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圈及商业体量、人流量计算模型

合集下载

商圈分析模型

商圈分析模型

商圈分析模型商圈是一个地理概念。

从行业角度讲,不同业种和业态的零售业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从事经营活动,这个区域的范围就叫商圈。

从零售业者的角度讲,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

在许多大型项目(特别是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中,商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商圈内的竞争状况、业态类型、消费者特征以及经济地理状况等深入了解是进一步确定立项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CMRC在多年的市场研究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提高,逐渐完善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关于“商圈研究模型”。

(1)商圈的划分一般来讲,商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见下图所示)。

主要商业圈:在该商业圈的顾客占顾客总数的比率最高,每个顾客的平均购货额也最高,顾客的集中度也较高;次要商业圈:在该商业圈的顾客占顾客总数的比率较少,顾客也较为分散;边缘商业圈:在该商业圈的顾客占顾客总数的比率相当少,且非常分散。

(2)商圈研究内容商圈研究基本由 4 个方面构成:商圈范围确定、商圈调查、资料分析和商圈结论。

具体而言,商圈研究指的是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方法,对商圈的人口构成、竞争环境、消费特征、购买力等进行分析研究。

具体的研究项目包括:-确定项目选址及商圈的范围,确定商圈型态;-商圈所在区域商贸状况、环境的优劣势、道路交通状况;-行业调查、经营业种业态、物业管理、经营模式;-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及常住 / 外来人口、消费特征、购买力和人文特征;-锁定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及经营策略;-影响商圈的其他市场因素,政策、法规、城市规划等;-评估商圈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确定商业项目的战略规划方向及业务方向。

(3)商圈研究计划商圈确定1、商圈地理位置确定2、商圈半径确定3、商圈描述与划分竞争者研究1、竞争类型及基本状况分析2、SWOT分析3、竞争战略分析综合研究1、商圈机会分析2、项目规划及战略发展方向3、项目财务分析消费者研究1、购买力研究2、消费行为研究3、消费者满意度研究商圈评估1、商圈经济评价2、居民经济状况分析3、其他经济分析人流监测:定期定点监测某业态模式下的人流状况,包括流量、总量、性别、年龄及职业等定性研究方法:商圈研究的定性调查技术包括小组座谈会、专家意见法、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商圈研究的定量调查技术包括入户访问、定点访问以及电话访问等;数据分析技术:商圈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技术为相关分析、判别分析、对应分析等;机会分析技术: SWOT 分析、竞争分析、业态成长模式分析等。

客流量计算公式

客流量计算公式

客流量计算公式客流量计算公式是一个用于衡量人流量的数学表达式。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所和场合,如商场、车站、机场、景区等,能够对人流量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人流量的计算涉及多种因素和方法。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计算公式为“人流量=人均面积×活动面积×活动频率×活动时间”,其中每个因素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计算方式。

首先,人均面积是指每个人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不同场所的人均面积会有所差异,如购物中心一般较为宽敞,而地铁或公交车辆上则相对狭小。

通过测量和统计,我们可以获得人均面积的具体数值。

其次,活动面积是指进行活动的区域的大小。

活动面积越大,能够容纳的人流量就越多。

例如,在一个广场上举行的大型音乐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因为其活动面积广阔。

活动频率是指活动的发生次数。

如某一商场每天都举行各种特殊活动,那么在相同时间段内的人流量就会更高。

因此,考虑活动频率对于人流量计算至关重要。

最后,活动时间是指活动的持续时间。

如果活动时间较长,参与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景区或购物中心的节假日促销中,活动时间延长,吸引了更多的人流量。

当我们结合这些因素,应用人流量计算公式时,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结果。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计算公式仅能提供一个大致的人流量估计,具体情况仍需根据实际经验和实地调研进行综合考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人流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场所布局、人员调配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决策。

例如,商场在特定时段可能会提前安排更多的服务员,以应对预计的高人流量;景区可以根据活动频率和时间,调整门票价格,以达到最佳利益。

综上所述,人流量计算公式是对人流量进行准确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管理和运营各类场所。

通过合理应用这一公式,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同时,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我们也需要不断地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工作,以提高人流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商业圈业态体量测算办法范本

商业圈业态体量测算办法范本

内部管理系列编号:FS-ZD-04020商业圈业态体量测算办法
Business circle business volume measurement method
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员工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责任感、归属感,特此制定。

