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上)大单元教学设计之《我们生活的地方》(任慧)

道德与法治(二上)大单元教学设计之《我们生活的地方》(任慧)
道德与法治(二上)大单元教学设计之《我们生活的地方》(任慧)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摘要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六大领域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概括为六大生活领域,这六大生活领域从小到大依次为:

1.我的健康成长

2.我的家庭生活

3.我们的学校生活

4.我们的社区生活

5.我们的国家

6.我们共同的世界

二、整套教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七大教育主题展开

1.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

2.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

3.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5.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

6.国家领土主权教育

7.开放的国家视野教育

因此,六大领域乘以七大教育主题产生了约47个教学单元,十二本教科书,每本包括4个教学单元,十六节课。道德与法治教材延循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同一内容在不同主题(领域)、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难度逐步提高。47个单元在整套教材中的分布如下图:

基于以上宏观认识,我们在备课时要把握课程特点,从三个大处着眼:1、超越单课时的教学设计。2、厘清同一领域的内容在全套教材纵向上的衔接和分工,把握其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及由低到高内容上的拓展。3、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学习活动、设计总结与评价任务。

三、确定了单元整体设计备课程序。

1.深入解读教材

2.精准设计教学目标

3.适切选择教学内容

4.智慧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5.合理制定估测评价系统

四、具体步骤

(一)深入解读教材(四读)

(1)一读同一主题内容在全套教材纵向上的衔接和分工,把握其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及由低到高内容上的拓展,即一读同一主题在整套教材中的功能定位。

(2)二读单元内的逻辑结构,了解单元中每一课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和要求,即二读各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功能定位。

(3)三读每一课的话题及板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即三读各话题与板块在一课中的功能定位。

(4)四渎每一课的图文表意,文中关键词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点和本课的核心价值。即四读图文、栏目、关键词在一个话题或板块中的核心价值指向。

(二)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定标)

(1)定标依据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要求2011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版

3.教材内容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

4.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情)。

(2)确定单元目标

1.全面理解教材,研读课标与《大纲》。

2.确立基本目标。

3.了解、分析学生实际情况。

4.确定精准学习目标。

(3)定标要求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成长规律,体现目标的科学性;

2.珍视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体现目标的适切性;

(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未来的生活)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特征,体现目标的针对性。

(地域差异、学校、班级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三)依据目标、学情适切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需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情合理地取舍替换与补充。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也要暗合编者用原事例的意图。事例可以不要,但意图不可不明,这也要求我们解读教材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事例讲道理。

(四)分解目标,规划课时,设计学习活动。

第一种:打破课的界限,整体设计活动落实目标、统筹课时安排。

第二种:将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每一课依据目标设计活动落实目标。

(五)合理制定估测评价系统。

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的方法可以是多样性的,可以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一课,我知道了什么知识,我要怎么做;可以以分组竞赛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制作学习心得卡片的方式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情感得到外化。总之,要达到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构建学生的认同,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

道德与法治(二上)大单元教学设计之《我们生活的地方》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用大单元教学理念设计道德与法治二上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一、深入解读教材(四读)

首先,我们要读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的功能定位。

(1)《我们生活的地方》在整篇教材中隶属于领域: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乡。同样涉及到这个领域的有:

一上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一下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二上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二下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

三下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

四上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下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四下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

四下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2)纵观这九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我们把它归结为两个维度一个目标:

●一是空间维度,包括:

1.家乡的自然环境,即家乡的景、植物、动物、气候等;

2.家乡的经济环境,即家乡的物产;

3.家乡的人文社会环境,即家乡的人;

4.家乡的文化,即家乡的节日、风俗等。

●二是时间维度,包括:

1.我与家乡景、物、人、文化的联系;

2.家乡的变化;

3.建设家乡。

●针对学生对这些知识与德育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分为四个层次或阶段:

1.观察了解层次;

2.体验感受层次;

3.调查探究层次;培德育情的过程目标

4.思考认知层次;

5.合理表达层次;

6.改造实践层次;

(3)涉及家乡领域的各单元过程目标分配

一上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涉及的维度是家乡的景,我与家乡气候、人的联系、家乡的文化。一上的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体验感受的层次。

一下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涉及的维度是家乡的自然环境以及我与它们的联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体验感受、思考认知这四个层次。

