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他这一生大概玩 遍了18个省,到 过206个县,登 过80多座山, 浏览过60多条 江河和20多个 湖潭……
《望庐山瀑布》
知作者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 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的诗歌散失不少,至今 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
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 写,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表达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 山的歌颂,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怀。
总结学法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一、结合注释 二、看图想象画面 三、抓关键词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李白50多岁)春天,李白因永王 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重庆。行至白帝城 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 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 《白帝下江陵》。
明诗意
朝辞白帝彩云间
意思:早晨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云雾缭绕的白帝城
明诗意
千里江陵一日还
1200里 白帝城————————江陵
想象画面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明诗意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心情如何?
想象到什么?
朗读古诗
早发① ②白帝城
[唐] 李 白 ③朝辞白帝彩④ 云间, 千里⑤江陵línɡ 一日还。
y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⑥ c重hónɡ山。
①发:启程。 ②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白帝山上。 ③朝:早晨。辞:告别。 ④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 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 佛耸入云间。 ⑤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⑥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 许多。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 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与杜甫合称为“大李 杜”,存世诗文千余篇,代 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 等。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
天门中断楚江开,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江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相峙而立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 孤帆一片日边来。 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读通古诗。 解: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想:想象古诗的画面。 悟:朗读并感悟作者的情感。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
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若隐若现,此时的青山仿佛处于 山色空蒙雨亦奇。仙境。
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
欲把西湖比西子,雅装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
淡妆浓抹总相宜。Leabharlann 雨,都神韵独特。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潋滟晴方好, 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 ,
总相宜。
课后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 2.默写《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东流至此回。 两岸 相对出, 一片 来。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 人。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 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 一,代表作有《东坡乐府》 等。
mǒ(淡抹浓妆) 抹
mā(抹布)
读:读通古诗。 解: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想:想象古诗的画面。 悟:朗读并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上《古诗三首》精品课件(第一课时 示儿)
爱国人物故事
屈原 自投汨罗江
林则徐 虎门销烟
苏武牧羊 十九载心不改
示儿
[宋]陆 游
陆游 (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其诗抒发政治抱负, 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 屈辱求和……,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 统一的强烈感情。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给……看 交代了写作对象
示儿
◎
同“原”,本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什么都没有了 表现了诗人面对死亡的_释__然___与__豁__达__。
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只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 统一
但
万事空
九州同
全诗的诗眼是__悲__。理解其含义。
祖国没有统一
悲伤
百姓流离失所
爱国情
悲愤
统治者屈辱求和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 没有了,只是看不见国家统一,我感到很 悲伤。
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要
你们的父亲
诗人临终前的愿望是什么?从中我们可
以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
北定中原
告乃翁
与前面两句相比,后两句情感有何变化?
前两句: 后两句:
课外找来陆游的其他诗作读一读,体会 诗人的情感。
推荐篇目:《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书愤》《枕头作》等。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 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 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 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 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nǎi
家祭 乃翁
祭
上下结构
乃
2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寻隐者不遇》、《池上》、《小儿垂钓》三首古诗。
这三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风采,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解释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三首古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诗阅读技巧,如注重韵律、理解意境、品味词句等,培养对古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三首古诗,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妙之处,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来培养。
2. 古诗的意境和词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词句理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需要通过讲解和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古诗朗读录音、黑板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三首古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播放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并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3. 讲解:逐句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词句。
4. 背诵:让学生分组背诵三首古诗,培养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2. 内容:三首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基本内容、意境和词句理解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和背诵:回家后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还记得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 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降 费 须逊输
感知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
古诗大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 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读完了《雪梅》这首 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 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古诗精讲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暮江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诗——《题西林壁》《雪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残 )( 阳 ) 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4《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第一课时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历来是文人墨客争相描写的季节。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理解诗题
zènɡ 赠刘景文
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诗。
夜 夜晚 书 写下
看到的景
所象 见
诗人在夜里写下所见到的景象。
山行 “行〞即行走。 在山林中行走、游览。
朗读古诗 自由朗读课文,把三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根据课文填空,把字写端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理解诗句 根据古诗右侧的注释和你的理讲解说词语的
