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全编制度规范

合集下载

基层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所有科室、部门和工作人员。

三、管理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指导,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3. 各科室、部门:负责本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实施,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管理措施1. 医院感染监测与上报(1)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好院感监测及上报工作。

(2)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络,定期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1)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消毒液。

(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3. 消毒灭菌管理(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2)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3)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确保使用安全。

4. 院感防控措施(1)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2)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如手术室、ICU、新生儿科等)加强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3)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控能力。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罚款等处理。

3. 对在院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基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基层

一、引言医院感染是医院工作中的一大挑战,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设施、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医院感染的风险更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以下为本制度的具体内容:二、制度目标1.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 组织架构(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3)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人员培训(1)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统计。

(2)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按规定上报相关部门。

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2)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3)规范医疗废物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药品管理,预防抗生素滥用。

(5)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查找感染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5. 医院感染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

(2)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普及预防措施。

四、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行为,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 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预防与控制,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医院全院院感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全院院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基层医院全院范围内所有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1)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督各科室、部门执行情况;(2)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3)组织医院感染监测、调查、分析和报告;(4)指导各科室、部门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3.各科室、部门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包括:(1)组织实施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开展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监测本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

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

2.手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医疗环境、器械、物品等消毒灭菌效果。

4.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5.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确保使用安全。

6.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7.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制定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8.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五、考核与奖惩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科室、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造成医院感染事故的科室、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医院感染管理活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所有科室和部门,包括医务人员、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可能由医护人员、设备或环境传播给患者的各种微生物感染。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医院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依法依规、科学合理、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第六条本医院的医务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估,各科室和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卫生部门规定和医院相关制度。

第二章预防医院感染第八条医院应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计划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各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十条医院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防控措施,确保医疗环境的洁净和患者的安全。

1. 手卫生(1)医务人员应随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清洁物品后必须洗手。

(3)医务人员在接触有潜在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2. 消毒(1)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消毒记录,确保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

(2)医务人员应按照消毒规程操作,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隔离(1)医院应建立隔离制度,对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2)医务人员在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无菌操作(1)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2)医院应确保手术室、产房等无菌区域的洁净度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基层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基层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科室设立感染防控负责人,负责本科室感染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制度与措施1.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

2.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

3. 医院感染防控物资储备:医院应储备足够的感染防控物资,如消毒剂、防护用品等。

4.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医院应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重点区域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5. 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医院应严格执行诊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确保使用安全。

6. 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意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7. 隔离措施:对疑似和确诊传染病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传播。

8. 医院感染防控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感染防控信息化建设,提高感染防控工作效率。

四、监督检查1. 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科室应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

3. 对违反医院感染防控规定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基层医疗机构是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基本医疗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

然而,由于医疗机构内人员密集、病原体易传播的特点,医院感染成为一大问题。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一、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制度1.确定监测的对象:包括各类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源性感染等常见感染指标,以及不同科室、病区的感染监测指标。

2.确定监测的方法:根据不同感染指标,确定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指标评估工具。

3.确定监测的频率:根据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和流行趋势,确定监测的时间点和频率。

4.确定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和监测人员的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感染控制制度1.感染预防措施:制定感染预防的常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术,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和消毒灭菌、创面处理、隔离措施等。

2.床位管理制度:确定感染患者的病区和床位分布,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规定医疗废物的收集、存储、处置等处理方式,保障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4.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情况,规定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医院各个环节的环境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清洁、消毒、通风等措施,保障医院的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三、培训和教育1.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感染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感染检测培训:对参与感染监测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感染监测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3.交流和分享:组织定期的感染控制经验交流会议,医务人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染控制经验和问题,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严格执行与监督1.落实责任: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各个部门与个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责任和权力。

基层医院感控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感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基层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基层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

三、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分管院长担任副主任,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实。

2. 设立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包括组织培训、监督检查、信息收集、问题整改等。

四、工作制度1.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1)新入职医护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需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2.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立即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2)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对上报的病例进行核实,并按月、季度、年度上报区县卫生行政部门。

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保持手部清洁。

(2)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规定。

(3)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对病房、手术室、检验科等科室进行定期消毒。

(4)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5)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医院感染控制监督检查制度(1)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定期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各科室应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五、奖惩措施1. 对在感染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定的个人和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清洁制度二、消毒隔离制度三、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制度四、手卫生制度五、医源性感染登记、暴发报告制度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七、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八、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清洁制度1、保持服务站环境整洁,有序。

