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液压系统元件及管路装配工艺

液压系统装配操作规程(一)、油泵电机组装配操作规程1、油泵可以用支座和法兰安装,泵和电机应采用共同的基础支承,支座或法兰和基础都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以免在油泵运转时产生振动。
2、对于流量大于760L/min的泵,由于电机功率较大,不可将油泵安装在油箱上,应独立设置。
油泵的传动轴与电机输出轴安装的同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图纸如无要求,两轴的同轴度公差应不大于0.05mm,可采用双表找正法求得。
电机、泵输出轴不得有轴向作用力。
3、泵和电机传动轴之间应尽可能采用弹性联轴器联接,由于油泵传动轴不能承受弯曲力矩,因此严禁在泵轴上安装皮带或齿轮驱动油泵。
(二)、油箱装配操作规程1、油箱装配前应做渗漏试验,用煤油或柴油进行12小时试验,油箱不得有渗漏现象。
2、油箱应彻底清除油箱内残留物后方可安装封闭油箱的其它零件。
3、安装液位计,油温控制器、电加热器、空气滤清器、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人孔盖、放油阀等零件时,联连螺栓应均匀拧紧,确保密封无泄漏。
(三)、配管装配操作规程1、配管前管接头、焊接法兰必须经过去毛刺、清洗。
2、硬管必须经过倒角后方可点焊,焊接管夹。
阀、阀块、油缸与管路连接处在配管时必须经过封堵,避免混入杂物。
3、配管布置硬管要求横平竖直,软管要求弯曲半径不小于直径的6倍,轴向不得有旋转力矩。
4、焊接后各硬管管路必须经过酸洗、钝化、清洗处理,油口应有封堵,避免在装配时有灰尘等进入。
5、按输油管的作用分为吸油管、回油管和压力油管。
吸油管和回油管涂刷黄色油漆,压力油管涂刷红色油漆,以此为识别标志;对于特殊要求的油管另行喷涂。
6、所有连接螺纹处均要涂防松胶(LT-1242)进行螺纹紧固。
7、管路联接应牢固,确保密封无泄漏,承受压强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阀块装配操作规程1、阀块在安装前全部油孔应进行酸洗,确保油孔内无残留物,清洗干净后用螺栓均匀紧固到基础上,安装方向及位置不得有误,应符合图纸要求。
2、阀块的密封面不得有划痕,碰伤或损坏(特别是搬运过程中应用软物质将其包装或相互隔离,避免碰撞),螺纹孔的垂直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图纸无特殊要求应按相关标准或未注公差执行。
液压系统装配规范

3.用清洗剂或煤油清洗密封表面及O型圈,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污物,保证其清洁度;4.在O型圈上涂适量润滑脂(也可以不涂,但是要确保O型圈不脱落且恰好镶嵌在O型槽内),将O型圈压到零部件的沟槽内,保证O型圈与沟槽紧密贴合;5.安装时,不可使用尖锐工具;6.安装完成后不允许O型密封圈有错位、折皱、扭曲、划伤和装反的现象存在。
7.带O型密封圈的油管接头安装时,首先检查O型圈有无老化、裂痕等缺陷,若有更换O 型圈,安装时注意将接头对正,将带O型密封圈连接部分压入后将螺帽扭紧,扭紧力矩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力矩确认后用记号笔作标记。
三、软管装配规范1、装配软管前注意查看软管的接头处是否有可视异物,装配时力矩要求按照接头型号进行紧固。
2、各软管路的排列要整齐,不得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现象,不得有扭转现象。
并要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
3、管路要在适当位置进行固定,橡胶管路不得直接与金属件接触磨损,必要时用胶皮垫做好防护。
4、安装软管时,切勿让其扭歪,否则当受压时会破坏胶管或令联接处松脱(如图1)。
为避免胶管被破坏及流量受限制,胶管弯曲半径应尽可能加大(如图2)。
当安装直管时,应预留松位,使其受压移动时不致被拉紧甚至拉断(如图3)。
图1 图2 图35、其它形式软管的装配要求:1)两端均为可转螺母的软管:一般情况下与软管相连的接头端面均有密封圈,用润滑脂粘牢,软管两端的螺母均先拧上后,注意软管走向,将软管理顺,再用手紧固两端螺母,手紧不动后,再用相应规格的扳手紧固至规定扭矩;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标记处数文件更改号签字日期正确的安装方式福田雷沃重工 雷沃挖掘机事业部液压系统装配规范T-2992-0004 共6页第4页四、法兰紧固规范1、对开法兰的紧固作业规范1)装配前确认O 型圈是否已经正确装入; 2)要确认安装面上无伤痕、磕碰、异物; 3)安装时,不要使O 型圈在对面产生摩擦; 4)使法兰靠紧内侧区最小间隙;5)紧固以及力矩校核顺序如右图:○1○1 ○2○2 ○3○3 ○4○4 ○5○5。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规定1使用范围:合用于特种设备液压系统安装2作业条件:3本作业应在晴好旳天气状况下进行, 风力不小于5级、雷、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 严禁作业。
