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黄金期!巧借天力,健脾益气,润肺化痰,治好多年老慢支
冬病夏治“老慢支”
冬病夏治“老慢支”
老姜;周耀庭
【期刊名称】《药物与人》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进入炎热的7月,去医院针灸、敷贴,拔火罐的人多了起来.这种利用三伏天治疗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诸多慢性病的办法.就是被很多中医所推祟的独特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能减少慢性病在冬季的发作.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老姜;周耀庭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医院特需门诊主任医师;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622.1
【相关文献】
1.冬病夏治系列之一--“类风关”冬病夏治“五字诀” [J], 王金山
2.冬病夏治赶走老慢支 [J], 狄桂英
3.“冬病夏治”莫失良机——又到“冬病夏治”的 [J], 谭奇纹
4.冬病夏治“老慢支” [J], 阿三
5.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机理探微 [J], 李宏运;王周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病夏治正当时,防疾治病受益多
冬病夏治正当时,防疾治病受益多
伏天的脚步逐日逼近,酷暑炙热的7、8月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这项中医传统疗法可祛除积寒,提升人体免疫力,防治和减少疾病在冬日的发作。
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是指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多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颈肩腰腿痛等,易病人群畏寒喜暖,中医称阳气不足。
夏季三伏天毛孔张开,人体阳气旺盛,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此时给予养阳补益的治疗之法,可排出积寒,平衡阴阳,治病防病。
冬病夏治的好方法
汉典中医医院“三伏贴”和“三伏灸”疗法在冬病夏治方面优势明显——使用特定药物在特定穴位上贴敷或灸治,提升阳气,保护脏腑器官、扶正祛邪。
三伏贴:通经平喘、润肺祛痰
适用人群: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体虚易感冒、慢性鼻炎和咽炎、肺气肿、小儿反复感冒、呼吸道感染患者。
三伏灸:“灸”治百病、温阳利器
适用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鼻炎、咽炎、气管炎、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体虚易患感冒、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者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胃炎、腹泻、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
骨关节疾病:
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小儿疾病:厌食、消化不良、反复感冒、支气管炎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量多
亚健康调理:长期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免疫力低下者及乏力体虚者
2016年贴敷、灸治阳历时间:
头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5日
润中伏:8月6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三伏医治保健康,冬寒不受病痛苦!。
冬病夏治,治的是什么
冬病夏治,治的是什么作者:阮志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08期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简单来说就是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各种关节痛、老年畏寒症等,在夏天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一种体现。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温度最高时期,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体内气血畅通,人体腠理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在穴位上贴药、艾灸、针刺,或内服中药等更易疏通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来调整脏腑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冬病夏治疗法的渊源和理论出处。
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将其注解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临床医家针对冬季易发和加重而夏季自发缓解的疾病,在夏季使用各种方法,如穴位贴敷、铺灸、中药内服等,补助阳气,鼓舞正气,减少冬季复发或缓解发作时其症状的作用。
阳气不足,是“冬病”的最基本病机。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抗御外邪侵袭、主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贴敷疗法、艾灸法、针刺、拔罐、推拿,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
贴敷疗法贴敷疗法又称外敷疗法,是冬病夏治的最常见方法。
将辛温中药材研为细末,与各种不同的介质(如姜汁、红糖)调制成糊或成丸状,敷贴在穴位的方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
贴敷疗法能使药力直达病灶所发挥作用,还可以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老慢支秋冬调补药膳方
老慢支秋冬调补药膳方作者:何国兴来源:《家庭医学》2014年第11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为特征。
据调查,我国发病率占3%~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北方的患病率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有1%~2%老慢支患者可发展为肺气肿和肺心病。
每逢天气变化则复发,秋冬寒冷季节发作尤其频繁,夏季是相对的缓解期。
中医认为老慢支长期不愈多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
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在秋冬调补,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黄芪猪肺粥】制法;;黄芪50克,猪肺500克,大米100克,甜杏仁10克,调料适量。
猪肺洗净,氽去血水,切块,加水适量煮至七成熟时取出;黄芪、杏仁放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约20分钟后去渣取汁;大米淘洗干净,煮粥,待沸后调入药汁、猪肺块,加食盐、葱、姜、味精等调味,煮熟即可。