二上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涉及的维度有家乡的自然环境、家乡的物产、家乡的人、家乡的变化。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体验感受、调查探究、思考认知、合理表达层次。

二下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涉及的维度有家乡的自然环境、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变化。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体验感受、思考认知、改造实践层次。

三下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涉及的维度有家乡的自然环境、家乡的经济环境、家乡的人以及我与它们的联系、建设家乡。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体验感受、思考认知、改造实践层次。

四上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涉及的维度有家乡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及其变化,即环境污染。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体验感受、调查探究、改造实践层次。

四下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涉及的维度有家乡的经济环境以及我与它的联系,即消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思考认知、改造实践层次。

四下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涉及的维度有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我与他们的联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调查探究、思考认知、合理表达层次。

四下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涉及到的维度有家乡的文化以及我与他的联系、家乡的变化、建设家乡。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观察了解、体验感受、调查探究、思考认知、合理表达、改造实践层次。

基于以上总结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教材内容从低年级段到高年级段逐渐由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扩展到家乡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由我与环境的联系到环境的变化,最后到我改变环境,逐级上升,层层递进。而对学生的要求也从观察了解的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到改造实践的主动亲身建设家乡。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延循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同一内容在不同主题(领域)、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难度逐步提高。

其次,读各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功能定位。

二上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隶属于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社区领域,本单元第一课是《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课为我们展示的是家乡的自然环境,着重强调家乡的山与水,这是家乡的景色。本单元第二课是《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课为我们展示的是家乡的经济以及与我的联系,着重强调家乡的山与水孕育了家乡的物产,而正是这些物产养育了我。本单元第三课是《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为我们展示的

是,生活在这一方山与水的家乡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家乡的物产,他们用他们的劳动成果为我们的成长服务着。本单元第四课是《家乡新变化》,这一课为我们展示的是家乡在各个方面的喜人变化,我们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传承家乡的特色,发扬家乡的特色文化,这样我们就越来越爱自己的家乡。

本单元四节课从内容的空间维度上从家乡的自然环境到家乡的经济环境再到家乡的人文环境最后是家乡的文化环境。在时间维度上,从我与家乡各方面环境的联系到家乡发生的诸多变化,最后引出了我要传承家乡特色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目的。

再次,读各话题与板块在一课中的功能定位。

(一)第一课《我爱家乡山与水》

本课第一板块为《我的家乡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两种走进家乡的思路。一是我的家乡在城市还是农村;二是我的家乡在祖国大家园的哪个地区?我们还可以从我是来自哪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自哪个市县,哪个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哪个社区或村庄的小朋友来引出我的故乡在哪里。

本课第二板块为《发现家乡的美》,这一板块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我的家乡有哪些有特色的景点或标志性建筑,最终让小朋友燃气对家乡美景感到自豪的目的。

本课第三板块为《家乡的故事》,这一板块提示我们不仅可以讲讲家乡的名人轶事,还可以讲讲田间地头的小故事,甚至可以从历史角度追随一条街道名称的由来,抑或讲讲爷爷小时候在这颗老树下曾经做过的游戏。如果说前两个板块着重强调家乡空间维度上的定位,那么最后一个板块则为我们诉说家乡时间维度上的轨迹由来。

(二)第二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本课第一地板块为《我的家乡产什么》,这一板块让我们尽可能多地介绍家乡的物产,可以是农产品或工业制成品,可以是食品也可以是工具用品,可以是矿产甚至是工艺品,只要是家乡的物产,都可以说出来供大家分享。

本课第二板块为《家乡物产惹人爱》,这一板块让我们与大家分享那些滋养了我身体的家乡物产,以及那些凝结着家乡人勤劳智慧和艰辛劳动的能代表家乡特色的物产,总而言之是与我有关、我喜欢的家乡物产。

(三)第三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本课第一板块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这一板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周边的家乡人,与自己生活有着交集的家乡人,让学生感到生活在他们身边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为我的生活提供着产品与服务,家乡离不开他们,我更离不开他们。

本课第二板块为《可敬的家乡人》,这一板块着重让学生观察、调

查身边有着正能量的家乡人,他们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积极的力量,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家乡人,所以我要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宣传,让纯正的乡风吹遍每个角落。

