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概论
4
1.1.2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其他概念 1.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2.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3.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4、电子政务与移动政务
5
1.1.3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及发展意义 1.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 (1)网上信息发布 (2)内部办公自动化 (3)部门间协同办公 (4)公共事务管理
16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电子政务的含义? 2.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在中文里有没有不同? 3.如何认识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 4.电子政务有哪些主要的应用模式? 5.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主要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17
感谢聆听!
8
G2G、G2B和G2C并不是三个各自独立的应用模式,它们之间是互 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
G2G G
G
G
G2B
电子政务
G2C
电子商务
B
B
电子社区
C
C
B
B2B
B2C
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示意图
C C2C
9
1.2.2政府对政府的应用模式(G2G) 1.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 2.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1.2.3政府对企业的应用模式(G2B) 1.市场监管类 2.公共服务类
1.2.4政府对公民的应用模式(G2C)
10
1.3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1.3.1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
我们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工程为例,介绍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11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公民G2C
企事业单位G2B
服务体系,惠及全民
政府机构G2G
法
律 法
采集更新
公开共享
规
与
标 准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办公系统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 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 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
电子培训系统
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网络教育课程,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员工 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业绩评价系统
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测评系 统对政府各部门的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2. 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4.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表1.1所示为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
比较项目 政府部门的存在形式 政务办公的方式 政府组织结构 政府管理方式 政府生效方式 政务处理程序 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传统政务 物理实体存在 面对面办公 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 严格时间限制 集中管理 公章、签字等 以管理、审批为中心 会议为主 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
以我国为例,“政务”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 理解: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党、 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 如党务、税务、检务、军务、社区事务等;狭义的“政务” 则是专指政府部门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
在我国,对“政务”的理解基本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的。
(1)隶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于 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省政府与下属各市省政府;
(2)业务指导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下级主管业务 部门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如人事部与省人事厅;
(3)平行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 关系。如省政府下属的公安厅与财政厅:
11第十一章 电子政务1
• 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 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 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电子公文处理系统
•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 复、公告、通知、通报等,使政务信息十分陕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 理速度。
(2)形成“一把手+首席信息官”的电子政务实施模式
• 在逐步整合现有电子政务实施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层级 分明的、以政府首席信息官为中心的组织框架
2.推行电子政务项目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要解决的问题
• (1)明确划分电子政务建设的不同层次 • 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划分为构成政府职能的核心业务项目和非核心业务项目两种, 对于那些非核心业务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外包给专业信息技术 公司去完成。 • (2)明确政府在电子政务市场化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 政府承担甲方的角色
(3)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 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 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 情况,便于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4)电子办公系统
• 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和办公费用, 提高工作效率。 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公设备、报销出差费用等。
一、电子政务的参与主体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
• 一是政府机关自身 • 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及其雇员 • 二是社会
• 包括公众、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电子政务的业务类型
政府与政府的电子政务
•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2G);
公共基础知识电子政务基础知识概述
《电子政务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不仅改变了政府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深入的理解框架。
二、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一)定义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二)特点1. 高效性:电子政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缩短了办事时间。
2. 透明性: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3. 互动性:电子政务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决策,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
4. 安全性:电子政务涉及大量的政府机密和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三)分类1. 政府对政府(G2G):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协同。
2. 政府对企业(G2B):政府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如行政审批、税收管理等。
3. 政府对公民(G2C):政府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三、电子政务的核心理论(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以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电子政务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政府服务的高效化、便捷化和个性化。
(二)治理理论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合作,共同治理社会。
电子政务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三)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增值。
03333电子政务概论(标注好答案)
电子政务概论第1章电子政务基本概念1、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
2、我国电子政务的作用主要表现方面和推行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
作用:(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2)增强政府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3)推动国家信息化事业的发展;(4)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5)促进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意义:(1)推行电子政务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力手段。
(2)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措施。
(3)推行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4)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
