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名著复习习题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名著导读练习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名著导读练习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湘行散记》和《白洋淀纪事》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
《湘行散记》是一篇独特而别致的散文集,它呈现了独特的自然世界和别样的生命形态,在美丽而淳朴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着乡民的激情和无奈,表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沉静。
《白洋淀纪事》写得很美,有一种淡淡的诗意,作者用清新、含蓄、明净的语言,讲述了冀中人民在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请你根据以上的点评,选择属于各自作品的片段。
(各选两项)A.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钢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B.真没有再使我惊讶的事了,在黄晕晕的煤油灯光下,我原来又见到了那成衣人的独生子,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
很显然的,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
C.这水手结实硬朗处,倒真配作一个兵。
那分粗野爽朗处也很象个兵。
全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他。
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
D.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微。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湘行散记》:________;《白洋淀纪事》:________【答案】 BC;AD【解析】【分析】《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据湘行途中所遇之人和所发生的故事所创作的一组散文。
B出自《湘行散记》中的《老伴》,C出自《湘行散记》中的《辰河船上的水手》。
A出自《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D出自《白洋淀纪事》中的《芦花荡》。
据此解答。
故答案为:BC;A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的能力。
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包括材料整理、填空题、选择题、理解评价题和完整阅读题)第一部分:阅读透析【走进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省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到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写作背景】《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1935年,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湘行散记》作为一部记录沈从文离家十年第一次返乡见闻的作品,他从桃源出发,沿沅水上行,经辰州、泸溪、保靖、茶帽,到凤凰,写一路上水上船上岸上的见闻感受,可以说是用第一手的材料直接为他的人性观、文学观作了证明。
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秉承“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在湘西自然与文化背景下,展开了对湘西人生的尽情书写,张扬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自在自得的人性。
【内容概要】《湘行散记》中作者将湘西的人事置于特定的自然地域景观、文化风俗中,其人物大都是生活在沅水流域的湘西人。
如:《桃源与沅州》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鸭桌围的夜》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人性美的描写,使这个夜晚更加美丽迷人;《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维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经济的衰败,世代的苦难,“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对乡民的隐忍度日、麻木痛苦,作者哀其不幸,希望能“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改变这一切;《老伴》中曾经满怀雄心壮志的青年,被鸦片腐蚀的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
七上3《湘行散记》课外名著积累及考题
湘行散记一、内容梗概《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
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
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
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
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
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
《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
那些记录了他们彼此思念的文字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真实写照。
二、作家名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第一人。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三、内容解析《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就像读古画。
湘行散记练习
一、基础识记。
1.沈从文,原名,湖南凤凰县人,是中国代著名作家。
作品有小说《》,散文《》《》《》等,传记《》。
2. 《湘西散记》收散文篇。
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展现了湘西和,以及和。
3.下列不属于《湘西散记》的是()A.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B.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C.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4.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这个朋友是,后来成为的“风雅”人。