每天1剂,分3次食完,连服5~7天。
功效;;益气健脾,宣肺止咳,适用于老慢支、咳声低怯、气短、肢乏无力、食少便溏、畏风、易感冒等。
【燕窝冰糖枸杞汤】制法;;冰糖150克,燕窝30克,枸杞子20克。
燕窝用温热水加盖闷泡后,择去绒毛及杂物,清水冲洗净,盛入碗内加适量水,上笼蒸30分钟后捞出,盛入汤盆内。
另取一大碗,放入冰糖及枸杞子,加清水蒸30~40分钟左右,连枸杞子同倒入盛燕窝的汤盆内。
每天服食1剂,连续用药4~5天。
功效;;养阴润肺,清肺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喘等。
【蜂蜜鸡蛋】制法;;蜂蜜50克,鸡蛋1只。
先将蜂蜜入锅微炒,然后加水少许,待沸后打入鸡蛋。
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次,吃蛋饮汤。
连续服用7~10日。
功效;;补虚润肺,适用于治慢性支气管炎。
【海蜇萝卜汤】制法;;海蜇100克,白萝卜60克。
海蜇漂洗净,白萝卜洗净切丝,两味加水三碗煎至一半,每天分2次服食,连续服用2周。
功效;;润肺、止咳、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久咳患者。
【黄精杏仁萝卜猪肺汤】制法;;黄精15克,甜杏仁15克,白萝卜250克,猪肺500克,生姜3片,调料适量。
冬病夏治
一、冬病夏治的中医养生之道临近三伏,天气越来越热。
很多朋友却不知道此时却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无锡市名中医、无锡天一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朱世凯教授、和孙秀芳、吴静华等中医名专家介绍,“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程加重的疾病。
患有“冬病”的人多属阳虚体质。
一年四季中,人体在夏季的阳气最为旺盛,而在这个季节通过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出来纠正阳虚体质,常能使“冬病”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伏天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黄帝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在夏天,阳气最旺,三伏天属阳中之阳,此时治疗能增强阳气,对于秋冬季节易发的‘寒质’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谓之‘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
此时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恒,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俞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并且三伏天人体皮肤松驰,毛孔张大,这样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故而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使一些宿疾得到恢复。
作为中医养生的理论之一,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无锡市名中医、无锡天一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朱世凯教授、和孙秀芳、吴静华等中医名专家介绍到:传统中医认为“人至三伏气血旺、毛孔开,益药疗驱邪”。
三伏贴所针对的适应症有: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2、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体质3、慢性虚寒胃肠炎、腹泻、寒性痛经无锡天一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朱世凯教授、和孙秀芳、吴静华等中医名专家表示,希望更多的人重视健康,重视中医养生,在三伏天的时候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做一些冬病夏治的治疗和保养预防。
防病于未然,有健康才有将来。
无锡天一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朱世凯教授、和孙秀芳、吴静华等中医名专家的门诊时间为:朱世凯教授为周日上午或特别预约;孙秀芳主任医师为周一上午或周四下午或特别预约;吴静华副主任医师为周二上午或周日上午或特别预约等;、二、冬病夏治重在预防无锡天一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孙秀芳主任介绍说:夏天是许多过敏性疾病(例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的缓解期,这类冬季好发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达到最好的效果,“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即根据这个道理。
烈日炎炎冬病夏治正当时
烈日炎炎冬病夏治正当时文/达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中药师欧阳军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
寒邪属于中医所说的“阴邪”,在阴气上升达顶点的冬季,患者体质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所以见效缓慢。
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此时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
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冬病夏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
冬病夏治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即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和冻疮等,多采用贴膏药、针刺、艾灸、埋线、药膳食疗以及内服中药等方法,患者只要坚持治疗都会取得明显疗效。
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有内服药、中成药、药膳食疗、敷贴疗法等,每种病症都有具体的治疗方法,这里向读者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冬病夏治方法:内服法: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分别采用扶正祛邪、补肺健脾、化痰活血、益肾壮阳、温经通络等治法。
可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具体来说,如果患者平时怕风自汗,容易罹患感冒,经常喷嚏频作,鼻塞流涕,当以补肺固表为主。
如果患者面色萎黄、食少便滴、倦怠乏力、平时痰多,适宜健脾化痰法。
如果患者常感腰酸肢软、胃寒神疲、夜尿频多、稍动即呼吸短促,当用益肾纳气法,服用肾气丸或吞服紫河车粉。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可采用内服粉剂,白参、蛤蛤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晩各服两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或减轻发作。
