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word

合集下载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小数的加减法》这一教案的设计,适用于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这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而掌握运算规则则是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题,学生需要准备纸笔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购物的情景,引入小数的加减法。

2. 理论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

3. 课堂练习: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我会逐一讲解并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配以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这就是我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的教案设计,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而掌握运算规则则是重点。

情景引入的设计,以及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安排,也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小数点的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难点,这是因为小数点对齐涉及到小数位的对应,这是小数加减法运算的关键。

在讲解小数加减法时,我会特别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并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加深他们对小数点对齐的理解和掌握。

情景引入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2. 小数减法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问题,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小数加法(1)教师讲解小数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步骤。

3. 讲解小数减法(1)教师讲解小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步骤。

4.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总结小数加减法的应用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 探究新知(1)学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①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数加法怎样算?②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小数加法。

③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

④全班交流,分享计算方法,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2)学习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①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数减法怎样算?②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小数减法。

③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

④全班交流,分享计算方法,总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小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法: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开始相加,满十进一。

小数减法: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开始相减,不够减时向高位借一当十。

注意事项: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在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点对齐”。

小数点对齐是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能够灵活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2.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位值理解、对齐和借位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知识准备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概念,并重点说明小数点的用法和作用,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小数。

2. 教学过程(1)小数的加法1.强调加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规律;2.赋予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初步掌握小数加法运算;3.带领学生学习小数加法运算中的位值理解和对齐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加法的口诀;4.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算达到熟练掌握小数加法运算的目的。

(2)小数的减法1.向学生解释减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规律;2.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小数的减法运算方法;3.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减法的借位计算方法;4.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小数减法运算的目的。

3.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4. 拓展与延伸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让学生拓展对小数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达到全方位的评价效果。

五、教学辅助手段1.教学PPT课件,展示小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方法,方便学生理解;2.教材和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小数的加减法知识;3.实物或图片,用于教学活动中的拓展和延伸。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加减法,包括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题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是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点对齐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小数加减法教学课件、计算器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小数加减法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了解和计算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自主探究- 让学生观察小数加减法的题目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 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题目,并总结计算方法。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

- 小组内分享计算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4. 总结归纳- 针对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 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常见错误,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和计算准确性。

5. 实际应用- 给学生发放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引导学生将小数加减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点对齐- 按位相加或相减- 注意进位和借位2.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购物找零- 计算长度、面积等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小数加减法题目。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加减法,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开发区实验小学丁莹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一。

【教材简析】这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是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境串说明】根据学生喜欢可爱动物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以“保护动物”为主题,将小数加减法的学习融入到大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情境一:大熊猫的成长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生最为喜欢的大熊猫为主题引入,虽然离学生不算近,但是学生在电视中经常看到,而且大熊猫本身可爱,能够激发学生的怜悯之心情境二:中华白海豚的现况借助中华白海豚现况的一些数据,对其现况进行分析,让学生整理数据列出算式并尝试进行计算,探究各种算法,感悟笔算原理,学习笔算方法。

情境三:与海豚做游戏借助与海豚做游戏,海豚顶球的场面,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四:建立动物保护区通过建立动物保护区的活动,让学生懂得应该保护珍稀动物。

考查学生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能力,既有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索(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这是什么?生喊出大熊猫后,教师接着说:对,这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之所以叫大熊猫是因为它长得又大又壮,但是它刚出生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熊猫刚出生的样子,教师追问:怎么样?学生可能体会到怎么那么小;一点也不像;像个小老鼠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五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7--92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2003年10月在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健健”和“壮壮”。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有关它们的信息。

这是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体重(千克)体长(米)身高(米)… … 健健38.26 0.7 0.76 … … 壮壮38.3 0.76 0.79 … …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②“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③“壮壮”出生时的身高比“健健”高多少?④“壮壮”出生时的体重比“健健”重多少?⑤“壮壮”和“健健”出生时的体重一共是多少? 2.解决问题探究算法谈话:你最想了解那个问题?想不想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自主探究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

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教案标题:小数加减法青岛版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将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场景。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实际操作,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三:示范演练(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同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几个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加深对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

