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 生平和翻译作品
严复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创者
严复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创者近代翻译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严复无疑是一位重要的开创者。
他以其卓越的翻译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为传播和推广西方思想和知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通过介绍严复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对翻译事业的贡献,来探讨他作为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创者的重要性。
严复(1854-1921),字复之,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年轻时即显示出对外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曾学习英法文,并广泛涉猎西方哲学、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
他的广泛学识为他成为一名卓越的翻译家奠定了基础。
严复的第一次重要翻译是《約翰福音》,这部作品标志着他正式开始了翻译事业。
随后,他相继翻译了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雨果的小说等在内的大量文学作品。
他不仅翻译了这些外国作品,还通过撰写相关的导言和注释,使得中国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严复翻译的作品语言流畅,忠实于原作的风格和意境,为中国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学享受,突破了传统文学的局限。
除了文学作品,严复还翻译了大量的科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著作。
他相信,通过翻译和传播外国的科学知识,中国可以更好地引进和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
他的翻译涉及到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使中国读者能够了解到当时西方国家的最新的科学发展。
严复对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翻译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在于他提倡翻译思想的创新。
他强调,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他主张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文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以使得译文更加贴合目标读者的认知和理解。
他的这些翻译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创者,通过他的卓越翻译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并通过翻译思想的创新,为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严复思想转变
用的两根主要思想支柱。
• 在行动上他坚持两条原则:既坚持全面学
习西方的理想,又从实际出发,选择若干 最迫切的事项为改革的突破口。
•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
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 莫亟于废八股。”(严复:《救亡决论》)
早期的严复是不是中国新权威 主义者的开山祖和保护神呢?
效者,无目者也。(严复: 《论世变之亟》,《严复集》 第一册,4页,中华书局1986 年。)
• “ 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
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 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 新民德。”(严复:《原强修 订稿》)
一是一定要废除科举旧制,包括八股、策论等等在内, 让设学堂、讲西学与士子的荣途结合起来。
不是
复辛 亥 革 命 中 的 严
面对清政府
面对清政府的立宪,严复似乎找到了梦中的理想 王国,担当众多官职。 面对革命派 严复从武昌起义一开始就对革命忧 心忡忡,认为革命只会带来战乱。 面对袁世凯 严复明确反对两党内阁制,主张 实行总统制,这实际上是为袁世凯集权呜锣开道。
严复思想的转变
1.在哲学上从机械唯物论的提倡者转为服膺唯 心论。 2.从个人主义转向国家至上。 3.由追求自由转为寻求干预。 4.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从否定到赞扬备至。
二是要像西方那样“其教子弟也,必使自竭其耳目, 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 (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一册,29页) 即确立自我的中心位置。
•早期的严复是不是中国新权威
主义者的开山祖和保护神呢?
他要皇帝倡导什么?