商业(圈)业态体量测算办法
商圈聚合系数(K)=规划面积/测算商圈可支撑面积
首先测算出一个业态的可支撑面积(S),S=同期商圈消费支出/业态单位面积盈亏平衡点收入×商圈内同业的分流比例。

例如,我们测算一个商圈内餐饮类业态的面积是20000,而规划面积是5000
请输入您的公司名字
Fonshion Design Co., Ltd
第1页/ 共1页。

城市商圈及商业体量、人流量计算模型

城市商圈及商业体量、人流量计算模型

RR1 F1=w*k
d12 RR2 F2=w*k d22
W、K为常数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ABC模型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求出商圈分界线。 所谓商圈分界线是指两个城市 O 1 和O 2 对该分界线上任何一点的吸引力相同。
用数学公式表现为:
F1=F2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ABC模型
二、人流量测定(顾客光顾频率)
A. 哈夫模型
哈夫模型使用要点: (1)推估各邻近区域来店顾客人数,计算整体营业潜力。 (2)改变产品组合则sj也会改变,故可先决定产品业态与
组合。 (3)画出商圈大小。 (4)画出商圈的三个层次。 (5)假设某商圈四周有四家竞争零售店,则可计算出各
家商店吸引顾客的机率进而可推估出商店营业额。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雷利模型
雷利零售引力定律的使用时机
商圈分析须配合常识综合研判,有时须结合多项技 术 合用,研判才较准确。利用雷利定律研判商圈虽较 粗略,但在资料不足时仍可适用。
雷利零售引力定律的假设前提
(1)两城市主要道路交通易达性一样。 (2)两城市之零售店经营绩效无多大差异。 (3)两城市人口分布相似。
哈夫模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以商业项目的面积表示其吸引力或魅力值,而实际上商业设施的建筑 形态、业态的组合、市场定位、经营策略方式、宣传广告等都会与商业设 施的吸引力具有直接关系; 2)、对商业项目面积的修正值 。为了避免产生第一类的错误,引入的修 正参数 对商业项目以面积代表吸引力的做法进行了修正,一般情况下取值 为1时,即陷入第一类的错误中,其取值为经验值; 3)、消费者选择商店的参数 。取值原则为按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界 定,但是不同地区的消费文化以及各地商业发达的不平衡性等使得不同地 区的消费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统一的数据难以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

如何计算商铺的人流量

如何计算商铺的人流量

如何计算商铺的人流量
在商铺投资过程中,商铺投资者需要对商铺的客流量做出测算,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1、预测销售额:计划成本与期望利润相加计算;
2、产品购买数量:预测销售额/产品单价;
上海浦东世纪大道浦电路口正在推出的"国际金融家"裙房商铺为例:
首先,假设几个经验数据:1)、浦电路地铁站站口一家经营服装的商铺,顾客流失比例为70%。

2)、进入该店的顾客中,其中有15%会有购买行为,即顾客购买比例为15%。

3)、该店的物业租金为300元/平方米/月×30平方米=9000元/月。

4、行业利润率(业主期望回报率)为30%
首先,假设几个经验数据:1)、浦电路地铁站站口一家经营服装的商铺,顾客流失比例为70%。

2)、进入该店的顾客中,其中有15%会有购买行为,即顾客购买比例为15%。

3)、该店的物业租金为300元/平方米/月×30平方米=9000元/月。

4、行业利润率(业主期望回报率)为30%
然后,我们来进行公式计算:
步骤一:租金(或购房利息)×(1+行业利润率)=预测最低销售额,即9000×(1+30%)=11700元
步骤二:预测最低销售额/平均销售单价=预测最低销售量,即11700/100(假设平均单价)=117件
步骤三:预测最低销售量/顾客购买比例=预测最少顾客量,即 117/15%=780人
步骤四:预测最少顾客量/交通流量与顾客流量比=预测最低交通流量,即 780/(1-70%)=2600人。

商圈运营分析方案

商圈运营分析方案

商圈运营分析方案背景城市中心的商圈是各个行业中重要的发展区域,其商业模式的成功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然而,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圈经营者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据分析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分析模型商圈的运营分析主要依赖于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流量预测在商圈中,人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人流量的预测能够帮助商圈经营者制定更准确的经营策略,以适应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人流量预测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历史人流量、大型活动、地铁站人流等来进行预测。

