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
【丽江地图·文化】路西村傈僳族的民风民俗
【丽江地图·文化】路西村傈僳族的民风民俗丽江文艺▏丽江地图 | 文化 | 傈僳族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施蛮”、“栗蛮”及“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
元明时多受丽江等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人在头人“阔幕毕庞”的率领下,向滇西北的怒江等地区迁徙。
在17--19世纪的清朝统治时期,傈僳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多次迁徙,大多隐居于深山峡谷之中。
在路西境内的拉课剑盘,至今还有当年傈僳族起义军与清朝官兵厮杀的战场遗址和当地傈僳族头领的坟墓“英雄坟”。
傈僳族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
路西村委会现有人口2735人,其中傈僳族就占1938人,居住在路西村的其它民族也都会说傈僳语,路西村傈僳族的傈僳语很独特,跟周边黎明乡、鲁甸乡的傈僳语发音大不相同,黎明、鲁甸、维西、怒江等地的傈僳语等于是傈僳语的“普通话”,而路西的傈僳语好像是“本地方言”。
路西的傈僳族人民善良朴实,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
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和盖房等时节都要尽情歌舞。
由于地势和习惯的影响,傈僳族多居于高山缓坡地带,路西无聚居几百户的村落,一般都是两三个山头住着几十户为一村,村寨之间相隔较远。
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建筑种类主要有木楞房、土墙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
禁忌: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婚礼习俗在旧社会,路西傈僳族男女青年虽然有较大的社交自由,但由于父母包办婚姻盛行,通过自由恋爱的并不多。
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
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0年第6期第46卷ɴ 6,2020Vol 46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段丽波①摘㊀要:从考古学文化来看,氐羌民族源于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之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家窑文化及其之后的齐家文化,后经由西藏昌都卡若文化对川西南㊁滇西北和滇西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西南氐羌民族包括傈僳族在内的彝语支各民族共同的源㊂秦汉时期,南下至西南地区的氐羌民族在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昆明族㊁叟族等民族㊂魏晋以降,南中地区原来昆明族㊁叟族分布的地域内,出现了大量被记称为乌蛮的民族㊂南诏统一洱海过程中, 粟栗㊁施蛮㊁顺蛮 从乌蛮中分化出来, 粟栗 成为今天傈僳族的直接先民㊂在南诏把傈僳族先民向北㊁向西㊁向东进行多次迁徙的过程中,长褌蛮分化出来㊂元代居于金沙江两岸的施蛮㊁顺蛮,被记称为卢蛮,成为这一时期傈僳族先民的概称㊂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的傈僳族先民被迫向西迁移㊂ 傈僳族 之称首见于清代,后经过不断的迁徙,傈僳族形成了今天跨境而居的格局,也形成了其分布广㊁大分散㊁小聚居的状态㊂从傈僳族的源流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时期贯穿着 同源 异流 同流 和 同源 异流 异流 的分化发展规律,并成为彝语支各民族源流发展的重要特点㊂关键词:傈僳族;乌蛮;氐羌民族;彝语支民族中图分类号:K28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778X(2020)06-0120-11傈僳族属我国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对于其族属源流,学界已有过不少相关研究,如在‘傈僳族简史“,付阿伯等的‘怒江傈僳族荞氏溯源“㊁杨光民的‘傈僳族族源论略“㊁冯魄的‘ 粟栗 与 栗粟 考“㊁侯兴华的‘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探析“‘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含义“㊁肖迎的‘元明清时期怒江地区的民族“㊁斯陆益的‘傈僳族文化论“㊁格桑顿珠的‘傈僳族文化大观“㊁尤中的‘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中国西南民族史“‘中华民族发展史“㊁万永林的‘中国古代藏缅语民族源流研究“㊁王文光的‘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中国西南民族通史“㊁郭净的‘云南少数民族概览“及谢蕰秋的‘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等论著中,均有对傈僳族族源及其发展的简要论述;还有学者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对近现代以来在傈僳族分布地区发掘出的考古遗存进行分析,如童恩正的‘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问题“‘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㊁石硕的‘从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看黄河流域人群向川西高原的迁徙“㊁李昆声等的‘试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云南原始文化族系试探“㊁汪宁生的‘从文物考古材料看滇藏关系“㊁阚勇的‘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其研究“㊁李东红的‘从考古材料看白族的起源“㊁罗二虎的‘20世纪西南地区石棺葬发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㊁木基元的‘滇西北金沙江河谷石棺葬文化初论“㊁李复华等的‘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分期与族属“㊁罗进勇的‘浅论岷江上游石棺葬之族属“㊁李汝能的‘岷江上游石棺葬族属探讨“及王雯的硕士学位论文‘岷江上游石棺葬族群的历史变迁“等论文中,㊃021㊃①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阶段性成果(18AMZ2004);云南大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特区高端科研成果培育项目 民族与国家视野中西南边疆乌蛮的历史过程研究 阶段性成果(Y2018-10);2018年度云南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 乌蛮与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源流关系研究 阶段性成果(18YNUGSP004)作者简介:段丽波,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云南昆明,650091)㊂对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石棺葬考古学文化所属族群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文化主人或为氐,或属羌,或氐羌兼而有之;有学者则从傈僳族历史上的迁徙移动视角进行过专门挖掘,如高志英的专著‘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论述过施蛮㊁顺蛮㊁栗粟两姓蛮㊁长褌蛮的迁徙与分布,其论文‘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 唐代以来傈僳族的迁徙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生计方式变迁“与李文青的‘唐至清傈僳族的分布与变迁“,马世雯的‘近代傈僳族各支系的分布与差异“㊁李智环的‘论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跨境民族的历史迁徙与民族认同:基于傈僳族形成过程的讨论“㊁朱洋洋和李纶的‘傈僳族民族变迁研究综述“等论文,重点关注了唐朝以来傈僳族的民族迁徙问题,并分析了其迁徙原因㊂虽然笔者在‘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源流史“‘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溯源“‘中国西南古代氐羌民族的融合与分化规律探析“‘南诏时期的施蛮与顺蛮“等论著中或多或少提到过傈僳族的源流问题,但都较为简略㊂揆诸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学界对傈僳族源流研究尚存一些不足:首先,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对傈僳族源的探究不够,对西北氐羌民族考古学文化与西南氐羌民族考古学文化的关系需再认识,这对认识傈僳族的源头具有重要意义㊂其次,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对傈僳族流的梳理不全面,已有研究集中于唐代以后,而且,对其发展变迁规律揭示不够㊂特别地,傈僳族的重要先民是在南诏统一洱海地区㊁建立地方政权南诏国的过程中,从乌蛮中分化发展出来的,故以南诏国存续时间为节点来讨论傈僳族源流具有特别的意义㊂再者,在傈僳族源流研究过程中,民族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民族文献的运用还需更全面㊁深入㊂由此,本文将从考古学文化㊁历史文献㊁民族学资料等多视角,对傈僳族的源流作一个更为全面㊁系统的梳理和论证,以求教于方家㊂一㊁从考古学文化探傈僳族之源从考古发掘来看,西北地区是中国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㊂据研究,氐羌民族源于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之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家窑文化及其之后的齐家文化㊂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应属于我国所称的西戎民族集团㊂西戎是指起源于陕西西部至甘肃㊁青海的一些祖源相同或相近的畜牧和游牧部落的统称㊂①而更有学者进一步认为,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居民的族属,应为羌系民族的祖先㊂因其认为此时期出土的陶器上人头像作披发或辫发㊁有衣着尾的习俗㊁有白石崇拜㊁有养羊㊁有火葬的萌芽㊁分布地域与史籍记载戎羌人的分布地域相同等㊂有人甚至明确指出,羌人是由庙底沟类型与青海拉乙亥文化等土著居民结合而成的㊂②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人们继续不断南下㊁西迁,沿着岷江㊁嘉陵江南下到川滇西部地区和藏东地区,并波及大渡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对当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㊂再往南,通过卡若文化对川西南和滇西北㊁滇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㊂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以南,在澜沧江与卡若水相合的台地上㊂卡若文化与黄河流域同时的代新石器文化如马家窑㊁半山㊁马厂类型文化关系密切,从打制石器的形制,陶器的纹饰㊁器形轮廓㊁色彩,圆形或方形半地穴房屋形式及农作物粟米等,可以看出卡若文化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联系㊂随着族群的迁徙,带着西北原始文化的人们来到了西南地区,影响了当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四川雅砻江流域㊁大渡河流域黄土堆积中发现的一批打制石器,其中刮削器㊁尖状器㊁砍砸器等很接近卡若的器物㊂此外,如大渡河流域汉源狮子山遗址陶器中,以罐㊁盆㊁钵㊃121㊃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段丽波①②段丽波,龚㊀卿:‘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溯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俞伟超:‘古代 