关节炎、风湿病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一般在冬春和秋冬交界时期较重,而夏季较轻,治疗应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内服方可用防风、独活、丿II茸、牛膝、杜仲、桂枝、白芍各6克,桑寄生、党参、茯苓、当归各8克,地黄15克,甘草、细辛各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为一疗程。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7月17,星期日,对很多喜欢中医养生的人来说是个大日子,这天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头伏的第一天。
入伏,意味着又到“冬病夏治”的时间了。
这几年,“冬病夏治”一年比一年火爆,在许多人认可“冬病夏治”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满腹狐疑:“冬病夏治”真的有效吗?它又有哪些方面的讲究呢?本期名医谈病,为大家介绍——随着气温的上升,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伏天。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
”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特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因此,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
所谓“冬病”,就是那些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即阳虚体质。
普遍症状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在中医里,这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简而言之,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皆可谓之为“冬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冻疮、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肌肉关节阴酸疼痛、体虚反复感冒、亚健康状态等。
这些虚寒性“冬病”多半是由于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差,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
据《内经》“天人合一”、“夏日养阳”理论,冬为阴,夏为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若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就可以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使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
到冬天少发病或病情减轻,甚至不发病。
此之谓“夏治”。
7类疾病适合“冬病夏治”目前,“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敷贴、温针灸、火罐、艾灸、穴位注射、熏洗和中药内服等,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则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骨伤类疾病等。
此外,儿科、冻疮也可通过“冬病夏治”治疗。
都市人群当下常有的亚健康状态,也可通过“冬病夏治”来缓解。
“冬病夏治”三伏天最好不过 治这一慢性病最有奇效
“冬病夏治”三伏天最好不过治这一慢性病最有奇效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多在冬季发病,而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最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达到标本兼治。
以下这些疾病可以选择在夏季预防和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吃冰冷的食物或穿着比较少,都会影响到呼吸系统功能,再加上现代人往往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发作。
方法:取穴:取百劳、肺俞、膏盲、定喘、心俞、隔俞、肾前穴位。
具体操作:取白芥子、元朗索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碾成末,加麝香0.6克和匀,(若需药物量大,可按以上比例加倍配制),用新鲜姜汁调成稠糊状,捏成药丸后捏扁,贴到各个穴位上,并用纱布固定,成人药饼保留4~24小时后去除,儿童每次敷2小时-4小时,局部有热辣感和留下赤斑是正常反应,若出现水疱,揭去膏药,停止外敷。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中医上说,“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意思是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
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
方法:可以用中医熏洗治疗,直接在风湿性关节炎的患处熏洗即可,用草乌,白芷,羌活、独活,细辛,川芎、桂枝,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药量和次数根据正规医院中医的建议抓取和使用)水煎,每日熏洗两到三次,在配合膏药外敷如伤湿止痛膏、五虎散等治疗效果甚好。
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多属于虚寒因素所致,“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达到根治目的。
冬病夏治 事半功倍
夏天就要到了,因为 哮喘、风湿、冻疮等等 毛病痛苦了一个冬天的 人不妨在夏天治病。冬 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 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 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 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 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使一些老毛病得以恢复 .
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
小儿及成人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 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免疫功能低下、冻疮、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
夏天治风湿、冻疮、哮喘 哮喘病是指在冬天寒冷季 节容易反复发作加重的咳嗽、气喘、咳痰、胸憋等症状, 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临床上大部分哮 喘病人都属于阳虚体质。所谓阳虚的病人咳泡沫状痰,机 体抵抗力差,外部邪气容易通过皮毛侵犯到肺部。而夏季 正好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期调节阳气是最佳时 期,夏季提前防治疾病可以预防冬季发病。