5. 《箱子岩》中卖烟土走私赚钱的是,他的腿是在第次打仗中碎了的,被同乡人抢回后,用的方法治好的。
6.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名字。
(1)火盆边茶水沸了起来,小隔扇门后面有个男子哑声说话:“小翠,小翠,水开了,你怎么的?”()(2)我看到一个高个子瘦人,脸上精神饱满,戴了副玳瑁边近视眼镜,站在我面前,伸出两只瘦手来表示要握手的意思。
()(3)铺子中堆满了各样杂货,货物中坐定了一个瘦小如猴干瘪瘪的中年人。
从那双眯得极细的小眼睛,我记起了我那个干妈。
这不是我那干哥哥是谁?()(4)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
见他时,我真是又惊又喜。
()7.《湘行散记》中描写水手的有《》《》《》,描写的人物是士兵出身的有《》《》《》《》。
8.《箱子岩》主要记叙了两件事:、。
9.《一个爱惜鼻子的人》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三件事,展示了一个。
10. 《湘行散记》中记叙了作者养父的文章是11.《老伴》一文中“我”眼前的老伴赵开明与十七年前相比,有着怎样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12.《虎雏再遇记》中作者通过对虎雏的刻画,展示了湘西青年怎样的品格?借虎雏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想说明什么?二、评析鉴赏。
13.“只有‘爱’才有‘美’”。
《湘行散记》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试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4.《湘行散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妓女的生活,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展示妓女的悲惨生活状态,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妓女这一职业。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附有标准答案)
《湘行散记》名著阅读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包括材料整理、填空题、选择题、理解评价题和完整阅读题)第一部分:阅读透析【走进作者】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省凤凰县人。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到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写作背景】《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1935年,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湘行散记》作为一部记录沈从文离家十年第一次返乡见闻的作品,他从桃源出发,沿沅水上行,经辰州、泸溪、保靖、茶帽,到凤凰,写一路上水上船上岸上的见闻感受,可以说是用第一手的材料直接为他的人性观、文学观作了证明。
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秉承“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在湘西自然与文化背景下,展开了对湘西人生的尽情书写,张扬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自在自得的人性。
【内容概要】《湘行散记》中作者将湘西的人事置于特定的自然地域景观、文化风俗中,其人物大都是生活在沅水流域的湘西人。
如:《桃源与沅州》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鸭桌围的夜》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人性美的描写,使这个夜晚更加美丽迷人;《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维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中经济的衰败,世代的苦难,“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对乡民的隐忍度日、麻木痛苦,作者哀其不幸,希望能“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改变这一切;《老伴》中曾经满怀雄心壮志的青年,被鸦片腐蚀的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
名著《湘行散记》阅读测试及答案
《湘行散记》阅读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0分)1.《湘行散记》是作家的一部散文集。
共收录篇散文。
2.《湘行散记》以为“点”,以为“线”,点线相连,为我们塑造了纯美的世界。
3.五个军官通过在面前演戏,见到了“龙头”,趁之际擒住了他们。
4.民国十年,湘西统治者在保靖城外山丘上办了所县联合中学校。
5.《箱子岩》中作者两次游览箱子岩所见到的情景具有关系。
6.《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讲述了狡猾强干的煤矿工人,用砍了带有枪支的军队哨兵,逃亡后做了一个打家劫舍的土匪首领,后来被当局灭尽杀绝的故事。
二、选择题。
(32分)1.《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这个朋友是作者民国十年时在湘西十三县联合中学校里的同学,外号是“( )”。
A.二狗B.无底洞C.牛犊子D.印瞎子2.《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朋友,曾做过许多职业,以下职业他没做过的是( )。
A.参谋B.油漆工C.旅馆主人D.栽花养鱼3.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送我钱在河街的旧书铺买了一幅山水小景,作者是( )。
A.王冕B.张大千C.吴道子D.仇十洲4.“大眼,宽脸,鼻子短,宽阔肩膊下挂着两只大手,走路时肩背微微向前弯曲,看来处处皆证明这个人是一个能干得力的水手。
”这个人指的是( )。
A.牛保B.虎雏C.七老D.印瞎子5.在弄船人看来,他是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但他却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很深,他是( )。
A.水手B.临时纤手C.煤矿工人D.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6.《箱子岩》中,作者用较长的篇幅刻画了家乡几个麻木乡民的形象,其中最典型的人物是( )。
A.水手B.军官C.小孩子D.跛脚青年人7.《箱子岩》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跛脚青年的形象,关于他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
A.21岁B.面目和善C.打鱼人独生子D.两次去前线打仗8.《湘行散记》中提到革命家贺龙名字的文章是( )。
