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

合集下载

Q011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多代理控制研究

Q011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多代理控制研究

“第25届中国高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含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多代理控制研究吕志鹏,罗安,蒋雯倩,沈瑶(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82)摘 要:针对分布式电源、微网的并入对配网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微网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多代理控制系统结构,建立了以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线路短路容量、分布式电源及微网极限出力、电能质量校正装置容量为约束条件的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控制模型,由中央电能质量控制代理、高压电能质量校正代理、低压电能质量校正代理、分布式电源代理、低压微网控制代理、母线控制代理以及负荷代理组成。

通过对某110kV变电站进行电能质量改进的算例进行了多种工况的控制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模型与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网;电能质量;多代理0 引言新兴的大电网与分布式发电(DG, Distributed Generation)相结合的模式被认为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实现科学用能的重要形式,分布式发电装机的形式是在配电网靠近用户侧接入一般不超过50MW的分布式电源,由分布式电源、配套储能装置、负荷以及电力电子转换装置等组成的可控的,高度自治运行的小型电力系统被称为微网。

对于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县级供电企业来说,分布式发电可以综合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可靠的能源。

但分布式发电引入配电系统后也会给配网的电能质量带来消极影响。

在县级供电企业中,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最末端直接与用户(尤其是居民用户)相连,本身的电能质量指标就比较落后,分布式发电引入配电系统后其电能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如电压跌落、闪变、短时供电中断、三相不平衡以及谐波等问题使得更易发生供电阻塞以及次生故障的发生。

也不能完全照搬传统配电网电能质量校正的主要形式如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来经济、高效的解决含分布式电源、微网的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治理问题。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概论——20140916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概论——20140916
天然气 其他形式 新能源
综合各种关于分布式电源的标准,DG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直接向用户供电,潮流一般不穿 越上一级变压器。 特征二:装机规模小,一般为10MW及以下。 18个典型国家(组织)中,13个为10MW及 以下,3个为数十MW级,2个为100MW级。 特征三: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网,一般为10(35)kV及以下。18个典型国家 (组织)中,8个为10kV及以下,7个为35kV级,3个为110(66)kV级。 电网 电网
工厂企业
居民
时间轴/h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方式
输电 网络
高压配网
G
G
G
G
以分布式电源(DG)为单元 优点:接入方便,运行简单 缺点: 系统故障退出运行 间歇性影响周边用户 能源综合优化困难 对电网运行调度提出了挑战 上述缺点将制约了DG的发展
110KV
中压配网
35/10KV
负荷 低压配网 0.4KV 负荷
用户应用层支持人机交互,支持展示微 电网运行状态与功能。 分析决策层分析网络状态分析、潮流计 算,进行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估。时间尺 度为小时(h)级 微网运行层实现对微网的电气控制,时 间尺度为分钟(min)级 物理层控制控制微电源和储能装置,时 间常数在毫秒(ms)级到秒(s)级
微电网分层(主从)控制框图
独立运行的PV系统组成
并网运行的PV系统组成
风力发电
调节发电机 转速适应风 速变化
感应式发电机
旁路开关
无法调节无 功,需增加 无功补偿
10 ... 24 kV, f = 50 Hz
齿轮箱
软并网控制器
运行控制器
brake
690V/10000V
交流异步发电机

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2、电压调整:在两种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对电压进行相应调整。例如, 在并网模式下,可以依靠大电网来稳定电压;在孤岛模式下,需要通过储能设 备和逆变器来稳定电压。
3、优化决策:根据微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和优化目标,动态选择并网或孤岛运 行模式。例如,当大电网出现故障时,微网可以快速进入孤岛状态以保证连续 供电;当大电网恢复正常后,微网可以平滑切换回并网状态。
4、异常处理:在切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 当检测到并网状态异常时,可以立即断开并网开关;当检测到孤岛状态异常时, 可以立即重新并网或进行故障排除。
参考内容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结 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微电网能够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电力系统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微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平滑切换 控制策略的实现对于保证重要负荷的持续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就微电网的平滑切换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 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微网并网运行模式
引言
随着能源结构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 要发展方向。微网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降低能源损耗、增强供电可靠性等优点。在微网运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 运行模式,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次 演示将介绍一种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旨在实现两种运行模式间的无缝切换,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
1、并网状态检测:通过实时监测并网开关的状态以及大电网的电压、频率等 参数,判断微网是否处于并网状态。

