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流派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它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并对其特点和贡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

1. 古典经济学1.1 亚当·斯密学派亚当·斯密学派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放任”等重要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密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1.2 大卫·李嘉图学派大卫·李嘉图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李嘉图关于价值理论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主张商品的价值应当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

此外,李嘉图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为后来的人口经济学打下了基础。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引入了边际效用理论,通过供求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2.1 马歇尔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供求曲线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种解释价格变动和资源配置的框架。

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2.2 神经经济学神经经济学是新兴的经济学研究分支,它将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相结合,探讨了人类决策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批判性地分析了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行调整的问题,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他的代表作《通论》对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的各个学派

经济学理论的各个学派

第二节经济学理论的各个学派经济学是关于分工与合作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及人类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众多的变量因素,而且各个变量之间往往呈现出非线性的函数关系。

为了简化研究程序,经济学研究需要进行一些主观假设。

或者,把个别重要的主导变量提取出来进行独立分析。

根据主导变量的不同,站在不同的观察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就区分为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派别。

一、供给学派与需求学派“萨伊定律”主张供给创造需求,认为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生产引起了需求。

詹姆斯·穆勒说明了生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至于为何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因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达到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带动了对相同数量商品的需求。

凯恩思主义认为是需求带动了供给,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事实上,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矛盾。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分别占主导作用,分别处于支配地位。

二、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与重实业主义究竟是什么领域在生产社会财富?不同的价值理论因其理论出发点不同可分为重商主义、重实业主义、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可以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必须尽力鼓励和发展这个先决条件;流通领域(即商品变为货币的领域)是财富的直接源泉;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从而把财富和利润全部归结为流通过程的产物。

重商主义来源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货币日益发展,城乡资本主义逐渐成长,整个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不断向商业资本倾斜,从而产生“重商主义”的政策和学说。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引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个体行为的学科。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每个学派都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主要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和行为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起源。

它的核心思想是经济活动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自发调节会带来经济繁荣。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数量。

这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优势则是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剩余的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利润。

资本积累则是指通过不断扩大资本规模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修正。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衰退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恢复经济增长。

他提出了“波动性就业”理论,认为经济衰退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有效需求和边际效用。

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中准备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人所能够产生的总需求。

边际效用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的变化。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学学派。

它试图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结合起来,弥补了两者的不足之处。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

现代经济学十大主流理论及基本观点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主流经济学是指一定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学说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某种理论或学说。

其主导地位或者表现为它在经济学术界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和赞同,或者是作为官方做出经济决策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目前最为活跃的经济学派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二者对政府干预的看法截然相反。

而国内比较流行的奥地利学派,并不处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位置。

当前,现代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如下: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形成的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

2.基本观点(1)“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3)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经济学主流流派

