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事件揭露
法门寺地宫秘密

1987年5月5日凌晨1点,在古老的东方历法上恰好是佛诞生的时刻,那个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在古籍中记载、在信徒心里膜拜的佛指舍利,在法门寺地宫被发现——1981年秋季的一场暴风雨,侵袭了陕西的关中平原,一座佛塔在暴雨中轰然倒塌了半边,塔内所藏佛经佛像纷纷跌落地面,埋藏千年的秘密开始被人们发现了……法门寺,在西安西面110公里的扶风县内。
塔在佛教中是瘗埋舍利的标志,法门寺塔就是一座佛教舍利塔。
史籍中记载着法门寺塔下有地宫,里面埋有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舍利和无数珍宝,但后人一直无法断定这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幻的传说。
1981年,法门寺塔在暴雨的冲刷下倒塌了,塔的倒塌给了考古学家一个揭示秘密的机会。
1987年春天,人们开始对法门寺塔进行考古发掘。
韩金科,当时任扶风县文化局局长,是考古发掘的负责人之一,他最先发现了佛塔下的秘密。
他回忆了当时的情景:“1987年2月27日,我们开始对塔基进行发掘。
到4月2日,洛阳铲打到石板上了。
清理了埋土以后露出一米见方的大理石盖,西北角有三块碎石,人们把碎石刨开,一个地洞显露了出来。
10点多钟太阳直射下去,底下云雾缭绕,看起来很神秘也很壮观,那里面是金碧辉煌的金银器。
”尽管当时还不清楚地洞下面究竟有什么,但人们知道,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即将诞生。
考古人员迅速掩埋好洞口,然后按科学的程序,在塔基的正南面找到了进入地宫的通道。
在挖掘出19级青石台阶后,一道石门显露出来。
考古人员巧妙地打开了石门上一把锈蚀的铁锁,这把锁已默默锁住佛塔之下1113年的光阴。
第一道石门后面是长长的甬道,甬道的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钱币,总数大约有两万枚,其中13枚用玳瑁制成的纪念币,是中国钱币考古的首次发现。
甬道尽头又是一道石门,石门前立着两块刻满汉字的石碑。
一块碑上的文字,记载着从阿育王分送舍利于法门寺供奉,到中国历朝特别是唐朝皇帝供养佛指舍利的盛况;另一块碑上详细记录着为供奉佛指舍利捐献物品的名称、数量以及奉献者的姓名。
逐利法门寺、斗法法门寺、谁的舍利?

南方都市报:逐利法门寺、斗法法门寺、谁的舍利?2009年3月,法门寺僧侣推倒景区围墙事件凸显了景区生意与宗教场所的尖锐矛盾。
“法门灵境园”规划设计图。
墓地生意是法门寺景区债务突围的“钱景”项目。
法门寺景区内的功德箱实际为公司敛财工具。
南都记者高龙摄法门寺景区内合十舍利塔前方的游览电瓶车。
工商资料显示,法门寺文化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娱乐业”。
南都记者高龙摄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3/05/15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景区高大的廊柱式大门进入,一直要在宽阔的佛光大道上行进半小时,才能到达合十舍利塔下方。
那里面供奉着佛教界至高圣物佛指舍利。
但这个大手笔景区并非一个寺庙,而是业界知名的曲江系公司的生意。
寻找真正的法门寺,要从景区侧面穿过一条陕西小吃街才能看到。
信仰为何会被生意包围?南都记者通过大量未公开的企业档案、会议纪要和内部人士访谈等,来披露法门寺景区这一商业“怪胎”形成的政策背景,剖析曲江系运营法门寺景区的深层矛盾,并挖掘景区在“曲江模式”下的商业新指向———庞大的墓园生意。
舍利之利高层推动寺庙开发1987年,当佛指舍利在法门寺地宫出土时,没有人料到围绕它会演变出一笔庞大的生意。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陈锋仪告诉南都记者,“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震撼了全世界,20世纪后期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并形成了一个管理体系和商业分配模式。
但那时候法门寺客流不大,也相安无事,经典文物归文物系统,佛指舍利归宗教系统。
对于这么一个地方,陕西省政府一直不甘心,想通过曲江的商业模式,撬动整个陕西西边的旅游市场,带动整个关中西部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2002年,这枚佛指舍利到台湾环岛37天,供民众朝拜,引起举岛轰动。
“佛指舍利的商业价值这时候凸显出来了。
”艺术策展人岳路平告诉南都记者。
岳路平为开发法门寺景区的曲江系的知名批评者。
2006年10月1日,时任陕西省代省长的袁纯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关问题。
历经沧桑、命运多舛的千年古刹——法门寺

