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

合集下载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

救助管理站是负责应对灾害和紧急情况的机构,提供救援和援助服务。

为保证救助服务工作的优质高效,救助管理站需要遵守以下服务标准:
1. 快速响应:救助管理站需要快速响应并及时到达事发现场,为伤者提供必要的救助和协助。

2. 专业素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和紧急情况。

3. 安全保障:救助管理站需要有完备的安全保障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救援对象的安全。

4. 细致入微:救助管理站需要细致入微,为每一个救援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他们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5. 社会责任:救助管理站需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社区和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除了以上标准之外,不同的救助管理站还有可能具有一些特定的服务标准,例如:
1. 减轻痛苦:在救援服务中,为伤者减轻痛苦是至关重要的,这可能包括提供药物或其他舒缓措施。

2. 全时全天候服务:救助管理站需要确保在24小时内随时随地为英勇的救援人员提供支持,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能够获得救援。

3. 协同救援:当大规模灾害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救助管理站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协同合作,确保灾难得到迅速有效的处理。

总之,救助管理站需要严格遵守上述服务标准,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救援服务。

社区管理服务站帮扶救助工作制度范文(4篇)

社区管理服务站帮扶救助工作制度范文(4篇)

社区管理服务站帮扶救助工作制度范文一、总则为弘扬社区精神,加强社区居民互助合作,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紧急救助和长期帮扶。

2. 通过开展帮扶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3. 提高社区居民的自助和自救能力,培养社区共建共享的意识和习惯。

三、帮扶救助工作范围1. 突发事件救助: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情况,提供紧急救助,帮助受灾居民恢复正常生活。

2. 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对因疾病、残疾、失业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居民,进行长期帮扶。

3. 经济困难群体救助:对家庭贫困、特困或生活突发困难的居民,提供物资和经济援助。

4. 信息咨询服务:对居民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四、帮扶救助工作流程1. 发现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或居民发现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及时上报社区管理服务站。

2. 评估情况:社区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对问题进行评估,判断属于何种救助范围和级别。

3. 制定救助方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制定具体的救助方案,包括救助内容、救助期限和救助对象等。

4. 资源调配:根据救助方案确定需要的资源,包括物资、经济援助、医疗资源等,进行调配。

5. 救助执行:按照救助方案和资源调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助执行工作,确保救助措施得到落实。

6. 救助跟踪:对已救助的对象进行跟踪评估,了解救助效果,及时调整救助方案和资源配置。

7. 救助宣传:通过社区通告、媒体报道等方式,宣传救助工作的成果,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帮扶救助中来。

五、帮扶救助工作责任1. 社区管理服务站负责帮扶救助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发现问题和进行评估。

3. 社区志愿者可以参与救助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 居民可以向社区管理服务站反映问题,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5. 相关单位可以提供物资、经济援助等支持救助工作。

救助站各项管理制度

救助站各项管理制度

救助站各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救助站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救助对象的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救助站的管理制度适用于救助站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和救助对象的行为和活动。

第三条救助站的管理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文明”的原则,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四条凡居住在救助站内的人员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加强宣传教育,确保人人遵守。

第五条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救助站的监督检查,确保救助站的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第二章救助站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救助站设有站长、副站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职责如下:(一)站长:1.负责救助站的整体工作,制定重要决策和规章制度;2.组织、协调、监督全面工作;3.承担其他与站务管理有关的工作。

(二)副站长:1.协助站长工作;2.负责救助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部门负责人:1.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工作;2.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3.协助站长和副站长做好本部门相关工作。

第七条救助站设有接待部、保洁部、后勤部、心理咨询部等部门,具体职责如下:(一)接待部:1.负责接待来访人员,做好来访记录;2.协助其他部门做好接待工作。

(二)保洁部:1.负责救助站的清洁卫生;2.做好日常保洁工作。

(三)后勤部:1.负责救助站的后勤保障工作;2.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四)心理咨询部:1.负责救助对象的心理咨询工作;2.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第八条救助站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救助站的整体工作。

第三章救助站内部管理制度第九条救助站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

(一)日常管理制度:1.救助站的日常管理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确保站内安全和秩序;2.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3.民主决策,听取大家意见,形成共识;4.保护救助对象的个人隐私,不得泄露敏感信息。