含多微能网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及可靠性评估

含多微能网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及可靠性评估

未来展望
多微能网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和可靠性评估是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这个领 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优化调度方面,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种能源的互补性和协调控制机 制,建立更加精确和高效的优化调度模型和算法。同时,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可靠性评估方面,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更全 面和准确地评估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系统可靠性的监测和维 护,建立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故障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结论
多微能网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和可靠性评估是确保能源系统稳定、高效、 环保的重要手段。本次演示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和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 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以推动多微能网的综合能源系统 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研究成果与不足
目前,针对微网技术的可靠性评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学者 们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微网可靠性评估的算法和模型,如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基 于人工智能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微网系统的可靠性, 并且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然而,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评估方法多数只某一 方面的可靠性,而缺乏对整体可靠性的评估。其次,现有的评估模型和算法多数 只考虑了静态的可靠性,而忽略了微网在动态运行中的可靠性。最后,目前的研 究成果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不利于微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含多微能网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 度及可靠性评估
目录

微电网发展与开发思路

微电网发展与开发思路
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关键负荷和公共建筑。保障边远地区中卫生院、学校、 金融通信部分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Page 24
偏远地区微网模式分析—技术特征
25
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小水电、 公共电网、储能系统;
负荷需求:新建住宅建筑、既有住宅建 筑、公共事业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的 生活用电、炊事用能、采暖用能、办公 用电;
微电网发展与开发思路
Page 1
主要内容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应用模式及发展机制 三、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Page 2
一、发展现状
Page 3
微电网(微网)定义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 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自治 系统[3]。微电网可以看作是小型的电力系统,它具备完整的发电、配电和 用电功能,可以有效实现网内的能量优化。微电网有时在满足网内用户电 能需求的同时,还需满足网内用户热能的需求,此时的微电网实际上是一 个能源网。按照是否与常规电网连接,微电网可分为联网型微电网和独立 型微电网。
应用于热电联产等多能互补地区,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 应用于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电力用户,能够满足用户
对电能质量的特殊要求,实现对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 应用于灾害多发地区,可以提高供电备用,有利于故障后黑启动; 应用于峰谷功率差异很大的地区,包括峰值容量占容费与峰谷电价差。
西藏阿里10MWp光伏电站技术专题研究:总体技术方案
技术专题4 技术专题5
技术专题3
技术专题2
解决年供电量严 重不足问题!
总体技术方案需细化并进行初步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专题2:电网能量管理及运行方式研 究 专题3:电网稳定性技术研究 专题4:高压并网控制逆变技术的研 究 专题5: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第13页

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微电网作为一种新的能源供应和管理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微电网是一种小型的、独立的电力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和储能技术,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发展。

而智能电力技术则是实现微电网运行的关键,它能够通过数据传输和分析,实现对微电网的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电质量。

本文将分享几个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案例。

一、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网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网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是其最主要的一部分。

通过智能电力技术,微网能够实现对能源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电供电质量。

例如,日本某小岛上的一个微电网项目利用智能电力技术,通过监测和分析能源传输和消耗数据,实现了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管理。

该微网能够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和能源需求,自动调节各种能源的输入和输出,确保了稳定的供电。

二、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网电能监测中的应用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网电能监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微网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质量。

加拿大的一个微电网项目利用智能电力技术,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电能监测系统,能够对微电网内各个节点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比对和分析,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发现电能浪费现象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三、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网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智能电力技术在微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储能器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

澳大利亚的一个微电网项目利用智能电力技术,对储能系统进行了智能化管理。

通过对储能器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历史进行监测和分析,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储能器的故障和衰退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延长了储能器的使用寿命。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分析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分析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分析摘要:风力发电是一种非常持续环保的新能源创造方式,在生产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燃料,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是风力发电管理的基础,本文主要对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控制优化引言: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绿色保护环保的理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能源的开发与充分应用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