历经沧桑、命运多舛的千年古刹——法门寺1981年8月24日上午10时,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明代重修过的法门寺标志,八棱十三级砖塔坍塌了半壁,其状甚惨。
摇摇欲坠的古塔半面古塔,可以看到内部的真容到处是裂痕的古塔到处是裂痕的古塔对于一座屹立了三百多年,经历了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砖石古塔,能撑到现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法门寺约建于东汉末年,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誉天下,成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古塔始建之初是一座四层木制结构,因供奉阿育王赠送的佛祖舍利子而命名为“真身舍利宝塔”,凭塔建寺,名为“阿育王寺”,又名“无忧王寺”。
古塔的名字也很多,“护国真身宝塔”“无忧王真身宝塔”“大圣真身宝塔”等等。
拓跋焘到了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tuo bá tāo)时期,因为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这个人原是比较敬重佛教的,当政权逐渐发展到一定时候,多年的东征西讨人力拙荆见肘。
统治者为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把目光集中在无问世事、一心礼佛的僧人们头上。
一时间全国范围内出台不少压制佛教、强令还俗的法令,再加上在寺院又发现了兵器,怀疑和尚与起义军暗中联系,于是全国性的打击佛教运动开始了,法门寺自然在劫难逃,被拆了个干净。
没办法,当时的僧尼数量也太多了,全国万间寺庙、百万僧尼,每年供养寺庙耗资巨万。
龙门石窟北魏的佛教造像是相当有名的,北魏晚期的龙门石窟是国内四大佛教石刻之一,堪称佛教艺术造像的巅峰。
可这些都是拓跋焘死后的事儿,法门寺没赶上。
法门寺重修也和北魏皇室后裔有关,公元558年,岐州牧拓跋育修复法门寺和舍利塔。
可法门寺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刚刚从“阿育王寺”改名为“法门寺”不久,公元619年,大唐立国第二年,一场大火又烧了个精光。
唐代法门寺想象图公元632年,唐太宗贞观五年,地方官员筹资重修了寺庙,但没建塔。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迎佛骨于东都洛阳,并重修四层木塔。
供养3年后,于公元662年送归法门寺地宫。
此时的法门寺开始供奉佛指舍利。
法门寺佛指舍利盗卖疑案

1987年4月,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倒塌的陕西法门寺佛塔进行重建勘察时,无意中发现塔基地宫遗址,并进而发现佛祖指骨舍利及一批珍贵文物。
经过研究整理后,这批文物成了法门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世人瞩目。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因为涉及一起疑案调查,这批文物中的佛家圣物佛指舍利曾被运送到北京,存放在故宫博物院,但不对外接待参观,而是严密地保管在地库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又运回陕西。
据佛典记载,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后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舍利子。
据史籍记载,随着印度佛教文化的传播,有19份佛祖舍利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土,并在全国建了19座宝塔安置供养,现今的法门寺塔便是其中之一。
大唐盛世期间,塔中佛指舍利曾被6次恭迎进皇宫供奉。
公元874年,在最后一次迎请供奉后,佛指舍利被密封珍藏于法门寺地宫。
在此后的不同朝代,法门寺宝塔虽然经历过损毁修复,但收藏于地宫中的佛指舍利却再也没有露面。
1000多年之后,这个埋藏在地宫中的秘密终于被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世上仅存唯一的佛祖指骨舍利由此重见天日。
经过研究考证后,将其移藏于法门寺地库保存。
1988年11月,法门寺博物馆建成开放,佛祖指骨舍利及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与世人见面。
然而,时隔不久,却发生了一起惊动国务院的佛指舍利被偷换盗卖疑案。
那是在1991年,陕西省文物部门内部有人不断投书扶风县、陕西省有关部门,举报佛指舍利被法门寺博物馆领导和有关人员以假换真,监守自盗,称现在保存的佛指舍利是复制品,真的已被日本人出巨资买去。
后来,举报人又向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全国人法门寺佛指舍利盗卖疑案文◎ 张泽民北京纪事3031大常委会等寄信举报。
由于事关重大且言之凿凿,此事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决定由李铁映副总理亲自挂帅,成立由公安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查清举报信所反映的问题。
公安部副部长俞雷参加会议,他是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法门寺舍利回家”事件的全面综述

“舍利回家”事件的全面综述来源:宁国新闻网 2014/05/28【引】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宣布拉开一场新的文化复兴的帷幕。
在此之前的若干年,作为中国文化重镇的西安,便一直活跃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运动中。
遗憾的是,在执行政策落实开发的过程中,只见其大兴土木建文化产业园区,铺张浪费、粗鲁改造,只唯数字、只看表面,真正的“文化”并没有繁荣起来。
近期,著名艺术评论家、西安美术学院教师岳路平先生在微博上发起“‘抵制法门寺景区舍利归还寺院’公民联署行动”的号召,批判和痛斥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导下的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投)在开发法门寺景区的过程中违法违规、挟佛敛财的不端行为,引进微博热议和舆论关注,部分媒体也开始介入调查。
为何曲江的做法激怒了人们?因为,这一回,他们竟然动了佛祖的指头。
【佛指舍利的渊源与浩劫】佛教自两汉期间传入华夏土地后,对我国的哲学思想体系、文学、建筑、绘画、语言、民众生活习惯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国的主要宗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和衍生的佛教文化更是一笔灿烂宝贵的历史财富。
25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涅槃。
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这些遗留物是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宝贝,世界各地争相供奉。
西安法门寺供奉的,正是那节稀有的佛指舍利。
它举世无双,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有着崇高的地位。
时至唐代,这枚指骨舍利曾七次被迎请至皇宫供奉。
高规模国家级供奉大典的背后,是唐朝佛教高僧辈出、宗派林立的空前繁荣时期。
佛法以大唐为中心,传入吐蕃、南诏、日本、朝鲜等地,为亚洲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公元874年,唐朝最后一次迎请供奉后,指骨舍利被送还法门寺,密封珍藏于塔下地宫中。
法门寺调查简报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历史系扶风县博物馆联合调查小组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5-13页
主题词: 扶风县博物馆;调查简报;莲花座;真身宝塔;省级重点文物;白毫相;扶风法门寺;大宝积经;华严经;普宁藏
摘要:<正>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一座四海知名的佛教古刹,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秋,关中地区暴雨,寺中“真身宝塔”西半壁坍塌,塔中一些佛象、佛经随之而下,或四处飘散,或被压在砖砾之中。
在省人民政府、文化文物厅和西北大学有关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扶风县博物馆首先清理了现场的基础上,我们就法门寺的历史、佛像和佛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简报如下。
法门寺故事