西戎 和 羌 ㊁ 胡 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载‘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1页㊂张广立,赵㊀信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出土的史前人形彩绘与陶塑初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俞伟超:‘关于 卡约文化 和 辛店文化 的新认识“,载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中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页㊂(碗)为主体的组合,折卷边的口沿,压印纹和附加堆纹的纹饰,以及磨制石器中的梯形石斧;青衣江流域的有肩石斧;岷江上游理县㊁汶川等地的磨制条形斧和石锛;安宁河流域西昌礼州遗址陶器中的罐㊁盆㊁钵等器形,夹砂陶的陶质,刻划㊁压印和附加堆纹等纹饰,石器中的半月形石刀;云南龙川江流域元谋大墩子遗址中的大量夹砂陶㊁刻划㊁压印㊁附加堆纹等纹饰,罐㊁盆㊁钵等器形,柳叶形和三角形磨制镞,半月形石刀,梯形石斧和石锛,双刃石凿,骨锥,骨抿,地面红烧土墙长方形平顶房屋;宾川白羊村遗址陶器中夹砂陶的陶质,刻划㊁剔刺㊁压印㊁附加堆纹等纹饰,小口罐㊁高颈罐等器形,石器中的半月形石刀,平背凹刃厂刀,宽叶形石镞等等,①从这些文化特征中都可以看到卡若文化的影子㊂李昆声教授把云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成了八个类型,认为金沙江中游的元谋大墩子类型和洱海地区的马龙类型是滇中㊁滇西新石器文化的代表㊂虽然其陶器器形不同,但其陶系㊁纹饰和制法特点则有共同之处,石器也多以磨光圆柱体石斧和光柄石锛为特征,具有共性㊂滇西北地区的维西戈登村类型文化,其石器和陶器风格,与甘肃㊁青海的齐家 寺洼文化出土物相近,陶器与后来在川西㊁滇西出土的石棺葬的随葬器物相近,②这说明这些文化的主人与黄河上游甘肃㊁青海高原古代文化的主人有一定渊源关系㊂石棺葬是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始文化因素,这种葬俗随着南下的氐羌民族传播到了雅砻江㊁大渡河㊁金沙江与岷江流域,甚至在黔西及缅北多地都有出现,其主要集中于川西山区及川西北㊂从青铜时代起出现在西南夷地区的石棺葬,历经春秋战国直至东汉时期㊂云南氐羌民族的石棺葬主要集中在滇西㊁滇西北及滇中北部,其出土器物与四川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相似,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的继续南下㊂③石棺葬中出土的陶器 陶单耳罐㊁双耳罐㊁三耳罐㊁高领罐,特别是在滇西剑川沙溪鳌凤山石棺葬中,还出土了与西北齐家文化相似的 安佛拉式 双耳罐,说明源自西北甘肃㊁青海高原的古代文化从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一直在连绵不绝地向南移动㊂考古学界则普遍认为,石棺葬的主人即为羌人,④亦说明氐羌民族在青铜时代仍源源不断地向南迁徙㊂综上所述,源于西北甘肃㊁青海高原的氐羌民族从石器时代伊始,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不断地向南迁徙,到达了汉晋时期的西南夷地区,留下了诸多的考古遗址㊂从甘肃㊁青海高原的考古学文化与西南地区特别是川西㊁川西北㊁滇西㊁滇西北㊁滇中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推之,西南地区氐羌民族源于古代西北的氐羌民族㊂此外,西北原始文化南下的路线,正是我国民族学界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大致包括北自中国的甘肃南部㊁青海东部,向南经过四川西部㊁西藏东部㊁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㊁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㊂⑤其自古以来即为西北㊁西南诸多民族或族群频繁迁徙㊁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尤其是藏缅语族的民族或族群的主要活动舞台,因此,又成为一条特殊的历史文化沉积带㊂⑥藏彝民族走廊生动地揭示了我国西南氐羌民族与西北氐羌民族的关系,成为联结西南氐羌民族与西北氐羌民族的重要通道㊂所以,西北甘肃㊁青海高原的氐羌民族即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㊁包括傈僳族在内的彝语支民族共同的源头㊂㊃221㊃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0年第6期第46卷ɴ 6,2020Vol 46①②③④⑤⑥童恩正,冷㊀健:‘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问题“,‘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㊂李昆声,肖㊀秋:‘试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文物集刊“1980年9月第2集㊂段丽波,龚㊀卿:‘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溯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㊂沈仲常㊁李复华㊁童恩正㊁李绍明㊁张增祺等学者在其相关论文中均持此观点㊂段丽波㊁龚㊀卿:‘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溯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㊂ 藏彝走廊 是由费孝通先生在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 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川㊁滇毗邻地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区㊂参见费孝通‘关于我国的民族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申㊀旭‘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高泽祯‘ 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 综述“,‘中国藏学“2004年第3期;石㊀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㊂二㊁从历史文献记载看傈僳族的发展(一)南诏国建立以前西南地区氐羌民族流的发展通过对甲骨文所记氐羌民族文献的研究,我们认为,先秦时期出现于甲骨文中的羌方㊁北羌㊁马羌㊁氐方是当时氐羌民族中较为强大的部分,殷商时期的氐羌民族是一个实力强大㊁民族支系众多㊁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庞大族群,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㊁西南地区氐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基础㊂西周时期,氐羌民族与其他西北地区的民族群体一起,被记称为 西戎 ,后随着 秦霸西戎 的推进,部分氐羌民族融于秦人之中,但随着秦向西用兵的不断增强,在秦穆公之后,西北氐羌民族加快了其迁徙移动的步伐,开始了规模更大㊁距离更远的迁徙,史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㊂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㊂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㊂或为氂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㊂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㊂①在整个周代,氐羌民族极为活跃㊂向东迁徙的氐羌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华夏化, 西戎八国 也不断为秦所并㊂ 秦开西戎 使得更多的西北氐羌民族沿着藏彝走廊不断迁徙南下,促进了西南氐羌民族的发展进程,成为西南地区藏缅语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使傈僳族先民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㊂昆明族和叟族是汉晋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氐羌民族群体,最早被记于‘史记㊃西南夷列传“: 西自桐师(今保山市)以东,北至叶榆(今大理市),名为叟㊁昆明㊂ 皆氐类也㊂ ②而‘华阳国志㊃蜀志“定笮县说: 笮,笮夷也㊂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㊁越嶲曰笮,蜀曰邛,皆夷种也㊂ ③说明昆明族㊁叟族南迁至西南地区时,基本上都是杂居相处的㊂昆明族主要分布在益州郡之楪榆(今云南大理市)㊁邪龙(今云南魏山县)㊁云南(今云南祥云县)㊁弄栋(今云南姚安县),越嶲郡之定笮(今四川盐源县)㊁青蛉(今云南大姚县)㊁遂久(今云南永胜县)㊁姑复(今云南华坪县)及东汉永昌郡的部分县域之内,且有一部分昆明族已东进至滇东北㊁滇北㊁川南㊁滇东南及黔西地区㊂④这样的格局,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继续巩固和加强,基本上固定了下来㊂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昆明族基本上就分布在南中地区㊂越嶲郡在汉代是叟族㊁摩沙族的主要聚居和分布地,但汉晋时的叟族除主要分布在越嶲郡外,还有部分分布于益州郡和永昌郡㊂‘史记㊃西南夷列传“载: 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㊁靡莫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㊁靡莫,以兵临滇㊂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㊂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诸置吏入朝㊂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㊂ ⑤同事在‘华阳国志㊃南中志“中载: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叟反,遣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为郡,治滇池上,号曰益州㊂ ⑥‘后汉书㊃光武帝纪“注引‘华阳国志“: 