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方案

合集下载

课例研修方案

课例研修方案
(3)所在学校支持教师参加研修活动。
四、研修内容与方式
1.研修内容: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国家教育政策、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
(2)学科教学内容:分析、研究学科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与反思:掌握教学评价方法,开展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六、研修管理与保障
1.研修管理:
(1)成立研修组织管理团队,负责研修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建立研修人员档案,记录研修过程和成果。
(3)定期对研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研修质量。
2.保障措施:
(1)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网络平台等。
(2)保障研修时间,确保教师能够参加研修活动。
(3)给予研修成果认定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二、研修目标
1.提高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2.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课例成果。
三、研修对象与条件
1.研修对象: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
2.研修条件:
(1)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2)具有三年以上教龄,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
4.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教师队伍提供专业、系统的课例研修途径,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第2篇
课例研修方案
一、前言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师研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课例研修方案。

课例研究对中职专业教师发展的四项促进

课例研究对中职专业教师发展的四项促进

浅谈课例研究对中职专业教师发展的四项促进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学技能;观察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对职业的理解和感悟,对生产、服务实际工作过程的了解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遵循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求实施教学和训练,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的技能人才,是我们所有的中职教师所必需面对的重要课题。

课例研究就是研究、考察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课例研究来考察自己的教学。

通过课例研究可以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我们在数控铣加工项目教学的课例研究中发现课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

一、促进教师不断地交流研讨,做到全面备课课例研究促使教师以一种深远意义的方式,深入思考一些关键的问题,比如促进教师思考怎样去组织教学。

因为进行课例研究的第一步是教师们在一起备课,参与者认真参与,相互合作。

为了探讨这个项目教学的最佳授课方式,教师们往往会交流各自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采用的教科书及其他教材,前期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对当前班级学生的观察,教师给学生的指导。

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必需在深入研究、完整备课的基础上才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并且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促使教师全面备课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教师本身的业务提高是一个促进,同时对教师备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教师面对学生基础不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有时会感到无从下手。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处于闭门造车的现状,通过课例研究,为广大的专业老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去学习同行教授同样课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反复研究,教师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得到了相互的启迪和提高。

教师交流研讨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提高的过程,这样的交流研讨的机会是一般教学中无法达到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他们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与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教师教育模式的概念,阐述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对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通过选取具体的课例,详细描述了教师在课例研究、设计、实施和反思等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和变化。

文章还探讨了影响该模式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团队合作等。

文章对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

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教育实践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文献综述自教育改革以来,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因其具有实践性强、针对性高、反馈及时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国外对于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例如,美国的“案例研究法”和“反思性实践”等教学模式,都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些国外学者还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课例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立足学校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学校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学校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领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学校要创设、营造出这样的氛围,让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从研究中受益,从研究中体验到乐趣与幸福。

因此,校本教研就成为了一项有力的抓手,校本教研一般由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构成。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成为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校本教研的优势校本教研与其他教师成长的路径相比,具有灵活方便、针对性强等优点。

(一)灵活方便,易操作校本教研更加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苛求按部就班,可以依据学校具体工作的变动而灵活调整,在具体执行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在学校可结合各学科教研时间灵活安排,较好解决了工学矛盾,让教师可全身心投入。

(二)针对性强校本教研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困难,既可以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教研充分体现了差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使教研从校外、课堂外回归到校内、课堂内,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能力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校本教研可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要进行分类培训,主要的形式有集智备课、教研活动、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专题研究、案例分析、青蓝工程、课题研究等。

每项校本教研均在具体方向上有所侧重,教师通过各项校本教研可形成合力,切实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四)目标指向性校本教研的目标直接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指向学校实际,校本教研以学校为主阵地,基于学校并促进学校发展;二是直接指向全体教师,着力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

校本教研突出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群体和个人的发展为宗旨,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为出发点,展开培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摘要: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照日本的课例研究的做法,课例研究的实施步骤应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推进课例研究的有效实施,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制度,二要创建和谐的研究氛围,三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支持。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作用;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而课例研究正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90年代初逐渐被推广到美国、英国、印度、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为教师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和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场所,有利于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分析教学问题的能力,改进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前国内外的教育界聚焦于两个观点:一是教师事关重大,二是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是对这些观点的回应[1]。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在日本也被称之为“授业研究”,是一种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程教学的过程。

1999年,美国学者斯迪格勒(James w.Stigler)和黑巴特(James Hlebart)出版了《教学的差距: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来自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后,促使美国人对“课例研究”的兴趣空前高涨[2]。

