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概述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a4609d2e04a1b0717ed5dd58.png)
Ø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
Ø 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性
Ø 血小板减少: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
60×109/L
13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 骨髓象
Ø 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Ø 增生多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Ø 约10%的AML患者骨髓增生低下,称低增生性
AML Ø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7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AML的FAB分型
❖ 1976年由法-英-美协作组提出 ❖ 以骨髓形态学为基础 ❖ 共分8型 ❖ 原始细胞比例下限为 30%
8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类型
简称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M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1
原始细胞 (占NEC比例)
>30%
≥90%
其他
MPO阳性;髓系抗 原可呈阳性,淋系 及血小板抗原阴性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 M2 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M3
30% ~ 89% 早幼粒细胞≥30%
其他粒细胞≥10%, 单核细胞<20%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红白血病
M6
≥30%
原、幼单核≥30% 单核系≥80% ≥30%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发病情况
❖ 发病率约为3-4/10万 ❖ AML最常见,其次为ALL、CML ❖ CLL少见,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是AML,儿童则为ALL ❖ 占我国恶性肿瘤所致死亡率的第6位(男性)和第7位(女性) ❖ 占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
白血病诊疗指南
![白血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6a6e8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5.png)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使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重建患者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使用供体(他人)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重建患者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
04
白血病护理与康复
心理护理
理解和尊重
理解和尊重白血病患者的感受 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
建立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问 题,提供有效的沟通和支持。
白血病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等。每种类型的白血病在症状、诊 断和治疗上都有所不同。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 方式等。某些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例如TP53、RB1等基因的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 量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案例
患者
一名25岁的女性,患有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经过多次化疗后病情复发 。
诊断
医生建议进行骨髓移植以治愈疾病。
治疗
患者在骨髓库找到了合适的供体,并 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术后接受了免 疫治疗和康复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治愈, 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病。
治疗
患者接受了为期12周的化疗 ,包括诱导缓解、巩固治疗和
髓外白血病的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 控制,并顺利完成了化疗。
案例二: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案例
患者
一名42岁的男性,首发症状为疲劳、脾肿大 和左上腹不适。
白血病ppt课件全文
![白血病ppt课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2483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02.png)
受累基因 AML1-ETO PML-RARα PLZF- RARα CBFβ-MYH11 CBFβ-MYH11
MLL MYC-IgH BCR-ABL
常见白血病类型
M2 M3 M3 M4Eo M4Eo M4/M5或其他型 L3 CML,ALL,AML
APL患者染色体异常t(15;17)(q22;q21)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活性减低或阴性,治疗有效时活性恢复,复发时下降
(三)骨髓
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 高,中性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10%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红系相对减少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CML骨髓象
(四)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需要特殊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原始细胞/全部骨髓有核细胞(ANC)≥30%为 AL的诊断标准 ②“裂孔”现象 ③低增生性白血病 ④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Auer小体
细胞化学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POX) 糖原染色(PAS)
(-)
(+) 成块或颗粒状
血象
WBC:多数↑,也有正常或↓
WBC≥10×109/L——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 WBC<1.0×109/L——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多数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和/或幼稚细胞
RBC:多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可找到 幼红细胞
PLT:↓,约50%≤60×109/L,晚期极度减少 (<2×109/L)
骨髓象 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参见FAB分类法
3、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原始 细胞≥30%;具体参考FAB分类法
4、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
白血病治疗及护理评估
![白血病治疗及护理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a320b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3.png)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白血病细胞 表面的特定抗原或信号转导分子 进行攻击,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
的目的。
靶向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方案制定 取决于白血病的类型、病情严重 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因突
变情况等因素。
靶向治疗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副 作用小、疗效显著,但也可能出
现耐药性和复发的情况。
社会支持系统评估
家庭支持
评估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包括 家庭关系、家庭氛围、家庭经济 状况等,以了解患者是否得到足