步骤四: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解决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步骤六: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及时解答并给予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做更多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巩固和提高运算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word版青岛版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word版青岛版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说课设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 是在学习了认识小数和比拟小数的大小的根底上安排学习的.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一学段小数加减法限定在一位小数, 本节课学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 计算比拟简单, 学生用以有的人民币和小数知识都能解决. 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掌握小数加减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本课教材的安排是以学生们熟悉的购物情境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 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掌握小数运算的根本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点对齐其实和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相同数位对齐是相通的, 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 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二、学情分析本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对现实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小数表示已经非常熟悉. 在学本节课前, 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大小比拟, 所以,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对学生来说并无太大难度.三.教学目标针对本课时的内容,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 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二、说教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开展, 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中, 结合具体情境, 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以最正确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 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教师讲解和自主探究相结合下, 学生体会小数点对齐的意义, 理解小数点对齐和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相同数位对齐是一样的.三、说学法在学法上, 采取自主尝试, 交流探讨, 教师点拨, 旧知迁移等多种方法, 满足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也表达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四、说教学过程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开展,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 新课导入创设具体情境, 利用旧知引入新知, 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用问题引入课题, 增强学生求知欲;由整数加减法向小数加减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出示去超市购物所花的不同钱数, 让学生用整数加减法算出共花了几元几角, 教师利用前面已经学过把价钱改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提出问题, 引出课题.第二, 探究新知1、师生对话, 由学生每天刷牙永生么洗漱用品引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洗漱用品, 说一说各种用品的价钱是几元几角.2、提出问题1, 师生一起写出加法算式, 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3, 交流学生各项画的计算方法. 如果学生说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给予鼓励, 然后, 进行讲解. 说明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一样, 也是相同数位对齐. 从右边算起.4、提出问题2,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并写出竖式, 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然后交流算法.5、师生共同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用竖式计算、解答.第三, 稳固练习教材57页练一练第1题, 与例1相似,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2题, 先观察图, 理解图意后独立完成.第3题, 读要求, 明白此题可以列竖式也可以口算, 交流时, 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提示列竖式准确率更高.通过专项训练, 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稳固, 促进知识的内化.五,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进行归纳与总结,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稳固, 突出本课的重点, 构建了知识结构,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认识.六、说板书设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元〕4 . 2+ 6 . 5————1 0 . 7答: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要花元钱.-〔元〕6 . 5-4 . 2————2 . 3答:一支牙膏比一把牙刷贵元.板书是揭示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它是将所教授的材料进行浓缩, 直观的呈现出来,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对学生的课后复习起引导提示作用. 《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 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根底, 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 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根底. 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2.教学目标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 认识比例各局部名称, 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拟、判断、概括的能力, 开展学生的思维.〔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根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二、说教法、说学法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 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因此, 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那么, 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2.说学法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本节课中, 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自学法. 引导发现发.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 课前准备适宜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因此, 这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说程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开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根本性质——反应与稳固——质疑反思, 总结评价.〔一〕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1.概念复习:回忆什么是比? 比的各局部名称是什么?比的根本型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然后出示4个比让学生求比值.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 12:16 3/4:1/8 5.4:2.7 10:6〔设计意图:通过比照的知识的复习, 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加深学生对旧知的印象;通过求比值的练习, 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 又为教学比例的意义作了巧妙的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比, 知道怎样求比值.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二〕教学新课分成两局部:第一局部, 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局部, 教学比例的根本性质.第一局部教学比例的意义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的三幅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副图, 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都有国旗, 是国家的象征, 我们必须尊重它〕.〔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 创设大小不同的国旗引入比例的意义, 主要表达知识由实际问题产生.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师:利用多媒体把图变换成三面国旗的画面, 并表上长和宽的尺寸, 请同学们写出他们长与宽的比.〔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 为后面的学习比例用分数形式表示做好铺垫〕.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2.动手计算, 探究比例的意义师:接下来选取其中的两个比, 求出它们的比值, 你发现了什么? “那你能不能从中任选两个相同的比把它组成等式呢?〞然后学生汇报.最后师生总结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并板书〕(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观察、求比值等方式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 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 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 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 把握概念的内涵. )3.辨析比和比例师:1:2是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辨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进一步理解的过程, 通过1:2是比例吗?这一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自主去辨析新知与旧知的区别, 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比例的意义, 并通过“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问题的启动, 使学生展开了更丰富的比例应用的想象空间,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利用新知, 学以致用师:教学比例的意义后, 及时组织练习. 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这一环节中, 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 而且比照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局部: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1.组织看书, 认识名称我们已经知道比的各局部名称, 那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都有自己的名称, 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自学课本41页, 并汇报交流说出黑板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各局部的名称, 并板书.〔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 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又处理好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 〕2、进行验证, 确定性质师: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之积和内项之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可以动手计算. 汇报交流: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 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 使学生形象的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 如何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根本性质师:通过以上研究, 你发现了什么?经过验证得出,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板书〕〔设计意图:比例的根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根底上, 大胆猜想, 合情推理,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 表达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稳固练习在稳固练习环节中, 第1题是对根本概念的稳固,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第2题是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 并组成比例. 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 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 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 总结规律, 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 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三个练习, 每一个都在逐步地延伸, 意在到达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学到这里, 你已经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五、质疑反思, 总结评价1. 同学们,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你能比拟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使学生畅谈收获,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更进一步理解新知. 〕六、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简洁、大方, 表达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 展示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小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2. 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进位与借位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观察小数加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观察小数减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律。