意思,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霜叶 经霜的枫叶。 荷尽 荷花枯萎,荷叶开败的样子。 橙黄橘绿 橙子金黄,橘子青绿,形容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
理解诗句 请你说说诗句的意思。
借助注释 联络生活
参照插图 想象画面
理解诗句 各小组选择一首诗进展汇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理解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欢 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被秋 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理解诗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 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 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理解诗句 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画面,读出古诗描绘
的不同风光。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高昂上扬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唐 杜牧
宋 苏轼
宋 叶绍翁
远上寒山石径斜, 荷尽已无擎雨盖,萧萧梧叶送寒声,
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江上秋风动客情。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知有儿童挑促织,
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课件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冲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从中间断裂。
指江水流到这里回旋澎湃。描写了长 江水经过天门山时漩涡汹涌的景象。
诗意: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主 要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 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解诗题
抓住关键字,理解题目意思。
望天门山
看,统领全诗
地点
读了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自由读望古天诗门,山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单元导思
古往今来,众 多文人墨客从心底 发出感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朗读链接
学习《望天门山》,感悟磅礴之美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第一次离开 自己的家乡四川,他乘船顺着长江东下, 被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 的雄奇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 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提示:点击生字 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的雄伟秀丽,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朗读链接
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21张PPT)
第一课时
很多诗人都爱描写 山川美景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首描写黄河的古诗
第一课时
浪淘沙(其一)
第一课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朝 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代表作品有《陋 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 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 ,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 ,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 气势。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刘禹锡写 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 ,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类似。刘禹锡 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 ,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刘禹锡 期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 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表现出
逆、流直而冲上九霄的豪迈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 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 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 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 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情。我 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 点的事物或人们。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 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 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 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心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
谢谢大家
资料链接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 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的 《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 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 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张骞追溯 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初夏在田 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繁
昼出/耘田/夜绩麻,
忙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从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靠近 你仿佛看到了村庄里怎样的劳动画面?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zhēnɡ
彩丝穿取当银钲。 qìnɡ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
你从诗中哪些关键词感受到这些孩子的活泼好玩?
脱冰——穿冰——敲冰——冰碎了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同桌合作:一人读一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 面?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说一说,这两首诗中的儿童在玩什么?
课后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 内容改写成小短文。
1.以诗歌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丰富 画面,语言生动。
2.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 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南宋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其 诗题材丰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与日常生活,诗风独具特色,世称 “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银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玉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三首 祖父的园子 月是故乡明 梅花魂
(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
状元成才路
写出了春天泥沙湿润柔暖的特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诗意: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 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 泥筑巢。河滩上的沙子被 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 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
绝句
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
作。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
拓展积累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业布置:
1.背诵《绝句》 2.默写《绝句》 3.给《绝句》这首诗配画,完成一幅手绘画。 4.练习书写“融、燕、鸳、鸯” 四个生字。每个 生字写3遍。写拼音,并且给每个字组两个词
一起唱古诗
下课啦
代表作:《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检测题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A.诗仙
√B.诗圣
绝句 fǔ
【唐】杜甫
春季太阳 迟 日/江 山/丽,
落山渐晚。
/ / 春 风 花 草 香。 状元成才路
燕
yān(燕山) yàn( 燕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唐 ] 杜 甫 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
迟 日 江 山 丽 , 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
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
春 风 花 草 香 。 悦情怀的表露。
泥 融 飞 燕 子 , 动态
沙 暖 睡 鸳 鸯 。 静态
《绝句》描绘了
一幅春天到来,万物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复苏、山水秀丽的迷
人画面。
/ / 泥 融 飞 燕 子, 这里指泥 状元成才路
17.古诗三首【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24张PPT) 图文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
从不喜欢装深沉
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
忽然也晃了神” 我们本就是这世界上的凡夫俗子,会吃 喝拉撒 ,会犯 错,会 动感情 ,会难 过。所 以,不 管我们 赢得了 多少掌 声,受 到了多 少尊重 ,夜晚 褪去光 环的时 候,我 们都是 一个嘴 巴两只 眼睛的 凡人。
