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20-2019跨年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与认识(张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附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4e23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f.png)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一、引言本文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行解读,旨在深入理解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的城镇,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三、规划目标1、经济目标:(1) 实现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2) 增强城镇群的辐射带动能力;(3) 培育一批特色优势城镇。
2、社会目标:(1) 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率;(2) 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均衡发展;(3)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3、环境目标:(1) 优化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2) 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生态品质;(3) 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四、规划内容1、城市化布局规划:(1) 划定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边界和规模;(2) 推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3) 促进城市群的适度扩张和联动发展。
2、城市功能规划:(1) 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不同城市的优势互补;(2) 发展特色产业和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3) 加强城市功能提升和服务升级。
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1)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2) 加强城市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3) 发展智能城市和数字化基础设施。
4、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 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3) 推动社区建设和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五、实施路径1、加强规划组织和统筹协调:(1) 完善规划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编制;(2)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和考核机制;(3) 加强各级协同合作,推动规划的落实。
2、推进城市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协调:(1)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2)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85cfd3e453610661ed9f48a.png)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12期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规划》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一、十大关键词以人为核心。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规划》指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1亿人进城。
《规划》指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积分落户。
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落户制,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
《规划》提出,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也要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
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大中城市可设置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过5年。
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存量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思考李敏
![存量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思考李敏](https://img.taocdn.com/s3/m/1d40db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a.png)
存量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思考李敏发布时间:2023-05-29T06:58:30.63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李敏[导读] 本文从存量时代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上的重要性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国土空间规划中心摘要:本文从存量时代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上的重要性。
首先,论文梳理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阐述了其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关系。
接着,针对存量时代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核心问题与挑战,分析了城市扩张、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城市发展与区域均衡的矛盾以及传统边界划定方法的局限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种划定方法和策略,包括基于生态保护、土地资源约束、区域均衡发展以及城市功能与形态的边界划定方法。
最后,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和指出研究局限性,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提供了展望。
关键词:存量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存量时代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强调对既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而非对新资源的盲目开发。
在这一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对于指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核心议题,因为合理的边界划定能够在资源约束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国土空间规划是一种对国家和地区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管理手段,旨在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它涉及多学科领域,如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生态学等,以确保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充分考虑。
在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方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理:一是系统观,强调整体性和协同性,把国土空间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是区位论,探讨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资源如何满足不同功能需求,以实现空间的最优配置;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协调,实现长远发展。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38d67ad168884868662d66c.png)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发表时间:2019-09-21T12:17:51.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李晓玮[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当全面展开的国土空间规划中,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中与城镇乡村发展、资源环境节约与保护密切相关的一条控制线。
有必要对城镇开发边界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思考。
对国外城镇开发边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近年来城镇开发边界的实践研究和存在问题,城镇开发边界的政策意图,最后总结新时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考。
以期明晰城镇开发边界对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空间治理;规划政策;国土空间1 国外城镇开发边界经验1.1 国外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理解城镇开发边界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周边围绕着农田,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不可在原地扩大城市规模,需要另外新建另外一座田园城市。
围绕城市周边的农田起到了限制城市无序蔓延扩张的作用。