• 中国必须学西方,而且应该坚持体用一元,
严复
年谱
1871年 18岁 船政学堂读了五年书,以考列最优等毕业。 年 岁 船政学堂读了五年书,以考列最优等毕业。 1877年 24岁 赴英国普茨茅斯大学 、格林威治海军学 年 岁 院留学。 院留学。 1878年 25岁 与6位同学拜见驻英公使郭嵩焘。随郭嵩 位同学拜见驻英公使郭嵩焘。 年 岁 位同学拜见驻英公使郭嵩焘 焘参观巴黎的天文台、下水道、罗浮宫、 焘参观巴黎的天文台、下水道、罗浮宫、圣西尔陆军士 官学校,凡尔赛议政院等。曾任英法院观审听狱。 官学校,凡尔赛议政院等。曾任英法院观审听狱。 1879年 26岁 对西方社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回国到 年 岁 对西方社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 1880年 27岁 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调严复 年 岁 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谢谢大家 观看
PPT制作人: PPT制作人: 制作人 马文惠 陈芳 PPT演讲人: PPT演讲人: 演讲人 左雨濛
四、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振兴国家变法 自强的根本
夫所谓富强云者, 利民, 《原强》“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 原强》 夫所谓富强云者 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 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 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 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 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 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 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 三曰新民德” 三曰新民德”
严 复
找 真 理 的 “先
严复: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精心整理严复: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
“与、斯宾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省候官人。
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年68。
着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着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化。
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
”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
严复民智”21岁文理通顺、有小学基础的青年入学;大学堂学习三、四年,然后升入专门学堂进行分科的专业学习。
同时,还要把学习好的聪明之士送出国留学,以造就学有专长的人才。
严 复 与 严 译 名 著
二、严复的生平大略
严 复 (1854—1921),1854年
即太平天国攻占南京的第二年,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刚刚开始。这位 比英国哲学家约翰· 穆勒小48岁, 比生物学家达尔文小45岁,比斯宾 塞小34岁,比赫胥黎小29岁的中国 穷家子弟将来要把他们的睿智移入 东土。这位在龚自珍死后13年,在 林则徐死后4年,在魏源死的前2年 出生的侯官人要继承他们所开创的 事业,这位比康有为大4岁,比谭 嗣同大11岁,比孙中山大13岁,比 章太炎大14岁,比梁启超大19岁的 学者要为他们提供理论灵魂。
❖ 赫胥黎忠实的宣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是进化的,不是自 古不变的。进化的原因是 “物竞”、“天择”,所谓 “物竞”,就是 “生存竞争”,“物争自存”也。所谓“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 淘汰,“以一物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这样,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强食弱肉、强者生存、弱者淘汰;适 者争存,不适者淘汰。
❖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榄外诸 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 时,此间有何学物。计惟有天造草味,人功未施,其借征人 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 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 孙中山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潮流,汹涌向前,顺之者昌,逆 之者亡。”
❖ 严复当然也不能同意斯宾塞“任天为治”之说,否则中华民族还有什么 前途呢?只能在强者面前听任宰割,直至灭亡。所以严复同意了赫胥黎 “以人持天”之说,指出中国只要奋发自强,鼓民力、开民智、鲜民德, 就可以变弱为强,挽救危亡,自立于世界。
❖ 达尔文的进化论本来就是有缺点的,生物界不仅有竞争,也有互助。至 于人类社会也有竞争,但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规律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历史前进的直接 动力是阶级与阶级的斗争。帝国主义之所以侵略成性,是由于工业革命 后夺取海外市场。用强食弱肉来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实在是单纯、幼 稚、浅薄的认识。但是问题并不在于理论是否科学,不科学的理论常常 在历史上起着非常革命的作用,只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才真正实现了科 学性与实践性的真正统一。恩格斯说:“想把历史和发展的错综性的全 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总括在贫乏而片面的公式‘生存斗争’中,这是十 足的童稚之见”,又说“把历史看作一系列的阶级斗争,比起把历史单 单归结为生存斗争的差异极少的阶段,就更有内容和更深刻得多了。” 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不是单一的生存竞争,而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 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的科学实验和理性思考。严复的理论正像在历史上 的那些理论一样,曾经起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既使中国人感觉到了亡 国灭种危机的迫在眉捷,而且又看到了变法自强的希望,康有为正是这 样,一方面认识到中国有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瓜分豆剖、渐露机芽、 恐惧回惶、不知死所”,国内农民可能起义:“陈涉辍耕于垅上,石勒 倚笑于山门”,另一方面又相信“欧洲变法三百年而治,日本维新三十 年而强,中国地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保,十年可致富 强”,鲁迅也十分欣赏天演论,“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 辣椒,看《天演论》,能够和许寿裳对背。