保持室内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擦拭。

2、每日定时通风,开诊前打开门窗及排气扇。

3、每日对诊后器械清洗消毒,工作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4、操作中发生意外污染时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保持仪表整洁;工作服每周更换一次;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做好个人防护,穿隔离衣,戴口罩。

检查每位患者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6、床单、被套、枕套等应每周更换,如遇污染随时更换。

7、每周定期进行打扫除,消灭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清洁。

8、一般诊疗器械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保持清洁,无污染血渍,用后清洗消毒。

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应脱去工作服。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操作时戴口罩。

3、检查每位患者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4、各种治疗包需经高压灭菌后备用,两周未用者应重新消毒后使用。

各种无菌物品应标志清楚,按要求存放。

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容器定期更换消毒。

6、一般诊疗器械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保持清洁,无污染血渍,用后清洗消毒。

7、用于传染、感染、被病人体液污染的一般诊疗器械要先消毒后清洗。

8、候诊厅、各诊疗区及病区的门、窗、桌、椅、柜及平车、轮椅、诊断治疗床等每日定时用0.1%有效氯洗消毒液擦拭,若被污染应及时处理。

地面应湿式清扫,定时消毒。

以上各区均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9、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观察室、厕所等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分明,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0、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须消毒毁形处理后,交有关部门统一回收。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版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版

一、总则为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2)开展医院感染监测、评估和报告工作;(3)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4)负责医院感染控制设施的维护与管理;(5)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反馈。

3. 临床科室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组织实施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开展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评估和报告工作;(3)加强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4)做好本科室医院感染控制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三、制度内容1.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统计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3.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

4. 医院感染控制设施管理制度:对医院感染控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5.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确保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医院感染情况。

6.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制度: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反馈,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四、实施与监督1. 各科室要按照本制度要求,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反馈,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优.选)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优.选)

(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每月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3、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每月向区县院感质控中心上报医院感染监控指标4、开展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每月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整改后效果进行评价。

5、拟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立文件,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感染质控中心监控平台的信息6、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

(二)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制度1、医院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做好签到记录。

2、医院职工每次参加培训记学分1分,医院对每位职工建立学分登记表,每年每人不少于10分。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年参加质控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学习班,每年学分不少于3分。

4、每年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成绩80分合格,不合格进行再培训,补考合格。

5、建立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软件卷宗。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1、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专(兼)职人员,由专(兼)职人员每月统计后上报区县院感质控中心。

2、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抽查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补报,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3、监测资料归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软件卷宗。

(四)医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1、医院指定地点建立拖布清洗池,在拖布清洗池旁边设置拖布架或挂钓。

禁止各科室将拖布放置室内,禁止将拖把倒立。

2、医院卫生洁具质量便于清洗、消毒,禁止用鸡毛、桔杆等材质的卫生洁具。

3、建议与有资执的保洁公司签定保洁合同,保证清洁卫生质量。

4、地面清洁:过道每日拖3次(8:00;11:00;15:00),室内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

每日1--2次更换垃圾袋。

5、物体表面清洁:每天上、下午各1次。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新.doc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新.doc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新)1(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每月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3、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每月向区县院感质控中心上报医院感染监控指标4、开展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每月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整改后效果进行评价。

5、拟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立文件,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感染质控中心监控平台的信息6、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

(二)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制度1、医院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做好签到记录。

2、医院职工每次参加培训记学分1分,医院对每位职工建立学分登记表,每年每人不少于10分。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年参加质控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学习班,每年学分不少于3分。

4、每年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成绩80分合格,不合格进行再培训,补考合格。

5、建立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软件卷宗。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1、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专(兼)职人员,由专(兼)职人员每月统计后上报区县院感质控中心。

2、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抽查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补报,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3、监测资料归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软件卷宗。

(四)医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1、医院指定地点建立拖布清洗池,在拖布清洗池旁边设置拖布架或挂钓。

禁止各科室将拖布放置室内,禁止将拖把倒立。

2、医院卫生洁具质量便于清洗、消毒,禁止用鸡毛、桔杆等材质的卫生洁具。

3、建议与有资执的保洁公司签定保洁合同,保证清洁卫生质量。

4、地面清洁:过道每日拖3次(8:00;11:00;15:00),室内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

