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爱的奉献》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爱心人士的赞美之情。

(2)学会通过议论中的记叙方式,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物的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议论与记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关爱他人,乐于奉献。

(2)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爱的奉献》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爱心人士的赞美之情。

2. 学会通过议论中的记叙方式,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议论与记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爱的奉献》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所传达的爱心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爱心人士的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议论与记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写作手法,并进行展示。

4. 写作实践(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爱的奉献”为主题,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方式,写一篇作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爱的奉献》的内容,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2. 结合课文所学,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具有爱心的人物,试着用议论中的记叙方式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爱的奉献》,使学生了解了议论与记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爱心人士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

在写作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习作目标】⒈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⒉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⒊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写作指津】一. 记叙文里的记叙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

一讲叙述,首先涉及的就是叙述的对象——事情。

一般说来,当我们拿到一个记叙文的题目,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好几件符合题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写哪一件,必须本着叙事典型的标准,作出判断和选择。

怎样符合叙事典型的标准呢?首先,选写的事情在本质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选写的事情还要有时代的特色。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二. 议论文中的记叙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

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

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

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

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

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

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

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中的记叙特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记叙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议论中的记叙特点2. 爱心故事分享3. 写作练习三、教学重点1. 议论中的记叙特点及运用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四、教学难点1. 如何在议论中运用记叙表达自己的观点2. 写作练习的指导与评价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中的记叙特点及运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心故事中的记叙手法3. 实践训练法:进行写作练习4. 小组讨论法: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六、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爱的奉献的意义2. 讲解议论中的记叙特点3. 分析爱心故事中的记叙手法4. 写作练习:以记叙表达爱的奉献5. 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6.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7. 布置课后作业:修改并完善写作练习8. 教学反思与改进六、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爱的奉献的意义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爱的奉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享一些实际的爱的奉献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2. 讲解议论中的记叙特点解释议论中的记叙是指在表达个人观点时,通过记叙手法来支持观点。

举例说明记叙手法在议论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分析爱心故事中的记叙手法选取一些爱心故事,分析其中的记叙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手法如何突出故事中的爱心奉献。

4. 写作练习:以记叙表达爱的奉献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以记叙的方式表达一个爱的奉献场景。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

5. 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讨论其中的记叙手法和爱的奉献表达。

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学生在议论中运用记叙手法的准确性及自然度。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对爱的奉献的理解和表达。

3. 评价学生对爱心故事中记叙手法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爱的奉献的意义。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配教案)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配教案)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教材第82页“话题探讨”部分 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爱心就是将心比心! 议论文中的记叙:以理服人 概括性强 记叙 记叙文中的记叙:以情感人 具体生动
议论中的记叙要注意的问题
①扣紧论点中的关键信息作概括叙述 ②作概括叙述时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文
议论文中的记叙
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 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 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 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 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 点。
Hale Waihona Puke 记叙文中的记叙也正当此时,美国政府要重新武装日本,中国人 朱思俞说:“从我懂事开始,直到父亲去世,全 民群起抗议,美驻华外交官竟大肆侮辱中国人民,说 家就没有过过富裕日子。”当时年仅四五岁的朱思俞 什么“中国还在接受美援,无权对美国的行为说三道 至今记得,常被胃病折磨的父亲总披一件赶车人才穿 四”。爱国的教授们愤怒了,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的大袍子,他们几个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上什么好饭, 有一点肉就算打牙祭了。为生活所迫,1939年,母亲 他们发表公开声明,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 的一切施舍物资,不买美援平价粮。那时,朱自清胃 不得不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女离开父亲迁徙成都,一家 疾已重,形销骨立,加上子女多,实乃贫病交加。但 人蜗居在寺庙的草房里。抗战胜利,未及喘上一口气, 他不惜损失全家收入的五分之二,毫不迟疑地签了名。 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朱自清愤懑,他发问“何时才 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告诉夫人:“有一件事得记 会出现一个小康时代”。1948年,国民党的法币一天 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 天贬值,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和广大人民一样 生活难以为继。国民党政府耍了花招,发一种配购证, (张宝敏《国强勿忘告乃翁》,2001年6月9日 《中国教育报》) 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爱的奉献》的阅读与理解。

议论中的记叙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爱的奉献精神的探讨和领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方法。

