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doc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2b47ec31b765ce050814ca.png)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用H2O2、KI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
(1)资料1:KI在该反应中的作用:H2O2+I-=H2O+IO-;H2O2+IO-=H2O+O2↑+I-。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有KI加入,②无KI加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b. 加入KI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c. H2O2+I-=H2O+IO-是放热反应(3)实验中发现,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3:I2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①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有I2生成。
②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 H2O2浓度降低;ii. ________。
以下对照实验说明i不是主要原因: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B两试管中。
A试管加入CCl4,B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资料4:I-(aq)+I2(aq)ƒI3-(aq) K=640。
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向2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mL 0.10mol·L-1 KI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微粒I-I2I3-浓度/(mol·L-1) 2.5×10-3a 4.0×10-3①a=__________。
②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2,I3-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044f82ff00bed5b8f31d72.png)
I 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 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 速变蓝
乙 向Ⅱ中加入 KMnO4 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 灯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丙 向Ⅱ中加入 KMnO4 固体,Ⅲ中加入适量 0.1mol/L H2SO4 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2020-2021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作为原料。完成下列填
空:
(1)将 0.050mol SO2(g) 和 0.030mol O2(g) 充入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 O2 与 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 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为进一步探 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 I 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 I 中产生的 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 H2O2。 A.酸性 KMnO4 B.FeCl2 C.氢硫酸 D.品红 (5)资料显示:KI 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 +O2 +2H2O=2I2 + 4KOH。该 小组同学取 20 mL 久置的 KI 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 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请设计 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nO2 固体 分液漏斗 O2+4I-+4H+=2I2+2H2O 酸性环境 使用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作对 比实验 AD 3I2+6OH-=5I-+IO3-+3H2O 在上述未变蓝的溶液中滴入 0.1mol/LH2SO4 溶液,观察 现象,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否则错误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可利用装置Ⅰ、30% H2O2 溶液、MnO2 固体制备 O2,或者选用装置Ⅱ和 KMnO4 固体制备 O2,然后利用装置Ⅲ和 0.1mol/L H2SO4 溶液探究 O2 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b3568910ef12d2bf9e775.png)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
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生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_______。
(3)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 H2O2溶液进行滴定。
平行测定四组。
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3777e19e8b8f67c1cb9ce.png)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用三支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入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小组同学在进行(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一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分液漏斗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比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一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一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另一个方面从反应产生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用;(3)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子不同,尽量让阴离子相同,减少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的长短入手。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fa91e97fd5360cba1adbf6.png)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示意图序号温度试剂A现象①0°C0.5mol∙L−1稀硫酸4min左右出现蓝色②20°C1min左右出现蓝色③20°C0.1mol∙L−1稀硫酸15min左右出现蓝色④20°C蒸馏水30min左右出现蓝色(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pH= 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⑤⑥⑦⑧试管中溶液的pH891011放置10小时后的现象出现蓝色颜色无明显变化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试剂1______________。
试剂2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____________。
假设2:45°C以上I2易升华,70°C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f935d9f7ec4afe04a1dfd6.png)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