2.消费者画像商圈经营者需要对商圈内的消费者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定位。

消费者画像主要通过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兴趣爱好、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

3.门店分布优化针对不同的商圈经营,商圈内门店数量和种类需要进行适宜的规划和布局。

因此,门店分布优化可以使得商圈的运营更加高效。

4.竞争对手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定价策略、商品需求量和市场份额等信息,有助于商圈经营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和制定相关经营策略。

实施方案商圈的运营分析需要依靠数据分析平台和机器学习模型等创新技术实现。

具体实施方案为:1.数据采集安排针对人流量预测和消费者画像等,需要采集人流数据、应用程序数据、公共数据等。

商圈经营者可以与各大APP和公共服务组织合作,采集相关的数据,在运营分析平台上进行汇总和整理。

2.数据整合和清洗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格式不一致、不完整或包含异常值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整合和清洗。

可以通过Python等编程语言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3.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使用Tableau等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人流量分析,进行消费者人群分析和画像。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门店分布优化,竞争对手分析等分析策略。

4.运营监测和优化商圈运营分析方案的实施需要不断进行运营监测和优化,不断更新商圈运营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哈夫模型:最有效的计算商圈的分析工具之一

哈夫模型:最有效的计算商圈的分析工具之一

哈夫模型—最有效的计算商圈的分析工具之一1. 概念含义 (3)1.1. 背景法则 (3)1.2. 核心论点 (3)2. 主要内容 (3)2.1. 公式表示 (3)2.2. 假设条件 (5)2.3. 计算步骤 (5)3. 工具应用 (6)3.1. 运用哈夫模型预测销售额 (6)4. 贡献与局限性 (7)4.1. 哈夫模型在城市商圈研究中的贡献 (7)4.2. 哈夫模型的局限性 (7)5. 实例分析 (8)5.1. 案例:I地区各商店的消费人群前往消费的概率哈夫模型计算 (8)6. 相关工具 (9)6.1. 雷利法则 (9)6.1.1. 概念含义 (9)6.1.2. 假设前提 (10)6.1.3. 数学公式 (10)6.1.4. 举例说明 (10)6.1.5. 局限性 (10)6.1.6. 使用时机 (11)6.1.7. 适用范围 (11)6.2. 雷利和哈夫的修正模型 (11)6.2.1. 数学公式 (11)6.2.2. 适用范围 (12)7. 参考书目 (12)1.概念含义1.1. 背景法则在哈里斯的市场潜能模型的基础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者戴维·哈夫(D.L.Huff)教授于1963年提出了关于预测城市区域内商圈规模的模型--哈夫概率模型,(也称时间面积商圈界限模型)。

迄今为止,哈夫模型仍然是最有效的计算商圈的方法之一。

哈夫概率模型基本法则依然是引用万有引力原理。

它提出了购物场所各种条件对消费者的引力和消费者去购物场所感觉到的各种阻力决定了商圈规模大小的规律。

1.2. 核心论点哈夫认为:从事购物行为的消费者对商店的心理认同是影响商店商圈大小的根本原因,商店商圈的大小规模与消费者是否选择该商店进行购物有关,通常而言,消费者更愿意去具有消费吸引力的商店购物,这些有吸引力的商场通常卖场面积大,商品可选择性强,商品品牌知名度高,促销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相反,如果前往该店的距离较远,交通系统不够通畅,消费者就会比较犹豫,根据这一认识,哈夫提出其关于商店商圈规模大小的论点:哈夫论点:商店商圈规模大小与购物场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成正比,与消费者去消费场所感觉的时间距离阻力成反比。

商铺位置选择的人流与客流分析方法

商铺位置选择的人流与客流分析方法

商铺位置选择的人流与客流分析方法商铺位置选择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它直接关系到商铺的生存与发展。

在选择商铺位置时,人流量和客流量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人流量与客流量的分析方法,帮助商家进行科学合理的商铺位置选择。

一、人流量分析方法人流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区域的人的数量。

了解人流量分布情况有助于确定商铺所处地段的繁华程度和潜在消费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流量分析方法:1. 街道调查法:通过在街道上设立人员统计点,统计不同时间段通过的人数,并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和区域。