翻译家严复
• 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又译为社会 学研究法,该书为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73年出版,为通俗的社会学入门著作。其内容 是用庸俗进化论探讨社会演变。1897年严复着手 翻译,陆续刊于《国闻报》,1903年全书由上海 文明编译书局刊印,为社会学进入中国的拓荒之 作。 《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又称《自 由论》,作者穆勒(John Stuort Mill),政治学 著作,1900年基本译出,时联军侵华,严复避走 上海,译稿失于天津,后为外人得,1903年寄还。 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穆勒名学》(System of Logic),逻辑学 著作,作者穆勒(John Stuort Mill),出版 于1843年,主要论述形式逻辑学,严复于 1902年译出上半部后,因为难度较大,身体 又欠佳,始终未译出下半部,1905年在南京 木刻印刷。 《名学浅说》(Elementary Lessons in Logic),作者为耶方斯(Jevons),是一部 通俗的形式逻辑学著作。1908年严复在天津 时,青年女子吕碧城向严复求教形式逻辑学, 严复边将边译,两月完稿。
严复的八大翻译著作
• 严复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进 化论,轰动了国内思想界,后来又陆续翻译了 七部著作,并称为“严译八大名著” 亚当· 斯 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 翰· 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斯 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 斯的《名学浅说》等,它们与《天演论》一起, 被称之为“严译八大名著”。
严复简介
•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 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 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 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 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 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 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严复.doc
严复
严复(1854—1921年),字几道,又字又陵,福建侯官人,他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也是系统地在中国传播西学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他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后留学英国海军学校。
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总办。
甲午中日战争后,他发表《原强》《救亡决论》和《辟韩》等一系列政治文章,发出爱国救亡的强烈呼声,主张维新变法,并着手译述英国自然科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取名《天演论》。
该书系统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论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起了很大影响。
戊戌变法前,他曾主办《国闻报》。
戊戌变法后,他翻译《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
辛亥革命后,他思想日趋保守,1915年列名“筹安会”。
其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天演论》
《天演论》,清代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
“天演”即进化之意,“天演论”即进化论。
严复不赞成把自然规律(进化论)与人类关系(伦理学)加以分割,译述时只取前面“进化论”(即天演论)命书名。
严译《天演论》只包括赫胥黎原著中“序论”与“本论”两篇。
甲午战后,严复始译此书,1898年正式出版,为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
严译《天演论》的特点不在于简单地转述赫胥黎原著,而是创造性地“取便发挥”,以求服务
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
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对打击封建势力、宣传变法维新起过积极作用。
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的主要著作
对严复的评价
康有为:中国精通 西学的第一人。 胡适:介绍近世思想 的第一人。
在英国留学期间受到的思想影响
清光绪三年(1977), 严复到英国留学,正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全 盛时期。看到西方资本 主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他受到启发,认为中国 之所以弱,英国之所以 强,根本原因是由于社 会制度的不同。从此他 阅读了大量西方著名学 者的书籍,使自己眼界 大开,思想也焕然一新。
北洋水师学堂培养 了大批海军人才
开北方风气之先, 立中国兵舰之本