作为新能源的一类重要分支,如何有效开发并充分应用风力发电资源便也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问题。

并网系统是提高风力发电运行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构建或优化并网系统时,则需要基于风力发电的基本要求和运行原理来进行控制优化。

一、风力发电概述空旷的平原和海洋上往往有着丰富的风能,在进行风能开发时,环境中存在的强大气流会以特定的速率推动风轮的转动,在涡轮中增加风速,从而在力矩作用下,发电机中的导线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外部闭合回路会在导线中生成电流,从而将风能转化为电力。

按照现在的风力发电技术,当风力达到每秒3公里时,就能产生电力。

风车是一种集风设备,一般有三个桨叶,其主要功能是将风力转化为转动的机械能,辅助以偏航装置、发电机组、塔架、限速安全装置及能量储存所等装置共同组成风力发电系统。

风盘后方的转向盘又称为尾舵,其作用是通过调节风车的风向来实现风向的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风力。

限速器的功能是通过控制风车的速度,在给定的速度区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从而确保风机的高速运转。

塔台是设备的载体和风车的支承装置。

由于天然的风速具有高度的非平稳特性,且具有较大的随机和间断特性,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非常不稳定,峰值和最低点相差很大,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不能直接用在电负载上,必须用铅酸电池进行储能。

由于风力发电系统具有非平稳特性,加之其工作特性,导致其输出功率的不稳定,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品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采用“软并网”模式,但在起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脉冲电流。

微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微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微网的成本效益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微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的能源供应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微网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微网的建设与运营也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技术问题,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微网的成本效益,通过对微网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评估其经济效益,以期为我国微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微网在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效益,以更全面地评估微网的综合效益,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运营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微网在我国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微网建设成本分析微网建设成本分析是评估微网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微网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其建设成本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设备投资、安装费用、运行维护成本等。

硬件设备投资是微网建设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发电设备(如光伏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储能设备(如蓄电池)、能量转换设备(如逆变器)以及监控和保护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技术成熟度、市场规模、政策环境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扩大,硬件设备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但仍是微网建设的主要经济压力。

安装费用也是微网建设成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由于微网设备需要安装在用户侧,因此需要考虑现场条件、安装方式、施工难度等因素。

安装费用包括设备运输、现场施工、调试等多个环节,其成本受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效率以及施工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运行维护成本是微网长期运营的必要支出。

这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更换以及系统升级等费用。

运行维护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设备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维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良好的设备质量和有效的维护管理可以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微网的经济效益。

基于PQ控制方法的微电网并网运行

基于PQ控制方法的微电网并网运行

基于PQ 控制方法的微电网并网运行 摘要:0引言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开始纷纷为寻求更加环保节能的新能源发电方式而努力。

近年来,具有环境污染少、能源利用率高及安装地点灵活等优点的分布式发电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随着分布式发电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大电网中的大量接入,其对大电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急需另外一种发电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随着新型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现代控制理论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本世纪初微电网的概念被提出。

微电网中的大多数微电源通过逆变器接入系统,因此对微电源的控制即为对其逆变器的控制。

无论是并网运行还是独立运行,都需要对微电网内的各个逆变器进行有效地控制,以维持电压和频率在允许变化的范围之内,从而满足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PQ 控制一般用于发电具有间歇性的微电源,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并用于并网发电,此时微电网的电压由大电网或其他微电源提供稳定支撑时,则此微电源逆变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跟踪参考电流以及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微电网电压保持一致。

1 微电网的结构微电网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控制装置等汇集而成一个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图1-1给出了一种典型的微电网系统示意图。

图1-1典型的微电网系统图 1-1 中微电网通过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PCC)处的静态开关(Static Transfer Switch ,STS)与配电网相连,整体呈辐射状结构,共有2条馈线 A 、B 。