武帝元封二年叟夷反,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为益州郡㊂ ⑦这里劳浸㊁靡莫换为了叟,说明晋常璩撰‘华阳国志“时,叟族在原劳浸㊁靡莫所居地已较多㊂汉晋时期,昆明族㊁叟族已然成为了西南民族中人数较多㊁势力较强的民族群体,故‘华阳国志㊃南中志“才说 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 ㊂㊃321㊃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段丽波①②③④⑤⑥⑦‘后汉书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75 2876页㊂‘史记㊃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91页㊂(晋)常㊀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㊃蜀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320页㊂杨甫旺:‘乌蛮历史源流考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㊂‘史记㊃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97页㊂(晋)常㊀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㊃南中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393页㊂‘后汉书㊃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1页㊂演变至南北朝末期,在原来昆明族㊁叟族㊁摩沙族等民族分布的地域内,出现了大量被记称为乌蛮的民族㊂① 巂州乌蛮反,攻陷州城,诏令法尚便道击之 获其渠帅数千人,虏男女万余口㊂ ② 巂州 故治在今四川西昌市,虽然开始时史载乌蛮较略,但到了唐宋时期,乌蛮遂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民族群体,以之为主体曾建立过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国㊁大理国等地方民族政权㊂与此同时,傈僳族的重要先民乌蛮别种 粟栗两姓蛮 及施蛮㊁顺蛮也在南诏统一滇西的过程中登上了历史舞台㊂(二)南诏时期施蛮㊁顺蛮与粟栗两姓蛮等东蛮的出现与发展‘云南省志㊃民族志“载曰:傈僳族是古代 乌蛮 的一支㊂ 乌 有黑的意思,彝语称黑为 诺 , 若水 就是黑水㊂而雅砻江(诺矣江)㊁金沙江(泸水)㊁澜沧江(兰津)㊁怒江等几条大江,都有黑水的意思,皆因古代氐羌族群在这几条江的流域居住过而得名㊂③在南诏时期的乌蛮民族群体中,一部分被直接记称为乌蛮,一部分被记为乌蛮别种㊂乌蛮别种系乌蛮亚种,也就是从乌蛮民族群体中随着历史变迁分化发展出来的民族,即乌蛮之后㊁乌蛮之苗裔,也即乌蛮流的发展,计有东蛮㊁施蛮㊁顺蛮㊁和蛮㊁长褌蛮㊁磨些蛮㊁寻传蛮㊁和蛮㊁徙莫祗蛮㊁裸形蛮㊁锅锉蛮等等,其民族之得名,或因分布的地理位置如东蛮,或袭其先民之名称如和蛮㊁磨些蛮㊁徙莫祗蛮,或因其服饰风俗如长褌蛮㊁裸形蛮等等㊂南诏时期,傈僳族的直接先民 粟栗两姓蛮 见于史载,粟栗两姓蛮属东蛮部落之一㊂‘蛮书“载曰:粟栗两姓蛮㊁雷蛮㊁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㊁白蛮之种族㊂丈夫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㊂又东有白蛮,丈夫妇人以白缯为衣,下不过膝㊂梦蛮主苴梦冲,开元末(公元741年),尝受恩赐于国,而暮年又私于吐蕃㊂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西川节度使韦皋遣嶲州刺史苏隗就杀梦冲㊂因别立鬼主,以总其部落,共推为蛮长㊂贞元中(公元785 公元805年)船持为都大鬼主,其时梦冲及骠傍皆卑事之㊂亦呼为东蛮㊂ ④东蛮,即位于吐蕃以东的乌蛮,其源于汉晋时期川西南的笮夷㊁昆明㊁嶲等 夷种 ㊂从记载来看, 粟栗两姓蛮 等东蛮主要分布在台登一带(今四川冕宁一带),是唐代黎州㊁嶲州㊁戎州相连接地区㊂‘新唐书㊃南蛮下“载: 又有粟蛮二姓㊁雷蛮三姓㊁梦蛮三姓,散处黎㊁嶲㊁戎数州之鄙,皆隶勿邓㊂勿邓南七十里,有两林部落 两林地虽狭,而诸部推为长,号都大鬼主㊂勿邓㊁丰琶㊁两林皆谓之东蛮㊂ ⑤有唐一代,唐廷处理西南民族关系的策略为联合南诏控扼吐蕃,因此支持南诏立国,加强了对南诏国及其民族的控制㊂而南诏国为巩固其统治,遂加强了对东蛮的统治㊂历史文献中也就出现了吐蕃以东且实力不小的东蛮的记载,与施蛮㊁顺蛮有近亲关系的 粟栗两姓蛮 也来到了西南民族历史发展的前台㊂傈僳族的重要先民乌蛮别种施蛮㊁顺蛮亦始见于樊绰所著之‘蛮书“㊂其载曰:施蛮,本乌蛮种族也㊂铁桥西北大施赕㊁小施赕㊁剑寻赕皆其所居之地㊂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攻城邑,虏其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㊂顺蛮,本乌蛮种类,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㊁共诸川㊂ 罗皮㊁铎罗望既失邓川㊁浪穹,退而逼夺剑㊁共,由是迁居铁桥已上,其地名剑羌㊂在剑寻赕西北四百里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异牟寻虏其王傍弥潜宗族,置于云南白崖,养给之㊂其施蛮部落百姓,则散隶东北诸川㊂⑥上述材料说明:第一,施蛮㊁顺蛮是乌蛮民族中源流关系较为密切的民族群体,其居地相㊃421㊃㊀思想战线㊀㊀㊀2020年第6期第46卷ɴ 6,2020Vol 46①②③④⑤⑥刘金双,段丽波:‘昆明族与滇国关系考 从考古学文化的视角“,‘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㊂关于乌蛮的源流问题,可参见笔者已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兹不赘述㊂‘隋书㊃周法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28页㊂‘云南省志㊃民族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1页㊂樊㊀绰撰,向达原校,木㊀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 66页㊂‘新唐书㊃南蛮下㊃两爨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17页㊂樊㊀绰撰,向达原校,木㊀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 57页㊂连,在南诏统一洱海地区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发展出来㊂第二,大部分的施蛮㊁顺蛮被南诏迁往今天云南维西至贡山㊁福贡县一带,并有少部分越过了澜沧江㊁怒江,到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岸㊂①第三,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攻破吐蕃铁桥节度后,把施蛮㊁顺蛮的统治家族安置于永昌㊁蒙舍㊁白崖等地,惟施浪诏主傍罗颠脱走至南诏之东北境即元时之北胜府(今云南永胜)㊂②长褌蛮与施蛮㊁顺蛮一样,都是从乌蛮中分化㊁发展而来,属乌蛮别种㊂ 长褌蛮,本乌蛮之后,部落在剑川,属浪诏㊂其本俗皆衣长褌曳地,更无衣服,惟披牛羊皮㊂南诏既破剑浪,遂迁其部落,与施㊁顺诸蛮居,养给之㊂ ③从族源上来看,长褌蛮属 乌蛮之后 ,原来就居住在剑川,属浪诏㊂可以推知,长褌蛮是从施蛮㊁顺蛮中分化发展而来㊂虽然其时之樊绰尚无系统专业的民族学知识,但其因俗以名,在‘蛮书“中单独析出长褌蛮并为之叙述和记载,亦说明长褌蛮有了向单一民族发展的倾向㊂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施蛮㊁顺蛮与粟栗蛮有一定区别:南诏时期出现于川西南的粟栗两姓蛮 ,即为今天彝语支民族傈僳族的直接先民;④事实上,当时大部分的施蛮㊁顺蛮还处在不断的迁徙移动中,迁居澜沧江㊁怒江等地的施蛮㊁顺蛮尚处于分化发展的过程中,如长褌蛮后来从中分化出来,直到至元以降,又从中渐次分化发展出了傈僳族㊁怒族㊁独龙族等民族㊂南诏时期是傈僳族先民作为单一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对这一时期傈僳族先民的分化发展梳理来看,粟栗两姓蛮㊁施蛮㊁顺蛮㊁长褌蛮均首见于史载,从族源上来说,其源于南迁之氐羌民族,汉晋时记为昆明族㊁叟族等西南夷,南北朝后期演变为乌蛮,至南诏时分化得更细致,不但从乌蛮中分化出更多的乌蛮别种,更有甚者,已以姓为单位分化出更多的乌蛮后裔,如东蛮中的粟栗两姓蛮㊁雷蛮㊁梦蛮㊁勿邓㊁丰琶㊁两林等等㊂元至元以降,则分化出更多彝语支民族㊂因此,在傈僳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从 同源 异流 同流 或 同源 异流 异流 的分化发展主线㊂南诏时期傈僳族先民粟栗两姓蛮㊁施蛮㊁顺蛮㊁长褌蛮等的分布,奠定了今天我国西南地区傈僳族的基本分布基础㊂(二)南诏时期傈僳族先民的发展在异弁寻攻破剑共诸川俘获 三浪诏 诏主之际,施浪诏诏主傍罗颠 渡泸 向东北脱走,贞元后其部落民众则散居东北诸川㊂这部分傈僳族先民即元代居于北胜府的施蛮㊁顺蛮后裔㊂然有宋一代,文献对傈僳族先民记载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宋廷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处理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傈僳族先民在大理国政权的治理下,其变化不大㊂到了元代,史籍对其之记载渐多㊂‘元史㊃地理四“载曰:北胜府,在丽江之东㊂唐南诏时,铁桥西北有施蛮者,贞元中为异牟寻所破,迁其种居之,号剑羌,名其地曰成偈睒,又改名善巨郡㊂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9年),立为施州㊂十七年(公元1281年),改为北胜州㊂二十年(公元1284年),升为府㊂顺州的设置与此类似,顺州,在丽江之东,俗名牛睒㊂昔顺蛮种居剑㊁共川㊂唐贞元间,南诏异弁寻破之,徙居铁桥㊁大婆㊁小婆㊁三探览等川㊂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牛睒㊂至十三世孙自瞠犹隶大理㊂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内附㊂至元十五年(公元1279年),改牛睒为顺州㊂⑤㊃521㊃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段丽波①②③④⑤段丽波:‘南诏时期的施蛮与顺蛮“,‘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㊂段丽波:‘南诏时期的施蛮与顺蛮“,‘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66 467页㊂樊㊀绰撰,向达原校,木㊀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㊂‘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初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页㊂‘元史㊃地理四㊃北胜府“,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64 1465页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文化--傈僳族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2014-12-9
