送鸡蛋;全班同学给秘密给他准备生日礼物……李镇西老师向我们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爱,请深爱!李老师还是有教育智慧的。

让我们颇为头疼的“后进生”,在李老师那里却迎刃而解。

他认为“后进生”教育指导思想应该是科学、民主与个性,要用心灵赢得心灵,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们,分析“后进生”家庭、学校及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后进而去寻找办法。

培养优等生李老师的方法也颇值得学习,李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优生,对优生不能只注重分数,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和人格;优生培养有六大方法:树立志向、认识自己、保持童心、超越自我、训练“受挫”心理、培养创造能力……李老师的教育智慧对于我们普通老师来说具有极强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

学生毕业后给他的信中说:“李老师,您放心,不管以后怎样,我永远会做一个正直的人,至少不能有愧于自己的良心”;还有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为了教师;还有一些人因为报纸等媒体认识了李老师,向他写信求助,李老师悉心回信开导谈心……“父母爱之则为之计深远”,李老师为他接触到的每个孩子负责,为之计深远,在学生心里,无论走到哪里,李老师也早已是他们内心牵挂的家人。

读完李老师的著作后,为他源源不断的爱的能量、历久弥新的教育火花,深深折服。

李老师给孩子们上的不仅仅是学校一堂堂的课,更是点燃了孩子们人生路上永不灭的指明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始于爱心,却不止于教育。

向李老师学习!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范文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居住空间有限而闲暇时间也极少的教师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常常感叹于“开卷有益”的道理所在。

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杂的琐事。

学习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学习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报告汇报报告汇报老师学习心得体会《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学生心灵的另一面,发出了沉重的思考,特别是书中所列举的宁小燕自杀这件事例,读后让人为汗颜,一个纯真而又优秀的花绣少女最终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读后我产生了深深的感想:当今的学生缺乏的不是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有关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德育教育。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李镇西教师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导思想。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也是作者爱心与智慧的升华,也是一曲用爱心来谱写的教育之歌!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心贴心。

让我们的爱心化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也说过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读过之后,我的体会更加深刻。

是的,正是因为一颗爱心才使我快快乐乐守在学生身边,也是我具备了一颗童心,随时随地在学生身边体会幸福与快乐;而童心也使我更近距离的接近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灵中写下美妙的诗行,互相传递爱心,传递幸福。

在一次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们真的可爱,它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了,老师,我谢谢你本_资_料_来_源_于_fWjia.co教会了我许多本领,我从一字不识到现在我可以写作文了,真的谢谢你!那是我心中最好最好的人。

看到这些话语,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奉献我们的爱心。

上课要面面俱到,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下课后多与学生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给学生以指导,鼓励与关心。

让学生感到对他们的关注与关爱。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读书笔记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以及他对教育的看法。

对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强调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颗爱心,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更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进而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书中,李老师还提到了“只有心灵解放,思维才能灵活,人才有创造性”,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

我们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关注新动态,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书中的“民主教育”也让我深受启发。

李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的教育。

在民主教育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长过程,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共同探索、学习和成长。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能够促进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总之,《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爱心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自身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心与教育》原文摘抄

《爱心与教育》原文摘抄

从逻辑上说,“爱”只是教育的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

我们可以说“没有米,就做不成饭”,但不能说“只要有了米,就能做成饭”。

因为要做成饭,还要有其他条件。

教育同样如此,除了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

因此,“只有爱,也没有教育”这也是真理。

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老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爱,它绝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而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和智慧的爱。

P004尊重学生,意味着教育者要有“儿童视角”。

一个真正拥有民主之爱的教育者,应该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孩子,即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同样具有民主情怀和博爱之心的下一代。

P005真正富有教育之爱的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果与学生谈心、如果进行家访、如何处理好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

离开这一切,空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用的。

没有民主的爱,是专制的“爱”;没有智慧的爱是,愚蠢的爱好。

唯有民主和智慧的爱,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之爱。

P005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

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

P008余心言《序言: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P01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地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的缺点的杂草。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我以为他们的精髓是一致的,那就是——爱即教育。

李镇西老师说:“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什么样的人才“富有人情味”呢?我认为是一个怀有仁爱之心的人。

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她们的情感世界。

课堂上,看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时,我会因势利导,让自己变得时而可爱、时而搞笑、时而夸张、时而温柔、时而严肃、时而撒娇……让学生在我的角色转换中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课间,看到孩子们围在一起“高谈阔论”,我会加入到其中,和她们分享我的观点和看法;饭后,看到孩子们在操场运动、游戏,我也会参与其中,和她们一比高下……在孩子们向我问好时,我一定大声地回应她们;在气温骤变时,我会下意识地提醒她们增减衣服;在他们因犯错受到批评之后,冷静下来的我会由愤怒又转为心疼,再找机会去安慰他们……谁说小孩子不懂得感恩?当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爱,他们对我也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时常跑过来安慰我,叫我不要太辛苦。

