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理论基础
公共安全学 第三章事故预防理论
第二类危险源
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物质故障 人为失误 环境因素
第三节 系统失效理论
一、含义
事故的发生过程是它所在的系统失效的一种结果。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倾向理论 事故原因:
安全生产者
三种人 事故偶发者
事故倾向者 事故倾向性:一个人具有的易发事故的长期
的、稳定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二、事故隐患转化理论
劳动过程
事故隐患是 物质危险因素与 管理缺陷共同存 在的一种状态。
物质因素 物质危险因素
管理活动 管理缺陷
事故隐患
第三章 事故预防理论
第一节 事故预防应遵循的原则
一、事故可以预防的原则 二、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三、事故原因必须根除的原则
第一节 事故预防应遵循的原则
一、事故可以预防的原则
1、前提: 事故与自然灾害有本质区别
2、事故可以预防 3、事故不可避免:事故原因复杂性
预防事故的复杂性 4、意义:主观上努力预防事故的发生
激发条件
事故
二次激发
蔓延扩大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三、事故因果链理论 1、多米诺骨牌理论 2、因果连锁理论
遗传 环境
人的 不安全行为 缺陷 不安全状态
事故
事故 后果
应用因果链理论预防事故
多米诺骨牌理论
遗传 环境
人的 不安全行为 缺陷 不安全状态
事故
事故 后果
因果连锁理论
管理 缺陷
个人原因和 不安全行为 工作条件 不安全状态
事故
事故预防理论基础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3)安全的通俗定义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 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 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 (4)安全的相对定义
安全是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安全是指没有危险、 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一种状态,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 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 境的条件。 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一个组织,经过风险评价, 确定了不可接受风险,那么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风险降 至可允许的程度,使得人们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
因。
2.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
感情冲动,容易兴奋;
脾气暴躁; 厌倦工作、没有耐心;
慌慌张张、不沉着;
动作生硬,工作效率低; 喜怒无常、感情多变;
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
极度喜悦和悲伤;缺乏自制力; 处理问题轻率、冒失; 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3. 预防措施
人员职业适应性分析;人事调整 4.该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分析 理论贡献:找到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人,这在当时是十分了不起的理论贡献。 局限性:只看到人的因素,极不全面。
4
20世纪50年代 以来
宇航技术与 本质安全化, 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系统 核能 预防型
安全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
1、安全(Safety)
事故基本概念
(1)安全的基本定义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 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2)安全的广义与狭义定义 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 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环境非常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 乐休闲富足! 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安全! 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客观存在的危险、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和能量、危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
故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和。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人身安全,防止事故,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事故预防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1. 建立安全生产意识企业要从领导班子、职工和管理人员入手,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隐患,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保障生产活动的安全可靠。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职工进行培训,确保每个职工都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减少人为失误,防止因个别职工的不正确操作而发生事故。
3. 整改隐患企业应该定期对设备、场所、物资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
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职工行为,严惩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防范事故的发生。
4. 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让职工熟悉应急措施和安全防范知识,并加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安全事故,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规范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过程和关键安全控制环节的监控,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6.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安全风险,全面加固安全设施,包括人员防护设施、设备安全保护措施等等。
同时,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7.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全面工作规划,并确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激发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同时,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企业长期稳定运行。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手续、重视教育培训、落实责任,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从源头上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潜在危险的发现处置能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
3.事故的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排除妨碍生产的因素,促 进生产的发展;二是排除不安全因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前者是从经济效益考虑的,后者是从保护劳动者考虑的。
3.事故的预防原则
4.“四不伤害”原则 四不伤害”原则包括: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不伤害自己”原则 不伤害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由于自已的疏忽、失