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中小学把课例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不在于职前培训,也不在于脱产学习,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其任职学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3]。

课例研究聚焦于“原汁原味”的课堂,始终围绕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教学实践,能帮助教师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的问题。

在课例研究中,通过共同研讨学习,反复修改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逐渐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的实践之间的差距。

教师课例研究方案

教师课例研究方案

教师课例研究方案引言:教师课例研究是对教师教学实践的一种反思和探究,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可行性、方法和效果,以及如何实施和应用。

I. 背景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

教师课例研究正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改进的手段。

II. 重要性教师课例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和改进的路径。

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课例进行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III. 可行性教师课例研究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源,它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反思。

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优秀课例或其他教师的优秀课例进行研究,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改进。

IV. 方法1. 选择课例: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课例或其他教师的课例作为研究对象。

重点关注自己感兴趣或遇到困难的领域。

2. 分析课例:仔细观察和分析课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反应等要素,找出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 反思思考: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思考自己的教学决策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4. 改进实践:根据研究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验证和改进。

V. 效果教师课例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

通过实施研究和改进实践,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教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VI. 实施过程1. 设立研究课程:管理者可以为教师设立课例研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和交流。

2. 提供支持和资源:学校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资源、研究工具和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进行课例研究。

3. 鼓励合作和分享:教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VII. 应用与分享教师课例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形成教学案例和经验,对其他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例研究着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课例研究着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 自悟 中 逐 步 实 现 从 理 念 向行 为 的 转 变 和 自身 教 学 能 力 的 提高 。
学 生 的 发 展 ,并 且 考 虑 到 教 学 中学 生 的具 体 状 况 ,有 效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给 校 本研 究 提供 了新 的视 角 。
五、有助于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 习 ‘
改 一 个 课 例 的 过 程 中 ,教 师 与 教 师 之 间 构 建 成 一 种 新 型 的 讲 究 主 动 、沟 通 、合 作 、共 识 的 人 际关 系 ,形 成 了 学 习 型
的 教 研 组 。这 是 教 师 自愿 组 织 和 参 加 的 ,而 不 是 为 了 某 种 功 利 目的 或 行 政 指 令 才 去 做 的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每 一 位
体 ,是 积 累 系 统 科 学 知 识 的工 具 ,教 师 对 教 材 的 研 究 和 把
握 对 上 好 一 节 课 非 常 重 要 ,所 以 吃 透 教 材 非 常 重 要 。 课 例 研 究 是 研 究 备 课 、上 课 、评 课 所 进 行 的 种 种 活 动 ,教 师 要
3 度 反 省 ,改 进 课 堂 教 学 。通 过 群 体 合 作 为 基 础 的 . 深 学 科 教 研 组 的专 业 引 领 和 实 践 共 同体 的 互 相 观 摩 、深 度 反
5完 成 报 告 ,再 现 研 究 过 程 。 课 例 研 究 报 告 可 以 再 现 . 教 师 通 过 课 例 探 索 研 究 主 题 解 决 办 法 的思 考 和 理 解 ,帮 助
见 ,对 课 例 进 行再 加 工 和实 施 ,改 进 课 堂 教学 。
四 、推 进 教 师 的校 本 教 研
校 本 教 研 是 提 高 教 学 水 平 和 推 动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一 种

小学“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促进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活动总结

小学“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促进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活动总结

在实践研究中发展不再是空话——小学“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促进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活动总结看着各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的小专题总结,欣慰之感油然而生,“一次付诸行动胜过想到百种点子”对于每天实践在课堂第一线的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就要扎根到课堂教学主阵地,才能出实践智慧,提高实践能力,而我们这次的“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及组内研究课实践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正是实现着这一目的。

一、专题计划凸显学科价值,前期学习奠基开路小学50多名在岗教师结构复杂,其中包括30名特岗或刚转正的年轻教师,7名大学生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以及2名事业编年轻教师组成。

休产假或待产教师多达8人。

怎样克服困难,帮助年轻教师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培养敬业精神,有效促进年轻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发挥集体智慧,建立学习发展共同体,搭建开放的交流互动平台,才会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因此,学校提出了“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及组内研究课实践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

所做工作:这一前期准备工作我们从开学到十月,重要环节是培训“领军”人,确保把握正确的行动方向。

一是依据学科、年级、年龄段分设为数学学科、综合学科、英语学科和语文低、中、高共6个学习共同体,专人负责。

二是对全体教师进行动员会,解读制度,提高主动参与积极性。

三是对组长进行培训,明确工作方法。

四是分组协商,依据学科、学段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制定专题研究计划,提高问题意识和把握方向的能力。

