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的“哮”、“喘”、“痰饮”病范畴。其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内伏于肺,因外感风寒,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其中与气候变化最为密切。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不利,肺的升降失常,而致呼吸困难,喉中发出哮鸣声。若反复发作,久延不已,寒痰伤阳,痰热伤阴,可导致肺、脾、肾三脏皆虚,出现本虚标实的证候。
【诊断】
1既往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或过敏史;发病大多在夜间。
2 .发作前可有先兆症状,如打嚏、流涕、咳嗽等;发作时突然胸闷,呼气性呼吸
困难,喉间哮鸣,痰难咯出,不能平卧。发作将止时,咳吐白色泡沫痰液。
3 .发作时胸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血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合并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病灶(病久或年老者可有肺气肿改变)。
4 .咳喘厉害,痰多黄稠,发热者,注意并发肺部感染。
5 .久病而致经常气短,喘息,活动后更明显,应考虑并发肺气肿;如并见发细、心
悸、四肢浮肿的,应考虑肺源性心脏病。
6.如晚间突然气喘不能平卧时,应注意与心源性喘息鉴别。后者常伴心慌、心悸、
发纳、咳嗽或吐血性泡沫痰,检查可有心脏扩大、瓣膜区杂音、肺部湿啰音等阳性体征。
【治疗】
一、辨证论治
根据本病发作和间歇的特点,治疗当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治标宜分辨寒热,祛邪化痰;治本宜培补肺、脾、肾,助其正气。如反复久发,正虚邪实错杂者,应标本同治。
1寒证胸膈气闷如塞,喉中痰鸣,咳不多,痰稀白,量少不爽,口不渴,或渴喜热
饮,怕冷,舌苔白滑,脉细弦。
治法:温肺散寒,豁痰利气。
方药举例:小青龙汤加减。麻黄5~10g,川桂枝5g,姜半夏IOg,生甘草
3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5g,杏仁IOg。
加减:痰多壅塞,舌苔白厚腻,去五味子、甘草;加制厚朴5g,炒白芥子5g,射干、
炒苏子IOgC咳嗽剧,去桂枝,加紫荒、款冬花或白前各10g。
2 .热证胸膈烦闷,气粗痰吼,咳呛痰吐黄脓,或白色稠黏如粉条,面红,自汗,口渴喜热饮,或有发热,舌苔黄腻、边尖红,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药举例:定喘汤加减。水制麻黄5~6g,苦杏仁12g,生甘草3g,炒黄苓10g,桑白皮15g,竹沥半夏10g。
加减:痰鸣息涌,加射干、草茄子各10g。咳嗽剧烈,痰吐稠黄,加鱼腥草30g,海蛤粉(包)12g。发热较甚,加生石膏30g。
3 .虚证反复发作日久,年老体弱,平时常有轻度持续性喘息,心慌气短,活动后更甚,咳而痰多,畏风易汗,食少形瘦,倦怠无力,舌质淡,脉虚。
治法:补肺益肾,健脾化痰。
方药举例:党参、黄黄各15g,白术10g,熟地黄12g,五味子5g,胡桃肉10g,坎杰2条,制款冬、制紫苑各10g。
加减:阴虚明显,颔红,烦热,咳呛,痰黏量少,舌质干红,脉细数,酌去黄芭、款冬花、紫苑,加南沙参、麦冬、玉竹各12g。
发热,张口抬肩,喉中痰声如鼾,喘急气逆的,加紫石英15g,沉香2g。如喘促剧烈,面唇发细,汗多欲脱,同时用人参粉3g,紫河车粉3g,戈制半夏粉3g,和匀,一日分3次吞服;面青肢冷者,改服黑锡丹,每次3g,每日2次。
如发时标实本虚错杂,应标本同治,根据寒热见证的不同,酌情配伍。
二、中成药
保金丸每次5g,每日2次。用于哮喘热证。
小青龙颗粒(糖浆)冲剂每次1~2袋,每日2~3次;糖浆每次25~30m1,每日3次。用于哮喘寒证。
金匮肾气丸(浓缩)每次8粒,每日2~3次。为平时治本用。
固本咳喘片每次4~5片,每日3次。益气固表,健脾补肾,为平时治本用。
三、简易方药
金瓜青金瓜(即北瓜)2000g,切片,麦芽糖IOOOg,用文火共熬成膏,每次1匙,每日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用于防止或减少反复发作。
干地龙粉,每次3g,每日2次,或装胶囊内开水吞服。亦可用地龙注射液,第1次
用0.5m1,肌内注射,以后每次注射2m1,隔日1次。用于热哮发作时。
蜒岫7~8条,白茯苓10g,共同捣烂,晒干研粉,再以麻黄6g煎汤,拌和药末为丸,晒干,每次服1∙5g,每日3次,连服7~10天。用于热哮。
皂角白芥子粉(见支气管炎节)用于哮喘痰涌气喘。
五味子浸鸡蛋(见支气管炎节)用于防止或减少发作。
胡桃肉1个,生姜1片,每晚同嚼后服下。适用于虚喘,可作减少复发之用。
四、针灸疗法
体针实喘:定喘、天突、尺泽、丰隆。虚喘:膏育(灸)、肾俞(灸)、气海(灸)、天突、足三里。
耳针平喘、肾上腺、交感、神门,每次酌取2~3穴。
五、其他疗法
白芥子贴敷法白芥子、细辛各21g,延胡索、甘遂各12g,麝香0.15g,均研细末,用姜汁调和,做成小薄圆饼状外贴。以上剂量分3次使用,在夏季三伏(初、中、末伏3次)中午11时左右贴敷肺俞、膏肓、大椎3穴,约2小时后去之。可连续应用数年。
埋线疗法取穴:天突、肺俞(可透厥阴俞)、膻中、中府透云门,每次取2~3穴。痰多加丰隆,咳血加孔最,发热加曲池,体虚畏寒加肾俞、足三里。单穴效果不显著时,可用透穴。
割治疗法取膻中、天突、定喘、掌123s等部位。每次割1个或2个穴位,各部位可轮流使用。两次割治时间可间隔7~10天。
发泡疗法取肺俞(一侧或双侧)、膻中。
【预防】
1 .平时注意保暖,特别在天气转变时,尤须防止受凉感冒。
2 .禁忌吸烟,避免接触有刺激性的气体和灰尘。
3 .注意饮食禁忌,如有某种食物过敏史者则应禁食。一般如鱼、虾、蟹、海货及辛辣食物最好不吃。
4 .常服培补肺、脾、肾的中药(以上治虚证方药,可制成丸剂常服),有利于减少、减轻或控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