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体系整理

合集下载

哲学体系图知识体系

哲学体系图知识体系

26.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理解为矛盾的双方,而是矛盾双方的 关系是对立的。 27.不要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就认为具体事物间构成矛盾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关 键看是否处一个统一体中。 2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不能认为矛盾双方对立或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起点:联系观——五大原理 总特征之一:发展观(四大原理) 根本观点——矛盾观(七大原理) 要求——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的要求) 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 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 对立统一 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9.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途径都来自实践,无非是自己实践还是别人实践,但认识来源只 有一个。 10.不能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科学理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但本身随实践发展而不断 丰富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的特征,实践具有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比照的功能,实践能架起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桥梁。
热点二:制造强国
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大到轮船,几 乎所有行业产量都
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 比,我国一些产品在质量、工艺和
设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 距,对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
神”,摒弃浮 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
,这 样才能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最终实现腾飞。
8.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我们应善于分 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 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尚书干村人充分利用蓝天白云、青山 绿水这个客观条件 (2分),同时创新思路,恰当运用主观条 件,结合山村特有的文化魅力发展 特色经济,给中国乡村建设 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分)

哲学知识体系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体系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体系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关于基本问题的思考。

它探讨人生、宇宙和真理方面的问题,通过理性的推理和分析试图探索世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二、哲学的起源1. 古希腊哲学: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已经为后世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2. 东方哲学:同时,东方哲学也是哲学的重要起源地,如印度的佛教哲学和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系统。

三、哲学的主要分支1. 本体论:研究实在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宇宙、物质、时间和空间等的本质和关系。

2. 认识论:探讨知识的起源、方法和限制,涉及认知过程、真理的性质和判定等问题。

3. 伦理学:研究道德价值、行为规范和人类行为的本质,讨论美德、正义和幸福的内涵。

4.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组织的正当性、政治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

5. 美学:研究艺术和美的本质、价值与美感,包括对美、审美、艺术和创造力的哲学思考。

6. 逻辑学:探究推理过程的规律和形式,包括命题逻辑、谬误、归纳和演绎的逻辑规范。

四、哲学经典思想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社会是由哲人统治者组成的,他们能够洞察真理、正义和美,引导人民走向智慧的生活。

2.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诺德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应该追求幸福,而幸福在于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发挥优秀的品质。

3.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认为,人类知识受到认识论的限制,我们不能认识到宇宙的事物本质,只能认识到表象和现象。

4. 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认为,超人是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的理念,他认为传统价值观束缚了人的创造力和活力,需要倡导超人思想。

五、哲学的现代发展1. 分析哲学:20世纪的分析哲学强调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关注逻辑结构和概念澄清,受到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哲学的影响。

2.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唯有经验和实证能够成为真理的标准,直接观察和实验成为知识的基础。

3. 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强调了文化、社会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思想进行哲学上的批判和反思。

哲学梳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哲学梳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哲学梳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哲学的起源和概念哲学是一门对世界、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哲学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φιλοσοφία”(philosophia),意思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万物、人类思维、道德价值、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它探索的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

哲学的概念十分广泛,它包含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对人类存在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对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探究。

哲学关注的问题从宇宙的起源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从个体的良知到整个人类文明,无所不包,贯穿始终。

二、哲学的主要学派和流派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其代表人物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古希腊哲学主要分为自然哲学和人文哲学两大类,自然哲学探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如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多哥哥学派和柏拉图学派,人文哲学则关注人类生活和社会建设,如亚里士多德学派。

2. 西方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承袭了古希腊哲学的思想,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注重宗教信仰和神学思考。

3.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对中世纪哲学传统的一次颠覆,主要代表人物有伽利略、尼古拉·科波尼等。

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影响下,哲学开始向人文主义、实证主义等方向发展。

4. 近代哲学近代哲学是在17和18世纪经历了一次思想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洛克、康德等。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哲学开始注重理性和科学的发展,探讨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价值观念。

5. 当代哲学当代哲学是指20世纪以及21世纪的哲学思潮,包括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等。

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集中在对语言、权力、身份等社会问题的思考,并对传统哲学观念提出了挑战。

三、哲学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1. 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源自古希腊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

