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导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进步历程,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空间层次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聚落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和演变过程,以期加深对中国传统聚落的理解。
一、聚落的定义和分类传统聚落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社交需求,相对集中地聚居在一起的地区。
依据聚落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传统聚落分为农业聚落、工业聚落、商业聚落等。
本文主要关注农业聚落,因为农业聚落在中国传统聚落中占据了重要塞位。
二、中国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结构中国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整体布局、建筑群落和单元空间。
这三个层次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传统聚落空间的特点。
1. 整体布局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是指聚落的总体规划和空间组织方式。
中国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紧凑布局:传统聚落基本上是呈现出“三合一”布局,即乡村、田地和水系的紧密结合。
这种紧凑的布局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沟通,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2)中轴线布局:浩繁中国传统聚落都接受了中轴线布局,即乡村的中心轴线上有主要的建筑和道路。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思想。
(3)环境适应性:传统聚落通常会思量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来规划布局,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地形和丰水状况。
依据不同地域的特点,聚落的布局也有所不同。
2. 建筑群落建筑群落是指传统聚落中由许多建筑物组成的聚居区域。
中国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形式多样性:中国传统聚落的建筑形式多样,既有木结构的传统民居,也有砖石结构的府邸和寺庙。
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国传统聚落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
(2)分层建筑布局: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通常接受分层建筑布局,即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
(3)公共空间的重视:中国传统聚落分外重视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利用。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消亡或严重破坏的危险。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形状和结构,也包括村落的整体布局和相关的地理环境。
这些空间形态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存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还可以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点和特色,探索其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规划,为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我们也希望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独特之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和理解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历史演变过程,拓展文化视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所取代,传统空间形态面临消失和破坏的威胁。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保护和传承的依据和参考,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继承。
沁河中游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大周古村为例
皆险阻之区 ,高平悉 耕凿之地” ( 朱樟 ( )《 见 清 泽州府志 》 ) 。
古村北依黄花 岭 ,西方较远是香 山 ,南有小 山为掘 山 ,东部 为平
地 。诸 山环 邑,多为太行支 脉 ( 3) 图 。村 南百 余米处有前河 、沙河 两条小河 。古村 境
内地 貌 凹凸不平 ,其 中北寨是村 中制高点 ,
四围地势逐渐 下降 ,坡度缓和 ,至村 南河谷
一
侧 突然变化形成 沿河峭壁。
通 过对大周村 外部 环境 的分析 ,我们 可
以发现整个村 落的选址与传统所描 述的理想 风水格局十 分相似 。村北黄花 岭是 玄武 ,西 侧香 山为白虎 ,西南的 山脉 为护山 ,村南隔 河而对 的掘 山为案山 ,前河 与沙河 分别于村 前绵延流过 。山可 以 “ 藏气聚气 ” ,水可 以
Ke r s T emi dera ho n eRie ;Dah uvl g ;Co f uain;S re p c . ywo d : h d l ec f h v r Qi z o ia e l n g rt i o t t ae e S
中图分类号 :T 8 u一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14( 00)1— 7( ) 64 44 21 0 6 6
作者简介 :薛林平 北京交通大 学建 筑与艺术 系副教授 刘思齐 北京 交通 大学建筑与 艺术 系学士
里下河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溱潼镇为例
里下河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溱潼镇为例摘要:溱潼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是苏中里下河地区典型的水乡岛镇。
本文以溱潼镇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的整体形态、民居的平面形态和街巷空间形态三个方面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探讨了里下河地区传统聚落的整体形态和空间组织模式。
关键词:里下河地区;溱潼镇;传统聚落;空间形态;1溱潼镇传统聚落概况溱潼镇位于姜堰、兴化、东台三县市的交界处,深处里下河平原腹地,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1],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水乡岛镇。
溱潼,古称“秦泓”,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居住,元朝时期开始设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溱潼镇四面环水,湖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里下河地区盐运和漕运的必经地,商业繁华、经济活跃。
岛镇面积0.54 km2,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
溱潼镇在2005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是泰州地区明清民居保存最多最为完整的古镇。
2溱潼镇传统聚落的整体形态溱潼建于河心孤岛,四周河网密布,是东南西北水源的交汇之处。
岛镇呈南北向,南北长度不足1公里,东西方向最窄处不过百米,整体“北大南小”。
民国之前,孤岛的面积仅为现今的一半,大小不一的地块散落湖心,历经数百年的围湖取地,才逐渐形成今天完整的孤岛格局。
民国时期,溱潼有三条河流穿岛而过,分别为北夹河、中夹河和南夹河。
三条河流将溱潼划分成“井”型格局,古镇的商铺沿原夹河两岸东西向一字展开,居民住宅则沿着夹河两岸南北向分散,建筑的整体布局有着明显的向心性和轴线意识。
(图1)。