2. 交通流量法:通过分析交通流量,可以初步估计人流量。

例如,观察交通线路的繁忙程度,高峰期内是否有公交车或地铁经过,这些都能为商铺的人流量提供参考。

3. 目视观察法:直接观察目标区域的人流情况,如繁华商业街、购物中心、公园等。

这种方法虽然主观一些,但可以通过观察人群密集程度、人们行走的方向和停留的时间来评估人流量。

二、客流量分析方法客流量是指商铺吸引到的潜在顾客数量,也是商业运营的关键指标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客流量分析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收集顾客的信息和意见,了解其购物需求和消费习惯。

同时,可以在问卷中询问顾客来自哪个地区,从而分析不同地区的客流情况。

2. 客流监测系统:安装客流监测设备,例如门禁系统、红外线传感器等,即可实时监测商铺的客流量。

通过客流监测系统的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客流量的高峰和低谷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促销活动。

3. 历史数据分析法:对历史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比如每天、每周、每月的销售额和顾客数量。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时间段的客流规律,为商铺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三、人流与客流分析的综合应用在商铺位置选择时,人流量和客流量分析需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一些常见的综合应用方法包括:1. GIS分析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人流量和客流量的数据叠加在地图上,形成可视化的分布图。

商业业态体量测算办法范本

商业业态体量测算办法范本

内部管理系列编号:FS-ZD-04020商业业态体量测算办法
Commercial business volume measurement method
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员工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责任感、归属感,特此制定。

商业业态体量测算办法
商圈聚合系数(K)=规划面积/测算商圈可支撑面积
首先测算出一个业态的可支撑面积(S),S=同期商圈消费支出/业态单位面积盈亏平衡点收入×商圈内同业的分流比例。

例如,我们测算一个商圈内餐饮类业态的面积是20000,而规划面积是5000
请输入您的公司名字
Fonshion Design Co., Ltd
第1页/ 共1页。

店铺选址人流量调查课件

店铺选址人流量调查课件
商圈内的人流 有高度的目的 性
封闭区域的本身 可能有特定线路 就是主要聚客点
办公大楼为主, 但不一定有大型 百货,但通常有 一些配套的中高 档服务专卖店, 咖啡馆及便利店
交通相当便利,偶 尔会有地铁直达
至少有一个聚客 点吸引人流(大 型的公园,博物 馆店铺,选广址人场流等量调)查课件
与A商圈类似
*家乐福 *大润发 *乐购 *沃尔玛 *梅陇镇 *国贸(北京)
店铺选址人流量调查课件
人流量测算规则及方法
家乐福 店址
A
A测试点计录靠店址一侧的双向人流 B测试点记录所有进入家乐福的人流数 (如卖场有多个主入口,则应同时计
算人流) 总人流数=A+B
B
如果该X商圈尚在筹备中,则需测算餐 厅所在位置主入口的人流,同时参考 该业主提供的预测TC为基础估算人 流;在该种状况下,如果进行人流复 测时,则同样采用左图所示方法
店铺选址人流量调查课件
人流量测算规则及方法
6、对于与卖场相结合的商圈或单纯的X商圈 (购物中心或大卖场),人流量的测算依据 以下规则及方法: A、新址在A+X,B+X,C+X,D+X商圈, 且新址有独立对外的出入口时,则需计算经 过门店门口的人流及进入该卖场的人流(如 卖场有多个主入口,则应同时计算人流), 按图1方式测算人流。
店铺选址人流量调查课件
人流量测算规则及方法 情况C:如果店址A附近有较大规模的市政建
设,因此导致封路,变道或特定时间内的人车
管制通行,而影响了正常人流量,则我们可参
考以下变通方法统计人流量
A 店址
在距离店址不超过100米的范围内,选 择平时人流量与店址相当的点测试人流 量(如左图B点);若B点也有问题, 可选择C点

测算人流量方法

测算人流量方法

统计客流量的方法
情况一:商业街较长,门店处于商业街中部,且周围几条道路车辆较多,行人不便穿过道路。

客流量统计方法:统计1、2两条动线客流量之和
情况二:门店处于商业街街角,周围道路车辆较多,行人不便通过。

客流量统计方法:统计1、2、3、4四条动线客流量之和
情况三:门店处于商业街中段,周围道路车辆较少,行人通过道路比较容易。

客流量统计方法:统计1、2、3、4四条动线客流量之和。

情况四:门店处于商业街街角,周围道路车辆较少,行人比较容易通过。

客流量统计方法:统计1、2、3、4、5、6、7、8。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方法一:线性回归模型常用方法之一是线性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城市人口规模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假设人口规模与一些自变量(如城市面积、GDP、人口密度等)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然后通过拟合这些自变量的数值来预测人口规模。