经济学主流流派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渊源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7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流派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新凯恩斯主义(主流)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并存的“新综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八次革命”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古典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现代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斯拉法革命(20世纪60年代):(生产价格理论)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强调经济自由)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基本分类: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I(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II(1980’):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凯恩斯的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公共选择派非主流经济学派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凯恩斯经济学一、定义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二、学术渊源1.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3.曼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4.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它以凯恩斯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背离,在资产阶级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称为“凯恩斯革命”;1方法上,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2 理论上, 否定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四、凯恩斯经济理论一就业理论充分就业:就是指没有非自愿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暂时或偶然的供需失调而造成的失业;自愿失业:指客观上有工作岗位,但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去就业所造成的失业;新古典学派从资本主义经济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出发只承认上面两种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个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二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既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社会上出现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来纠正这种失调;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三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成倍增加;乘数原理的作用:凯恩斯通过“乘数”来强调“有效需求”的作用,既把经济衰退或危机的发生归结为有效需求的缩减投资、消费支出或政府开支的缩减会引起社会总需求按成倍比例缩减,又把扩大总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或政府购买支出以成倍地扩大有效需求,说成是消除经济危机或商业循环的有效手段,从而为倡导国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四凯恩斯的货币工资传统经济学认为: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工资率的变动可以自动调节就业量,劳动力市场是自动实现均衡的,不存在失业;针对传统经济学关于工资率的充分伸缩性的主张凯恩斯提出了“工资刚性”假说;由于工会的集体谈判,使工资向下是刚性的;五凯恩斯的利息理论传统经济学:利率由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具有充分弹性;储蓄支配投资: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有下降刚性;五、凯恩斯政策观点1、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一是提高消费倾向,二是增加投资;2、强调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举债支出;利率调节的货币金融政策;适度贸易顺差的对外贸易政策六、凯恩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1.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有效需求不足2.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节俭有害3.平衡预算——扩张性财政政策4.自由放任——国家干预七、凯恩斯经济学的进步与局限一与传统经济理论相比,凯恩斯经济学的进步之处1着重研究影响国民经济绝对水平总产量、就业量、价格总水平的各种因素,可以加深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与理解;2重视宏观分析,创立了许多宏观经济概念与分析工具,这为具体研究消费、储蓄,投资、就业与国民收入等范畴奠定了基础;3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计量学方法的运用,将理论分析、统计检验和方案论证,三方面融合为一体,相辅相成,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代替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5以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代替经济活动的确定性;6在现代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货币商品经济关系下,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这比传统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前进了一大步;二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1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三条心理规律之上,而经济波动的原因只能来自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特点和性质;用人类心理上的原因来解释国民收入的波动,显然是不完善的;2在流通领域的范围内,凯恩斯的学说触及现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从而是正确的;凯恩斯理论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没有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领域;他的政策建议可以起到治标的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难以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美国二战后的20多年中,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大力推行;但结果是较低的失业率的成就却以其后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代价;4强调经济的宏观方面,却忽视了应有的微观基础;5他的理论过分注重短期,而没有涉及长期的问题 ;6过分注重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而没有涉及动态的分析;新古典综合派一、新古典综合派特征1.理论上的综合: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起来;2.政策上的综合:把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和古典学派的市场机制综合起来;二、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缪尔森1970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佛朗哥·莫迪利安尼、阿瑟·奥肯、阿尔文·汉森、詹姆斯·杜森贝里等等;三、理论一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既有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经济;二现代收入决定论国民收入将在总供求的均衡点上被决定,即当C+S=C+I时,国民收入被决定;C+S=C+I又被称为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等式两边消去C,均衡条件变为S=I; 当:S>I,国民收入收缩;S<I,国民收入扩张;S=I,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修补新古典综合派接受了凯恩斯关于需要通过国家干预才能使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观点,把政府干预纳入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纳入政府干预后总供给=C+S+T总需求=C+I+Gt三经济周期与波动理论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主要有技术改良;人口和领土的动态增长;企业界自信心和活力的波动;内因是加速原理与乘数的结合;四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对滞涨成因的解释:1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了经济的“停滞膨胀”;2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停滞膨胀;萨缪尔森持这种观点;财政支出结构中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使经济在萧条时期物价水平不下跌,甚至促进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无助于尽快消除失业,这样就形成了停滞膨胀;3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来解释停滞膨胀;这主要是托宾和杜森伯里的看法;他认为,劳工市场上的均衡是极少见的情况,在大多数时间里,劳工市场是处于失衡状态的;这里的所谓失衡是指劳工市场上出现的过度需求和过度供给,即空位和失业的存在;从而得出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解释;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思想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新:1.