图1 溱潼岛镇(图片来源:作者根据Google Earth绘制)3传统民居的平面形态3.1平面构成要素溱潼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房屋围绕天井进行组织,受制于场地限制,大多布局紧凑。
普通的民居一般由正屋、厨房、门楼和天井组成,正屋为溱潼地区典型的三间五架结构;大户住宅的平面构成明显复杂,房屋多,占地广,一般由多进天井院落组成。
3.2平面构成模式溱潼镇普通民居的平面构成单元大致有四种基础模式:第一种,平面呈“一”字型,仅有一座正屋围绕院墙形成天井;第二种,平面呈“L”型,由南向的正屋和东侧的厨房组成;第三种是“内凹”型,这种民居往往将随墙而设的门楼做成门屋的形制,和另一侧的厨房形成轴对称;第四种,平面为“回”字型,在凹字型的基础上,增加与正屋相对的厅屋,形成十字对称的格局。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农村的重要存在形态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空间分布特征1. 区域分布特征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
北方地区的传统村落多集中于平原和河谷地带,布局紧凑,背靠山峦或者水域。
南方地区的传统村落则多位于丘陵和山地之间,因地势起伏较大,村落布局相对分散。
此外,西南山区和西北干旱带的传统村落,其分布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更加独特。
2. 建筑形态特征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也是其空间分布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四合院”,“院落”和“坊巷”等。
四合院是中国农村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以四合为基本单元,四面周廊,中心庭院。
院落是建筑群体的集合体,多个四合院组合而成,形成一片完整的空间系统。
坊巷则是村落内的街巷网络,起到连接不同院落和功能区域的作用。
三、形成原因分析1. 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成和空间分布的形成有很大的历史背景。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中国农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村落组织形态。
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国家政权的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农村社会处在封建农地制度的框架下,村落的形成和空间布局与地主、地主家族有关。
2. 地理原因中国庞大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为传统村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不同地区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差异很大,正是因为地理因素的影响。
北方地区一般为平原,地形相对平坦,传统村落更多是集中于平地。
南方地区地势起伏,山多水域也多,传统村落更多分布于山间和水旁。
3. 文化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对村落的形成和空间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统一的思想,传统村落的布局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2024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范文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篇一一、引言海南岛作为我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目光。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在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社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围绕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海南岛传统聚落的形成背景与特点(一)形成背景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主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地方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
在地理环境方面,海南岛以其独特的热带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沿海临海的地理位置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聚落模式。
在社会文化方面,海南岛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文化、闽南文化、海外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二)特点在地理分布上,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大多沿海分布,有的以村庄、寨子、堡垒等不同形式呈现,以方便农业生产、抵御海风潮涌。
这些聚落形成了典型的村落单元与居住群体间的紧密关系。
同时,这些聚落大多采用群居式的空间布局方式,建筑相互交错、彼此联系,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三、海南岛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特点(一)整体空间形态海南岛的传统建筑以屋顶斜度高、墙壁较薄的特点著称。
这些建筑采用悬山式屋顶,以便更好地应对海南岛丰富的降雨和阳光辐射。
此外,这些建筑的立面采用镂空和窗洞的设计,既有利于通风散热,又能够满足采光需求。
整体上,这些建筑呈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空间形态。
(二)局部空间形态在局部空间形态上,海南岛的传统建筑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性。
例如,在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上,通常采用前堂后寝的布局方式,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进行划分。
同时,在建筑内部还设有庭院、天井等空间元素,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呈现出一种流动性和层次感。
此外,在建筑装饰上,海南岛的传统建筑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精美的木雕、石雕等装饰元素的应用。
四、影响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因素(一)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羌族传统聚落空间演化研究
羌族传统聚落空间演化研究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羌族传统聚落是羌族人民的居住地,是他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空间。
通过研究羌族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化,可以了解羌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
羌族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是聚落的布局和规划。
羌族传统聚落通常是以家族为单位组成的,由几个或几十个家族组成。
聚落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如按照家族的亲密程度和社会地位来划分各个区域,或者按照地形和自然环境来布局。
在聚落内部,家族之间的关系紧密,同时也与其他聚落之间存在交往和合作。
其次是聚落的建筑风格和材料。
羌族传统聚落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可分为土楼和木屋两种类型。
土楼是羌族传统聚落的代表性建筑形式,是由土坯和木材构建而成的多层楼阁式建筑,具有防御和居住功能。
而木屋则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而实用。
建筑风格和材料的选择受到地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三是聚落内部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分布和利用。