够的家庭支持。
社会关系
评估患者的社会关系,包括朋友 、同事、社区等,以了解患者是
否得到足够的社交支持。
医疗资源
评估患者能够获得的医疗资源, 包括医疗保险、医疗设施、专家 等,以了解患者是否得到足够的
放疗
使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与化疗结 合使用。
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如 输血、抗生素治疗等。
02
白血病的治疗过程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化学治疗的方案和药物选择取决于白血病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常用的化学药物 包括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抗代谢药物等。
医疗支持。
04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 及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等变 化。
预防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破损,减少 感染机会。
休息与活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药物治疗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得随 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内科学-白血病课件
![内科学-白血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2bf88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9.png)
内科学-白血病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白血病的概述•白血病的病因•白血病的治疗•白血病的预防与护理•白血病患者的生活指导•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目录01白血病的概述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白细胞在体内大量增殖,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同时可能侵犯其他组织器官。
定义白血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
病因白血病的定义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白细胞大量增殖,病情发展迅速。
慢性白血病骨髓中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白细胞增殖速度较慢,病情发展相对较慢。
白血病的分类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等。
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出血症状,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
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容易发生感染,如发热、咳嗽等。
白血病细胞在体内大量增殖,可能导致肝脾肿大。
白血病细胞可能侵犯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的症状出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感染02白血病的病因遗传易感性一些基因变异可以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如APC、CTNNB1等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的变异使得机体对白血病的易感性增加,但并不是所有携带这些变异的人都会患白血病。
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存在白血病的案例,尤其是兄弟姐妹或父母患有白血病,增加了个人患白血病的风险。
这可能是由于家族中有相同的遗传易感基因或共同的生活环境因素所致。
遗传因素长期或过量的辐射暴露可以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例如,原子弹爆炸、核泄漏等事件后的幸存者,以及经常接受放射线治疗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生率较高。
辐射暴露接触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也可能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直接对DNA造成损伤,或者通过干扰细胞代谢和分裂过程而引发白血病。
化学物质暴露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例如EB病毒、人类T细胞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分裂,从而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白血病概述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点梳理
![白血病概述以及相关疾病的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85f2b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f.png)
白血病就像癌症的叛逆摇滚巨星导致血液和骨髓的混乱臀部和海绵组织在骨骼中发生血液细胞在骨骼中狂欢这种野生的癌症就是要产生那些不正常的白血球完全打破一切规则白血病主要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我们有摇摇欲坠的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ALL),梅洛氏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硬核急性球性白血病(AML),以及下背性慢性球性白血病(CML)。
白血病可以让孩子和成年人都崩溃,虽然我们并不完全确定是什么原因,风险因素可以包括用太多的辐射,进入苯类的粗略化学物质,有白血病的家庭史,甚至有某些血液紊乱。
当心这个野生的癌症——绝对不是乱搞的!
白血病症状可视疾病的类型和阶段而有所不同。
你可能会觉得很累,经常生病,减肥,很容易瘀伤,或者淋巴结肿胀和骨痛。
为了确定你是否有白血病,医生会做身体检查,血液测试,也可能做骨髓活检或像CT扫描那样的成像测试。
治疗可能包括化疗、辐射、定向疗法,甚至干细胞移植,这取决于白血病的类型和沿途有多远,以及你的芳龄和总体健康状况。
除了白血病之外,还存在一些影响血液和骨髓的相关痛苦和条件。
这些淋巴瘤,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蛋白质塑性综合征,骨髓内血液成型细胞损伤引起的一组疾病,以及肌促性肿瘤,一组以红血球,白血球或骨髓中的血小板产生过多为特征的紊乱症。
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大大增强尿液,因此在出现表明这些症状的症状时,个人必须迅速寻求治疗。
白血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白血病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d5bc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8.png)
白血病的预防 和治疗
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白血病的预防措施: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 接触有毒物质等。
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可能采用化疗、 放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
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康复管理和心理支持:白血病 患者在康复期需要进行定期随 访和康复管理,并获得心理支 持和情绪疏导。
希望与您共度 健康之路
希望与您共度健康血病 的发生风险。
希望与您共度健康之路
在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医生进 行治疗和康复管理。 寻求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白血病健康教 育PPT课件
目录 简介 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希望与您共度健康之路
简介
简介
关于白血病的概述:白血病是一种 白细胞失控增生的恶性肿瘤疾病。 本PPT将为大家介绍白血病的分类 、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简介
白血病的分类:白血病根据起 源细胞的类型可分为急性白血 病和慢性白血病。
白血病的症状:白血病患者常 常出现疲劳、贫血、发热、淋 巴结肿大等症状。
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现代治疗方法
![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现代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86f2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9.png)
