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 压强(基础)知识讲解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

液体的压强(基础)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压强考点及知识点考点一:固体得压力与压强①压力:①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得力叫压力。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得因素有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懨幀膩纡亚倫颮。

、压强:1定义:叫压强。

2物理意义:压强就是物理量压强公式其中各量得单位分别就是:。

组燭挝覯恽鈷缦。

4压强单位Pa得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得压力约。

铁路钢轨铺枕木就是用得方法减小压强菜刀刀口很薄就是用方法增大压强、柵扪题滢忾詎锲。

考点二:液体得压强1、液体得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得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工具:用途:。

(3)液体压强得规律:① 液体对容器底与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得压强都相等;①液体得压强随深度得增加而增大;①不同液体得压强与液体得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公式公式中物理量得单位为:p:Pa;g:N/kg;h:m从公式中瞧出:液体得压强只与液体得密度与液体得深度有关,而与液体得质量、体积、重力、容器得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得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辭勝韩銥訐蚀琿。

2、连通器:①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得容器①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得液面保持相平①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就是根据连通器得原理来工作得。

考点三: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得物体得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就是有区别得,如高压锅内得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辊刚裊屆暈馴潰。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 证明大气压得存在得著名得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得实验测定:(4)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得大小。

(5) 1标准大气压= mmHg= cmHg= Pa1标准大气压 ,可以支持____mm 高得汞柱,可以支持水柱高度约 m 4、大气压得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得大气压强都相等。

压强习题分类解析习题(含详细答案)

压强习题分类解析习题(含详细答案)

1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和压力的,当受力面积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定义式:物体所受的大小与之比叫做压强。

定义式为,其中表示压强,表示压力,表示受力面积。

3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简称,符号常用单位还有4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压强为100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压力: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压力,施力物体是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的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压力的大小与挤压程度有关,作用点在挤压物体间的接触面上,属于弹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方向总是,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其值为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可以在,也可以不在。

重力属于引力。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小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由实验乙和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实验乙和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小华利用带图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泥土中的深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 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C 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D 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下图为小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图示:A 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B 小李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想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比较得出结论。

C 通过实验小李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李的结论(是否正确)D 在生活中,压路用的碾子很重是利用了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初二物理压强基础知识讲解

初二物理压强基础知识讲解

压强(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要点诠释:1、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牛顿,符号:N4压力重力施力物体物体地球受力物体支持物物体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所发生形变大小G=mg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面竖直向下作用点在支持面上物体重心力的性质接触的物体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来源于万有引力,是非接触力受力示意图要点二、压强(高清课堂《压强》388900)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进行实验:①照图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②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③再把小桌翻过来,如图丙,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实验步骤①、②是受力面积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步骤②、③是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及单位①公式:(定义公式)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1Pa=1N/m2。

表示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

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九章压强▲▲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属于弹力⑤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说明:①啄木鸟的嘴能啄破树皮,骆驼的脚会往沙地中陷入一些,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表现.②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在雪地里,行走的人陷到雪地里,而穿滑雪板的人没有陷入雪地中,这表明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 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lN/m2,3Pa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3N 。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应用: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以下例子在选择题中常考①骆驼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在沙漠中行走自由②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加压强,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3、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 B、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⑶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习题: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C。

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D.无法确定2、下列关于压力、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物理压强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压强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积相同,说明甲增加的体积>乙增加的体积,即甲球体积大.所以选 D.
5.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 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的体积,即 V 甲>V 乙,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 ρ= m 可知,ρ 甲<ρ 乙;甲液体的密 V
度小,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 p=ρgh 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 p 甲<p 乙; 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 G=mg 可知容器和液体的重力相等,容器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F 甲=F 乙。
15.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 ρ 甲 >ρ 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 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p′与切去部分高度 Δh 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及图知道,ρ 甲>ρ 乙、h 甲>h 乙,由 p=ρgh 知道 p 甲 >p 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 图线的上面,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由于 ρ 甲>ρ 乙,所以△p 甲>△p 乙,即甲的 压强减小的快,但由于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甲的压强不可能比乙先变成零,故 只有 D 正确。
7.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 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 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 A 正确; BD.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的大小有关,故 B 错误,D 正确; C.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 法,故 C 正确.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压强(基础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压强(基础篇)含解析
29.如图所示,容积很大的长方形水银槽,上方竖直放置一个足够长且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
第11 页/总31 页
管内壁光滑,初始状态管内紧贴水银面有一质量不计、横截面积 S=1.0cm2 的活塞,活塞不漏 气,现用力将活塞缓慢匀速提升(忽略槽内水银液面高度变化)。已知水银密度 ρ=13.6×103kg/m3,当地大气压 p=1.0×105Pa,g=10N/kg。求: (1)细玻璃管内水银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h0(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活塞上升高度为 40cm 时,作用在活塞上的拉力大小; (3)活塞上升高度为 100cm 时,作用在活塞上的拉力大小。
桥 227 号至 226 号墩上,这标志着银西高铁全线箱梁架设任务完成。银西高铁项目建成后,将
结束宁夏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西安至银川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 14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左
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箱梁在架设机械上水平移动时,它的重心高度改变了 B.箱梁放稳在桥墩上后,架设机械对桥面的压强减小 C.列车从西安至银川运行时间缩短主要是因为路程缩短了 D.若列车行驶速度均为 200km/h,擦肩而过的列车的相对速度大于 400km/h 8.如图,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B.1h 内桥面可被连续顶升 3m D.千斤顶应用了流体压强的特点
第1 页/总31 页
5.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 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甲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乙 。液体内 A、B 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 pA 、 pB 。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压力压强实验(word版含答案)