羌族传统聚落内部通常有一些公共空间,如庙宇、广场和村民集会的场所等,用于举行宗教和社会活动。
同时,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包括住宅和耕地。
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分布合理性和利用方式可以反映出羌族人民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
最后是聚落的变迁和演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羌族传统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方面,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逐渐进入传统聚落,对其空间和结构产生了影响。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改变,对传统聚落的需求和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因此,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因素。
总体而言,羌族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化研究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任务。
通过对聚落的布局、建筑风格和材料、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利用以及变迁和演化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羌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为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基于水环境的江南传统聚落空间探析——以江苏省同里古镇为例
江南地区,先民择水而居、以水为生、辛勤劳作,共同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聚落。
至明清时期,以江南密布的河湖水网为基础,人们兴修运堤、开凿运河、围湖开垦,在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桑基稻田、桑基鱼塘为基础的农业体系;又依托江南便利的水运交通,以桑蚕业、纺织业、稻业为主要产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人们在长期对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过程中,形成相适应的生计模式,并不断改造聚落水土关系,提高对水环境与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格局。
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以江南地区水脉文化为基础,研究江南传统聚落基于水适应性的选址分布与空间格局,探析江南传统聚落与水环境双向关联性。
1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江南传统聚落概论从文化生态圈角度出发,本文对江南地理范围的划分,沿用李立在《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一书中的界定,包括上海、江苏长江下游、浙江杭州湾沿岸、皖南以及赣东北[1]。
“聚”指聚集,“落”指落地生根、定居[2]。
江南多平原、丘陵,水网纵横、湖泊星罗。
先民以水为生、辛勤劳作,形成了众多聚落。
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以丰富的物产为基础,依托便利的水运交通,形成了以纺织业等核心产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周庄、同里、南浔、乌青等商业聚落。
摘要 “择水而居,以水为生”是江南传统聚落聚居生活的基本特色。
水环境是江南传统聚落发展、演变的核心要素,因此以水环境为切入点,分析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文化内涵,并分析其在聚落中的物化表征,探析水环境对于传统聚落空间的影响机制。
以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从聚落文化内涵、聚落分布、演变、形态、空间等多个角度,运用量化指标分析水环境对传统商业聚落的影响,为当下乡村精细化建设规划原则的制定提供参照和依据。
关键词 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同里;古镇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08.29Abstrac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Jiangnan are living by the water and relying on water resourc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the core el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Therefore, the paper tak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and analyzes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settlement,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he paper takes Tongli ancient town as an example, and uses spatial syntax.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distribution, evolution, form, and space, etc. of the settle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for the current refinement of the countryside.Key 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water environment; Tongli; ancient town作者简介:葛澄钰(1997-),女。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研究
NONG JIA CAN MOU
农家参谋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研究
周曦曦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
【摘 要】传统乡村聚落是以古建筑为载体的人类集聚空间,也是物 使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具有较强的结构层次和丰富的内容。一方面,为实
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研 现村落的防御功能,较多的传统乡村聚落都有演武场、练兵场等;另一方
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城乡空间规模不断扩大,这
础,对于人们研究人文历史、指导现代生产实践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传统 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
乡村聚落受到城镇化建设的直接影响,在新时期要实现传统乡村聚落的有 发展出现以下趋势。
效保护和开发,就必须对其空间形态与构成特征进行全面把控。
【关键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构成特点;发展;保护
空间。这些不同的建筑相互组合,形成空间节点,是人们精神文化信仰在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长期发展中,较多的偏远地区的村落得以完成保 空间上的直观反映。
存,并在当前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将民国
3 城镇化建设下乡村聚落空间发展趋势
以前建村的村落称为传统村落。这些村落以原有建筑风貌、建筑环境为基
参考文献 [1] 杜佳 , 华晨 , 余压芳 .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及演变研究——以
铺砌屋面及天井地面确保村落与地域环境的充分结合。
黔中屯堡聚落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24(2):47-53.