哲学知识体系

哲学知识体系

哲学知识体系(一)唯物论(5个)★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3个)★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高中哲学知识点体系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体系总结

高中哲学知识点体系总结一、认识论1. 认识的定义和特征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思维和表达的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认识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2. 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包括感觉经验、思维活动和语言交流。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基础,思维活动是认识的重要手段,语言交流是认识的工具和媒介。

3. 认识的基本能力认识的基本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感知能力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起点,思维能力是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手段,表达能力是认识成果交流分享的方式。

4. 认识的局限性认识的局限性包括主观性、片面性和相对性。

主观性指认识依赖于主体的感觉和思维活动,片面性指认识受限于主体的能力和条件,相对性指认识受限于时空和文化背景。

5. 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概念认识和理论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概念认识是认识的发展阶段,理论认识是认识的成熟阶段。

二、形而上学1. 实在与现象实在是存在的根据和基础,现象是实在的表现和表述。

实在包括物质实在和精神实在,现象包括感性现象和理性现象。

2. 实体与属性实体是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存在,属性是实体的特征和本质。

实体包括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属性包括质量、量、时间、空间等。

3. 变与恒变指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恒指事物的持续和不变。

变与恒是事物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包括运动与静止、变化与固定等。

4. 理性与经验理性是知识的理念和规律,经验是知识的事实和案例。

理性和经验是认识的两个来源和依据,在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完全与无限完全是事物的完备和完整,无限是事物的无穷和无限。

完全与无限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极端,包括完整和不完整、有限和无限等。

三、价值观1. 价值的内涵价值是人类生活的目标和追求,包括价值的实现、评价、选择和约束。

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2. 价值的来源价值的来源包括客观世界和主体意识,客观世界是价值的根源,主体意识是价值的主体。

哲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哲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哲学与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什么?
物质与意识辩正关系原理的要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具体要求(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及其基本
属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专业重要知识点总结

哲学专业重要知识点总结

哲学专业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本质、人类的存在意义等。

哲学思维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

1. 形而上学:研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存在的本体问题。

2. 认识论:研究认识的本质、真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中的规律。

3. 伦理学:研究道德、善恶、价值观念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等。

二、哲学史哲学史是以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学科,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等。

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重要起源,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世界”的概念,强调理念和形而上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强调形而上学的实证研究和逻辑学的发展。

2.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基督教哲学,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奎那。

奥古斯丁提出了“信仰与理智”的关系,强调信仰对于理智的超越和引领。

阿奎那将托马斯•阿奎那哲学综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基督教的神学思想。

3. 近代哲学:近代哲学主要是以启蒙运动为标志的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认识论观点,实事求是的哲学方法。

斯宾诺莎提出了“因果律”、“确定论”等伦理观点。

4.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主要包括唯理主义、实证主义、唯心主义等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尼采等。

康德提出了“经验批判”的哲学方法和“谬论”的认识论观点。

黑格尔提出了“辩证法”的哲学方法和“历史发展”的观点。

尼采提出了“超人”的伦理观点和“意志”的哲学思想。

三、哲学思辨方法哲学思辨方法是哲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演绎思维方法、归纳思维方法和对比思维方法等。

1. 演绎思维方法:演绎思维方法是通过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2. 归纳思维方法:归纳思维方法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得出结论。

哲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哲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知识点补充哲学是什么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区别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依据)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是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各自观点)两大基本派别么?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片面、孤立、静止,否认内因的根本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夸大成第一性。