《天演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中国 自强求富的努力化为泡影。而随后接踵而至 的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狂潮,更使得每个 爱国知识分子不得不思考更为有效的救国途 径。严复亦不例外,他深切感受到亡国变种 的巨变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为了保种自强, 他发挥自己“中西兼通”的长处,有选择地 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哲学等名著进 行翻译介绍,希望能对启迪人们的思想,改 变中国的现状起到积极作用。《天演论》就 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8— 1921.10.27),原名宗光, 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 道,汉族,福建侯官(今 福州市)人。在李鸿章创 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 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 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 了《天演论》、创办了 《国闻报》,系统地介绍 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 新变法思想。他是清末极 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 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 国人”之一 。
严复的《天演论》:翻译的巅峰
《天演论》的历史意义
进化论成为新世界观与方法论和近代中国救亡 运动的原动力。 严复传播《天演论》的意义在于:开启一代学 风;影响一代学人;提供革命理论。《天演论》 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 于今”的观点,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顽固势 力。严复还在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 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严复的思想对戊戌 变法影响很大。
思想家翻译家严复
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第一节弃科举,习海军严复,初名传初,乳名体乾,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年号癒壄老人,别号尊疑、尺盦、辅自然斋主人、观我生室主人,别署天演宗哲学家,门人谥为文惠先生。
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为福州市)人。
祖父严秉符是一名医生,父严振先继承祖业。
咸丰三年十一月十日(1853 年12 月10 日),严复生于福州南台。
咸丰九年(1859),“始就外传”①,先后从师数人,中间曾从五叔父严厚甫(光绪年间举人)受业就读。
同治二年(1863),严父聘请同邑黄少岩(昌彝)在家设立学馆。
黄是“闽之宿儒”①,治学以汉宋并重,平时严复跟他学儒家经典,闲时听他讲述宋元明儒学案,因而为学“明汉宋源委,听指日异”②。
越三年,黄少岩去世,其子孟修(拔贡生)继续设馆。
同治五年(1866),严复的父亲病逝,学馆中辍。
由于生活困难,严复不得不放弃走科举的“正途”。
同治六年(1867),严复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在后学堂学习驾驶。
同治十年(1871),他从船政学堂毕业,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由于他实习认真,成绩优秀,被选派去英国深造。
光绪三年二月(1877 年 3 月),严复到英国后,先在抱士穆德(Portsmouth)学习,后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GreenwichNaval College)。
尽管严复是抱着学习海军知识的目的来到英国的,然而到了英国之后,使他感兴趣的不是西方军事知识与技术,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学术文化思想。
在英国期间,除了认真学习军事学校规定的高等数学、格致、海军战术、海战公法以及建筑海军炮堡诸学等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外,他十分注意接触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和阅读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并曾去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的法国游历。
由于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探索中国富强之道,“穷日夕弗休”③,因而他的学习往往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同,引起了清朝出使大臣郭嵩焘的注意。
著名翻译家严复
著名翻译家:严复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898年,严复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Henry 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正式出版。
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Adam Smith,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的《群学肄言》(H. Spenser,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J. Stuart Mill,On Liberty)、《穆勒名学》(J. Stuart Mill,System of Logic)、甄克斯的《社会通诠》(E.Jenks,History of Politics)、孟德斯鸠的《法意》(C.D.S Montesquien,Spirit of Law)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W.S Jevons,Logic)等西方名著,达160多万字。
严复被尊为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说:“译才并世数严林”。
“严林”即严复和林纾。
严复是维新派人士中最著名的翻译家,他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同时兼备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
