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含义
词语的特殊含义

26、认识自己:出自希腊神话。奥维德的《爱经》里有这样的话:“阿波罗说:‘快把你的弟 子领到我的殿里来罢,他们可以在那儿念那全世界闻名的铭文:凡人 ,认识你自己。’”古希 腊人认为“认识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祸。
27、喝了忘川的水:忘川是希腊神话中流入阴间的一条河流。人死 后亡灵堕入阴间,只要喝 了河里的水,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故称为忘川。比喻遗忘了不该的事情。
18、骑士精神:骑士原是中世纪时欧洲封建贵族中等级最低、人数 最多的一个阶层。人们通 过服骑兵兵役获得国王或大领主的 采邑。因当时欧洲各国封建割据,领主们为保存并扩张 势力,就得依靠骑射搏击的武力。因此无论国君还是爵爷,实际上 都是骑士,这使得骑士的 地位大大提高了。由于当时社会崇尚武力,因而骑士很受人仰慕。骑士周身披着钢甲。头上 戴着有蒙面罩的兜帽,腰间插着十字柄的直剑,手执长矛和盾牌,骑膘悍的高头大马,威风 凛凛。他们经常比武打斗,与上流社会的妇女谈情说爱。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出现 了历久不衰的“骑士传奇文学”。后来,欧洲人常把崇尚武艺、扶弱抑强、尊重女性、忠贞 爱情、捍卫荣誉的品质称为“骑士精神”。另,18 世纪意大利有些贵族青年效仿中世纪骑士 的做法,甘愿为一些名门贵妇服役,人们嘲讽的称这些贵族青年为“侍从骑士”。由此,此
30、吃不到的葡萄总是酸的:出自《克雷洛夫寓言》。狐狸看到了成熟的葡萄,眼睛和牙齿 都发亮了,可惜吃不到,只好愤愤的说:“算了,虽然看上去挺好的,实际上都没成熟!没 有一颗不是酸的。”讽刺某人得不到的东西,就反过来说这种东西不好,以求心理平衡。
解释词语意思

解释词语意思1. 词语的定义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语义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有着特定的意义。
它是表达思想、感情和对事物认识的重要工具。
词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本单元。
2. 词语的构成词语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和词义。
词语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单字词:由一个字组成的词语,例如“人”、“天”等。
•多字词: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的词语,例如“学校”、“电脑”等。
多字词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词素词:由一个或多个词素组成的词语,例如“书包”由“书”和“包”两个词素组成。
•合成词:由两个或多个完整的字组成的词语,例如“桌子”由“桌”和“子”两个字组成。
3. 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思是指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概念或动作的含义。
每个词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用于表达特定的概念或指代特定的事物。
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释和理解:•字面意思:即词语的表面含义,可以通过词语的字义进行理解。
例如,“苹果”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一种水果。
•引申意义:即词语在特定语境下所代表的扩展意义,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和理解的。
例如,“苹果”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指代苹果公司、电子产品等。
•情感色彩:词语也可以带有情感色彩,即特定词语对人们情绪和态度的暗示。
例如,“美好”这个词代表着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4. 词语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词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正确使用词语:遵循词语的语义和用法规范,避免出现用词错误的情况。
•明确词语意义:理解词语的实际含义,不要根据个人主观理解来使用词语。
•注意语境:根据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区分近义词:对于有相似词义的词语,要能够准确区分它们的使用情况。
5. 总结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词语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备独特的意义。
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字面意思、引申意义和情感色彩来解释。
在使用词语时,需要注意正确使用词语、明确词语的意义、注意语境和区分近义词等注意事项。
有引申含义的词语