为何“冬病夏治”效果好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冬季寒 冷的气候对人体伤害较大,加上人体阳气 不足,很容易患上述疾病,而且难以痊愈。 而夏天是疾病缓解期,加上天气炎热,人 体阳气旺盛,尤其在三伏天,人体皮肤的 腠理完全开泄,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 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 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 扶正去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 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目前冬病夏治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老年慢 性支气管炎(即“老慢支”)、支气管哮 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 专家强调说:“每年一进入‘三伏天’是 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之时,同时也 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不但支气 管哮喘患者可在这期 间进行治疗,慢性支 气管炎患者在夏季调 理脾胃,也可健脾去 痰;糖尿病患者利用 夏季把血糖控制到正 常范围,对日后病情 的控制极为有利;风 湿关节病患者利用夏 季进行治疗能减少冬 季发病机会……。”
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正当时作者:来源:《祝您健康》2010年第07期冬病夏治与四季即治沈燕萍7月21日是今年的头伏。
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了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
何为“冬病夏治”呢?冬病,简单地说,就是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神经痛等。
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疾病大多在夏天处于缓解期,此时,对其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是传统的冬病夏治。
在接受冬病夏治的病人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这关节炎冬天治疗效果不好,只有夏天治疗才对路。
”还有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病人,由于肩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平时无暇顾及自身。
偶尔有感冒咳嗽。
总是不以为然,进一步出现咽痛、咳嗽,也不认真治疗。
最后,咳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就很难根治了。
此时,他们又寄希望于冬病夏治,期望有什么奇迹发生、其实,这是对冬病夏治的误解。
冬病夏治并不是说冬天有病可以不治疗,而一定要等到夏天才治。
冬病夏治与四季即治,即有病及时治疗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只有做好了早期治疗,冬病夏治才可能发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加强脏腑功能、温通关节经脉的作用,从而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办法多赵晓军(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的药物。
只要坚持服用3个月,就会有不错的疗效。
(2)穴位敷贴:这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教贴在病人背部的相直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脏腑,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1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晓灼感为度。
(3)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每月1次,连续3个月,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
“老慢支”的冬病夏治食疗方
“老慢支”的冬病夏治食疗方作者:赵桂芝来源:《家庭医学》2020年第08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患,每逢天气变化则复发。
秋冬寒冷季節发作尤其频繁,而夏季却是老慢支病人相对缓解期。
中医认为老慢支长期不愈多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
根据中医“治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理论,老慢支在夏季进行适当的药膳调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老慢支病人在夏季病情缓解期,除了要求病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进行呼吸锻炼等外,还应辅以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类的药膳,这样可以明显减少复发,延缓病情发展。
虫草炖老鸭取冬虫夏草15克,老雄鸭1只。
将虫草放于鸭腹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连食1个月左右。
可补体内虚损、益肺肾、止咳喘。
黄芪乌骨鸡取黄芪30克,乌骨鸡1只。
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切半只(剩下的半只下次再用),再切块,放砂锅中与黄芪共炖。
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作3次食用。
连食1个月左右。
可起到益气养肺、滋肾养血、固表防感的作用。
补肾胡桃泥取紫衣胡桃1个,每晚临睡前细嚼(至少嚼100下)后服下,长期服用有补肾养血、润肺纳气作用。
适宜于肾虚的老慢支患者食用,常服有效。
人参蛤蚧粥蛤蚧粉2克,人参粉3克、糯米50~100克。
先将糯米煮成稀粥,待粥热时加入蛤蚧、人参粉搅匀,趁热服。
有补肺肾、益元气、平虚喘之功效。
适用于肺肾两虚型老慢支病人。
姜汁牛肺糯米饭牛肺200克,生姜汁15毫升,糯米适量。
牛肺切块,加糯米,用小火焖熟,起锅时加生姜汁即成。
食之有祛痰、补肺、暖胃的作用,对老人寒咳日久、痰多清稀者有效。
山萸肉粥淮山药30~60克,山萸肉20克,粳米100克。
将淮山药、山萸肉煎取浓汁,与粳米同煮粥,每日早晚分服。
有补肾益精之功效,适用于肾虚型老慢支病人食用。
四仁鸡子羹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
每日清晨取20克,鸡蛋1个,加少许水搅拌均匀,煮羹1小碗服用。
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之功效,对咳喘日久的老慢支患者较为适宜。
冬病夏治 巧治都市人慢性病
冬病夏治巧治都市人慢性病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人体经脉内气血充盈,毛孔张开,有利药物吸收,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冬病夏治”也有局限,应避免以下三大误区。
“冬病夏治”要避免3大误区1、“包治百病”并非所有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
适用于“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成人及儿童的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等。
此外,也可用于治疗冻疮、咽炎、儿童肾病及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缓解期。