4作业人员5作业人员2人一组, 配合作业。
经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作业人员应有岗位合格证。
5.1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控制措施:5.2安全注意事项5.3在清洗接头件时, 应将汽油远离火源, 并在清洗过程中严禁吸烟。
5.4危险点控制措施作业环节及规定:液压元件构成:各液压元件之间由管道、接头和集成阀块等零部件有机地连接成一种完整旳液压系统。
因此, 液压管道安装与否对旳、牢固、可靠和整洁, 将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有着重要旳影响。
6.1液压管道安装规定管道安装质量旳好坏是关系到液压系统工作性能与否正常旳关键之一, 管路上应尽量按使用阐明书旳图纸连接。
并合理旳配置管夹及支架。
a 安装时对已经酸洗过旳管子还要用气吹净。
b安装时对管子接头、法兰件都要进行质量检查, 发既有缺陷旳接头或法兰件不准使用, 应更换, 并用煤油清洗和用气吹净。
c安装时要精心检查密封件质量, 不合规定旳密封件不准使用。
安装密封件时要注意唇口方向, 并仔细安装, 切勿划伤或破损密封件, 更不能漏装。
d各管子接头连接要牢固, 各结合面密封要严密, 不准有外漏。
e压力油管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和稳定。
高压软管安装规定a检查软管质量。
要查明软管通径和成套软管旳规格尺寸与否符合安装规定;检查胶管内外径表面与否有脱胶、老化、破损等缺陷, 有严重缺陷旳不准使用。
b 按使用阐明书旳液压图进行安装。
管接头安装规定a按照使用阐明书旳液压图进行安装管接头。
b 检查管接头旳质量, 发既有缺陷(如端面加工不平)应更换。
c 接头用煤油清洗, 并用气吹净。
d接头体拧入油路板或阀体之前, 将接头体旳螺纹清洗洁净, 涂上密封胶或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带顺螺纹旋向缠上, 以提高密封性, 防止接头处漏油。
但要注意, 密封带旳缠向必须顺着螺纹旋向, 一般1-2圈。
(最新)液压系统安装工艺

工艺文件液压系统安装、拆卸技术要求共16 页第1页设计文件液压系统安装、拆卸技术要求00.009.01液压系统安装、拆卸技术要求1目的为规范公司产品和设备液压系统安装、拆卸,保证液压系统安装质量,特编制本文件。
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装有液压系统的产品和设备。
3总则3.1所有重量超过15kg的元件、部件、台架和设备,必须能方便的起吊。
3.2油箱、泵站、阀块、阀架、蓄能器和冷却器架的安装,管路的最终安装,近旁不允许进行喷砂,打磨等环境污染作业。
3.3液压元件内部清洁度都应符合JB/T7858-2006《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的规定(清洁度标准见表一、表二),外购元件应有清洁度合格证,否则应重新清洗后方可使用。
3.4构件焊接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Ⅲ级。
3.5油箱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Ⅱ级。
3.6管道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Ⅰ或Ⅱ级。
3.7尽可能采用水平焊接,允许用立焊,但不允许用仰焊。
3.8各种液压元件的连接螺栓都应用测力矩扳手来拧紧,拧紧力矩见表三。
3.9装配时零件间的接缝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错边。
4安装前的技术准备4.1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熟悉液压系统图、电气原理图、管道布置图、液压元件、辅件及管件清单和有关样本等要备齐,并在安装前对其内容和要求都应熟悉和了解。
4.2物料准备按液压系统图和元件清单,由仓库领出液压元件等物资,领用时要注意质量,凡有破损和缺件的液压元件和压扁的管子,均不应领出。
压力表领出后应经校验,避免产生调试误差。