4、从电子政务的实质、核心、作用以及实施过程来看电子政务的特性包括:(1)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产物,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龙头”;(2)电子政务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3)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4)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过程。
5、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有:电子采购与指标、电子化报税、电子证照办理与审批、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6、电子政务系统就是对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7、根据服务对象来划分,电子政务可以分为G2G、G2B、G2C;其中G2G又可分为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政府机关之间的电子政务。
练习题:1.电子政务的C 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电子政务复习重点
1、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办公自动化: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3、GtoC: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4、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5、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6、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含义:也叫“政府电子化服务”,是指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7、数字鸿沟: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共享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8、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输、保存的那部分信息内容资源。
9、政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
10、什么是公钥基础设施:又称PKI。
公钥基础设施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填空题:1、体现公平理念,就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行雪中送炭,优先锦上添花的基本发展策略2、树立公平理念,防止出现数字鸿沟扩大化,避免数字鸿沟造成新的不公平。
3、在电子政务环境下,随着政府职能从以政治统治为主转变到以社会管理为主,政府管理类型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服务型管理将成为主要的政府管理型式,管制型管理将居于次要地位。
4、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基本形成了由政务涉密网(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公众网构成的三网结构。
5、拓扑结构是表示系统中各个设施物理位置关系、物理面壁的一种图示方法。
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1.1电子政务系统基本概念所谓电子政务系统,广义地讲是支持政府政务活动的电子技术手段的集合。
狭义地讲则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硬件设施与软件与网络与通信设施基础之上的,在有关法律、制度约束与规则之下以实现政府电子政务活动为目标的一个人机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要紧包含 3 个构成部分:(1)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办公。
(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与实时通信。
(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1.2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特点通常而言,政府的要紧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而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这四大职能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通过使用电子政务系统,能够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实现科学的公文处理、事务管理、会议安排与人力管理,量化运营资源,预防管理真空,降低运行成本、人力资源、资产资源。
还能够实现便利的信息公布,方便资源共享,增进内部交流,通过公告板、新闻动态、内部邮件、万事通、资源库、名片管理、备忘提醒、全文检索等功能统筹个人事务、整合工作计划、优化时间管理日程安排,通过系统管理的工作日志、用户管理功能,规划使用权限,保障系统安全,拓展应用链接与应用管理。
1.3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要素(1)技术要素电子政务系统是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成的一个智能化的办公系统。
是将政府工作由传统的工作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之上的系统。
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由“一个技术平台,四个资源整合”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个平台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集成平台。
四个整合是指政府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整合。
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大型数据库、文档数据库、电子邮件、远程通讯与Intranet 技术运用来实现本单位与上级单位、下级单位之间的公文运转、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类上级机关文件、下级单位的上报信息,组织、协调电子政务系统内的各类信息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其所需信息,为领导决策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正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优势与挑战。
一、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电子化、网络化的手段,提高政府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方便获取。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体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便捷化和高效化的特点。
电子政务包括政府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化三个层面。
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政务信息化是指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的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应用1. 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通过整合、互联政府机关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平台。
政府内部的数据共享和协作,加强了政府工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同时,电子政务还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帮助政府高效决策和科学管理。
2. 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电子政务通过建设和完善政府在线服务平台,提高了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公民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在线办事,如网上申报、网上缴费、网上查询等,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3. 电子政务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对社会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建设社会公共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同时,通过建立社会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社会管理手段,如犯罪预防、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电子政务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电子政务有效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实现了政府机关之间和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电子政务概论(自考)
第一章1.电子政务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运用电子化手段和现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和革新,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与服务。
(1)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流程为基础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2)电子政务以互联网为运行环境。
(3)电子政务核心是在信息资源支撑下的科学管理。
(4)电子政务必须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
(5)电子政务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为行为主体。
(6)电子政务将实现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对政府的新要求。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区别:(1)政府存在的形态不同:传统政务中的政府是实体政府,而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是实体政府与虚拟电子政府结合体。
(2)办公手段不同:传统政务是纸质办公,而电子政务是数字化办公。
(3)行政业务流程不同:传统政务采用垂直化分层结构,是直联式程序化,而电子政务扁平化辐射结构,是分布式并行化。
(4)服务方式不同:传统政务是以机构职能为中心的被动式人为服务、机构式服务,而电子政务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主动式按需服务、一站式服务。
(5)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传统政务与公众的信息交换方式是人工交换,其作用范围是地域化实体管理,而电子政务与公众的信息交换方式是自动化网络交换,其作用范围是全局化虚拟管理。
联系:(1)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实施者都是政府。
(2)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服务的对象都是企业、公民、社团等。
(3)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涵盖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3.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业务系统有哪些?基本内容:(1)网上信息发布,是指政府对要公布的信息通过网络发布给社会公众。