(四)第四课《家乡新变化》

本课第一板块为《我家门前新事多》,这一板块要求学生们知道家乡的变化不仅是自然风貌、经济建筑等的变化,更有人文风气、文化风尚、生活方式等的变化,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新事物。

本课第二板块为《家乡特色代代传》,这一板块要求学生意识到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一代一代地将家乡的传统特色传承下去,激发起学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将这些好东西传承下去的使命感。

本课第三板块为《我的家乡会更好》,这一板块着重让学生先对家乡的各个方面进行审视,既发现他的优点,又指出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家乡的建设是在变化中的,所以,这一板块更加要求学生能够有一种改造家乡的不足之处的能力,夯实和升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最后,读图文、栏目、小主持人关键词在一个板块中的核心价值指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13课《我爱家乡山与水》

第一板块我

四幅插图呈现了不同

地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描

述,旨在指导学生学会表述

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叙

述自己家所在的地方,也可

以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家

所在地的特点,帮助学生在

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家

乡”概念。

主持人的话将学生从

对他者家乡的了解,拉回自

己的家乡生活中,并为本单

元后面《可亲可敬的家乡

人》一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1

第二板块发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走进自然,走进家乡,发现

家乡的美。

教材中的插图及文字,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

径,从不同角度发现家乡的

美。

家乡的美可以是家乡

的名胜古迹,也可以是家乡

的标志性建筑,还可以是一

花一草、一石一溪。教师在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通过范

例引导学生从平凡、朴素的

家乡山水中发现美。

2

第三板块家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

将自己的生活与“家乡”这

一公共生活空间建立联系。

通过讲述在家乡山山水水

中发生的故事,建立起“我”

与“家乡”亲密、亲近的关

系。

小诗将家乡自然中的

山水草木与家乡的人事有

机融合,赋予了家乡自然环

境以生命、生动的情感,旨

在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

发他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

爱与眷恋。

图中以小女孩的视角

讲述了发生在家乡田野里

开心的故事:爸爸妈妈在田

野里插秧,小女孩光着脚丫

在田埂游戏,好奇地吹起了

蒲公英……插图旨在引导学

生回忆起自己和身边人在

家乡度过的愉快时光,增进

自己对家乡的亲近之情。

绘本是一则《傣家竹楼

的传说》小故事。一方面,

旨在引导学生寻访有关自

己家乡山水风景的传说故

事,感受山水草木中凝聚的

乡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

教育;另一方面,也可拓展

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不

同地区人们的乡土风情。3

文中呈现了两幅插图。

图1:寻访一条路名的来历;

图2:听爷爷讲述他小时候

在树下发生的故事,旨在引

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

家乡的故事。让家乡生动的

生活画面展现于熟悉的一

条路上、一棵树下、一块草

坪间……教学资源中的绘本

故事也可以作为范例帮助

学生拓展思维。

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

学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家乡

的亲近感之后,教师可进一

步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如唱

一首歌赞美美丽的家乡,种

棵树栽棵花为家乡美景添

秀,召开家乡美丽山水故事

分享会,小使者宣讲家乡之

美丽,等等。由此,教师引

导学生将对家乡的热爱付

诸于行动之中,将爱家乡之

情化作爱家乡之行。 4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板块我

教材呈现了一个乡村

土特产集市的场景,旨在引

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家

门,开展“寻访本地特产”

的活动。通过寻访活动,让

学生亲近家乡,充分了解家

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

丰富与家乡的富饶。

副版绘本呈现了“马头

琴”这一乐器的来历传说。

故事蕴含着家乡特有的乡

土文化,有着家乡人的情

感,能让学生产生对家乡的

文化认同。教学中,应鼓励

学生收集了解本地特产的

传说,在交流分享中,感受

家乡独特的传统文化。 5

本环节是学生课前寻访调查活动的分享与展示。

教材中两个小朋友的对话示范了如何介绍家乡的特产,旨在引导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充分表达对家乡某一物产的了解。

6

第二板块家

四副插图呈现了家乡

物产与“我”的生活的关系。

图1:美图和小诗构成了一

副优美的山水画卷,靠山吃

山,靠水吃水,家乡的物产

滋养了我的身体。图2:让

我们感受到家乡特色产业

使人们生活不断富裕。图3:

描绘了当看到家乡的物产

成为家乡的特色名片时,感

到由衷喜悦的场景。图4:

描绘了游子归来时,他在品

尝家乡特色美食时升腾起

的对家乡的思念与爱。

四幅图从不同的视角

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物产的

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内心的

热爱与感恩情怀。7

图中情境描绘了家乡

特产“千人糕”的形成过程,

图中留白旨在引导学生继

续思考,一块家乡糕点背后

还倾注着哪些家乡人的劳

动。

小主持人的话,提示学

生的思维由“千人糕”发散

开,思考家乡的其他物产中

凝聚着哪些人的智慧与汗

水。在这样的交流分享中,

学生会发现家乡物产是家

乡特有的自然环境与家乡

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从中感

悟到家乡物产别样的美,体

悟到家乡物产对自己的滋

养,进而产生对家乡物产的

热爱与自豪。8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一板块生

本页三幅图分别呈现

了“我”与家乡人之间的生

活交往,以及在此过程中彼

此的默契、相互的关心和帮

助、彼此牵挂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

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

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感

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

乡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

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9

通过“停电了,该找谁来修?”“一大早的牛奶是谁送来的呢?”这两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从未谋面、却一直为大家服务的家乡人的关注,了解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产生对他们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插图引导学生围绕“了解不同行业家乡人工作的途径”“说说他们的工作及自己的感受”等内容开展讨论活动,旨在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及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激发对不同行业家乡人的理解、尊重、认同。

主持人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感恩与尊重。10

第二板块可

本栏目是在前一栏目

基础上的深化,旨在引导学

生发现家乡可敬的人。学生

在关注家乡人身上可敬的

精神品质,发现家乡人的闪

光点的过程中,会激发对家

乡人的热爱之情。

三幅插图通过呈现“辛

苦劳动的修路工人”“买菜

的诚信模范”“家乡的历史

名人”,拓展了学生视野,

即家乡了不起的人可以是

名人,也可以是优秀的普通

人。从而让学生在对不同人

群的了解中,激发起对家乡

人的敬佩之情。11

左上图、由上图是对上

页内容的补充,提示调查了

解可敬的家乡人的途径如

下:观察、看新闻、查阅名

人档案、采访及倾听他人介

绍……,引导学生从不同途

径、不同角度充分了解家乡

人,从而产生对他们的敬

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乡风

熏陶。

插图呈现了“可敬的家

乡人”的主题交流分享会,

提示教学可通过这样的活

动给学生创设交流的平台。

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

开展其他不同形式的活动,

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调查

发现,进行师生、生生间的

感受互动,获得情感共鸣,

不断生成对家乡人的奋斗、

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人的精

神的认同。12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16课《家乡新变化》

第一板块我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

从不同的角度调查、对比,

发现家乡的变化。图1、图

2通过两幅同一地点、不同

时期的街景照片,指导学生

发现家乡基础建设上的变

化。教学中,教师可选用当

地某一地点的今昔面貌作

为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家乡

的新变化。

家乡的变化远不止基

础建设等物质层面的变化。

图3呈现了人们晨练的照

片,引导学生发现人们生活

方式、习惯的改变。对这些

变化,因学生缺乏亲身体

验,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采

访的方式去获得知识。13

左上图提示了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变化;由上图则呈现了人们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第62至63页这5幅插图,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诸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当地建设等不同的角度,通过调查、采访、参观等不同方式,进行今昔对比,发现家乡的变化。

剪贴报呈现了学生展示的调查结果。剪贴报可以是学生课前调查后独立或小组完成的作品,也可以是课堂交流分享后,汇总小组交流的成果展示。学生也可以采用照片、剪贴报纸、手绘图画、寻访日记等表达方式。14

第二板块家

小主持人的话旨在引

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传

统。

学生日记《做糖画》,

描写了自己观赏家乡传统

技艺的场景和感受,并通过

妈妈的介绍丰富了自己对

这一传统技艺的了解。在此

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

动关注家乡有传统特色的

文化,充分了解它们,感受

其中的魅力,萌发热爱、传

承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

右侧三幅图旨在引导

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家乡的

特色传统,并通过尝一尝、

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等

形式,与家乡的传统文化进

行直接的交流与对话,感受

其中的美丽与可爱。15

第三板块我

家乡还在建设发展中,

家乡还存在不完美之处。教

材页面上的左侧三幅图旨

在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

发现家乡还需要改变的地

方,并表达自己对家乡未来

的美好愿望,唤起学生对家

乡的悦纳与责任感。

留白部分意在让学生

描绘出自己对家乡未来变

化的美好憧憬。在描绘的过

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关

注家乡,更要让学生尽情表

达对家乡未来的期盼。

16

二、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定标)

