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与答案
2020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20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29d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a.png)
2020年河南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小题1分,共40分)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A.《大学》B.《孟子》C.《春秋》D.《论语》3.第一次提出“教育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A.斯宾塞B.康德C.陶行知D.涂尔干4.不属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三个中心”的是()A.课堂中心B.活动中心C.书本中心D.教师中心5.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有利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这种学制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中间学制6.决定受教育权和教育性质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7.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8.新课改提出初中阶段课程的设置是()A.综合课程为主B.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C.分科课程为主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9.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说明了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1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体力和脑力相结合B.精神和道德相统一C.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1994年实施的()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3.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200c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3.png)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2、简述随意后注意的特征。
3、小李现在的工作单位通勤便利,但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差;新单位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但是离家远。
小李正面临着______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了德育过程是______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个组块。
A.5±2B.6±2C.7±2D.8±26、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种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心理现象(B)预测心理活动(C)调控心理与行为(D)解释心理现象7、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8、一个人毕业后既想择业又想考研。
这属于______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9、俗话说:“一白遮百丑。
”这属于______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10、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11、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______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1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
2023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a247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f.png)
2023 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不属于共性心理的是( )A.气质B.性格C.认知D.力气正确答案:C解析:共性心理包括共性倾向性和共性心理特征,共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信念、抱负、价值观、世界观;共性心理特征包括力气、性格、气质。
2.兴起于20 世纪50 年月,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争论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流派是(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正确答案:D解析:以信息加工观点争论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心理学,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功能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要争论可以观看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特别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当争论无意识现象。
3.两个人观看桌子上的半瓶水,一个人说:“只有半瓶了!”另一个人说:“还有半瓶呢!”这说明白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被动性D.真实性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两个人看到同样的半瓶水有不同的反映,充分表达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主观性。
4.以下选项中属于其次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A.望梅生津B.谈虎色变C.防范反射D.乐极生悲正确答案:B解析: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其次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等,是人类特有的。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5.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要观看学生的听课状况,这属于以下哪种留意品质( )A.留意的广度B.留意的稳定性C.留意的转移D.留意的安排正确答案:D解析:留意的安排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展留意,或将留意安排到不同的活动中。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答案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567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a.png)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一、选择题(教育学1-20题,心理学21-40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汉语中最早将“教”与“育”两个字联系起来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3.教育史上重科技、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以下选项中,不是教育的一般属性的是()A.教育具有永恒性B.教育具有历史性C.教育具有排他性D.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5.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B.孟禄C.凯洛夫D.沛西·能6.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7.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8.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A.多因素论B.综合论C.外铄论D.内发论9.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人格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10.王老师下班后,仍然惦记上课时情绪不太好的小明,积极与小明的家长电话联系,反映情况,并对小明进行情绪疏导。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11.李老师教学能力强,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
这属于()的师生关系。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权威型12.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同时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课程》13.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14.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839181804d2b160a4ec08c.png)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需要B.气质C.动机D.兴趣正确答案:B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
需要、动机、兴趣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知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持这种观点的是( )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___。
( )A.左脑右脑B.右脑左脑C.左脑左脑D.右脑右脑正确答案:A解析: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5.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
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B.同时正诱导C.相继负诱导D.同时负诱导正确答案:C解析:晚上学习是兴奋过程,无精打采是抑制过程,因此是由兴奋过程引起的抑制过程,属于负诱导。
此外,两个过程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过程发生在前一天晚上,抑制过程发生在第二天,故为相继负诱导。
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45ce61f121dd36a22d823a.png)
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正确答案:A解析:在学科分类中,通常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
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人是社会的实体,心理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因此,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边缘)科学。
2.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正确答案:B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具体表现为:①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特征。
②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③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
④对已做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题干中“确立自己的目标”体现①,“咱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困难”体现②,“努力去实现”体现④,所以是性格意志特征的体现。
3.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意识是连续性的像水流一样,提出“意识流”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 )A.机能主B.行为主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据此,他们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他们还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功能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4.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
”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 )作用。