2.3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较为丰富
[2] 刘杉,张凯莉,周政旭,周曦 . 中国西南地区民族聚落景观研究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东北部,是一个美丽的热带海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和建筑空间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对海南岛传统聚落和建筑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海南岛传统聚落通常由多个户数组成,由家族或氏族居住。
这种建筑形态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宗族聚落模式,具有明显的传统特点。
在这些聚落中,房屋大多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南方民居建筑特色。
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石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区域的热带气候。
建筑外观装饰丰富多样,常见的包括壁画、雕刻、剪纸等工艺品。
海南岛传统聚落中的建筑空间形态以“院落”为基本单元,构成一种特殊的建筑组织形式。
院落的布局通常是“四合院”的形式,即以中庭为核心,四周围以厅堂、房间和其他附属建筑。
这种形式优化了空间的利用和内外关系的平衡,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和建筑空间形态受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在空间规划、建筑风格、材料选用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由于海南岛地处热带气候区域,建筑的适应性和功能性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建筑常采用高脚座基和大量的通风口,以减轻高温和湿度带来的不适。
其次,海南岛是一个独特的岛屿,传统聚落与外界的联系相对独立,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形态反映了家族关系和宗族制度等社会文化特征。
再者,民居建筑的装饰和材料选用反映了岛上居民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方式。
丰富多样的装饰和雕刻体现了海南岛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喜爱。
海南岛传统聚落和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些传统聚落和建筑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通过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和建筑空间形态可以了解到热带地区的建筑发展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了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一、绪论少数民族聚落是中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民族对空间形态的独特认知和利用。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反映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二、民族文化对空间形态的影响1. 传统信仰与建筑布局少数民族的传统信仰对其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藏族聚落多建于山坡或河滩地带,建筑布局呈现出环形或均匀分布的特点,中心常常为寺庙或宗教建筑,周边则是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
这种布局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体现传统信仰对空间的安排和利用。
2. 地理环境与建筑特色不同民族聚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建筑风格和空间形态的塑造。
壮族聚落多建于丘陵地带,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或竹简结构,屋顶多为坡顶或平顶,以适应山区多雨的气候条件。
而蒙古族聚落则因草原环境而多采用圆顶毡房,便于搭建和移动,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
3. 社会文化与街区形态少数民族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
哈萨克族聚落以游牧文化为特色,其聚落呈现出流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常以牧场为中心,居民住宅分布松散。
而彝族聚落则多呈现出群落式的聚居形态,家族聚落和村寨形成连片分布,体现了其团结协作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民族文化与当代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1. 文化传承与现代建筑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聚落开始出现了现代建筑和城市化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布依族聚落在现代化影响下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水泥房屋,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和传承,这导致了布依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
2.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四、未来展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摘要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生态、技术等方面的价值。
空间分布格局是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基于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探讨,从地域性、生态性、功能性、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地域性;生态性;功能性;社会性一、引言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反映传统村落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其内部结构、布局和空间组织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的生态、文化和社会性格。
本文将从地域性、生态性、功能性、社会性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并结合现代文化对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和展望。
二、地域性的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地域性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环境对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局面。
在地理环境方面,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和水文情况密切相关。
山区和平原地区的传统村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山区的村落多以丘陵地带和山谷为主要的空间组织区域,大多遵循山势的起伏和水流的汇集,形成类似于阶梯状、串珠状或圈舍状的村落空间模式。
而平原地区则主要以水系和道路为主导,形成类似于网状、线状、方状等的村落空间模式。
这种空间分布格局为村落内部的交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寻求安居、共同建设和民主自治方面的思路和实践。