翻车机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翻车机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天津一航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刘秀芳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曹卫冲1 管路安装翻车机液压系统所用大管径管件硬管均应在工厂内制作完成,小管径管件可在现场制作,所用材质为无缝钢管,使用前需经过酸洗。
常用小管径有4种规格( 16 2、 20 2.5、 25 3、 28 2),硬管配管工艺如下:(1)管路制作基于液压原理图和管路布置图,原则上应根据这两个图来布置接头、法兰和管夹,但有时由于现场实际情况不可预见而会有所更改。
有些管路是按照计划预先设计的,有些管路则是设备安装固定时在现场测量后安装的。
(2)在正式安装前必须进行预安装。
管道预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和调整,然后才能正式安装。
(3)硬管必须用机械方法切割,不允许用气割,以保证尺寸正确和表面平整,并避免影响管子机械性能。
切口必须经过去毛刺处理。
(4)弯管应采用冷弯,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材外径的3倍。
(5)接头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的卡套式接头,管接头本身没有卡套,只有接头体和螺母。
硬管经过按尺寸切割、冷弯后,可用一种名为W a lfor m m a chi n e的专用工具压制出管接头密封连接的关键部分。
对应于不同的管径配有相应的模具,适用外径范围为6~42mm。
这种接头的主要优点是耐压高,不易发生爆管泄漏等现象,且容易更换,但前提条件是接口必须压好。
(6)管道敷设时,相邻管道管件边缘距离应不小于10mm,尤其对于高压管道。
同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相互错开100mm以上。
(7)为减少管路冲击,必须合理布置管夹。
管夹间距的要求见表1。
表1 管道直管支架间、管夹间的距离/mm[1]直管外径<1010~2525~5050~80>80间距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30003000~5000(8)安装过程中要做好清洁工作,不可使异物进入管道。
安装前对管道进行清理,用专用工具,配合对应管径的泡沫,把泡沫放进管口,在气压作用下将其从另一管口打出来,管中异物随之而出。
液压系统组装工艺要点

液压系统组装工艺1.一般条例·应在系统的制高点设置排气口·所有重量超过15kg的元件﹑部件﹑台架和设备,必须能方便的起吊,为此需装设起吊设备。
·应明确所制造的液压系统在投入工作运行时,油液应达到的清洁度等级。
·油箱﹑泵站﹑阀块﹑阀架﹑蓄能器和冷却器架的安装,管道的最终安装,必须在一个清洁的室内进行。
近旁不允许进行喷砂﹑打磨等环境污染作业。
·实用的液压元件内部清洁度都应符合各类液压元件清洁度等级标准,如购入元件无清洁度合格证,应重新清洗后方可应用。
·油箱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Ⅱ级。
管道的焊缝质量要求达到GB3323-82中Ⅰ级或Ⅱ级。
·尽可能采用水平焊接,允许用立焊,但不允许用仰焊。
·各种液压阀的连接螺钉都应用测力矩扳手来拧紧,拧紧力矩应符合液压阀制造厂的规定。
·装配时零件间的接缝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错边。
·系统在制造完后要进行耐压实验,循环冲洗,各分回路功能试验。
·在产品每个独立台架上的明显或适当部位,牢固地装贴上与该台架有关的液压原理图硬质标牌。
在产品的明显或适当部位,牢固地装贴每个回路的名称和各接油口的硬指标牌在各液压元件边上牢固地装贴相应于液压原理图上的液压元件的编号硬指标牌·装配完毕后的系统,其所有外露油口应用耐油塞子封口。
禁用纸张﹑棉纱﹑木塞等杂物封口。
·试验合格后的系统,其各组件﹑元件外露表面应涂耐油油漆,包括二层底漆,二层面漆。
每层油漆应涂的均匀,并在前一层漆完全干燥后再涂下一层漆。
每层底漆厚度应为30~40µm;每层面漆厚度为25~30µm。
漆膜不得有皱纹﹑流痕﹑针孔﹑起泡等缺陷。
面漆要表面丰满,色泽均匀,表面平整光滑,无伤痕和明显的机械杂质。
·油漆前产品表面必须平整。
钢铁零部件可用喷砂﹑喷丸处理表面,也可用酸洗磷化处理除锈。
液压系统装配作业指导书