五是查阅资料,分组组织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为实践行动拓宽思路,奠定基础。

六是教师个人选择、上报研究课题目及公开课时间,组长汇总上报学校,搭建开放式观摩平台,协调共同交流机会。

取得成效:这一准备环节其实是最基础的,但是对于年轻教师居多的教师队伍来说就是要一切从头开始:不限定专题,让教师经历共同探讨、摸索初步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感受研究问题确定的过程;不限定授课内容,教师自己做主,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获取成功的自信心。

课例教研活动方案(3篇)

课例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活动旨在通过课例教研,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课例教研,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2. 通过观摩、研讨、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共同体,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主题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为主题,围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研讨。

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五、活动地点XX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校教师七、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1. 教研组确定研讨课例,明确研讨主题。

2. 指定主讲教师,进行备课、试讲。

3. 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备课,提出修改意见。

4. 主讲教师根据教研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二)实施阶段(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1. 主讲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2. 全体教师观摩公开课,并做好记录。

3. 分组讨论,针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讨。

4.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研讨成果。

(三)总结阶段(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1. 教研组对研讨成果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

2. 主讲教师对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4. 全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提出意见。

八、活动内容1. 教学设计研讨: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研讨:观摩公开课,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教学评价研讨:分析教学评价方式,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效果。

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 ‘ ‘ 课例 研究”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课 堂行 动研 究 , 有利 于教 师 改 进 教 学 , 促 进 专 业 发 展 。在 课 例 研 讨 中提 升 教 师 教 学 实 践 和 教 学研 究 能 力 , 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 , 推动课程改革 , 取 得 了 明显 的 成 效 。 【 关键词】 课例研 究 教 师 发展




总之 , 我们 通过课 例研 究活动 , 教 学 课 例 的 文 本 不 断 得 到丰富和完善 , 成 为 某 一 问题 解 决 过 程 的 完整 记 录 四、 通 过开展课例研 究 , 完 善 了 学 习型 组 织 。 建 立 起 了 教 师 学 习的 共 同 体 。 “ 课 例 研 究” 是 一 种 出 于 群 体 合 作 环 境 的教 师 相 互 学 习 。 教 师 的 游 离是 教 学 改进 的 敌 人 . 教 学 研 究 需要 教 师 集 体 的 努 力, 如果一个教 师“ 单 打独斗” , 游 离于集体之外 , 无 论 如 何 都 不 可能 达 到 “ 优 质 的 课 堂” 境界。 2 0 0 8年 我 们 分 别 成 立 了绘 画 课程研 究 小组 、 幼儿体 能训 练课程研 究小组 、 幼 儿 自护 特 色 课程研 究 小组、 语言、 数 学、 创 游 领 域研 究 小 组 、 亲子研 究 小 组, 鼓 励 教 师 根 据 自 己的 兴趣 和 特 长 , 自主 选 择 研 究 小组 和 研 究主题 。 由骨干教 师担任课 题研 究 小组的组 长 . 但 在 具 体 实施 过 程 中 出现 了一 些 问题 . 如研 究时间不 能保证 . 研 究 主 题 出现 过 多重 复 , 研 究 结 果提 炼 不 够 等 。 在 开 展 研 究 工 作 的 过 程 中 。我 们 发 现 过 多 的 研 究 小 组 影 响 了研 究 的 时 效 性 . 于 是2 0 0 9年 我 们 对 原 有 教研 组 进 行 整 合 . 以年 龄 段 为 单 位 分 别成立大班 、 中班 、 小 班 教 研 小 组 。 每 学期 , 总课题组 就全 园 共 性 问题 确 立 一 个课 例 研 究 主题 . 每 个 教 研 小组 在 完 成 全 园 课 倒 研 究主 题 的 基 础 上 , 根 据 本 组 情 况 确 立 一 个 自 己的 课 例 研 究主 题 进 行 课 例 研 究 。 除 了以 平 行 班 为 单 位 的 教 研 组 , 我 们 还 将 学 习 型 组 织 延 伸 到 班 级 .建 立 师徒 结 对 的 互 助 共 同

以课例研究引领 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例研究引领 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根 据课例展 示 的情况 反思 自己的得与失 及成长过