(3)小数加减法的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特别是小数点对齐、进位与借位的处理。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在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的对齐是至关重要的。

小数点对齐保证了数位的一致性,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2. 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3. 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2. 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3. 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4. 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引入小数的概念;2. 通过实例和图示,向学生解释小数的意义,如0.5表示整体被分成了10份,我拿了其中的5份;3. 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如0.25读作"零点二五";4. 练习小数的读写,确保学生掌握。

步骤二: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1. 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如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2. 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加法的练习题,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运算规则;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小数加法解决问题。

步骤三: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1. 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小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减;2. 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减法的练习题,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运算规则;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步骤四:实际问题的应用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计算;3. 让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2.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3.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2.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做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教案大纲,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小数的加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数的加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 在讨论区设置小组座位,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 在实验操作台上摆放计算器、尺子等实验器材,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小数加减运算的步骤、技巧等相关海报,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 在教室前方设置多媒体设备,方便展示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 教师活动:
课后作业
1. 小数加减运算练习题:
- 2.5 + 3.6 = ?
- 5.8 - 2.3 = ?
- 1.2 + 4.7 = ?
- 6.9Leabharlann - 1.5 = ?- 0.8 + 0.7 = ?
2. 应用题:
- 小明有3.5元,小华给了他2.8元,现在小明有多少元?
- 小红买了2.6元的水果,付了5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关于小数加减运算的预习资料,包括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作用等基础知识,明确要求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及其在加减运算中的应用。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小数加减运算,设计问题如“小数点在加减运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将小数加减问题转化为整数加减问题?”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确保预习效果。
3. 能够运用小数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培养学生的小数概念,增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对小数点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提高计算准确性,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通过小数的加减运算,使学生能够发现数学规律,提升数学素养。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概念2.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2.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3.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进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及过程1.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讲解示范教学、练习与巩固教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谈论小学生的生活中的事情,介绍运用小数时可以表达的内容,引子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

(2)讲解•小数的加法–先将数轴画出,比如以 1 为间距,可将数轴划分出若干区间–在数轴上放上两个小数的点,就可以画出两个小数所表示的实数–将这两个实数相加,再将和所处的位置映射回小数上,就是两个小数的和。

•小数的减法–依然先将数轴画出,比如以 1 为间距,可将数轴划分出若干区间–在数轴上放上两个小数的点,就可以画出两个小数所表示的实数–将两个实数相减,再将差所处的位置映射回小数上,就是两个小数的差。

(3)实践练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分别出题:如口算题、运算题、实际问题应用题等,以让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小数运算的方法。

(4)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运算结果进行搜集,分类汇总进行总结,让不同的学生分享整理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1.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口算和计算练习的评估,另外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评估。

2. 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反馈、现场实际应用和自我评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应用在下一堂课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使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有机整合,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能自主探究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方法简便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很大,而且培养学生善于验算的好习惯。

合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展现生物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同时渗透合理利用科学才能造福人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及采取的教学方法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是教学难点,关键要用充足的时间沟通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之间的联系;迁移小数加法的算理算法,猜测验证小数减法的算理与方法。

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学法类推法操作法教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电子白板百格图彩笔直尺教学过程一、导课大家听说过克隆羊吗?耳听是虚,眼见是实,下面请看一段克隆羊的视频,看后谈一下感想。

小结:科学技术只有合理利用才能造福人类。

设计意图教师播放“克隆牛”的相关视频,为学生提供影像的信息,强烈地渲染着科技发达的前景,瞬间吸引了学生的视线,而且印象极深,他们很快产生了共鸣,热爱科学的情感陡然而增。

二、新课(出示信息窗1)知道了克隆羊是怎样克隆出来的,再认识一下中国的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吧。