4、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 所有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 有飞边、毛刺、锈蚀、油污、尘埃、切屑和砂粒 等。零件的飞边、毛刺本应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 去除,若加工过程未去干净,在装配前应进一步 将其去净。在装配中加工的一些表面,加工后毛 刺也应去净。 清洗是装配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它对提高产品 装配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都有重要作用。要 做好零 件装配前的清洗工作,首先应根据零件的 材料、结构特点、原有脏污情况和对其清洁度的 要求等,正确地选用清洗剂和清洗方法。
2号配方
100g 240ml 35ml 240ml 8-10g
三、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传动系统的应用日益广 泛。目前液压技术正向着高压化、高速度、集成化、机电液一体 化和大流量、大功率、高效率、低能耗、低噪声、长寿命方向发 展。由此, 对液压元件的制造和液压系统的装配质量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在目前产品质量问题中, 有不少是由液压系统和液压元 件问题造成的,因此,对液压系统的装配要十分注意,就以下几 个方面提出要求 : 1、液压系统管路的安装 液压系统是由各液压元件组成的,各液压元件之间由管道、 接头和油路板(集成块)等零件有机地连接成完整的系统。液压 管路的安装质量对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要严格检查和控制所用管子的质量 a)、管子内外表面不得有腐蚀和显著的变色 b)、管子表面不得有裂纹、砂眼等,划痕深度≤壁厚5% c)、管子表面凹陷度≤其直径10%
钢铁工件。 室温浸洗,亦可在35-45℃下 清洗油脂、钙皂、钡皂有 浸洗,浸洗时上下窜动 良好效果,并有较好的中 间防锈作用 清洗温度 40-70℃, 清洗时间 至清洗净
易锈零件及复杂零件
水基清洗剂具有稳定耐用(不象汽油容易挥发)、无毒 、不易燃、使用安全、成本低等优点。可逐步代 替溶剂类清洗剂,这样,不仅每年可节省大量石 油产品,而且还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清洗工人 常期使用汽油清洗剂而造成职业性中毒和火灾事 故等。 常用清洗方法有擦洗、浸洗、喷洗和浸-喷联合 清洗等。 5、装配前的零件不得有尖角和锐边 装配前零件的尖角和锐边必须倒钝(设计规定 必须保留尖角锐边者除外),因为尖角和锐边容易 划伤操作者,也容易造成零件之间划伤,再者尖 角锐边自身也容易损坏。
液压系统安装施工工艺设计标准

液压系统安装施工技术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与锻造设备配套的管道、泵站、运行控制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施工技术资料现场施工图、设备本体图、设备质量证明书及安装技术文件。
2.1.2液压系统主要结构规格《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现场设备与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液压机技术条件》JB3818《管道附件》JB/ZQ4515∽45186《管道附件》JB/ZQ4492∽4514《软管敷设规范》GB/ZQ4398《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HG2023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GB50184《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HG20236《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价统一标准》GB502522.13建设计划锻压设备配套液压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2.2 运营商表 2.2主要操作人员备注:工头、钳工等专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相关专业证书方可上岗。
2.3 设备和材料的验收和入库2.3.1设备验收锻造设备主要包括:辅助设备如高压泵、高低压蓄能器、缓冲器及灌装罐等设备。
设备进场时,施工、设计、施工、制造、监理等相关单位必须参与,并根据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清单,对设备进行一一验收。
2.3.1.1 现场设备整体检查验收:1) 设备开箱机器设备出厂时包装完好。