三、生态性的表现生态环境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格局往往与生态环境条件有关。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村落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第二是各个村落之间生态联系密切。
紫鹊界梯田遗产区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以新化县正龙古村为例
紫鹊界梯田遗产区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以新化县正龙古村为例 Study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Ziquejie Terrace Heritage Area: A Case of Zhenglong Ancient Village in Xinhua County
综上所述,学界对紫鹊界梯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 旅游业等方面,对紫鹊界梯田遗产区的聚落空间及人居环 境研究尚少,本研究试以此为切入点,详细分析正龙古村 聚落空间的特征,为后续研究紫鹊界乡村聚落的形成机制 奠定基础。
1 基本概况 1.1 地理环境
正龙古村位于湖南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西部,地处雪 峰山脉白马山东麓,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89.6′,北纬 27°67.8′,距离县城 66 km,距镇政府 12 km,东接龙湘村, 西邻白源村、柳双村,北靠荆竹村。正龙村现有人口 681 户, 共 2 660 人,总面积为 9.4 km2。382 乡道从村域南部穿过, 地理位置突出,交通较为便利。正龙古村地势中间低四周 高,位于紫鹊界梯田核心景区海拔 800 m 的山坳内,辖区 内有 1 所小学。正龙村的耕地总面积为 156.8 hm2,其主 要作物为水稻,水田占比 79.8%,约为 125.2 hm2。水稻 种植业、旅游业是正龙古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2 正龙村聚落形态特征
乡村聚落形态是指聚落的平面展布方式,即构成聚落 的农宅、仓库、牲畜圈舍、晾晒场、道路、沟渠、宅旁绿地, 以及商业服务、文教等公共设施的布局方式。一般来说, 根据聚落农家房舍的集合或分散的状态,乡村聚落形态可 分为集聚型村落和散布型村落,正龙古村属于典型的集聚 型村落。 2.1 正龙古村外部空间形态特征 2.1.1 正龙古村水平形态特征
《2024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范文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篇一一、引言海南岛,作为中国南海的明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孕育了丰富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
这些传统聚落与建筑不仅是海南人民生活的场所,更是海南文化的载体。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空间布局规律。
二、海南岛传统聚落概述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分布广泛,多以自然村落为主,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这些聚落通常以家族或宗族为单位,形成紧密的社区结构。
在聚落布局上,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建筑空间形态分析1. 建筑布局海南岛的建筑布局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布局。
建筑多采用分散式布局,以适应炎热的气候和防潮防风的需求。
同时,建筑之间的空间布局也体现了宗族关系和社区结构,形成了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的建筑群。
2. 建筑结构与材料海南岛的传统建筑多采用木材、竹子、土坯等天然材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在建筑结构上,多采用梁柱式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此外,建筑外立面常采用坡屋顶和装饰性的木雕、砖雕等艺术手法,使得建筑更具地域特色。
3. 内部空间功能划分海南岛的传统建筑在内部空间功能划分上有着严格的规矩。
根据家庭成员的地位、性别、年龄等因素,对空间进行合理划分。
例如,前厅后室、内外有别等空间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宗族观念。
此外,厨房、卧室、储藏室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布置也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四、文化内涵与空间布局规律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们体现了海南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其次,它们也体现了海南人民的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以及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在空间布局上,这些文化内涵通过建筑布局、建筑结构与材料、内部空间功能划分等多种方式得以体现。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这些村落,如同璀璨的星辰,散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构成了一幅鲜活而富有诗意的历史画卷。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其背后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以期为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通过对村落数量、密度、类型等指标的统计和可视化表达,揭示了村落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和集聚特征。
进一步地,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自然因素,到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再到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村落分布的影响和作用。
这些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也为未来的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总结了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和发展建议。
通过加强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村落社区建设等措施,推动中国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致力于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综合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地理坐标进行收集和整理,绘制出村落的空间分布图。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我们可以清晰地揭示出村落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布密度以及地理空间关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
本研究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与村落空间分布相关的历史文献、地方志、研究论文等,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变、文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村落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空间形态,其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更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乡村社会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入手,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其特点和价值,旨在为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学术支持。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较强的地域、民族和历史特色,总体呈现出“集中式”、“开敞式”、“有序式”等共同特征。