1938年颁布的《大伦敦绿带规划法案》,在伦敦周边划定了环城绿带用地,此后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正式划定绿带环,用以限制城市无序蔓延扩张。
1976年美国的塞勒姆市(Salem)最早明确提出城市增长边界概念的,为“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塞勒姆都市区划定了城市增长边界,明确了城市发展范围。
解决了当时塞勒姆市与其相邻的波尔克(Polk)和马里恩(Marion)两县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冲突。
规定边界以内的土地可以用作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开发,边界以外的土地则不可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开发。
此后,西方学者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定义进行了补充,西贝特(RichardSybert)认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在城市外围划定的一条遏制其城市空间无限制进行扩张的线”。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7dc90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d.png)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摘要:如今,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内容以及划定方法都已经基本确定,但它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理论上从《明日的田园城市》到20世纪欧美的城市增长边界,再到如今的城镇开发边界。
实践上从引入相关概念至今,我国就不断开展划定工作的尝试,不断地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划定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并有当前一些新进技术的支持。
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个清晰且完整的发展脉络,未来也应当会更加科学与完善。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理论、实践、变化一、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1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城镇集中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内可分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
城镇开发边界是城镇建设用地最大范围,是规划期内城镇规划建设布局的刚性约束条件。
2.城镇开发边界的缘起城镇开发边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现代正式规划诞生时期,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就提出过类似理念。
20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出现了城市无序蔓延的情况。
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情况得到重视,美国的一些城市开始以城市增长边界(UGB)为规划控制手段。
城市增长边界的理念在21世纪已得到广泛传播,我国2006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提出了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
2018年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正式提出了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
2019自然资源部出台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基本确定了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与内容。
明确了通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等总体目标,该目标和城市增长边界基本相似却又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城镇开发边界是动态的发展的这一特征。
3.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如今被归纳为反向约束和正向约束两大类。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四讲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四讲区域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f1ecd0360cba1aa811da83.png)
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前提是存 在着区域贸易。因为率先投入的部门要 想带动全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 规模经济,而当部门规模扩大之后,必 要有庞大的市场。显然,落后地区不可 能满足其要求,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 这是非均衡增长的关键所在。
三、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区域经济开发概论 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 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 所以,区域开发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增长 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应 用理论。
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增长极模式(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大行其道于60年代,没落于70年代)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 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 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 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但是,主导部门的发展不可能是凭空造就的,必 须落实到一定的地点。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 佩鲁( Francois Perroux)把这种主导部门集中 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 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 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 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由 于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 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大推进理论是指: 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 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 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连锁效应
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 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 理论基础。“连锁效应” 包括:前向关 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 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 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 应;
张辉-开发边界的认识与思考
![张辉-开发边界的认识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bca5f21f01dc281e53af081.png)
若干意见
边界内外管制方式
04
边界定位
治理目标 规模逻辑 边界内涵 形态逻辑
边界定位——治理目标
城镇开发边界是实施差异化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办法的政策边界——精细化管理
——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 ——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扩展 边界
指标 管控
生态 控制线
用地 边界
开发边界和其他规划管控引导措施的区别?
03
中央要求
中央要求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习总书记指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
边界划定”。”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也将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在城镇开发
02
适度弹性布局
安排一定比例的弹性空间, 作为弹性发展区,实现“规 模总量刚性、布局适度弹性”
方公里的空间留白,在边界外以机动指标的形式对区域性重要通道、重大基础设施
用地进行留白。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全市域 划定了城镇开发边界,包括主城区(中心城和主城片 区)、新城、新市镇、集镇、产业园区等的开发边界。
• 城镇开发边界范围278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41% • 边界内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600平方公里,占全市域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的82% • 其余18%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分区规划等下位规划中进一步落实。
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
成都城市的开发边界研究
![成都城市的开发边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c8dd39192e45361166f50e.png)