压力压强实验(word版含答案)

1.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

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________pc。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绵(接触面)的凹陷程度;(2)压力作用面不同;(3)等于;(4)相同的作用面1. 现代科学发现,光对被照射物体确实具有力的作用,科学家正力图用这一原理制造“太阳帆”,用它为太空飞船提供动力,以实现星际旅行。

吹动太阳帆的“风”,不再是吹动普通风帆的气流,而是太阳光形成的“光子流”(1)你认为这种“光子流”的速度应为 km/s。

(2)研究表明,在地球附近,一个正对着太阳的面积为1.0×106m2的平整光亮表面,受到的太阳光的压力约为9N。

太阳光对这个平面的压强为 Pa。

(3)由于光的压强非常小,即使太阳帆的面积非常大,飞船受到它的压力也是非常小的。

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安装面积为1.0×104 m2 的太阳帆的飞船,也可能在1个月后速度超过2倍声速,1年后可获得脱离太阳系的速度!关于光的压力对太空中飞船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飞船的质量很小时,光的压力才能推动它B.光的压力可以使飞船加速前进C.光的压力最多可使飞船作匀速运动D.太空中光的压力可能被空气阻力所抵消(4)在远离地球的太空,宇宙飞船中电气设备所需的电能较难补充,若将薄膜状的太阳能电池敷设在飞船巨大的太阳帆上,就能为飞船提供足够的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压力压强(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压力的概念、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2、固体压强的计算,增大减小压强的办法及应用;3、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相关计算;4、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压强(高清课堂《压强》)1.压力:(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2.压强(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2) 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3)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考点二、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考点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证明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要点诠释:(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l05Pa=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5.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6.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考点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要点诠释: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

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比。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比。

(3)由图1、图4、图5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时(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

【思路点拨】(1)分析图1、图2、图3中海绵的受力面积的关系,以及海绵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关系和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从有机玻璃盒上的刻度得出)的关系,得出结论;(2)分析图2、图4中海绵的受力面积的关系,以及海绵受到的压力大小的关系和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从有机玻璃盒上的刻度得出)的关系,得出结论;(3)分析图1、图4、图5,根据海绵受力面积的比和所受压力的比,求出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关系和海绵凹陷程度的关系,得出结论;(4)根据(3)的分析,得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和凹陷程度的关系。

【答案】(1)正(2)反(3)相同(4)深【解析】通过对题中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的分析可知,图(1)、(2)、(3)是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而图(2)、(4)或图(3)、(5)是控制压力相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图(1)、(4)、(5)是控制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相等。

【总结升华】我们所做过的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得出的结论都是定性的结论,而此题要得出一个定量的结论,我们就要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如第三问中,求出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得出结论。

举一反三:【变式】(2015•威海)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A.甲与乙B.乙与丙C.甲与丙D.以上都不对【答案】B2、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有重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g=10N/kg)(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思路点拨】(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要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水gh来计算;对容器底的压力要用压强乘以面积来计算。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加上容器的重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除以接触面积。

【答案与解析】(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总结升华】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一般先根据公式,求出压强,再根据计算压力的大小。

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一般对固体进行受力分析后求出压力,再根据计算压强大小。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装入重24.5N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Pa。

(g=10N/kg)【答案】20N3、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

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

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如图所示。

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

请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思路点拨】本实验要求证明小林的想法是错误的,即塑料片不是被水粘住,而是被大气压支持住的。

故要从被水粘住和被大气压支持住的不同点入手。

此实验中,杯内必须是装满水,然后倒过来,杯内是没有空气的,这样塑料片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才会“粘”在杯口,如果里面有空气,塑料片就可能会下落;而如果是被水粘住的话,里面有无空气对塑料片是否下落是没有影响的。

故可以直接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让空气可以进入杯内,这样根据塑料片是否下落就可以判断出塑料片被“粘”住的原因了。

【答案】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

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

然后,放开堵住孔的手指,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

【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应用身边常见物品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及对实验结论的推理与判断能力,本题对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总结升华】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重从所探究的问题出发,并应用适当的物理方法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过程合理,没有科学性错误。

举一反三:【变式】有一个长约20 cm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如图所示,把它盛满水后,用手堵住开口的一端倒立过来,插入水槽中,当缓缓向上提起玻璃管,管底露出水面,但管口仍在水面以下,出现的现象是()A.管中仍充满水B.管中水不满了,但管中水面高于管外水面C.管中水不满了,管中水面与管外水面相平D.管中水不满了,但管中水面低于管外水面【答案】A4、(2015•衡阳)下列生活实例与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C.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思路点拨】(1)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2)吸盘挂钩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答案】A【解析】A、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道理,而不是减小压力,故A错误;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故B正确;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可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故C正确;D、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使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升力,故D正确。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与固体压强、大气压强、液体压强,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属压强类的综合题,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举一反三:【变式】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 km/h。

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答案】A类型二、知识运用5、(高清课堂《力学3:压强》例7)如图所示,质量是2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8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50cm深、体积是45dm3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