A.《老伴》B.《箱子岩》C.《辰河小船上的水手》D.《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三、判断题。
(30分)1.《湘行散记》中不仅浸透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他的哀戚、悲悯与希望。
湘行散记练习题(打印版)
湘行散记练习题(打印版)# 湘行散记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老舍2. 该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哪一年间的旅行经历?A. 1920年B. 1930年C. 1940年D. 1950年3. 作者在《湘行散记》中提到了哪些地方?A. 长沙、岳阳、常德B. 武汉、南京、上海C. 北京、天津、重庆D. 广州、深圳、珠海## 二、填空题4. 《湘行散记》中,作者对________的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5.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________,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自然风光的描述。
7. 作者在《湘行散记》中对哪些人物进行了描述?请列举并简述他们的特点。
## 四、论述题8. 论述《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人民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考。
## 五、综合分析题9. 根据《湘行散记》的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对湖南地区的人文关怀。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B. 郭沫若2. 正确答案:B. 1930年3. 正确答案:A. 长沙、岳阳、常德### 二、填空题4. 正确答案:湖南的山水5. 正确答案:家乡的风土人情### 三、简答题6. 作者在《湘行散记》中对湖南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如湘江的蜿蜒曲折,岳麓山的雄伟壮观,以及洞庭湖的浩渺无垠,都展现了湖南独特的自然美。
7.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多位人物,如勤劳朴实的农民,热情好客的村民,以及具有传统美德的老人等,他们的特点体现了湖南人民的纯朴与善良。
### 四、论述题8. 在《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人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描绘了湖南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与坚韧,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五、综合分析题9. 《湘行散记》中,作者的写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通过对湖南地区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乡的深情。
湘行散记练习题
湘行散记练习题一、选择题1.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沈从文2. 《湘行散记》主要描写的是哪个地区的生活?A. 东北B. 西南C. 江南D. 湖南3. 以下哪个不是《湘行散记》中提到的湖南特色?A. 湘绣B. 湘菜C. 湘剧D. 湘茶4. 《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人民的哪些特点给予了高度评价?A. 勤劳勇敢B. 懒惰自私C. 粗鲁无礼D. 胆小怕事5. 在《湘行散记》中,作者提到了湖南的哪些自然景观?A. 张家界B. 岳麓山C. 洞庭湖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6.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在________年创作的。
7. 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________地区的风土人情。
8. 作者在《湘行散记》中提到了湖南的________,表达了对湖南人民的敬意。
9. 《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的________和________给予了高度评价。
10. 书中多次提到了湖南的________,展现了湖南人民的生活状态。
三、简答题11. 简述《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人民性格特点的描述。
12. 描述《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自然景观的感受。
13. 阐述《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文化传统的认识和评价。
四、论述题14. 论述《湘行散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5. 分析《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人民生活态度的观察和思考。
五、阅读题16. 阅读以下《湘行散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湖南的山,湖南的水,湖南的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山,雄伟壮观;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这里的人,热情好客。
”(1)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达了对湖南的哪些方面的感受?(2) 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对湖南人民的什么态度?六、作文题17. 以《湘行散记》为背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湖南》。
【注】以上练习题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湘行散记》的实际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名著导读《湘行散记》解读与对应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湘行散记》解读与对应训练考点:1. 《湘行散记》知识点2. 《湘行散记》——作者、篇名、景物特点3. 《湘行散记》《朝花夕拾》——表述正误判断4. 《湘行散记》——名著与配图对应5. 沈从文《湘行散记》——人物判断6. 沈从文《湘行散记》之《老伴》——词语的含义和妙处7. 沈从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人物判断8. 《湘行散记》——填空【考点研究】一、《湘行散记》知识点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湖南凤凰人。
沈从文14岁时,投身行伍,活动于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3年闯入北京,1924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