四川大学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 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中明确指出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 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用以限定城市发展规模和划定城市建设范围。成 都市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率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本研究采用城市综合 承载力评价与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导入人口规模-人口素 质、人口规模-资源消耗、人口规模-环境质量三个模型预测成都主城区适宜承 载人口规模,并由此计算城市发展的终极规模;其次运用 GIS 技术对土地的生 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图;最后将城市终极规模与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图结合,划定成都主城区的开发边界。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9
2.1 城市开发边界国内外相关研究..................................................................................... 9 2.1.1 国内相关研究.......................................................................................................... 9 2.1.2 国外相关研究.......................................................................................................... 9 2.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特点及背景差异........................................................................ 10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原则和管控政策探讨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原则和管控政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fc361e05acfa1c7ab00cc29.png)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原则和管控政策探讨DISCUSSION ON THE DEMARCATION PRINCIPLE AND REGULATORY POLICY OF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程茂吉CHENG M aoji【摘要】为加强空间管控、控制城锒无序蔓延,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提出了划定城锖开发边界的要求。
2014年开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工作存在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理解不一、划定原则 不尽相同的问题。
目前,国家层面对划定工作尚 无统一规范,也没有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和具体管控政策,影响了城镇开发边界的管控效果。
基于 我国提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目的,借鉴国内外 理论和成功实践,我国城镇开发边界应为城市化稳定阶段的终结边界或因生态环境或资源承载力限制的门槛边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体现生态为底、以适宜性评价为支撑、主导功能定位为导 向、终极规模预测为基础、与城市结构相适应的 基本原则。
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镇开 发边界内外不同空间政策,实现城镇开发边界管 控作用的落地。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空间管控;政策ABSTRACT: In o rd e r t o stre n g th e n sp a c e c o n tro l, lim it u rb a n sp ra w l,a n d b u ild e c o lo g ic a l c iv iliza tio n, C h in a h a s p u t fo rw a rd t h e re q u ire m e n t of d e lim itin g t h e b o u n d a ry of u rb a n d e v e lo p m e n t.H o w e ve r,t h e r e w e re so m e p ro b le m s w ith t h e p ilo t w ork o n u rb a n d evelopm ent boundary dem arcation th a t b e g a n in 2014, including d iffe re n t un d e rstand in g of t h e co n n o ta tio n of u rb an d e ve lo p m e n t b oundary a n d d iffe re n t p rin c ip le of d e m a rca tio n.At t h e n a tio n a l le ve l,th e re a r e n o u nified stan d a rd s,o r law s a n d re gu lation s o n th e u rb an d e ve lo p m e nt b oundary, w hich h a s affe cte d th e control e ffe ct of u rb a n d e ve lo p m e n t boundary.Based o n th e p u rp o se of d e lim itin g u rb a n d e v e lo p m e n t bound ary,le a rn in g fro m t h e th e o ry a n d p ra c tic e a t h o m e a n d a b ro a d, th is p a p e r proposes th a t th e u rb an d e ve lop m e nt boundary should b e th e ultim ate boundary of t h e sta b le sta g e of urb anization or th e th re sh o ld boundary lim ited by ecological environm ent o rre so u rc e ca rryin g c a p a c ity.T h e d e m a rc a tio n of t h eu rb a n d e v e lo p m e n t b ou n d a ry should b e co m p lie dw ith th 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riority,sp a cesu ita b ility e va lu a tio n,d o m in a n t fu n c tio n position,prediction of th e ultim ate population size,a n da d a p ta tio n t o th e re a so n ab le layout of th e u rb a nstructure.It also puts forw ard suggestions foren actin g re levant law s an d regulations a s soona s p ossib le t o clarify d iffe re n t p olicies in sid e a n do u tsid e u rb a n d e v e lo p m e n t b o u n d a ry,so a s t o re a liz et h e c o n tro l im p le m e n ta tio n of u rb a n d e v e lo p m e n tb o u n d a ry.KEYWORDS:u rb a n d e v e lo p m e n t b o u n d a ry;sp a c ec o n tro l;p o licy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 '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后.2014年7月.北京.上海.南京.厦门等M个城市.进行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
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和管理方法
![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和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157d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6.png)
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和管理方法目录一、内容概括 (2)(一)背景介绍 (2)(二)研究意义 (3)二、详细规划调整原因分析 (4)(一)土地使用需求变化 (5)(二)城市发展战略调整 (7)(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8)(四)基础设施改善需求 (9)(五)法律法规政策变动 (11)(六)其他原因 (12)三、详细规划调整管理方法 (14)(一)建立健全规划调整机制 (15)1. 明确规划调整原则 (16)2. 设立规划调整管理机构 (17)3. 制定规划调整流程 (18)(二)科学编制规划调整方案 (20)1. 充分调研论证 (21)2. 合理确定调整范围 (22)3. 确保规划调整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3)(三)严格规划调整审批程序 (23)1. 明确审批权限和责任 (24)2. 规范审批材料和要求 (25)3. 建立审批会审制度 (26)(四)强化规划调整实施监管 (27)1.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28)2. 加强对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 (30)3. 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31)(五)加强规划调整公众参与 (32)1.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 (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35)3. 做好公众意见的采纳和反馈工作 (36)四、结论与展望 (37)(一)主要结论 (38)(二)未来展望 (39)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在城镇开发边界内进行详细规划调整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法。