有引申含义的词语
1. 道义:除了指道德的意思,还可以指讲究道理、公正的行为或态度。
2. 危言耸听:除了指故意夸大或夸张事物的危险程度,还可以指故意渲染、制造恐慌等。
3. 江湖:除了指江湖沙滩,还可以指社会上一些非正规的、游离于常规法律规范之外的活动或组织。
4. 众矢之的:除了指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还可以指成为广泛关注和骚扰的对象。
5. 火中取栗:除了指从火中取出栗子这个寓言,还可以指冒着危险、受累的代价取得某种好处。
6. 水落石出:除了指水退之后暴露出的石头,还可以指事情真相或真相被揭示出来。
7. 言之凿凿:除了指言辞确凿有力,还可以指某件事情真实无误、确凿无疑。
8. 闻名遐迩:除了指名声传遍遥远的地方,还可以指某种情况、事件广为人知、传播得很远。
9. 新陈代谢:除了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还可以指一种事物不断变化、更新的情况。
10. 不欢而散:除了指不愉快的气氛下结束,还可以指双方不
再保持交往关系,各自分道扬镳。
词语辨析 含义,涵义和含意

词语辨析含义,涵义和含意词语辨析:涵义、含义、含意的其别"含义\涵义"是同音同义不完全同形词,目前在词典中多两词并收,导致不少人比较迷糊,因为这些词典都没有对这两个词规范一下,不能确定其中一种为标准写法,以消除歧解.“含义”是指字、词、话语等所包含的意义。
“涵义”与“含义”的意思完全相同,两者是一对异形词。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的推荐,应该采用“含义”的写法。
例如:这个句子的含义应当仔细推敲。
这个词的含义跟刚才提到的那个词完全不同。
另外,还应当注意,“含意”跟“含义”不同。
“含意”是指诗文中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例如:这首诗的含意深邃,应当细心领会。
主人公的这句话有弦外之音,须揣摩其中的含意。
这个句子的含义应当仔细推敲。
这个词的含义跟刚才提到的那个词完全不同。
另外,还应当注意,“含意”跟“含义”不同。
“含意”是指诗文中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例如:这首诗的含意深邃,应当细心领会。
主人公的这句话有弦外之音,须揣摩其中的含意附上两词的释义:含义hányì(1)[meaning;connotation]∶[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这个词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2)[implication]∶暗示,示意;涵义这句话含义深刻涵义hányì[connotation;implication;meaning] 涵意。
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被定义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
一)意义:1.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价值;作用:积极的~;人生的~。
3.内容。
4.美名,声誉。
二)意义:1.谓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
2.内容。
3.美名,声誉。
4.作用,价值。
一个人或事给人的主客观判断。
七年级上册语文《阅读- 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表达效果)》

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表达效果)考点解读词语在备用状态时的意义叫“基本意义”,即词语本身的字面义,而当词语进入语境后,它的意义就是动态的、变化的了,往往含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即语境义。
与一词多义不同,语境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
这种含义与词的基本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与基本义不同。
本考点侧重考查语境义。
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修辞义:主要指比喻义、借代义、移觉义、讳饰义、比拟义等,要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理解,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2.隐含义:隐含义即词语的深层含义,就是人们常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它是相对于字面义而言的。
理解隐含义应注意象征义。
3.临时义:临时义是相对于词语的固定意思而言的,它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意思,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
4.附加义:作者从情味、感情色彩等方面给词语附加的含义。
容易被考查的重点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1.与文章内容、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
2.体现作者感情、立场的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4.有着丰富内涵或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
5.包含修辞手法,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词语。
另外,一些重要的代词,对文章的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词语,在语境中作别种义项的词语,等等。
都是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应特别重视。
【常考题型】1.阐述词语的含义;2.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更换或删除;3.从某一角度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
【解题策略】一、词语的理解中考阅读中对词语含义的考查一般为理解文中或句中的含义。
这里的“文中”或“句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
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词语是我们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单位。
了解和理解词语的含义对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效果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和技巧。
一、从字面意思理解词语含义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最直接的方法。
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的字面意思就能揭示出它的真实含义。
比如,“苹果”这个词在字面上指的就是一种水果,我们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正确理解。
二、从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含义的重要线索之一。
通常,词语出现在一个句子或段落中,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上下文来推测其含义。
比如,“他是这个项目的领导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从后面的句子可以推断出“领导者”的含义是指“担任重要职责的人”。
三、查阅词典解释当我们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语或者对一个词语的含义有疑问时,查阅词典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词语的定义、词性以及常见的用法等信息,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学习词语的构词规律很多词语都有一定的构词规律,通过学习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比如,以“-able” 结尾的词通常表示“可以被……的”,比如“可读的”、“可行的”等。
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理解和运用新词汇。
五、注意词语的多义性一个词语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含义,这就是词语的多义性。
在理解词语含义时,我们要注意识别不同义项,并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含义。
比如,“银行”既可以指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也可以指江边或湖边的河堤。
六、练习阅读和听力理解提高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
阅读和听力是最直接的练习方法。
通过多读书、多看报、多听听力材料,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总之,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我们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效果的基础。
通过字面意思、上下文推断、查阅词典、学习构词规律、注意多义性以及练习阅读和听力等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提升对词语含义的准确理解能力。
只有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我们才能在语言交流中更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词语含义 本义比喻义 引申义 语境