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在相同的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常温下Mg与18.4 mol/L硫酸反应生成SO2,Fe在18.4 mol/L硫酸中钝化【解析】【分析】(1)要比较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快慢,则应该使金属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即分别投入形状、大小相同的Cu、Fe、Mg;(2)根据步骤和现象,目的是探究金属(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3)要定量研究,需要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4)浓硫酸和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铜与稀硫酸又不反应,所以选择的药品是Mg (或Fe)、0.5ol/L硫酸和2mol/L硫酸。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复习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d02b42f60ddccdb38a091.png)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复习含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剂。
某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实验制取保险粉。
已知:Na2S2O4是白色固体,还原性比Na2SO3强,易与酸反应(2S2O42-+4H+=3SO2↑+S↓+2H2O)。
(一)锌粉法步骤1:按如图方式,温度控制在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pH在3~3.5时,停止通入SO2,反应后得到ZnS2O4溶液。
步骤2:将得到的ZnS2O4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过滤,滤渣为Zn(OH)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Na2S2O4•2H2O晶体。
步骤3:,经过滤,用乙醇洗涤,用120~140℃的热风干燥得到Na2S2O4。
(二)甲酸钠法步骤4:按上图方式,将装置中的Zn粉和水换成HCOONa、Na2CO3溶液和乙醇。
温度控制在70~83℃,持续通入SO2,维持溶液pH在4~6,经5~8小时充分反应后迅速降温45~55℃,立即析出无水Na2S2O4。
步骤5:经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Na2S2O4。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容器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
(2)步骤2中“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Na2S2O4•2H2O晶体”的原理是(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文字说明)______。
(3)两种方法中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是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判断,Na2S2O4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为:______。
(5)甲酸钠法中生成Na2S2O4的总反应为______。
(6)两种方法相比较,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7)限用以下给出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Na2SO4。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AgNO3溶液、BaCl2溶液______。
【答案】H2O+SO2=H2SO3,Zn+2H2SO3=∆ZnS2O4+2H2O或Zn+2SO2=∆ZnS2O4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溶液中存在:S O(aq)[或Na2S2O4(s)ƒNa2S2O4(aq)ƒ2Na+(aq)+2-24S O(aq)],增大c(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浴加热Na2S2O4(s)ƒ2Na+(aq)+2-24Na 2S 2O 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小2HCOONa +4SO 2+Na 2CO 3=2Na 2S 2O 4+H 2O +3CO 2 Zn (OH )2难溶于水,易与Na 2S 2O 4分离 取少量产品配成稀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 2SO 4【解析】【分析】合成保险粉的反应物为Zn 、SO 2、H 2O ,根据温度控制在40~45℃,当三颈瓶中溶液pH 在3~3.5时,停止通入SO 2,反应后得到ZnS 2O 4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10312ec3a87c24028c4b1.png)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用三支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入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小组同学在进行(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一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分液漏斗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比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一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一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另一个方面从反应产生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用;(3)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子不同,尽量让阴离子相同,减少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的长短入手。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39fe413186bceb18e8bb91.png)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含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答案】322222Fe 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解析】 【分析】 【详解】(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I Fe I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5b117b102de2bd97058800.png)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实验Ⅰ:将3Fe +转化为2Fe (+如图)(1)Fe 3+与Cu 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查阅资料:.SCN -ⅰ的化学性质与I -相似,2.2Cu 4I 2CuI (+-+=↓ⅱ白色2)I +实验方案现象 结论步骤1:取4mL ______ mol /L 4CuSO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 /L KSCN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4CuSO 与KSCN 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步骤2:取 ______无明显现象2Cu +与SC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实验Ⅱ:将2Fe +转化为3Fe + 实验方案现象向3mL 0.1mol /L 4FeSO 溶液中加入1mL 8mol /L 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查阅资料:22FeNO Fe(NO)(+++ƒ棕色)(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 产生的原因______.(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2Fe +与3HNO 反应; 反应Ⅱ:2Fe +与NO 反应①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______(填“快”或“慢”).②乙认为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答案】3222Fe Cu 2Fe Cu ++++=+ 0.1 取44mL0.1mol /LFeSO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 /LKSCN 溶液 ()222Cu4SCN 2Cu SCN (SCN)+-+=↓+23323Fe 4H NO 3Fe NO 2H O ++-+++=+↑+ 慢 取反应后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36K [Fe CN)溶液或者4KMnO ,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I 是不可逆反应2Fe +被硝酸氧化为3Fe +,导致溶液中2Fe +浓度降低,导致平衡22Fe NO Fe(NO)+++ƒ逆向移动,最终2Fe(NO)+完全转化为3Fe +,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 【解析】 【分析】(1)Fe 3+与Cu 粉发生反应生成铜离子与亚铁离子;(2)图1中得到溶液中Fe 2+为0.2mol/L ,Cu 2+为0.1mol/L ,分别取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滴入KSCN 溶液进行对照实验;由题目信息ii 可知,Cu 2+与SCN -反应生成CuSCN 沉淀,同时生成(SCN)2;(3)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铁离子、NO 与水;(4)①反应速率快的反应现象最先表现;②反应中硝酸过量,若存在平衡,溶液中含有Fe 2+,否则没有Fe 2+,可以用K 3[Fe(CN)6]溶液检验;③Fe 2+被硝酸氧化为Fe 3+,导致溶液中Fe 2+浓度降低,导致平衡发生移动,最终Fe(NO)2+完全转化为Fe 3+。