• 白、黑傈僳族妇女,穿右衽上衣,麻布或黑丝绒长裙。已婚妇女戴大 铜耳环,头上以珊瑚、料珠串缝为帽,胸前戴玛瑙、海贝或银币。花 傈僳服饰鲜艳,妇女头戴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穿及地的长 裙。各地傈僳族男子喜用青、黑、蓝、白色布作包头,穿自织的麻布 长衫或短衫和及膝的裤子。成年男子左佩砍刀,右挎弩弓和用熊皮或 猴皮做成的箭包。 • 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 欢头戴珠帽“额勒”。“额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 而成的精美头饰。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 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 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 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 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 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额勒”,头顶上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 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 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之感。这是傈僳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心爱之 物。
重要节日 傈僳族群众过去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 有巫师。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德宏、怒江地区,传 入基督教和天主教。 1950 年以前,傈僳族人民行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 将一年划分为花开月、鸟叫月、烧火山月、饥饿月、采集月、 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盖房月10个季节月。主要 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腾 冲僳僳族群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过'刀杆节”。分两天活动, 第一天“下火海”,用栗柴烧成一大堆火炭,表演开始,五个 人赤脚围着火炭跳出跳进,然后“打火滚”,即在火炭上翻滚; “洗火脸”,即捧起火炭洗脸;最后把在火炭里烧烫了的铁链 子拿在手里传来传去,叫“拉火链”,表演完毕群众一起跳舞。 第二天“上刀山”,把32把磨得锋利的长刀,横绑在两根高四 丈的粗栗木杆上成梯子形,顶端有红旗、鞭炮,在一片鞭炮锣 鼓声中开始表演。
傈 僳 族
——民族概况、人口地理分布 ——族称含义、语言文字 ——民族与社会发展、经济生活 ——宗教、礼仪禁忌 ——节庆活动、饮食、婚俗、建 筑、服饰
一、民族概况,人口地理分布
傈僳族是从唐代“乌蛮”部落集团中分化出来的,与彝族、纳西族在族 源上关系密切,其先民居住在今西昌、冕宁、盐边一带。傈僳族的族称最早 见于唐人樊绰的《蛮书》记载的“栗粟两姓蛮”。8世纪时,傈僳族先民受 “勿邓”、“两林”和“丰巴”三大乌蛮部落统治。1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 后受元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6世纪中叶,由于战 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括木必的率领下,渡过澜沧 江,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 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 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 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 等县。此后,又有傈僳族陆续向西和向南迁移,形成今日的分布格局。 人口57.485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4年8月23日,建立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 为自治州。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傈僳阿米来
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二、族称含义、语言文字
傈僳族(英文:Lisu; Li-Su; Lisaw;泰文:ลีสู่)发源于青康 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西藏、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 性质的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 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 为基础的新文字。(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19世纪初维西 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了音节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亦称 竹书),这是傈僳族的第一种文字;后来又由英国人和英国传教 士创造了两种拚音文字,称为“老傈僳文”。上个世纪50年代 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创制 并经国务院批准使用的新傈僳文,现在使用较多的是新、老傈 僳文两种。
旅游职业礼仪:傈僳族
傈僳族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以农业为主,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共有人口57万。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禁忌:傈僳族在长年的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该民族所特有的禁忌。
(1)祭祀禁忌。
祭鬼神或祭龙树时,忌妇女参加。
出远门者必须于年前赶回,否则,家人过年祭祖时会将未归者也作为祭祀对象,不吉。
祭家鬼时,肉未吃完忌外人进入,否则会有疾病。
禁忌用茶叶敬猎神,据信,茶叶能遮住猎人的眼睛,使之打不到野兽,祭猎神的的祭品不能给别人吃,一定由猎人自己吃掉,否则,猎而无获。
(2)产忌。
产妇分娩,基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闯入。
婴儿啼哭不止,则家门口挂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
产妇忌吃线猪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鸡肉。
若生男,客人不可带弓箭和长刀入门;生女,不可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禁忌入门,忌期为10至13天。
忌横抱婴孩,以为是抱死人之相。
产妇家不能烧苞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
若触犯这些禁忌,婴儿有夭折、短命的危险。
(3)丧葬禁忌。
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与死者有仇的人才会故意吃辣椒。
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葱、蒜,否则以为会冲犯鬼神,会导致更重的灾祸。
(4)礼俗禁忌。
傈僳族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死人出殡才这样。
忌拄手杖进家门,因给死者致哀跳舞时才使用手杖。
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
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5)生活习俗禁忌。
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
家长外出时忌扫地,怕对家长不利,因死人时才去扫地。
在房前屋后忌喊"哦",只有为死人驱鬼时才这样做。
中国56个民族之---傈僳族
中国56个民族之---傈僳族中国56个民族之---傈僳族民族简介分布: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语言,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
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文化艺术傈僳族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
主要节日有澡塘会、尝新节、阔时节、傈僳年等。
信奉原始宗教。
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德宏地区,传入基督教。
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
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傈僳族酒文化同许多民族一样,傈僳族同胞也喜欢饮酒。
他们的酒有水酒和烧酒两种,过去多自行酿制。
水酒是一种发酵酒。
制作方法,是先将玉米、高粱、荞麦面或稗子等原料捣碎、蒸熟,晾凉后拌上酒药,然后装入大罐中,令其自然发酵七八天。
饮用时兑水、过滤即可。
这种酒酒汁微浊,呈乳白色,酒精含量不高,醇香微甜,有健脾开胃,提神解乏之功效。
一直深受傈僳族人民的喜爱。
烧酒,傈僳语称“力基”,是把发酵后的糟水放入锅中蒸馏而得的蒸馏酒。
此酒清澈透明,度数较高,较水酒辛辣爽口。
傈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
按传统习俗,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竹筒杯斟满,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
接着自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用。
在傈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饮“同心酒”了。
“同心酒”,亦称“合杯酒”、“双边酒”等。
是指2人同捧一筒或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仰面同饮,使酒同时流进主客双方嘴里的饮酒习俗。
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起源于什么时候
傈僳族历史傈僳族起源于什么时候>傈僳族的起源与历史来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源地和民族特色。
傈僳族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在跨越历史长河期间融入了不少其他民族血液。
每个民族相传至今都是需要经历很多的挫折和残酷。
那么下面一起来傈僳族文化了解傈僳族的起源吧。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
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
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
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
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
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