1、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教师板书(1)红点: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及验算的方法。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①怎样列式?0.77+ 0.03 =(2)绿点:“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米?①怎样列算式?你是怎样想的?0.76 - 0.72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的小数加减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能说出:以前学的是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这两个算式是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精品】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精品】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该部分是在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由于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这部分内容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教材目标】1.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能够理解并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引导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知识迁移能力。

3。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带领学生认识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计算的价值,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课前铺垫:用竖式计算两道整数加减的题目612+78= 671—39=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并加深对用竖式做整数加减法的算理,也是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之一;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便于学生转化思想的升华.】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索(一)谈话导入: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一起听听看是什么歌?生喊出是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你们最喜欢动画片里面的哪个角色?生畅所欲言,各有所爱。

通过图片展示喜羊羊。

(二)结合情景,探究问题课件出示:“我出生时,身高0。

36米,七年时间长高了0。

26米。

"1.根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现在的喜羊羊有多高?”师夸赞,表示同意接着问:“列式是不是特别简单?你们一起告诉我。

”板书:0.36+0。

26=2.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师:这是小数加法,首先请大家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分组交流计算方法最后,请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老师针对问题引领指导.师:“到底我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么样?"学生很明显的想到是验算。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二、过程与方法1 . 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类推的能力。

2. 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渗透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刚学过的小数的性质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师:利用小数的性质我能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你能又快又对的完成下面各题吗?(1)把下面的小数化简1.7090.004.05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必写成两位小数710.000 3.040集体纠正,做对的每人加 1 分。

2. 师:同学们听说过关于“克隆”的知识吗?你了解哪些关于克隆的知识?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克隆技术是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

2003 年 10 月,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一对克隆牛。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它们的身体发育情况。

(板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 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出生时,“健健”的胸围是0.77 米;“壮壮”的胸围比健健多0.03 米;“健健”体长是0.72 米;“壮壮”体长是0.76 米;“健健”身高是0.76 米;“壮壮”身高是0.79 米;“健健”体重是38 千克;“壮壮”体重是38.04 千克。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壮壮”出生时的身高比“健健”高多少?“壮壮”出生时的体重比“健健”高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导入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加减法》   ︳青岛版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兴趣,用谜语来揭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的加减法)一、化简下面的小数:0.500= 10.0690= 50.00=二、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5.06= 0.4= 33=三计算下面个题,计算时因注意什么,请你说一说:4367+3205= 8754-5639=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小丽来到了书店,看上了《童话选》《数学家的故事》1.根据情景提问,并写出算式。

小丽看上这两本书:(教师指:《童话选》《数学家的故事》)请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师板书:4.29+6.45师板书:6.45-4.292、列竖式计算(1)4.29+6.45 6.45-4.29师:这两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请大家在(练习纸)列竖式计算,开始!(2)4.29 6.45+6.45 -4.29________ ________10.74 2.1 4(3)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3、揭示课题。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6.45+4.29 6.45-4.29),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小数加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位数不同)预设1:《童话选》和《数学家的故事》一共多少钱?预设2:《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学生分组练习,抽生板演。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预设: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

良好的情境,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一个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并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究,归纳提升。

1、自主提问,明确目标。

6.45+4.29 6.45-4.29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交代四作业布置:作业:第75页练习十七,第7题、第8题。

五、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学生自己总结)六、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1)4.29 6.45+ 6.45 - 4.29________ ________10.74 2.1 4计数单位相同末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预设:生:前面的都是小数加减小数,这是整数加减小数,不一样了。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_青岛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_青岛版

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86-87页。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能够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

2021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在我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

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1、针对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2、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问题A.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B.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3、解决问题:A.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

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算法。

师: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想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生:整数加法。

师:在笔算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你能结合着整数加法的方法说一说小数加法的方法吗?(板演的同学说怎样计算的这道小数加法。

)师:给他评价一下。

生:(评价)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小数加法怎样进行计算?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4、解决问题:B.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学生独立列式并竖式计算。

指名板演,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评价。

师小结。

5、独立完成:1.3-1.25师巡视,指名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方法。

师:3应该和2对齐还是和5对齐,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答)6、小数加减法的演算。

师:我想要检验一下自己做的这道题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方法?赶快试一下吧!学生演算,集体订正。

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第59页----6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具:实物投影、课件、纸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听说过有关克隆牛的事情吗?克隆牛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从一头牛身上提取细胞进行培育,经过一段时间慢慢长成了一头小牛。