重要或敏感负荷接在馈线A 上,不重要的负荷接在馈线B 上。

这样,当微电网与主网解列时,可以切去不重要的负荷,保证网内重要负荷和发电平衡。

另外,微电网中还配置有潮流控制器和能量管理器等控制设备,帮助实现微电网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当负荷发生变化时,潮流SDG PCC B1B2B3P1+jQ1B4B5B6P2+jQ2 馈线A 馈线B 敏感负荷传统负荷控制器可根据本地电压频率信息对潮流进行调节,控制分布式电源输出的功率;而能量管理器则可以综合地解决微电网在进行电压和潮流控制以及解列操作时出现的功率分配、稳定运行等一系列运行问题,保证微电网内的功率平衡。

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

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

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主动配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配电网络的性能和可控性提高了整体能源效率。

因此,对主动配电网中的微电网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微电网技术在有源配电网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电网技术;主动配电网;应用引言配电系统是继输电系统之后向用户分配电力的系统。

有源电网具有综合控制各种分布式能源的能力,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先进阶段。

同时,将微电网安装在有源配电网中,形成有源配电网。

主动配电网概念引入后,由于当时分布在电网中的电源数量较少,管理难度较小,并没有立即得到行业的足够重视和发展。

但是,随着新型发电、储能模块等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中的兴起,有源配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得到迅速发展。

一、微电网的定义和特点1.1微电网和有源配电网概述1.1.1微电网的含义根据我国国情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微电网定义为:区域性,是一种特殊的电网,与常规电源相比具有独立的特性。

1.1.2主动配电网的含义与传统的单向传输可靠无源配电网相比,有源配电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实现对储能设备、DG、可控负载等电网的独立协调和控制管理。

主动配电网通过试点电网结构的灵活改造,达到控制电网内潮流流向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优化和调节主动配电网的运行,保证电力的可靠性,基于网络的提高绿色能源的利用率。

二、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运用的作用2.1提高有源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稳定性有源配电网络中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各种储能设备以及有源负载的集群接入,使得电压分配更加复杂。

分布式电源的分散和不规则波动会影响电压稳定,接入和关闭过程也会对电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减少配网设备的使用时间,所以需要运用有效地管理措施,要积极治理配电网电压不稳问题。

配电网接口处电压相关参数的控制及其平滑切换技术也可以减少由于分布式电源直接连接到配电网而造成的电压不稳定性。

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自治性
实现稳态、暂态功率平衡和电压/频率的稳定 对事故自助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纠正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
能量管理系统(EMS):主要针对发输电系统,对电网进行 调度决策管理以及控制,提供电网的实时信息给调度管 理人员,能够提高电能质量,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以及改 善电网运行经济性,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统称。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负荷进行功率预测; ➢ 为储能设备建立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策略; ➢ 为微网系统内部每个分布式能源控制器提供功率和电压设定点; ➢ 确保满足微网系统中的热负荷和电负荷需求; ➢ 尽可能的使排放量和系统损耗最小; ➢ 最大限度地提高微电源的运行效率; ➢ 对无功功率进行管理, 维持微电网较好的电压水平; ➢ 提供微网系统故障情况下孤岛运行与重合闸的逻辑与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PQ控制
VF控制
下垂控制
三、单个微电网控制策略
PQ控制是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大小可控。它是将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解耦后, 对电流进行PI控制, 通过控制逆变器来保证DG输出的有功和无 功保持在恒定值。
V/f控制即恒压恒频控制, 指的是通过控制手段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u和频率 f保持恒定。采用双闭环控制, 以滤波器输出电压反馈作为控制外环, 以电容电流反馈 作为控制内环。
而在对等控制策略中, 各个分布式电源互不干扰, 运行 不受彼此影响, 稳定性较高。但从原理上看, 其只考虑到一 次调频问题, 没有考虑系统电压和频率的恢复问题, 并且在 控制和应用上仍存在很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目录
一、微电网的发展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 三、微电网控制策略
一、微电网的发展