(一)课标(2011版)依据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4)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依据

(1)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2)了解家乡变化,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的养成。

(3)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是时代的要求。

(三)单元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家乡观念,即我成长、生活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明白而非仅仅是简单的“老家”观念,初步形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明白家乡在祖国大地上的方位。

(2)通过体验感受,使学生懂得家乡的美、家乡养育了我,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明白是家乡人在家乡这片热土上的辛勤劳动与服务培养

了我;形成热爱家乡人、关心家乡事、喜爱家乡物的乡愁或美好情感。(3)通过调查探究与思考使学生形成一种认知,那就是各行各业的家乡人通过艰辛劳动为我提供了生活必需的产品与服务,从而使“我”尊敬、感恩家乡人。

(4)通过观察了解、体验感受、调查探究、思考认知发现家乡的各方面变化,既有物质层面的变化,也有精神层面的变化。在“我爱着家乡”的情感驱动下使学生能自由表达对家乡的爱进而形成改造建设家乡的冲动,培植希望家乡将来更加美好的期待之情。

(四)根据学生学情精准定标

(1)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1.学情

二年级学生的意识状态处在低龄儿童发展水平,他们对于“家乡”概念的解读比较混乱,不少学生认为“家乡”指的是父母儿时的“老家”,而自己可能都没在那里生活过,于是爱家乡的教育成了脱离生活的口号,也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家乡”对于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帮助他们找到“爱家乡”与自己自己生活体验的联系;“家乡”对于多数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对它缺少关心,尚未形成亲近感。因此,学生需要从亲近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感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美丽与可爱,热爱家乡,产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课程目标

①通过使学生形成“我的家乡在……”的正确的“家乡观”。

②通过观察了解、体验感受、探究思考发现或回顾家乡的美景。

③通过观察了解、体验感受“我们”与家乡的互动,唤起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并乐于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

(2)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1.学情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成年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多寄托在家乡独特的物产上,但是低年级学生却很难产生相应的感情:一是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视野不够开阔,不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更不能体会其独特性;二是在他们眼里,家乡的物产只是一个具象的物体,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因而,学生在谈到家乡时,多数只会说说家乡的山山水水,而很少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课程目标

①通过观察了解、调查探究、回顾思考,描述家乡丰富的物产或与物产有关的故事。体验家乡物产对自己生活以及家乡发展的意义,萌发为家乡自豪的情感。

②体验家乡物产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感恩家乡的劳动人民在家乡的大地上为“我们”辛勤劳动而获得这些物产。

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1.学情

学生对生活在周围的人缺乏主动观察,对他们的劳动缺乏体验。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少会主动观察生活在周围的家乡人,他们的日常生活远离了家乡人的劳动,所以他们对家乡人的劳动缺少切身体验,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课程目标

①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②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③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与优良品质。

④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与热爱之情。

⑤学会与家乡人友好交往。

(4)第16课《家乡新变化》

1.学情

学生年龄小,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体验不深刻。另外,面对家乡的发展变化,学生当中会有一些消极情绪,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引导。目前,因有些地区由于经济建设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学生会对家乡的变化是好还是坏产生疑虑;还有一些学生受父母等成人影响,横向地将家乡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觉得自己家乡落后,对家乡产生负面的情绪。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全面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前进的足音,树立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激发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

2.课程目标

①了解家乡变化,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②知道家乡的传统特色,愿意主动接触、学习、传承。

③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主动关心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④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能力。

(五)适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

(1)第13课《我爱家乡山与水》

活动一:《介绍家乡报告会》

要求:教师先引入“家乡”一词,并讲明家乡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爸爸妈妈出生的“老家”,然后让同学们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的主要内容是“我的家乡在”。上面可以填上家乡的行政区划归属地,也可以是草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之类的词。

活动二:《家乡美景我知道》

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整理家乡美景的图片和其他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家乡名胜古迹的照片、关于家乡美景的图画、家乡