理解和表达爱的奉献精神。

2.2 教学难点如何在议论中运用记叙。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爱的奉献精神。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爱的奉献》的作者和背景。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方法:教师讲解并示例。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议论和记叙。

爱的奉献精神的探讨: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爱的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方法和爱的奉献精神。

阅读理解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并分析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对议论中的记叙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爱的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资源课文《爱的奉献》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教学内容。

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学习平台:用于学生提交作业和进行互动。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前准备教师熟悉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教学案例。

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6.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

学生复习相关的记叙文知识。

学生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重点。

第七章:教学环境与氛围7.1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简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议论中的记叙方法3. 爱心奉献的主题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议论中的记叙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表达出爱心奉献的主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议论中的记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议论中的记叙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爱心奉献的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掌握记叙方法。

3. 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议论中运用记叙,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体会议论中的记叙技巧。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爱心奉献的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作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记叙文特点和议论中记叙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创作的记叙文,检查其运用议论中记叙技巧的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爱心奉献主题的表达。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学生的反馈。

2.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爱心奉献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2. 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让学生将所学化为实际行动。

九、教学资源1. 记叙文样本:提供一些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分析和学习。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1.2 教学内容《爱的奉献》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关于爱的名言或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爱的奉献》。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4.3 课堂讲解与讨论对文章中的议论中的记叙手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4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4.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一个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写一篇关于爱的奉献的短文。

5.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能够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

第六章:教学评价与反思6.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议论中记叙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爱的奉献主题的感悟和表达。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2.学习“爱的奉献”这个主题的叙述方法和表达手法;3.提高学生木棉语、抒情言语的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生命,更好地发现和抒发爱的奉献。

教学重难点1.听/read/echo “爱的奉献”的基础上,理解记叙的情感表达方式,采用叙述法完成一篇简短的名言名句或者其他短文《我是那个孩子》等;2.分析《爱的奉献》中的许多精彩语言表述,深刻体会爱与奉献的内涵;3.在感受和理解爱与奉献的基础上,理解记叙文并进行讨论;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5分钟)1.让学生自己看1994年上海语文教材(中学部分)中的《爱的奉献》并理解爱的奉献;2.学生回答问题:哪种表达方法更加生动,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你有哪些情感?听/读/跟读(15分钟)1.教师读《爱的奉献》片段,让学生跟读并感受其中情感,尤其要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轻重,诵读出丰富的情感;2.与学生分享听读感受,提问学生何为奉献?奉献最大的意义是什么?辨析记叙文和议论文(10分钟)1.教师介绍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不同点,看学生是否理解,并让他们以文章为例子选择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2.带领学生举例说明记叙和议论的相互配合。

讨论(30分钟)1.把学生小组设置为4~5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讨论成果。

2.以“奉献”这个主题,设计学生讨论题目并对他们的讨论进行引导。

3.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加以点评,让学生意识到一个成功的讨论的标准。

课堂落实(20分钟)1.让学生以“我和我的猫”、“我和我的宠物”或者“我的笔友”等主题,写一篇短文记叙形式或形成闪回,以彰显爱的奉献和感觉;2.每位学生组织好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交末次于下课之前,然后给与对方反馈;课后作业1.记录自己的身边或许篇友情或爱情的动人故事,并以记叙形式记录下来;2.读一本有关友情和/或爱情的书籍,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然后写下自己对于爱和奉献的理解。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能够运用议论手法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议论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能够运用议论手法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手法,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爱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并以实例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议论手法的运用。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运用议论手法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议论手法的运用。

3.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3. 收集有关爱的奉献的感人故事,下节课分享。

第一章:爱的奉献的内涵与价值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的奉献的内涵,认识到爱的奉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爱的奉献的内涵,认识到爱的奉献的价值。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爱的奉献的含义。

