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人口有多少民族有什么特色

合集下载

【丽江地图·文化】路西村傈僳族的民风民俗

【丽江地图·文化】路西村傈僳族的民风民俗

【丽江地图·文化】路西村傈僳族的民风民俗丽江文艺▏丽江地图 | 文化 | 傈僳族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施蛮”、“栗蛮”及“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

元明时多受丽江等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人在头人“阔幕毕庞”的率领下,向滇西北的怒江等地区迁徙。

在17--19世纪的清朝统治时期,傈僳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多次迁徙,大多隐居于深山峡谷之中。

在路西境内的拉课剑盘,至今还有当年傈僳族起义军与清朝官兵厮杀的战场遗址和当地傈僳族头领的坟墓“英雄坟”。

傈僳族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

路西村委会现有人口2735人,其中傈僳族就占1938人,居住在路西村的其它民族也都会说傈僳语,路西村傈僳族的傈僳语很独特,跟周边黎明乡、鲁甸乡的傈僳语发音大不相同,黎明、鲁甸、维西、怒江等地的傈僳语等于是傈僳语的“普通话”,而路西的傈僳语好像是“本地方言”。

路西的傈僳族人民善良朴实,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

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和盖房等时节都要尽情歌舞。

由于地势和习惯的影响,傈僳族多居于高山缓坡地带,路西无聚居几百户的村落,一般都是两三个山头住着几十户为一村,村寨之间相隔较远。

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建筑种类主要有木楞房、土墙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

禁忌: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婚礼习俗在旧社会,路西傈僳族男女青年虽然有较大的社交自由,但由于父母包办婚姻盛行,通过自由恋爱的并不多。

傈僳族

傈僳族
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族
在我国西南地区,巍峨高耸的高黎贡 山,一个以歌为伴,“盐,可以一天不 吃;歌,不能一天不唱”的古老民族—— 傈僳族就主要聚居在这里。傈僳族是一 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 族,总人口约73万左右。聚居在云南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约有三十余万人。
拥有原汁原味原始舞蹈特色
傈僳族舞蹈因地区不同而异,怒 江流域的民间舞蹈只舞不歌。舞蹈 名称一般以舞步动作为名,更多的 随乐曲名称而定。傈僳族舞蹈大致 有三种类型:一是模仿动物行动的 舞蹈,二是生产生活舞;三是表现战 斗的舞。
妙不可言的葫芦笙舞乐
傈僳族葫芦笙舞蹈 音乐是傈僳族最重要 的传统器乐形式。傈僳 族葫芦笙曲调优美动听, 有为舞蹈伴奏的和独奏的。 曲调多为两个声部,第一声部为旋律, 第二声部常为五度、八度和音。旋律声部有 的轻快活跃而富有生活表现力,有的旋律清 晰而明亮。
傈僳族的“雅巴驰”
“雅巴驰”是傈傈族人最钟爱的麻布衣。傈僳 语"雅巴驰",是"麻布衣服"的意思。"雅巴驰"一般 都不染色,缝出的衣裙都带有天然的乳白色。傈僳 族分布广泛,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傈僳族服饰亦各有 特点。但他们大都喜欢红、黑、白、绿等几种颜色, 并以此为基色来配色,缝制衣服。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傈僳族的酒文化傈僳族物质文化、精 神和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傈僳族热情 奔放、真诚待客的写照。傈僳族酒文化 内涵丰富,最有名的要数“同心酒”, 同心酒是傈僳族酒文化的代表。同心酒 象征着团结和友谊。在酒席宴中,如果 僳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 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 真正的朋友。
竹 酒 壶
“阔时”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 “阔 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 新年。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 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 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 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过“阔时节” :一是拜天拜地祈求保佑;二是 祭祖祭宗,祈求赐福;三是求达各玛(三角架)保护, 驱赶天神地鬼;四是求天地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怒江傈僳族风俗