详细规划调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使用、交通布局、公共设施配置等多个方面,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首先分析了当前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用地紧张、功能混杂、环境压力等,并阐述了进行详细规划调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文档详细探讨了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人口增长与资源需求变化、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
还介绍了详细规划调整的管理方法,包括制定调整规划、加强监管与执行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
城市开发边界内涵及划定方法研究
![城市开发边界内涵及划定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e73e0f6edb6f1aff001ff7.png)
中图分 类 号 : T U 9 8 4
Th e Co nn o t a t i o ns a n d d e ma r c a t i o n me t ho d o f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b o u n d a r y
・
环境科 学 ・
城 市 开 发 边 界 内涵 及 划பைடு நூலகம்定 方 法 研 究
赵 丹 , 刘科伟 , 李建伟 , 刘 林 , 程 永辉
(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 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1 2 7 )
摘要 : 划定城 市开发 边界是 推进 城 市可持 续发 展 、 保 障粮 食 生产安 全 和 国土生 态安 全 的重
要 途径 。该 文探讨 了城 市开发 边界 的 内涵及 划定 方法 。认 为城 市开发 边界是 政策 属性 和
技 术属性 的统一 , 是 一定 时期 内由刚性 边界 和 弹性 边 界共 同构 成的 城 市“ 成长 坐标 ” 。划
定工作 应在 组 织准备 与技 术 准备 的基 础 上 , 通 过城 市用地条 件评 价 与刚性 边界 划定 、 城 市 规模 与城 市形 态研 究、 “ 两规 ” 用地 差 异 分析 等 综 合 确 定 边界 位 置 坐标 , 并提 出相 关规 划
调 整建议 , 促 进城 市 开发 边界 实施 管理 。
关
键
词: 城 市开发 边界 ; 内涵及 划 定方 法 ; 空 间管制
文 献标 识码 : A DO I : 1 0 . 1 6 1 5 2 / j . c n k i . x d x b z r . 2 0 1 7 - 0 1 - ( ) 2 0
c a t i o n me t ho d o f u r ba n de v e l o p me n t b o u n d a r y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I t i s p r o po s e d t h a t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b o u n d a r y i s t h e un i ic f a t i o n o f p o l i c y a t t ib r ut e s a n d t e c hn i c a l a t t ib r ut e s .I t i s t h e c i t y ”g r o wt h c o o r d i na t e s ”t h a t i s c o ns t i — t u t e d b y t h e ig r i d b o u n d a r y a n d e l a s t i c i t y b o u n d a y r i n a l i mi t i e d p e io r d .Th e d e l i ne a t i o n c a n b e d o ne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At t h e s a me t i me,c o n s i d e in r g t h e l a n d u s e a s s e s s me n t a nd t h e d e ma r c a t i o n o f ig r i d b o r d e r ,s t ud y o f c i t y s i z e a nd c i t y f o r m ,g a p a n a l y s i s o f mu l t i p l e — pl a n,t he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 me n t b o u nd a y r p o s i t i o n c o o r d i n a t e s c a n b e d e t e r mi n e d.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a l y s i s a b o v e,s o me r e l e v a n t r e c o m—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3c5f9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f.png)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9-26T08:38:00.8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4期作者:陈建[导读]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陈建桂林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002摘要: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土地空间综合规划中,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的“三条控制线”。
城市发展边界是与城乡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土地空间保护密切相关的控制线。
有必要对城市发展边界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思考。
在总结国外城市发展边界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城市发展边界的实践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边界的政策意图,最后总结了新时期城市发展边界划分的思路。
明确城市发展边界在土地和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城镇开发;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了相对稀缺的资源支持,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加上土地金融等因素,很多城市在“ gdp 崇拜”原则的驱动下盲目追求城市规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普遍不鲜见,城市周边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红线”随着虚拟的存在而形成,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质量难以改善。
坚持底线思想,保持自然背景,科学界定生态保护三条控制线,即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加强生态保护,已成为各方最基本的共识。
2015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化发展,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并在14年前将工作范围扩大到全国600个城镇,全国已下发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定名,经过4年时间的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地方性技术规定,只有四川省和福建省颁布了相关规定和技术指南,但是国家并没有发布这些规定,学术界对这些规定和指导方针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2014公务员备考时政热点:新型城镇化不能忘记的6句话
![2014公务员备考时政热点:新型城镇化不能忘记的6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605badc92cc58bd63186bd3a.png)
2014公务员备考时政热点:新型城镇化不能忘记的6句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
《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就《规划》传递出的新信息,我们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解读。
睡城鬼城弯路不能走原文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解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
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这份文件详细剖析了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等问题: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造成睡城鬼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不以人为本当叫停原文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解读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cb8769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3.png)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摘要:2018年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及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颁布,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始建立。
2019年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利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城镇化推进中不可逾越的红线。
因此,科学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对城镇发展以及城镇格局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城镇发展具有动态性,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019年自然资源部出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开发边界的内容内涵,明晰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理清空间治理措施,使城镇开发边界从单一线条管理到空间属性管理转变,从控制城市蔓延到挖掘存量、促进转型的转变。
城镇开发边界不仅是一条功能线条,也是承担城市发展重担重要政策落地的复合线。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对策引言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当前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同时,相关机构可以介入城镇调控及区域空间管理,进一步增强地区发展的稳定性及合理性。