美景的童谣儿歌、甚至是我曾经游历过家乡美景的日记感受。

活动三:《家乡故事分享会》

要求:教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关于我与家乡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我在家乡的某地做某事的愉快经历,比如我在家乡池塘边钓鱼,我去家乡田地里跟奶奶爷爷一起耕田等,但注意的是要讲快乐的经历,而不是使我沮丧的经历。分享后,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这些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引导学生燃气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进而夯实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活动一:《家乡物产博览会》

要求: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家乡的物产、或物产的照片。这些物产可以是家乡的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品、日常用品、矿石、农产品等。同学们不仅要准备各种各样的物产,还要说说物产的来历、物产的故事。并且让同学们评一评那些物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说一说“我”的感受。活动二《我的最爱大讨论》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论“我”最喜欢家乡的哪个或哪些物产,为什么喜欢这些物产,这些物产都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都经过了哪些农民伯伯或工人叔叔的手。并讨论如果我们没有这些物产,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最后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活动三:播放视频《千人糕》

要求:学生要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问题一:这种糕点为什么叫“千人糕”?问题二:千人糕是怎么来的?都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问题三:看了视频之后,给了你什么启示?观看视频后,指名同学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千人糕是多少家乡人劳动智慧的结晶,从中感悟到家乡物产别样的美。

(1)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活动一:《情景智能问答》

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该课第一板块多个场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根据多媒体图片展示,说说身边有哪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为家乡做贡献。并引导学生回答:你从这些人上看到了什么优点?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对家乡劳动者心怀感激之情。

活动二:《感谢您:家乡人》

要求:学生通过写祝福的话,制作卡片等方式表达对家乡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通过形式多样的感谢后,说说你为什么感谢他们。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活动三:《家乡人了不起》

要求:围绕“我”认为家乡的什么人了不起,他做了什么事让我们对他产生崇敬之情。我们要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闪光点。分组讨论交流,最后在班上汇报。或者事先布置学生收集你认为了不起的家乡人的照片与事例,在班上与同学分享。

(1)第16课《家乡新变化》

活动一:《旧貌换新颜》

要求:先让学生回想自己家乡有什么变化,有哪些变好的变化,有哪些变坏的变化。再出示课本第一板块相关图片内容,让学生讲讲,你发现家乡哪些人、事、物和从前不一样了。可以是街景的变化,可以是人的变化,也可以是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先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到讲台上为大家讲一讲。

活动二:《我是小小传承人》

要求:教师先提问,我们家乡有什么特产?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后,教师给予适当点评。然后教师出示关于家乡各种特色物产、特色手工技艺、特色食品,方言、甚至是家乡的特色艺术形式的照片与视频,引起学生共鸣,然后针对每一种特色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特色的喜爱之情。教师还可提问学生:你最喜欢家乡的那种特色?你愿做这种特色的传承人吗?为什么?

活动三:《头脑风暴祝福家乡》

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还在建设发展当中,家乡还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你”能说出家乡的不足之处吗?针对于家乡的缺点,“你”要怎么做,才能使家乡变得更美好。教师可适当提醒,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变化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我周围生活新变化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莉/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课程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2)愉快、积极地生活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探究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或看法;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2.学情分析 基于课程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学生基本能够爱护学校家庭公共设施,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但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需要再进行引导。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但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稍弱,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生对实践作业充满兴趣,愿意去收集资料,和同伴交流,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然而学生年龄小,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体验不深刻,老师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年级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全面,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变化多》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第四课,是本课第一个话题《我家门前新事多》和第三个话题《我的家乡更美好》的整合。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感受家乡的发展。本节课的重点是交流搜集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难点是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交流搜集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感受家乡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 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 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③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④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 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①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 染。2、在学校爱整洁。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②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 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 法律是什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二、教学重点 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教学难点 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使用导入语直接导入。 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 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

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 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1: (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6、归纳2: (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 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8、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9、小拓展: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 四、课堂小结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一、探寻教·学要义 1. 让教材成为“学材” 2. 让教材牵引“教学” 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二、开启学科之眼

1.道德与法治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法律;我们坚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 生活与德育 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 3. 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 课程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三、把握教学之法 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