1929年,他任上海中国公学讲师,后又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
1937年前,他出版了20多部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4 年,他完成了《边城》,这是“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1939年至1947年他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
1949年后,他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1981年,沈从文出版了历时15年创作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创作背景《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
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
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
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
《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从《湘行书简》到《湘行散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材料到创作的极好范例。
主题概括1.《湘行散记》是文化的散文,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涉及了湘西地区的地域文化,但并非只作纯客观的介绍,而是从中融入作者强烈的主观评价和鲜明的审美感情,以及心灵体验。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2.《湘行散记》----有答案
初中生推荐名著精练2《湘行散记》精练一、填空题。
1.《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的这个朋友是____________ ,后来成为爱好 __________ 的“风雅”人。
【答案】杰云旅馆的主人古玩字画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箱子岩》中卖烟土走私赚钱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腿是在第 ______ 次打仗中碎的,被同乡人从医院中抢回后,用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治好的。
【答案】跛脚什长二敷水药治疗3.《湘行散记》中描写水手的有《 _________ 》《________ 》《》,描写的人物是士兵出身的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 》。
【答案】桃源与沅州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4.《湘行散记》是 ________ (作者)散文作品中的精品,由_______ 篇散文组成。
有人说,作者“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自21岁走出故乡,远赴北京,家乡就成为他始终魂牵梦萦,并在自己的文字中反复叙说的对象。
最终,通过《》《长河》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和散文,他在文学中完成了对" __________ "的重构。
【答案】沈从文12边城湘西5.《湘行散记》中记叙作者养父的文章是 _______________ o 【答案】《滕回生堂的今昔》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喜欢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
我见着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知道他这时所作的事,对于他自己感觉如何愉快,我便笑将起来,不说什么了。
四个人剥橘子吃时,我要他告给我十一个月作土匪的生活,有些什么可说的事情,让我听听。
他就一直把他的故事说到十二点钟。
《湘行散记》复习讲义及习题答案 - 副本
《湘行散记》复习讲义一、阅读梳理1.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
2.故事概要:《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杰云旅馆的主人是作者的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他也可以是一个“渔人”,因为他戴着一顶价值四十八元的水獭皮帽子。
他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
说话妙趣横出,庄谐杂陈,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辞典。
他熟知辰河沿岸各码头的各种事情,似乎比县衙门里的“包打听”还更清楚。
五岁起就喜欢同人打架,后来当过兵,到了三十岁处世便更谦和了,言语行为粗中有细,为人性情又随和不马虎,对待朋友可以掏出心子,对待老想占他便宜的人则完全不同。
在一般人中他的毁誉是平分的。
文章中主要写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三次交往情况。
一次是十三年前的冬天两人同乘一只装军服的船,途中朋友上岸会女人落了水。
一次是三年前作者在朋友的旅馆了看了他的藏画一整天。
一次是眼前朋友专程陪作者坐汽车从常德到桃源乘船。
《桃源与沅州》:本文篇幅不算太长,但是内容却包罗万象。
有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来桃源洞访幽探胜的“风雅人”的风流,玉器、烟土和家鸡同鸡卵、小划子等特产,屈原辞赋里的香花香草,沅州城当年那场守城兵与请愿青年的冲突。
写“风雅人”的风流及小划子时,作者概括介绍了妓女和水手的生存状况及命运。
作者感慨,水手们的生活行为,比那些“风雅人”洒脱多了,道德得多。
《鸭窠围的夜》:黄昏降临,长潭、高山、竹林、吊脚楼,景色如画。
大小船只泊定,水手们都在船上用铁鼎罐煮饭做菜填满肚腹,一部分水手和旅行者,因了各种缘由纷纷上岸到吊脚楼里解除他们的疲劳与寂寞。
沿河木筏上的灯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和行人火炬红光交相辉映。
作者将眼前所见与想象结合,勾勒了一幅幅水手和妓女的生活场景,叙说着他们的哀乐,接触着他们的灵魂。
名著《湘行散记》练习题-答案版
《湘行散记》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
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1、《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作者)的一部散文(文体)集。
共收录 12 篇散文。
2、《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3、沈从文出生在湘西,成长在湘西,凭着亲身的见闻写成的《湘行散记》,文中不仅浸透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他的哀戚、悲悯与希望。
4、作者回乡走是水路,一路上的见闻都与水边人物有关,书中写到的人物除了水手,还有妓女、店老板、兵士、土匪等。
在这些卑微的人物身上,寄寓了作者对人性的庄严思考。