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取代凯恩斯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取代凯恩斯的赤字政策;2.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重来取代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偏重;新剑桥学派一、定义新剑桥学派,又叫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它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在英国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任教,其理论又是背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特征的,所以叫做“新剑桥学派”;二、代表人物琼.罗宾逊皮罗.斯拉法尼古拉斯.卡尔多卢伊季.帕西内蒂三、理论渊源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⑵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⑶斯拉法的理论四、经济理论一特点第一,分析方法上采用历史观,抛弃均衡观第二,强调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二方法论一是坚决主张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五、经济政策主张第一,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不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但认为政府干预的方向不是调节总需求,而是调节收入分配.第二,承认收入分配不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弊端,进而主张政府实施一系列社会政策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不合理分配, 争取一个趋向于均等化的收入分配.六、简要评价积极意义1.新剑桥学派属于比较激进的凯恩斯主义者,他们对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派的批评,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弊端,也有适当的揭露;2.新剑桥学派所做的理论工作对凯恩斯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其价值论和分配论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理论;消极意义1、仍然是在资本主义视野范围内来看问题的,强调的制度因素分析也只不过是某些具体的制度,特别是分配制度的分析,并不涉及根本性制度的分析;2、对于收入分配中所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仅仅局限在原有的范围内,他们所要争取的收入均等化,不过是一种保持资本家利润而使收入分配有所改善的改良主义政策;3、新剑桥学派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真正接受和采纳,更不可能被付诸实施;新奥地利学派与伦敦学派一、定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新自由主义流派;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二、代表人物新奥地利学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塞斯、哈耶克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熊彼特、哈伯勒等人;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坎南、罗宾斯、哈耶克等人;三、学术渊源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2.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时差利息理论四、学派特点1.理论观点带有明显的极端性2.理论观点带有明显的伦理学和心理学色彩3.研究方法上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特点五、哈耶克理论体系一经济周期理论投资过度论凯恩斯:需求不足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根源;哈耶克:货币资本供给不足或投资过度是爆发危机的原因;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在哈耶克看来,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由同一根源产生的,因此,二者完全可以并存;那种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交替关系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政府凭借独占的货币发行权,既会造成失业,也会造成通货膨胀;只要货币发行权仍然垄断在政府手里,那么,靠通货膨胀来治理失业和靠增加失业来解决通货膨胀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三消费者主权论消费者在确定商品生产的数量和类型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者最终要听命于消费者;四货币理论货币非国有化理论所谓“货币非国家化”:是主张取消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废除国家货币制度,而用私营银行的竞争性货币作为国家货币的替代物;其原因在于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后,一旦政府的财政出现困难,政府将通过发行货币来填补财政的缺口,从而根本上破坏了货币的稳定,为通货膨胀打开大门,并造成市场信号失真,经济活动受损;因此必须废除国家发行货币的垄断权,让私人发行货币;六、自由经济政策主张1推崇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经济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上的必然结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尽量运用社会和市场的自发力量,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经济自由主义要求政府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尤其是完善法律,以保证竞争的健康进行;2强调机会平等的自由竞争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3对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批判集体主义并不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集体主义在经济上是低效率的;集体主义与民主政治是不相容的;集体主义与法治是不相容的;集体主义将破坏个人的选择自由现代货币主义一、定义货币主义又称为货币学派或现代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流派,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义,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极力抨击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重新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张执行“单一规则”的货币供给等政策,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货币主义”一词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卡尔·布朗纳于1968年发表的论文<<货币与货币政策的作用>>中首次提出的;二、代表人物弗里德曼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三、理论渊源1.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MV = PTM—流通中的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一般物价水平T—商品劳务交易总量P=MV/T2.