2. “课文”结构中的学习思路 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一下,走一下程序,而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行等,这些正是需要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 4.“留白”呈现后的发展空间 留白设计体现了新的教材观,过去人们认为教科书就是权威,教师和学生要记住并践行这些权威的知识和规范。而今留白设计,体现了把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验放在与教材经验平等的地位,形成一种互动的对话关系。 5.“实践”路径中的能力培养 收集哪些材料,怎样收集,如何填写调查表,如何访谈,如何在课堂中汇报交流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方法,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养提升。

三下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1 我是独特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认同自我,接纳自我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难点: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分析自我,相信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手上隐藏着一个每个人独特的小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对,就是我们的指纹。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准备好印泥和白纸,看看我们的指纹藏着什么秘密。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纹,观察指纹并交流讨论。) 师: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指纹有哪些秘密? 生:我们的指纹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办理很多证件,如身份证、签证时,都要按手印或录入指纹,指纹是我们确认身份的重要依据,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同样,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独特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从指纹的秘密入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猜猜我是谁 现在我们每个人准备一张小卡片,在卡片上对自己进行描述(可以是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署名。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小卡片投入讲台的小纸箱里面,然后我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念给全班同学听,大家一起来猜猜这个小卡片里面描述的主人公是谁。 卡片一:我在我们班最高,喜欢打篮球。 卡片二:我长头发,大眼睛,喜欢做手工。 卡片三…… 师:刚才只是让同学们猜,现在我继续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大家除了猜之外,还要说说你们猜到的这个同学和他卡片上所描述的自己一样吗?也可以对“他/她”的描述进行补充哦。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相信同学们都对自己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精选)

我的家乡变化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四单元 主题:我周围生活新变化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莉/新郑市二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2)愉快积极地生活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探究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结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2.学情分析 基于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学生基本能够爱护学校家庭公共设施,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但是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需要再进行引导。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但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稍弱,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生对实践作业充满兴趣,愿意去收集资料,和同伴交流,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然而学生年龄小,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体验不深刻,老师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年级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全面,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挑战第一次 教学目标: 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 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 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3.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 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难点: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汇报)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教师领读: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学生汇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二)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三)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 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展示一下你们假期里最好的照片,给大家讲讲你们一家的假期故事。 (四)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是什么时候写的?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 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 三、教师总结。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四、拓展。 请你为下一个暑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一个暑假你会怎么安排?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假期有收获用心过有收获有打算不忙乱 七、教学反思: 2 周末巧安排 教学目标 1、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黑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懂得周末时间很短,要好好安排才能让周末更精彩。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养成有秩序,守时间的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补学法谈话法学习方法:交流合作法、观察发现法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谈话导入: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你做了什 么?请同学们填一填6页的周末调查表,然后把你的周末故事告诉我们。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周末真是丰富多彩,有的….. 有的……有的……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周末才最有意思吗?(板书:周末巧安排)