误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它取决于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对工作 任务的熟悉程度、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精神状态、作业 行为等多方面因素。
目录
Contents
1
事故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防原理
2 事故预防的方法
1
事故可预防原理
“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1.事故的可预防性
事故的可预防性,也就是“一切事故均可避免”是科学的安 全理念。就某一起事故而言,如果预先采取了针对性的预防措 施,可以避免事故发生。那么,当我们预先对工作场所、设备 等所有工作对象、劳动工具以及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科学 的危险辨识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则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3.事故的预防原则
2.“事故的可能原因必须予以根除”原则 事故与其发生的原因是必然性关系。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原
因的。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我们可按下述事 故与原因的关系,去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损失←事故←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基础原因。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1、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条:(1)事故可以预防。
在这种原则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及方法。
(2)防患于未然。
事故与后果存在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
只有避免了事故,才能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
(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
事故与其发生的原因是必然性关系。
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
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
为了使预防事故的措施有效,首先应当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地找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础原因。
所以,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来源于深入的原因分析。
(4)全面治理的原则。
这是指在引起事故的各种重要的原因,必须全面考虑、缺一不可。
预防这三种原因的相应对策为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及法制(或管理)对策。
这是事故预防的三根支柱。
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根支柱,事故预防的效果就不好。
2、安全生产小常识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4、如何防范事故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如何防范事故:防范事故的发生,无外乎有两点,一是预防,二是反违章。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际通则,也是我国始终坚持的方针,要把预防措施真正落实到现场工作中去,首先要增强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以及职工的责任心,特别是要防止对待安全工作或冷或热、时紧时松的认识,在思想上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其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到实处,只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及时发现缺陷、消除隐患。
要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护体系和监察体系的作用,坚持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对于疏于管理,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因“三违”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和有关人员必须依法追究,严肃处理。
第四要认真分析以往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日常管理,堵塞各种漏洞,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重蹈覆辙。
事故致因理论
1) 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物) 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例如,
人的行动 范围
机物活 动范围
人
风 险
人员的 不安全行为
♫ …
危 险 因 素机(物)
物——跌落的砖; 人——未带安全帽 走过工地… 机(物)的 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示意图:
该所没有正确履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职责,在该事故 起重机制造监督检验、安装验收检验工作中未严格按照 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致使存在先天隐患的特 种设备投入运行。
(4)安全评价单位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
该院安全评价中心出具了不符合实际的虚假安评报告。 即在事故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技术资料不全、冶炼生产线及 辅助设施存在重大隐患的情况下,出具了“安全现状基本 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要求”的评价结论。
(2)事故致因“二元论”
O
A B
图中 OA 表示事故隐患,它是危险因素与管理缺陷合成的结果。A 点 是由正常生产到发生事故的转折点,叫第一激发点,也叫事故原点。B 点 是事故中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错误而激发事故扩大的转折点,叫二次激 发点。事故现场是生产因素的潜在能量转化为事故破坏能量的外观表现。
吊装船用发动机
发动机坠落
挂钩断开
所以《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 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 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 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 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 落实。
2)少数事故 是由于人员处 在不安全环境 中而发生的
人的 不安全 行为
人
风险
环境 不安全 条件
环
高处作业危险环境 工人未系安全带
致 害 物 行 为 人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1.预控原理:事故预防的首要原则是预先通过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和危险因素,在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2.全员参与原则:事故预防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应该充分调动每个人对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意识。
3.预防为主原则:事故预防应该以预防为主,通过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4.综合治理原则:事故预防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涉及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安全设备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预防措施,全面提升安全水平。
5.风险识别与控制原则:事故预防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6.连锁原理:事故往往是一个连锁反应引起的,一次小的事故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控制,有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
因此,事故预防需要重视小事故的处理,防患于未然。