庇古“剑桥方程式”:M = kPyMV = PTY => M/P=Y/VM—货币需求量Py表示名义收入K— 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率四、现代货币数量论内容y:持久性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人力财富的比率rm: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即货币的利息率rb: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dt:商品价格的预期报酬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U:非收入方面的因素结论:货币需求是相当稳定的,经济不稳定是由货币供给造成的,货币供给不稳定是由货币当局盲目操纵货币供给造成的;要维持经济稳定必须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五、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剑桥方程的比较分析1剑桥方程把K当作由制度决定了的一个常量;而现代货币数量论则把它当作有限的,可观察到的各个量值, rm,rb,re,1/dT,u的稳定函数;2剑桥方程中的Y是当作现期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量,而现代货币数量论方程中的的Y则是代表恒久性收入;3剑桥方程方程以充分就业假定为前提,Y,K被视为不变的常量,于是便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物价同比例上涨;而弗里德曼不以充分就业假设为前提,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六、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灵活偏好函数的比较分析1凯:Y是指现期收入弗:Y则指恒久性收入;2凯:把货币视为财富持有人手中的一种资产,但他着重于把货币视为债券的相近替代物;弗:认为货币不仅仅是债券的相近替代物,而且也包括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和物质资产资本品、不动产和消费品的相近替代物;3凯:由于强调利息率的作用,认为货币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利息率的传递机制而间接起作用的;M-r-I-Y弗:基于利息率对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较小,认为货币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的国民收入,其变动程序是:M-MV-Y七、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1、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反对实行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2、提倡“收入指数化”3、提倡浮动汇率制,反对固定汇率制4、实行负所得税和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八、评价积极作用1.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提高了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的重视;2.强调有限的政府干预,避免了人们对政府权力的过度滥用;3.负所得税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障方式,对建设福利国家有利;消极作用1.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迄今为止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的经济困境;2.收入指数化方案很难奏效;3.自由汇率制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由于各国拥有的通货的强弱不同,各个国家不可能一律实行浮动汇率制,所以,纯粹浮动汇率制迄今很难存在,在现实世界有的只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一、定义是20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第一代的卢卡斯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201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华莱士和第二代的巴罗、基得兰德等人200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政府若强制控制经济变量,导致经济不稳定;重视预期的概念;二、理性预期的三个基本假设1.最优化行为假设2.市场出清假设3.理性预期假设三、三种预期机制1.静态预期:假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完全按照过去已经发生过的情况来估计和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缺陷:没考虑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2.外推型预期:指的是对一个变量未来值的预期不仅应依据经济变量的过去水平,还应依据该变量的变化方向,公式为:缺陷:没有表示出人们在进行预期时会对过去预期的错误加以修正;3.适应性预期:就是本期的预期价格,不仅要以前一期预期的价格为依据,同时要考虑到前期实际价格与预期价格的差距,因而形成反馈型预期机制四、政策主张1. 经济政策基调:政策无效论政府反周期政策会因公众的理性预期而归于失效,理由是:政府反周期政策的后果均能被公众预期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要么政策目标落空,要么被迫放弃原来的政策;因此最好的政策是没有政策的政策,让市场自发发挥作用;2.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说明财政政策也是无效的;无论是税收融资还是债务融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五、评价1.积极战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有很强的影响力,影响到社会生活理性预期学派比芝加哥学派对自由主义理念的坚持更为极端,是极端的自由主义;芝加哥学派侧重研究货币数量;理性预期学派侧重谈市场机制的神奇作用;2.消极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假定不切合实际市场出清及理性预期假定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无效的命题有失偏颇供给学派一、定义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又一个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是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拉弗、费尔德斯坦等人;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管理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注重供给,主张刺激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张让市场机制更多地自行调节经济;二、代表人物1.极端的供给学派:罗伯特;蒙德尔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欧元之父拉弗2.温和的供给学派:费尔德斯坦三、供给学派的特点由需求分析转向供给分析复活萨伊定律倡导经济自由主义偏重政策研究四、基本理论一拉弗曲线二通货膨胀理论1.定义凯恩斯主义:需求膨胀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主义:货币过多引起通货膨胀;供给学派:从供给角度给出了解释——需求过多,供给不足 ;2.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税收、税制和相关的制度引起的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所导致的生产率下降,与政府规模扩大相伴的非生产性开支过多,这些因素使价格居高不下;3. 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1.削减政府规模或提高政府效率;2.鼓励生产和革新,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 ;3.减税;减税后只要投资率及生产率上升,生产增长,那么,通货膨胀会自然消失;4.调整税收结构;政府应多削减投资和资本收益税,少削减所得税;最糟糕的减税方案是在降低所得税的同时提高投资税;三费尔德斯坦曲线费尔德斯坦曲线旨在说明财政赤字对通胀、资本形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在存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举债或扩大货币供应来弥补赤字,或两种手法并用;1增大货币发行量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2发行政府债券会对私人有价证券产生挤出效应,因此,举债有降低资本形成率的效应;五、政策主张1减税,尤其是削减边际税率2保证无通胀增长,必须恢复金本位制3减少政府干预,更多地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4削减政府社会支出六、评价1.合理性1它对于当时美国经济情况的看法和对凯恩斯主义恶果的揭露,是符合现实的;2对经济中供给方面的强调,也是有合理成分的,这也是对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继承和恢复;3它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整政府干预的内容和作用方向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2.局限性理论上无多少创新,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也和凯恩斯学派一样,从这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供给学派在美国的实践也不是很成功,没有取得显着成效;新制度经济学一、定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复归过程中兴起的一个较有影响的新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名称是由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森最早提出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科斯和诺斯等人;该学派不仅注意从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出发,而且注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二、代表人物科斯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斯199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姆森200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张五常三、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改新古典经济学家是在不考虑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条件下,将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两大基本假定”和“—个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基本假定一: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基本假定二: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一个基本信条:市场充分自由竞争能够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好的程度修改一:认为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定;修改二:主张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四、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一交易成本理论。