2020-2021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dc3ea30b4c2e3f5627635d.png)
2020-2021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备战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草酸224H C O ()溶液与酸性4KMnO 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探究反应过程中使褪色加快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4KMnO 溶液氧化224H C O 的反应历程为:(提出假设)假设1:该反应为放热 假设2: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K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该小组同学未提出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假设,原因是______。
(设计、完成实验)1()称取______g 草酸晶体2242H C O 2H O (),配置500mL 0.10mol /L 224H C O 溶液。
①在上述过程中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A 称取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 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D 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加水再定容 2()完成探究,记录数据 实验 编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用量mL ()控制条件溶液褪色时间s ()0.10mol /L 224H C O 溶液 等浓度 4KMnO 溶液 2H O0.50mol /L 稀硫酸1 30 20 30 2018 230203020水浴控制温度65℃153 30 20 30 20加入少量4MnSO 固体3.64 30 20 x 20加入5mL 0.10mol /L 24K SO 溶液18则x =______,假设______成立。
3()由于4KMnO 能氧化水中有机物等因素,配置好稳定的4KMnO 溶液,其浓度需标定.取10.00mL 0.10mol /L 224H C O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0.50mol /L 稀硫酸,用2()中4KMnO 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恰好呈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记录数据,平行三次实验,平均消耗4KMnO 溶液40.00mL ,则草酸溶液与酸性4KMn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上述实验中4KMnO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820a2eefdc8d377ee3251.png)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
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2-272-4c(Cr O)c(CrO)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2dc6d6f78a6529657d53b1.png)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SQ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
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Q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C2转化成硫酸钙。
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C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Q溶液和NaC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Q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C3): V(NaCH尸。
②NaC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C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C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甲同学认为BaC2溶液可以做SC2的吸收液。
为此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A中N&SQ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Q与BaC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Q, 所以BaC2溶液可做SC2吸收液。
Iktl溶液群施H C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Q,产生BaSC4的原因是:①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2溶液反应生成BaSQ沉淀。
②。
为证明SQ与BaC2溶液不能得到BaSC3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并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它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高温【答案】2CaCQ + 2SO2 +O2 2CaSQ+2CQ 1:2 CS2++OH-+ HSO- = CaSQ J + H2O A 中产生的SQ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进入B中与BaC2溶液反应生成BaSQ沉淀饱和NaHSQ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SC2与BaC2溶液不能得到BaSQ沉淀,不能用BaC2溶液做吸收SQ的吸收液【解析】【分析】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由于反应放热,浓硫酸有可能挥发,进入B中,和BaCb溶液反应生成BaSQ白色沉淀,不能确定B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硫酸和BaC2反应产生的BaSQ还是二氧化硫和BaC2反应生成的BaSQ,所以要先除去可能存在的硫酸,需要通过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既不吸收二氧化硫,又可以除去硫酸,然后再通入BaC2溶液中,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BaC2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BaC2溶液不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实验结果是除去了硫酸后BaC2溶液中没有产生沉淀,所以得出结论:SQ与BaC2溶液不能得到BaSQ沉淀,不能用BaC2溶液做吸收SQ的吸收液。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c927bf8c75fbfc67db243.png)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研究不同pH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资料:a.Cu2O为红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2+。
b.CuO2为棕褐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生成Cu2+和H2O2。
c.H2O2有弱酸性:H2O2H+ +HO2-,HO2-H+ +O22-。
编号实验现象Ⅰ向1mL pH=2的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0.5mL30% H2O2溶液出现少量气泡Ⅱ向1mL pH=3的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0.5mL30% H2O2溶液立即产生少量棕黄色沉淀,出现较明显气泡Ⅲ向1mL pH=5的1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0.5mL30% H2O2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棕褐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1)经检验生成的气体均为O2,Ⅰ中CuSO4催化分解H2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对Ⅲ中棕褐色沉淀的成分提出2种假设:ⅰ.CuO2,ⅱ.Cu2O和CuO2的混合物。