(2)内部办公自动化,是指建立办公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系统,公文、报表制作及管理等业务实现计算机处理,并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用户内部信息的网上共享和交流,协同完成工作事务,从而达到办公业务工作运转的科学化、系统化、自动化,提高单位内部的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电子政务的概念、有关名词
电子政务的概念、性质和意义关于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的概念,国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叫法也各异,如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府的概念和内涵还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其基本的内涵是一样的。
即“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隙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后,通过政府网站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根据上述界定、电子政务至少包括了三层含义: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依赖于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的发展。
二,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府服务进行简单网上移植,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政府管理的重组、整合和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而是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社会的全面创新。
三,电子政务的目的是要大力利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的政府,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终构建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和谐互动的关系。
电子政务堪称政府管理的革命。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政府作为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理应成为信息社会的中心节点。
电子政务成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电子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主要表现在:推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与创新;转变政府管理的观念;重塑政府业务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强化政府监管的力度,加强廉政和勤政建设。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一、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子政务的定义
了解电子政务的特点
理解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EG: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关系等同
数字政府虚拟政府和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和政府上网重合度很大
电子治理不是从政府治理的角度不光政府参与各个不同的主体也参与其中实现的政府的信息化
理解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二、电子政务的产生
了解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
知道自案子政务出现的标志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了解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各种模型
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
四、电子政务的内容以及功效
了解电子政务的用户
理解电子政务的内容公共部门作为“服务者”、“管理者”和“消费者”角色
了解电子政务的功能
理解电子政务产生的效益(经济、服务、管理、社会)
本章要点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比较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
了解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带来的
本章要点
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9下午1时41分
汉中职业技
2.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 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 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 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汉中职业技
4.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表1.1所示为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比较项目来自传统政务电子政务
政府部门的存在形式
物理实体存在
网络虚拟存在
政务办公的方式
面对面办公
跨越地理限制
政府组织结构
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
网络型扁平化结构
政府管理方式
严格时间限制
7×24 方式
政府生效方式
集中管理
分权管理
政务处理程序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 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 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 控财政状况。
电子办公系统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 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 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
以我国为例,“政务”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 理解: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党、 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 如党务、税务、检务、军务、社区事务等;狭义的“政务” 则是专指政府部门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
在我国,对“政务”的理解基本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的。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政务:狭义是指政府所开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
广义是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
电子政务:从深层次看,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概念包括三层含义:(1)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业务;(2)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借助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3)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作模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
2、三网一库:政务内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务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涉密网络,可以实现地区级政府共享,并可以与内网有条件互联。
政务外网,即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一库”: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3、政府职能: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或作用。
具体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
政府职能有普遍性、强制性、系统性、不可替代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4、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又分为:(l)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
(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
(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
(4)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5、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
采用了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及对一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
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电子政务
1(电子政务概念(定义、实质))定义: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
(电子政务实质):(1)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2)是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3)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政府机构之间必须打破相互的职权分隔,共享信息,开展业务协作,简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手续,统一办事规则,实行政府业务后端的整合,构建基于网络的整体性政府。
这是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向,是电子政务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基本方向。
2、(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1)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构成电子政务形成,发展的技术背景(2)政府改革运动是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3)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背景。
3、(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1)孕育期(使用了计算机)。
特征:各国政府都在不断积蓄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果,以求提高行政过程的效率水平(2)导入期。
特征: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系统的导入全新的政务活动模式(3)发展期(政府网络)。
特征:电子政务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各国政府和不同社会阶层的普遍共识,电子政务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4)成型期。
特征:经过了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各国的电子政务确立了基本的模式(5)拓展应用期。