增长 ,学 习培训在教 师专 业成长 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
原 因是知识 更新快 ,而年 龄越大离开学校 时间越长 , 知 识 老化越 多。 加学 习培训可 以接受最前沿 的一些研究 参
程, 然后 由观摩教 师围绕每次 确定 的主题 , 结合 课例交 流 自己的收获与建议 ;形成 成果 ” “ 即集众人智 慧 , 次 再 修订教 案 , 形成课例研 究报告 , 以供教 师参考 、 学习 、 研
( 2 水 循 环 的 地 理 意 义 : 书 本 归 纳得 出 ) 从 和过 渡抽 取 地 下水 的 影 响 () 2 水循 环 的 地 理 意 义

相 互联 系的各种水体
・ 相互联 系的各种水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 习: 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导入新课 地球 樊 教师介 绍各种 水体 , 水的三 态和分布 , 通过 分组 活动详细分析河流的补 给类型
. .. ..
二、 地理 课例研 究 的程序
“ 地理课例研究 ” 的一般程序 , 即确定课例内容—— 明确研讨 主题—— 展示观摩—— 反思交 流——形成 成
家庭
勰麟勰嬲
年龄 豳圃圆圈
0 5 % % 1% 0
1% 5 2' ( % 2% 3% 5 0 3% 5 4% 0 4 % 5
果。“ 课例 内容 ” 即根据课程标准规定 的内容 , 结合教材 选择 有 代 表性 的典 型课 例 ,经过 “ 主讲 教 师独 立 备
图 4 阻 碍 成 长 的 主 要 因 素
课一
●学 习 培 训
集体备课一
试讲 交流——再次集体修 订教案 ”

以数学课例研究为载体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数学课例研究为载体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数学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不断提高。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以数学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探讨。

一、数学课例研究的内涵数学课例研究是指教师们通过研究、总结和分享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以期获得教学经验和课例资源,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数学课例研究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作用1. 提高教学水平:数学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和总结,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研究数学课例,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2.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数学课例研究可以让教师获取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数学课例研究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提升的过程,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4. 增进师生交流:通过数学课例研究,教师们可以相互分享教学案例和经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数学课例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挑战和问题,提高专业水平和素养。

1. 加强学科理论学习:教师要利用数学课例研究,不断加强数学学科理论的学习,深入了解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关注实际教学案例:教师要通过数学课例研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深入研究每一个细节,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困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反思和总结:在数学课例研究中,教师要注重反思和总结,不断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8年第12期英语教师专题·高效课堂·吉林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吴晓威丁薇(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外语教研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充分发挥“省—市—县—校”四级教研联动效应的基础上,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外语教研室开展了基于课例研究的教研活动。

课例研究是一种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主要通过研究者对某一堂课、某几堂课、甚至是某一些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的研究,反映其教学所具有的典型性,展现其教学实际场景,揭示其借鉴价值与思考意义。

郑金洲教授在其著作《教师如何做研究》中,将颇具代表性的课例研究形式总结为以下三种变式,即:(1)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境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2)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3)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性,吉林省教育学院外语教研室要求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说明问题的课例,并且让教师尽可能详尽地介绍教学设计,客观全面地收集、梳理课堂教学实录,辩证地反思教学的优势、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锤炼,教师普遍提高了对教学的追问意识,自身的教学智慧也与日俱增,不但能够自觉地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学科教学理念转换为合理的教学方案,而且能够用这样的理念指导、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成长中实现了专业发展。

本期选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的形式予以刊发,分享之余,亦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展望与期待。

【基金项目】本课例研究专题成果集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学与教数字化平台的研制和应用实验”(课题批准号:NAFLE0214001);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研究”(项目编号:GH150809);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吉林省朝鲜族地区中小学英语衔接有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L-SJY2017G037);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吉林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现状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6171)的研究成果。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摘要】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能够深入思考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水平。

课例研究还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反思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课例研究也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经验和智慧的分享。

推广和应用课例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实践结合、反思、教学水平、合作、交流、教学方法、推广、持续成长。