在理论方面,他的最大成就是尽人皆知的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字简直成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言开必谈的金科玉律。
严复的翻译观主要体现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 ,时有所颠倒附益……。
严复生平介绍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榄外诸 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 时,此间有何学物。计惟有天造草味,人功未施,其借征人 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 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孙中山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潮流,汹涌向前,顺之者昌,逆 之者亡。” 所以,进化论影响了整整三代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 民族救亡图存的警钟。
于农之说矣,彼见各省荒地之多,游手之众,则未尝不大声疾呼移民实
地为救贫之策。……夫地之荒也,必有其所以荒之故;民之贫也,必有 其所以贫之由。不然则求利之事,彼岂待劝而后知为之耶?惟其为而利, 故智尽能索,委而去耳”。 他主张发展工商业,追求利润,主张中西贸 易,互相调剂,在竞争中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些在当时都是切中时
些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人物,才称得上向西方
寻找真理的人物。
洪秀全学习了西方的基督教,基督教不属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学说,所以
史学界对洪秀全是否称得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颇有争论。但洪
秀全发动和领导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支持洪仁玕具有鲜明 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功不可
与赫胥黎观点相反,认为人类社会也是强食弱肉,适者生存。生物机体
有循环、呼吸消化等不同职能,社会是个有机体,原理上同生物体一样, 工人农民担任营养职能,商人担任商品流通和交换职能,工业资本家调
节社会生产,政府则是神经中枢,所以“人物无别。”这是一种反科学
的庸俗理论,是为帝国主义欺压侵略甚至灭绝弱小民族服务的反动理论, 俗称“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又认为,人不能改变规律,只能听任 规律摆布,这叫做“任天为治”。
严复的翻译技巧
作品欣赏 年年岁岁,偏有留遗。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 何代。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长此互相 吞并,混逐蔓延而已,而诘之者谁耶? One year with another, an average population, the floating balance of the unceasing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mong the indigenous plants, maintained itself. It is as little to be doubted, that an essentially similar state of nature prevailed, in this region, for many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e coming of Caesar; and there is no assignable reason for denying that it might continue to exist through an equally prolonged futurity, except for t h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f m a n .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译著
• • • • 赫胥黎的《天演论》(1898)、 斯密的《原富》(1902)、 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903)、 密尔(又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1903) 与甄克思的《社会通诠》(1904)、 • 孟德斯鸠的《法意》(1904~1909)、 • 《穆勒名学》(1905)、 • W.S.耶方斯的《名学浅说》(1909) 这些译著均已收入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严译 名著丛刊》。
严复
二、严复(1854-1921)严复勾连古今的意义,从中国古典传统当中激发出与西方社会学思想相呼应的涵义。
•维新、启蒙;徐中约对严复的评价(426-9)•译赫胥黎《天演论》,被康有为推崇“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也”;•维新后的译著:《国富论》、《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铨》、《法意》、《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群学肄言》的译笔:贬愚、倡学、喻术、知难、物蔽、智絯、情聱、学诐、国拘、流梏、政惑、教辟、缮性、宪生、述神、成章。
对严复翻译成就的评价•一、康梁、蔡元培的肯定。
•“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康有为,〈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庸言》,第1卷第7号(1913),“诗录”页1。
)•二、吴汝纶等从文体角度的批评。
•“凡为书必与其时之学者相入,而后其效明,今学者方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而严子乃欲进以可久之词,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之书,吾惧其舛驰而不相入也”。
(吴汝纶为《天演论》所作《序》。
此序作于光绪戊戌孟夏,公元1898年。
)•胡适不喜欢严复所用的桐城古文,他把这种文字叫作“死文字”,白话文则称为“活文字”。
虽然如此,他还是肯定严译的价值:严复的英文与古中文的程度都很高,他又很用心不肯苟且,故虽用一种死文字,还能勉强做到一个达字。
他对于译书的用心与郑重,真可佩服,真可做我们的模范……严译的书,所以能成功,大部分是靠着这“一名之立,旬月踟踌(蹰)”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无论用古文、白话,都可以成功。