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现代治疗方法一、白血病的概述白血病是一种以血液造血系统肿瘤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其特点是在骨髓或外周血中出现异常的白血病细胞,这些细胞最终会导致正常造血系统发生功能障碍。
白血病的错误分化与非正常增殖会导致正常造血细胞的丧失和衰竭,从而导致各种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指白血病发生的病因、发展过程以及引起血细胞病变的生理学机制和分子遗传学机制等因素。
(一)病因因素白血病的病因很复杂,但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是指环境因素,如电离辐射、化学毒物等,这些因素可以引起DNA突变和其他遗传突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内源性因素则主要是由于某些基因的突变造成的,使得造血干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和分化调控机制,从而进一步引起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殖。
(二)病理生理过程白血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血象学和骨髓象学两个方面。
在血象学上是指在外周血中出现异常的白血病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未成熟的幼稚细胞,这些细胞有异常的形态和大小,另一类是成熟的白细胞,在这些细胞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
在骨髓象学上是指由于造血干细胞的突变引起正常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失调,从而导致骨髓内的细胞有明显的异常,包括细胞形态变异,数量增加或减少等等。
(三)分子遗传学机制白血病细胞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十分重要。
已知有多种基因在白血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Leukemia-associated fusion genes),这是由于染色体的易位、缺失和数量异常等突变所造成的。
三、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白血病的治疗成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领域,各种细胞因子和药物的应用也不断地扩大和优化,从而带来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更高的生存率。
白血病
![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87003dbc02d276a200292e75.png)
目前白血病的分型 MICM分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FAB分类 2、免疫学分型(单克隆抗体) 3、细胞遗传学分型:染色体异常,例慢粒ph染色体
4、分子生物学分型: APL90%,有PML-RARa融合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ph染色体阳性
(占90%)。 它们之间可相互弥补,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有力的证
2、缓解后治疗:长期无病生存(DFS) 方案交替:HD MTX→急淋 HD Ara-C急淋、急非淋 外血干细胞移植,FLG方案
大剂量的Ara-C→ANLL、ALL HD-MTX→ALL 高H→ANLL不用于ALL LASP→ALL COAP→AL、ANLL 急淋→要防CNSL
慢粒的治疗: 1、格列卫 2、干扰素Ara-C 3、羟基脲、马粒兰、靛玉红 4、骨髓移植
⑴急非淋:经典方案:DA 3+7、HA、IDA+Ara-C、COAP、 APL:维甲酸(ATRA)、ATRA+化疗、砷剂。 二个标准疗程未CR者为难治性,提示原发耐药。 ATRA:注意维甲酸综合征
⑵急淋:VP、VDLP 加用蒽环类药物(DNA、IDA、THP、表阿等) 大剂量(HD)、MTX、Ara-C、CHOP CNL防治:包括鞘内注射、头颅放射 急白的治疗效果: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未缓解(NR)
白血病
一、概述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使白 血病细胞大量堆积,并浸润组织器官,影响正常造血,临床表 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浸润四大症状。
Erythrocytes: transport oxygen
Neutrophil Basophil Eosinophil Monocytes/Macrophage
白血病PPT演示课件
![白血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04e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d.png)
放射治疗原则及应用
放射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和扩散,通常与化疗联合应用。根 据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制定合适的放射治疗方案,确定照射剂量和照射野。
放射治疗应用
放射治疗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局部肿块或淋巴结肿大 的治疗。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如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放 射治疗也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素+阿糖胞苷)等,诱导治疗缓解后给予强化巩固和维持治疗。
02 03
慢性白血病化疗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如伊马 替尼、尼罗替尼等;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可采用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
化疗药物选择
根据白血病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 化疗药物,如烷化剂、抗代谢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
白血病
汇报人:XXX
2024-01-10
CONTENTS
• 白血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
途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白血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 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 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 ,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主要用于评估骨骼受累情况,如骨质破坏 、骨髓腔扩大等。
CT或MRI检查
更详细地显示骨骼、软组织及器官的受累 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
白血病健康教育
![白血病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a1d99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3.png)
白血病健康教育白血病是一种由于异常增生的白血球导致的恶性疾病。
它会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使得白血球无法顺利成熟并发挥其正常的免疫功能。
白血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疲劳、易感染、出血倾向等症状。
为了提高公众对白血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以下是一份白血病健康教育的详细内容。
1. 白血病的概述-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主要由白血球异常增生引起。
-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类型。
- 白血病的症状包括疲劳、发热、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
2. 白血病的原因- 白血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
- 某些化学物质、辐射以及一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3. 白血病的预防- 目前尚无特定的预防白血病的方法,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如苯、染料、杀虫剂等。
- 减少辐射暴露,如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下。
-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的睡眠。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疾病。