救助站管理制度

救助站管理制度

救助站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为规范救助站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受助人的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1. 救助站的领导机构为站长,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或推荐。

2. 站长负责全面领导救助站的工作,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3. 救助站设立管理委员会,由站长主持,成员包括站长、部门负责人等,负责研究决定救助站的重大事项。

4. 救助站设立各职能部门,包括接待部门、审核部门、救助部门等,各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第三部分:服务内容1. 救助站主要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宿、医疗等基本生活服务。

2. 救助站要为受助人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服务。

3. 救助站还要为受助人提供就业培训等社会帮助服务。

第四部分:站内管理1. 救助站要建立健全的受助人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受助人的基本情况和救助情况。

2. 救助站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受助人评定机制,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确定受助人的资格和救助程度。

3. 救助站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

4. 救助站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受助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五部分:站外管理1. 救助站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为受助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2. 救助站要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公众的对救助站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3. 救助站要定期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救助站的了解和认知度。

第六部分:监督管理1. 救助站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2. 救助站要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受助人和社会公众的投诉和意见。

3. 救助站要定期组织内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结:救助站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设立的,它的管理工作关乎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

因此,救助站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救助站的良好运转。

救助管理站工作职责

救助管理站工作职责

救助管理站工作职责
(一)负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求助人员及时提供救助。

(二)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求助人员进行救助.
(三)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

(四)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原则上不提供现金救助.
(五)帮助受助人员与其亲属或者流出地民政部门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的,向其提供乘车凭证.
(六)对无家可归或无法查明个人情况的救助对象,及时向社会发布寻亲公告;对疑似走失、被遗弃或被拐卖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个人信息确实无法查明、公告寻亲无果或无认知、表达能力,且无法联系亲属、住址的救助对象,进行妥善安置。

(七)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求助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八)对无名尸体凭“尸体来源证明”和“死亡医学证明”进行登记,并登报公告,对法定公告期无人认领的进行依法处理.
(九)对未成年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特定流浪乞讨对象,实
施主动救助和帮教。

(十)文明接待,热情服务,二十四小时内完成核实登记、建档工作。

救助管理站困难救助对象服务管理规定

救助管理站困难救助对象服务管理规定

救助管理站困难救助对象服务管理规定
为保证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为困难受助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方便困难受助对象的正常生活,特制订《救助管理站困难救助对象服务管理规定》如下:
一、困难救助对象的范围
包括行动不便的、聋哑人、带儿童的、视力残疾、老年人、孕妇等受助人员。

二、困难救助对象的服务范围:
1、行动不便:入站时,由轮椅推入,对拄拐能行动的人,为他们提供双拐,制定专人为他们提供打饭、打水及生活护理。

2、聋哑人:为方便交流,为聋哑人提供纸笔供交流。

3、带儿童的:对入站带有6周岁以下儿童的,安排在母婴室接受救助,并提供适合儿童使用的物品及食品。

4、视力残疾:指定专人,为他们提供生活护理服务。

5、老年人:指定专人,为他们提供生活护理服务。

6、孕妇:指定专人,提供符合营养标准的饮食,提供生活
护理服务。

救助站管理方案

救助站管理方案

商丘救助站物业管理方案第一章服务内容1、提供常规性服务,为了维护商丘救助站的整洁、环境的美化、工作人员与被救助对象有良好的秩序场景而提供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服务项目:(1)、清洁卫生管理;(2)、绿化日常维护管理;(3)、治安管理;(4)、车辆停放及交通秩序管理;(5)、食堂管理;第二章服务标准一、清洁卫生管理:地面、楼梯道、厕所清洁保洁、垃圾清运、消杀蚊蝇、灭鼠、蟑螂。

工作要求:垃圾每天清倒两遍、一天打扫辖区两遍(辖区内实时保洁)、楼道每天拖两遍,厕所实时保洁。

标准:地面无杂物、垃圾、道路无泥沙,无杂草、积水,车棚、楼梯无杂物和蜘蛛网,清洁率95%以上;所有公共区域无杂物、垃圾、保洁率95%以上;无杂物和蜘蛛网,无张贴、乱堆,扶手无尘,清洁率95%以上;垃圾日产日清,整洁无味无污积,垃圾清运率100%;无蝇、少蚊、少虫、鼠密度1%以下;蟑螂密度室内15㎡或室外管道20㎡内3只以下。