特征:是在电子政务基本模式形成后,电子政务在主要领域的政务应用得到扩展,使电子政务模式得到了丰富,电子政务各领域的业务应用项目得到充分发展,电子政务的整体性及其功效更加完善,电子政务的绩效更加明显4、“(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区别与联系):“电子政府的概念来源于对国外相关词语的解释即electronic government 而电子政务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相应的工作范畴而使用的词汇在我国普遍使用电子政务主要原因:1、电子政务应用范畴更高的涵盖性,符合我国国情实际 2、电子政务于电子商务相对应易于使用。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还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提升公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因此,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管理制度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二、电子政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政务管理和提高效率的一种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管理涵盖了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以及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服务提供。
通过电子政务管理,政府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电子政务管理的作用和意义1. 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管理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办公,避免因信息壁垒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政府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余工作和资源浪费,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和管理。
2. 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电子政务管理可以增强政府对社会各方面的监管和管理能力,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状况,更快速地做出决策,更有效地实施政策,实现更好的社会管理和治理。
3.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电子政务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公开政府各项工作和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这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行为,促进政府的廉洁和公正,增强政府的责任性和可信度。
4. 提升公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电子政务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这有利于提升公民对政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电子政务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1. 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管理制度,首先要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国家有关电子政务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其中包括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系统架构、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
电子政务复习思考题(最终版本)
《电子政务》(徐晓林杨锐)复习思考题第1章信息社会的政府管理创新一、单选题1、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C)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A.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C.信息技术D.网络技术2、在组织结构上, 政府再造主张建立一个无缝隙的(B)组织结构。
A.金字塔式B.扁平式C.分权式D.科层制3、“数字鸿沟”又称为(B)。
A.电脑鸿沟B.信息鸿沟C.网络鸿沟D.资源鸿沟4、电子政务在(A)中得以孕育和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行政改革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A.政府再造运动B.新公共管理改革C.信息技术D.政府改革5、新公共管理改革核心思想是把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D)和公共服务之中。
A.政府部门B.行政部门C.管理部门D.公共部门二、多选题1、信息技术是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目标的信息系统的技术层面,包括(ABCD)和其他设备。
A.硬件B.数据库C.软件D.网络E.管理制度2、信息化的特征可归纳为(ACDE)。
A.综合性B.复杂性C.竞争性D.渗透性E.开放性3、以“新公共管理”为基本取向的政府改革常常被人们描述为一场政府追求(ACD)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A.经济B.绩效C.效率D.效能E.公平4、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统一标准是(BCD)的基础。
A.协调一致B.互联互通C.信息共享D.业务协同E.业务同步5、我国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指的是(ACD)。
A.金桥工程B.金网工程C.金关工程D.金卡工程E.金税工程6、新公共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英国、美国、(AC),并逐步扩展到西方各国乃至全世界。
A.澳大利亚B.日本C.新西兰D.新加坡E.法国7、“政府再造”的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政府再造,建立一个(ABC)政府。
A.高效率的B.对公众负责任的C.更有回应性的D.服务性的E.更节省开支的8、在变革方式上,“政府再造”主张对政府流程进行(AB)设计。
A.根本性的B.彻底的C.稳定的D.渐进的E.优化的9、哈默和钱皮在《再造企业》一书中所描述的再造的要点包括(ABCD)。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
1.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动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 电子政务系统:是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4. 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也叫做政府电子化服务,电子化的政府服务等,是指政府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公共服务。
5. 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6. 政务信息定位服务(GILS):是一种支持公众搜寻、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及利用体系。
7. 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8. 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9. 电子政务系统:指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10.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决策系统。
11. 数字鸿沟:是指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占据的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等)、享受的权利之间的差距拉大的现象。
12. 信息资源管理:是分配和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状态,有效地对这些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政府机关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节约行政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一、电子政务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Internet/Internet技术的运用,办公自支化技术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展,并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电子政务的概念随之孕育而生。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网络一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后在网络上实现运作,从而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和行政监管能力,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向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府是西方国家政府信息化的一个通用概念,是现有的政府机构、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后所重新构成的全新的一体化政府管理形态,是一个和传统政府相对应的概念,其重点在政府电子化。
从政府信息化的角度讲,一体化政府上一个虚拟的政府,是一个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电子政府服务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我国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词汇有“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
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这两个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等同视之。
电子政府从政府业务上讲是一个程序概念,强调政府业务通过电子化手段来运作及实现,即政府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务,其重点在政务,电子是政务的手段。
这一概念强调对原有政府管理结构以及政府业务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方法要进行重大的乃至根本的改造(Government Reengineering),从而构建成一个基于形态。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在于:电子政府的建立以一系列电子政务的实现为前提,如果没有大量政务工作的信息化,电子政府是不可能建立的,好电子政府的建立必须是以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基础,电子政府的建立过程也就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区别在于:电子政务通常是指一个一个具体政务工作的信息化,而电子政府则指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的信息化。
在实践中,有的政府机构在某些领域或某几项政务工作中实现了信息化,并不意味着电子政府的建立。
但只要建立了电子政府,则政务工作必然都实现了信息化。
简而言之,电子政务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电子政务必然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共权力行使相关的公共事务;第三,电子政务要对政府现有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以适应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在管理形态、管理区域、决策权限、管理模式、管理幅度与层次、运行环境、基本概念、运作方式、沟通模式、组织结构、遵循法则、管理方式、成本与效率等一系列方面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见表达1.1)。