5、在《湘行散记》的十二篇散文中,以人物来命题的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七篇;以地点命题的有《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箱子岩》三篇;以时间来命题的是《滕回生堂的今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两篇。
5、《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朋友所戴的水獭皮帽子是他渔人身份的标志。
这是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他还是一个“风雅”的人。
这个朋友言语行为皆粗中有细,且带点儿妩媚,可算得是个妙人!6、《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多情水手名叫牛保,他的多情表现在吃了“荤烟”还听妇人说痴话、把我回送的苹果马上送到女人那里、不顾落入激流的生命危险而为情人跟同伴乱打乱抟的行为等方面。
《湘行散记》名著复习习题
《湘行散记》名著复习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对名著《湘行散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唐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很多“风雅人”二三月里写了《陶靖节集》《诗韵集成》和文房四宝等慕名前来桃源洞访幽探胜。
B.《虎雏再遇记》中,路上遇到一个要搭船的军官,开始小豹子好言跟他说话,后来这个一再大声辱骂他,并威胁到码头时用刀杀他。
小豹子并没有发怒,只是一句话不说,摇摇头,默然钻进了船舱里,这说明作者苦心劝说产生了效果。
C.作者十五年前经过箱子岩,那天正是端午节,见到当地人日夜划龙舟的狂热场面,感到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难以以文字来形容。
D.拦头水手七老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船龄五年,却有五年兵龄和十一个月的土匪经历。
2.下面对名著《湘行散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中的许多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示出沅水两岸秀丽的风光和湘西纯朴的民俗人情。
辰河两岸的民居为吊脚楼,依山靠水而建。
B.《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C.《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所记叙的那位朋友,他和沈从文有过共同的军旅生活,为人粗中有细,他爱字画,也爱说野话,而且颇有感染力,说话全是活的,即使是诨话野话,也莫不各有出处,妙趣百出,可谓“是个妙人”。
D.《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写小船上滩时比大船更容易遇险,作者亲见一个水手下水推船时被激流带走了。
3.下面对《湘行散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创作中构筑的审美理想的湘西的碰撞,已经带上文化反思的意味。
B.《鸭窠围的夜》是作家在夜泊鸭窠围这个静谧的夜晚把心曲吐露得更为真挚、优美、感人,是整个散文集中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
C.《老伴》中傩右梦想当团长,娶绒线铺的翠翠做媳妇。
后来他娶了翠翠,但却成了一个老烟鬼。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习题课件:湘行散记(完美版)
自然风光
风土人情
西时作的____(文体),展现了湘西迷人的
______和独特的______,以及劳
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
描绘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
3.本书包括的散记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
友、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九三四年一
多情妇人
月十八、___虎雏_再_遇_记_________、
跛脚青年
上却刻画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
人中仿佛身份特高一层。(
)
虎雏(祖送)
(5)这次湘行到达辰州地方后,我第一个见到的
就是那只小豹子。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
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
(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 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 可以单独成篇,___。___,___。_ __,___,___。因而,本书的思想内 容和情感意绪便显得十分复杂。
2运.“用比他喻那修言辞,语生比动喻形象丰地富描处写出,“真他像”想是象大力河丰富流,水经, 永常无大量穷运尽用。比喻”修请辞赏。 析这句话。
3.请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五个军官与一个煤 矿工人》中的煤矿工人的性格特征。
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情操高尚,正直善良,嫉恶如仇。
4.《虎雏再遇记》中作者想把祖送带在身边, 用“祖最送是文湘明西的人,方祖式先来的血造液就里他便有”这,种但野性最,终因失此“败也了只,
√
乡土气息取胜,语言流畅活泼。( )
4.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可以 单独成篇,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内在关联。( )
5.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有风格、有艺术个性 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文笔清丽,语言清
湘行散记测试题
湘行散记测试题1.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巴金C. 沈从文D. 茅盾2. 《湘行散记》主要描绘了哪个地区的风土人情?A. 江南水乡B. 东北平原C. 西南边陲D. 湖南地区3. 根据《湘行散记》,作者在旅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A. 交通不便B. 语言不通C. 食物短缺D. 所有以上4. 在《湘行散记》中,作者对湖南的自然景观有何描述?A. 雄伟壮观B. 细腻柔美C. 荒凉贫瘠D. 以上都不是5. 《湘行散记》中提到的“湘”指的是哪个省份的简称?A. 江苏B. 江西C. 湖南D. 湖北6. 作者在《湘行散记》中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态度有何评价?A. 乐观向上B. 消极悲观C. 随遇而安D. 愤世嫉俗7. 根据《湘行散记》,作者在旅行中有哪些深刻的感悟?A. 对自然的敬畏B. 对文化的思考C. 对人生的反思D. 所有以上8. 《湘行散记》中,作者对于湖南的哪些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A. 经济发展B. 历史文化C. 人民热情D. 地理环境9. 在《湘行散记》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湖南的特产?A. 茶叶B. 丝绸C. 瓷器D. 以上都不是10. 《湘行散记》中,作者对于湖南的哪些历史人物或事件有所提及?A. 毛泽东B. 曾国藩C. 岳麓书院D. 所有以上正确答案:1. C2. D3. D4. B5. C6. A7. D8. B9. A10. D。