7.规范原则:事故预防需要建立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员工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杜绝违规行为。
8.持续改进原则:事故预防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和方法,及时纠正和处理事故隐患。
基于以上原则,事故预防有以下基本原则:1.知识原则:员工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置措施,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预防原则: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工艺改进等技术手段,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3.教育原则: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落实安全责任到位。
5.监督原则:强化安全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追究责任,并进行整改。
6.控制原则: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危险品、危险区域进行严格管控。
7.反馈原则:建立事故隐患上报和事故调查制度,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总结经验教训,限期整改。
8.风险评估原则:在工程设计、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确保工程、设备和工艺的安全性。
事故预防基本常识
事故预防基本常识事故特性1.了解事故的基本规律生产系统的可控性和人造性,决定了生产事故可预防的性质。
只要我们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规范行事,一般来说,事故就可以避免。
但是事故也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我们要研究事故的发生规律,对事故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超前的预防。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事故的原因体系。
事故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大类。
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间接原因有工艺技术的欠缺、管理的不善、教育不力、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因等。
2.事故的因果性工业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3.事故的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是偶然的。
这说明事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
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因而,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的意义。
4.事故的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
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
在事故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
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企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事故,如麻痹大意,就是忽视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工业生产中的思想隐患,是应予克服的。
5.事故的可预防性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
认识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念,防止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
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
6.构成事故的基本要素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良影响;管理的欠缺。
事故预防理论与方法【82页】
损失、损失的种类、损失的程度等都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 即使是反复出现的同类事故,各次事故的损失情况通常也各不相同。如瓦斯爆炸事故发生以后,破坏的范围及程度,人员受伤害的情况、有无火灾并发现象等,是与爆炸的地点、人员所处的位置、周围可燃物的数量等偶然因素有关的,我们无法预先予以判断。
事故预防的方法
2
事故的发展可归纳为3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 1)孕育阶段是事故发生的最初阶段,此时事故处于无形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不能指出它的具体形式; 2)生长阶段是由于基础原因的存在,出现管理缺陷,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得以发生,构成生产中事故隐患阶段,此时,事故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可以具体指出它的存在;
3.事故的预防原则
在事故调查报告中,如果只列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没有去分析管理缺陷及造成管理缺陷的基础原因,则所采取的预防对策也只是针对直接原因,才导致预防措施常常无效。3.“全面治理”原则 在引起事故的各种原因之中,技术原因、教育原因以及管理原因是三种最重要的原因。预防这三种原因的相应对策分别是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及法制(或管理)对策。这是事故预防的三根支柱。发挥这三根支柱的作用,事故预防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2、事故预防的技术措施
3.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 通过设计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防止所设计的系统在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过程中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各种意外事故,是事故预防的常用手段。 为了全面提高现代复杂系统的安全性能,在系统安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危险分析技术,确定各种潜在危险对系统的影响,同时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证所设计的系统具有满足要求的安全性能。因此,为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安全设计方法。
1.事故的可预防性
事故预防理论
续
二、事故的可预防性 分析: ⑥ 本例还说明: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但是却不能绝对避免。当事故原因之间发生 系统性的、复杂的、我们始料不及的联系或 配合时,事故将会发生。
续
二、事故的可预防性 分析: ⑦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
• 日本人青岛贤司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 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 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 止的事件。”(如11.12事故)
续
一、事故的涵义 我国安全生产界:“事故是指在生产
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 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incident)。”
续
三、事故致因理论与模型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 5 种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M) (2)人的缺点(P)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 (4)事故(D) (5)伤害(A)
续
三、事故致因理论与模型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死亡或重伤 轻伤 无伤害
1
0.3%
29
8.8%
300
90.9%
续
一、事故的涵义
青岛贤司调查后给出的伤亡与无伤亡的比 例:
重型机械和材料工业
1∶ 8
轻工业
1∶32
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事故(包括险肇)与伤 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概率原则。