怒江傈僳族风俗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 饰颜色的差异,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 白、黑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者耳 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珠料为饰。 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 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泸水县一带的黑傈 僳妇女则不穿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 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 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 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附大铜环或银环,裙 长及地。行走时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同心酒——特殊的喝酒与交友 同心酒——特殊的喝酒与交友
在傈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 饮“同心酒”了。两人共一酒具,或并立、 并坐、并跪、并蹲,或长坐幼蹲,或幼跪 长坐,两人楼肩交颈,耳磨脸贴,一个用 左手,一个用右手,同时持杯(筒或碗), 嘴凑在一起,同时饮酒,称同心酒。
酒可一饮而尽,也可轻抿一口,说唱一段,再饮 一口,如此再三,直至兴尽酒尽。使用的酒具, 有木碗、竹筒、牛角杯、羊角杯、猪蹄杯等。 饮用同心酒,一般不分男女,亲朋挚友或恋人之 间均可进行。过去常用于招待贵客、签约盟誓或 结拜兄弟等场合。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 席宴中,如果傈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 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傈僳族人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 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 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等州、县和四 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 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 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 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 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 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 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风情漫记

傈僳族风情漫记

二、风俗习惯
1、婚娶
傈僳族青年男女经过恋爱、问婚、定婚等 系列程序后,便开始筹备婚礼。在彩礼议定 后,由男方家择定结婚日期,婚娶中一般征 得舅舅同意,媒人一般要由舅舅充当。婚礼 形式,各地大同小异,一般由男方家请伴郎 去接亲,男方家则在门口摆酒席,待新娘接 到,双方对唱《迎亲调》,男唱:“请来吃 啊请来唱,吃不完的啊,是肉,喝不完的啊, 是酒。”女唱:“我们象燕子般飞来,把你 家的酒和肉吃个光、唱个尽。”调子唱完, 男方家把新娘迎进门,招待送亲人员和宾客 吃饭。 婚礼上,老年人围着火塘,一边唱歌,一 边摆家谱;青年男女则围成圈儿跳舞唱歌, 狂欢达旦。婚后三天,新郎新娘带上酒、肉 回门,在女方家住数日,新郎帮忙砍柴、犁 地,新娘织麻。返回时,女方父母给女儿一 只母鸡、一头猪、一口锅和一把镰刀。



“江沙埋情人” 0001.中国网络电视台[视频]傈僳族沙滩埋情人 20110518.mp4
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 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 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 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 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 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 “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 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 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 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 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 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 长寿


7、生产文化 傈僳族生产文化的种类比较多,主 要有:“花鸟历”、棍棒点种法、 “瓦纠”共耕、采集、狩猎习俗等。 (1)“花鸟历”是傈僳族人民按 照其居住地区的自然、气候和生产劳 动过程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科学的自 然历法,它在指导傈僳族生产劳动方 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棍棒点种法是因傈僳族地区 有些山地坡度太大,无法牛耕和锄耕 而发明并形成习俗的。耕种时,每人 执一根削尖头的竹棍或木棍,在烧过 荒的坡地上戳一个小坑、撒一至二粒 种子,并自上而下点种。这种点法虽 然原始,但仍不失为一种防止水土流 失的绝妙方法。

傈僳族

傈僳族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7万余人。是云南特有 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 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 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 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 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 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 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 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砻江、 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 江、永胜诸地纳西族白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 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 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 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的清代统 治时期,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 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在历 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操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 缅语族彝语支。原有西方传教士创 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作
字母的文字, 还有一种自己 创造的没有字母 的音节符号,均因 结构不完善,未通行。 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 、澜 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傈僳族的 服饰,各地大同小异,大都穿自织的麻布衣服。 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及膝,有的用青布包头, 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妇女上穿右衽短衣, 下着长裙,头上饰以红白色料珠,胸前有彩色 料珠串成的项圈。各地因衣服颜色的差异而被 称为“白傈僳”、“黑傈僳”或“花傈僳”。 “花傈僳”的衣着绚丽多彩,“黑傈僳”的穿 着典雅大方,各具特色。
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 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 指点,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 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尽管两人勤劳耕 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 无法蔽体、御寒。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决心要 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她历尽艰辛,终于找 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 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看到心 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 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 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