1. 引言1.1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例研究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的过程,通过对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反思自身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理论,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课例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不断推广和应用课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持续成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 正文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理论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原则和依据,而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和应用过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师能够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理论指导实践,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教学息膏
”; 孝 :暑衄豳 田皿阻 ;|
课 例 研 究 :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捷 径 教
f 可亩 文
( 洲 市 天 元 区 白鹤 小 学 湖 南 株 洲 4 0 0 株 1 0 ) 2
更重要的是某一类课 型或 某一学科教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 习方式 的改善 , 本 后有多大 的成效 , 是
次 课 程 改 革 的重 要 内 容 . 而教 师 教 学 行 为 的 变 化 很 大 程 学 观 念 的 逐 渐 更 新 .
度上体现在课 堂4】 , 师必须在课堂 中实现 自己教 ( 分钟 教 学行 为的转变 , 也必须通 过课堂促进 自己教 学行 为的转 变. 也就是说 , 教师是在 课堂 中成长 的. 为此 , 结合 教师 日
到 具 体 的 教 学 中 去 , 在 具 体 的教 学 中 寻找 理 念 与 实 践 并
日常 教 学 中 推 广 也 是 不 争 的 事 实 . 日常 的课 例 研 究 则 可
之 间的差距. 思考所注重 的并 不只是某一 节课改进 以弥补竞赛型课例研究 的不足 ,大大扩大其参 与面, 这种 将
2 例研 究促进 团体( 比如备课 组 、 学科
组) 围绕具 体课例进 行合作 交流 , 整个过 程 围绕课 例本
常的课堂教学 , 进行一 系列有 效的课例研究活动 就成为 身进行讨论 和对话 , 不带 任何感情 上的褒贬色彩 - 这样 ,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 也是最容易促进 教师成 人人都 可以剖析 问题 , 人都 可以总结 经验 , 人 教师 不再 长 的途 径. 近几年 , 我校 在课 例研究 方 面从 模仿 成功 经 像 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评价一节 课的成功与否 , 而是从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1. 引言1.1 课例研究的概念课例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特定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的过程。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录像、教学设计、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师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积累经验。

课例研究不仅限于传统的教学观察,还包括教师的自身反思和思考,以及与他人的共享和讨论。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潜在问题和不足之处,提供改进和完善教学的方向和切入点。

课例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课例研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课例研究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学情境及其效果的方法。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课例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让教师们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并且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课例研究能够激发教师的专业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深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增进教师的个人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应当重视课例研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实践,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正文2.1 提升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是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优秀的课例,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课例研究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成功案例,教师可以学习到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了解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和总结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课例教研实施方案

课例教研实施方案

课例教研实施方案教研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课例教研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教研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二、目标定位。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课例教研,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加强课程教学质量。

2.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课例教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实施步骤。

1.确定课例教研的内容和范围。

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师的需求,确定课例教研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

2.组织教研活动。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课例教研工作,明确教研的组织机构和领导责任,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3.开展课例教研。

教师根据教研计划,认真准备教研材料,积极参与教研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4.总结评估教研成果。

教研活动结束后,学校领导要对教研成果进行总结评估,认真分析教研成果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课例教研工作,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保障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2.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为教研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强教研能力建设。

学校要加强教研能力建设,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五、总结。

课例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学校要高度重视课例教研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加强教研能力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希望通过课例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标签: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课例研究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主阵地,是教师的认识之源、发展之源。

当下新的教育理论的不断出现,有时会让教师目不暇接,难以统整,甚至望而却步。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课例研究是非常好的中介与平台。

它可以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让老师们感到安全,愿意敞开心扉、公开自我的研究氛围,它应该被每一位老师所接受,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磨砺教学技艺的“磨刀石”。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课例研究对一节课从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解剖,它往往需要“课堂观察”,要求指导者从日常课堂教学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观察青年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从而更直接、客观地观察、描述教学行为,并以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素养对课堂教学行为做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即上课前执教教师进行简单的说课,特别说明自己预设教案中的亮点和自己觉得不大容易把握的环节和问题。

指导教师根据执教教师的说课,或者自己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自己的课堂观察点。

上课时,指导教师对自己关注的某一点进行详细记录,如,有的教师关注课堂提问有效性、有的教师关注教师非语言行为对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关注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有的则关注教师板书等。

最后是评课环节,指导教师要对自己的记录进行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这样的研究方式,激发了每位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改过去听课“无精打采”、评课“权威一言堂”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改进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实践,真正為自己的教学服务。

二、以“磨课”为策略的课例研究1. 一人同课多轮。

顾名思义,一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位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

其流程一般为:由教师特別是年轻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备课组或教研组听了教师独立课之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益,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上课教师和同伴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方案,第三次上课。

课例研究教研活动方案(3篇)

课例研究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特制定本教研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例研究的认识,明确课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培养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过程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每周五下午2:00-4:00。

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对象全校教师六、活动内容1. 课例研究理论学习(1)邀请专家进行课例研究专题讲座,帮助教师理解课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组织教师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提高教师对课例研究的认识。