二、绿化日常维护管理:浇水施肥修剪整形病虫防治除杂草保洁补苗工作要求:(1)冬春季晴天每二天浇一次水,时间近午为宜;夏秋季每天二次,时间近早晚为宜;(2)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及植物对肥料的需要及要求,每年施肥不得少于4次,对于乔灌木、色带、草坪及新种植物视生长情况,做到适时适量进行施肥,以保证各类植物生长旺盛达到一定景观效果。

(3)对各类绿地、树穴、色带等要结合松土,及时清理杂草。

(4)要根据各类植物的寄生对象,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5)旱季和补栽植物要及时浇灌,防止植物因脱水而造成枯死。

(6)遇连续下雨或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应加强巡视检查,如发生树木倒伏影响交通或景观的,应突击抢修,在灾害过后全面检查,树木歪斜的,应扶正、加固,并对其根部培土。

(7)对各类绿地、绿带、树穴、花坛必须达到全日保洁,及时清理残花、可枯枝、枯叶等,做到整洁美观。

对于绿化废弃垃圾要及时清理出园区不得堆放。

(8)在养护期间必须加强日常监督工作,防止人为因素破坏。

社会救助服务标准与服务流程规范

社会救助服务标准与服务流程规范

社会救助服务标准与服务流程规范第一章社会救助服务概述 (2)1.1 社会救助服务定义 (3)第二章社会救助服务基本原则 (3)1.1.1 公平原则的内涵 (4)1.1.2 公平原则的体现 (4)1.1.3 救助及时原则的内涵 (4)1.1.4 救助及时原则的体现 (4)1.1.5 分类救助原则的内涵 (4)1.1.6 分类救助原则的体现 (4)第三章社会救助服务内容 (5)1.1.7 救助对象 (5)1.1.8 救助内容 (5)1.1.9 救助流程 (5)1.1.10 救助对象 (6)1.1.11 救助内容 (6)1.1.12 救助流程 (6)1.1.13 救助对象 (6)1.1.14 救助内容 (6)1.1.15 救助流程 (7)第四章社会救助服务流程 (7)1.1.16 申请条件 (7)1.1.17 申请材料 (7)1.1.18 受理程序 (7)1.1.19 审核内容 (7)1.1.20 评估方法 (8)1.1.21 审核与评估结果 (8)1.1.22 救助实施 (8)1.1.23 跟踪服务 (8)1.1.24 终止救助 (8)第五章社会救助服务标准 (9)1.1.25 救助对象准确性 (9)1.1.26 救助内容全面性 (9)1.1.27 救助程序规范性 (9)1.1.28 救助措施针对性 (9)1.1.29 救助资源整合性 (9)1.1.30 救助申请时效 (9)1.1.31 救助审核时效 (9)1.1.32 救助发放时效 (9)1.1.33 救助调整时效 (9)1.1.34 救助政策宣传满意度 (9)1.1.35 救助服务流程满意度 (9)1.1.36 救助服务质量满意度 (10)1.1.37 救助服务态度满意度 (10)1.1.38 救助服务监督满意度 (10)第六章社会救助服务人员管理 (10)1.1.39 基本素质要求 (10)1.1.40 专业素质要求 (10)1.1.41 人员培训 (10)1.1.42 人员考核 (11)第七章社会救助服务设施与设备 (11)1.1.43 设施配置原则 (11)1.1.44 设施配置内容 (11)1.1.45 设备维护 (12)1.1.46 设备管理 (12)第八章社会救助服务质量管理 (12)1.1.47 监控原则 (12)1.1.48 监控内容 (12)1.1.49 监控方式 (13)1.1.50 完善服务流程 (13)1.1.51 提高服务质量 (13)1.1.52 提升服务效果 (13)1.1.53 强化内部管理 (14)第九章社会救助服务监督与评估 (14)1.1.54 监督原则 (14)1.1.55 监督主体 (14)1.1.56 监督内容 (14)1.1.57 监督方式 (15)1.1.58 评估原则 (15)1.1.59 评估内容 (15)1.1.60 评估方法 (15)1.1.61 评估流程 (15)第十章社会救助服务政策与法规 (16)1.1.62 政策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16)1.1.63 政策制定与调整的程序 (16)1.1.64 政策制定与调整的监督 (16)1.1.65 法规执行的措施 (16)1.1.66 法规执行的监督 (16)1.1.67 法规执行的改进 (17)第一章社会救助服务概述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救助管理机构业务规范化标准(个人总结)