傈 僳 族

傈 僳 族
在云南26个少数民族中有个民族 叫傈僳族,你们听说过这个民族吗? 你们对这个民族了解吗?
——民族概况、人口地理分布 ——族称含义、语言文字 ——民族与社会发展、经济生活 ——宗教、礼仪禁忌 ——节庆活动、饮食、婚俗、建 筑、服饰
一、民族概况,人口地理分布
傈僳族是从唐代“乌蛮”部落集团中分化出来的,与彝族、纳西族在族 源上关系密切,其先民居住在今西昌、冕宁、盐边一带。傈僳族的族称最早 见于唐人樊绰的《蛮书》记载的“栗粟两姓蛮”。8世纪时,傈僳族先民受 “勿邓”、“两林”和“丰巴”三大乌蛮部落统治。1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 后受元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6世纪中叶,由于战 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括木必的率领下,渡过澜沧 江,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 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 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 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 等县。此后,又有傈僳族陆续向西和向南迁移,形成今日的分布格局。 人口57.485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4年8月23日,建立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 为自治州。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傈僳阿米来
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二、族称含义、语言文字
傈僳族(英文:Lisu; Li-Su; Lisaw;泰文:ลีสู่)发源于青康 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西藏、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 性质的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 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 为基础的新文字。(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19世纪初维西 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了音节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亦称 竹书),这是傈僳族的第一种文字;后来又由英国人和英国传教 士创造了两种拚音文字,称为“老傈僳文”。上个世纪50年代 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创制 并经国务院批准使用的新傈僳文,现在使用较多的是新、老傈 僳文两种。

旅游职业礼仪:傈僳族

旅游职业礼仪:傈僳族

傈僳族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以农业为主,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共有人口57万。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禁忌:傈僳族在长年的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该民族所特有的禁忌。

(1)祭祀禁忌。

祭鬼神或祭龙树时,忌妇女参加。

出远门者必须于年前赶回,否则,家人过年祭祖时会将未归者也作为祭祀对象,不吉。

祭家鬼时,肉未吃完忌外人进入,否则会有疾病。

禁忌用茶叶敬猎神,据信,茶叶能遮住猎人的眼睛,使之打不到野兽,祭猎神的的祭品不能给别人吃,一定由猎人自己吃掉,否则,猎而无获。

(2)产忌。

产妇分娩,基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闯入。

婴儿啼哭不止,则家门口挂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

产妇忌吃线猪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鸡肉。

若生男,客人不可带弓箭和长刀入门;生女,不可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禁忌入门,忌期为10至13天。

忌横抱婴孩,以为是抱死人之相。

产妇家不能烧苞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

若触犯这些禁忌,婴儿有夭折、短命的危险。

(3)丧葬禁忌。

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与死者有仇的人才会故意吃辣椒。

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葱、蒜,否则以为会冲犯鬼神,会导致更重的灾祸。

(4)礼俗禁忌。

傈僳族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死人出殡才这样。

忌拄手杖进家门,因给死者致哀跳舞时才使用手杖。

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

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5)生活习俗禁忌。

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

家长外出时忌扫地,怕对家长不利,因死人时才去扫地。

在房前屋后忌喊"哦",只有为死人驱鬼时才这样做。

傈傈族_精品文档

傈傈族_精品文档

傈傈族傈傈族简介傈傈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傈傈族也被称为傈僳族、器朱傈傈族等,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之一。

在傈傈语中,傈傈族自称为“五几人”,意为“真人”。

傈傈族的历史傈傈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傈傈族是古代怒江上游地区的原住民。

他们居住在山区,以农耕和狩猎为生。

在古代,傈傈族与其他民族一同生活,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傈傈族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特征。