(注: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5-6页。
)•贺麟虽不属学衡派,但对此派抱持着比较同情的态度。
他明确地表示《群己权界论》是忠实的直译,在信方面并无值得批判之处。
他与上述几人不同的地方是,他开始注意到严复翻译工作的阶段性。
他以为除了早期的《天演论》、《法意》、《穆勒名学》与晚期的《名学浅说》分别采取意译与“换例译法”,略亏于信之外,其它的译作基本上都合乎信雅达的翻译三原则。
严复人物生平介绍
严复人物生平介绍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艺局(后改船政学堂)学习驾驶,五年期满毕业,先后到建威船和扬武舰实习。
光绪三年(1877年),为船政局派出第一批留英学生,先入抱士穆德大学肄业,后转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在英期间,除学习海军专业外,留意观察英国的社会制度,研读西方社会科学书刊,比较中西学术政制的异同,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光绪五年(1879年)归国,任福建船政局教习。
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兼俄文馆总办。
任职期间,四度参加乡试均落第。
光绪十五年(1889年),捐得道员头衔,升为水师学堂会办;次年,升为总办,加叙海军副将。
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着手翻译外国社会科学著作,将《天演论》等书给国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政论文章,宣扬西方科学技术和自由、平等学说,介绍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社会学原理,批判韩愈君权神授论,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变法图强。
翌年,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办通艺学堂,提倡西学。
次年,与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发表《上皇帝书》,主张学西学与民主自由,鼓吹变法自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宗在百日维新期间召见严复。
变法失败,虽仍任天津学堂总办,但《国闻报》被查封。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避居上海。
同年七月,维新派人士在上海组织中国国会,被推为副会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纂。
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煤矿讼案往英办交涉。
在伦敦晤见孙中山,坚持改进,不赞同推翻帝制。
翌年八月,在-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后任安庆师范学堂监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再度进京,任学部审定名词馆总纂。
自甲午战争直到光绪末年,严复致力于翻译工作,主要译著有:赫胥黎《天演论》(1896~1898年),亚当斯密《原富》(1901年),斯宾塞《群学肄官》,约翰穆勒《群已权界论》、《名学》,甄克思《社会通诠》(1903年),孟德斯鸠《法意》(1904~1909年),耶芳斯《名学浅说》(1909年)等。
严复个人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
• 原名宗光,字又陵, 福州南台人。1871年 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曾作为中国第一批留 学生留学英国。 •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教育家、翻译 家(近代中国第一译 手,翻译大量西方名 学著作,)
严复的书法欣赏
楷书条幅(回首、洛阳)
信札行书团扇(桃李)• 严复返国之后,官场失意、考试受挫,加上家庭 生活不睦,使他染上鸦片烟瘾,后来又因为生理 的病痛,持续吸食鸦片长达三十余年。这些经验 使他认识到要改革中国时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 尤其是早婚、鸦片、八股文等,也使他深刻体认 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严复提倡禁绝鸦片以 强国强种,自己却身陷烟瘾无法自拔,为此一落 差的最佳例证。 • 我们很难想象这位翻译大师早上以典雅的文言文 翻译《天演论》,鼓励国人发愤图强,而下午则 躺在床上吸食鸦片的情景;然而,严复主要的作 品都是在鸦片提供身心舒缓状况之下所写出来的。 同时因为鸦片吸食的经验使他深刻地体认到要挽 救“中国者,固病夫也”的困难。
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
1866年(同治5年)的冬天,福州一个刚创办的海军学堂招生,闽 广一带许多家道比较困难人家的孩子都去投考。 揭榜了,孩子们聚集在船政局前。只见榜首赫然三个大字:严崇光 (后改名严复)。这个十四岁叫严宗光的少年。父亲原是乡里间一位 儒医,母亲是一个“布衣”的女儿,家道本不宽裕。不幸,父亲在这 一年死了,母亲、两个妹妹和他的生计,只能靠母亲作女红维持。这 时,福州船政局开张,学堂招生,食宿全免,每月有四两白银补贴, 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成绩列为一等,可领赏银十元。 考试题目是由新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出,也许因为丧亲丁忧的缘 故,出了《大孝终身慕父母论》的考题。它使丧父不久,刚经历了与 亲人生离死别的严复,不免触题生情,有感于怀,笔端流露了对亡父 的哀思,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情,挥笔成章,写下了几百字的一篇声 情并茂的文章。此文很得沈葆桢的击赏。 严复格外珍惜进学堂的机会,特别刻苦勤奋,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同治十年,在理论课结业大考中,严复考了最优等。
严复翻译理论
• 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 • 雅—雅言(语出《论语· 述而》)
• 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字法句 法”,他认为: 只有用汉以前的古文译书,才能把原著的“精理 微言”表现出来,才能行之远,使译文不粗俗, 才能“雅”。
• • • • • • • •
• 宣统三年(1911)10月4日 正式将典礼院选定的《巩 金瓯ōu》定为国乐 。这 首国乐严复作词,溥pǔ侗 dò ng编曲,旋律来自康熙、 乾隆年间的宫廷曲调,由 溥侗改写为新式乐谱。清 廷仅称呼为“国乐”,无 另作歌名,但一般用首句 “巩金瓯”当作歌名。歌 词为文言文,用工尺谱记 谱。歌词句句押韵,每句 字数前后对称
