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3-10-17T09:37:43.75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7期(上)供稿作者:◇张敬[导读] 要加强校外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张敬
(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 636150)在当今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职业学校教学已完全不适应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改革创新是职高电子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专业设置要细化
当今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图像显示平板化,液晶、等离子、柔性显示取代CRT已成定式;信息制作、传输、接收及处理数字化,如2015年数字广播完全取代模拟广播;智能软件升级使电子电工产品人性化,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等等这些也给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带来了冲击。
现有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特别是仅仅有家电维修、维修电工的电子专业逐渐走向低谷。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对电子专业进行了各种学制,专业的细化。
在电子类专业中开办了电子电器装配专业、声像制作专业、声像调试专业、通讯网络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线电视及监控(CHTV)专业、家电维修专业、电气自动控制(PLC)专业、制冷专业等;而教学呢在第一学年教学相同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学年分类教学,不同专业学生安置在不同工厂不同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1.加大基础课程教学力度
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及相配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技能训练等。
通常我们所指的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这些课程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是日后整个电子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不是纯理论教学,而是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中,适当地压缩原有分立元件电路的教学内容,增加、强化集成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对学生是有益的。
2.更新课程结构安排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一些传统的技术和技能正在被计算机技术所取代和淘汰。
我们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不能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
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实践就成了盲人瞎马、低层次的循环,更何况现时社会许多高科技的新兴产业一线工作就是需要具备系统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不断更新的新器件、新技术应用课程的安排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的系统设计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系统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具有教师素质,又能指导实际操作,具有工程师能力的教师。
现代职业对就业者高素质的要求,从某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对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水平、教师专业素质的高要求。
教师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队伍。
即教师本身首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力,这主要表现在: 1.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
只有对整个电子专业总体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把握单科课程的作用和教学目的,才有可能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及时地将专业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融人教学之中,才可能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工程和系统知识,才有可能教导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强师出高徒,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才能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在理论教学中充实实际应用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明确理论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和效果。
3.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技巧。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启发式教育,反对的是填鸭式注入教育。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为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较灵活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技巧,较强的组织、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传授给学生。
四、加强电子类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职高电子专业重在实用,因此,实训教学是职高电子专业教学的重点与核心。
实训基地是加强实训教学的物质保证,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技能形成中具有独特的、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训基地建设要全面规划,加大投入,内外结合,形成优势互补。
1、建设实训基地要结合实际经济情况。
首先,充分利用本学校现有设备对实验室进行改造。
其次,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为依据,建设水平应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注意实际生产、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对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2、要加强校外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校外基地建设的宗旨是:使其建成一个知识整合与技能训练、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互动平台,使实训教学在基地中达到有效融合,最终形成优势资源的互惠互利。
为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打破了过去办学中的封闭状态和单向思维定势,坚持"联合、共建、互补、共赢"方针,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在学校与企业之司、学校与社会之司建立一种稳固的合作形式,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合力,促使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向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