在中国史书中,早在公元前222年,傈傈族就已经被记录在内。

傈傈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

在古代,傈傈族是有着高度组织的群体,他们信奉巫教,以巫师为首。

在傈傈族的社会中,巫教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巫师被视为傈傈族与神灵之间的桥梁。

傈傈族的文化特色傈傈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他们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与傈僳族、彝族等民族有一定的语言相似性。

傈傈族的文字传统上多采用古傣文进行书写,而后转化为拉丁字母拼音字母。

如今,傈傈族的文字是以拉丁字母为主。

傈傈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傈傈族的新年——火把节。

火把节是傈傈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月的第二天举行。

在这一天,全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装,手持火把,在火把的照耀下,舞动着热情奔放的舞蹈。

火把节不仅仅是庆祝新年的时刻,也是傈傈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傈傈族的婚俗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傈傈族人民婚姻的形式丰富多样,婚礼程序庄重而庄重。

傈傈族的男女年龄相仿,多数是在成年之后结婚。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一般需要数月的时间,从彩礼准备到婚房布置,每个步骤都必须按照传统习俗来进行。

婚礼当天,傈傈族的男女穿着华丽的节日服装,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傈傈族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

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同时也养殖家禽家畜。

傈傈族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农耕方面十分熟练,他们采用的农耕工具主要是锄、锄头等。

傈僳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

傈僳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

傈僳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傈僳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习俗传承。

本文将从傈僳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点以及习俗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深入了解傈僳族的独特魅力。

傈僳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根据考古学研究,傈僳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史书记载,傈僳族是古代滇池地区的原住民,与古代南诏、大理等政权有着紧密的联系。

傈僳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过多次迁徙和政权更迭,但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

傈僳族的文化特点丰富多样。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傈僳族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

此外,傈僳族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制作工艺而闻名。

传统民居建筑以竹木结构为主,灵活而坚固。

傈僳族的服饰以绣花、编织等手工艺为主,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此外,民歌、舞蹈和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也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传承祖先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傈僳族的习俗传承是他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在山区的傈僳族人民依托着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

例如,傈僳族人民信奉自然万物有灵,崇尚“自然即神”的产生关系,以天地万物为自己的生命之本。

傈僳族人重视婚姻家庭,婚礼是传统的重要场合,常常有热闹的舞蹈和酒宴。

宗教也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傈僳族信仰包括自然灵魂崇拜和土地神崇拜等,傈僳族人民通过祭祀、祈福等形式与神灵沟通,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仰之情。

习俗的传承对傈僳族文化的保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习俗和传统逐渐被遗忘和淡化。

然而,在当地政府和学者的努力下,傈僳族的习俗传承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扬。

各种传统节日如泼水节、萨嘎祭等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和庆祝,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承。

习俗传承不仅有助于增进族人对傈僳族文化的认同,也为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傈僳族文化的窗口。

傈僳族的风土人情

傈僳族的风土人情

傈僳族的风土人情
傈僳族,现有人口57.4万。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部分分布在云南丽江、迪庆、大理、楚雄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过去傈僳族信奉多神,崇拜自然,还有图腾崇拜的残余。

19世纪中叶后,基督教和天主教传入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自然历,他们把一年分成开花月、鸟叫月、烧山火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十个季月。

傈僳族称最早见于唐代,唐朝时被认为是“蛮”的一部分。

傈僳族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

8世纪时他们的先民居住于金沙江畔。

傈僳族住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木结构,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似木匣,内地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先在斜坡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因这种房子下面有很多木桩,故被称为“千脚落地屋”,流行于怒江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短衣,下着长裙,头饰红白料珠,胸前配彩色料珠项圈。

傈僳族妇女的裙子是用上百片的各色布料经过精心剪裁缝制而成的,因此被称作“百花裙”。

男子一
傈僳族的主食是玉米、荞麦。

傈僳族人认为动物苦胆是一种良药,也是一种调味品,因此总把胆汁掺入酒中饮用,在煮肉时则把苦胆放入锅中一块煮,用来去腥味开胃。

中华各民族简介——傈僳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傈僳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傈僳族傈僳族概况历史: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