法门寺故事
1. 你知道吗,法门寺有个超级神奇的故事。
当年,唐高祖李渊为法门寺赐名的时候,那场面该有多壮观呀!就好像是给一个宝贝正式取了个响亮的名字。
2. 嘿,法门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个和尚为了保护寺里的宝物,那可是拼了命啊,这不就跟守护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一样吗?
3. 你们晓得不,法门寺的佛光出现的时候,那光芒简直让人惊叹不已!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突然降临人间。
4. 哇塞,法门寺里有个传说,说有个仙人曾在这里显灵呢!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就像童话故事里的情节一样。
5. 听我说呀,法门寺的建筑那叫一个宏伟壮观!就好比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城堡,让人敬畏。
6. 哎呀呀,法门寺的历史可是源远流长啊!从古代到现在,它经历了多少风雨,不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嘛。
7. 告诉你们哦,法门寺的一次法会吸引了好多人。
那热闹的场景,简直跟过年一样欢快呢!
8. 法门寺有个故事特别感人,一位信徒千里迢迢赶来,只为了在寺里虔诚地祈祷,这是多么深厚的信仰啊,就像飞蛾扑火般执着。
9. 你们可别不信,法门寺曾发生过一件奇事。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让寺里的某块石头绽放出奇异的光芒,这不是很神奇吗,像变魔术一样。
10. 嘿,法门寺的故事可多了去了。
每一个故事都好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对这座古寺的认知。
我觉得法门寺真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它的故事让人着迷,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和了解更多。
法门寺事件

引述网友留言:这几天一直在西安旅游,今天去的法门寺,去的时候是中午11点半,进去玩到1点,从中午开始,在寺内玩的时候,就一直听到外面有喊“1、2、3”的号子声,出了寺门才知道,原来是寺里的和尚在强拆非法建筑!问了一下当地的老百姓,才知道原委。
原来是当地的旅游开发公司,在法门寺周围建了很多人造景点,去的没几个人,为拉升客流,就在法门寺周围建了一道墙,想把法门寺、珍宝馆以及后来开发公司自建的一些建筑都围在里面,实行“一票制”,现在法门寺门票是28元,听说围起来后,一张通票需要180!!和尚不愿意了,就在今天大家伙把刚垒了一半的围墙给推倒了!围观的游客和老百姓大声较好,当
地政府和开发公司傻眼了!推倒墙后,法门寺就闭寺了,后面来的游客都无法进去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还是要为和尚的这个举动较好!围墙一围,受损失的是游客,又要多掏上很多不必要的钱,多一些不必要的花费。
票价越高,游客越少,对法门寺的香火传承也越不利。
黑手伸向佛门,强行建围墙收门票
法门寺僧众反对,山门关闭
公告
尊敬广大游客、香客:
由于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限公司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强行在法门寺山门口砌围墙,设门卖高额门票,连寺院内部用车出入通道也要封闭,严重违犯了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侵犯了法门寺和全世界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所有佛教徒的宗教感情。
法门寺依法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决定从今天下午一点法门寺将关闭山门进行依法抵抗,敬请广大香客、游客给予理解和支持。
【纪录片】《法门寺》第二集 惊世

【纪录片】《法门寺》第二集惊世科教频道《法门寺》《法门寺》第二集惊世《法门寺》第二集惊世1981年8月24日,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随着一声炸雷,伫立在法门寺中的佛塔一边轰然倒塌,这座巍然屹立了372年的佛塔东北边的部分几乎完全坍塌,而剩下的西南一边,恍如一节残指,虽然出现倾斜,却仍然神奇的矗立着,情形异常诡异。
这一消息通过印度新德里电台,迅速传遍世界,引起世界佛教界的极大关注。
这座重修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佛塔共有十三级,为八棱砖塔,佛塔最初出现的年份已经无从查考,人们只能大概推证它始建于东汉桓帝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那不是一个显赫的年代,许多史实今天都已经无从查考,但人们可以由此推算,佛塔的修建已经有1700年的历史了。
因塔而建的法门寺,自古以来香火不断,大雄宝殿前的这个香炉,见证了无数次虔诚的祈愿。
善男信女慕名而来,除了佛寺漫长的历史,还有一个原因,其中事关这个古老塔寺最为神秘的一个传奇,传奇的主角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据传说:舍利就被供养在法门寺一个神秘的地宫里。
释迦牟尼圆寂后的162年,即公元前324年左右,一个强权者依靠自己的实力,在摩揭陀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大帝国。
55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王位,这就是着名的阿育王。
阿育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桀骜不驯,智慧超群,在成功征杀的途中,释迦牟尼的思想感化了这位伟大的国王。
阿育王成为佛教信徒眼里千古难见的“转轮法王”。
阿育王利用他至高无上的权威,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弘法运动。
佛教从释迦牟尼时期起,一直到阿育王即位之前,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流行于恒河上游一带的地方性宗教,阿育王改变了这个现状。
杨增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阿育王信奉佛教,那么佛教就开始往外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比如说南传斯里兰卡,当时叫锡兰或者叫狮子国,然后向旁边传,向缅甸,还有向中亚传播,已经超出了印度的本土,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陕西法门寺工程建设工地坍塌事故