例如,我们可以收集一组城市的数据,包括城市的面积、GDP、人口密度等自变量,以及对应的城市人口规模。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这些数据,并得到一个线性方程,例如:人口规模=a*面积+b*GDP+c*人口密度。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这个线性方程来预测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

方法二:人口增长模型另一种常用方法是人口增长模型,这些模型基于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模式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人口增长模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例如指数增长模型、递减增长模型、饱和增长模型等。

以指数增长模型为例,这种模型假设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与当前的人口规模呈正比。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使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人口规模。

例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在过去几年里呈指数增长,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增长趋势来预测未来的人口规模。

方法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另一个常用方法是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和人口规模。

使用GIS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一种实例是基于空间插值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已知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的点数据,然后使用插值算法来推断其他地区的人口规模。

插值算法可以基于点数据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推测未知地区的人口规模。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GIS收集一组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的数据。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空间插值技术来推断未知地区的人口规模,例如使用反距离加权法或克里金插值法来预测其他地区的人口规模。

综上所述,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可以是基于线性回归模型、人口增长模型或地理信息系统等。

商业体量测算模式

商业体量测算模式

商业体量测算模式
最近很多商业项⽬,体量从⼏⼗万⽅到上百万⽅,规模巨⼤让⼈惊叹,开发商业项⽬也是⼀个接⼀个,不管市场潜⼒多⼤,市场需求如何,先开发再运作,或者边开发边运作,今天我在这⾥就重点说商业理性体量多⼤⽐较合理,或者⼀个商圈内商业规模多⼤合适。

因为未来随着商业成熟,商业地产的开发都将会⾯临确定⼀个合适规模的开发体量问题。

⾸先引⽤两个公式;
1、零售销售额=购物概率*⼈⼝*⼈均零售开⽀
2、商业⾯积=零售销售额/单位⾯积营业额
购物概率测算公式选⽤赫夫模型公式
在计算购物⼈流(购物⼈流=购物概率*⼈⼝)同时,画出商圈⼤⼩和画出商圈的三个层次。

分别计算三个层级,核⼼商圈(交易区域)、次级商圈(交易区域)、边缘商圈(交易区域)
然后累加总的销售额,其中在计算商业⾯积或体量的时候,单位⾯积营业额也可以⽤零售平均收益额替代。

赫夫研究模型是商业体量测量体系中最为成熟的研究⽅法。

但这⼀模型的运⽤需要收集⼤量的基础数据和进⾏较⼤规模的市场调查,对调查执⾏和数据处理都有较⾼要求,⼀般只为专业的市场研究⼈员所使⽤
⼀般采⽤⼈均商业⾯积来计算商业体量,其中根据商业外向型商业类型还是内向型商业类型以及其服务半径和住宅参考⼀定⽐例或⼈均商业⾯积来计算,国际上通常⽐例是⼈均在1.2-1.5M2.。

商圈界定模型

商圈界定模型
Ba Pa = Bb Pb
1
Db D a
Pa :a 城市的人口 Da :城市之间的居民聚集区到 a 城市的距离
这个公式表示的是在商圈内的消费者总数中,吸引到a城市和吸引到b城市 的比值。把比值为60%的地点连结起来,得到该商业中心的一级商圈
取该商业中心的商圈。
商圈界定方法 商圈: 商圈:就是客流的来源范围
在实际的商圈分析中,一般把商圈分为三个层次
级别
初级商圈 二级商圈 三级商圈
范围
以从商铺物业向四周行程为 20~30分钟路程为半径所构 成的范围
销售量
60%~70% 20% 5%~10%
商圈界定方法 莱里( 莱里(Reilly)吸引力模型 )
两个城市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之间的某一聚集区的居民,是如何选择购 说明:位于两个 两个 商业中心 物地点的。 指出:在正常条件下,两个城市商业中心吸引的零售贸易额与大城市的人 口比重的一次方成正比,与两城市之间的居民聚集区到小城市的距 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处理三个或三个以上商业中心区的相互作用,用以下公式来说明某个已知 地点上的消费者将到一个特定的商业中心区购物的可能性
Sj P(C ij ) =
n λ Tij
S j ∑ Tijλ j =1
P (Cij ) :为i居民聚集区的消费者到j商业中心区购物的可能性; S j :为j商业中心区的面积;
λ Tij
:为从i居民聚集区到j商业中心区的出行时间;
n: 为i居民聚集区周围商业中心的数量; λ: 为不同购物目的的行程时间的作用系数 休佛发现,购买家具,λ=3.19;购买衣服,λ=2.27 要考察的j商业中心区,用休佛模型可以计算各个居民聚集区i的消费者到j商业中心区购物的可 ) 能性值,把它们标在商圈平面图上,把 P(Cij 大于或等于60%的部分连接起来,就可以求