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人口:傈僳族人口约有57.5万人。

分布:云南北部努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县,是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区。

经济: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

习俗傈僳族风俗图腾:信仰: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

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礼仪: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

在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

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

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

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习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

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

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

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

禁忌: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婚俗: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

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

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食俗: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

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

少数民族傈僳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少数民族傈僳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传承人才匮乏
由于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傈僳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才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 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减弱。
政府及社会力量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应加大对傈僳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 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傈僳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 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迁徙历史
傈僳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 ,逐渐从青藏高原向云南地区迁 徙,形成了现今的分布格局。
傈僳族的地理分布
主要聚居地
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怒江 地区,这里也是傈僳族自治州的所在 地。
扩散分布
除了主要聚居地外,傈僳族还扩散居 住在云南省的其他地区,以及四川、 贵州等省份。
傈僳族的人口数量
01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傈僳族的 人口数量约为XX万人,是中国少 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
02
由于傈僳族多数聚居在偏远山区 ,人口统计存在一定的困难,因 此具体数字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02
傈僳族的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的特点
色彩鲜艳
傈僳族传统服饰以红、黑、白、黄、蓝五种 颜色为主,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视觉 冲击力。
饮食禁忌
傈僳族有一些饮食禁忌,如禁食狗肉、鹤肉等。同时,他们 也不喜欢浪费食物,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祖先的行为 。
待客之道
傈僳族非常热情好客,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拿出最好的 食品和酒水招待客人,尽显其淳朴、诚实的民族性格。在餐 桌上,主人会让客人坐在火塘旁的上座,这是傈僳族尊重客 人的表现。
05
多样化装饰
服饰上常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和饰品 ,如银饰、珠子、羽毛等,既富有民族特色 ,又展现出丰富的装饰艺术。

傈僳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傈僳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傈僳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傈僳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僳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因为他们的地区比较偏远,封闭,这也造成了它的文化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特别的民族僳僳族的习俗与特色,希望大家喜欢!傈僳族的特色风俗习惯服饰傈僳族分布广泛,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傈僳族服饰亦各有特点。

但他们大都喜欢红、黑、白、绿等几种颜色,并以此为基色来配色,缝制衣服。

妇女的服装式样,不同地区区别较大,怒江地区妇女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头上佩以珊瑚等饰物,年轻女子则用缀着小白贝的红线系发辫。

妇女们还喜欢在胸前佩玛瑙、海贝或银币串,傈僳族称为拉白里底。

而居住在泸水一带的妇女则不穿长裙,喜穿长裤,上衣右衽,腰系一小围裙,十分精神。

永胜、德宏的傈僳族妇女,服饰色彩极为鲜艳,衣服右衽,裙长及地,衣裙的边角饰有花边,长裙后块以各色布拼成图形,胸和腰都饰有银坠,美观大方。

四川凉山州的傈僳族妇女上着短衫,下穿百褶长裙,短衫仅长到腰际,对襟,平领。

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怒江州妇女盛行的“欧勒”帽,整个帽子用海贝壳穿缀而成,非常美观,它几乎成了傈僳族妇女的象征。

傈僳族男子的服装各地大致一样,都是麻布长衫或短衫,下着长裤,德宏州的傈僳族男子用青布包头,四川德昌傈僳族男子往往喜欢在头顶留发一小束。

怒江地区傈僳族男子身上喜欢佩带长刀。

靠近内地的傈僳族男子服饰接近汉族。

(《西南少数民族风俗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傈僳族服装用料过去多是自织麻布,至今许多傈僳族妇女还会织麻布、织花边。

