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培训模块三讨论题答案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自己的实际,ABC 模式进行事件分析并找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ABC 事件。

一个老师会因为学生犯低级错误或“不听话”而生气、甚至批评、体罚学生、老师会认为对他讲道理没有用。

只能给予惩罚。

其实,这是因为老师没有弄懂孩子为什么犯错,因为孩子正处于强烈的“秩序敏感期”,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或后青春期的学生,如果别人打乱了他内心的秩序,他就会感到不安,就会表现出叛逆甚至“不听话”。

所以,不是因为A(学生犯错、重犯原来的错误或不听话),而是因为B(老师“错误的认知”、甚至是误解),导致了C:老师愤怒的情绪,以及发生的对学生的惩罚。

同理,并不是因为A(学生犯低级错误或不听话这件事),而是因为B(老师“否定的评价”、给学生贴上不服管教,故意发错的标签、认为顽劣是他的本质),导致了C:老师的生气,以及后续可能发生的对学生的惩罚,比如强迫学生站立多少时间、抄写多少页书或笔记。

并不是因为A(学生不听话这件事),而是因为B(老师“负面的态度”、没有尊重学生、习惯于发号施令而且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导致了C:老师的急躁情绪,以及后续可能采取的行为,比如学生不听话就惩罚。

并不是因为A(学生不爱学习这件事),而是因为B(老师“消极的信念”、不接纳学生在某方面的不足),导致了C:老师的焦虑、急躁等情绪,以及后续可能采取的行为及各种惩戒。

……
大家可以像我这样,对照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具体事情A、你的评价和态度B、你的情绪和行为C,依次填充到“ABC 法则”中去。

分析一下,到底是学生的A,还是你的B,决定了你的C?
如果你发现你正在被学生“折磨”,甚至被逼的濒临崩溃,请停下来,停下来,不要一味地盯着“A”,而是仔细想一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在“B”上出了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爱比泰德曾说过一句话,“检查自己的大脑,解除困扰。


学生没有老师想象的那么不可理喻,更多的是老师给学生太多的任务、要求、太大的压力。

说“被学生气死”,是属于推卸责任。

因为你自己的快乐,只有你自己负责,任何其他人都没有责任。

在推卸责任的同时,你也放弃了自己大脑的权利。

你的大脑谁做主?当然是你自己啊。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惯性思维的奴隶,却不曾主动去调整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