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历史悠久。
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
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
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
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族”、“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文化--傈僳族教材
傈僳族少女
举行文艺晚会
傈僳族舞蹈
因地区不同而异,怒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
似)、横笛、琵琶、二弦等与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
伴奏。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随乐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 种和收获后,人们都要跳被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 蹈据说产生于17 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时代,舞 蹈只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 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 人们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
而且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为舞蹈增添风趣。
这个舞蹈没有任何的伴奏与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脚掌跺地作舞的声音为舞蹈节
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伴奏。 舞蹈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随乐曲名称而定。每逢节日、播种和收 获后,人们都要跳被称为“迷依刮克哦”的自娱性《生产舞》。这个舞蹈据说 产生于17 世纪,当时的傈僳人还处于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时代,舞蹈只 能以模拟各种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务农,渐渐 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进成为表现农务的《生产舞》。在圆圈舞蹈中,人们 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而且 至今在舞蹈中还保留了一段模拟动物的“打猴子舞”,为舞蹈增添风趣。这个 舞蹈没有任何的伴奏与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脚掌跺地作舞的声音为舞蹈节拍,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少数居住在河谷地区的则以大米为主食,以苞谷、洋芋一类杂粮为辅。芋头 是傈僳族人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又加上可以兼作粮食,所以,家家户户都栽 种芋头。
傈傈族_精品文档
傈傈族傈傈族简介傈傈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傈傈族也被称为傈僳族、器朱傈傈族等,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之一。
在傈傈语中,傈傈族自称为“五几人”,意为“真人”。
傈傈族的历史傈傈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傈傈族是古代怒江上游地区的原住民。
他们居住在山区,以农耕和狩猎为生。
在古代,傈傈族与其他民族一同生活,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傈傈族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特征。
在中国史书中,早在公元前222年,傈傈族就已经被记录在内。
傈傈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
在古代,傈傈族是有着高度组织的群体,他们信奉巫教,以巫师为首。
在傈傈族的社会中,巫教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巫师被视为傈傈族与神灵之间的桥梁。
傈傈族的文化特色傈傈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他们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与傈僳族、彝族等民族有一定的语言相似性。
傈傈族的文字传统上多采用古傣文进行书写,而后转化为拉丁字母拼音字母。
如今,傈傈族的文字是以拉丁字母为主。
傈傈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傈傈族的新年——火把节。
火把节是傈傈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月的第二天举行。
在这一天,全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装,手持火把,在火把的照耀下,舞动着热情奔放的舞蹈。
火把节不仅仅是庆祝新年的时刻,也是傈傈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傈傈族的婚俗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傈傈族人民婚姻的形式丰富多样,婚礼程序庄重而庄重。
傈傈族的男女年龄相仿,多数是在成年之后结婚。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一般需要数月的时间,从彩礼准备到婚房布置,每个步骤都必须按照传统习俗来进行。
婚礼当天,傈傈族的男女穿着华丽的节日服装,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傈傈族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
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同时也养殖家禽家畜。
傈傈族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农耕方面十分熟练,他们采用的农耕工具主要是锄、锄头等。
傈僳族的图腾与姓氏
傈僳族的图腾与姓氏(杨杰贺丽芬)| [<<] [>>]--------------------------------------------------------------------------------傈僳族共有虎、荞、雀、木、鼠、猴、熊、蜂、麻、猫头鹰、鸡、叶、竹、谷等20多个氏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
他们的姓氏名称,也就是他们的图腾崇拜物。
傈僳族的图腾崇拜物分为四种类型:(一)动物图腾崇拜;(二)植物图腾崇拜(野生植物图腾、农作物图腾);(三)工具图腾崇拜;(四)职业图腾崇拜。
就其起源来看,有食性说、恐惧说,生产说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在氏族群体的名称以图腾命名,而傈僳族最早的图腾则产生于原始社会。
傈僳族认为:他们的氏族由动物、植物或非生物转化而来的,他们与这些自然物有血缘关系,这些自然物是他们的祖先,因此崇拜这些自然物,以这些自然物的名称作为自己氏族的名称和标志。
以傈僳族的叙事长诗《开天辟地》以及傈僳族对天地人类起源的解释来看,母系制转向父系制之前,认为他们共同的祖先是猿猴。
猿猴孕育了人、繁衍了人。
在傈僳族有历史价值的故事、神话、传说中,虽然也有反映母系氏族社会妇女的地位、作用并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赞扬女性的故事和传说,如把男人说成四肢发达、力大如牛、头脑迟钝的蠢人。
女人用炭烙男人皮肤、针刺男人面部等方法选择配偶,但未曾发现同一氏族中以女始祖作为血缘继承关系并作为姓氏的图腾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在血缘上属于父系亲嫡,而母系氏族由女权制占统治地位逐步向父权制过渡。
社会领导权、经济支配权转移到了男子手中,实现了男子成为氏族或家庭中心的父权制的转变,出现了把自然物和动植物作为父系氏族标志,把同一始祖父系作为血缘传承依据的图腾崇拜,并把图腾崇拜对象作为本族的姓以区别于其它氏族。
各氏族姓的传说与本氏族的生产和生产状态,氏族家族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耕作阶段后,有的图腾反映了采集、狩猎为生活来源的生产活动,有的则与家庭生活活动相关,于是就产生了工具图腾和职业图腾,如犁(李)氏、麻氏等。
傈僳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
傈僳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傈僳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习俗传承。
本文将从傈僳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点以及习俗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深入了解傈僳族的独特魅力。
傈僳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根据考古学研究,傈僳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史书记载,傈僳族是古代滇池地区的原住民,与古代南诏、大理等政权有着紧密的联系。
傈僳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过多次迁徙和政权更迭,但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
傈僳族的文化特点丰富多样。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傈僳族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
此外,傈僳族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制作工艺而闻名。
传统民居建筑以竹木结构为主,灵活而坚固。
傈僳族的服饰以绣花、编织等手工艺为主,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此外,民歌、舞蹈和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也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传承祖先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傈僳族的习俗传承是他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在山区的傈僳族人民依托着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
例如,傈僳族人民信奉自然万物有灵,崇尚“自然即神”的产生关系,以天地万物为自己的生命之本。
傈僳族人重视婚姻家庭,婚礼是传统的重要场合,常常有热闹的舞蹈和酒宴。
宗教也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傈僳族信仰包括自然灵魂崇拜和土地神崇拜等,傈僳族人民通过祭祀、祈福等形式与神灵沟通,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仰之情。