表1.1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特征比较归纳起来,电子政务有如下基本特征:1、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将其整合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去,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做到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上交互办公、多部门网上协同办公的一体化服务。
2、构建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政府的信息与服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
3、实现由传统的按部门秩序办公向多部门协同办公的转变。
电子政务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化。
同时,由原来按部门串行办公转变为多部门并行办公,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4、担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作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5、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并最终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环境,这种网络环境将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组织部门与层次之间的限制,提出高政府内外的效率,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反应公众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出高政治治理的反应能力的社会回应力。
6、改变政府的工作作风,促使公务员树立服务观念。
电子政务将改变政府的服务模式和工作作风,公众不必为办理某件事情在政府部门来回奔波,而只需在网上填写办事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并提供有关证明等,就可以获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
另一方面,电子政务推动政务公开,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办公系统,使政府的工作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进行。
7、促进政府重组,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电子政府的建立必将对实体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产生变革和冲击,使传统的宝塔式层叠组织朝扁平化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地域、层级、部门的界限,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促合政府的办事程序和流程更加简明、畅通,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行政能力。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参考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近年来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国内有关专家提出以下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三阶段”概念框架,即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内部事务处理和信息服务阶段、双向交互综合服务阶段和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阶段。
(一)内部事务处理和信息服务阶段这是电子政务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基于数据技术和决策分析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延续。
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和政府网站服务,其中政府网站服务主要以静态信息服务、动态态信息服务、单项交互信息服务为主。
这一阶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国办发(1992)25)为标志,大约经历了10 年。
主要特征为:1、以探索改革政府机关办公手段为主,直接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所依托的是一个简单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主要以内部办公事务自动化处理为主。
后期也包括“政府上网”工程。
政府网站的功能是以静态信息的发布为主,发布内容多为法律法规、办事指南、组织机构、政府公告、联络方式等;同时不断探索和实践动态信息服务。
政府与用户单项交互信息服务。
政府与用户单项交互信息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用户可以从政府网站上下载政府部门制定的表格(如税务局制定的报税表和式商部门登记表等)。
3、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点对点的局域网,应用系统前期为单机应用、点对点应用为主,后期以局域网应用、Internet应用为主,且由机关内部技术人员会使用为其基本特征。
4、管理方式主要以静态管理为主,工作任务要求缺乏统一性,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办公自动化进程普遍存在不平衡现象。
5、主要目标是使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工作通过采用现代办公设备和手段,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实现办公业务工作运转的科学化、系统化、自动化,并逐步实现政务公开,增加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
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多数政府部门已经渡过电子政务的起步阶段。
特别是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后,各级政府部门都充分认识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观念、管理力度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实施电子政务工作。
(二)双向交互综合服务阶段2001年,国家信息办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设想。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从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是我这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里程碑。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大力整合、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提供包括在线双向服务(即网上办公)、在线双向一站式服务等电子政务应用为基本目标。
主要特征为:1、以当前政府机关工作方式的变革为主,其本质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变广泛应用于政府工作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变革。
例如,政府可以随时就某个项目(如公共工程项目)、公共服务产品定价等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使公众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决策。
2、所依托的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高效率的、较为完善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系统。
它可对各类政府信息进行快速的一体化加工处理。
并可承担新形式下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及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能。
其外部服务的基本形式是逐步实现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可以在网取得报税表并在网上填报,然后,从网上将报表发至有关部门(如国税局);更进一步,如国税局在网上收到企业或居民的报税表并审阅后,可以向报税寄回退税支票,或者完成在网上划账,将企业或居民的退税所得直接汇入企业或居民的账户。
3、基础设施以互联的广域网、宽带网以及高性能、高性能、高安全的网络传输为特征;应用系统以广域网应用为主,通过建立征信体系及身份认证体系,采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政府上网、网上办公、科学决策等应用。
本阶段通过培训,电子政务系统应在全体公务员队伍中普遍应用。
4、管理方式主要以动态跟踪、自动控制为主;工作任务要求逐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和规范,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包括法制环境建设等。
5、主要目标是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为基本架构和核心内容的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框架。
6、电子政务工作是办公自动化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扩展和升华,是新形式下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说,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化正处于这一新的发展时期。
本阶段不同地区的政府信息化进程不平衡状态虽然存在,但有明显缓解。
(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阶段这一阶段也可称之为政府电子化阶段。
未来政府在我国是尚处于意念形态的东西,因此,对政府电子化阶段的描述只能是粗线条的。
设想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1、以政府职能的重塑和政府结构的再造为主,其本质是实现政府构成模式的创新及深刻变革,完成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跨越式发展。
2、所依托的是一个大型的、一体化的、职能化的、人机完全融合的的科学决策和快速反应的政府信息系统。
它可承担包括支持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及各种公共服务在内的所有职能,并可根据需要创设和满足未来政府所承担的一切功能需求。
其外部服务形式上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从被动方式服务改为主动方式服务,实现业务与机构重组,以适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方式,系统重组以适应服务需求个性化的发展,并最终建立一体化政府。
3、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发达,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应用系统以服务对象的全面需求为中心,突出一体化的在线双向服务、全网与全员应用,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开展政府对社会、对公众、对企业的应用性服务。
4、管理方式主要以职能化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为主,工作任务要求在不同行业和地区更加突出多样化和个性化。
四、电子政府发展的战略意义就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而言,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政府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