救助管理机构业务规范化标准(个人总结)

救助管理机构业务规范化建设地方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救助服务流程、入站服务、站内服务、离站服务、应急处置等。

本文件适用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4.1救助管理站宜根据求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4.2救助管理站对已经实施救助或者救助期满的求助人员,应实施离开救助站管理。

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求助人员,救助管理站终止救助。

4.3救助管理站在安全检查登记中发现求助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不予救助:a)拒不配合安全检查;b)拒不遵守物品管理规定;c)自身有能力解决食宿;d)索要现金,拒不接受其他救助方式;e)拒不提供或拒不如实提供个人信息;f)其他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情形。

4.4不予救助的求救人员,救助管理站应出具《不予救助通知书》,见附录A。

5入站服务5.1入站服务流程流程图设计思路为:来站求助,分两种情况,一是“自行来站,二是“护送来站”,然后值班人员引导安全检查,填写《安全检查单》,前台工作人员问询并告知相关救助规定(可以设计《致求助人员一封信》),然后填写《求助登记表》《询问救助对象登记表》,最后给出结论,第一种结论“给予救助”,提供生活、医疗救助服务、心理辅导、寻亲、护送返乡、安置等综合服务;第二种结论“不予救助”,说明情况、解释政策,值班人员出具《不予救助通知书》。

图1救助服务流程图(略)5.2安检仪检测安检门检测要求具体如下:a)求助人员应走进安检门,进行安全检查,女性救助人应由女性工作人员检查。

站内工作人员发现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和违禁出版物,予以没收;b)检查中发现违禁药(物)品、放射性物质,站内工作人员应当报请公安机关处置;c)检查中发现锐(利)器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物品,或生活用具、打火器具等物品求助人员应主动交由救助管理机构代为保管。

救助管理站规章制度

救助管理站规章制度

救助管理站规章制度一、救助对象的确定1.救助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包括收集和核实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具体需求等。

2.救助对象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财产证明、收入证明、医疗报告等。

二、救助资金的分配与管理1.救助资金的分配应根据救助对象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每个救助对象都能获得适当的帮助。

2.救助资金不得用于其他非救助目的,必须专门设立专用账户,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透明度。

三、救助申请和受理1.救助申请必须由申请人本人或其近亲属进行,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

2.救助申请将在提交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审核和受理,审核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四、救助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益1.救助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并保守救助对象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

2.救助工作人员享有免费的工作餐和工作保险福利,以及根据工作表现获得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五、救助管理站的卫生和环境保障1.救助管理站必须定期进行卫生和环境检查,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救助管理站应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保障救助对象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六、救助管理站的宣传和公开1.救助管理站应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增加社会对救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2.救助管理站的相关信息和资金使用情况应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七、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理1.如救助对象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证明材料,将被取消救助资格,并有可能追究法律责任。

2.如救助工作人员违反职责或工作纪律,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八、规章制度的修改与完善1.救助管理站的规章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

2.规章制度的修改需由管理层讨论决定,并向所有救助工作人员进行公告。

以上是救助管理站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性、透明度和合理性,提升救助管理的效能,保障救助对象的正当权益。

在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机制,使救助管理站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帮助和支持。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一、引言救助管理站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一部分,致力于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返社会。

为了确保救助管理站的服务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明确的服务标准是必要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救助管理站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以及规范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行为,以确保服务的规范和高效。

二、服务内容1. 个人基本生活援助:包括提供临时居所、餐饮、衣物、个人卫生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援助;2. 心理援助: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3. 就业援助: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4. 法律援助:为有法律援助需要的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服务流程1. 接待和评估:对前来求助的人进行登记、接待和评估,了解其需求和问题;2. 制定服务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内容、时限和目标;3. 实施服务方案:按照制定的服务方案,为求助人提供相应的援助和支持;4. 跟进和评估:对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跟进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方案,确保服务效果;5. 结案和跟踪:在帮助对象脱离生活困境后,进行结案工作,并进行跟踪和回访,确保其稳定发展。