低压微网多逆变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低压微网多逆变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综合控 制策略 能 够保证 系统与运 行 的稳定 性和 可靠 性.
关 键词 : 低 压微 网 ; P Q控制; V/ f 下垂控 制 ; 阻性 虚拟 阻抗 ; 旋转 坐标 ; 孤 岛模 式
中图分 类号 : TM9 1 文献标 识码 : A
I nt e g r a t e d Co n t r o l St r a t e g y De s i gn f or Mu l t i — I nv e r t e r s
i n Lo w Vo l t a ge Mi c r o g r i d
LI P e i — q i a n g ”,GU Yo n g — q i n ,L I Xi n - r a n ,S HAO Ku n , PAN Yu a n 。 ,W ANG J i — f e i 1
c o n n e c t e d mo d e , P Q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wa s u s e d wi t h mi c r o p o we r s o u r c e s t o s u p p o r t t h e l o c a l v o l t a g e a n d a d j u s t t h e
制 策略 中引入 阻性虚拟 阻抗 , 根据 低 压线路 参数 呈 阻性 的特 点 , 对传 统 高压 大电 网下垂特 性
进 行修 正 , 通 过 旋 转 坐 标 正 交 变换 矩 阵 , 对 电 压 频 率 V/ f 下 垂 控 制 进 行 了改 进 , 使 得 传 统 的
V/ f 下垂控 制得 以扩 展应 用 于低压 微 网 中. 仿 真验 证分 析 , 证 明 了低 压微 电 网 系统 下设 计 的

第2章 微电网的构成与分类

第2章 微电网的构成与分类
• 一般指将相对小型的发电/储能装置(50MW以下)分散 布置在用户(负荷)现场或附近的发电/供能方式。
• 分布式发电的规模一般不大,通常为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 所用的能源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沼气等)、太阳能、 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小水电等洁净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 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分布式发电往往采 用冷、热、电联供或热电联产的方式。
主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主控DG要有一定的可调节容量
(2)主控故障造成整个微网不能运行
(3)需要准确检测到孤岛发生时刻
主控DG的选择:
(1)光伏、风电(功率输出随机性)
(2)储能装置、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 (功率输出比较稳定)
(3)DG+储能装置:储能装置能快速提供孤 岛运行时的功率支持,避免因DG响应速度 慢引起的U、f大幅波动
2.4.2 微电网中逆变器控制模式
并网运行时:控制功率输出,P/Q控制。因为微电网的总体 容量相对于电网来说较小,额定电压和频率由电网来支持 和平衡,避免DG对电力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离网运行时:控制电压和频率,采用U/f和Droop控制策略。 一、 P/Q控制
逆变器最基本的功率就是控制有功和无功,可采取电网电 压定向的P/Q解耦控制策略。
三.就地控制层:由微电网的就地保护设备和就地控制器组 成。DG接受MGCC调度控制,并根据调度指令调整其有 功、无功出力。 ●(1)离网主电源就地控制器实现U/f控制和P/Q控制的 自动切换。 ●(2)负荷控制器根据系统的频率和电压,切除不重要 负荷、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就地控制层和集中控制层采取弱通信方式进行联 系。就地控制层实现微电网暂态控制,微电网集中控制中 心实现微电网稳态控制和分析。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一、本文概述《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一文旨在对微电网(Microgrid)的综合控制与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结构,能够在主网故障时独立运行,提供电力供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微电网的基本概念、特点出发,阐述其控制策略、运行模式以及优化分析方法,旨在为微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将对微电网的定义、组成、分类等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

随后,将重点探讨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包括其控制目标、控制结构、控制算法等方面,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在微电网运行中的优劣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包括孤岛运行、并网运行以及平滑切换等,分析各种运行模式的适用场景和运行特点。

本文还将对微电网的优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经济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等,为微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对微电网的综合控制与分析,本文旨在促进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二、微网结构与特点微网,即微型电网,是一种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设备等结合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它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在孤岛模式下独立运行,为特定区域内的用户提供电力和热能。