为检验上述假设,进行实验Ⅳ:过滤Ⅲ中的沉淀,洗涤,加入过量硫酸,沉淀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并产生少量气泡。
①若Ⅲ中生成的沉淀为Cu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②依据Ⅳ中沉淀完全溶解,甲同学认为假设ⅱ不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
③为探究沉淀中是否存在Cu2O,设计如下实验:将Ⅲ中沉淀洗涤、干燥后,取a g固体溶于过量稀硫酸,充分加热。
冷却后调节溶液pH,以PAN为指示剂,向溶液中滴加c mol·L−1EDTA溶液至滴定终点,消耗EDTA溶液V mL。
V=__,可知沉淀中不含Cu2O,假设ⅰ成立。
(已知:Cu2++EDTA= EDTA-Cu2+,M(CuO2)=96g·mol−1,M(Cu2O)=144g·mol−1)(3)结合方程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Ⅲ中生成的沉淀多于Ⅱ中的原因__。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f5e9c6f01dc281e53af0c1.png)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分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含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千余次充放电,但长时间使用后电池会失效,其中的化学试剂排放至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验室模拟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Co、Ni、Li的流程如图。
已知:LiCoO2难溶于水,易溶于酸。
回答下列问题:(1)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
(2)LiCoO2在浸出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浸出剂除了H2O2外,也可以选择Na2S2O3,比较二者的还原效率H2O2__(填“>”或“<”)Na2S2O3(还原效率:还原等物质的量的氧化剂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4)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有__。
(5)利用Cyanex272萃取时,pH对钴、镍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图。
从图中数据可知,用Cyanex272萃取分离时,最佳pH是__。
(6)反萃取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R2=Co2++2HR,则反萃取剂的最佳选择是__。
(7)常温下,若水相中的Ni2+的质量浓度为1.18g·L-1,则pH=__时,Ni2+开始沉淀。
[K sp(Ni(OH)2=2×10-15](8)参照题中流程图的表达,结合信息设计完成从水相中分离Ni和Li的实验流程图(如图)___。
已知:提供的无机试剂:NaOH、Na2CO3、NaF。
【答案】+3 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 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 5.5 H2SO4 7.5 ①NaOH ②Ni(OH)2 ③NaF【解析】【分析】(1)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等物质的量H2O2和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电子的多少进行判断;(4)提高浸出效率即提高化学反应速率;(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7)根据K sp(Ni(OH)2的表达式进行计算;(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6f581866fb84ae55c8d1c.png)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答案】322222Fe 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解析】 【分析】 【详解】(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I Fe I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09b98f866fb84ae55c8d11.png)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
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2-272-4c(Cr O)c(CrO)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2d6d4fce2f0066f53322c3.png)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I.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10mL2% H2O2溶液无②10mL5% H2O2溶液无③10mL5% H2O2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④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⑤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或______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
请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e208f10a6f524cdbf8589.png)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
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生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_______。
(3)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 H2O2溶液进行滴定。
平行测定四组。
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1234消耗H2O2溶液体积/mL15.0015.0215.6214.98①H2O2溶液应装在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 )。
限-12 2 4-1选试剂和仪器: 0.20 mol ·L4溶液 (酸性 )、蒸馏水、试管、H C O 溶液、 0.010 mol L ·KMnO 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1-1物理量V(0.20 mol L ·V ( 0.010 mol ·LH 2C 2O 4 溶液 )/mLV (蒸馏水) /mLT/ ℃乙KMnO 4 溶液) /mL① 2.00 4.0 50 ② 2.00 4.0 25 ③1.04.025(1)上述实验① 、 ②是探究 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 、 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 为 ___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 ”应填写 ___________ 。
2 2 422 4-1[测定 H C O ·xH2O 中 x 值 ]已知: M (H C O )=90 g mol ·①称取 1.260 g 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 mL 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 25.00mL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的稀H 2SO 4;-1③用浓度为 0.05 000 mol L ·的 KMnO 4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请写出与滴定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学生的滴定方式 (夹持部分略去 )如下,最合理的是 ________ (选填 a 、 b)。
(4)由图可知消耗 KMnO 4 溶液体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 。
(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 ____ 。
以标准 KMnO 4 溶液滴定样品溶液的浓度,未用标准KMnO 4 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________(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