我喜欢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听悲伤的旋律 ,然后 不言不 语的坐 在公交 车上看 风景, 因为是 一闪而 过,就 像是所 有不愉 快一样 全部一 闪而过 ,然后 在下个 路口重 新开始 。迷茫 的时候 ,我听 《远方 》,我 写多愁 善感的 文字。 难过的 时候, 我喜欢 独处, 一言不 发的感 受空气 里心跳 的声音 ,偶尔 也会黯 然神伤 。放空 的时候 ,我听 老歌, 老情歌 ,每一 次听都 会感叹 岁月带 给我们 的获得 和失去 ,会让 人陷入 一种虚 无的境 地,会 怀念当 时听那 首歌时 的情景 ,只不 过时过 境迁, 再也没 有当年 的时光 了。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 词》《乌衣巷》等。
写作背景
《浪淘沙(其一)》是刘禹锡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 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 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 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出神入化,与李白的 《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 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 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 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径直。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 家。”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 女的神话传说。
课文主旨
歌颂黄河的气势宏大,抒发了诗人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江南春
诗文导入
江南水乡,处处青砖黛瓦,红墙白塔。所 目及之处,无处不风景,无处不画意,是古往 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 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地环绕着 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推门 而入,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按怎样的次序写景? 整首诗反应了作者怎样的生活乐趣?
酒旗风: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曾经建都 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译文
广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 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 山下的,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 建造的许许多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 台掩映在迷漫的烟雨之中。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意
万里黄河弯曲折曲挟带着泥沙,波 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 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 织女的家。
解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黄河流经挟带大量泥沙。
解析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曲折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势。
诗人在欣赏江南明艳、而迷漫风景的同时,面对烟雨中 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有哪些感慨?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两岸青山相对出
思考: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当你坐车或骑车 行驶在路上的时候, 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 怎样的感受?
这里的“出”字使 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 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 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 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 诗人的喜悦之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写字
duàn chǔ zhì
ɡū
fān
断楚至孤帆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பைடு நூலகம்duàn
左半部分先写“米”再写 竖折,“米”要写得瘦长 些,捺变为点。右半部分 “斤”的竖撇要穿插到左 半部分的下面,竖要垂直, 保持整个字的稳定。
任务一:初读感知,理解诗意 任务二:抓住动词,想象画面 任务三:再读探究,总结写法
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山?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览了许 多名山古川,写下了流传千古 的诗歌。他就是我们的诗仙—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 的雄姿,下句点明“望”的立 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 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 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
结构梳理
天门中断 楚江开
长孤
望 天
碧水东流
山水相映 江 帆
至此回
灵乘
门 青山 山
孤帆
相对出 以动写静
日边来
秀风 浩破 荡浪
chǔ
上半部分的“林”要写 得扁些,捺变为点。下 半部分要舒展,横钩在 横中线,捺是主笔,要 写得平缓舒展。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欣赏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 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闪烁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你最 喜欢哪首,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古诗三首
fú rónɡ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luò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第二 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 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壶。
冰望清着玉朋洁友、远坚去持的操背守影的,信王念昌。 龄决绝地转身,再也没有回 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关于王昌龄你 都知道哪些?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 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与王之涣、 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均有交往。
文学成就: 其诗缜密而思清,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五古 和绝句,尤以七绝成就最高,人称“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 《闺怨》等。
名言佳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明诗意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当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的时候,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一想
《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
此除诗作秋于雨天自宝元然年的(74寒2年意),之王外昌龄,当还时为有江什宁么丞。令辛作渐是者王 感昌龄到的寒朋友意,与这孤次拟独由的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第1课时-优课件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涯。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美好 浪漫 诗意 奇丽 ......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写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 镇割据,宦官专权。贞元二十一年(公 元805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 新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虽回京,不久 后又被贬为夔州、和州刺史,被贬时间 长达20余年。不少学者认为这首诗是诗 人在夔州被贬时期所作。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 唐教坊曲名,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白居易把它改创为 诗题,后又用为词牌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 共九首,此为其一。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介绍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出 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 复用,官至礼部尚书。其诗通 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 治内容。《竹枝词》、《柳枝 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 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 面之作。著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性格豪迈,他的很多诗 也写得有豪气,故被白居易称 为“诗豪”。
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藩镇割据、宦 官专权。
宪宗当政后,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 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 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 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 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五年级语文上册_《古诗三首》优质课件(第一课时)
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
空
悲
北定 家祭
《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和 陆游生活在同一朝代,下面我们 来学《题临安邸》。
作者简介
一起解诗题
南宋京城
题临安邸
题写
旅店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一起解诗意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停止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 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背景资料
达官贵人在这里不是商讨 恢复中原的大计,而是天 天寻欢作乐,因此作者愤 怒质问。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简直
北宋京城
思考:南宋权贵们为什么把杭州 当作汴州?作者对达官贵人“直把杭 州作汴州”的现实持什么态度?