好比把马铃薯切成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又好比把仙人掌切成块种到地里,就会长成新的仙人掌,是一种自身繁殖的科学。

这就是____年10月在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健健和壮壮。

(课件出示情境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有关它们的信息。

读一读,看懂了吗?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胸围指的是哪?(点击出示弧线)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吗?(根据学生回答,贴示:健健出生时的胸围是0.77米,壮壮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壮壮出生的胸围是多少?)【设计意图:用形象的比喻介绍克隆技术,有利于学生对克隆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与克隆牛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将生活问题及时转化成数学问题,,实现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紧密结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解决壮壮出生的胸围是多少?,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1)独立列式谈话:怎样列式?(2)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第59页----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具:实物投影、课件、纸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有关克隆牛的事情吗?克隆牛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从一头牛身上提取细胞进行培育,经过一段时间慢慢长成了一头小牛。

好比把马铃薯切成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又好比把仙人掌切成块种到地里,就会长成新的仙人掌,是一种自身繁殖的科学。

这就是2019
年10月在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健健和壮壮。

(课件出示情境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有关它们的信息。

读一读,看懂了吗?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胸围指的是哪?(点击出示弧线)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吗?(根据学生回答,贴示:健健出生时的胸围是0.77米,壮壮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壮壮出生的胸围是多少?)
【设计意图:用形象的比喻介绍克隆技术,有利于学生对克隆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与克隆牛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将生活问题及时转化成数学问题,,实现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紧密结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壮壮出生的胸围是多少?,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
(1)独立列式
谈话:怎样列式?
(2)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板书:小数加减法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尝试计算
谈话:想不想自己算一算?在本子上试一试,不仅会算,还要想清楚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有了一种方法后,再想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列式并及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交代了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

鼓励学生有根据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算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这个同学是用竖式算的,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3为什么要和0.77百分位的7对齐?
谈话:百分位对百分位、十分位对十分位,一句话叫相同数位对齐。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把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加起的计算方法你们觉得陌生吗?以前什么时候用过?还有不同方法吗?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谈话:可以写成0.8吗?为什么?去掉0既对又简洁,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去掉0。

【设计意图:抓住主要问题3为什么要和0.77百分位的7对齐?引导学生再思考、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沟通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自主编题,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
谈话:刚才这道题的两个加数都是两位小数,也就是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

学会一道题能算学会了小数加减法吗?小数加减法除了上面的情况,还会有不同的情况吗?你能不能出不同情况的小数加减法?自己编一道不同情况的小数加法或减法,先在本子上列出横式,再列竖式计算,看谁能编出新的情况,给大家带来新收获。

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

谈话: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编的题,是不是新情况?如:
0.68+0.7。

大家都来试试好吗?不仅会算,还要想清楚你是怎样算的。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谈话:对这个同学的竖式有没有不同看法?刚才是末位对齐,现在为什么不是末位对齐?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对齐数位?
板书:小数点对齐
相同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编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抓住主要问题刚才是末位对齐,现在为什么不是末位对齐?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本质: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


(三)自主编题,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1、独立尝试,探索算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自己探索了小数加法的计算,学得很好。

小数减法怎样算呢?想不想自己试试?请看这道题,1、9-0、52.。

在本子上列竖式算一算,不仅会算,还要想清楚你是怎样算的。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展示不同做法)
谈话:同一道题出现不同的结果,谁对?谁错?为什么?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谈话:这位同学补了一个0,可以吗?为什么?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好在哪?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交流,有利于学生澄清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算法。

将正确的算法进行优化,有利于学生体会用0补位的好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反思。

谈话:小数加减竖式对位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18+0.24=
(1)独立尝试
(2)质疑:18没有小数点,怎样对位?
2、6.66+0.036.66+0.3 6.66+3
(1)口答
(2)质疑:第一个加数都是6.66,第二个加数都有3,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3)小结:因为3所在的数位不同,所以计算结果不同。

计算时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设计意图:设计对比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


3、课本62页第6题。

(1)独立解答
(2)质疑:为什么两个条件中都有低而求小强跳的米数要用加法算?
【设计意图:设计应用题练习,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算法、提高计算能力,体会计算的价值。


四、梳理小结、当堂检测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想一想:小数加减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当堂检测:
列竖式计算:26.81+5.29= 6.7-2.34= 8.06-2.7=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健健出生时胸围是0、77米,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0、77+0、03=0、8(米) 0、68+0、7=1、38
0、77 0、68
+ 0、03+0、7
0、80 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