《湘行散记》练习-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部编版自主阅读推荐名著
《湘行散记》1. 沈从文原名__________,是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文学作品中篇小说__________、长篇小说《湘西》、散文集《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
3. 下列不属于沈从文作品的一项是()A.《湘行散记》B.《湘西》C.《边城》D.《朝花夕拾》4.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
作者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血统。
有人说,作者“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自21岁走出__________,远赴北京,家乡就成为他始终魂牵梦萦,并在自己的文字中反复叙说的对象。
最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乡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他在文学中完成了对“__________”的重构。
5.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__________代表作,记录着沈从文对于__________两岸居民独特的感受,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于生活在湘西的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怀有的不可言说的温爱之情。
6. 《湘行散记》是__________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根据《__________》改写而成。
7. 请写出三篇选自《湘行散记》中的文章。
8. 《__________》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__________》互文理解,它们都是沈从文两次重返湘西所得。
9. 沈从文的作品充满了对__________的隐忧和对__________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__________”。
初一语文《湘行散记》名著复习提要及练习
上岸不久就回来了,用钱买了桔子请大家吃。
《箱子岩》:本文写了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经历和不同的感受。
事件
时间
自然景
气氛
感情
感受
物特点
第一
十五
鲜艳、明
热闹、
热情地
(1)感叹民族
次 观 看 年 前 端 午 丽、神秘
欢快
赞美
文化旺盛持久的生
赛龙舟
节
命力。(2)感叹乡 民们与世无争、自
然淳朴的生活。
第二
十五
寒冷、破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书中含有大 量作者所见所闻,感悟等。书中对于湘西河道景色描写,确实精彩,本地人粗话的收录也 很写实,沈从文对于底层人民生活的关照,也符合如今的价值观。
本书中的既能各自独立成篇,每一篇都有其内涵及要表达的深刻意义。有的含有尖锐 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而有的有文明与堕落的关系。
作者首先通过记叙两次在泸溪县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时间轮回的残 酷的思考。对乡土的热爱,期盼湘西人民用“橹歌”的精神和热情,重新装扮生活的主题。 文章通过叙述了作者 17 年后再次回到湘西泸溪县的所见所闻,在平静的叙述中,写出了 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对其中透露出的人事沧桑深感惆怅。作者再见老伴,并引起感慨与 思索。
1
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第四部分(最 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 的思考。
本文是根据作者中夜宿鸭窠围时的见闻和思绪而写的,是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 独异的人生形态。湘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地交界处,山 川秀美,民风淳朴,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艰辛。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 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 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 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
2025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提分冲刺考点梳理演练(全国)专题14 湘行散记(学生版)
专题14湘行散记(含作家作品、文章主题、艺术特色、人物分析)【作家作品】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出生于湖南凤凰,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
其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
他青年时投身行伍,后进行文学创作,到逝世时已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从文赏玉》《唐宋铜镜》等。
《湘行散记》用如流水一般清澈的笔法,描绘了湘西唯美的自然风光和湘西人纯粹热烈的性情,是作者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沈从文作为有着汉、苗、土家族血统的现代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表现了湘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抒写了湘西下层人民用血泪打发日子的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尊严付出的努力。
作者在对故乡人事风景留恋、赞叹的同时,流露出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
【文章主题】对故乡的人事风景留恋赞叹作者深情描绘了一幅充满湘西韵味的风情画卷,作品中充满了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深依恋和喜爱。