一、事故的涵义
防止伤害 ← 防止事故
仅仅关注伤害事故是不够的,要对 所有的险肇事故给予足够的重视! (按违章识别手册讲案例,抽油机未停机掉驴头、动
安全基础知识与事故预防培训(一)
安全基础知识与事故预防培训(一)安全基础知识与事故预防培训安全基础知识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尤其是在工作场所,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安全基础知识与事故预防培训。
一、安全基础知识培训1. 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是基础,是防范安全事故的第一道屏障。
在安全意识教育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让员工明确工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2)教育员工如何关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措施;(3)充分利用实际工作场景模拟演练或直接演示,提升员工在应急场景下的处事能力。
2.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知识机械设备操作是代价高昂的,员工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工作安全事故等问题。
在这方面,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备操作规范的学习,包括正确使用工具、器材操作、检查机器设备漏洞等;(2)机器设备维护保养,员工要了解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并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3)安全装置的学习,了解装置作用,了解怎样正确检查设备上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
二、事故预防培训事故的预防是安全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培训应注重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升员工对事故预防的能力。
1. 火灾预防火灾是工作场所事故中发生率最高的,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火灾预防知识培训,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火灾发生的原因、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让员工掌握出火应急的标准操作;(2)解释组织团队灭火该注意遵循哪些原则,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普通灭火器具;(3)了解危险物品的处理方法,保障在处理危险物品工作时不出现火灾。
2. 人身安全员工的人身安全是最为关键的,企业要提供必要的先进工具,认真践行严格IAQ维护标准与检修制度,推进“五防”体系建设,落实特种工种的定期体检,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有效减少管理与人的差错。
3. 环保意识现代企业应当落实绿色生产理念,重视环境问题。
安全知识预防事故
安全知识预防事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安全问题,通常我们所说的安全知识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和日常出行等情况下,必需知道的基本安全规则和预防措施等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知识,以帮助读者和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无论是行人、驾车人还是骑车人,在路上都需遵守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来保证自身安全。
比如,行人需走人行道,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随意横穿马路。
对于驾车人来说,应当遵守限速、谨慎驾驶、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等。
骑车人亦然,应当佩戴头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这些都是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火灾安全火灾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生活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加关注一些火灾预防知识。
首要的一点是,对于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应当放在安全的地方,切勿随意乱丢;其次,在家中使用电器时,务必注意用电安全、不要堆放杂物;防止明火,勿在室内抽烟、乱用明火等,应当学习安全灭火和应对火灾的基本技能等等。
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
三、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直接涉及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也是人们极为重视的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需要多加关注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购买食品时要看是否贴有合格标志,注意保鲜期限等等。
在居家时,我们应该注意食品储存问题,保持卫生,避免使用过期食品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食品中毒或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四、自然环境安全自然环境安全主要指对于不可控制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
例如天气变化,台风、龙卷风、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都有可能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和预防,学习防御措施,以确保在自然灾害事件中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另外,在野外旅游或工作时,也需要了解周围环境,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的原则和基本原则事故原因理论事故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前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故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很多事故原因理论,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事故易发理论1919年,英国的Greenwood和woods根据泊松分布对伤亡事故数量进行了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
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分布。
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
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易发理论。
事故倾向是指容易发生事故的个人的稳定内部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
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二)海因里希因果链理论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讨论事故因果链理论,后人称其为海因里希因果链理论。
海因里希将工伤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描述为一系列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生动地描述了事故的因果链。
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
事故预防原理
(一)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蓦地发生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终止,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有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之分。
自然事故是指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如地震、洪水、旱灾、山崩、滑坡、龙卷风等引起的事故。
人为事故是指由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事故,这种事故既然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就能够预防。