A.决定B.依存C.能动D.调节正确答案:C解析:心理是对客观现实韵能动的反映,“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正是心理对行为能动作用的体现。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模拟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模拟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1356a914551810a6f4248652.png)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模拟4(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教育学、心理学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______的原则。
SSS_SINGLE_SELA 启发性B 巩固性C 直观性D 因材施教分值: 1答案:A2.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教育制度B 教育规模C 学校课程内容D 教育模式分值: 1答案:C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社会生产力B 文化传统C 社会制度D 科技水平分值: 1答案:A4.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赞科夫B 巴班斯基C 乌申斯基D 维果茨基分值: 1答案:B5.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利托尔诺B 孟禄C 高尔顿D 达尔文分值: 1答案:A6.把教学过程分为“情景—问题—解决—应用”等教学步骤的教育家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杜威B 夸美纽斯C 卢梭D 裴斯泰洛齐分值: 1答案:A7.德育的主要途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各科教学B 班主任工作C 说服D 榜样分值: 1答案:A8.不属于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和方式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开家长会B 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C 建立家长委员会D 举办家长学校分值: 1答案:B9.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因素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科学技术状况B 社会生产力水平C 政治经济制度D 文化价值观念分值: 1答案:C10.美育的直接功能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育德B 促智C 育美D 健体分值: 1答案:C1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班主任的要求B 共同的活动C 学校的竞赛活动D 共同的奋斗目标分值: 1答案:D12.从根本上说教学方法是由______决定的。
2012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12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801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0.png)
@备考资料首选通过无忧轻松拿下考试基础阶段—专业知识刷题阶段—重点题库冲刺阶段—押题点睛考点覆盖—精编习题紧扣考纲—直击考点历年真题—押题抢分本封面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内容请认真预览本电子文本祝您考试顺利2012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A.历史性B.永恒性C.继续性D.生产性2.教育的最直接的功能是()A.个体发展功能B.社会发展功能C.正向功能D.教育本身固有的功能3.()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4.被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康德《康德论教育》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大教学论》D.卢梭《教育漫话》5.提出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6.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7.“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教育适应生活说8.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决定的。
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的规模9.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影响作用D.刺激作用10.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11.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2.体育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839181804d2b160a4ec08c.png)
2017年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需要B.气质C.动机D.兴趣正确答案:B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
需要、动机、兴趣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知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持这种观点的是( )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___。
( )A.左脑右脑B.右脑左脑C.左脑左脑D.右脑右脑正确答案:A解析: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5.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
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B.同时正诱导C.相继负诱导D.同时负诱导正确答案:C解析:晚上学习是兴奋过程,无精打采是抑制过程,因此是由兴奋过程引起的抑制过程,属于负诱导。
此外,两个过程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过程发生在前一天晚上,抑制过程发生在第二天,故为相继负诱导。
河南省2022年专升本:教育心里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南省2022年专升本:教育心里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f847c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d.png)
河南省2022年专升本:教育心里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部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A.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的活动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教育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D.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2.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3.在我国,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停止科举是在()A.1903B.1905C.1906D.191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爱弥儿》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5.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6.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7.“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肓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10.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B.隐私权决定的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D.荣誉权决定的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1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13.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14.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15.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B.实践活动C.教学活动D.班主任工作1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8.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影响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
2023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a6b5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9.png)
2023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心理辅导的重点是______A.观察B.诊断C.干预和治疗D.预防和发展2、教育史上重科技、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的学派是______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遵循了______的教学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4、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中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5、班主任王老师从自己长期的工作中认识到,凡是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处处注意言传身教。
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1(A)长期性与间接性(B)复杂性与创造性(C)主体性与示范性(D)连续性与广延性6、如果把班集体比喻为一把雨伞的话,那么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全班学生的关系是______ A.伞架、伞布、伞把B.伞把、伞架、伞布C.伞架、伞把、伞布D.伞把、伞布、伞架7、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的是______A.布卢姆B.赫尔巴特C.巴班斯基D.布鲁纳8、1905年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是【】(A)瑞文推理测验(B)斯坦福智力测验(C)比纳一西蒙智力测验(D)韦克斯勒智力测验9、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______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10、虽然人多力量大,但还是会有人偷懒。
这属于什么现象______A.社会惰化B.社会抑制C.社会干扰D.社会助长11、由一系列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后,反应系列依次出现的反射活动模式叫______A.正诱导B.负诱导C.动力定型D.兴奋的集中12、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而详细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叫______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教育学部分13、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家庭影响(B)学校教育(C)先天遗传(D)社会环境14、某学校开设了“创造艺术”课程,这门课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工艺的结合。
河南省2021年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南省2021年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7d492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4.png)