201312_重庆中原_城市新区综合体商业业态配比计算模型

201312_重庆中原_城市新区综合体商业业态配比计算模型

业态价值
/酒吧
1
2
3
4
综合评价结果:将各项因子评价结果汇总,分别乘以权重可得总的配比倾向:休闲娱乐≈ 35.85% ,餐饮≈ 27.96%,零售≈ 30.66%,其他≈ 5.54%
业态联动 租金回报 消费需求 吸客能力 综合评价 业态配比
休闲娱乐
餐饮
零售
其他
20%
3.73
2.57
3.18
0.65
20%
3.35
3.23
3.84
1.08
30%
3.98
3.02
3.34
0.3
30%
3.95
2.98
2.8
0.5

2.536
1.688
2.143
1.931
35.85%
27.96%
30.66%
5.54%
计算方式:
业态综合价值评价结果,作 为项目业态配比的重点参
R1=业态联动均值 R2=租金回报均值 R3=消费需求均值 R4=竞争差异均值 照。
• 对项目业态类型和比例的直接要求,项目定位的直接 体现。指导项目业态配比问题。
业态配比模型构建
4大因子 业态联动 租金回报 消费需求 吸客能力
休闲娱乐
餐饮
零售
其他
20%
O
O
O
O
20%
O
O
O
O
30%
O
O
O
O
30%
O
O
O
O
权重关系说明
消费需求是业态之根本,多数项目需优先考虑此项权重。 新商场需要发动机,业态的吸客能力是城市新区商业项目业态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人流带动和租金回报因素通常因项目发展阶段不同差异较大,对于项目初期更多会考虑能迅速

人的流量计算公式

人的流量计算公式

人的流量计算公式人的流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特定的条件和参数,计算人群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流动情况的数学公式。

人的流量计算是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商业规划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群的流动规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人的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通常将人的流动情况分为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驾驶私家车等几种情况,每种情况下的人的流动都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建立相应的人的流量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步行情况下的人的流量计算公式。

步行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因此对于步行人群的流量计算尤为重要。

在步行情况下,人的流动速度一般是一个固定值,假设为V,单位为米/秒。

假设某一特定区域内步行人群的密度为ρ,单位为人/平方米。

那么该区域内的步行人的流量Q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Q = V ρ。

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区域的步行人数,V为步行速度,ρ为步行人群的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某一特定区域内步行人群的流量,从而为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骑行情况下的人的流量计算公式。

在城市中,骑行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出行方式,因此对于骑行人群的流量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步行情况类似,我们可以假设骑行人群的密度为ρ,骑行速度为V,单位同样为米/秒。

那么该区域内的骑行人的流量Q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Q = V ρ。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同样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某一特定区域内骑行人群的流量,为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步行和骑行之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驾驶私家车也是城市中常见的出行方式。

对于这两种情况下的人的流量计算公式,我们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人群的流动情况。