气愤
担忧
一语双关。 ①自然界
达官显贵
的春风。 暖风熏得游人醉,
②社会上 颓废之风。
南宋偏安
建炎元年(1127)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 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经历了“富平之战”, 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 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 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 国策。
西湖歌舞几时休?
熏
hánɡ
杭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熏
不要写成“重”
主题概括
《示儿》这首诗是诗人的 遗嘱 。通过抒发自 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 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_爱__国__情__怀__。
《题临安邸》是一首讽刺诗,讽刺南宋权贵 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 风熏得 纸醉金迷 , 醉生梦死 , 苟且偷安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傍晚 夜晚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傍晚 夕阳西沉 晚霞映江
换成“射”或 “照”,可以吗?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看一看
想一想
运用多种感官 进行观察
听一听
摸一摸
闻一闻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降
jiàng (下降)(降落) xiáng (投降)(降服)
阁 gé(阁下)(楼阁)
暮江吟
〔暮〕傍晚。 〔江〕江边。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傍晚 夕阳西沉 晚霞映江 夜晚 弯月初升 露珠晶莹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 夕阳西沉 晚霞映江
喜 爱
之
夜晚 弯月初升 露珠晶莹 情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
。
,
。
步骤 初读
读准读通
再读 理解诗意
品读 品味诗境
背诵 内化积累
延伸 拓展阅读
方法
看插图
读注释
想画面
品写法
悟情感
我会写
mù
yín
暮吟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课后作业
1.背一景色的古诗,并读一读。
六上第18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共17张PPT)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浑美丽的景象,抒发 自己豪迈的气势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祖国 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这首诗。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黄》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 健,笔锋锋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 《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 生 活力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字词梳理
结构: 左右 部首: 氵 组词: 天涯 造句: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写指点:“氵”部首不宜过大,右部注意笔画的舒展。
我会写
理解词语
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 转变很多。九,在古 代表示多数。
九曲黄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 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 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 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品读感悟
讨论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诗人见到源远流长的黄河心中大为感叹,展开了丰富的 想象:第一句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句 以 “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 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 神话世界——如果顺着那条黄河上去,可能会去到银河, 能去到牛织女的家吧!
品读感悟
这首诗前两句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
第一课时
祖国江山美如画,千言万语夸不完。
天门山
洞庭湖
西湖
学习活动一 小组合作学习本课 生字词
duàn chǔ zhì ɡū fān
断楚至孤帆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 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 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 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道这一单元的主 题是什么吗
古诗三首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滨 美丽的小兴安岭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环绕一个意思写。
热爱祖国的壮 美山河
我国的古诗词内 容非常宽泛,但是 描写祖国美丽风景 的张很大比例
谁来说一说17课 的古诗都写了哪些 美景
我好像看到在雄伟的天门山 映衬下,宽阔的江面上驶来一艘 小船。
读了诗句,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 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 雄丽的风景,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 的胸襟。
唐
李白
断开 流
课外阅读
黄鹤楼
学习活动三 熟读古诗 划分停顿
天门山 孤零零的船
长江 太阳
品析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想一想:青山不会动,诗人 为什么说它“出”?孤帆怎么 “来”呢?
诗人是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来描写 两岸青山的,生动地写出了青山迎面而 来的动态美。
五上《古诗三首》教学课件1(第一课时 示儿)
民族之情 国家之爱
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 “告乃翁”?