四、服务要求1. 服务平等:无论求助者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都应平等对待,不得歧视;2. 保密原则:严格遵守求助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求助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求助者的隐私权;3. 尊重求助者:尊重求助者的意愿和选择,不强迫他们接受不愿意接受的援助;4. 专业服务: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为求助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5. 客观公正:对求助者的需求和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处理,不得偏袒或歧视。

五、工作人员职责和行为规范1. 服务态度:工作人员应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求助者,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关怀和支持;2. 服务规范: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不得擅自变更服务内容和方案;3. 信息记录:工作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求助者的信息和服务过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4. 遵守制度:工作人员应遵守救助管理站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和领导安排;5. 自我提升:工作人员应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不断改进工作水平。

救助管理站制度

救助管理站制度

受助人员须知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救助站的各项规章制度.二、不得辱骂、殴打救助工作人员和其他受助人员.三、不得破坏救助设施.四、不得盗窃公共财物和他人财物.五、不得实施其它扰乱救助工作秩序的行为.六、受助人员之间要互助友爱,发现严重患病人员或违法违规现象时,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七、受助人员在救助站有违法行为的,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八、受助人员需要自行离站的,经报告站内值班人员方能离开,否则后果自负.九、受助人员必须告知个人真实情况,否则不予救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一、履行职责、爱岗敬业,要严格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履行救助职责,做好救助工作,做到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挂牌上岗,不得无故离岗、串岗.二、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上岗时衣冠整洁、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上岗,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三、语言文明、服务周到.做到接待热心、服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四、遵纪守法,规范管理.做到“八不准”: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压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人员;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五、严于律已,争先创优.积极参加站里的各项活动和学习;自觉执行站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熟悉各项业务、政策、法规和工作程序;争当先进,创一流业绩.受助人员进出站办理程序一、对自愿来站受助人员,应如实填写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登记表,并详细填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有效证件名称、家庭住址、亲属住址及联系方法,求助理由及需要,并签名按手印.二、对护送来站受助人员,由护送人员填写发现地和捡拾情况、护送单位、联系电话并签名.三、值班员将登记表送业务科,会同业务科处理受助人员的求助需求,并查询和录制电脑信息.四、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受助人员,由业务科处理求助需求,根据情况安排食宿和购买返乡车票,对不符合救助条件下受助人员,由业务科打印不予以救助通知书,并说明理由.五、受助人员出站,由业务科办理出站手续,并在登记表上填写出站方式、出站时间、经办人意见、科室意见,并签名.六、对需要护送的受助人员,由业务科安排工作人员护送,打印出站登记表,并将有接收单位签名的回执带回存档.七、对流浪未成年人,由业务科直接办理保护性救助,并填写未成年人求助保护性档案.八、对老、弱、病、残等特殊求助人员的办理,由业务科提出处理意见,报站领导批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流程图。

社会救助服务管理制度

社会救助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会救助服务管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社会救助服务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社会救助服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社会救助服务对象和救助标准应当公平公正,确保救助资源合理分配。

2. 分类施救原则: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

3. 效率优先原则: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率,确保救助对象及时得到救助。

4. 责任到人原则: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个人的责任,确保社会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服务对象与条件第四条社会救助服务对象包括:1.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 特困供养对象;3. 临时救助对象;4. 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社会救助对象。

第五条申请社会救助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我国国籍;2. 在我国境内居住;3. 持有相关证明材料;4. 符合国家规定的救助条件。

第三章服务内容与标准第六条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包括:1. 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 特困供养: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 临时救助:对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家庭和个人提供临时性救助。

4. 其他救助:根据国家规定,为其他符合条件的对象提供救助。

第七条社会救助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确定,并定期进行调整。

第四章服务程序第八条社会救助服务程序如下:1. 申请:救助对象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审查:民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

3. 公示:对审查通过的申请对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 核准:公示无异议后,民政部门予以核准,并向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或提供救助服务。

5. 监督:对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定期进行核查,确保救助对象符合救助条件。

社区管理服务站帮扶救助工作制度(三篇)

社区管理服务站帮扶救助工作制度(三篇)