设备整体开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设备开箱前应明确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并核对设备箱号及包装,以防万一惊人的。
B、设备开箱前应将设备吊装到安装地点附近,以减少开箱后的不便和不便。
C、开箱前应将顶板上的灰尘清理干净,以防开箱时灰尘和赃物散落到设备表面。
D、拆箱一般应从顶板开始,拆下顶板,再拆下箱板的其他部分;如果顶板不方便拆下,选择合适的部位拆下侧箱板,观察内部情况后再开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1使用范围:
适用于特种设备液压系统安装
2作业条件:
本作业应在晴好的天气情况下进行,风力大于5级、雷、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严禁作业。
3使用工器具:
4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2人一组,配合作业。
经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作业人员应有岗位合格证。
5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控制措施:
5.1安全注意事项
5.1.1在清洗接头件时,应将汽油远离火源,并在清洗过程中严禁吸
烟。
5.2危险点控制措施
6作业步骤及要求:
液压元件组成:各液压元件之间由管道、接头和集成阀块等零部件有机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
因此,液压管道安装是否正确、牢固、可靠和整齐,将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6.1液压管道安装要求
6.1.1管道安装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是否正常的关键之一,管路上应尽量按使用说明书的图纸连接。
并合理的配置管夹及支架。
a 安装时对已经酸洗过的管子还要用气吹净。
b安装时对管子接头、法兰件都要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有缺陷的接头或法兰件不准使用,应更换,并用煤油清洗和用气吹净。
c安装时要精心检查密封件质量,不合要求的密封件不准使用。
安装密封件时要注意唇口方向,并仔细安装,切勿划伤或破损密封件,更不能漏装。
d各管子接头连接要牢固,各结合面密封要严密,不准有外漏。
e压力油管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和稳定。
6.1.2高压软管安装要求
a检查软管质量。
要查明软管通径和成套软管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检查胶管内外径表面是否有脱胶、老化、破损等缺陷,有严重缺陷的不准使用。
b 按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进行安装。
6.1.3管接头安装要求
a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进行安装管接头。
b 检查管接头的质量,发现有缺陷(如端面加工不平)应更换。
c 接头用煤油清洗,并用气吹净。
d接头体拧入油路板或阀体之前,将接头体的螺纹清洗干净,涂上密封胶或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带顺螺纹旋向缠上,以提高密封性,防止接头处漏油。
但要注意,密封带的缠向必须顺着螺纹旋向,一般1-2圈。
缠的层数多,工作过程中接头容易松动,反而会漏油。
若用流态密封胶作为螺纹扣与扣之间的填料,温度不得超过60℃,否则会熔化,使液体从扣中溢出。
拧紧时用力不宜过大,特别是锥管螺纹接头体,拧紧力过大会产生裂纹,导致泄漏。
e 接头体与管子端面应对准,不准有偏斜或弯曲现象,两平面接合良好后才能拧紧,并应有足够的拧紧力矩(或达到规定值),保证接合严密。
f 要检查密封圈质量,若有缺陷应更换,装配时要细心,不准装错或安装时把密封圈损坏。
6.1.4法兰盘安装要求
a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要求安装法兰。
b 检查法兰盘和密封圈质量,若有异常应更换。
c法兰盘用煤油清洗干净,并用气吹干净。
d 拧紧螺钉时,各螺钉受力要均匀,并要有足够的拧紧力矩(或达到规定值),保证接合严密。
e对高压法兰的紧固螺钉要抽查螺钉所用的材料和加工质量,不合要求的螺钉不准使用。
6.1.5吸油管安装要求
a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进行安装。