1. 集中式传统村落多呈现出核心集聚的空间形态,其核心是以庙宇、祠堂、公共广场等为中心,周围环绕着民居、店铺等建筑,形成了明显的中心集聚空间。
这种集中式的空间形态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意识,又为居民提供了交流、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对村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开敞式中国传统村落的开敞式空间形态主要体现在村落周围的田园风景,主体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景观。
这种开敞式的空间形态既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营造了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是中国传统村落独特的魅力所在。
3. 有序式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多以规整、对称、通风和利于采光的原则为基础,建筑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有序,形成了独特的有序式空间形态。
这种有序式的空间布局不仅体现了居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提高居住舒适度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古村落空间布局的分析、村落建筑的形态特征、村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等内容,目前在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1. 空间布局的分析学者们通过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中国古代村落的空间布局具有规整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并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探讨。
2. 建筑形态的特征通过对传统村落建筑的形态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色,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等方面的特征。
《2024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范文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篇一一、引言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海南岛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场所,更是承载着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本文旨在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以期为海南岛的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二、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宗族为纽带,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
这些聚落通常以村庄、市集、港口等为核心,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临近水源和资源的地区。
聚落的布局呈现出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格局,以中心广场、庙宇等公共空间为节点,形成网络状的空间结构。
在空间形态上,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例如,聚落的建筑多采用坡屋顶、白墙黑瓦等传统建筑风格,形成独特的建筑立面。
此外,聚落的道路系统通常以主干道为骨架,辅以小巷、胡同等次级道路,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络。
这些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海南岛传统建筑的形态特征海南岛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坡屋顶、悬山式等建筑形式。
建筑的立面多采用白墙黑瓦的色彩搭配,形成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布局上,传统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形成内向型的空间布局。
院落内通常设有堂屋、卧室、厨房等空间,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此外,海南岛的传统建筑还具有丰富的装饰元素,如彩绘、雕刻等,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
在古代,由于海南岛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聚落与建筑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海南岛的交通逐渐改善,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传统聚落与建筑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
五、结论通过对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对聚落与建筑的影响。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作者:刘大均等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04期摘要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突出,存在滇西北、黔东南、中原以及皖南—浙西等4个明显的集聚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②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为明显,云南、贵州2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8%,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辽宁等10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仅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
此外,全国传统村落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东、中、西三大地带差异明显,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中游地区次之。
③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而是传统村落分布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④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由南向北的梯度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中国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4-0157-06传统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等价值。
传统村落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历史、延存至今、且保留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形式,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外对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较早,且主要从传统村落文化[2]、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3]、传统村落景观[4,5]等方面开展研究。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构成研究