河南省2021年专升本:教育心里学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 .《论语》B .《学记》C .《大教学论》D .《教育学纲要》2 .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 .教育即生活B .学校即社会C .做中学D .生活即教育3 .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A .孔子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亚里士多德4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一书中论述了他的教育观()A .自然主义B .行为主义C .认知主义D .建构主义5 .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新教育大纲》B .《教育漫话》C .《教育过程》D .《论语》6 . “ 六艺”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其中“ 礼” 的教育所体现的是()A .智育B .体育C .德育D .艺术教育7 . “ 人只有通过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A .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 .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D .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8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A .教育具有阶级性B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 .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D .教育具有永恒性9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来进行划分的()A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 .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D .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10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 .顺序性B .不均衡性C .稳定性D .个别差异性11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动因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理论是()A .内发论B .外砾论C .环境决定论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 .某教师在向学生讲“ 雪花” 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想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 .实物直观B .模像直观C .语言直观D .虚拟直观13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 .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 .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 .教育常常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14 .根据教育目的不同和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A .课程B .培养目标C .课程计划D .教材计划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A .体力和脑力相结合B .精神和道德相统一C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以教学为主B .教学.科研并重C .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 .所有时间用于搞科研17 .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且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是()A .必修课程B .显性课程C .隐性课程D .选修课程18 . “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的经验反映了()A .德育过程的多端型B .德育内容C .德育原则D .德育方法19 . “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是充分运用了()A .陶冶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际锻炼法D .说服教育法20 .学生的“ 向师性” 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示范性B .复杂性C .主体性D .长期性21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A .詹姆斯B .冯特C .艾宾浩斯D .铁钦纳22 .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说明性格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 .遗传B .教育C .家庭D .个人努力23 . “ 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6374aba417866fb94a8e29.png)
河南省专升本(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人格的主要构成成分是( )A.认识、情感、意志B.感知、记忆、思维C.需要、动机、兴趣D.气质、性格正确答案:D解析: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其中,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正确答案:B解析: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上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人本主义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3.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这是( )的差异。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正确答案:D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
题干说的是“能力”“性格”,因此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
4.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 ) A.小脑B.大脑基底部C.延脑D.桥脑正确答案:C解析: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调节控制机体的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
延脑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是机体的“生命中枢”。
题干“刺穿头部立即死亡”最有可能的是刺中了延脑。
5.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 )特性有关。
A.强度B.兴奋性C.灵活性D.平衡性正确答案:C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注意品质。
注意转移受个体的神经类型的影响,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容易,因此注意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有关。
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正确答案:A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人格)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人格)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3dae26941ea76e59fa04a7.png)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人格)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性格中的谦虚与骄傲、自尊与自卑属于( )A.性格的理智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态度特征正确答案:D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包括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以及对自己的态度。
具体表现在:①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的优良特征,如集体主义、见义勇为等。
②对生活、学习、劳动、工作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如乐观或悲观、勤奋与懒惰、节俭与铺张等。
③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如谦逊或自满、胸怀坦荡和心胸狭窄等。
知识模块:人格2.感知的快速与精确、思维的模仿与创造属于性格的( )特征。
A.理智B.情绪C.意志D.态度正确答案:A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方面的个别差异。
知识模块:人格3.节俭属于性格的( )特征。
A.态度B.行为C.意志D.情绪正确答案:A解析:节俭即生活俭省,有节制,反映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所以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知识模块:人格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性格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A.遗传B.教育C.家庭D.个人努力正确答案:D解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是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寒冷的冬季。
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这句话体现了性格受个人努力的影响。
知识模块:人格5.“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充分说明了( )对智力的补偿作用。
A.性格B.气质C.能力D.动机正确答案:A解析:“勤能补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体现的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对智力的补偿。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情绪情感与意志)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情绪情感与意志)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9848efb90d6c85ed3ac662.png)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情绪情感与意志)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说的是( )A.激情B.热情C.应激D.心境正确答案:D解析: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极的心态会让人患得患失,情绪波动。
这里说的是心境,即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知识模块:情绪情感与意志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杜甫当时的(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正确答案:B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物拟人,作者把自己弥散性的亡国之悲,离别之悲,寄托在花和鸟的身上。
这是受人的心境影响所致。
心境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它并不指向特定对象,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
知识模块:情绪情感与意志3.“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是受人( )的影响。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正确答案:B解析:“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是受人心境的影响,心境具有非定向的弥漫性,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知识模块:情绪情感与意志4.章山同学高考失利后,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
影响章山的情绪是( )A.激情B.应激C.热情D.心境正确答案:D解析:心境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使人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
考试失利,长期陷入消沉状态,符合心境的长期性、弥散性的特点,因此影响章山同学的情绪是心境。
知识模块:情绪情感与意志5.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这种情绪状态是( )的表现。
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正确答案:C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288295cf84b9d529ea7a0b.png)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交叉学科B.人文学科C.环境学科D.分支学科正确答案:A解析: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3.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哪两个方面(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C.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4.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共性规律的是( )A.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B.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心理C.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正确答案:C解析: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部分,其中心理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共性规律的体现;个性心理是人类心理活动差异律的体现。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5.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心理过程( )A.感觉B.思维C.记忆D.动机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言语、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动机属于个性心理。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6.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正确答案:C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