b 吸油管与液压泵吸入口连接处应密封严密,否则泵在工作时,会吸入空气,使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甚至吸不上油。
6.1.6回油管安装要求
各回油管道应插至油箱油面以下,但不能贴近油箱底面。
6.2 液压元件安装要求
6.2.1液压泵安装要求
液压泵支座或法兰和电动机应采用共同的安装基础。
基础、法兰或支座都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以免液压泵运转时产生振动和噪声。
液压泵安装有下列要求:
a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进行安装。
b 液压泵轴与电动机(传动机构)轴旋转方向必须是泵要求的方向。
c 泵轴与电动机(传动机构)轴的同轴度应在0.1mm以内,倾斜角不得大于1°。
安装联轴节时,不要敲打,以免损坏液压泵的转子等零件。
安装要正确、牢靠。
d紧固液压泵、电动机或传动机构的地角螺钉时,螺钉受力应均匀并牢固可靠。
e 用手转动联轴节时,应感觉到液压泵转动轻松,无卡阻或异常现象,然后才可以配管。
6.2.2液压缸安装要求
a 液压缸必须严格按照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进行安装,并牢固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动。
b将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并与被带动的机构连接,来回动作数次,并保证液压缸中心与移动机构导轨面的平行度在0.1mm以内。
c 液压缸活塞杆带动工作台移动时要达到灵活轻便,在整个行程中任何局部均无卡滞现象。
调整好后将紧固螺钉拧紧,并应牢固可靠。
d安装前要严格检查液压缸本身的装配质量,确认液压缸装配质量良好后,才能安置在设备上。
6.2.3液压阀安装要求
a 安装时要检查各液压阀测试情况的记录(合格证),以及是否有异常现象。
b 检查板式阀结合面的平直度和安装密封件沟槽的加工尺寸和质量,若有缺陷应修复或更换。
c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进行安装。
d安装阀时要注意进、出、回、控、泄等油口的位置,严禁装错。
换向阀以水平安装较好。
e安装时要注意质量。
对密封件质量要精心检查,不要装错,避免在安装时损坏;紧固螺钉拧紧时受力要均匀,对高压元件要注意螺钉的材质和加工质量,不合要求的螺钉不准使用。
f 安装时要注意清洁,不准戴着手套进行安装,不准用纤维织品擦拭安装结合面,防止纤维类脏物侵入阀内。
g 阀安装完毕后要检查下列项目:
a)用手推动换向阀滑阀,要达到复位灵活、正确;
b)调压阀的调节螺钉应处于放松状态;
c)调速阀的调节手轮应处于节流口较小开口状态;
d)使换向阀阀芯的位置尽量处于原理图上所示的位置状态;
e)检查一下应该堵住的油孔(如不采用远程控制时溢流阀的遥控口)是否堵上了。
该接油管的油口是否都接上了。
6.2.4蓄能器安装要求
a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安装。
b 检查连接口螺纹是否有破损、缺扣、活扣等现象,若有异常不准使用。
c 安装前先将瓶内的气体释放净,不准带气进行搬运或安装。
d蓄能器作为缓冲用时,应将蓄能器尽可能垂直安装于靠近产生冲击的装置,油口应向下。
e 蓄能器上的油管接头和气管接头都要连接牢固、可靠。
6.2.5液压控制元件的安装注意事项
a 液压阀的安装方式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液压图。
b 板式阀或插装阀必须有正确的定向措施。
c 为了保证安全,阀的安装必须考虑重力、冲击、振动对阀内主要零件的影响。
d 阀用联接螺钉的性能等级必须符合制造厂的要求,不得随意代换。
联接螺钉应均匀拧紧(勿用锤子敲打或强行扳拧),不要拧偏,
最后使阀的的安装平面与底板或油路块安装平面全部接触。
e 应注意进油口与回油口的方位,某些阀如将进油口与回油口装反,会造成事故。
有些阀件为了安装方便,往往开有同作用的两个孔,安装后不用的一个要封堵。
f 方向阀一般应保持轴线水平安装;
g 一般需调整的阀件(如流量阀、压力阀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增加流量、压力,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则减少流量、压力。
h 安装时若某些阀件购置不到,允许用通过流量超过其额定流量40%的阀件代用。
液压系统安装过程检查记录
施工地点:机械名称:机械编号:日期:年月日C11-B03-2007
施工地点:机械名称:管理编号:日期:年月日 C11-BO3-2007
液压系统安装过程记录
液压系统安装过程记录
液压系统安装过程记录
液压系统验收规范
C11-BO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