陕西法门寺工程建设工地坍塌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8年3月13日10时10分左右,在由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有限公司投建、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施工总承包、“挂靠”在陕西鼎立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名下的农民工劳务队具体施工、陕西中建西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的宝鸡扶风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正圣门工程建设工地,发生了1起建筑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150万元。
二、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认定
造成宝鸡扶风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正圣门工程“3.13”较大建筑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高架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质量不合格,劳务人员盲目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支架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主要原因是:隐患整改不力,施工秩序混乱,安全管理不严;次要原因是:培训工作薄弱,严格监理不够,工期比较紧张。
根据事故原因和人员伤亡数量、直接经济损失等综合因素分析认定:宝鸡扶风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正圣门工程“3.13”建筑坍塌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较大责任事故。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法门寺未解之谜:揭秘地宫隐藏的千年秘密

法门寺未解之谜:揭秘地宫隐藏的千年秘密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其创始人为古印度的王子——释迦牟尼,在他死后的250多年,阿育王统一了陷入部落纷争的古印度,晚年皈依佛教。
传说阿育王为了传播佛教,将佛祖遗留下来的舍利收集起来分成八万四千份,又派诸鬼神于南阎浮提送到世界各地,并建塔供奉舍利。
其中中国有十九处,而法门寺是第五处。
唐代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法门寺30年开启一次,把佛骨请出来让世人瞻仰,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其实早在唐以前,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就曾首次开塔瞻礼舍利,隋文帝时,仁寿二年右内史李敏第二次开塔瞻礼。
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下诏改为“法门寺”。
迎送佛指的活动在唐朝达到了高潮,法门寺更是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之一。
而这一切源于唐代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于贞观十年,因长年征战,久劳成疾,他接见了玄奘法师并虔诚求法:“欲树功德,何最饶益?”法师回曰:“要为众生解惑,必须给他们讲解佛法,而弘法必须靠僧尼,所以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度僧。
”太宗听毕,下诏京城和天下诸州寺各度僧5人,弘福寺度30人。
当时全国共有3716所寺庙,总共度僧尼18500余人。
并在公元632年开启法门寺地宫,让世人礼拜,祈求国泰民安。
史载“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唐代200多年的历史,从高宗、武后、中宗再到后来的懿宗和僖宗,都笃信佛教。
法门寺在这一时期更是成为皇家寺院以及举世瞻仰的佛教圣地,其佛塔也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不过,唐代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武宗不喜欢佛教,上台后不仅颁布法令抑制佛教,在公元841年到845年间进行的灭佛运动中,法门寺首当其冲。
然而,武宗的灭佛运动在皇权的转移中迅速停止,不过此时的唐王朝已不复昔日的风采,由盛世转向衰落。
公元873年,唐代第十七位皇帝唐懿宗为祈求佛祖保佑,从法门寺地宫请出佛骨迎到长安的皇宫中进行供奉。
而这一次也成为最后一次迎送佛骨的活动。
礼佛仪式还没有结束,唐懿宗就突然逝世,即位的皇帝唐僖宗年仅十二岁。
历史趣谈未解之谜 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千年宝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未解之谜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千年宝藏
导语:法门寺地宫一直是被誉为半个盛唐的地方,因为法门寺地宫里面收藏了许许多多的佛家宝物,这些宝物中有最有名的佛骨舍利,还有更多的古经书和
法门寺地宫一直是被誉为半个盛唐的地方,因为法门寺地宫里面收藏了许许多多的佛家宝物,这些宝物中有最有名的佛骨舍利,还有更多的古经书和一堆法器。
接下来就由我介绍法门寺地宫的点点滴滴吧。
西安法门寺地宫,打开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宝藏,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面积仅31.48平方米,在清幽灯光照射下,尤显神秘。
法门寺文化景区巨资建设的合十舍利塔,地宫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后的地宫,可容纳2000多人在其中活动。
室内大厅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可容纳2万多人举行活动。
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法门寺地宫,是一部追溯历史文化的佛教“史记”,也是一幅再现佛教圣地的历史画卷。
如何解读,则必须透过历史的隧道,深入了解塔的渊源,进入幽邃的法门寺地宫。
塔,音译作窣堤婆,或译作塔婆、浮屠,意译作高显处,为佛教特有之建筑。
著名学者黄卓越称,中国东汉前,没有塔这种建筑类型。
而塔在印度的起源,一说是就是源于佛祖涅盘后的舍利,弟子们建造了三层佛塔埋葬舍利。
最初的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围成方形的庭院。
法门寺就是因痉贮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
地宫,则是中国佛塔构造特有的一部分,用以瘗藏佛舍利、佛的遗物、经卷等法物的秘室。
它不同于古印度把佛舍利藏在“刹竿”里的做法,与中国古代的深藏制度结合。
因系盛唐皇家寺院,法门寺地宫,又与
生活常识分享。
法门寺“中国式申遗”密码 挟持佛教粉饰地产