不可知 告乃翁
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 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 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怀, 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 此情感天动地、可泣鬼神!
拓 展 延 伸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的另一篇佳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宋]陆 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品
悟
借助注释,解读诗意,说说诗
诗 人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情
示儿
同“原”,本来。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品
悟
借助注释,解读诗意,说说诗
诗 人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情
示儿
[宋]陆 游 只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总
结 诗
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
篇 时,一面是权贵们寻欢作乐的场景,
一面是爱国诗人临终前还在盼望祖
国统一的情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
面同时呈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
诗人临终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透 过这份临终嘱托,你感受到诗人一颗怎样 的心?
就在陆游临终之际还在盼望统一 的时候,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 什么去了呢?
题临安邸
背
景
介
公元1126—1127年,金人攻陷
绍 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
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
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品
悟
借助注释,解读诗意,说说诗
诗 人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情
示儿
[宋]陆 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袋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 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 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 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 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 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 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郭知运搜集 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 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 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他们的题目一样, 内容不一样。
上下结构
塞秦杰
左右结构
征词催 醉雄项
独体结构
亦鬼
识字方法
减一减: 迹-辶=亦
换一换: 顶-丁+工=项
zuì
醉
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字源: (会意):小篆
隶书
重点字指导
qín
秦
音序:Q 部首:禾 组词:秦朝 秦代
书写指导:一撇贯穿三横,捺 在横下起笔,撇和捺要舒展, 下边要窄小,最后一笔是点。
cí
二、朗读古诗
听老师朗读古诗,注意听清古诗的节奏。把 不懂的字用笔画出来。
三、生字新词
我会认
sài qín zhēng jiàng jié
塞秦征
将杰
多音字
将
jiàng(将领) jiāng(将来)
造句:整装待发的将(jiàng)士 们将(jiāng)要奔赴前线。
我会写
塞秦征词 催醉 杰 亦雄项
生字归类
王翰:字子羽,唐代 边塞诗人。其诗载于 《全唐诗》有14首。 他的诗多豪放壮丽之 句,可惜很多已散失, 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 的是他的《凉州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 表词人,有“千古第一 才女”之称,她经历了 北宋末年的战乱,对战 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颇 有感触,有《易安词》 留世。
1.会写生字词。 2.朗读三首古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古 诗的意思。
君莫笑: 你不要笑话。 鬼雄: 鬼中的雄杰,用于称颂壮烈死去的人。 思项羽: 怀念项羽。
四、整体感知
默读古诗,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出塞》作者是 唐代 诗人 王昌龄 。这是一首 著名的 边塞 诗,《凉州词》作者是 唐代 诗 人 王翰 。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惧, “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 概。《夏日绝句》作者是 宋代 诗人 李清照 。前 两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生为人 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序:C 部首:讠 组í 词:歌词 词语
书写指导:讠要窄小,横折钩 写得舒展,整个字体左窄右宽。
jié
杰
音序:J 部首:灬 组词:豪杰 俊杰
书写指导:整个字上窄下宽, 下面的四点要能托住上面的部 分,木字中竖稍短,一撇一捺 要写得舒展,下边四点距离均 匀,首点与其他三点写法不同。
词语理解
人未还: 出征的将士没有归来。 度阴山: 越过阴山这道天然屏障。 欲饮: 正要举杯痛饮。
部编四年级上册教 学课件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边疆的战争不断,不少诗
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活的边塞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组表现爱国主 题的古诗,体会古人深深的爱国之情。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 756),字少伯,唐代长安 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 “七绝胜手”之称。他的 诗多写边塞生活,风格雄 浑,音调高昂,现存诗一 百八十余首,《出塞》 《从军行》《芙蓉楼送辛 渐》是他最有名的诗篇。
五、当堂检测
1.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hái )
√
还(hái huán)来就菊花
√
但使龙城飞将(jiàng jiāng )在
√
将(jiāng jiàng)军百战死
√
2.选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
中“飞将”指的是(A )。
A.李广
B.岳飞
C.文天祥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