道德与法治课教案设计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讲述的是《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重视学生的行为体验。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法规、公约和守则──如交通标志、足球比赛规则、法律制裁等,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规则,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能够根据生活体验,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则,理解越是文明的社会,规则和制度就越多,这些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师生共同探讨它们各自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感受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守则、公约。体验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治理,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初步形成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制度的意识,做守法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规则或制度的作用。 难点: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罗大佑的《游戏规则》。让学生感受规则 师: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 (学生跟着一起唱) 〖歌曲完毕〗 师:你对我笑一笑我跟你握握手每个人都有一套游戏规则 脸上你看不到手中你抓不紧心里头心照不宣游戏规则 好象是为大家好象是为自己目的可能都一样游戏规则 有时候你会输有时我不会赢输赢是一半一半游戏规则 歌德说: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那么对于规则,如果我们也游戏规则,会怎样呢? 出示图片,图片中显示在交通非常拥挤的马路上,有一个人快速横冲马路的情景,我并用声音和圆圈的标志指出这个人的做法。提出问题:这个的做法会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 (二)生生互动,探讨课题 根据教材内容,分三步走:生活中的行、体育运动、法律都离不开规则。对于生活中的行,让学生猜一猜各种交通标志的意义?并且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来猜。并结合农村实际,让学生“想一想”?对于生活中的体育运动,通过学生认真观看FLASH动画,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课堂抢答:同学们看到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需要规则吗?引出足球需要规则吗?有哪些规则?制定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没有裁判执法,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等问题?对于生活中国家制定的规则----法律,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感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L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形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 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数材设计将改传统数材编写中 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 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 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 能力,以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止万里一线荤⑴神通广址的观代述牯 ⑶电缱发竝的迪住徘早 何通稱辽死屮旳丈明 门厢诗…谏时丫闫⑷制一瑋叶|1.『黑术科苗迪描艸皂和方氏,惑喘逋忙扣人島土帶的K丫带砸沽右式的变迁■体会H.代晒牯旳飞迪璽展 玉萍僉鞭用一举蛊抵时珂恬亦式,讲完通棘道盘’赴中弃爻通住的決甘法規?注恋估息餐亡. 一、探寻教学要义 1. 让教材成为学材 2. 让教材牵引教学” 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 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二、开启学科之眼 1.道德与法治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法律;我们坚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生活与德育 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 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 生的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 3?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 课程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 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 确的价值观。 三、把握教学之法 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 2. “课文”结构中的学习思路 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一下,走一下程序,而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行等,这些正是需要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 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 依据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 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 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 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 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 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 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 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 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 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 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 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 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 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 抓管理1.备课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我们班--他们班》教学设计 西海小学梁敏娟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班级间的合作与竞争的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合作竞争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班级之间合作的意义,要善于去发现其他班的特点和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的班集体。 2.懂得要以正当方式对待班级间的竞争,能够尊重和欣赏其他班级,为别班的精彩喝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调查、走访老师和同学、讨论、提建议、阅读启示及写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群体之间正确相处的能力,增强集体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认识班级合作的意义,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为别班的喝彩。 2.难点: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为他班喝彩。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大搜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学校内有很多班,我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那班级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师出示班级合作与竞争的画面)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关系主要有合作与竞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班级间的合作与竞争。走进他们班吧!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进他们班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P16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在校园里你有类似的问题吗? ☆你了解其他班级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在学校里除了自己班级,还有其他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与探究二:查一查 (1)生阅读教材P17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他们班最擅长什么吗? ☆你认为他们班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17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目标导学二:增进班级间的合作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1、挑战第一次 教学目标: 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 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 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 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 3.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故事交流 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

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2017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1课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

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二)少年有梦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二)享受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二)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二)师生交往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二)爱在家人间 (三)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敬畏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一)男生女生 (二)青春萌动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一)青春飞扬 (二)青春有格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一)青春的情绪 (二)情绪的管理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 (一)我们的情感世界 (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二)节奏与旋律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关好集体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二)法律保障生活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 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我与社会 (二)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 (一)网络改变世界 (二)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 第三课秩序与规则 (一)维护秩序 (二)遵守规则 第四课与规则同行 (一)尊重他人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 (二)少年有梦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二)享受学习 第三课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二)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一)和朋友在一起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一)让友谊之树长青 (二)网上交友新时空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一)走近老师 (二)师生交往 第七课亲情之爱 (一)家的意味 (二)爱在家人间 (三)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敬畏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 (一)守护生命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一)悄悄变化的我 (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一)男生女生 (二)青春萌动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一)青春飞扬 (二)青春有格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一)青春的情绪 (二)情绪的管理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滋味 (一)我们的情感世界 (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 (一)集体生活邀请我 (二)集体生活成就我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一)单音与和声 (二)节奏与旋律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一)憧憬关好集体 (二)我与集体共成长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一)生活需要法律 (二)法律保障生活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一)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我们与法律同行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公共生活 第一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我与社会 (二)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公共生活新平台 (一)网络改变世界 (二)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 第三课秩序与规则 (一)维护秩序 (二)遵守规则 第四课与规则同行 (一)尊重他人

道德与法治第1课教学设计

第1课: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夏天带给我们什么?感受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并能做到以后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假期收获,并比对别人的假期生活,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付出才会有回报。通过自己的精彩的假期生活,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知识,并开阔自己的视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互学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汇报) 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 教师领读: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怎么过的吗?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学习“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学生汇报)

(二)小组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收获? 1.收取成熟的农产品。 2.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的战果。 (三)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举例说说你在假期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例:学钢琴、跳舞,毛笔字等,看书,学做家务,旅游。 三、教师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快乐的暑假一晃就过去了,暑假是快乐的,有收获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讲述、交流、展示,我们了解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层呀! 二、新授: (一)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是什么时候写的? (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如果你是他呢? 三、教师总结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