“中国式申遗”密码挟持佛教粉饰地产兴教寺传统法会现场厉以宁曾经直言,“‘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但曲江式“土地财政”却还在顶风而上、逆潮而动。
大拆大建的粗放城市化,充其量只能带来表面的虚假繁荣,进而异化为部分官员“以圈地来圈钱”的腐败温床,“通过GDP数字凸显政绩”的工具和升迁手段。
拆,是政绩;建,也是政绩。
“GDP至上”的短视政绩观催动着局地“见物不见人”的盲目拆建,完全违背了李克强总理“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号称“宗教历史资源富矿”的西安,诞生了曲江式“土地财政”的样板。
“宗教搭台、地产唱戏”以人民的悲苦和信仰的灭亡为代价,千百年来承载灵魂与信仰的佛门,竟成了“提振西安经济”、“疗治贫弱沉疴”的“人血馒头”。
难道,地方政府只能依靠挟佛敛财发展经济吗?西安的心病:发展经济何为“解药”?如当地某位领导所说,新经济浪潮中的“西安在数字化描述中找不到自我”。
作为十三朝古都,曾经的辉煌反衬出今日的尴尬。
经济之“弱”,始终是多年来横亘在西安、乃至陕西心头的一块心病。
当地要“梦回唐朝”、要“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
患上了“经济发展饥渴症”的西安迫不及待地寻求经济抓手、治病良方。
终于,这个“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城市找到了一个物美价廉、便宜好用的经济抓手——佛教;缺乏龙头企业的“空心开发区”挖掘出了“挟佛敛财”的主心骨。
按某位领导的说法,经营城市,就要充分挖掘“过去没有发挥效益的”宗教和文化资源,“把城市视为一个企业,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以企业化的思想经营”,把文化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一场“挟佛敛财”的买卖被当成了城市发展来做。
“土地财政”恶化为“佛门财政”,“卖地”升级成“卖佛”。
口头打造“世界佛都”,实则以佛教为“人血馒头”,趁热地拿来,趁热地吃下,这便是当地用来疗治经济心病的“心药”。
“佛门地产”密码世界上利润最惊人的不是贩毒、也不是走私,而是权钱交易。
圈地、造景、炒地、卖地。
有些地方领导把这套“佛门地产”的运作过程美化为“倒叙法”经营城市,但实际上,它与地产商征地、融资、开发、销售的手段并无二致。
柳宗元谴责法门寺劳民伤财写的一篇诗

柳宗元谴责法门寺劳民伤财写的一篇诗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作品多以讽刺社会风尚为主题,谴责虚伪、贪婪等现象是其中的常见内容。
他在《法门寺劳民伤财》一诗中也表达了对法门寺一种批评和谴责之情。
下面是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对其中相关参考内容进行阐述。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谴责了法门寺这样的寺庙对于百姓的奢侈消费和劳役的剥削。
首先,在诗的开头,柳宗元指出法门寺的建筑是如此的华丽奢侈,以至于其宏伟规模让人生畏。
这一点可以参考到在唐代,寺庙的建筑规模往往是与当地佛教信仰的盛行程度和政治地位有关的。
法门寺的华丽建筑表明其享受着极高的声望和财富,而这个建筑浪费了大量百姓的人力物力。
接着,柳宗元指出法门寺不仅劳民伤财,还苛捐杂税。
这表明法门寺不仅通过对百姓的劳役剥削获取了财富,还不断向百姓征收过高的税收。
可以参考到当时的宗教机构,如寺庙往往享受到通行的减免税收政策。
然而,法门寺却利用这种特权对百姓进行苛捐杂税,使百姓民不聊生。
这种剥削和贪婪的行为是法门寺本质的体现。
接下来,柳宗元提到了法门寺举办的盛大法会和多样的娱乐活动。
他指出寺中的高僧与舞女共舞的景象,形容寺庙内的法会犹如洛阳城的盛大娱乐活动一样。
这暗示了法门寺的堕落和本质的虚伪性质。
在当时的唐朝,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被广泛接受,寺庙作为其信仰的殿堂应该在宣扬慈悲、忍耐和克制的教义。
然而,法门寺却通过繁华的法会和不正当的娱乐活动,将自己变成了一种满足人们欲望的场所。
最后,柳宗元在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这种情况的不满和愤怒。
他反问“是何权势所倚”,质疑法门寺获得这种特权和威望的依据。
柳宗元通过提出这个问题,向读者表达了对法门寺这种违背佛教精神的行为的谴责和不满。
综上所述,柳宗元在诗中通过对法门寺劳民伤财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种虚伪、贪婪行为的谴责之情。
通过他对法门寺华丽建筑的批判、对苛捐杂税的指责、对法会和娱乐活动的讽刺,柳宗元向读者揭示了法门寺背离佛教精神的本质,呼吁人们警惕宗教机构的虚伪和贪婪现象,维护社会公平和人民权益。
法门寺巨变6