词语含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语境1. 本义是指一个词语最基本、最原始的意思,是其最原始的含义。
如“水”的本义是液体形态的H2O分子。
2. 比喻义是指一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引申出来的新意义,通过类比或隐喻来表达。
如“鲜花”可以比喻为美丽的事物。
3. 引申义是指一个词语通过语境扩展出的更广泛的意义。
如“纸”最初指的是纸张材料,引申义可以是指证据或文书。
4. 语境是指词语所出现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文本、对话、地域、文化等。
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5. 古诗中常出现的“桃花”一词,本义指桃树上的花朵,比喻义可以表示美好的爱情,引申义可以表示美丽的事物。
6. 在生活中,“鸟人”一词的本义是指会飞的人,比喻义可以表示某人很聪明或热爱自由,引申义可以指艺术家或文化人。
7. 在旅行中,“走失”一词的本义是指失去联系或离开正确的道路,比喻义可以表示丢失了东西或事情进展不顺利,引申义可以指探索未知领域。
8. 读书中,“抄袭”一词的本义是指抄写他人的作品,比喻义可以表示模仿或剽窃他人的思想,引申义可以指盗用他人的创造品。
9. 在体育比赛中,“输赢”一词的本义是指胜利或失败,比喻义可以表示成功或失败,引申义可以指一场争斗或竞争的结果。
10. 职场中,“晋升”一词的本义是指升迁到更高的职位,比喻义可以表示进步或提升,引申义可以指事物的发展或进化。
11. 在社交场合,“冷漠”一词的本义是指冷淡的态度或无情的表现,比喻义可以表示不关心或不重视,引申义可以指缺乏热情或温暖。
12. 在食品中,“辛辣”一词的本义是指味道辣的食物,比喻义可以表示坚持不懈,引申义可以指事情的艰辛或艰苦。
13. 在心理学中,“恐惧”一词的本义是指害怕或担心,比喻义可以表示对某事感到厌恶或不喜欢,引申义可以指心理上的障碍或威胁。
14. 在天文学中,“黑洞”一词的本义是指具有极强重力的物体,比喻义可以表示陷入困境或不可逃脱的局面,引申义可以指混乱或无序。
词语含义与作用初中