社区管理服务站帮扶救助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站的帮扶救助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制定本制度。

二、帮扶救助工作的目标1. 完善社区居民帮扶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

2. 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救助,帮助有需要的社区居民解决生活困难。

3. 加强帮扶救助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帮扶救助的对象本制度所指的帮扶救助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1. 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遭受不幸的居民。

2. 生活困难、丧失劳动能力或无法自理的居民。

3. 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

4. 其他有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

四、帮扶救助工作的内容1. 提供生活物资帮助:为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食品、药品、衣物等生活物资帮助。

2. 提供经济援助:向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3. 提供医疗救助:帮助生病或受伤的居民获取及时的医疗救助。

4. 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为遭受不幸事件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减轻其心理压力。

5. 提供法律援助:为有法律纠纷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6. 提供就业帮助:为失业或就业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7. 提供教育帮助:为需要教育帮助的居民提供学习资源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8. 提供社会关爱和陪伴: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关爱和陪伴。

五、帮扶救助工作的程序1. 申请: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填写申请表,详细描述帮助的需求和原因。

2. 审核:社区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确保申请人符合帮扶救助的条件。

3. 调查:对初步审核通过的申请进行调查,了解申请人的真实情况和需求。

4. 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对申请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予以帮扶救助。

5. 协商:与申请人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其具体需求和帮助方式。

6. 实施:根据申请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帮助和救助措施。

7. 跟踪:定期对帮扶救助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帮助和救助的有效性。

救助管理站社工服务方案

救助管理站社工服务方案

救助管理站社工服务方案救助管理站社工服务方案一、背景介绍救助管理站是为了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救助、帮助和支持的机构。

社工是救助管理站的核心服务人员,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沟通和连接资源,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走出困境。

本文将介绍救助管理站社工服务方案,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二、服务目标1. 提供情感支持:社工应当以关爱的态度和态度,与需要帮助的个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2. 进行评估和计划:社工应当通过与个人的面谈和观察,了解他们的背景、需求和潜在问题,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3. 提供信息和指导:社工应当向个体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源,指导他们使用适当的服务和支持,如医疗、心理咨询、职业培训等,以增强他们的能力和自主性。

4. 进行干预和危机处理:社工应当积极干预和处理个体的潜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救助和帮助。

5. 促进社会参与:社工应当鼓励和支持个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事务,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三、服务内容1. 初步评估和咨询:社工应当与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初步评估和咨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支持。

2. 个案管理:社工应当建立个案管理机制,与个体建立稳定的工作关系,帮助他们进行目标设定、问题解决和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工作。

3. 信息和资源提供:社工应当定期更新和收集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如社会福利、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等,并提供给个体,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4. 专业培训和支持小组:社工应当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支持小组,为个体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互助和支持网,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5. 危机干预和紧急救助:社工应当具备紧急救助的能力,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保护个体的安全和健康。

6. 定期跟进和评估:社工应当定期跟进个案进展情况,与个体进行反馈和评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服务方案。

救助站受助人员管理制度

救助站受助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救助站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救助服务质量,确保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

第二章救助站职责第三条救助站应遵循自愿、无偿、公开、公平的原则,为受助人员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

第四条救助站应提供以下基本救助服务:1. 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2. 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3. 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4. 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 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第三章受助人员管理第五条受助人员进入救助站后,应如实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登记随身携带物品。

第六条受助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尊重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其他受助人员,维护救助站的正常秩序;2. 不得在救助站内进行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违法活动;3. 不得损害救助站设施设备;4. 不得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

第七条受助人员如有以下情况之一,救助站有权拒绝提供救助:1. 提供虚假信息的;2. 拒绝接受救助站管理或违反救助站规定的;3. 有犯罪记录或正在进行刑事侦查的;4. 其他不符合救助条件的。

第四章救助站服务第八条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救助服务,包括:1. 生活照料:提供衣物、洗漱用品等生活必需品;2. 医疗救治:对患有疾病的受助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3. 教育培训:为有需求的受助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等;4. 法律援助:为受助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第五章救助站监督第九条救助站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操作规程,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十条受助人员有权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救助站应定期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救助站负责解释。