4. 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白血病的确诊需要进行骨髓穿刺和细胞遗传学检查等检查。
- 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 白血病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
5.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白血病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
- 避免感染是关键,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 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6. 白血病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 白血病的治疗过程可能较长,并伴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身体不适。
- 患者和家人应积极面对白血病,寻求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 白血病患者及其家人应加强沟通,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
7. 白血病的研究与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 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 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白血病融合基因分型检查结果 拷贝个数
![白血病融合基因分型检查结果 拷贝个数](https://img.taocdn.com/s3/m/7fcb23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9.png)
白血病融合基因分型检查结果拷贝个数【原创实用版】目录1.白血病概述2.白血病的诊断方法3.融合基因分型检查4.拷贝个数在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5.总结正文1.白血病概述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特征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异常增殖和积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急性白血病发展迅速,病程较短;慢性白血病病程较长,进展缓慢。
2.白血病的诊断方法白血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中,血液学检查和骨髓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关键。
血液学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等;骨髓检查则通过对骨髓细胞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进行分析,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3.融合基因分型检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融合基因分型检查已成为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这种检查方法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中的特定基因融合,可以确定白血病的具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融合基因分型检查主要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
4.拷贝个数在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在融合基因分型检查中,拷贝个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拷贝个数指的是白血病细胞中特定基因融合拷贝的数量,它可以反映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
通常情况下,拷贝个数越多,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越强,病情越严重。
因此,通过检测拷贝个数,有助于评估白血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5.总结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造血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融合基因分型检查是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拷贝个数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可以反映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白血病护理PPT
![白血病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b0bd1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8.png)
目录 白血病概述 白血病护理原则 白血病护理技巧
白是一种由于 骨髓中恶性克隆细胞异常增生引起 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白血病的分类:根据白血病细胞类 型和病程不同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 慢性白血病。
白血病护理 原则
白血病护理原则
早期发现和诊断:了解白血病的早期症 状,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细心观察和监测:监测患者的体温、心 率等生命体征,观察白细胞计数以及骨 髓检查结果的变化。
白血病护理技巧
血小板管理: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采 取相应措施预防或处理出血风险。 疾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白血 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疾病的了解 和应对能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白血病护理原则
营养支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 计划,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 精神关怀:提供患者和家属心 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白血病 带来的负面情绪。
白血病护理原则
安全防护:加强感染控制,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避免受到外界微生物的侵害 。
白血病护理 技巧
白血病护理技巧
药物管理:正确服用化疗药物,及 时处理药物副作用。 疼痛管理:评估和缓解患者可能出 现的疼痛,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 施。
健康教育白血病ppt课件
![健康教育白血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8f50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3.png)
六、健康教育
➢ 1、化疗护理 ① 静脉炎的处理:发生静脉炎的局部血管禁止
静注,患处勿受压。使用喜疗妥等药物外敷, 鼓励病人多做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② 减轻不良反应:在化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 使排尿量>1500ml/日;给予别嘌呤药物,防止 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③ 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时,协助病人采取头低抱 膝侧卧位,拔针后嘱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 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发热等化学性脑 膜炎症状。
5
三、疾病分类 ➢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 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 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出血、贫 血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为主要表现,病情进 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有数周至数月。
6
三、疾病分类
➢ 一般可根据白血病细胞系列归属分为急性 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两大类。 M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M4: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6:红白血病 M7: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7