• 严复译: • 赫胥xū黎独处一室之 中,在英伦之南,背 山而面野,槛外诸景, 历历如在几下。乃悬 想二千年前,当罗马 大将恺撒未到时,此 间有何景物
• 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本: • 可以有把握地想象,二千年前,当凯撒到 达不列颠南部之前,从我正在写作的这间 屋子的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原野是一种所谓 “自然状态”。
• 严复的生平简介 • 信达雅三原则及其翻译作品 • 严复的其他翻译理论
• 人们对严复的评价
严复的生平简介
• 严复(1854-1921) 初名体乾、传初,改名宗光,字又 陵,后又易名复,字几道,福建福州人。特赐文科进士出 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甲 午战败后严复感于时事弥艰,开始致力译著,力主变法图 强,以西方科学取代八股文章。 二十四年九月,又撰 《上光绪皇帝万言书》,极力倡导维新变法;但辛亥革命 后,严复思想日趋保守。1912年袁世凯参与发起孔教会, 极力主张尊孔读经。1915年列名于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筹安会,为该会理事。“五四”时期又反对学生运动。晚 年他主要靠译书为生
严复翻译过的西方著作_严复的翻译理论原文
严复翻译过的西方著作_严复的翻译理论原文严复是中国近代的一个很有名的学者,翻译家和教育家。
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对大家有着很大影响。
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疑问,严复翻译过哪些西方著作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严复翻译过的西方著作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严复翻译过的西方著作大家最熟悉的严复的翻译过的西方著作叫做天演论。
这是严复翻译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有名的书。
这本书的原著作者叫做赫胥黎,倡导适者生存的那个人。
严复利用了这个生物界的观点,把这个给加注到了中国的社会身上。
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并不太好,有识之士的人们都怕自己国家被淘汰。
所以,严复翻译的这本天演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严复除了上面说的天演论之外,后来又陆陆续续的翻译了一些别的西方著作。
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都是在社会上有着很大影响的著作,比如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西方著作,把国富论叫做原富。
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是跟随着时代和自己救国的意识转变的。
严复先开始翻译的是一些自然界的东西,还有经济上的,最后严复把翻译的视线转向了法律。
到了严复翻译的后半阶段,严复翻译了很多的法律方面的书籍。
严复翻译过的法律方面的书籍时间是在十八世纪初,翻译的西方著作作者有约翰穆勒的,也有孟德斯鸠的,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本论法的精神也是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之一。
严复对中国的翻译做出很大的贡献。
严复的翻译理论原文严复的翻译理论可总结为“信、达、雅”。
这几个字虽然简单,但却是其一生相关工作的总结与精华,也是长期被翻译界践行的准则,甚至至今还被翻译界奉为圭臬。
在此谨对严复的翻译理论的形成略作点评。
首先回顾一下这个所谓“信、达、雅”理论的产生过程。
严复的翻译工作开始于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
当时正是各种新思想涌入的时候,出现了相当一批译作。
为什么严复能够完成翻译工作,而且其译作会在当时社会流传。
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严先生的出身与教育经历。
严先生出身在一个杏林之家,自幼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
因此熟谙平仄、对仗等传统文化的基本功。
严复中英文简介
严复(1853——1921):tripl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信(faithfulness):忠实准确达(expressiveness):通顺流畅雅(elegance):文字古雅Yan fu put forward this“three character guide”in his prefa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Huxley`s book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天演论》译例言 1898)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尤不译也。
则达尚焉。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
实则精理微言。
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
则求达雅。
往往抑义就词。
毫厘千里。
审择于斯二者之间。
夫固有所不得已。
岂钓奇哉。
……Translation has to do three difficult things:to be faithful,expressive,and elegant。
It is difficult enough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and yet if a translation is not expressive,it is tantamount to having no translation.Hence expressiveness should be required too……The Book of Changes says that the first requisite of rhetoric is truthfulness. Confucius saysthat expressiveness is all that matters in languag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3年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 发起组织孔教会,并以任为首领。 1914年1月26日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后被任为参政院参政。宪法起草 委员。 1915年5月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 8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严复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 辟帝制。 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要求惩办祸首及筹安会六君子,严复避祸于天 津。 1917年对张勋复辟表示同情。 1919年五四运动认为支持学生运动的蔡元培不识时务。 1920年因哮喘病久治无效,回到福州养病。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严复努力铸造新詞或修改和制汉语,但這些