微网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可能。

微网的结构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

一般来说,微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布式电源,如光伏、风电、小型燃气轮机等;储能装置,如蓄电池、超级电容、飞轮储能等,用于平衡供需关系,稳定微网运行;能量转换装置,如逆变器、变频器等,用于将不同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统一的电能;负荷,包括各种用电设备;以及监控和保护设备,用于确保微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微电网综合调控中心工程技术规范书

微电网综合调控中心工程技术规范书

微电网综合调控中心建设工程分项技术规范书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编制日期:目录1总则 (4)1.1概述 (4)1.2工程招标范围 (4)1.3环境条件 (5)1.4工程地质 (5)2工程技术要求 (5)2.1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9)2.1.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化装置 (9)2.1.2微网快切开关和安全自动化装置 (10)2.2数据采集及通信 (10)2.2.1智能表计的技术要求 (10)2.3现场监控及展示系统 (11)2.3.1建设方案 (11)2.3.2具体技术要求 (12)2.4现场计算机机房及不间断供电 (19)2.4.1机房要求 (19)2.4.2交流UPS技术要求 (20)3调控中心土建及园区公共配电系统 (21)3.1设计安全标准 (21)3.2设计依据 (22)3.3具体技术要求 (23)3.3.1主要建筑物的建筑设计 (23)3.3.2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 (23)3.3.3采暖通风方式 (23)4质保和验收试验、系统交付要求 (26)4.1验收试验 (26)4.2系统交付要求 (27)4.3质保 (27)5技术服务、设计联络 (28)5.1技术性能保证 (28)5.2技术服务 (29)5.2.1项目管理 (29)5.2.2技术文件 (29)5.2.3现场服务 (30)5.3设计联络安排 (31)5.4培训 (31)6工作及计划安排 (32)7包装、运输和储存 (32)1总则1.1概述2017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批复的28个新能源微电网项目之一,位列示范项目第三。

项目总装机规X MW,建设以风光储为主要电源的“源-网-荷-储”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

其中风电装机规模X MW,位于X山地区,光伏发电装机规模X MW,位于X村,储能20MWh,建设微电网运营调度中心实现向庙滩数据中心提供绿色、经济电力。

微电网综合能源调控中心是支撑微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位于云计算产业基地微电网运营中心内,该中心是XX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调度、运维管理、能源交易、客户服务等功能的运营平台,其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跨平台的一体化平台系统。

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的综合控制策略

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的综合控制策略

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的综合控制策略田慧雯;李咸善;陈铁;谭思【摘要】The output power of the photovoltaic island microgrid is intermittent and random.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power supply, the idea that combines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 with supercapacitor which has high power density to form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pplied to photovoltaic (PV) microgrid becomes a research hotspot.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hysteresis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energy management.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working state can be optimized and the working life of the batter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this control strategy. Using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a simulation module for PV Island microgrid based on hybrid energy storag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PV microgrid is verified and analyz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an balance the instantaneous power rapidly, optimize the microgrid operation, and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孤网运行的光伏微网输出功率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CSGC3000-MDMS微网控制系统及项目介绍-v3

CSGC3000-MDMS微网控制系统及项目介绍-v3

CSGC-3000/MGMS 分布式能源微网管理系统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11-12-151系统概述 (3)2系统特色 (4)3系统功能 (5)4工程应用介绍 (8)4.1 国家863课题兆瓦级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 (8)4.1.1 系统配置 (9)4.1.2 孤岛保护及模式控制功能 (10)4.1.3 微网一体化保护及自动化系统 (10)4.1.4 冷热电联供系统能量管理优化 (10)4.2 浙江电试院-分布式能源及微网实验室 (11)4.2.1 系统配置 (12)4.2.2 模式控制策略 (12)4.2.3 配网动态模拟试验 (13)4.2.4 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实验 (13)4.3 山东储能示范站工程 (14)4.3.1 系统运行模式 (14)4.3.2 通讯组网结构 (15)4.3.3 削峰填谷 (15)4.3.4 调峰调频 (15)4.4 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工程 (16)4.4.1 多种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协调运行 (16)4.4.2 孤岛保护及微网模式控制 (16)4.4.3 电能质量管理 (17)4.4.4 智能电表管理 (17)4.4.5 基于IEC61850的监控系统方案 (17)4.5 东福山岛风光柴海水淡化综合系统工程 (18)4.5.1 孤岛运行功率均衡控制策略(快速控制策略) (19)4.5.2 风光柴蓄互补高级应用 (19)4.5.3 系统通信配置方案 (20)4.6 南京供电公司科技综合楼智能化提高项目 (21)4.6.1 系统运行控制方案 (21)4.6.2 高级应用策略-联络线功率控制 (22)4.6.3 系统通信组网方案 (23)4.7 南网储能项目 (24)4.7.1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整体构架 (24)4.7.2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站内通信组网 (25)4.7.3 高级应用控制策略 (26)5附:监控系统图片参考 (29)1系统概述采用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有助于充分利用各种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向用户提供“绿色电力”,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分布式能源资源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微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资源,能够实现对多种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综合控制。