事故之所以可以预防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特性和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特性和规律,并能合理应用,事先采用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就可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
普通来说事故具有以下特性:1.因果性因果性是说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的各种危(wei)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产中的人身伤害事故是由物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以及对突发的意外事件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2 .偶然性事故具有偶然性,是说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
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
事故的随机性表明它服从统计规律,于是可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预测,找出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预防事故提供依据。
3 .潜伏性事故的潜伏性是说事故在尚未发生或者还未造成后果之时,是不会显现出来的,好像一切都处在正常和平静状态。
但是生产中的危(wei)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这些危(wei)险因素未被消除,事故总会发生的。
事故的这一特征要求人们消除盲目性和麻痹思想,常备不懈,居安思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要在事故发生之前充分辨识潜在危(wei)险因素,事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防止危(wei)险因素转化为事故。
(二) 伤亡事故致因理论1 .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50 多年前统计了55 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 件,轻伤48334 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从而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事故的比例为1 :29 :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称之为事故法则。
事故预防理论基础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
• 3、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 的基本原则 • (1)消除;(2)减弱;(3)屏蔽和隔离;(4)设 置薄弱环节;(5)联锁;(6)防止接近;(7)加 强;(8)时间防护; (9)距离防护;(10)取 代操作人员; (11)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 • 这些原则可以单独采用,也可综合应用。
事下来发 生一系列事情, 请判断:哪些是事件,哪些是事故? A(年轻人):一步跨过了; B(中年人):踩了一脚, 险些摔倒; C(醉汉):提着酒瓶,踩了一脚后摔倒,打碎了酒瓶; D(残疾人):摔了一跤,划伤了手,还撕破了裤子; E(老年人):跌倒后,摔断了腿。
事故相关基本概念
• 隐患 •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 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 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一些 行为)或一种状态(一些状态)或二者的结合。 • 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隐患一旦被识别, 就要予以消除。对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立即 消除的隐患,要采取措施降低其危险性或延缓危 险性增长的速度,减少其被触发的“几率”。
事故预防五原则
三、继发原因的原则
一般说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上述五个间接原因中的某 一个,或者某两个以上的原因同时存在。 技术、教育及管理这三个原因占大部份,可以说这三项是极其重要 的事故原因。 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以下原因: (6)学校教育的原因 由于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组织的安全教 育不彻底。 (7)社会或历史的原因 由于有关安全的法规或行政机构不完善, 社会思想不开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等。
事故预防五原则 二、偶然损失的原则
分析灾害这个词的概念,包含着意外事故 及由此而产生的损失这两层意思。 事故的结果将造成损失。损失可以包括人 的死亡、受伤、有损健康、精神痛苦等, 除此以外,还包括原材料、产品的烧毁或 者污损,设备破坏,生产减退,赔偿金的 支付及市场的丧失等物质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预防理论基础一、事故相关基本概念二、事故预防事故预防理论防止事故,首先必须弄清事故发生和控制原理,即事故预防原理。
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论体系。
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事故相关基本概念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Safety)安全是免遭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
对于一个组织,经过风险评价,确定了不可接受风险,那么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风险降至可允许的程度,使得人们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
事故相关基本概念危险(Danger 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是一种连续型的过程状态。
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
同时,危险还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发生外在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
事故相关基本概念风险(Risk)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事故. 事故是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件是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情况。
事故是意外事件,事件包括事故。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事故相关基本概念隐患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一些行为)或一种状态(一些状态)或二者的结合。
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隐患一旦被识别,就要予以消除。
对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立即消除的隐患,要采取措施降低其危险性或延缓危险性增长的速度,减少其被触发的“几率”。
事故相关基本概念香蕉皮的故事某人在大街上扔了一支香蕉皮,接下来发生一系列事情,请判断:哪些是事件,哪些是事故? A(年轻人):一步跨过了; B (中年人):踩了一脚,险些摔倒; C(醉汉):提着酒瓶,踩了一脚后摔倒,打碎了酒瓶; D(残疾人):摔了一跤,划伤了手,还撕破了裤子; E(老年人):跌倒后,摔断了腿。
一、可能预防的原则该原理主要是要表明:事故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原因的;要想防止事故发生,应立足于防患于未然。
作为人祸的事故,通过实施有效的对策,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事故是可能预防的。
一、可能预防的原则过去的事故对策中多倾向于采取事后对策。
例如作为火灾、爆炸的对策有:建筑物的防火结构,限制危险物贮存数量、安全距离、防爆墙、防油堤等,以便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损害;设置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灭火设备筹,以便早期发现、扑灭火灾;设立避难设施、急救设施等,以便在灾害已经扩大之后作紧急处理。
即使这些事后对策完全实施,也不一定能够使火灾和爆炸防患于未然。
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妥善管理发生源和危险物质是必需的,而且通过这些妥善管理是可能预防火灾、爆炸的发生的。