(2)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爱的奉献的内涵,并以实例进行示范。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爱的奉献的理解。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难点则主要涉及到学生对于议论性记叙文的深入理解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1.学生对于经典议论性记叙文中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对于如何准确捕捉作者观点和如何分析论证方法感到困惑。例如,在分析《背影》一文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学生对于议论性记叙文写作技巧的应用。学生可能会面临如何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等困难。例如,在写作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头引入话题,或者如何进行过渡使得文章内容连贯。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重点内容标注
课程平台:
-学校内部的学习管理系统(LMS),用于发布教学材料、作业和考试成绩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在线讨论区
信息化资源:
-教材和相关电子书籍,提供学习的文本材料
-在线文献数据库,用于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如语法检查工具和写作辅助软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
-子标题:引入话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反驳观点、总结观点
2.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左右分栏设计:左边为写作技巧,右边为论证方法
-每个技巧和论证方法下标注对应的例子或实例
3.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使用关键词和简短的句子来表达每个技巧和论证方法
-每个技巧和论证方法下标注重点和难点,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3.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点。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帮助他们组织思路和选择合适的论据。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过渡句子的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连接文章的不同部分。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系统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范文,培养学生运用记叙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爱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选取具有爱心主题的记叙文,如《背影》、《慈善的母爱》等。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记叙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记叙表达爱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爱心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体会记叙手法在表达爱心方面的作用。

3.3 合作学习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强调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手法。

3.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一篇以爱心为主题的记叙文,运用所学记叙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记叙手法的运用情况。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爱心的记叙作文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5.2 课堂延伸组织一次爱心公益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5.3 推荐阅读推荐一些关于爱心、奉献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准备《爱的奉献》等相关课文文本,确保文本质量及可读性。

6.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记叙手法解析、爱心主题延伸等。

6.3 视频材料搜集与爱心主题相关的视频材料,如慈善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用于课堂情感引导。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记叙手法及其在表达爱心中的作用。

7.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互动性。

7.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体验爱心表达。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爱的奉献》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2)学会分析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爱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爱的奉献》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2)学会分析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爱的奉献》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如举例、对比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5.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所学的手法,进行现场练笔。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爱的奉献》,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2. 练习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写一篇关于“爱的奉献”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会运用议论的手法对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2. 通过学习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爱的奉献》选文2.2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2.3 教学难点1. 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

2. 运用议论手法对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2. 引入选文《爱的奉献》。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选文,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生通过思考题,初步了解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3.3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选文中的议论手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3.4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教师讲解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3.5 练习与反馈1. 学生进行练习,运用议论手法对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 学生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的掌握。

2. 学生对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的理解和运用。

4.2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的质量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选文《爱的奉献》。

5.2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资源。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议论中记叙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议论中记叙的技巧。

(3)培养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如何在议论中运用记叙。

(2)如何将关爱他人融入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在议论中的作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关爱他人。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节: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1)介绍记叙文的定义。

(2)分析记叙文的特点。

(3)举例说明记叙文在议论中的作用。

2. 第二节:议论中记叙的技巧(1)掌握记叙的顺序。

(2)运用细节描写。

(3)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3. 第三节: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1)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

(2)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3)将关爱他人融入写作中。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5分钟2. 教学周期:3周3. 教学评价:通过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介绍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议论中记叙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在议论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关爱他人。

5. 写作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记叙文在议论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借鉴学习。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培养学生对爱的奉献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议论中的记叙手法介绍。

爱的奉献精神的内涵。

相关语文技能训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和爱的奉献精神。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的议论记叙手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爱的奉献的意义。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文章和图片。

教材:提供学习材料。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记叙手法。

提问:什么是议论中的记叙?3.2 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并分析相关文章中的议论记叙手法。

3.3 爱的奉献精神的介绍介绍爱的奉献精神的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爱的奉献的重要性。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互动4.1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有关爱的奉献的文章。

练习分析文章中的议论记叙手法。

4.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爱的奉献的意义。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总结总结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和爱的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对爱的奉献的理解和应用。

5.2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有关爱的奉献的文章,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推荐阅读:提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的掌握和对爱的奉献精神的理解。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彼此的进步。

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的运用和对爱的奉献精神的理解程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设计 教案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议论文里记叙的写作方法。

能力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爱的可贵,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学会爱的表达,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2. 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学习议论文里记叙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把握文体规范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在议论文中进行对爱的记叙。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放《爱的奉献》歌曲,同时不断播放一些有关“爱”的主题的图片,渲染一种情感氛围。

师说:同学们,谁能说说这组图片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生(七嘴八舌):母爱,不对是亲情……是友情、还有人与人互相帮助……那组军人图片是说保卫国家,应该是爱国……那徐本禹和感动中国呢?…………生答:是关于爱的方面师说:不错,是关于爱的方面。