每小题1分,共40分)1、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教育学纲要》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D、生活即教育3、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A、孔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4、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一书中论述了他的教育观()A、自然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主义D、建构主义5、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新教育大纲》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D、《论语》6、“六艺”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容,其中“礼”的教育所体现的是()A、智育B、体育C、德育D、艺术教育7、“人只有通过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8、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A、教育具有阶级性B、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D、教育具有永恒性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来进行划分的()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10、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1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动因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理论是()A、发论B、外砾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某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想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1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14、根据教育目的不同和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B、培养目标C、课程计划D、教材计划15、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A、体力和脑力相结合B、精神和道德相统一C、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6、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科研17、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且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选修课程1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经验反映了()A、德育过程的多端型B、德育容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1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2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2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A、詹姆斯B、冯特C、艾宾浩斯D、铁钦纳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性格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遗传B、教育C、家庭D、个人努力23、“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持这种观点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心理学D、完形心理学24、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心理过程()A、感觉B、思维C、记忆D、动机25、“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属于()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26、有一种我们不认识的水果,远远地能看到它鲜亮的颜色和特殊的形状;用手去触摸,感到其表皮光滑而坚硬,这种认识活动是()A、感觉B、表象C、记忆D、思维27、“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属于思维的哪种品质()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28、从明亮的阳光下走进暗室,一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会儿能逐渐分辨出物体的轮廓,这种现象是()A、感觉代偿B、感觉适应C、闪光融合D、感觉后像29、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这种动机冲突属于()A、双趋式冲突B、趋避式冲突C、双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30、“过目成诵”反映了记忆的品质()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3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32、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注意分配的是()A、边听讲边做笔记B、自言自语C、边吃饭边看书D、自弹自唱3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个性的()A、整体性和可塑性B、稳定性和独特性C、社会性和稳定性D、稳定性和可塑性3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35、由于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36、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A、想象B、幻想C、理想D、妄想37、小明出国旅游归来,向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旅游的所见所闻,这是记忆的什么现象()A、识记B、再认C、回忆D、遗忘38、某人待人善良热情,宽容大度;工作踏实认真,任劳任怨,这些特点属于()A、能力B、气质C、性格D、道德感39、学习时为了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可采取超额学习的方法,超额学习的最佳比例是()A、100%B、200%C、50%D、300%40、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A、遗传因素B、早期营养C、家庭环境D、社区环境教育学部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41、最早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外国教育家是()。
4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起源论。
43、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44、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5、“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4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社会的教育特点。
47、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48、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49、新课程从三个方面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
50、一般认为,我国现行中小学实验的全面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
51、备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考虑想法。
5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53、()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54、在我国,课程主要有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55、我国()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6、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57、“孟母三迁”这一历史故事反映了()对人发展的影响。
5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原则。
59、我国学校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三个基本方面。
60、教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法。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61、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62、简述我国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
63、简述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64、简述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四、案例分析(9分)65、三毛学数学初二的时候,我(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试卷给我,并且说:“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
“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1)案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贯彻此原则?五、论述题(10分)6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心理学部分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7. 在同一时间人们能够清楚地把握知觉对象的数目的时注意的()。
68. 在三个记忆系统中,只有引起我们()的信息,才能由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
69.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70. 为了提高记忆效果,人们经常把手机中心的“134”、“0371”等数字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来识记,这类数字组合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
71. 从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来说,“左撇子”的优势半球是()。
72. 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指的是。
73. 从想象的加工方式上讲,雷公、龙王、米老鼠等艺术形象的诞生属于()。
74. 在个性心理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是人的()。
75. 教师在讲课时,经常会通过大量的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
这反映了思维的()特点76. 个体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77. 一个10岁孩子的智龄是12岁,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是()。
78. 把性格类型分为倾型和外倾型的心理学家是()。
79. 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注意把其放在多层、多因素的系统中进行分析,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80.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和独特性。
81.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82. 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