经济学五大理论

经济学五大理论

经济学五大理论
经济学的五大理论包括实用主义,行为主义,新古典主义,发展
经济学和结构性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最古老和最基本的经济学传统理论,最早被Adam
Smith提出。

它强调个体行为、交换和市场过程,认为个体旨在最大化
他们的自身收入。

它将人类要求分为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并研究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如何影响社会和经济。

行为主义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它认为经济系统是由不同行
为方式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它通过观察和研究如何影响和调节人们行
为来演绎经济原理,以及如何改变行为主体和经济政策来最大化福利。

新古典主义理论也被称为“自由市场理论”,它建立在实用主义
和行为主义之上,重点在于认识市场过程中的供求关系,以及市场的
均衡状态。

它认为市场内的供需平衡会最终达成,并且这种平衡状态
下的价格会大致低于政府干预后的价格。

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是,经济体系的发展受到市场力量和政府
政策的共同作用的影响。

它重视劳动力和资本的分配以及市场价格的
调控,关注最小步长如何改变经济结构,以改善社会生活水平和增加
生产力。

结构实用主义理论是一种深远的理论,它认为,经济发展不仅与
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有关,而且受到社会结构乃至文化因素的影响。

它重视政策制定和改革的实施,注重改变社会结构的机会成本,以及
在人口和资源的利用方面的效率。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种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资源。

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代表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心凯恩斯主义。

非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产生的、非市场选择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是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市场的选择是什么、非市场决策是如何进行的。

西方经济学非主流派代表有: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

一古典经济学定义:(1)凯恩斯将自己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作“古典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到凯恩斯《通论》出版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

假设:(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消费者与生产商)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他们具有稳定的预期,并且没有货币幻觉;(2)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都拥有关于市场条件、交易对象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因此供求双方不可能相互欺骗;(3)完全竞争假设:每个经济当事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们的行为无法影响市场价格;(4)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不存在持续短缺或持续过剩。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生产函数:()K N Af y ,= 其中,0'>=dNdy f ,但是0''<f 。

短期生产函数,技术与资本投入保持不变,劳动投入为唯一可变要素,且边际产出大于零并递减; 劳动需求满足:PW dN dy = 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 劳动供给:⎪⎭⎫ ⎝⎛=P W N N s s 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且实际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实际工资上升,休闲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减少休闲,增加劳动供给)大于其收入效应(实际工资上升,收入增加,对休闲的消费增加)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劳动市场均衡:⎪⎭⎫ ⎝⎛=⎪⎭⎫ ⎝⎛P W N P W N d s ; 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PT MV =;现金余额方程式:kPy kY M ==。

参考资料――经济学流派――正文

参考资料――经济学流派――正文
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结 合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
04
经济学流派的比较 和评价
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比较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反对政府干 预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 对政府干预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主张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
奥地利经济学派:强调市场自发秩序,反 对政府干预
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 主张稳定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主义: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 代表,强调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新古典经济学: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 代表,强调市场自由和微观经济
制度经济学:以道格拉斯·诺斯为代表, 强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以丹尼尔·卡尼曼、阿莫 斯·特沃斯基为代表,强调心理学对经 济行为的影响
经济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古典经济学:18世纪,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强 调自由市场经济
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将成为未来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将成为未来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如金融经济 学、产业经济学等。
05
经济学流派与中国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主要观点:市场机制是资源 配置的最佳方式,政府干预
应最小化
政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 财政紧缩、货币政策等
新自由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哈耶克等 核心观点:自由市场经济、私有化、全球化 政策主张: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放松管制 影响:对全球经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凯恩斯主义学派
创始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政策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