法门寺巨变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北二十里的法门镇,创建于东汉桓灵年间,“因塔而置寺,寺因塔而著名”。
法门寺塔原为四层木塔,曾多次塌毁重修,后又重建十三级八面砖塔,塔高54米,仿木塔结构,建造精工,下层尤甚,后又因地震塔身倾斜、裂缝倒塌。
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在清理坍塌的塔基时,发现了神秘的唐代地宫,沉睡地下一千一百一十三年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及数千件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品惊现于世。
法门寺因发现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而轰动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为了将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永久性供奉,于2009年5月9日,新落成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展现在世人面前,合十舍利塔呈双手合十状,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当于五十层楼高,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
一些源于佛教经典题材的景观小品及用花岗石雕刻的巨大金色菩萨像点缀在佛光大道两侧,佛光大道的两头分别是可容纳十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属于佛教建筑,功能及设施完善。
合十双手的特殊造型,其恢宏的气势不仅传承佛教建筑的特色,更以现代化的技术融合古今中外建筑之精华,例如玻璃帷幕为现代科技的结晶,摩尼珠与莲花台亦蕴含印度传统佛教建筑的风格与精神等等,为佛教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展现新风貌。
成为佛指舍利
安奉供养和瞻礼中心和二十一世纪世界佛教文化中心。
我要以它引以为荣,我要继续发掘扶风文化,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考古大事记

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考古大事记
韩伟
【期刊名称】《文博》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1981年8月1日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一座驰名四海的佛教古刹,相传
建于东汉。
寺内现存有北朝、隋、唐碑碣。
寺院中部有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八棱十三级砖塔一座,是瘗埋释迦牟尼的真身宝塔。
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秋,关中霪雨成灾。
8月21日早9时和晚7时,宝塔从原有的裂缝处分两次向西南方坍塌约三分之一。
佛像跌落,佛经飘散。
法门寺文物管理所王志英、主持
澄观等人将塔上落下的佛经、佛像悉数收藏。
【总页数】13页(P100-112)
【作者】韩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绸保存状况对比研究 [J], 路智勇;曹婧婧;惠任;徐方圆;张
静
2.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绸用金装饰工艺研究 [J], 路智勇
3.洛阳铲打出的的佛指舍利所在法门寺地宫洞开,唐代气息扑面而来 [J], 李崇寒
4.我在法门寺地宫考古现场 [J], 史雯;卓颖(图)
5.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唐代香料初探 [J], 权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宝塔倒塌现唐代地宫深埋佛祖真身“尸骨”

宝塔倒塌现唐代地宫深埋佛祖真身“尸骨”法门寺下发现金碧辉煌的地宫,里面堆满了稀世珍宝,而且还有账碑对珍宝作详细记载。
地宫曾有过多次修缮,而其间的珍宝却一件未少。
奇迹!1981年秋的一天,八百里秦川上空突然雷电交加,一场罕见的狂风暴雨,使得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里的佛祖真身塔塔顶,一下塌了三分之一。
1987年春,陕西省政府开始组织推翻残塔按原样建新塔。
让有幸成为此工程负责人之一的韩金科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次普通行动,竟让他和一个震惊世界的千年秘密不期而遇。
惊现唐代地宫一、发现藏宝地宫佛祖真身塔建于明代,在法门镇已矗立了几百年,和村民们祖辈相伴,共历风雨。
平日里,大家习惯伴着塔上的风铃声劳作耕耘;佛教节日,这里更是人们祈求平安祥和的圣地。
时任扶风县文化局局长的韩金科,是祖辈在塔下生活的老法门镇人。
在清理明代的塔基时,有人在土里发现一块石板,下面发出空洞声。
石板下会有什么东西呢?韩金科想起小时听到的一种传说,当年奶奶背着他到法门寺拜佛时对他说:佛脚下有个万丈深井,里面有吃人的大蟒。
神秘石板下真有大蟒吗?为何民间会流传如此说法?是否有人故意要隐藏下面的什么秘密?韩金科又想起另一种关于塔下的说法:法门寺塔下有井,井上有金池,池上泛金舟有佛指舍利。
巨蟒与佛指舍利,这两种说法会否有什么关联?此事非同小可,韩金科赶紧与来自陕西省文物研究所,专门负责此次宝塔发掘工作的曹伟商定:马上停工,待选择合适时机,再来探寻塔底秘密。
翌日上午,韩金科请了法门派出所的干警及扶风县主管县长李红真,和有关的8、9个人一起发掘。
大家断定:此石板下有个地宫。
果然,从石板的缝隙中,曹伟用手电一照,洞里映出一片晃眼的亮光,他兴奋道:韩局长,里面全是金子。
韩金科俯身向洞里望去,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场景呈现在眼前:地宫里弥漫起一股浓厚的水蒸气,在阳光的照射下五颜六色、绚丽缤纷,如同金银器一般金碧辉煌。
此景一时让韩金科的心情由兴奋变为沉重:本只是单纯的为了修塔,结果有了意外发现,此处竟存放着这么大一笔文化遗产。
1987年法门寺施工,让专家发现世界锡杖之王,如今禁止出境