赞美了小人物为生存、为尊严付出的努力如在《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刻画的水手们,他们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勇于在激流险滩中和命运抗争,在艰难困苦中努力生存。
同时作者也流露出对他们命运的同情与担忧。
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作者在回望故乡时,看到了故乡的愚昧、野蛮、萧条与落后,从而满怀忧虑和悲悯。
如在《滕回生堂的今昔》中,写药铺滕回生堂由当年的盛极一时变为如今的生意惨淡,表露出沈从文对湘西命运的担忧。
【艺术特色】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湘行散记》的语言精致洗练、自然质朴,往往寥寥数语,看似不经意地轻轻勾画,便能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
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勾勒山水,抑或是作者坦露心迹,都简洁明快,没有刻意雕饰却又意蕴深厚。
选材上,刻画典型性的小人物群像作者在描绘湘西独特的山水风景之余,把重心和空间留给了水手、吊脚楼妇人、士兵等湘西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行散记》名著复习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对名著《湘行散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唐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很多“风雅人”二三月里写了《陶靖节集》《诗韵集成》和文房四宝等慕名前来桃源洞访幽探胜。
B.《虎雏再遇记》中,路上遇到一个要搭船的军官,开始小豹子好言跟他说话,后来这个一再大声辱骂他,并威胁到码头时用刀杀他。
小豹子并没有发怒,只是一句话不说,摇摇头,默然钻进了船舱里,这说明作者苦心劝说产生了效果。
C.作者十五年前经过箱子岩,那天正是端午节,见到当地人日夜划龙舟的狂热场面,感到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难以以文字来形容。
D.拦头水手七老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船龄五年,却有五年兵龄和十一个月的土匪经历。
2.下面对名著《湘行散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中的许多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示出沅水两岸秀丽的风光和湘西纯朴的民俗人情。
辰河两岸的民居为吊脚楼,依山靠水而建。
B.《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湘西山水长卷。
C.《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所记叙的那位朋友,他和沈从文有过共同的军旅生活,为人粗中有细,他爱字画,也爱说野话,而且颇有感染力,说话全是活的,即使是诨话野话,也莫不各有出处,妙趣百出,可谓“是个妙人”。
D.《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写小船上滩时比大船更容易遇险,作者亲见一个水手下水推船时被激流带走了。
3.下面对《湘行散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创作中构筑的审美理想的湘西的碰撞,已经带上文化反思的意味。
B.《鸭窠围的夜》是作家在夜泊鸭窠围这个静谧的夜晚把心曲吐露得更为真挚、优美、感人,是整个散文集中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
C.《老伴》中傩右梦想当团长,娶绒线铺的翠翠做媳妇。
后来他娶了翠翠,但却成了一个老烟鬼。
D.《湘行散记》不仅浸透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他的哀戚、悲悯与希望。
4.下面对《湘行散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记述的湘西弄船人一生都如火般热情地在河流上求取生存,时常需要跳入水中使船上行,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不例外,时时都有被水冲去的危险。
B.《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中印瞎子过渡时没钱,让撑渡船的认准他的鼻子而赖账,当时他的鼻子直透红得像条刚才饭锅里捞出来的香肠。
C.《箱子岩》中作者有感于如今人们精神的颓废,思考让这些人重新用化龙船的精神活下去的办法,并写到革命家贺龙一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
D.《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中所写的“骂娘滩”,除了是父子弄船,都要互骂各种野话,才可以把船弄上滩口。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小说和散文。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湘行散记》。
B.《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作者的戴着一顶价值四十八元的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专程陪作者坐汽车从常德到桃源乘船回乡,第二天作者的船已经出发了还追上来与作者话别。
C.《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中被抓后依然镇静机智地与政府军周旋,最后趁其不备,跳入废矿坑成功脱险。
D.《湘行散记》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画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再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优美、古雅、忧郁的艺术风格。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中所写的吊脚楼上的妇人,多半因为这个社会的黑暗,以及家庭生计的原因沦落为妓女,而即使这样,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一份质朴和可爱,以及那一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
十九岁夭夭是其中之一。
B.《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的拦头水手七老是个逃兵,当过土匪,但善良朴实。
他曾救起落水的小水手,并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光着个下身在空气里弄船。
把作者给他上岸去胡闹的钱,全买回了作者喜欢吃的橘子。
C.《滕回生堂的今昔》结尾写到作者在桥头照相纪念后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D.《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文主要记叙了一位水手意外身亡和一位老纤手执着于生存的故事,重点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苦难、沉重。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在《湘行散记》十二篇中,塑造了一群血肉丰满、勤劳能干、慷慨多情、纯朴善良的水手形象,描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水手艰辛而快乐的人生,展示了“湘西世界”生命的庄严和人性的光辉。