经济学的各流派总结,大家多提提意见!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1712~1780)《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代表人物:魁奈[法国](1694~1774)《经济表》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由于短期下,劳动、资本、技术水平都不太可能大幅度变动,因此产出维持在原有的充分就业水平。

加上工资可以自由调整,若有失业,工资会下降直到失业消失为止。

所以没有失业问题。

5)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政府的干涉只能影响需求的变动,徒增物价的波动,对实际产出无益。

在长期,政府可以提高储蓄率或增加资本积累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来增加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低、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 (1767~1832)《政治经济学概论》李嘉图[英国]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1776~1834)《人口原理》约翰·穆勒[英国] (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指由萨伊奠基、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别

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别

当代西方经济学派别当代西方经济学派是指20世纪以来影响深远的一系列经济学理论和思想流派。

本文将介绍几个当代西方经济学派的代表以及它们的主要观点。

I. 新古典主义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派之一。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主张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机制,追求市场自由和个体理性行为。

供求关系在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均衡价格也是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

II. 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

结构主义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问题,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发挥积极的角色,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III. 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关注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奥利弗·威廉姆森、道格拉斯·诺斯等。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市场交换并非完全摒弃规则,而是基于一定的制度框架进行,制度对市场行为有重要影响。

IV. 进化经济学派进化经济学派认为经济行为和结构是逐渐演化、适应环境的结果。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克洛夫、布莱恩·亚瑟等。

进化经济学从生物学的进化原理中借鉴,将经济行为视为一种适应和学习的过程,强调演化和创新对经济系统的重要性。

V. 行为经济学派行为经济学派认为人们的经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塞勒等。

行为经济学关注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行为偏差,通过实验证据研究人们的行为模式,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经济学派涵盖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多种视角。

不同的经济学派在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政策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了解并综合运用这些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将更有利于问题的全面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经济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经济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经济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第一节经济学流派概述经济学理论也是在各大流派的论战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研究各个流派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了解它是如何为发展经济服务的,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经济学发展变化的趋势,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而且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的价值。

一、经济学流派划分标准二、经济学流派的发展演变●1.早期经济思想(公元4世纪~公元15世纪)●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虽然经济生活比较简单,但是中世纪时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很多经济问题发表过杰出的见解,这些见解成为经济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早期的经济思想只是零星的依附于其他学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亚里士多德YɑlishiduodeAristotle古希腊思想家。

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伊拉城,该城是安德罗斯人在哈尔基季基半岛上的一个殖民地。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

亚里士多德青年时代曾在雅典柏拉图的“阿卡德米亚”学园中学习,前后约20年。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小亚细亚地区讲学,开始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活动。

公元前343年,他受聘担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335年重返雅典,创办学园,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

他的丰富的著作实际上总结了公元前4世纪以前希腊科学的成就,对后来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名著中。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希腊奴隶制开始进入危机和衰落的年代。

他提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家组织,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亚里士多德把“家庭管理”(经济)作为政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比色诺芬更加精确地规定了“家庭管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他认为,“家庭管理”一是研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是研究致富的技术。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经济学流派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样。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经济学流派及其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流派是经济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市场与个体追求利己的理念。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可以通过自发的竞争和专业化分工来达到最佳福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卡尔·马克思。

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交换过程,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和工人阶级的革命。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20世纪初的大萧条导致了对古典经济学的质疑,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他认为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对经济进行扩张或收缩,以应对经济衰退和失业。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在20世纪后期兴起,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个体的自由选择。

他们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并提倡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

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流派,其代表人物是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模式。

行为经济学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假设,提出了人们在决策时常常存在的心理偏向和限制。

除了以上几个流派之外,还有新制度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这些流派在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各有侧重,并通过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不同解释和分析,为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

这些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为我们理解经济运行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方法。

一、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诞生于 17 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主张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亚当·斯密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一过程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人们,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理论。