1987年法门寺施工,让专家发现世界锡杖之王,如今禁止出境1987年法门寺施工,让专家发现世界锡杖之王,如今禁止出境说到《西游记》,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从小就在电视上看过电视剧,很多人看过好几遍也是很正常的,讲的是唐僧玄奘和他的三名徒儿一起去往西天拜佛取经,是唐太宗派遣的。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中期佛教还是比较流行的,李治就曾以武则天为原型派人造了卢舍那大佛。
此后,还有不少皇帝在制度上把佛教进行完善化,使之普及开来,佛教文化便开始繁荣了起来。
到了1987年,尘封了上千年的法门寺地宫的神秘之门终于被人所打开,至尊法杖随之问世,有一条银花的双轮十二环锡杖在陕西的扶风法门寺地宫被人所发掘。
在盛唐时期,唐朝诸多皇帝的皇家寺院就是法门寺。
这个地方曾经举行过好多次迎送佛骨的法会。
而且在地宫当中,藏有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还有上千件法器,有的法器是用金制成的,有的是用银制成的,可以用豪华两个字来形容。
想当初考古家在探寻这座地宫之前还在犹豫,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想去到地宫之中探寻,都没有什么收获,或者是没有人敢去到地宫之中,因为在那些人心中,认为这里面极有可能藏有什么佛心之类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
探寻之后专家们也是惊喜万分,最有价值的文物被发掘,也是不虚此行了。
这件文物看起来很像唐僧的锡杖,全长196.5厘米,重2390克,整个都是用纯金银来打造的,金有2两,银有58两。
法杖上面一共有四个轮套和十二个银环,中间的配饰是蒂状的忍冬花结座。
锡杖全身都是复联八瓣,下端还有三朵团花,做工十分精巧。
但是法杖中心却不是实心的,上面刻有十二个僧人,每一个人都手持法铃,站立在莲花台之上,神情动人。
锡杖下端用蔓草、团花和云气装饰,头部是银丝制成的双桃形双轮。
这件锡杖可以称得上是佛剑最权威的物件,也是佛门法器之中的无上至宝,世界锡杖之王。
专家鉴定之后,得知它的全称为“唐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记得唐懿宗制造这件锡杖是为了迎取佛骨真身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30日,著名艺术评论家岳路平以西安曲江普通公民的身份在新浪微博发起了抵制法门寺风景区公民联署行动,上千人实名参与了联署行动,其中包括很多著名寺院住持和名僧、文化学者及媒体人等。
2013年4月,曲江系主导的“兴教寺申遗事件”遭到社会各界抵制,与此同时,法门寺景区作为“曲江模式”挟佛敛财的典型代表也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佛教界、学术界呼吁景区将佛指舍利归还佛教界,而各大媒体也纷纷曝光景区的非法敛财手段。曲江系运营模式被指假借佛教名义打造“假文化工程”,不仅严重损害了宗教形象,也给文化产业化带来了错误的示范效应。
2012年,债务缠身的法门寺集团酝酿上市未果。
真假“法门寺”
据工商资料显示,法门寺文化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娱乐业”,并非宗教场所,按照《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没有国家颁发的佛教宗教场所资格,景区只能作为佛教文化的展示平台,不能开展宗教活动。但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鼓吹下,非宗教场所的“法门寺景区”打着“法门寺”的招牌,用“法门寺慈善基金会”的名义,多年来一直违反国家宗教政策举办宗教活动,并将功德箱、宗教性捐款悉数收作景区收入,长期非法敛财。
2013年9月,“抵制法门寺景区、舍利归还寺院”公民联署行动荣获北大公益传播奖。
“后曲江时代”
2013年6月,陕西省相关会议决定,曲江的相关企业退出法门寺景区,景区交宝鸡市政府运营,同时宝鸡市政府也接手了景区的30亿元的外债,“单靠门票经济显然不可取,‘曲江模式’依然会存在。”
事实上,曲江系退出后,佛指舍利依然没有归还பைடு நூலகம்教界,法门寺依然没有摆脱景区冒名顶替的阴影,新一轮的挟佛敛财手段继续上演。
——吴澍(作家、记者、高级电视编导)
愿被绑架的佛指舍利早日回家。
——扎西拉姆?多多(媒体人)
佛舍利只有回到寺院才能得到供养,这种事情应该是严重违反中国宗教政策的,声援!
——吴洋(海南东方丽人投资有限公司 总策划)
46年前,良卿老法师为保护法门寺地宫,舍身端坐于烈焰之中。如果他老人家还住世,一定会对佛舍利被绑架而感到痛心。那用生命来证明的坚定信仰,那用血换来的舍利宝藏,怎能沦为贪婪之徒的敛财工具?
一、 法门寺
法门寺浩劫“舍利提款机”
2001年,陕西省决定将法门寺打造成“世界佛都”,定位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此后,由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6家单位共同出资兴建法门寺景区,并于2007年引入曲江文投的管理团队负责经营。