严译詞汇几乎都不敌和制汉语。 Nhomakorabea《天演论》原名《演化论与伦理学》,是严复翻译 自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 亨利· 赫胥黎名为Evolution and Ethics的演讲与论文集,此书阐发了达尔文 《物种起源》一书中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 严复并未将原著完全翻译,且除了翻译之外还加入 许多自己的见解,或是加入其他学者如斯宾塞的主 张。赫氏原著后半部认为伦理学不能等同于生物演 化论,演化论是演化论,伦理学是伦理学,但是严 复反对这样的观点,他提出斯宾塞的学说,认为自 然界的进化规律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
轶事
严复一生不得志,或许跟他狂傲的个性有关。
接替郭嵩焘任英法公使的曾纪泽斥严复“狂 傲矜张”,郭嵩焘提醒严复:“今负气太盛 者,其终必无成,即古人亦皆然也”。 严复一生嗜吸鸦片,一直持续到晚年,1919 年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以年老之人, 鸦片不复吸食,筋肉酸楚,殆不可任,夜间 非服药不能睡。嗟夫,可谓苦已!”
生平和翻译作品
主讲人:杨欣怡
严复在天津的雕像
严复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建筑融合了中国晚清及民国时 期的风格,2003年故居修缮完毕对游人开放。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
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 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 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 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 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严复的翻译作品
严复总共译有8部西方作品,合称“严译名著八 种”。严复对自己的译著颇有自信,曾在信中说: “且彼中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决30年中无人 可为者。”。严复译书的稿费大都用于偿还债务。 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 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 《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 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穆勒名学》 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 最重要启蒙译著。
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 军学院(Royal Naval College, Greenwich),回国后,被 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889年(光绪十五年)报捐同知衔,以知府选用,派为北洋 水师学堂会办。 1890年(光绪十六年)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发 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 文,主张变法维新、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1896年(光绪二 十二年)创办俄文馆,并任总办,俄文馆为中国最早的俄语 学校。
该书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12月), 首刊于《国闻报》的增刊《国闻汇编》上,次年三 月(1898年4月)正式出版。为此,严复撰写 《〈天演论〉自序》,又在译文中加上许多按语, 是严氏本人的意见。 《天演论》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除了宣扬演化 论思想之外,严复也在书中的〈译例言〉提到了译 事三难:信、达、雅。1897年,严复对《天演论》 的译文又进行大修改。严复不仅是翻译《天演论》, 还对赫胥黎的原著加以改造和评论。
生平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 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 一中医世家。 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 复放弃走科举“正途”。 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改 名宗光,字又陵。 1871年(同治十年)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为该学堂 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 习5年。 1872年(同治十一年)取得选用道员资格,改名复, 字几道。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 主张;改捐同知;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 9月《国闻报》因报道戊戌政变的详情,被清政府勒令停办。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赴北京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 办。 1904年(光绪三十年)辞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一职, 回到上海。 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复旦公学校长,为该校第二任 校长。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11月 辞去校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