总的来说,人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群的流动规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的“生活资料”商业需求总量 该项目地可发展商业项目的规=模
所在地区商业设施每平方米平均零售额
二、人流量测定(顾客光顾频率)
B. ABC模型 针对以上模型存在的问题, ABC 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商圈研究的研究方法:
区域范围内 主要竞争城市研究
都市圈城市研究
研究商业设施所在城市 与区域内主要竞争城市之间的商圈范围、
了解研究城市商圈的大致轮廓
研究商业设施所在城市 与区域内主要竞争城市之间的商圈范围、
Y j :表示j商场的年营业额,营业额越大表示业态组合越 丰富,商品定位能吸引一定消费受众; T ij :表示阻力,以消费者从地点i到j商场所需时间表示; λ:对不同车程时间进行修正的系数, 根据地区 i的消费 者实际以怎样的概率选择j商业项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 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其经验值来确定。
计算出 P ij 即地点i的消费者愿意到商场j的概率,可以进一步得到地点i到商场j消费者的预测值。 然后根据商圈的一般确定原则来界定核心商圈(50-65%客源)、次级商圈(15-25%客源)及边
B. ABC模型 运算模块
二、人流量测定(顾客光顾频率)
假设商场 j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这个商业项目的营业额呈正比(j=1,2,…X),与消费者从地点i到该商场的阻力呈成反 利用ABC模型设定地点i的消费者选择商场j的概率P ij , P ij 公式如下所示:
Yjμ
Pij =
TIj λ n
Σ
Yjμ
J-1 TIj λ
相关目标商业体的月度商业营业收入 每平米商业的市场营业额=
相关目标商业体的面积
根据各地区范围内各行业一般性营业额水平,在保证在营 商业和即将进驻商业都保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平均利润率), 判断片区内是否能新增目标商业体量和新增规模。
三、“生活资料”的商业需求法
第一步:到项目所在城市政府方面的网站。一般在“政府年终报告”中 都公布本城市“社会零售总额”数字。这个“社会零售总额”包含了一部 分“生产资料”的社会零售总额。
B. 方法二
一、商圈的概念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原理建立的以雷利和哈夫模 型为代表的数学模型,以及由其衍生的各类模型, 如康帕斯模型、阿普波姆模型、伽萨模型、埃尔伍 德模型以及雷利和哈夫的修正模型等,其应用性和 适用性更为广泛。
本文以此种方法开展探讨
二、商圈的确定
模型使用前提
大型商业/华润万 象城、华南MALL
中堂
石龙
项目所在位 置
厚街
石排 常平
F1=F2
商圈引力临界 点
东莞主要商圈
虎门
塘厦
二、人流量测定(顾客光顾频率)
A. 哈夫模型
美国学者 Huff D提出商业项目的吸引力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距离和商业规模。 其在确定商业中心的吸引力时做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个商场 j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这个商场的面积呈正比(j=1,2,…n),与消费者从地点i到该商 场的阻力呈成反比。利用哈夫模型设定地点i的消费者选择商场j的概率P ij, P ij 公式如下所示:
[ ] [ ] Ba
Pa N Da n
=
×
Bb Pb
Db
Ba:A城市从之间地C城市吸引来的零售销售额; Bb:B城市从之间地C城市吸引来的零售销售额; Pa:A城市人口数量; Pb:A城市人口数量; Da:A城市与中间地C城市之间的距离; Db:B城市与中间地C城市之间的距离。
人口修正系数N=1;距离修正系数n=1.5~2.5,一般取2。
商圈必需的要素: 第一、消费人群。 第二、有效经营者。 第三、有效的商业管理。 第四、商业发展前景。 第五、商业形象。 第六、商圈功能。
B. 方法一
一、商圈的概念
边缘商业圈 次级商业圈
核心商业圈
以商业设施为中心,以一定的距离 或步行或车程为半径划分出不同大小的 同心圆作为商圈。
这种确定商圈的方式更为适合小型 商业项目,如社区型的零售店,或周边 地区的商业发展水平处于较为均质的状 态下。
商业地产云智库 大数据品牌/项目排行榜 新趋势报告 案例解读 实操干货 扫描文末二维码(或添加sydcxy2014)即刻关注
一、经典模型
前言
国内外目前仅存在关于商业项目商圈界定 和人流量判断的模型,而且只适用于零售商业, 而不适用于专业市场等其他商业类型。本文从 零售商业项目入手,找到解决体量判断的思路, 为下一步探索其他商业类型项目的体量判断打 下基础。
Sjμ
Σ Pij =
PIj λ n
Sjμ
J-1 PIj λ
商场的吸引力用该商场的面积 S j 表示,面积越大表示业态和组合越丰富,吸引力指数越大, 阻力用从i到j所需时间T ij 表示。
λ表示所需要的时间对消费者选择商店影响的参变量;
μ表示商店规模对消费者选择影响的参变量。 一般 λ=2; μ =1
了解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力
商业设 施所在 城市的 商圈范 围及特

确定最 终商业 设施的 商圈范 围及特

商业设施研究
研究商业设施主要竞争对手及周边城市居民 消费行为,确定其商圈所影响到的城市
研究的整体思路更为适合于大型商业设施的商圈范围确定过程,如为社区型商业设施则研究 相应的缩小,如从商业设施所在城市区域作为切入点开始研究,了解该区域的整体商圈范围, 然后缩小到所在地段周边的情况进行研究。