其中,城镇空间及城镇开发边界的合理划定,能有效打造一个平衡发展区域,使城镇内部空间体系稳定发展,也可以为边界区域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以政府部门为引领,民众、民间组织、企业等联合参与,在合理空间上进行资源配置的行为。
在规划程序里,会参考对应的政策、法规以,及标准来进行,制定出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须与国家的整体经济、文化发展、公共权力、时代的进程相吻合,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最终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最佳效益。
当前形势下,我国正在进行国土规划政策的大力改革,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总结
![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b43f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2.png)
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开发边界线工作也变得越发重要。
城
镇开发边界线工作是指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的边界线,旨在合理控制城市扩张的范围,保护农田和自然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城市的发展,还要兼顾农村的利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首先,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需要科学规划。
通过对城市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利用、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分析,科学确定城市的发展边界线,合理划定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的范围。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城市的扩张,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保护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
其次,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一旦确定了城市的发展边界线,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城市扩张的监管和控制。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用地的保护,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农田资源。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管理,才能有效保护城市和农村的利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最后,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确定城市的发展边界线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对城市周边的绿化和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城镇开发边界线工作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城市
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和自然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加强监管和管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把握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走向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把握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走向](https://img.taocdn.com/s3/m/75d4d72f767f5acfa0c7cd21.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把握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走向: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把握未来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走向。
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推动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变迁,可以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密度、距离和分割来刻画。
从密度视角看,工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各种产业集群模式也随之落地开花,各类新区和开发区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与工业化一起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
从距离角度看,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
截至2017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3.65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
快递物流行业也迅速兴起,到2014年我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一快递大国。
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进一步缩短了各地区在信息交流、知识和技术溢出等方面的距离。
从分割度的视角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市场分割日渐整合,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已基本不受限制,劳动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也逐渐松绑。
相应地,新世纪以来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区域一体化遍地开花,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成为引领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密度、距离和分割的共同作用下,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和优化。
东部沿海地区在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也显著增强,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有所缩小。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_3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_3](https://img.taocdn.com/s3/m/ccb9ca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6.png)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发布时间:2021-06-09T05:42:04.139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6期作者:李金龙[导读] 土地问题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障碍,封建社会中,土地问题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土地问题已经较为普遍。
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速也明显加快。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摘要:土地问题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障碍,封建社会中,土地问题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土地问题已经较为普遍。
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速也明显加快。
为此,城乡规划建设中,就需制定科学的土地管理方案,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城乡发展建设中不得破坏原有耕地,而且也不得占用人类活动的空间资源,以推动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和社会建设的稳定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关系;管理策略引言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达到预期规划设计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乡村景观予以足够重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设计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将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进行充分分析,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应遵循的原则 1.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大重要原则,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有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
在乡村景观引入城乡规划设计当中坚持开放性可以将不同艺术形式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可以保证最终规划设计的效果与人民群众审美相符合,根据时代发展特点来进行规划设计,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在坚持开放性原则的时候需要掌握分寸,在乡村资源利用过程当中进行适当开发,这样不仅可以对乡村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且还可以对乡村环境进行合理保护,城市与乡村之间共同发展,对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