“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夸大成第一性。

神创论、宿命论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升华)。

哲学对时代有反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常识教材知识体系的整理

哲学常识教材知识体系的整理

(3)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识记两个含义:整体、部分(注意是从静态和动态 两个方面来理解) 理解一个原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从区别和 联系两个方面理解(注意强调二者地位、功能上的区别 和二者的相互影响)。 掌握一个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 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 题: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 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从整体 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3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内因和外因 关系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把握两个含义:内、外因的含义
掌握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 因共同作用推动事物发展。 明确两个观点: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 泉,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外因作用再大 也不能起决定作用。 知道两种情形:从性质上看,存在两种外因:一种 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一种起延缓、阻碍作用。
世界是客观存 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 是运 动的
物质运动是 有规律的的
唯一特性 根源于 物 质 (客观实在性)
唯物 主义
规律的 客观性
划 分 的 标 准
唯心 主义
哲 对第一方 学 基 面的回答 本 问 题
关 系
辩 证 关 系
方 一切从实 法 际出发 论
实事 求是
辩 证 关 系
方法论
方法论
意 识
主观能动性
(2)把握因果联系及其重要性;
识记三个概念:因果联系、原因、结果 知道两个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本质特 征) 理解一个原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注意 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不同关系中;同一关系中) 掌握一个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 研究的前提;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哲学知识框架

哲学知识框架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W3:与时俱进
追求真理原 理及方法论
认识观
实践观 W3:立足实践,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归纳类
1978年 199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16字方针。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 2007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哲学知识框架
哲学的概况 (第一单元) 辩证唯物论 物质、意识、规律
(第4、5课)
辩证唯物主 实践、认识、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 义认识论
(第6课)
(第二、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
马哲
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第7、8、9、10课)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单元) 人生价值观
(第11课) (第12课)
(第一单元) 1、哲学的含义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归纳类
【例题】《纲要》同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 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 戏等高端和新兴丈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 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 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 力。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5)哲学的作用和任务

哲学主干知识体系框架

哲学主干知识体系框架

哲学主干知识体系框架第一单元:哲学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括以下板块:(辨证)唯物论——第二单元之第4、5课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4.意识的能动作用5.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论——第二单元之第6课1.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唯物)辨证法——第三单元一、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条件性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4.如何做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发展的观点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4.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原理依据: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三、矛盾的观点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3.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意义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①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完整版)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法。
唯物 辩证 法的 发展

发展的实质 (什么是发展 )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 普遍性(自然、社会、认识) 注意: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 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原理
发展的前进性
与曲折性
方法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 使其成长壮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什么
? 哲学的
基本问 题
为什么 ?(依
据)
哲学两 是什么
大基本 ?
派别
唯物主 义
唯心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


哲学源于 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 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 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这是

哲学1——6知识整理

哲学1——6知识整理

哲学基础知识整理(1---6课)第一部分:哲学基础知识重点突破1:哲学的起源;哲学与与具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起源于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想)和改造世界(做)(2)哲学与具体科学:【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3)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①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一般人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所以,有了世界观,并不一定就懂哲学。

②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重点突破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注: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确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了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整理的哲学专业知识

整理的哲学专业知识

整理的哲学专业知识
哲学的概述
哲学是一门探讨基本问题的学科,包括对存在、知识、价值和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

它试图通过逻辑和理性推理来寻求普遍真理。

哲学的主要分支
1. 形而上学:研究存在、实体和本体的本质。

2. 伦理学:研究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知识论:研究知识的性质和获取方式。

4. 逻辑学: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则与方法。

5. 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经验的本质。

哲学家与他们的思想
1. 苏格拉底:以引导对话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探寻真理。

2. 柏拉图:重视理想世界和人的理性部分。

3. 亚里士多德:注重实证观察和逻辑推理,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4. 笛卡尔:以怀疑的方法追求不容置疑的真理。

5. 尼采:强调个体的意志和力量。

哲学的实际应用
1. 教育:哲学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的发展。

2. 政治:哲学提供了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的基础。

3. 科学:哲学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思考提供了指导。

4. 伦理:哲学为伦理决策提供了道德原则和思考框架。

哲学对个人的意义
1. 思辨能力的培养:哲学培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2. 人生意义的追寻:哲学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3. 价值观的塑造:哲学解决了我们面对的道德和伦理困境。

4. 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哲学促使我们综合理性和感性的思考。

以上是对哲学专业知识的简要整理。

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重要
的学科,探讨了人类最基本的问题,对个人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知识体系整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及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人的价值及其创造与实现
价值观和人生观




唯物的辩证法
(思想方法与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包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联系观
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其方法论(不考)
重要性和作用(不考)
创新
发展观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事物发展趋势”原理及其方法论
“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及其方法论
提醒:“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探索世
界与追
辩证的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唯物的辩证的
认识论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