中型商业/天利城 市广场、世博广

对后面“城市”的理解 城市是指深圳、香港、东莞、惠州、广州
城市是指区域 (罗湖、福田、南山等/东城、莞城、南城、寮
步等)
小型商业/社区商 城市是指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生活、消费区域。 业
二、商圈的确定
A. 万有引力模型——商圈分析模型的基础
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模型为基础来测定商圈范围,即两 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 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利用此原理来界定商圈范围:
该项目可能的最高零售收入总=额 该项目地址可能发生的客户流×量 项目所在地区人均零售消费额
最高零售收入总额
商业项目的规模=
参照所在地区商业设施每平方米平均零售额
需要指出的是,测算出的该商业规模是项目片区内的最大可开发商业体量, 因此,当我们要得到某一具体项目的最大可开发体量时,还需要减去区内已经 开发或准备开发的商业体量。
RR1 F1=w*k
d12 RR2 F2=w*k d22
W、K为常数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ABC模型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求出商圈分界线。 所谓商圈分界线是指两个城市 O 1 和O 2 对该分界线上任何一点的吸引力相同。
用数学公式表现为:
F1=F2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ABC模型
哈夫模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以商业项目的面积表示其吸引力或魅力值,而实际上商业设施的建筑 形态、业态的组合、市场定位、经营策略方式、宣传广告等都会与商业设 施的吸引力具有直接关系; 2)、对商业项目面积的修正值 。为了避免产生第一类的错误,引入的修 正参数 对商业项目以面积代表吸引力的做法进行了修正,一般情况下取值 为1时,即陷入第一类的错误中,其取值为经验值; 3)、消费者选择商店的参数 。取值原则为按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界 定,但是不同地区的消费文化以及各地商业发达的不平衡性等使得不同地 区的消费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统一的数据难以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
先通过普查获得项目所在片区上一级商业圈层内限额以内在 营业商业物业总营业面积,然后除以该圈层内常住人口数,得 出区域内人均商业面积。
营业商业物业总营业面积 区域内人均商业面积=
常住人口数
项目最大可开发体量= 项目所在片区人口× 区域内人均商业面积
二、卖场面积占有率法
根据商业调查的特定方法(如超市的提袋率调查),获取 相关目标商业体的月度商业营业收入,然后计算出其每平米商 业的市场营业额。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ABC模型 模型主要针对雷利模型中存在的题进行了修正。
假设两座城市 O 1 、O 2 ,各自的零售商业总额为R 1 、R 2 ,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d, 两城市所提供商品的平均商品价值为w。 由万有引力原理可知:对两个城市之间任一点 O, 该点到O 1 和O 2 的距离分别为d 1 和d 2 ,则两城O 1 和O 2 对位于O点的消费者的吸引 为F 1 和F 2 分别为:
在 ABC中以城市的商业发展水平来测量某城市对消费者 的吸引力,而城市年度实际零售经营总额是衡量一个城市零 售商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这个指标也包涵了该城市 人口影响。因此,选用城市年度零售经营总额能更加准确地 衡量一个城市的商业吸引力,特别是零售商业的吸引力。
二、商圈的确定
B. ABC模型测定商圈示范——PASADENA
商业体量判断整体思路
商圈的确定
人流量的测 定
人均消费额
参照平均营业水 平
商业体量的初步判 断
一、商圈的概念
A. 什么是商圈
商圈是商业吸引顾客的空间范围, 也就是消费者到商业场所进行消费活动的时间距离或者空间距离。
确定商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商圈是一个群体,层次是多元化的。 第二、消费群体。 第三、位置。 第四、目的。如何体现商业价值? 第五、城市规划。
二、人流量测定(顾客光顾频率)
A. 哈夫模型
哈夫模型使用要点: (1)推估各邻近区域来店顾客人数,计算整体营业潜力。 (2)改变产品组合则sj也会改变,故可先决定产品业态与
组合。 (3)画出商圈大小。 (4)画出商圈的三个层次。 (5)假设某商圈四周有四家竞争零售店,则可计算出各
家商店吸引顾客的机率进而可推估出商店营业额。
二、商圈的确定
B. 商圈测定模型——雷利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