每日1--2次更换垃圾袋。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疾病的不断增多,医疗机构内部的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也给医疗机构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二、管理目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确保医务人员的合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和能力;2.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的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的清洁与消毒;3.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的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的有效管理,防止交叉感染;4.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的患者管理和护理质量,加强传染病防控;5.加强医疗机构内部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置感染事件;6.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同与合作,共同防控医院感染。

三、管理措施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基层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制定详细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流程,并将其纳入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系;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和能力;3.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患者感染事件;4.加强医疗机构内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确保无菌操作;5.加强医疗器械、药品和耗材的管理,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6.规范患者管理和护理行为,加强传染病的防控措施;7.加强医疗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医院感染防控活动。

四、监督与评估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卫生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督促整改;2.医疗机构内部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内部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3.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制度,对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系统,对医院感染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导论近年来,医疗感染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健康。

针对基层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感染监测与报告(1)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医院各科室感染情况,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2)制定感染监测指标与标准,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感染报告制度,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在发现感染病例后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关调查与统计。

2.感染控制与预防(1)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感染控制方案,监督和评估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

(2)建立手卫生制度,包括手卫生操作规范、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等。

(3)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保证医院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

(4)设立消毒供应室,确保医疗器械与消毒剂的正确配备与使用。

3.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1)开展感染控制与预防的培训与教育,包括感染管理知识、手卫生操作规范等。

(2)定期组织感染控制知识竞赛,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

(3)建立感染控制责任制,对于感染病例的处理和报告迟缓或不积极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感染事件的处理与处罚(1)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制度,医护人员在发生感染事件后必须如实上报,并进行追踪调查。

(2)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感染事件,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行政处分、经济赔偿等。

5.联合感染管理(1)与其他医院建立联合感染管理机制,在感染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上进行合作与交流。

(2)积极参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感染管理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提升感染管理的水平。

三、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度宣贯制度的宣贯工作需要全面、细致,通过会议、书面材料、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医护人员普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理解并遵守。

2.培训与教育建立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机制,面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的培训。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一套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此制度将有助于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

接下来将介绍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减少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2.强调综合防控,实行机构负责、科室分管、人员分工的管理模式。

3.采取科学、规范、持续的管理方法,从源头上杜绝感染病的发生。

二、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和职责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感染管理制度、标准与规范、质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等。

2.医院感染管理科室: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监控和评估,制定并贯彻相关的制度。

具体职责如下:(1)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调查,汇总报告汇报并进行分析。

(2)制订感染防控科技方案,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执行传染病防治措施。

(3)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对具有感染危险的人员进行管理和隔离。

(4)研究医院感染预防技术与措施,并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发表科普资料。

(5)承担与感染管理相关的日常工作和各项专业服务工作。

三、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管理1.医院感染的监测范围:全院所有门诊、住院患者、医疗护理人员和客人。

2.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实验室检验报告、病历记录等相关资料,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

3.医院感染监测的指标: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性质、感染病原体分布、药物耐药性等。

4.医院感染信息的报告处理:发现感染病例后,必须及时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交由感染管理科室进行报告和处理。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1.环境卫生:加强卫生清洁,处理废弃物,消毒灭菌等。

2.手卫生:实行常规手卫生和手消毒,戴口鼻罩和手套,不随意触摸患者的面部、鼻、耳等地方。

3.安全使用器械:医用器械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保养和标识。

4.药品管理:遵循“抗菌药物应当合理使用”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药品配备和管理。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新]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新]

(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每月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3、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每月向区县院感质控中心上报医院感染监控指标4、开展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每月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整改后效果进行评价。

5、拟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立文件,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感染质控中心监控平台的信息6、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

(二)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制度1、医院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培训内容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做好签到记录。

2、医院职工每次参加培训记学分1分,医院对每位职工建立学分登记表,每年每人不少于10分。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年参加质控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学习班,每年学分不少于3分。

4、每年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成绩80分合格,不合格进行再培训,补考合格。

5、建立医院感染教育与培训软件卷宗。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1、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专(兼)职人员,由专(兼)职人员每月统计后上报区县院感质控中心。

2、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抽查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补报,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3、监测资料归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软件卷宗。