习俗的传承对傈僳族文化的保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习俗和传统逐渐被遗忘和淡化。
然而,在当地政府和学者的努力下,傈僳族的习俗传承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扬。
各种传统节日如泼水节、萨嘎祭等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和庆祝,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承。
习俗传承不仅有助于增进族人对傈僳族文化的认同,也为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傈僳族文化的窗口。
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
傈僳族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探析侯兴华(保山学院政史系,保山 678000)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傈僳族族称来源与含义作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并对“粟栗”与“栗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期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关键词:傈僳族,族称,来源,含义Based on the studies from former scholars, the article is going to do a further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Lisu ethnic minotiry’s name,and give the author’s view on “Suli” and“Lisu”,hoping to reach the goal of finding more good studies on the topic.Key words: Lisu ethnic minority;minority’name;origin;meanings民族族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民族的名片,对一个民族来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含义。
同时,探究一个民族的族称不仅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是尊重该民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之所需,具有现实意义。
“傈僳”是全世界一百多万傈僳族同胞共同的称呼,有一定的含义,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史料中有关傈僳族的记载较少,更没有关于其族称考释的直接记录,因此,探讨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的难度较大。
近现代以来,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出发,对傈僳族族称的来源及其含义进行推测和解释。
笔者就所掌握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在对这些推测和解释一一阐述的基础上,拟就傈僳族族称的来源及其含义作初步探析,并对“粟栗”与“栗粟”之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信这会帮助读者对傈僳族族称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文献中的傈僳族族称与许多民族族称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种不同,对傈僳族的称呼,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不论自称还是他称,都是比较统一的“傈僳”(lìsù)。
怒族族称族源的由来
怒族族称族源的由来一、族称怒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属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 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贡山县或贡山)、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兰坪县或兰坪)、泸水县,另外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维西县或维西) 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
怒族因其内部各支系分布地域的不同,也就有了各种不同的自称:分布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怒族(原碧江县匹河区) 自称“怒苏” (nu42su33),分布在福贡县上帕镇、鹿马登乡等地的怒族自称“阿侬” (a33no33),分布在贡山县的怒族自称“阿怒” (a33nu42) 或“怒” (nu42),而分布在兰坪县兔峨乡的怒族和泸水县鲁掌镇的怒族则自称“若柔”(zo33zu21)。
不同民族对怒族的他称也不一样:汉族称怒族为“怒子”“怒人”;傈僳族称其为“怒扒”“怒嚷”;白族称其为“侬子”“侬波”“侬蒿”等;独龙族称贡山的怒族为“怒”“阿怒”;藏族称其为“麦夹”。
自唐至清的古文献中称怒族先民为“庐鹿蛮”“卢蛮”“卢”“潞蛮”“怒夷”“野夷”等。
贡山县和福贡县的怒族在其自称中都有一个“怒”或近似“怒”的“侬”或“龙”的发音,根据自称的发音和民族学家、史学家对怒族各支系族源的研究,在征得本民族代表同意的基础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首先把自称为“怒苏”“阿怒”“怒”“阿侬”的各支系群体的族称正式确定为“怒族”。
其次,又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把分布在兰坪县兔峨乡和泸水县鲁掌镇自称为“若柔”的支系(因“若柔”二字的发音与古代“庐鹿” “诺苏”相近,又根据古代彝族先民、怒苏先民与若柔先民在历史上的渊源关系和语言上的亲缘关系,与怒苏在分布空间的邻近关系等) 也划归为怒族。
二、族源怒族历史久远,源远流长。
怒族是分布在今云南省境内怒江、澜沧江北段的一个古老民族,这一点既由史书记载和怒族民间世代相传的口碑材料以及周围其他兄弟民族的迁徙传说所确认,也为考古发掘和国内许多民族学、史学界专家的系统田野调查分析研究所证实。
傈僳族的风土人情
傈僳族的风土人情
傈僳族,现有人口57.4万。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部分分布在云南丽江、迪庆、大理、楚雄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过去傈僳族信奉多神,崇拜自然,还有图腾崇拜的残余。
19世纪中叶后,基督教和天主教传入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自然历,他们把一年分成开花月、鸟叫月、烧山火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十个季月。
傈僳族称最早见于唐代,唐朝时被认为是“蛮”的一部分。
傈僳族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
8世纪时他们的先民居住于金沙江畔。
傈僳族住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木结构,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似木匣,内地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先在斜坡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因这种房子下面有很多木桩,故被称为“千脚落地屋”,流行于怒江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短衣,下着长裙,头饰红白料珠,胸前配彩色料珠项圈。
傈僳族妇女的裙子是用上百片的各色布料经过精心剪裁缝制而成的,因此被称作“百花裙”。
男子一
傈僳族的主食是玉米、荞麦。
傈僳族人认为动物苦胆是一种良药,也是一种调味品,因此总把胆汁掺入酒中饮用,在煮肉时则把苦胆放入锅中一块煮,用来去腥味开胃。
中华各民族简介——傈僳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傈僳族傈僳族概况历史: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
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人口:傈僳族人口约有57.5万人。
分布:云南北部努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县,是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区。
经济: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
习俗傈僳族风俗图腾:信仰: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
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礼仪: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
在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
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
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
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习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
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
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
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
禁忌: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婚俗: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
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
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食俗: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
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
少数民族傈僳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由于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傈僳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 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减弱。