本文将介绍微网的概念、组成、运行方式和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微网的控制系统和分析方法。

一、微网的概念和组成
微网是一种由多种能源系统组成的综合能源网络,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微网中的各种能源系统通过能源路由器进行连接和协调控制,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微网还包括储能系统、负荷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二、微网的运行方式
微网的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孤岛模式、并网模式和混合模式。

孤岛模式是指微网独立于外部电网运行,能够实现对本地能源的充分利用。

并网模式是指微网与外部电网连接,实现能量的交互和共享。

混合模式则是将孤岛模式和并网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微网的高效运行。

三、微网的控制系统
微网的控制系统是实现微网高效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能源调度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保护系统等。

能源调度系统负责协调和控制微网中的各种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能源管理系统则是通过对能源的监测、分析和调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保护系统则是为了保证微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对能源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四、微网的综合分析方法
微网的综合分析方法包括能效分析、经济分析和社会分析等。

能效分析主要通过对微网中的各种能源系统的能效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提高能效的措施和方法。

经济分析则是通过对微网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评估微网的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社会分析则是评估微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作用。

五、结论
微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微网的组成和控制;优化微网的规划和设计;研究更加先进的综合分析方法和技术;推动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微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微网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能源管理系
统,逐渐受到广泛。

微网控制及运行特性的研究对于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微网控制及运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现有的研究中,微网控制主要包括功率控制、频率控制和电压控制等方面。

其中,功率控制主要通过调节分布式能源的输出功率以满足负荷需求;频率控制则通过对微网内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控制以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电压控制则通过调节分布式能源的输出电压以保障系统电压的稳定。

然而,现有的研究多于微网控制策略的制定,而对运行特性的分析相对较少。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建立微网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实施。

通过实验采集数据,对微网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微网在控制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微网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同时,微网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这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研究应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入研究微网的控制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加强微网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最后,开展微网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示范项目,以推动其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微网控制策略,旨在提高微网的能量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分析能量路由器微网控制策略的原理、建模和仿真,本文优化了微网控制策略并实现了更高效的能量分配。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路由器微网控制策略在提高能量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能量路由器、微网控制策略、能量效率、稳定性
引言: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普及,微网作为一种智能、灵活的能源管理系统,已经受到广泛。

微网是由多个分布式能源节点以及相关负荷组成的网络,能够实现能量的自给自足。

然而,如何实现微网的高效能量管理,提高能量效率和稳定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
能量路由器是一种先进的能量管理设备,能够在微网中实现能量的优化分配。

本文首先对能量路由器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针对能量路由器的微网控制策略进行了建模分析;最后,通过仿真测试,对控制策略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结果与讨论:
通过分析和仿真,本文发现能量路由器的微网控制策略在优化能量分配和提高能量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同时,该控制策略还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浪费和排放,提高微网的可靠性。

然而,能量路由器的微网控制策略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能量路由器设备的依赖性较强,以及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参数较多等。

结论:
本文对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微网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高微网的能量效率和稳定性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分析和仿真测试,本文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然而,仍然需要对能量路由器微网控制策略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拓展控制策略的适用范围、优化能量路由器的性能以及发展更加
智能的微网管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