倘若我上课的时候因嗓子不舒服而不能大声讲课时,她们会瞬间变得安静乖巧。

如果哪天冲他们发了火,孩子们反过来会用小纸条、小插图、拥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我的爱。

我和我的学生、我的课堂、我的课余生活都因为充满了“人情味”而变得丰富多彩。

李镇西老师在激励“优生”方面同样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参入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质;2、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挑战自我;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困难去“折磨”他们,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不光要战胜自我,更要超越自我。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锦集6篇)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锦集6篇)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锦集6篇)第1篇: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明灯作伴,尽管夜已深,我仍旧伏在书桌上不忍释手地看着《爱心与教育》,一点倦意还没有,被李镇西老师“还债”的故事感动着。

曾经为琼瑶、岑凯伦笔下唯美的爱情而感动,为了躲避宿管老师的抽查,甘愿躲在被窝里电筒达旦,兴致犹存。

当了教师以后,为了充实专业教学知识,常要逼自己读一些教育类书籍,却经常翻不了三页,接倒头便去南柯赴那神往的约会。

为什么此书在出版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成为一本无需炒作的畅销书?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书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唤起了千万读者尘封已久的情感,还因为李老师那一股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对学生、对工作无比挚爱的清泉也同时滋润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田。

李老师对教育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凡是用心灵写出的作品必然会赢得读者心灵”。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他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看着看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

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是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麻木并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

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这位真诚的教育者,以他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的心灵。

《黄金时代〉转寄来的贺卡上赫然写着: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感激您!——您的高95级(1)班的全体儿女。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一件件实实在在的用心小事,不断冲击着我的心灵世界。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

(我在想他对自己子女的爱如何呢?那些被超越的父母情何以堪呢?)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

只有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才能无微不至的关心、注视每个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写下这么多手记、札记。

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问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而我就是那一般的教师,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之中,我愈发觉得自己的尽力而为是那么的自私和渺小。

我只想在工作时间专心工作,做学生的老师告诉他们我所思考的人生和希望他们所拥有的品质:乐观和坚韧,尊重和思考,我希望成为他们的朋友,在他们不方便向其他人倾诉时,我可以耐心倾听;但我每天工作之余一定要有一段时间全心全意投入家庭陪伴家人,忘掉我的工作我的学生。

所以看书的时候我一度很痛苦,看着教育家的无私的爱,不断想着新方法,一个月,一年用点点滴滴去感化学生,如果是我三五次后没有效果就心灰意冷,等待时间等待社会去改变他吧,我只是他生命中的很小的点,我没那么厉害不是救世主。

我这样还能当老师吗?我得耽误多少人?还好,在读书交流会上,任慧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

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健康的人,这个人,应该热爱生命,身心健康,乐观上进。

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但他也有自己的人格与追求。

会爱自己,才会爱他人,才可能真爱学生。

我不是伟大的教育家,我虽渺小但我也在不断思考努力给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想想去年班里有几个心理脆弱的学生,有的想伤害自己,有的想伤害别人,我在恐惧和郁闷之后,上网搜索了相关知识,我了解了他们的难以言状的痛苦,不是性格缺陷,不是心灵脆弱,更不是矫情,他们往往有高度的自制力,追求完美,把热情开朗的一面留给他人。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翻看这本书,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

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

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

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

”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

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的一本著作,这本书用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

阅读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爱的教育世界,让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内容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这段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育者,应该用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只有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茁壮成长,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镇西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就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爱学生,就要包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用耐心和鼓励引导他们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爱学生,就要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公平和公正。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老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那么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只有当老师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学生才会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主动地学习。

而且,情感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商,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与人相处,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这让我明白,老师的尊严不是靠严厉的惩罚和权威来树立的,而是通过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来获得的。

只有当老师真心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学生才会从心底里尊敬老师。

而且,当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与学生平等交流时,学生也会更加愿意与老师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爱心与教育念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念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念书笔记《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教师1998年献给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本探讨手记。

书顶用一篇篇独具爱心和思想性的记实文章,折射出他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的教育思想历程。

品才网整理了爱心与教育的念书笔记,欢迎大伙儿阅读。

爱心与教育念书笔记读完李镇西教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动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自豪,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教师最大体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需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需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咱们对学生的爱不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自己是超级赞同这话的。

假设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勤学生呢?假设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小孩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小孩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适当只是了!李教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窗。

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经受着庞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欢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

若是咱们能还他们健康、欢乐、自信、向上,那该是何等好的教育!”是啊,爱是咱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作为教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事后,我发觉自己做得的确不够。

身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带2个班,又不是班主任,因此平均与每班小孩相处的时刻并非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

很少有时刻和学生交流、谈心,因此学生对我也并非是专门靠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快乐,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

但作为教师,我老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眼前的威严了。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

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篇1《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

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下面给大家分享了《爱心与教育》的,一起来看看吧!《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1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

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

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

”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

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

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

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

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

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