现在缝制衣服已改用大机器生产布匹,古朴的传统服装呈现出现代异彩,土布衣物反而成了贵重无比的工艺品。

住房和交通不同地区的傈僳族的住房建筑形式不尽相同,但以竹篾房、木楞房和土木结构房最为常见。

怒江及四川盐边以竹篾房和木楞房为主,丽江德宏西昌以土木结构房为主。

怒江两岸斜坡地较多,建竹篾房较为适宜,这种房屋也称“千脚落地”房,即在斜坡上竖几十根木桩,用藤篾条札牢木桩,铺上木板,四周围竹篱笆,上覆茅草或木板。

(完整版)傈僳族

(完整版)傈僳族

傈僳族一、民族概况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

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

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人著述,樊绰的《蛮书》称之为“栗粟”,被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

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公元8世纪时,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曾受“勿邓”、“两林”两个强大部落的统治。

1 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后受元代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代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

16世纪中叶,由于战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和掠夺,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木必帕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

此后的两个世纪,陆续有大批傈僳族往西和往南,迁入德宏、临沧、耿马等地。

有的则沿金沙江南下,进入禄劝、大姚等地。

19世纪20年代,清朝在靠近内地傈僳族分布的丽江、永胜、华坪等地,实行“改土归流”。

一些世袭的纳西族和白族土司为流官所取代。

1908年,云贵总督府及丽江府派阿墩子(德钦)弹压委员夏瑚巡视怒俅两江,夏瑚委任怒管及俅管袁裕才等分别管理怒江及俅江(独龙江)事务,并下令取缔过去康普、叶枝、察瓦龙等地土司对傈僳族、独龙族的苛派。

1911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领土片马、鱼洞、岗房等地。

辛亥革命后,云南军都督府都督蔡锷任命西防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李根源组成3个殖边队进驻怒江地区,从而阻止了英国殖民势力向怒江的窥伺。

此后,云南地方政府分别在怒江地区建立了知子罗(碧江)、上帕(福贡)、菖蒲桶(贡山)、泸水等4个行政委员公署,1928年以后分别改为设治局,并在独成江的茂当设立公安分局,管理独龙江事务。

傈僳族

傈僳族

傈僳族一、概述傈僳族最傈僳族少女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二、饮食文化傈僳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酥油茶据说,从前的藏区有辖和怒两个部族,曾因发生冲突而势不两立。

但是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由于两个部落的历史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在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奋不顾身跳进火海殉情。

二人死后,化作茶树上的茶叶和盐湖里的盐,这样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就能再次相遇。

酥油茶是迪庆傈僳族群众每日必备的饮品。

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

一来可以治高原反应,二来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而嘴唇爆裂,三来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

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

酥油茶颜色与浓可可茶相似,喝一口茶,茶香很浓,奶香扑鼻,有一种特殊的回味。

琵琶肉琵琶肉为中甸藏区一种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肉品。

对迪庆藏族人家说,琵琶肉的腌制方法是神仙教的,不过具体情节各地不一。

有的地方的人们说,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来到人间,她十分喜欢迪庆藏族人家的善良忠厚,便在教会人们耕地养畜之后,把一手腌制肉食的绝活也传给了大家。

而另一些地方的人们则说,从前有一位老猎手,经验丰富又射得一手好箭,因此只要上山,就绝不会空手而归。

他觉得自己的好运气都是神仙给的,所以总忘不了祭献山神、猎神。

老猎人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一次打到的猎物太多,吃不完,放了几天就坏了。

傈僳族体育运动项目

傈僳族体育运动项目

傈僳族体育运动项目一、傈僳族介绍傈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傈僳族人口约为60万人,属于藏缅语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

二、傈僳族体育运动的历史傈僳族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活动。

在传统的农耕生活中,他们通过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因此他们对于体育运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和兴趣。

同时,在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习俗和仪式。

三、傈僳族传统体育项目1. 赛马赛马是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五是傈僳族赛马节,在这个节日里,各个村庄都会组织赛马比赛。