2009年,曲江系将佛指舍利移往花费50亿元人民币修建起的“合十舍利塔”,并将法门寺院包围在景区一角。接着,强迫法门寺与景区捆绑售票,由28元的寺院门票改为120元的“景区-寺院”一票制。管委会控制景区内所有功德箱,甚至曾企图收缴寺院功德箱,但遭到寺院抵制而作罢。2009年以来,法门寺景区冒名“法门寺”名义长期赞助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此外,与法门寺景区配套的佛光阁酒店等机构,纷纷瞄准高、中端消费商务群体,推出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佛文化体验消费套餐。而真正的法门寺却被景区开发者封堵了从外直接进入的道路,景区建成三年内,寺院僧人流失了近四分之三。
据宝鸡市旅游管理部门介绍,从2009年5月开业到2011年5月,法门寺景区的旅游投诉次数占全市95%。在全省的主要旅游景点中,法门寺景区投诉率也排在首位,主要是承包商户假借佛教名义收取大额钱财。
2012年5月份,二者合同到期,法门寺不愿续签,监院智超法师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事关法门寺的名声与僧人的名誉。
截止2012年,法门寺景区已欠外债近30亿,法门寺二期建设还需45亿元资金。据公开信息源,2011年景区游客数量大概为140万人,门票收入1亿多元,扣除管理费用,在还完一期建设的银行贷款利息后基本保证盈亏持平,但偿还本金还谈不上。
——圆怀(终南行者)
神圣的舍利应回归寺院,而非景区的敛财工具。
——蔡亚2011(网友)
新法门寺景区的修建和做法已经够龌龊了,已经和原本法门寺没有任何关系。对意见者采用这种下作手段更是无耻。
——何森(著名艺术家)
拿佛舍利行骗敛财,诽谤佛法,造罪恶极大。还佛舍利参拜地法门寺清静,营造佛教纯正道场。呼吁所有佛教寺院,远离商业喧嚣,远离迷信欺骗,长住清净僧伽,传扬佛陀正法,至诚利乐大众。
法门寺对于景区的裹挟所采取的是持续不合作的态度。在景区开发之初,法门寺的法师们也曾多次做出抗议。2009年,为抗议法门寺景区在寺院门口砌墙,愤怒的僧人们手执木棍,冲出庙门,将近4米高的围墙推倒,同时关闭寺院山门,并在法门寺官网上发表公告以示抗议。
然而,官商压力下的法门寺最终还是妥协了。《南方周末》报道:“法门寺景区每年提供给法门寺僧众一千八百万资金,然后逐年递增百分之十到十五。”而寺中一位居士则透露:“2009年,我们和景区签3年合同,合同每年的金额,是在我们2008年门票基数上上浮3%。2008年我们的收入1600万,从2009年开始,他们每个月给我们141万。不管他们赚了多少,给寺庙是固定的。”
在近一年的低调部署之后,宝鸡市政府在召开“世佛联”的堂皇背景下,高调宣布宝鸡市重整法门寺景区,全力打造5A级景区,打造样板法门小镇,实现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计划。
3 各界评议
舍利回家,莫让佛教圣物作挟佛敛财的垫脚石
人们并不仅仅想让舍利回家,更想让道德回家,让中华民族的真文化和真善美回家。针对佛指舍利被劫持事件,几年来已经有无数富有责任感的教内外公民表达了自己的声音:
如果连佛祖舍利成为奸商贪官的敛财工具,佛教界无动于衷,那这世界不再有佛,更没有活佛。
——程美信(独立批评家、自由撰稿人,曾任《当代艺术》杂志主编)
以敛财为目的假法门寺将真正的法门寺逼挤一角,并将佛指舍利移离强占,恶行人神共愤!公安护恶,进一步让人看到西安官商勾结破坏多处文物遗址的严重性!呼吁正义转发!
在法门寺景区,每一个功德箱都有创收指标,每一尊佛像都有供养的明码标价。佛光大道两侧十大菩萨的价格是1000万,合十舍利塔内释迦牟尼的化身、报身、法身三尊佛像的供养价格分别是3000万、4000万、5000万。比这些都贵的,是整个装载着佛指舍利的舍利宝塔,标价一亿。法门寺景区《营销员考核机制》显示,景区所有人工作人员的收入都和劝募回扣挂钩,回扣点从0.5%到7%不等。
2014年年初,新任宝鸡市长钱引安在调研法门寺景区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在经营上下功夫、动脑筋,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同年5月23日,“‘新丝路、新起点’中国网络媒体宝鸡行活动”在法门寺景区广场启动,宝鸡市政府宣布“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将在宝鸡举办,并提出要将宝鸡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战略枢纽。
舍利的回归,正法的久住,取决于我们一如既往的声援和坚定的抵制态度。佛门诸子,不分缁素,发狮子吼,正当其时。
——马鸣谦(作家)
舍利赚钱是信仰破坏,对人权的践踏,破坏的是人民最后的信心和忍耐!
——道坚法师(重庆华岩寺方丈、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法门寺景区的行为被天下人所不容!
——能愿法师(浙江东林寺主持)
——莲子(作家)
捍卫宗教的尊严,保护真实的文化,让向善的人能到向善的地方,让老百姓不必为政绩工程买单。
——姚子(姚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