那么同学们,今天就以“爱的奉献”为话题,来写一篇议论文如何?生答:老师,还是写记叙文吧。

生答:就是,要不议论文写出来也象记叙文。

师问:为什么?生答:老师,这个话题太有话说了,一举例子就收不住了,怎么看怎么象记叙文。

生答:就是,再用一点形容词,就更象了。

众人乐。

师说: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一生小声说:还不是我们笨,不会写。

师说:不是笨,也不是不会写,你们想为什么记叙文就会写,一到议论文就不会了,那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明白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所以一写起议论文中的记叙,还是按照记叙文的写法写作,这自然就不行了。

那好,今天我们就从如何写议论文中的记叙讲起。

教学进度:师说:老师先放两段文字,大家来看看各是什么文体。

(放幻灯片)材料一: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从小我便住在外婆家。

7岁那年,因为妈妈工作的关系,我回到了家——一个全然陌生的家。

父亲的脾气不好,妈妈处处忍让,但也没见他脸上露出过笑意,仿佛自己成为家中的元老是名副其实的。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配课件)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配课件)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习作目标】⒈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⒉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⒊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一、话题探讨1、导入(多媒体)卢刚枪杀案。

1991年11月1日,一名刚刚获美国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1位副校长和1位同样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

惨剧发生之后,当地的许多人开始对中国留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

然而,就在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遇难之后的第三天,她的兄弟们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信件:我们刚经历了突发的巨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

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

我们一家人从远方来到爱荷华这里,不但和姐姐的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了姐姐在世时所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

因为这周末你们肯定也十分悲痛和震惊。

安生前相信爱和宽恕。

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要分担你们的哀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

在这痛苦时刻,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

我们知道,在这时会比我们更感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

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

这样,我们就能一起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安也会希望是这样的。

安·柯莱瑞出生在中国上海,父母是美国传教士。

这段经历使她尤其喜爱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她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会丧生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枪口之下。

然而,安的惨死并没有动摇亲人们的信仰,并没有让他们以仇恨来取代爱。

他们向杀害亲人的凶手的家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此后,一项以“安·柯莱瑞”命名的奖学金在爱荷华大学建立起来了,前后三名获奖者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安·柯莱瑞的兄弟们的这封信件,应当被收入我们的中学课本中。

它启示我们,爱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爱的奉献》的主要内容,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学会通过议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学会运用议论的手法,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爱的奉献》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心和奉献的故事,通过记叙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故事中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积极寻求帮助,并最终得到了他人的支持和奉献。

2.2 写作技巧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主题。

分析课文中的议论句子,理解其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爱的奉献》的主要内容,理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学会运用议论的手法,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3.2 教学难点运用议论的手法,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记叙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爱心和奉献的思考。

引入课文《爱的奉献》,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故事的主题。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通过划线、标注等方式,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议论句子,理解其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4.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记叙手法,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主题。

4.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议论句子,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尝试运用记叙和议论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文中的记述》精品教学课件.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文中的记述》精品教学课件.
生命赋于我们美丽,我们更应展示青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深刻的内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寄寓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
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寻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命本身就是一种美丽。是谁说:活着,就 声地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
是一种美丽。 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空。
生命赋于我们美丽,我们更应展示青春的自我,挥洒热情,谱写生命之歌,描绘生活轨迹,融人并创造这美好的世界。
2.培养学生对“爱”的施与和接受的能 力。
3.掌握议论文里的记叙写法,能根据 需要恰当地引用论据。
话题讲解 王艳玲想呼吁一下,看看像她这样的人,对社会毕竟有一点点贡献的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给她出点好主意,有没有什么
好项目,让她把这个难关渡过去。 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幸,一纸《与妻书》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想到那可怜的如花娇妻凄苦迷离的下 半生呢? 他在世俗之外寻找心中的瓦尔登湖,并用这静柔的湖水给我们写下了很多,留下很多。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
深处的悲剧,成为过去却永存。 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幸,一纸《与妻书》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想到那可怜的如花娇妻凄苦迷离的下
半生呢?
布恩地亚家族的百年孤独,捕鲨老人的不 诸如赵括败于秦军,曹操败于赤壁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
室中有女便为安,有女子的家才真正像个家,有女子的家便是个安定的家,安详的家,安逸的家,安然的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在把握议论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具体到这一单元,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它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教学难点】体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训练――片段练习――整篇作文;搜集材料――分析对比――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材料。