政府及社会力量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应加大对傈僳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 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傈僳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 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迁徙历史
傈僳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 ,逐渐从青藏高原向云南地区迁 徙,形成了现今的分布格局。
傈僳族的地理分布
主要聚居地
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怒江 地区,这里也是傈僳族自治州的所在 地。
扩散分布
除了主要聚居地外,傈僳族还扩散居 住在云南省的其他地区,以及四川、 贵州等省份。
傈僳族的人口数量
01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傈僳族的 人口数量约为XX万人,是中国少 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
02
由于傈僳族多数聚居在偏远山区 ,人口统计存在一定的困难,因 此具体数字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02
傈僳族的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的特点
色彩鲜艳
傈僳族传统服饰以红、黑、白、黄、蓝五种 颜色为主,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视觉 冲击力。
饮食禁忌
傈僳族有一些饮食禁忌,如禁食狗肉、鹤肉等。同时,他们 也不喜欢浪费食物,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祖先的行为 。
待客之道
傈僳族非常热情好客,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拿出最好的 食品和酒水招待客人,尽显其淳朴、诚实的民族性格。在餐 桌上,主人会让客人坐在火塘旁的上座,这是傈僳族尊重客 人的表现。
05
多样化装饰
服饰上常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和饰品 ,如银饰、珠子、羽毛等,既富有民族特色 ,又展现出丰富的装饰艺术。
傈僳族
民族服饰
关于傈僳族妇女的“欧勒”帽头饰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人间遭 遇干旱,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失去双亲的青年男女,带着仅 有的一把长刀、两升米和一只大公鸡,跋山涉水去寻找能生存的土地。他 们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姑娘为了给小伙子织一套舒适合体 的衣服,跑遍群山,采来荨麻纺成麻线,终于织成了一件横纹长衫,送给 了小伙子。在姑娘辛劳的日日夜夜,小伙子也在悄悄地为心上人物色着礼 物。当他看到美丽的姑娘在劳动时,山风常常吹乱她的长发遮住双眼,发 丝刺得姑娘的眼睛不停地流泪,便有了主意。夜里当他看见明月高悬,那 么的美丽,便决定用像月亮那样洁白光滑的东西做成一顶能拢住姑娘长发 的帽子。小伙子听说唐古拉山下有像月亮一样洁白的砗磲壳,人们常用它 来做装饰品,于是下决心去找它。历尽艰辛,他终于得到了美丽的砗磲壳, 他就不分白天黑夜地打磨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磨出了一大堆又白 又亮的砗磲片。小伙子从山上采回了五光十色的树果子,用姑娘搓出的麻 线,把这些砗磲片和果子分别穿成串,美丽的“欧勒”帽终于完工了。在 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小伙子捧出它戴在心爱姑娘的头上。从此“欧勒” 帽便成了傈僳族小伙子们赠送给心上人的定情物,一直流传至今。
烧烤肉食品是傈僳族人传统的吃法。不论是猪肉、牛肉和小鸡、鱼类都 能烧食。这种吃法味道鲜美香脆。这是由于这个民族长期以狩猎、采掘 为生形成的饮食特点。但是傈僳族不吃水牛、狗、猫、马肉。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 子、桃、梨、等多种水果。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 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 虚的上等食品。 傈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秋季,家家都 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 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 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 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制作麻籽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 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 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 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傈僳族的起源与历史来源(民族文化 - 德昌傈僳从哪来)
傈僳族的起源与历史来源(民族文化|德昌傈僳从哪来)傈僳,见诸史籍称呼不一,有栗粟、力苏等。
唐《蛮书》卷四名类四:“栗粟在茫(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之种族。
”元,德昌路所辖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即有傈僳族人居住,受制于张、吉二土司。
清《德昌所志略》记载威龙州所属夷人二种,猁苏为其中一族。
明洪武十三至十六年(1380—1383),居住在今米易境内的布朗族酋长贺纳木尔与吉土司械斗,部分傈僳族人受贺裹胁卷入,后被官兵和卫所屯军、土司武装“讨伐平定”。
傈僳族人或被分赏给当地头人沦为奴隶,或被土司加重其徭役,引起逃迁。
川滇结合部的金沙江、雅砻江两岸始成为傈僳散居之地。
公元1522—1619年,云南丽江纳西族土知府和相邻西藏农奴主之间为争夺地盘爆发了长达80多年的争战,土知府年年调集金沙江、雅砻江两岸的傈僳人参战,傈僳族人不堪压迫,四外逃亡,其中一部分人经华坪、阿喇、仁和、务本等地到达米易县盘龙寺一带定居。
之后,嘉庆六至八年(1801—1803)发生恒乍绷维西起义,道光六年(1826)和光绪二十年(1894)两次永北起义也都曾引起傈僳族人的大流徙,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布局。
希望德昌县境内傈僳族相传从米易县迁入,最早入境的张姓约在1660年前后,已逾9代。
傈僳族中有传:张氏原住今米易米易县新山乡,因战乱被迫逃亡。
张氏弟兄破碗为契作为以后碰头相识的记号。
哥哥带人顺安宁河而下,渡金沙江进入云南,先住永仁,后迁禄丰。
弟弟一行溯安宁河北上进入德昌,在茨达和入安宁河口处西折,在溯花马河来到四方碑(今六所乡新安村一组)。
当时傈僳人少,势单力薄,身居山林。
后,张氏陆续将成年女儿嫁与附近汉族邝、邓、杜氏人家为媳,供上“香火”,通过与汉族联姻站稳脚跟,至今,张姓傈僳族尚有供香火与不供香火之分,源出于此。
此后,傈僳族人互相串连、联姻,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云南等地皆有入迁。
至1951年,全县有傈僳族264户,1419人。
傈僳族图腾预示着什么(云南怒江州“石月亮” 为何被国内外百万傈僳族同胞视为发源地)
傈僳族图腾预示着什么(云南怒江州“石月亮”为何被国内外百万傈僳族同胞视为发源地)傈僳族,生活在中国云南、四川、缅甸克钦邦、印度东北地区及泰国北部的古老民族。
据了解,我国境内生活着78万傈僳族同胞,其间怒江州最多。
境外傈僳族约55万左右,缅甸约43万,泰国约7万左右。
境外的傈僳族大都认同来自中国傈僳族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与华夏各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从怒江州州府六库出发,沿着怒江公路一路向北,汹涌澎湃的怒江始终陪伴着你,不离不弃。
车过福贡县城,很远之外,就可看到远处的山顶上,有个透着白云蓝天的圆形孔洞。
朋友告诉我,远处的那个天然孔洞,正是被誉为三江圣地、傈僳之根的怒江“石月亮”。
石月亮是怒江旅游的一个标志性景观。
石月亮位于云南怒江州福贡县北部石月亮乡境内的怒江西岸,在怒江边有一位置绝佳的观景台。
石月亮所在的山名叫月亮山,海拔约4000米左右,顶部有一个天然孔洞,宽32.7米,高60米,深20米,呈椭圆形,群峰簇拥,高悬于峰海山林之中,是怒江大峡谷的奇景之一。
从远处眺望,透过石洞遥望山那边明亮的天空,恰似一轮明月高悬于峰海山林之中,与天地融为一体,昼夜不落。
洞孔北面有一巨大的汉白玉悬岩,能把日月之光反射到洞孔,故而熠熠生辉。
有时日“月”同行,有时双月媲美,其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当地傈僳族人民称之为“亚哈巴”,汉语译为“石月亮”。
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石月亮就已经存在了。
在国内外所有的傈僳族中,长期流传着同一个神话故事,传说石月亮也是傈僳族的图腾,也是傈僳族的发源地。
神秘的“石月亮”,为何被傈僳族同胞视为发源地呢?这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
相传在远古时期,地上一片荒凉,天神努娃造生灵,在人间塑成启沙、勒沙两兄妹。
启沙哥哥与怒江龙王的女儿相爱了,龙王为了阻止他们的爱情,在怒江大峡谷兴风作浪,浊浪滔天。
努娃天神得知消息后,就帮助启沙兄妹和龙女造了一只船,赠给他们一张“神弩”用来防身。
龙王恼怒无比,把江水堵住,洪水笔直上涨,水一直涨到山峰顶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傈僳族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探析侯兴华(保山学院政史系,保山 678000)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傈僳族族称来源与含义作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并对“粟栗”与“栗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期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关键词:傈僳族,族称,来源,含义Based on the studies from former scholars, the article is going to do a further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Lisu ethnic minotiry’s name,and give the author’s view on “Suli” and“Lisu”,hoping to reach the goal of finding more good studies on the topic.Key words: Lisu ethnic minority;minority’name;origin;meanings民族族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民族的名片,对一个民族来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含义。
同时,探究一个民族的族称不仅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是尊重该民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之所需,具有现实意义。