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在不同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福利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典经济学派的一些假设和结论逐渐受到了挑战。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19 世纪 70 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兴起。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瓦尔拉斯等。

新古典经济学派在古典经济学派的基础上,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使经济学的分析更加精确和科学。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供求均衡价格理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的,当供求达到均衡时,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马歇尔还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进一步完善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瓦尔拉斯则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

他试图通过数学方法证明,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可以通过供求关系达到均衡状态。

新古典经济学派强调市场的有效性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均衡。

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

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

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内容介绍:经济学派,是为研究经济学的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和政策主张的一系列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本文为你介绍经济学的十大主流学派,读完本文需要3分钟。

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2.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其理论以叛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著称,所以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2.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⑵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主要流派

经济学主要流派
特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关注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强调阶 级斗争和经济危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
代表人物与著作
代表人物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等。
著作
《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主要观点与理论
主要观点
主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存在剥削和阶级斗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增加而 增加,但在新增收入中用于增 加消费的部分会越来越少。
投资边际效率递减
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利润率 递减,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05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 逐渐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以修正和补 充传统凯恩斯主义为主旨,强调非市场因素 (政府干预)在调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与著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阿尔文·汉森:《凯恩斯学说指南》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主要观点与理论
乘数效应
凯恩斯认为政府投资可以产生 数倍于原始投资的收益,通过
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增长。
流动性陷阱
指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 货币供应增加无法再刺激投资 和消费,经济陷入停滞。
特点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 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波动,同时强调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非
完全竞争性,以及工资和价格的粘性。
代表人物与著作
代表人物
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等。
著作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自由贸易的神话》等。
主要观点与理论
要点一
主要观点

经济学流派

经济学流派

经济学流派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理论: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所以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2、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制度发展影响名义变量,但不影响真实变量。

3、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4、萨伊定律:供给创造了它自身的需求,更多的供给表示有更多的需求,需求量始终与供给量作同比例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

因而不存在需求不足,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大量的失业。

5、充分就业: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即没有非自愿失业。

6、逆向选择: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7、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按相同方向变动,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率伴随着越来越高的失业率。

8、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价格粘性: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

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10、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50~60年代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形成的一个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支派。

新剑桥学派以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作为自己经济理论研究的历史使命,强调历史分析,反对均衡分析;主张经济理论的统一性、反对折中主义。

11、理性预期: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12、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经济学的发展史和流派

经济学的发展史和流派

经济学的发展史和流派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制定行为策略的学科。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8世纪末期以来开始形成,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的发展史和流派。

一、经济学的发展史1. 古代经济学古代时期,经济活动主要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交换活动十分有限。

就经济思想而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货币流通等理论。

2. 中世纪经济学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占主导地位,教会主张守望恐惧,鼓吹清贫敬祷。

因而时期的经济学思想十分严重受到宗教观念的影响,整个时期的经济学学说以农村为主。

3. 商业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学14世纪欧洲城市商业兴起,工场生产发展,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转变。

17世纪初期,亚当·斯密决定离开贸易,开始探讨经济学的本质。

他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4. 19世纪的经济学19世纪是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马尔萨斯创立了人口学派,大卫·里卡多则主张“古典政治经济学”,杰里米·本特姆恩则开创了边际革命学派。

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等理论。

5. 现代经济学20世纪是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时期。

约瑟夫·阿洛奇创立了纯理论经济学,建立了经济学的数学基础。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倡导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凯恩斯主义”。

米尔顿·弗里德曼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创立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二、经济学的流派1. 古典经济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自我调节,边际效用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否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推崇计划经济;代表人物:卢森堡、列宁、斯大林。

