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外语学习中母语干扰的影响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外语学习中母语干扰的影响及对策

朴莲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摘要】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母语的发音、词汇、标记、语法、语用、认知策略、文化等因素的干扰。外语学习者应克服汉语思维外语语言现象,多接触目的语文化,加强文化意识,力求排除母语干扰。

【关键词】外语学习母语干扰影响目的语对策一、引言母语是本民族的语言,也是最早习得的语言。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母语的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在我国,除了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和汉族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外,中国人在中国境内学习的其它国家的语言一般情况下都应称作外语。对于学习外语的学习者而言,母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参照体。母语干扰主要表现为负迁移,即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受母语语言规则的影响,从而做出的不符合目的语规范的错误判断。在外语学习中母语干扰是导致学生外语学习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出现的母语障碍和疑惑,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满足社会,服务国家是外语学习者的最终目的。

二、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受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交际习惯的影响,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同程度的套用母语中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一些典型的母语干扰。

中介语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组建自己的外语系统,逐渐向目标状态接近,每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外语系统。但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大脑

中语言知识结构重组的过程,随着输入的外语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者大脑中语言知识结构逐渐调整到能够处理两种或更多的语言信息的状态。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克服和纠正语言错误的过程。科德(S·。

·Corder,1967)认为学习者可能有一个“内在的学习大纲”,它决定语法习得的顺序,研究学习者的错误也许能够提供我们了解这一顺序的线索。

现代错误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地尝试从有限的目的语输入中形成对目的语规则的假设并不断对之进行检验、修正,使自己对所掌握的语言逐渐靠近目的语的过程。

因此犯错误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一个必要和重要环节。这些错误不是失败的标志,而是学习者过度能力的标志(科德,1981),它反映了学习者对目的语所作的假设。

外语学习者的错误有的属于词汇层面的干扰。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由于目的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少,往往无视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习惯性地按母语的表达方式,将目的语与母语机械对应,生搬硬套。词汇方面的母语干扰表现在词音、标记、词义、词性、词形等诸多方面。外语学习者的错误有的属于语法层面的干扰。汉语语法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语序、时态等方面。例如,状语的位置,定语的位置,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系,敬语的表达等等。也有的涉及到语用,有的则是由于认知策略的使用不当,如“过

度概括”等。另外,有的属于文化层面的干扰。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

将中国文化习俗搬用到目的语中去,结果导致文化负迁移。学生在交际中最容易产生的母语干扰现象表现为,打招呼、谦虚、道别、尊敬、答谢、打电话等等方面。因此许多学生尽管词汇、语法都很正确,却因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导致文化负迁移。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外语,就要进行或完成母语思维向目的语思维的转变才行。

三、克服母语干扰的对策外语学习的关键就是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具体概括为如下:1.强化词汇和语法层面的训练。语言基础训练是发展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母语干扰性错误,妨碍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原因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的。加大外语接触量和练习量,这是克服母语干扰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一门外语必须重视语言点、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强化语言基本功训练,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准确地运用语言,让正确的外语用法占领大脑。

只有通过大量的输入才能使外语的使用达到自动化,以抵抗已达自动化的母语,压制母语干扰。与此同时,要加大泛读量和泛听量已达到外语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强化作用。另外,掌握错误更改、弥补及修正的策略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认识语言错误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宜见错就改。

2.创造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大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环境十分贫乏,书本和教师是唯一的输入源。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譬如,训练口语听力,教学的重点要更多考虑创造真实的交际氛围、角色、话题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目的语说话者。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采用交际法和直观教学法,尽可能地让学生沉浸在外语交流的环境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外语原版电影、电视,同时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原版小说、文章,接触真正的外国文化及其语言环境,淡化母语意识,培养目的语思维习惯。

另外,利用“外语角”活动等来营造外语学习的氛围以弥补外语学习环境的不足。

3.强化外语思维意识。中国学习者长期处于母语环境中,母语思维早就根植于心。在学习目的语时,其母语思维习惯早已成为惯性。

针对上述情况,外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外语意识上多下功夫,培养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外语教师应给学习者以充分的自由。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习者以自己的思维去适应目的语学习。

做到语言运用既准确又流利。对每一篇文章,教师都应重视分析它的文体风格,引导学生用目的语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理解和欣赏文章,从文章的选词用字、句子结构、语法手段、篇章结构等诸方面探索其文体功能。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和欣赏文章,更能让学习者明白母语思维在哪些方面影响了目的语的表达,引导学生发现、比

较母语与目的语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另外,外语教学为学生创造适度的外语环境是必要的,因为交际中运用外语可促进思维。这样,就使学生在有限的熟识的语言材料内,无意识地运用目的语进行表达,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学生依赖母语的倾向,达到母语向外语转化,培养学习者独立的外语思维能力。

4.强化文化教育。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学习语言不能不了解文化,文化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外语学习。学习外语必须学习外国文化。课堂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重要阵地,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渗透目的语文化意识,将文化融入语言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把它们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比较、专门讲解和情景融合等方法对外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外语单词、词组、成语、谚语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到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词汇的理解,运用对比的方式,指出文化的异同,掌握那些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和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词汇的文化寓意和语用意义。在对比分析的同时,着重找出两者的异同。

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一些文化特点加以介绍,并对不同文化特点进行反复的句型训练和模拟,从而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避免或减少母语干扰。

四、结语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学外语,既要在语言之内来学,也要在语言之外来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预见学生一方的错误,通过对比分析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