“傈僳”是全世界一百多万傈僳族同胞共同的称呼,有一定的含义,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史料中有关傈僳族的记载较少,更没有关于其族称考释的直接记录,因此,探讨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的难度较大。
近现代以来,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出发,对傈僳族族称的来源及其含义进行推测和解释。
笔者就所掌握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在对这些推测和解释一一阐述的基础上,拟就傈僳族族称的来源及其含义作初步探析,并对“粟栗”与“栗粟”之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信这会帮助读者对傈僳族族称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文献中的傈僳族族称与许多民族族称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种不同,对傈僳族的称呼,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不论自称还是他称,都是比较统一的“傈僳”(lìsù)。
①但由于方言、个体差异和社会的发展,加之汉语的同音异体字较多和不同的作者采用不同的汉字标注等原因所致,一直以来,“傈僳”二字的音译,在汉语典籍中有近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即栗粟、栗此夕、力些、力苏、犭栗犭粟、力梭、黎苏、狸苏、卢等。
关于傈僳族族称的直接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写作“栗粟”。
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载:“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
”②同样的书写形式还见于清代余庆远的《维西见闻纪》“夷人”条:“栗粟,近城四山,康普、弓笼、奔子栏皆有之。
”③其次又见于明陈文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北胜州风俗:有名栗此夕者,亦罗罗之别种也。
居山林,无室屋,不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
其妇人则掘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
岁输官者,惟皮张耳。
④又见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三十《羁縻志•种人》载:力些,惟云龙洲有之。
男囚首跣足,衣麻布直撒衣,被以毡衫,以毳为带束其腰。
妇女裹白麻布衣。
善用弩,发无虚矢。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跨界民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编号为:09BMZ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侯兴华(1975-),男,保山学院讲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东南亚民族与民族问题。
①云南省楚雄禄劝、武定的傈僳族自称“傈坡”。
②樊绰撰,向达、木芹注:《云南志补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卷4,第65页。
③余庆远撰,李汝春校注:《维西见闻纪》,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印,1994年,第51、52页。
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81册,第88页。
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径三四寸者前行,自后发弩中其盾,而妇人无伤,以此制服西番。
①又见于清毛奇龄《云南蛮司志》,也写作“力些”:澜沧卫有力些贼,每聚众杀人、烧庐舍。
其次又见于《木氏宦谱•木青传》,写作“力苏”:万历二十五年,云龙洲力苏抢五井提举皇盐作耗奉总兵官征南将军太师黔国公沐武靖昌祚及两台文明,亲率兵征进,杀获八三级,蒙奖花牌表里。
又《皇清职贡图》卷七释文称:犭栗犭粟,相传楚庄蹻开滇时,便有此种。
无部落,散居姚安、丽江、大理、永昌四府。
又清乾隆《丽江府志略卷上》《种人》载:犭栗犭粟、有生熟二种,岩居穴处。
或架木为巢,囚首跣足,高鼻深眼,身着麻布,披毡衫,猎取禽兽为食。
居无定所,食尽即迁,佩弩带刀,虽寝息不离。
性凶暴嗜酒,一语不投,即持刀相向。
又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写作“力梭”:铁索箐力梭夷叛,抚臣邹应龙讨之,七十二村悉平。
又克勒脱纳《云南地理考察报告》,写作“黎苏”:黎苏人,乃藏缅族之一支,彼等到现在似尚继续向南迁移。
又和锡光《中甸县志稿》“种人”,写作“狸苏”:狸苏……种荞麦而为食,织麻缕以为衣。
另外,《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说:“丽江路,蛮有八种,曰磨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叁错而居。
”②尤中先生认为“卢蛮”即“傈僳”,同时,他认为南诏统治下的分布于今天维西、贡山和福贡一带的施蛮和顺蛮就是傈僳族的一支。
③在以上所有近十多种对傈僳族的称呼中,除施蛮和顺蛮外,虽有字样差异,但读音较近,自唐代以来一直延用至今,实际都指傈僳族。
在国外,虽然人们对傈僳族的称呼因人而异,有的人对“傈”字的发音拖得长些,有的短些,有些甚至声调使用不当,但整个“傈僳”二字的发音也相差无几,如:Liisoo、Liisaw、Lishaw、lisaw、Li、Liso、Lihsaw、Lishu。
④过去,除傈僳一词外,英国学者还常常用“野人”(未开化的人)一词来指代缅甸的傈僳族,写作“Yaoyen”、“Yawyin”、“Yaw-yen”和“Yeh-jen”。
⑤对于这个称呼,恩里克斯(C.M.Enriquez)认为,以前汉人常常称呼克钦族为野人,写作“Yejen或Ye-ren”,后来克钦族又把这一称呼用来指代傈僳族,只是发音稍有变化,即变为“Yawyin”。
事实上,汉人从来没有把傈僳族称为“野人”(Ye-ren)。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全国人大、国家民委进行民族识别后,认定“傈僳”(lìsù)为中国傈僳族的称谓。
二、“粟栗”与“栗粟”之争1999年《民族研究》第5期刊载了冯魄先生的《粟栗与栗粟考》一文。
文中他根据向达先生所著《蛮书校注》一书,将“栗粟”这一族称校为“粟栗”,从而对近10多年来编写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傈傈语简志》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傈傈族》等,有关傈僳族的族称问题,①《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82册,第492页。
②转引自尤中著:《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1页。
③尤中著:《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76、177页。
④ Joachim Schliesinger著:《泰国非泰语少数民族》,泰国白莲花责任有限公司,2000年,第243页。
⑤Rose., Archibald and J.Coggin Brown:Lisu(Yawyin) Tribes of the Burma-China Frontier. Memoirs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3:249-76, 1991.又见Dessaint,Alain Y.:“Lisu Annotated Bibliography”, Behavior Science Notes Volume six, Numbert two, 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New Haven, 1971, p.71.⑥C. M.Enriquez:The Yawyins or Lisu, Burma Research Society Journal Vol. III, 1921, p.72.作了不同的解释。
他从《蛮书》版本识读考说、傈僳族历代称谓演变考说、从“粟栗”二字的古文字训话和唐代文献记载考说、从我国古代“姓族”与“粟栗两姓蛮”的关系考说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
就《蛮书》版本识读考说方面,冯魄先生认为,《蛮书》堪称研究西南民族,特别是云南和南诏政治、历史、地理的“历史大辞典”,后人研究、校注《蛮书》的人很多,但是到建国前后,在各种史料典籍中,人们首推向达先生的《蛮书校注》为善本。
向先生治《蛮书》之学,前后共二十余年,他精心钻研,并亲自到云南实地考察,被近代史学界誉为精于隋唐史的“精审之作”。
①杨毓才发表了《对“粟栗”与“栗粟”考一文的校正》一文,对冯魄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杨先生认为,在当时辑入聚珍版的《蛮书》中有五个版本,即《备征志本》、《渐西村舍本》、《琳琅密室丛书本》、《卢文绍本》和《鲍廷传本》,其中,后三个版本误校为“粟栗”,从而留下后患。
他说:“1962年,向达教授在他撰写的《蛮书校注》一书中,舍弃正确的《备征志本》和《渐西村舍本》不用,却采用了错误的《琳琅密室丛书本》、《卢文绍本》和《鲍廷传本》三个校注。
向达在其《蛮书校注》原文中说:‘粟栗两姓蛮,达案,粟栗,内聚珍本、四库本诸本俱作粟栗,只备征志、渐西本误作栗粟’。
这样就铸成第二次错误。
又由于《蛮书校注》被冯魄先生引用,以假乱真,从而造成第三次错误。
”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前所未有的民族识别工作,最终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在领导具体的民族识别工作时,坚持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了符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的民族识别标准和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名从主人”的原则。
这里说的“名从主人”,实际上就是指按照民族意愿。
民族意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指人们是否认同于某个民族的一种主观愿望,也指人们对某个人们共同体本身的历史和特征的认识、理解与综合,并形成民族的自觉意识,亦即对长期以来本民族的兴趣、发展历史过程等客观事实的自我表达。
况且,民族意愿具有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和独立性,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固有的内容之一。
民族意愿这种族属意识不是凭空臆造的,是建立在具备有一定的民族特征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的,是民族特征的一种总的反映。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傈僳族族称的“粟栗”与“栗粟”之争而言,应该尊重傈僳族的意愿,以民族自称为主,因为国内外的傈僳族都自称“傈僳”,没有自称“僳傈”的,不能对他们的历史和族称随意改动,否则多年以后再让后人来一次校注和考证,那才是最大的不幸。
三、族称含义探索一个民族族称的真正含意有诸多困难,特别是史料典籍中有关傈僳族生活习俗的记载比较少,更没有相关傈僳族族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