(四)医院清洁卫生管理制度1、医院指定地点建立拖布清洗池,在拖布清洗池旁边设置拖布架或挂钓。

禁止各科室将拖布放置室内,禁止将拖把倒立。

2、医院卫生洁具质量便于清洗、消毒,禁止用鸡毛、桔杆等材质的卫生洁具。

3、建议与有资执的保洁公司签定保洁合同,保证清洁卫生质量。

4、地面清洁:过道每日拖3次(8:00;11:00;15:00),室内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

每日1--2次更换垃圾袋。

5、物体表面清洁:每天上、下午各1次。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1. 引言为了保障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制定本《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

本制度旨在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理,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2. 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清洁工等。

3. 定义•医院感染:指患者在就诊期间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制度:指为规范行为和提高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规范和管理要求。

4. 应急准备4.1 医院感染防控小组为了有效应对医院感染事件,我院将成立医院感染防控小组,由医院领导亲自任组长,各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

该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处理感染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

4.2 应急演练为了提高医院感染事件的应对能力,我院将定期组织医院感染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感染事件的发现、报告、隔离措施的实施等,以检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5. 感染控制5.1 感染监测各科室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于重点病区和手术室等高风险区域,监测频率应更加密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5.2 感染报告各科室和相关部门将感染情况及时上报医院感染防控小组,包括感染病例数、病例分布、感染原因等。

医院感染防控小组将根据报告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5.3 感染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防止感染的扩散和传播。

医院感染防控小组将制定详细的隔离措施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6. 培训和教育6.1 人员培训各科室和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操作规范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等。

6.2 宣传教育医院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包括患者告知、标语宣传、宣传册发放等。

制度汇编_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全编

制度汇编_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全编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目录一、培训制度 (2)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2)三、消毒药械的管理 (3)四、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4)五、标准预防原则 (6)六、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6)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制度 (7)八、静脉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 (9)九、紫外线空气消毒 (9)十、清洁用品的消毒 (10)十一、诊室的清洁消毒制度 (10)十二、门诊机构治疗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11)十三、中医、针灸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3)十四、口腔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14)十五、普通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2)十六、消毒供应室的基本要求 (26)十七、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程序 (28)十八、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监测 (32)十九、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32)二十、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 (33)二十一、超声探头的消毒 (34)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一、培训制度(一)定期对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应对新上岗人员和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并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培训内容:本岗位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的清洁、消毒与隔离;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

(四)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每年至少参加省级或市级培训一次。

(五)培训记录,永久保存。

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一)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

(二)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所有科室和相关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基层医院•负责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指定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分析和防控工作。

•提供足够的预防感染的物资和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2. 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主持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会议,并指导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监督和检查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消毒和清洁工作。

3.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洗手前后必须按规定的方法洗手。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并正确使用和更换。

•协助完成感染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

4. 患者及家属•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配合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

•妥善保管个人物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对于感染症状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院的检查和治疗。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 感染监测与报告•按照规定监测和报告医院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等。

•及时报告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手卫生•医务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正确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最少持续揉搓20秒。

•提供足够数量的洗手液、消毒液和纸巾,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3. 消毒与清洁•按照规定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器械、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

•定期对医院各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无尘、无菌环境。

4.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消毒和手术准备流程,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严格执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培训和质量控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开展感染防控的评估与审查。

六、处罚与奖励•对于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人员,医院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XXX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全编制度规范

XXX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全编制度规范

XXX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全编制度规范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水平,本制度旨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适用于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本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

2培训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应当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应当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应该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应该根据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3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质量和效果。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使用后应当及时集中处理和销毁,禁止重复使用。

对于因特殊需要而必须重复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

基层医疗机构应该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使用后应该及时集中处理和销毁,禁止重复使用。

对于必须重复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应该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目录一、培训制度 (2)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2)三、消毒药械的管理 (3)四、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4)五、标准预防原则 (6)六、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6)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制度 (7)八、静脉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 (9)九、紫外线空气消毒 (9)十、清洁用品的消毒 (10)十一、诊室的清洁消毒制度 (10)十二、门诊机构治疗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11)十三、中医、针灸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3)十四、口腔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14)十五、普通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2)十六、消毒供应室的基本要求 (26)十七、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程序 (28)十八、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监测 (32)十九、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32)二十、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 (33)二十一、超声探头的消毒 (34)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一、培训制度(一)定期对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应对新上岗人员和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并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培训内容:本岗位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的清洁、消毒与隔离;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