2、“立竿见影”“冬病夏治”是个综合治疗的过程,“三伏”治冬病要在冬天才能显现疗效,有些疾病还须要坚持治疗几个夏天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不能因为没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或稍微见效就停止治疗。
3、“取代日常治疗”用药物穴位敷贴等方法治疗,最好作为综合治疗方法的一种,不能过分强调“冬病夏治”的效果。
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包括变异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这种类型的病都可以通过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用中药敷贴治疗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是为人熟知的“冬病夏治”之法。
敷贴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内病外治”法,除了能治疗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质虚弱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外,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冬病夏治之夏季补益正当时
冬病夏治之夏季补益正当时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8期王成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長内科感染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及咳嗽、喘证的诊断及治疗。
对疲劳综合征、失眠、便秘、头痛、长期低热等病证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常听到“冬病夏治”这个词,王院长解释,很多疾病都会造成人体的阳虚,有阳虚症状的人群可以在夏季适当补阳。
而健康人群,在夏季也须注意不宜过度贪凉而伤及脏腑,损伤人体的阳气,为疾病埋下祸患。
因此,夏季更适合补益。
夏季更需要补益的人群1. 部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患有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部分心脏疾病患者,如患有慢性心衰等。
3. 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患有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4. 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5. 部分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如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6.部分儿科疾病患者,如患有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7. 部分慢性皮肤病患者,如患有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8.部分妇科疾病患者,如患有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9.其他:阳虚型体质或素体阳虚的人群。
上述人群大都需要格外注意夏季的补益与养护阳气,尤其要避免夏季贪凉使得阳气进一步受损,导致疾病加重。
如果难以辨别,建议前往正规中医医院,由医生针对各人体质进行辨证后再给出精确的建议。
久病多虚,患有多年肺系疾病的人群很容易出现肺脾肾三脏阳虚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他在夏季使用御风固本方来给患者进行调理。
● 御风固本方【药材】黄芪、白术、防风、人参、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蛤蚧【方义】黄芪在补气中偏补阳,搭配白术、防风,能治疗肺气虚;茯苓、白术、甘草、人参、半夏、陈皮组成“六君子汤”,发挥健脾化痰的功效;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蛤蚧共用可以发挥很好的补肾阳肾阴、纳气之功效。
中医冬病夏治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 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 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体外是暑热骄阳,体内是心火 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 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 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去暑的饮料,如冰镇 啤酒、凉茶、冰水果,整日又在空调房间里生活、工作,那真是陈寒 未去,又添新寒。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再者身体被寒气侵袭的 地方,必会气血瘀阻即“寒凝血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见关节痛,寒气停留在脏腑,久滞则瘀就易致“积、 聚”也就不能排除“肿物”产生的可能。寒气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 堵塞,气血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 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 就又会内外交加、病情加重。
2 .耳鼻喉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过敏所致慢性咽喉炎、梅核气而致的咽异感症、体虚鼻炎 发作者。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知道气管炎、哮喘、 慢阻肺等可以冬病夏治的人很多,其实冬病夏治的病种很 广泛,可以包括一切虚寒性慢性病。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虚寒体质,以多清 涕、鼻痒、喷嚏等寒症为特点,遇冷发病,尤其是气候突 变时更加明显。三伏天在相关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敷贴治 疗,可起到“四两拨干斤”的作用,能从根本上改善过敏 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症状。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 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 “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 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 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或主因,或诱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 质,去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如由于寒 凉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的患者,移居到四季 如春的南方生活,疼痛定会有一定程度的 缓解。这就是祛除诱因改变生活环境所致 。 因为此时人的体质并没有增强。也无需象 以往用药物维持