词语含义与作用初中
在语言的学习与应用中,词语作为基本单元,承载着丰富的含义与作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词语的含义与作用,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一、词语的含义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词和词组构成,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
词语的含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义:词语最初的意义,通常来源于事物的本质特征。
2.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词语产生了新的意义。
3.转义: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与本义和引申义无关的、临时的意义。
4.比喻义:通过比喻手法,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二、词语的作用
词语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以下作用:
1.表达意义:词语是传递思想、情感、意愿等的基本载体。
2.连接句子:词语可以作为连接词,使句子之间产生逻辑关系,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3.修辞作用:恰当运用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文本的艺术性。
4.突出重点:通过强调词语,可以使句子或文章的重点更加突出。
三、初中生如何掌握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1.扩大词汇量:多读书、多积累,提高对词语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2.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3.学会运用词语:在实际写作中,尝试运用各种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语感: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对词语含义和作用的敏感度。
总结: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通过扩大词汇量、理解语境意义、学会运用词语和培养语感等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词语(含短语)”一般指: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4、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代 词) 5、比喻、借代、反语等修辞的词语 6、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
近年高考本考点出现的机率是90%,如:
【答案】①它们,指那些无人采撷又被不定的风撒落到 海角天涯的种籽。(2分。如照抄第2段首句,或中心 词未落在“种籽”二字上,均不得分。) ②这些种籽//必须自己去寻找赖以生存的土壤。
注意:
✓要从答题范围中找答案。 ✓找到了答题区间,还要根据题 干要求变通。
【例2】在造化的循环中,也许自然是一个不可破 的樊笼,我们不能在关外苦寒之地,真见到芭蕉 开花;但是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 消融,芭蕉破地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 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寄意,正是艺术创作最 可贵的地方。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的《雪中 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
哲人肃然打断了他的话,问道:“那你不妨去问 一个刚刚延误乘机的游客,一分钟值多少钱;你再去 问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幸运儿’,一秒钟值多少 钱;最后,你去问一个刚刚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 一毫秒值多少钱?”
年轻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温馨提示 只要我们拥有现在,那么我们就是富有 的。因为,我们每天都拥有86 400秒的时间可以支 配。如果你不珍惜,时间就会像风一样从你身边溜过, 给日子留下一片苍白。当你懂得珍惜,知道让每一秒 的时间都应该给生活涂上一抹色彩,那么你的人生自 然就绚丽起来了。
2011年北京卷
19.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 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的“雪”的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6分)
2010年北京卷:
17.简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
2009年北京卷:
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 么?(2分)《司马祠》
文章最后说,“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 的《雪中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 个角度”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6字)你认同这种 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 高三期末练习)
第1问:这个角度,指伟大的心灵能够突 破自然樊笼,改变造化循环,这是艺术创作 最可贵之处。
第2问: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素材积累•时间与财富
有一个一无所长、生活无聊的年 轻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指明一条道 路。
年轻人说:“我至今仍一无所有,恳 请你给我指明一个方向,使我能够找到 人生的价值。” 哲人摇了摇头,说:“我感觉你和别人一样富有 啊,因为每天时间老人也在你的‘时间银行’里存下 了86 400秒的时间。”
年轻人苦涩地一笑,说:“那有什么用处呢?它 们既不能被当做荣誉,也不能换成一顿美餐……”
2011年全国卷: 17.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 分) 《针挑土》(芳菲)
2012年浙江卷:
品味文章第11段中3个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
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6分)
拍拍
喝令 挺直
2012年北京 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为“绝顶”结合文章说说作
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哪几层含义? (5分)
【解题方法】根据句间关系,确定范围; 根据题目,改换角度。
根据“但是 ”,可知后面的是论述的 重点;再根据摘要概括、改变叙述角度的方 法,将“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改 换成“改变造化循环”,答案可以得出。
(2)无指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转换
无指代词的指代内容,这是高考题中 考查得最多的,因为它往往是理解句意 的关键。
“理解词语”类的相关题型:
• 1.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指代义、临时 义、隐含义、修辞义,可统称为语境义)
• 2.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 3.某些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 4.联系全文,理解相关词语的内涵及其体
现的思想感情。
第一类题型: 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一)、指代义
1、指示代词 近指:“这”、“这个”、“这些”; 远指:“那” 、“那个”、“那些”; 不定指:“某”“某些”等等。
(3)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4)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理解
现 代 文 阅 分析 读 能 力
鉴赏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把握文意,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文中重要词语 的
理解和解释
学习目标:
【解题方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 所隐含的内容,弄懂语境中词语的 比喻义、借代义等。
【例一】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 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 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 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 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 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 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 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 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 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 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 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 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马
万
到
马
成
奔
功
腾
高考代文阅读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的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 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B理解(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C分析综合 (1)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2)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 (3)文本内容的归纳与概括 (4)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概括 (5)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E鉴赏评价 (1)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鉴赏 (2)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2、非指示代词
解题窍门:“内容转换”法
(1)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转换
【解题方法】
联系上下文,分析辨认、代入确认; 根据题干,改换角度。
【例1】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 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 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线石缝里。尽管 它们也能从阳光分离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 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 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① “它们”,指的是什么?②“严峻”,是指什 么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