这些水手有:牛宝、邮船水手、七老、一个老头子、柏子等。
B.沈从文在《湘行散记》十二篇中,水手们做事本是坦然快乐,连骂野话也不例外,他们的“欲望和悲哀都十分神圣”C.在吊脚楼里,疲惫的水手和寂寞的乘客有的是吃荤烟,有的是烤火。
光顾吊脚楼的人形形色色,各行各业,无所不有。
D.虎雏原是一个小豹子一般的乡下孩子,有精神,有野性,喜欢打架斗狠,有仇必报,作者赞他“好一个漂亮战士”。
二、填空题1、《湘行散记》是的一部集。
共收录篇散文。
2、《湘行散记》以为“线”,以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山水长卷。
3、沈从文出生在湘西,成长在湘西,凭着亲身的见闻写成的《湘行散记》,文中不仅浸透了作者,还寄托了他的。
4、作者回乡走的是水路,一路上的见闻都与水边人物有关,书中写到的人物除了水手,还有等。
在这些卑微的人物身上,寄寓了作者对。
5、《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朋友所戴的是他身份的标志。
这是一个的老朋友,他还是一个的人。
这个朋友言语行为皆,可算得是个妙人!6、《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多情水手名叫,他的多情表现在、、等方面。
多情妇人名叫,她的多情表现在虽生在不能爱好的环境里,却。
这些人的命运让作者体会到一点“”的苦味。
作者最后说:“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从中看出作者对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命运不仅有,更有着真切的。
7、《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共写了个水手,着笔最多的是那个叫的拦头水手,他的经历很丰富,当过,做过,但是却不失,从他和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来。
从作者与他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这些水手生活是。
水手和水手们中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洋溢着,展现了。
8、《五个军官和一个煤矿工人》,一个煤矿工人用杀死哨兵,逃走后成为队伍中的。
三年后,这个煤矿工人带领约两千穷人,占领了那个。
后来防军中来了五个打败了矿工统帅的队伍。
那五个军官又假扮成,谎称来投靠,成功抓住了煤矿工人,煤矿工人最后。
你读出这个煤矿工人具有的性格。
9、《老伴》在文中指,一个是我同宗兄弟叫,另一个赵姓成衣人的独生子,叫,年轻时为人,他的梦想是作个。
同宗兄弟死于意外和偶然,在赵开明音讯断绝17年后,作者在铺里再见到他时,他简直可说是一个人,很显然和已毁了他。
文章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10、《虎雏再遇记》中写道的虎雏是一个,名字叫,他8岁时就用从高处掷死一个比大5岁的敌人。
14岁时,作者在上海遇见他想把他放在身边,,打量改造他的身体改造他的心,希望他将来成个,谁知不到一个月,就出了意外,那个理想中的伟人在上海滩,从此失踪。
这次作者会湘西到达辰州就遇见了小豹子。
他在作者那个当的哥哥身边做。
哥哥指派小豹子陪同作者回老家,路上作者了解到小豹子原来是一个极为机智敏捷勤快肯吃苦,遇事能忍耐,知道等待机会的人,在船上他一切在行,船搁浅了,弄船人无法可想,大冬天小豹子就。
他经常打架,却不乱来,打来打去也总离不开,一点生存勇气的来源亏得是他家祖父是个。
他希望自己作。
跟作者一起回乡的路上遇到一个蛮不讲理的军人要搭便船,小豹子起初很和气地讲理,到晚上小豹子上岸买菜却在一个客店里把那军人。
11、《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这个朋友是作者民国十一年时在湘西十县联合中学校里的同学,外号叫在学校是他是一个迷,踢足球时见也拼命一脚踢去,弄得另一个人全身一塌糊涂。
这个朋友眼睛不能辨别面前的皮球和牛粪,但心地却。
体力身材都不如别人,但有一个,虽然玩得厉害,月考时各种功课都有。
性情。
有人说他寿命不长时,他便指定自己的鼻子说“大爷别损我,我有这个鼻子,。
”几个同学在大树下讨论个人将来的事业,这个朋友说“我将来要做。
”过渡船没钱时,他指着自己的鼻子对撑船的人说“你认准我这条鼻子,。
”作者这次回乡旅行到了离终点还有一天路程的塔伏,竟然遇到了印瞎子,他现在是乌宿地方的,身上穿着值三百六十块袁大头的,还学会了抽大烟,北伐以后他对于自己的鼻子已失去了,为了不至于被,才学会了抽烟。
12、《桃源与沅州》文中介绍了、茶叶等土特产,还写到了和几类在沅水一带生活的人。
展现湘西的民风和人性。
因的,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都把当成一个洞天福地。
13、《鸭窠巢的夜》有,也有,处处洋溢这生活的滋味。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写到一个老水手,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他说他已经岁,牙齿脱落,白须满腮,却如那么健壮。
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这个人给作者的印象太深了,但弄船的人看来不过是一个的东西罢了。
14、《滕回生堂的今昔》一文从“滕回生堂”的和两个维度来行文的。
三、简答题1.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姓名。
(1)门开处进来了一个年事极轻的妇人,头上裹着大格子花布首巾,身穿葱绿色土布袄子,系一条蓝色围裙,胸前还绣了一朵小小白花。
()(2)大眼,宽脸,鼻子短,宽阔肩膊下挂着两只大手,走路时肩背微微向前弯曲,看来处处皆证明这个人是个能干得力的水手!()(3)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画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份特高一层。
()⑷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
见他时,我真是又惊又喜。
()⑸第二天天刚发白,我还没醒,小船就已向上游开动了。
大约已经走了三里路,却听得岸上有个人喊我的名字,沿岸追来,原来是他从热被里脱出赶来送我的行的。
船傍了岸。
天落着雪。
()2.辰河中的小划子一般有几个水手?分别称呼什么?搭乘几个旅客?水手在船上用什么锅子煮饭炒菜?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现在呢,这个人却正同船上水手一样,为了帮水手忙扛船不动,又湿淋淋的攀着船舷爬上了船,捏定篙子向急水中乱打,且笑嘻嘻的大声喊嚷。
我在船舱里静静的望着他,我心想:幸好我那荒唐打算有了岔儿,既不曾把他的身体用学校锢定,也不曾把他的性灵用书本锢定。
(1)这段文字选自著名现代作家的散文集(2)文中提到的荒唐事是什么事?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到北伐军奠定武汉,长江下游军事也渐渐得手时,他也成为某委员的小助手,身穿了一件破烂军服,每日跟随着委员各处跑,日子过得充满了狂热与兴奋。
他当真有意识在做候补“伟人”了。
(1)这段文字选自著名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他”指的是,他希望做个。
(2)“他”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