赛马比赛分为场地赛和野外赛两种形式,参加者可以骑自己的马或者租用别人的马参加比赛。

2. 投壶投壶是一种类似于投掷飞镖的传统体育项目。

比赛时,选手们站在一定距离的地方,用手中的长竹管将壶投向目标区域。

投壶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力量和技巧,还需要选手具备精准的判断力和眼力。

3. 踢毽子踢毽子是傈僳族传统的娱乐活动之一。

参与者可以单独或组队进行比赛,比赛时要尽可能多地踢中毽子,并且要注意不让毽子掉落在地上。

踢毽子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还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现代化傈僳族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现代化的体育运动也逐渐进入了傈僳族社区。

目前,傈僳族已经开始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现代化运动项目,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五、结语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傈僳族在传统体育项目方面有着很高的热情和兴趣。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傈僳族已经开始开展现代化体育运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傈僳族体育运动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傈僳族民族服饰演示文稿

傈僳族民族服饰演示文稿

既然是服饰展览,不如来个利用模特走秀的形式来展现傈僳族 的服饰!以下为我为此而作的场景。。。。。。
现在走秀开始(第一场)
女装展示,灯光用粉 红等暖色系,表现女 性的温婉柔情;音乐用 <缅桂花开十里香>,很 轻柔.
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红黄色包头, 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
灯光与音乐继续。。。
少 年 服 饰
男性服饰
有请设计师:miss xu !
音乐用颁奖乐曲。。。。。。灯光用 强光照射,并跟随人物走,外景灯打 开,全场变亮。
谢谢观赏。。。。。。
永胜、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 观,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 边,头缠花布头巾,耳附大铜环或银环, 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景物曳摆动,显得婀 娜多姿,优美迷人。 男子一般着短衫,裤 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在腰佩砍刀, 右腰挂箭袋 。
舞台策划
正台秀共分五幕。 第一幕:女装展示,灯光用粉红等暖色系,表现女性的温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饰颜 色的差异,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
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傈 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
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 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 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傈僳语称这种 胸饿叫做“拉白里底”。
第二场
少年服饰展示,灯光用橘黄橘红等鲜艳色,表现少年的
活泼与无忧无虑:音乐换为轻快的<迪庆,我美丽的家园
>.
宝蓝色的服饰突出了傈僳
族少年特有的稚
气。。。。。。
各种场合下的少年服饰
灿烂的笑脸下一个花色头饰将我们的视觉 吸引到孩子的内心。。。。。。
外景灯关第掉三,舞场台灯改为橄榄绿与古兰色,给人以阳刚之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傈僳族历史傈僳族人口有多少民族有什么特色
导语: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四川省有少量分布。

云南省傈僳族人口57.8万余人,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一3000米的河谷山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四川省有少量分布。

云南省傈僳族人口57.8万余人,大都居住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500一3000米的河谷山坡台地上,多数以家族氏族为单位居住,结成10-50余户的小村落。

傈僳族历史悠久,从语言系属和地理分布考察,可推断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

傈僳文有两种:一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制的用变体拉丁大写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种为解放后于1957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分别称“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傈僳族过去信奉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凡丧葬、节庆、疾病都要请巫师“尼扒”杀牲祭鬼,敬神卜卦。

十九世纪末,西方传教士相继进入傈僳族地区,传入基督教和天主教。

丽江黎明乡傈僳族中现在还有200多人信奉基督教,在七个聚会点设有简易教堂,逢礼拜天、复活节、圣诞节均以讲法、祷告等形式聚会,教育信教群众不喝酒、不抽烟、注意清洁卫生、不杀牲祭鬼、遵纪守法等等,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狩猎在傈僳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傈僳族男子都在狩猎生活中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技艺,射弩比赛时,射手以能将竹箭射在刀刃上劈为两半者为胜。

傈僳族还有纪念汉族英雄的“刀杆节”。

丽江黎明乡一带还有端午“赶山节”和立夏“圣水节”。

傈僳族人待客热情,礼仪也十分特别,遇有佳宾,主人端来一大碗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