四、临床表现
1. 发热:发热大多数是由感染所致。 2. 出血:早期可有皮肤粘膜出血;继而内 脏出血
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 贫血:进行性加重。 4. 白血病细胞的浸润表现:淋巴结、肝、脾肿大,
胸骨压痛。肝脾肿大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 乏力、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溃 疡、皮肤感染等都是常见表现。亦可表现其 他部位浸润,如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心 包积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
11
六、健康教育 ➢ 3、出血护理 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特别要注意注射部位 有否滴血,这常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 保护皮肤黏膜,防止外力碰撞,必要时禁止 刮须和刷牙,可用水刷或揩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12
其他血液病
MPD
PV PT MF
MDS
Lymphoma
Leukemia
编辑版ppt
13
发病机制
在一定的遗传易感和免疫紊乱 背景下,致病因素导致染色体断裂、 易位,发生基因突变、扩增、重排, 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细胞 凋亡受阻,分化异常,无限增殖形成 恶性克隆。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8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 原始细胞体;
▪ 髓过氧化酶(MPO)及苏丹黑阳性细胞<3%;
▪ 细胞表面标志CD33、CD13(+),淋系抗原(-);
编辑版ppt
19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 未分化原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细胞(NEC) 的90%以上 ▪ 至少3%细胞POX染色(+)
▪ 免疫学分型:CD13、CD33(+);HLA-DR(-);
▪ 细胞遗传学分型: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t (15;17);形成
PML/RARa 融合基因
编辑版ppt
23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APL with t (15;17) PML-RAR
编辑版ppt
24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ATL)(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
一种C 型逆转 录RNA
病 毒
编辑版ppt
9
电离辐射
(1) 从事放射工作者,白血病发病率和 死亡率是对照组的5-10倍。
(2) 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 存者中, 白血病发病率是其他地区的 17-30倍。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with t(8;21)(q22;q22); AML1/ETO
编辑版ppt
22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 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
≥30%。M3a :粗颗粒型,M3b :细颗粒型;
编辑版ppt
20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 原粒细胞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30%-89%,单核细胞<20%, 其他粒细胞>10%
▪ 免疫学分型:CD13、CD33(+),HLA-DR(-);
▪ 细胞遗传学分型:约40%出现t ( 8 ;21),可形成
AML1/ETO融合基因;
编辑版ppt
21
白血病
(Leukemia)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3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编辑及版pp增t 殖示意图
4
概述 (Introduction)
白血病是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白血病细胞
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 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
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并正常造血受抑
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
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
M4EO:除M4型各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5%
免疫学分型:CD14(+)
编辑版ppt
25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 ▪ 原单核细胞≥80%为M5a,<80% 为M5b。 ▪ 免疫学分型:CD14(+)
分类(Classification)
FAB分类
(France,America,Britain)
MIC分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morphology)、
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进 行的综合分型, 更能体现白血病的本质.
MICM分类 在MIC分类基础上, 将分子生物学
6
白血病发病情况
➢ 发病率为 3-4/10万,居男性恶 性肿瘤的第六位,女性的第七位, 在儿童及青年居第一位。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1.81:1) ❖ 急性白血病多于慢性白血病(约5.5:1) ❖ 急非淋多于急淋(约2.35:1) ❖ 慢粒多于慢淋(约7.2:1)
编辑版ppt
7
C auses and pathogenesis
V iru s
Leukem ia
O ther hem atologic
d iso r d e r s
Io n isin g r a d ia tio n
C hem ical factors
H ereditary factors
编辑版ppt
8
病毒(Virus)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1)
(Human T lymphocytotropic virus-1)
(molecular biology)技术引入分型(MICM分型), 为治 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编辑版ppt
17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FAB 标准
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 红白血病 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4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编辑版ppt
15
概述 (Introduction)
❖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 性疾患;
❖ 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 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 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
❖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 润等症。
编辑版ppt
16
编辑版ppt
10
化学因素
➢ 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吸 烟;染发剂;家庭装修等。
➢ 与药物相关的白血病如氯霉素; 保泰松;乙双吗啉;化疗药物等。
编辑版ppt
11
遗传因素
❖ 家族白血病: 父母子女, 同胞兄弟姐 妹, 连续几代。
❖ 双生子白血病: 同卵双生同时发生 白血病。
❖ 染色体断裂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 Fanconi贫血,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 张症。
编辑版ppt
5
分类(Classification)
❖ 根据自然病程及细胞成熟程度 ➢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 慢性白血病 (Chronic Leukemia)
❖ 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 ➢ 急淋(ALL)、急非淋(ANLL) ➢ 慢粒(CML)、慢淋(CLL)等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6
M6(急性红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