理论与批评 099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2021_01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构成研究①徐贤如(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是人和自然相融相生的“结晶”。
传统聚落形态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构筑物,它们分别构成了传统聚落形态的物质载体和功能实体;以主要构筑物为中心和以河流、道路为骨架是传统聚落形态构成的主要方式;“界域”中的风水观念、“中心”中的宗法伦理思想和地域风土人情等则突显了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中的文化内涵。
[ 关键词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J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1-0099-06收稿日期:2020-09-18作者简介:徐贤如(1975-),男,安徽六安人,合肥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学、传统聚落。
①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9D082);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0xsxxkc397)阶段性成果。
“传统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 [1]“传统”具有历史延续性、动态变化等重要特征。
“聚落”一词在中国起源较早,它是由空间、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构成的复杂系统。
《史记·五帝本纪》有“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2]其注释中称:“聚,谓村落也。
”可见,“聚落”是人类早期聚居形式中的一种,即村落,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提出“聚局”的概念:“大聚为都,中聚为郡,小聚为乡”。
[3]《汉书•沟悯志》“贾让奏:(黄河)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4]吴良镛先生认为:“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村庄、城镇、城市乃至城市连绵区,都是不同层次的聚落”。
京西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京西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京西地区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对于了解京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聚落是京西地区的主体,其空间结构反映着当地的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因此,对京西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和人文地理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探索传统聚落空间结构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京西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对聚落空间形态及功能区划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场调查,分析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起源和演变,探索聚落发展的形式、周期和特征等方面。
2.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形态特征。
通过对聚落的实地调查和测绘,分析聚落的形态特征,如聚落的布局特点、建筑形式、夹巷空间、院落门面、街巷网络等方面。
3.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功能区划。
通过调查采访居民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分析聚落空间的功能分区和变化,探讨聚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及互动方面。
4. 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保护与利用。
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利用对策建议,探讨聚落保护与利用中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测绘、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
1. 实地调查:对京西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开展实地调查,记录聚落的布局、建筑形式、夹巷空间、院落门面、道路、店铺等方面,整理聚落空间发展的历史资料。
2. 测绘:通过绘制实地图件和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各类数据,结合地图分析软件,构建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空间数据模型,处理、分析和展示数据。
3. 文献资料分析:通过对历史文献、地图、图片等资料资源的归档、整理进行资料创新、资源整合、史料探讨与文史合一等方法,来解析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建筑风貌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研究Yunlin Bao of Yanqing Country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延庆县榆林驿空间格局研究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北京延庆县康庄镇榆林堡村为例建筑摘要:榆林堡是北京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驿站和古军事城堡。
它既是北京邮驿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和重要载体,又是研究北京军事和交通史等方面的重要证据和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物资料。
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榆林堡的选址、空间格局、典型街巷空间、街巷节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榆林驿;村落空间;街巷空间,街巷节点Abstract :Yulin fort is the largest existing ancient dak and ancient military castle in Beijing area. It is the long history and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historicaltestimony of Beijing YouYi culture , also is the important evidence and data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eijing military and history and other aspects, and has a very high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nd real data. This article is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location selection, space pattern, typical of yulin fort street spaces, street node, etc.Key words : Yulin Yi; Village space; Street space; Street node1、榆林堡村综述榆林堡始建于元代,位于延庆县西南部,因旧有榆树林而得名(图1)。