(四)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每年至少参加省级或市级培训一次。

(五)培训记录,永久保存。

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一)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

(二)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三)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应出具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如销售企业销售应有生产企业给的授权书。

(四)验看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并索取其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电话,并加盖持有商的印章。

(五)进行质量验收,建立购入登记账册。

(六)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应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不得使用。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

(八)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三、消毒药械的管理(一)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二)合法企业证明(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四)生产企业给销售企业的授权书;(五)经销企业给销售代表的授权书以及销售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六)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七)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八)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一)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二)定期培训,使医务人员熟悉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方法。

(三)配有方便医务人员洗手的手卫生设施、干手设施,使用皂液或肥皂,皂盒应有良好的滤水功能。

口腔科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四)医务人员当手部有污染时,应洗手。

当不便洗手或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五)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指征: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粘膜、伤口、血液、体液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洗手和手消毒的金标准:二前三后(六)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洗手方法: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内(见图A.1)、外(图A.2)、夹(图A.3)、弓(图A.4)、大(图 A.5)、立立(图A.6)、腕。

五、标准预防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六、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一)局部处理1.锐器伤:依靠重力作用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使损伤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75%的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后用创可贴覆盖,必要时包扎。

2.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二)检查及追踪1.报告机构负责人,进行相关化验检查及追踪。

在已知源患者时,对源患者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

在不知源患者情况下对暴露者进行传染病标志物检测。

2.如被乙肝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如抗HBs ﹤10mu/ml,加强注射乙肝疫苗,24小时内注射免疫高价球蛋白;如抗HBs阴性,注射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于1月、6月后完成第二针、第三针的注射。

如抗HBs﹥10mu/ml可不做处理。

暴露后第1天、3月、6月进行化验。

3.如被HIV(+)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立即拨打:市疾控7821012、7822881确认暴露级别,实施预防用药,并在暴露后立即、1月、2月、3月和6月后监测HIV抗体。

4.被梅毒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青霉素或长效青霉素预防,并在暴露后第1天、1月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

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制度(一)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五大类。

结合实际医疗工作,门诊机构主要产生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二)感染性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和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用品、器具,如一次性采血针、注射器、一次性鼻镜、一次性窥阴器、一次性压舌板、医用棉签、一次性手套、试管、尿杯、便盒等。

感染性废物用后及时放入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的黄色医疗废物袋中。

当袋装量3/4时,结扎袋口,保证袋口紧实、严密。

(三)损伤性废物:主要有针头、载玻片、玻璃试管等。

用后放入专用利器盒内,并在盒面粘贴标签注明产生科室、日期、类别。

(四)药物性废物:少量的过期的急救药品或者被污染、变质的药品,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放入感染性废物袋内,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五)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六)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七)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交接人、接受人签名。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八)使用后的输液瓶、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不属于医疗废物。

“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如按照生活垃圾处置,对去向用途不明时,暂时按医疗废物处置。

(九)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有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十)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禁止在非收集、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八、静脉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一)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二)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

(三)消毒范围: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九、紫外线空气消毒(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二)消毒方法: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场面1.8m~2.2m。

安装时紫外线灯1.5W/m3,照射时间≥30min。

(三)注意事项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80%(体积比)乙醇棉球擦拭一次。

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2.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关闭门窗,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4.应定期监测紫外线等的辐射强度,当辐照强度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5.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 cm2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紫外线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十、清洁用品的消毒(一)手工清洗与消毒1.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推荐使用脱卸式拖头。

(二)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十一、诊室的清洁消毒制度(一)诊室面积应不小于6平方米,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二)诊疗用品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的鼻腔内镜,压舌板、口镜、窥阴器等,严格做到一患一用不可重复使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

(三)诊疗常用的血压计、听诊器等应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后消毒。

(四)候检区、诊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湿式清洁,遇明显污染时去污、清洁与消毒,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通风不良时可配备消毒设备。

(五)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应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十二、门诊机构治疗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环境整洁。

物品定位放置。

(二)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

(三)严格执行手卫生,应配有洗手设施、干手设施及洗手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