【教学过程】一、话题探讨。

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面对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同一物种内部必须互助,才能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爱,就是在长期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感情。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被金钱腐蚀,丧失了爱心,这是很危险的。

爱与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包含着善良的因素。

拥有爱心的人,对人对事的情感往往是善良的、温和的。

这种善良、温和的爱心拒绝残暴,维护美好,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使邪恶的人受到感化。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数次描绘过这种爱的力量。

拥有爱心的人,虽然渴望美好,渴望与自然、人和所有生命处于和谐的状态,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容忍欺压、不平和邪恶。

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挞丑恶的东西,是拥有真正爱心的人所应有的人生态度。

爱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异性之爱等。

不同类型的爱,性质和表现虽然有所差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纯真的感情去祝愿所爱的人幸福,并且自己也参与这创造幸福的过程。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颗爱心,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写作指津。

(1)记叙文里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

一讲叙述,首先涉及的就是叙述的对象——事情。

一般说来,当我们拿到一个记叙文的题目,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好几件符合题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写哪一件,必须本着叙事典型的标准,做出判断和选择。

怎样符合叙事典型的标准呢?首先,选写的事情在本质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选写的事情还要有时代的特色。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2)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

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

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

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

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

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

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

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

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同方向的转述。

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茅盾这样定向转述:“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也援引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故事。

他是这样定向转述的:“《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用了不足50个字定向转述了这个故事,紧扣“退让”,突出“退让”后的胜利,有力地论证了“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假如从《水浒》“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的观点出发,这个故事还可作如此定向转述:洪教头要求比武,林冲却是“不敢”;真要比武了,林冲又“寻思”“踌躇”;待到洪教头步步逼近,林冲方礼貌地出场,只四五棒便“让输”了;解枷后真比,林冲略识破绽,洪教头便“扑地倒了”。

用了不到90个字,揭示了林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性格及武艺高强,而洪教头则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证明了“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的观点。

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

”议论文的“意”就是论点。

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以后,就得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去论证它。

这就有一个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问题。

“论”,是讲道理;“述”,是摆事实。

在论证过程中,要善于把“论”和“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关键是“围绕”,即紧紧扣住中心论点,而不是与中心论点相游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三、写作借鉴。

情感、认知、文化。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

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

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

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做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

可是,我们的土地上孕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守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们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

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

他,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陈腐的气息。

崭新的人们放下了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

走来了孙中山,李大钊,迎来了毛泽东、邓小平,“天朝圣国”的幻觉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与时俱进”。

我们激动欢欣,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

没有全部接收,也没有全盘否定,我们的目光更客观、理性而又智慧,远处,传来“关关雎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清晰、生动。

点评: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本文作者却能把宽泛的“事物”圈定在具体的文化对象上,这样宽泛的内容便有了坚实的依托和形象的载体。

通过将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寄托于几个具体的对象上,作者充分展示了记叙性的语言特色:既简明扼要,又激情洋溢、文采飞扬。

正是借助这些独具个性的记叙性语言,文章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不能因为爱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盲目的爱代替理智的爱”。

还需注意的是,作者的思想并不是停留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写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四、范文揣摩。

精神的伊甸园。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

”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美国作家海伦•凯勒那样,虽然盲聋,却依然保持一种崇高的品德……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当我们在车站看到我们所等的公交车已来,我们大可不必争先恐后,我们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秩序井然”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爷爷欲过马路却颤颤巍巍,我们也可以主动上前一步,扶爷爷过马路,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地赞扬的吗?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试想,如果精神不发展,人文素养不培养,那么社会还会再进步吗?……是的,我们必须向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深刻的内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寄寓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寻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概括之,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着的。

”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揣摩提示:思考:作者在这篇议论文中是怎样运用叙述的?什么是人文素养?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概述了古今中外三个著名人物的事例,分别择取了庄子的“大无畏”,鲁迅的“尖锐”,海伦•凯勒的“崇高”,以此说明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人文素养”。

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对此,作者又一次运用了排比句式,对“让别人先上车”的“秩序井然”,对扶盲人过马路的“关爱之情”这类芝麻小事却不屑一顾的反面现象作了深刻的分析,以此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文明的“异质”,因此人文素养不知不觉离我们远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