元代的驿站极其兴盛, 站赤制度是朝廷的神经与血液网络, 正如 《元史·兵志·站赤》开篇所言: “元制站赤者, 驿传之译名也。
盖以通达边情, 布宣号令, 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 未有重于此者焉。
凡站, 陆则以马以牛, 或以驴, 或以车, 而水则以舟。
而梯航毕达, 海宇会同, 元之天下, 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
历史中的“凸”字形城堡—榆林古驿站(图2) ,位于北京延庆县县城西南与河北怀来县交界处, 是一座带有军事城堡性质的古驿站。
榆林堡因拥有 大片榆林而得名。
如今,榆林已经找不到了,只剩 下孤零零的驿站遗址。
榆林堡实际上有两座城堡遗 址,一南一北,大体呈“凸”形,南城小、北城相比较大。
元大都( 今北京) 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同时也是全国驿站的中心。
其驿道纵 横, 站铺林立, 建成了以大都为总枢纽的邮驿网 路。
元代的皇帝, 每年春末夏初, 要由大都往上都避暑, 到了秋季, 车驾又要从上都返回大都。
因此, 大都与上都之间的驿道, 就成为元代皇帝 每年巡行的 必经之路, 也是元代最为重要的国 道。
榆林驿是大都至上都十二站中的一个重要驿 站, 是元朝皇帝车驾扈从的必经之地。
《元史·世 祖纪》载: “中统三年( 1262 年) 五月, 自燕至图1 村落入口处“榆林驿城遗址”(立于一九九九年九月)图2 “凸”字形榆林驿开平立牛驿, 给钞市车牛”。
2、村落选址榆林堡东临八达岭长城,西近康西草原,守着进入京畿门户(图3)。
元代榆林驿的旧址, 当在西旧榆林, 即今河北省怀来县西榆林。
洪武二十七年 ( 1394年) , 朝廷 “命兵部遣官至北平布政使司, 议置驿传”。
于是在西路北平至开平一线设置了榆河驿、居庸驿、榆林驿等十三驿(图4)。
并在榆林驿与土木驿各筑堡城一座。
据考察, 洪武间设立的榆林堡城, 当在东旧榆林, 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榆林。
榆林驿地处怀来盆地中心,这 里是洋河、妫川、桑干河交汇处,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榆林驿始建于明代,明英宗正统之后,因被毁 严重,从元时的“羊儿峪东”迁至 今延庆县城西南。
这里良好的自然 条件非常便于农作物的生长,经过 多年经营,这里出现了“戍卒已无 烽燧警,田家多有稻粱肥”的太平 景象(图5)。
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历史上各朝代都非常重视北部边防的建设。
明初,为了抵御蒙元残部的不断骚扰,以长城为核心,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区的九边镇戍体系应运而生(图6)。
而服务于这一体系的邮驿系统也因此带有了与内地截然不同的强烈的军事防御色彩。
九边重镇的驿路多沿袭原有历史上的通衢大道,少有变更。
驿站数量众多,东起鸭绿、西抵嘉峪,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沿线的广大地 区。
从驿站的总体分布情况能够看 到:边镇驿站并非紧邻长城边墙, 而是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应当是 从驿递的安全考虑,避免因边塞失 守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这一特 征在主要受敌的大同、宣府、蓟州 三镇表现得尤为突出。
以宣府镇为例。
根据《一统路 程图记》记载:从居庸关至岔道口, 驿道分为两条。
一条向北经丰峪驿、 浩岭驿、云门驿、云州驿至长城独榆林堡 图4 明、初万全都司、大宁都司驿站分布图 图5 驿站繁荣景象康西草原 八达岭长城 榆林堡 图3 榆林堡村落现址 榆林堡 图6 长城沿线驿路分布图石口;另一条向西北经榆林驿、土木驿、鸡鸣山驿、至宣府镇、万全左卫,自此驿道又分两路:一抵万全右卫,一拐向西南至山西镇大同府独石口与万全右是宣府镇最北和最西端的两处边塞,除此之外,其他驿站均距离长城有约五十里的距离,位置较为安全,不易受到战争的波及。
3、空间的格局3.1基本格局榆林堡城建成于景泰五年( 1454 年) , 是一座土城, 正德十三年 ( 1518 年) 扩建南城,仍为土城。
隆庆三年( 1569 年) 砖包北城, 使榆林堡北城成为一座南向的砖城。
有关此城的规制, 诸书所记略有不同。
《宣镇图说》记:“周二里, 高二丈五尺”。
《( 康熙) 怀来县志》记: “砖城。
向南。
周围三百七十九丈五尺, 高三丈五尺, 厚一丈五尺, 池深八尺, 阔二丈”。
《( 光绪) 怀来县志》记: “万历四十五年 ( 1617年) , 兵备胡公思伸重修, 周三百六十五丈, 内外砖砌, 城楼六座, 八字墙十二丈”。
榆林堡城呈 “凸”字形, 分为北城和南城两部分。
北城设东、南二门, 南门名曰 “镇安门”, 有城楼和瓮城。
南城设有东、西二门, 在这二座城门上, 均嵌有 “新榆林堡”石匾一方。
古驿大道穿过南城, 城内东西大街称 “人和街”, 大街两侧旅店、商店等鳞次栉比, 可以遥想当年繁华热闹的景象。
北城略呈方形, 周长 974 米, 占地面积为 59276 平方米, 约 6 公顷。
南城为长方形,东西长 423 米, 南北宽245 米, 周长 1336米,占地面积103092 平方米, 约 10 公顷。
南北城全周长 2064 米, 南、北城共占地 162368 平方米, 约合 16 公顷(图7)。
3.2村落现状南、北二城的 “凸”字形轮廓仍依稀可辨。
环绕城墙的护城河早已填平, 有的已种庄稼, 有的已盖了房屋, 然而原护城河岸边的古柳仍挺拔葱郁。
原有的六座城楼亦早被拆除(图8、9、10)。
根据榆林堡文物保护小组的普查, 榆林堡城内现存文物资源丰富, 其中明清时期有特色的古建筑、古民居共 34 处, 合计 238间。
原环城的护城河已被填平, 图7 村落现状模型图(自绘)图8 村落现状(现场拍摄)改为耕地"河上桥梁亦已被拆除"原驿丞署 、把总署、驿馆、古寺庙、马号等建筑已无存, 其旧址已修建民居。
3.2堡墙榆林堡城城砖、石条等已于 1958 年拆除。
现存的只是断断续续的土城墙, 蜿蜒起伏, 杂草丛生。
现存较好的土城墙共计 609. 6 米, 其中北城存 498. 6米, 南城存 111 米。
现残存较差的土城墙, 南、北二城共计为 199 米。
其余城墙已夷为平地, 荡然无存了(图11)。
4、村落重要街巷空间4.1概述据《怀来县志》记载: “康熙四十二年始榆林驿每月一 、三 、五 、七、九日在人和街开设永兴集。
当时南城东大街至西门外仅四、五十户人家就有王家客店、吕家车马店、德丰恒百货店、油房、缸房、药店、当铺十六、七家店铺,还有另售、设摊流动小商。
每逢集日商客云集,工、农、副、渔各类商品样样俱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榆林堡村现有街巷十余条,历史街巷半数保留了原貌,网络感较强(图12)。
街巷两旁,宅院鳞次栉比,门楼显赫,具有一种沧桑之美。
街巷宽窄各不相同,或拾级而上,或曲径通幽,或通达开阔。
图9 村落现状(现场拍摄)图10 村落现状(现场拍摄)图11 现存土城墙(现场拍摄)东入口图12 村落现有街巷(自制)现存的街巷大都是翻修过的,大都看不出来古代的痕迹。
很多街巷已经在历史中不能寻找自己的名字。
村中街巷以中间一条主要街巷为主要干道,分南北两城。
街巷宽度宽窄不一,有的达到十几米,有的仅五六米(图13、14)。
4.2典型街巷村内有一条主要的街巷,以前叫做“人和街”(图15),该街巷贯通整村东西,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街。
在古代是有名的商业街, 其繁荣程度可以说是相当于现在北京的王府井。
如今, 人和街已改建为水泥路面, 原有古建民居也大多被改建或翻建, 目前保存较好的仅存约19处。
繁华落尽, 毕竟还有新的生机, 新的气象,可惜的是少了一些历史的味道(图16、17)。
4.3街巷节点从形式上分析 , 榆林堡村街巷交叉节点有四种:T 字型、十字型、L 型和错开的十字型( 图 16)。
其 中 T 字 型 占 42.7%,十字型占 11.4%,L 型占40.2%,相错的十字型占 5.7%。
村中有几个主要的节点空间,大都是在街巷的主要交通点。
节点空间大都是十字路口节点,有部分为三岔路口等(图19、20)。
图13 村落街巷(现场拍摄)图14 村落街巷(现场拍摄)图15 “人和街”(自制)图18 街巷节点(自绘)图16、17 “人和街”街景(现场拍摄)4.4街巷尺度古村道路大体可分为主干道路、次要道路和入户巷道等四个等级。
其中主干道路、次要道路多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拓宽原有道路而形成。
主干道路宽约 8 ~ 10 米,次要道路宽约 4 ~ 6 米,在狭窄处机动车要避让行驶。
入户巷道多为3 米左右,小型农用车辆可以单向行驶,这个尺度是满足古时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实际尺度,即骡马车通行的基本尺度;有的仅有1.5m 左右,仅只能供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