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预防经济危机发生;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4. 新古典经济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自我调节,主张企业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是有原因的。富,是有道理的。 • 所以,从零起步,陪伴你,激励我,逼自己学 点经济学。
• 先记住这几个名字:
• 古典经济学派 亚当斯密(1723-1790) 萨伊(1767-1832) 李嘉图(1772-1823) • 奥地利学派 门格尔(1840-1921) 庞巴维克(1851-1914) 维塞尔(1812-1878) • 新古典学派 马歇尔(1842-1924) •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1883-1946) • 新自由主义 哈耶克(1899-1992) • 新剑桥学派 琼·罗宾逊(1903-1983) • 公共选择学派 布坎南(1919-2013) • 货币学派 弗里德曼(1912-2006) • 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1915-2009) • 理性预期学派 卢卡斯(1937- ) • 供给学派 拉弗(1941- ) 费尔德斯坦(1939- )
• 李嘉图认为:政府税收是用于政府支出,因而也具非生产性。税收具有妨碍 生产和耕种的通病,给生产带来负担。最好的财政计划就是节流,最好的赋 税就是税额最少的赋税。税收不论来自收入还是来自资本,都是对积累的减 少。
• 他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基本原则是:“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正 是这样一条原则,决定了葡萄酒应该在法国或葡萄牙生产,玉米应该在美国 或波兰生产,而机器和其他商品应该在英国生产。这种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 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
• 最典型的应用事例就是我们今天的国际贸易全球化。
• 古典经济学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倡导自由贸易、市法,把经济学划分为财 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消费三部分。生产不创 造物质,只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如土地等)协同创造产品,提供 效用,从而协同创造价值。他完全否定劳动决定商品价 值的观点,坚持斯密的庸俗观点:即工资、利润和地租 这三种收入构成价值,它们组成商品的生产费用,然后, 用生产费用来决定价值。资本、土地如同劳动一样能提 供生产性服务,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劳动得到工资、 资本得到利润、土地得到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公 式。他又把利润划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使用资本 所付的利息,是对企业家从事冒险、监督和管理企业的 报酬,这种企业家的“智力和才能”应得到最高比例的 报酬。特殊技能的工人也是一种“资本积累”,也会获 得象企业家那样的报酬,他称其为“劳动利润”。
么“野蛮人”敲不开格力集团的门,反而成了“害人精”?为什么傻 大黑粗 的煤炭、钢铁、有色疯狂暴涨,利润暴增?为什么贵州茅台市值过万 亿,股 价奔千元呢? 以上都与普通人无关,关键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没有预想到这些呢?
•因为:我们不懂经济学。 不懂经济学,就不知道经济发展的规律。 不懂经济学,就不知道政府作出决策的原 因。不懂经济学,就不知道产业发展的前 景。不懂经济学,就不能够利用经济规律 理财致富。
•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 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 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肯定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 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 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认 为通过人类的利己之心和“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亚当·斯密 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首创者,也为资本主义发展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 依据。
• 萨伊认为:如果一种产品难于脱销而产生过剩,并非由 于缺乏货币,而是由于某些产品生产过少所致,鼓励消 费无益,重要在于激励生产。在理想状态下,普遍生产 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 在经济学史上,争议最大的经济学家就是萨伊。李嘉图 称赞他,凯恩斯批判他,供给学派又把萨伊定律奉为真 理。
• 1817年,英国的李嘉图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认为:价值区分为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有用性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标准,一件商品 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此件商品所 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重商主义
• 16~17世纪出现了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 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典型代表是英国、法国、西班 牙、葡萄牙实施的殖民策略,瓜分世界狂潮,两次鸦片战争的思想根源。
古典经济学派
• 17世纪以后,资产阶级兴起,但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 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主导经济思想, 无论中外。
经济学基础(1) ---看懂经济学理论流派
先提几个和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
• 房价会跌吗?物价会涨吗?人民币会贬值吗?央行会加息吗?
• 为什么李嘉诚抛售大陆和香港资产?为什么王健林走轻资产路线? 为什么海航集团赔本卖出海外资产?
• 为什么宝能集团“野蛮人”姚振华敢买万科A,两年账面盈利677亿 元?为什
• 1803年,法国拿破仑时期的萨伊发表《政治经济学概论》,提 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Supplycreates its own demand)。这个意思是说,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 生产活动,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欲望,就是为 了想将其所生产的物品与他人换取物品或服务。萨伊定律否定 生产过剩的存在,认为商品买卖实质上是商品交换,货币只在 刹那间起媒介作用。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 卖者,买卖是完全统一的。因此,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 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局部供求不一致也会因 价格机制的调节而达到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