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盛夏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时机盛夏伏天,酷热难耐,但对于患有某些慢性顽疾的病人来说,则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什么叫冬病?冬病是在冬春气候寒冷时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咳嗽、哮喘、鼻塞流涕等。
也就是现代医学诊断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患。
这类病人多因阳气亏虚,寒邪乘虚深入肺腧,久之凝聚而成寒痰,内伏肺与膈上,每遇天寒之时,内伏之痰为诱因触发而反复发作。
而又由于是寒痰深伏于内,平日用药虽有疗效,但难彻底清除,因而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而夏季(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根除寒痰的最佳时机。
人体的阳气得以恢复,引发疾病的寒痰得以清除,在冬春气候变化之时人体的抗病能力就会增强,顽症痼疾也就会明显缓解或根除,这就是冬病夏治的原理。
中医认为,鼻塞流涕、咳嗽、哮喘等疾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有关,而其中肺脏功能失调是其关键所在,因而冬病夏治亦以温肺散寒为主,配合应用温补脾肾的治疗方法,而应用中国灸很容易达到上述冬病夏治的目的,其基本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一年中三伏天阳气最盛,借助天地间阳气化痰的最佳时机应用精选的中药予以敷贴,可达到最佳的补阳化痰的治疗效果。
2、夏天人体毛孔疏松,而且血液循环较快,局部贴敷的药物更容易通过穴位、经络渗透到体内,药物吸收好,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3、中国灸本身具有长时间发热的功能,在三伏天阳气盛的基础上,中国灸的热疗、药疗、灸疗三效合一更加强化了冬病夏治的治疗效果,因而它比一般的敷贴法的助阳力量更强,化痰效果更好。
4、中国灸的系列产品有针对不同病种的不同产品,可分别用于不同疾病的冬病夏治。
应用中国灸进行冬病夏治的具体方式是:治疗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用感冒灸贴大椎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用哮喘灸贴身柱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咳嗽灸贴身柱穴;兼有肾阳虚者用强肾灸贴命门穴;兼有脾阳虚者用胃炎灸贴脾腧穴。
专家告诉你“冬病夏治”
专家告诉你“冬病夏治”一年有“三伏”,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空气潮湿、闷热的日子,同时也为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带来了治疗的绝佳时机。
三伏天的时候是一年阳气最旺的时期,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将一些辛温散寒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帮助人体养阳,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能更好地发挥祛除疾病的作用。
三伏贴主要通过对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
三伏贴属于“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对人体的穴位进行一系列的治疗,有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口服药物、中药足浴、针灸治疗等方法。
其中穴位贴敷不增加肠胃负担,婴幼儿、老年人、消化功能差的患者更容易接受。
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在穴位上贴敷药物易于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
因此,在“夏至”后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风湿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冬病夏治”不仅广泛用于成人肺系疾病,同样适用于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小儿生理特点为“肺常不足”,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或因家长衣着冷暖护理不当,因此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常常反复感冒,出现咳嗽、咳痰、咽痛、气喘等症状。
针对小儿这些特点,进行三伏贴敷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由于治疗时不疼痛,所以相比打针吃药,孩子更容易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病夏治黄金期!巧借天力,健脾益气,润肺化痰,治好多年
老慢支
“冬病夏治”老慢支
伏天,阳气比较足,“冬病夏治”正当时。
有一种“冬病”非常适合“夏治”,就是慢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
患有老慢支的中老年朋友,动不动就咳嗽,咳出来的痰,色白、质地稀、有泡沫,还气短。
秋冬季节易犯或加重,属于阴病,在阳季治疗事半功倍。
老慢支,是由于风寒或者风热之邪侵犯后,引发急性咳嗽,又反复受到侵犯就留下了病根,寒饮之邪潜伏在肺中,令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失职。
在此基础上,一旦再受到风寒之邪,症状就会加重,甚则出现气喘。
那么,老慢支的病机就叫做「寒饮伏肺、宣降失常」。
02治疗原则
针对稳定期的老慢支,如何治?
要减少咳嗽和痰,就需要用温化的药物,把肺中的寒饮之邪祛掉,令肺的宣降功能慢慢恢复。
同时用宣肺平喘的药,促使肺的宣降功能保持正常运转。
慢性病,久病气虚,主要是肺气虚。
五行当中,肺属金,脾属土,肺气虚会影响到脾,中医叫做“子病及母”。
肺气虚最后会导致脾气虚,出现「肺脾气虚」。
老慢支还影响到呼吸。
肺为气之主,但肾为气之根,呼吸能否顺畅、有深度在于肾。
那么治疗时还需顾及脾和肾,用健脾益气的药物去培土生金,同时还得补补肾阳,温肾纳气。
这几个方法结合,把肺、脾、肾都照顾到,实现标本共治老慢支。
03治疗方
张仲景的「小青龙汤」,为温化寒饮的经典妙方;「三子养亲汤」,主要用于温肺化痰;「六君子汤」益气健脾;「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张景明教授在这些妙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后,又加了温肾的药物,变方如下:
炙麻黄6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6g,陈皮、姜半夏(或者法半夏)各10g、苏子10g、白芥子10g、党参12g、茯苓15g、炒白术10g、甘草6g、补骨脂15g
ps:如果存在积食、大便不通的情况,可以加破气的莱菔子。
炙麻黄,宣肺平喘;干姜、细辛,用以化饮;五味子,味酸能收敛,能把肺气敛回来,避免再丢失;陈皮、半夏,能化痰;苏子,降肺气;白芥子,温化寒饮。
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也就是“四君子汤”,用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补骨脂,温肾纳气。
如果你一直被老慢支纠缠,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方,巧借天时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