当然为防备万一,采取充分的事后对策也是必要的。
但是,防止灾害只着眼于事后对策的作法,可以说是从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的观点出发的。
而这些则是基于把可能预防的人灾和天灾一视同仁来考虑的。
总之,作为人为灾害的对策是防患于未然的对策,比事故后处置更为重要。
安全工程学的重点应放在事故前的对策上。
二、偶然损失的原则分析灾害这个词的概念,包含着意外事故及由此而产生的损失这两层意思。
事故的结果将造成损失。
损失可以包括人的死亡、受伤、有损健康、精神痛苦等,除此以外,还包括原材料、产品的烧毁或者污损,设备破坏,生产减退,赔偿金的支付及市场的丧失等物质损失。
二、偶然损失的原则可以把造成人的损失的事故称之为工伤事故,造成物的损失的事故称之为设备或物的事故。
人的事故可分为如下几类:(1)由于人的动作所引起的事故:例如,绊倒、高空坠落、人和物相撞、人体扭转等。
(2)由于物的运动引起的事故:例如,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绞缠、车辆伤害等。
(3)由于接触或吸收引起的事故:例如,接触带电导线而触电,受到放射线辐射,接触高温或低温物体,吸入或接触有害物质等。
二、偶然损失的原则事故和损失之间有下列关系:“一个事故的后果产生的损失大小或损失种类由偶然性决定”。
反复发生的同种事故常常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损失。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被破坏设备的种类,有无负伤者或人数多少,负伤部位或程度,爆炸后有无并发火灾等以及所有的爆炸事故当时发生的地点、人员配置、周围可燃物数量等都是由偶然性决定的,一律不能预测。
也有在事故发生时完全不伴有损失的情况,这种事故被称为险肇事故。
即便是像这种避免了损失的危险事件,如再发生,会产生多大的损失,只能由偶然性决定而不能预测。
因此,为了防止造成大的损失,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预防五原则二、偶然损失的原则因而可以说,事后不管有无损失,作为防止灾害的根本的重要的事情是防患于未然,因为如果完全防止了事故,其结果就避免了损失。
灾害这个概念就是由事故及其损失两部分构成的,同样的事故其损失是偶然的,这个原则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三、继发原因的原则防止灾害的重点是必须防止发生事故。
事故之所以发生,是有它的必然原因的。
亦即,事故的发生与其原因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事故与原因是必然的关系,事故与损失是偶然的关系,这是可以科学地阐明的问题。
一般地说,事故原因常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又称为一次原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又进一步分为两类:(1)物的原因;(2)人的原因。
物的原因是指由于设备、环境不良所引起的;人的原因则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三、继发原因的原则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五项,列举如下:(1)技术的原因包括:主要装置、机械、建筑物的设计,建筑物竣工后的检查、保养等技术方面不完善,机械装备的布置,工厂地面、室内照明以及通风、机械工具的设计和保养,危险场所的防护设备及警报设备,防护用具的维护和配备等所存在的技术缺陷。
(2)教育的原因包括:与安全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及其安全运行方法无知、轻视、不理解,训练不足,坏习惯,没有经验等。
(3)身体的原因包括身体有缺陷,例如头疼、眩晕,癫痫病等疾病,近视、耳聋等残疾,由于睡眠不足而疲劳,酩酊大醉等。
(4)精神的原因包括:怠慢、反抗、不满等不良态度,焦躁、紧张、恐怖、不和、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偏狭、固执等性格缺陷,以及白痴等智能缺陷。
(5)管理的原因包括: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准不明确,缺乏检查保养制度,人事配备不完善,劳动意志消沉等管理上的缺陷。
三、继发原因的原则一般说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上述五个间接原因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以上的原因同时存在。
技术、教育及管理这三个原因占大部份,可以说这三项是极其重要的事故原因。
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以下原因:(6)学校教育的原因由于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组织的安全教育不彻底。
(7)社会或历史的原因由于有关安全的法规或行政机构不完善,社会思想不开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等。
三、继发原因的原则因此,上述的(6)和(7)两项原因由来是很深远的,要有针对性地直接提出对策是困难的。
但是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同样是防止事故的重要问题。
继发原因的原则就是因果关系继承性。
即:损失←事故←一次原因←二次原因←基础原因后果现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远因只有实施防止对策(断链),才能防止事故发生。
只有正确的事故原因分析,才能选择适当的防止对策。
四、选择对策的原则在前述各种原因中,(1)技术的原因,(2)教育的原因以及(5)管理的原因,这三项是构成事故最重要的原因。
与这些原因相应的防止对策为(1)技术对策,(2)教育对策以及(3)法制对策。
通常把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称为三E安全对策,被认为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
通过运用这三根支柱,能够取得防止事故的效果。
如果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根支柱,例如强调法制,是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的,它一定要伴随技术和教育的进步才能发挥作用,而且改进的顺序应该是(1)技术、(2)教育、(3)法制。
技术充实之后,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而技术和教育充实之后,才能实行合理的法制。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方法四、选择对策的原则(1)技术对策技术的对策是和安全工程学的对策不可分割的。
当设计机械装置或工程以及建设工厂时,要认真地研究、讨论潜在危险之所在,预测发生某种危险的可能性,从技术上解决防止这些危险的对策,工程一开始就把它编入蓝图,而且像这样实施了安全设计的机械装置或设施,要应用检查和保养技术,确实保障原计划的实现。
为了实施这样的根本的技术对策,应该知道所有有关的化学物质、材料、机械装置和设施,了解其危险性质、构造及其控制的具体方法。
为此,不仅有必要归纳整理各种已知的资料,而且要测定性质未知的有关物质的各种危险性质。
为了得到机械装置安全设计所需要的其他资料,还要反复进行各种实验研究,以收集有关防止事故的资料。
也可以说,这些正是安全工程学这门学科体系健全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6.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二、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为使系统符合上述基本原则,人们提出了许多种实施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其中最典型的论述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这是由日本学者北川彻三提出的。
1 围板、栅栏、护罩。
2 隔离。
3 遥控。
4 自动化。
5 安全装置。
6 紧急停止。
7 夹具。
8 非手动装置。
9 双手操作。
10 断路。
11 绝缘。
12 接地。
13 增加强度。
14 遮光。
15 改造。
16 加固。
17 变更。
18 劳保用品。
19 标志。
20 换气。
21 照明。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 2.防止能量转移于人体的措施 1 限制能量。
2 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
3 防止能量积聚。
4 控制能量释放。
5 延缓能量释放。
6 开辟能量释放渠道。
7 在能源上设置屏障。
8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
9 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
10 提高防护标准。
11 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防止损失扩大。
12 修复和恢复。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 3、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原则 1)消除; 2 减弱;3 屏蔽和隔离;4 设置薄弱环节;5 联锁;6 防止接近;7 加强;8 时间防护; 9 距离防护;(10)取代操作人员; 11 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