【答案】温度1.0 溶液褪色时间/s5H 2C 2O 4+2MnO 4-+ 6H +=10CO 2↑+ 2Mn 2++ 8H 2Ob20.00 锥形瓶中颜色变色 2 偏小【解析】【分析】【详解】(1)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要求其他条件不变,即 ①②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混合溶液的总体积都是6.0mL ,因此 a=1.0;反应的快慢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快慢来确定的,因此乙中要测定的物理量是溶液褪色时间,单位为 s ;(2)草酸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把C 转化成 COMn 2+,2,本身被还原成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H 2 C 2O 4+ 2MnO 4- + 6H +=10CO 2↑+ 2Mn 2++8H 2O ;(3)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物质,碱式滴定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即 b 正确; (4)滴定前刻度为 0.90ml ,滴定后刻度是 20.90ml ,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 (20.90-0.90)mL=20.00mL ;(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6)100mL 溶液中草酸物质的量为 -3× 5× 100/(2 × 25)mol=0,.01mol.260 ÷ (90+ 20× 10 × 0.0518x)=0.01,解得 x=2;未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稀释标准液,消耗高锰酸钾体积增大,草酸的质量增大, x 偏小。
2. 生产中可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法探究有关四环素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 (注:破氰反应是指氧化剂将 CN -氧化的反应 )相关资料①氰化物主要以 CN -和 [Fe(CN)6 ]3- 两种形式存在② C u 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 Cu 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
③[Fe(CN)3-较 CN -难被双氧水氧化,且 pH 值越大,越稳定,越难被氧化。
6]实验过程(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实验目的初始 pH废水样品体CuSO 4 溶液 双氧水溶液 蒸馏水的体 序号积 /mL的体积 /mL的体积 /mL积 /mL1为以下实验操作参760101020考2废水的初始 pH 对破1260101020氰反应速率的影响3 ___7 60 ___ ___ 10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 CN - 表示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实验①中 20~ 60min 时间段反应速率:υ(CN-)=___mol?L-1?min -1。
(3)实验①和实验②结果表明,含氰废水的初始pH 增大,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__(填一点即可 ),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氰废水中的CN-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同时放出 NH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验证上述结论,完成表 2 中内容。
(己知:废水中的C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___实验步骤 (不要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答案】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 20 0.0175 初始 pH 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 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 (或初始 pH 增大, [Fe(CN)6 ]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 ) CN- 2 22 3 3-+H O +H O═NH ↑ +HCO实验方案 (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两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乙试管中的 CN-浓度,则 Cu2+对双氧水破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度相同,则 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试管中的 CN-浓度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影响该反应的因素有溶液的pH 以及双氧水的浓度,根据实验 2 实验目的确定实验 3 的实验目的,根据实验 1 的数据确定 CuSO4溶液的体积和双氧水的体积;c(2)根据υ=计算求解;(3) 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破氰反应速率减小,且pH 较大时,溶根据 pH 越大, [Fe(CN) ]液的碱性较强,铜离子可能形成氢氧化铜沉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书写离子方程式;(4)要探究 Cu 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分别取温度相同、体积、浓度相同的含氰废水的试样两等份,滴加相同的过氧化氢,一份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份不加,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水中的CN 一浓度来做对比实验。
【详解】(1)影响该反应的因素有溶液的 pH 以及双氧水的浓度,实验 2 的目的为废水的初始 pH 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 3 的目的为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量应不变, CuSO 4 溶液的体积为 10mL ,而且总体积不变,蒸馏水的体积为10mL ,所以双氧水的体积为 20mL ,故答案为: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 20;c 1.4 0.7 (2)根据 υ= t= 60 20mol/(L?min)=0.0175mol?L -1 ?min -1,故答案为: 0.0175;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且铜离子可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破氰(3)pH 越大, [Fe(CN) ]反应速率减小;因为氰废水中的CN - 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 HCO 3- ,其中的碳由 +2 价变成 +4 价, 1mol 转移 2mol 的电子,而过氧化氢 1mol 也转移 2mol 的电子,所以 CN - 和 H 2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 -2 2233 -,故答案+H O +H O ═NH ↑ +HCO为:初始 pH 增大,催化剂 Cu 2+会形成 Cu(OH)2 沉淀,影响了 Cu 2+的催化作用 (或初始 pH 增大, [Fe(CN)6 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 ); CN - 2 22 33-; ]+H O +H O ═ NH ↑ +HCO (4)要探究 Cu 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可以分别取温度相同、体积、浓度相同的含氰废水的试样两等份,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加入少量 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份不加,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水中的CN - 浓度,如果在相同时间内,甲试管中的 CN -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 CN -浓度,则 Cu 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反之则不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实验方案 (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两 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 -浓度小于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 乙试管中的 CN -浓度,则 Cu 2+对双氧水破 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 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 CN -浓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 度相同,则 Cu 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 试管中的 CN -浓度催化作用3.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甲试管 (如图 )中加入 2mL 浓硫酸、 3mL 乙醇和 2mL 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 (装置气密性良好 )并加入混合液,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