救助管理站入站服务规程2020版

救助管理站入站服务规程2020版

DB5323/T84—2016救助管理站入站服务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救助管理站接收接待服务的入站接收、身体检查、安全检查、违禁物品收缴和物品寄存、入站教育、特殊情况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救助管理站入站服务。

2入站接收2.1入站类型2.1.1自愿来站2.1.1.1对自行来站的求助人员,工作人员应询问求助人员基本情况,了解求助人员的需求,甄别鉴定是否符合救助条件。

2.1.1.2确认符合救助条件的,填写《求助登记表》(见附录A),为其建立救助情况档案。

2.1.1.3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工作人员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并填写《不予救助通知书》,一式两份,双方签字确认,站内存档一份,求助人员执一份。

2.1.1.4入站接收过程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无民事行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求助人员应实施保护性救助。

2.1.1.5发现醉酒求助人员求助时,先询问初步甄别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安排其在接待大厅或站外,待酒醒后方办理进站手续。

2.1.1.6及时对求助人员开展身体检查、安全检查、物品寄存等相关程序性工作,根据分类救助原则开展救助。

2.1.2护送来站2.1.2.1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护送求助人员来站求助的,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对求助人员进行初步询问后,按3.1条要求执行。

2.1.2.2由公安机关护送来站求助的,工作人员应与公安机关护送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公安机关护送流浪乞讨人员登记表》。

2.1.2.3对护送进站,因年龄、文化、残疾等原因无法填写《求助登记表》的求助人员,由护送人员代为填写,并将填写内容逐项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按手印确认。

护送人员拒绝填写的,由接收工作人员代其填写并予以注明,当事人按手印确认。

2.1.2.4对于引导护送未成年人前来求助的,工作人员应与护送单位办理人员交接手续,送人单位应填写《求助登记表》(见附录A)。

2.1.3上街劝导来站由救助管理机构上街劝导来站救助的求助人员,按3.1条办理入站。

救助管理站工作指南

救助管理站工作指南

救助管理站工作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社会中,救助管理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它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了及时的支持和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
一、服务宗旨
救助管理站是一个致力于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改善生活状况的组织。

我们的宗旨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提供安全、温暖和有效的帮助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服务对象
1. 救助管理站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流浪者、无家可归者、受虐待、受伤或失踪的人群、心理困扰的个体等弱势群体。

2. 服务对象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个体,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放宽。

三、服务内容
1. 提供临时住宿: 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临时住宿,提供基本的床位、洗漱用品和饮食。

2. 提供医疗救助: 协助服务对象获取必要的医疗护理和药品,提供急救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3. 提供心理支持: 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重建信心,并邀请心理专家对特殊案例进行深入的心理干预。

4. 提供就业指导: 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5. 提供法律援助: 协助服务对象处理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提供法律援助和协助解决法律纠纷。

6. 提供社交活动: 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如文艺演出、手工制作、户外运动等,帮助服务对象拓展社交圈子,增进交流。

四、服务规范
1. 保密原则: 救助管理站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透露。

2. 尊重原则: 救助管理站的所有工作人员需遵守尊重服务对象的原则,不得歧视、侮辱或伤害服务对象。

3. 公平原则: 在提供服务时,要坚持公平原则,不因服务对象的种族、宗教、性别
等因素而对其进行歧视。

4. 安全原则: 救助管理站要确保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提供安全的住所和环境。

5. 敬业原则: 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敬业原则,提供高效、贴心的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服务对象。

五、服务流程
1. 接收服务对象: 当服务对象来到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时,工作人员应立即接待,
并详细了解其需求和问题。

2. 安置服务对象: 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情况,安排合适的住所和基本生活用品。

3. 制定帮助计划: 为每位服务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包括医疗、心理、就业
等方面的帮助内容和时间安排。

4. 实施帮助计划: 依照制定的帮助计划,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帮助,确保帮助
措施的实施落实。

5. 跟踪服务: 对每位服务对象的帮助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回访,了解
其生活变化和帮助效果,及时调整帮助措施。

六、服务评估
1. 对服务对象的帮助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培训和指导。

3. 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促进服务对象自我反思和自我提
升。

七、服务宣传
1. 通过各种传媒平台宣传救助管理站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成果。

2. 组织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扩大影响力。

3. 与相关社区组织、政府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和发展。

以上即为救助管理站的服务标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得到
关怀和帮助,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