2. 课例设计与实践(1)分组进行课例设计,每组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教学设计。

(2)各小组展示教学设计,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讨论。

(3)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

3. 课例实施与反思(1)教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2)课后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课例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课例成果展示与交流(1)各小组展示课例研究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

(2)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5. 课例研究总结与表彰(1)对本次课例研究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2)对在课例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七、活动组织1. 成立课例研究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课例研究教研活动小组,负责具体活动的开展和协调。

3. 邀请专家担任指导教师,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4.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方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八、活动评价1. 教师对课例研究的认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以学定教”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形势所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下发,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大邑县教育局提出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精神,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改革思路,即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细小的细胞,是师生每天都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这种“貌不惊人”和“见多不怪”,常使得我们经意或不经意地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涵的深刻挖掘。

然而,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不真正触动课堂,这种改革就不会是彻底的,就不会真正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教师教学行为。

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方式,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是促进着课堂教学新文化的重建。

以新课程的相关理念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

事实上,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教育教学之中。

因而,重新反思课堂的观念与认识,检视课堂中的师生活动,为课堂提供新的定向,是课堂重构的基本前提,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不可推卸的主要职责。

长期以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公众,总是习惯于从应然的角度,向教师提出对教学规的期待,以引领或鼓励教师迈向理想中的教学,但是却往往忽视了教师是如何理解教学的,教师对教学有着怎样的期待。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深刻的变革,大多数教师很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

他们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

“校本教研”的提出和推进,不仅顺应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正好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加,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2、现实所迫目前,在我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心”、教法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等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这种理念和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被化,没有变成教师自觉行动的精神追求。

仅有少部分名优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具备了诸如“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灵活、开放、愉快、、和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多元化的新课堂”等新课程的教学新理念。

但还需要在不断的做课、磨课中去研究、去实践、去探索、去成长,从而为更好的实施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去努力。

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如何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参考者和顾问?这些都必须进行思考和研究。

“课例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具体研究方式,是一种课堂行动研究,它让教学研究回归本原,其目的,是让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不断改善、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长期墨守成规,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劳动而形成倦怠心理,满足自身发展的高层次心理需求,进而培养教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因此,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究,不仅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为了构建以学定教背景下的成功课堂,为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经研究,我们将“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确定为我校未来三年的科研重点课题。

二、课题的涵界定:关于课堂教学,有如下经典解释:1.是指在规定的场所,“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3.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4.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次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教育理解和教育观念的重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成功的课堂教学,能引发学生成功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成功的课堂教学,能成就教师成功的欲望,让教师创造成功的经验、同样享受成功的快乐。

关于课例研究:教学课例就是课堂教学的案例。

它指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的“问题解决”的示例,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研究轨迹的真实体现。

课例研究指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以某一节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研究的过程。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具体研究方式,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是指以课堂为现场,以师生发展为主线,围绕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研究,让新课程理念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互助式研究、对话,通过专家、骨干教师等研究人员的指导、引领,通过教师个人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而走进课堂,实现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对接与融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成功的研究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1.新课程理论开展“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要让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走进课堂,为教师所应用,因此,新课程理论理应是课例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只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课题研究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新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科《课程标准》、新课程的教学理论、新课程的校本研修理论和以学定教的相关精神等。

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师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师大学燕国材教授等。

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

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

校本教研之课例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发展教师的主体性。

通过激发教师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的教研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研活动,从而让教师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成人学习理论随着创建学习型社会热潮的兴起,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学习理论为满足成人这一特定人群的学习需要而应运而生。

由于成人学习方式具有行动性、深思性、理论性和试验性等特征,正好与校本教研之课例研究的学习研讨方式有很多的耦合,也可以说,课例研究的研修方式正是教师参与成人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

人们常把成人学习理论与美国的诺尔斯联系在一起,他的成人学习模型建立在下列一些假设条件上:(1)成人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2)成人有自我指导的需求;(3)成人可为学习带来更多的与工作有关的经验;(4)成人是带着一定的问题去参与学习的。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性的。

持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建构主义不是适应某些条件的一种教学策略,而是一种学习的策略,是了解世界的方式。

因此,人的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是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相关联的。

所谓真实的本质是指心智的表征具有“真实的”本体状态,即外部的世界;知识的本质则强调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科学的本质是在于这是伴随着人的活动的一种带有一定偏见和通过一定滤镜的意义制定活动。

校本教研之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主动建构教学知识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是不能由其他人所替代的。

5.反思学习理论单就教师的知识结构而言,教师反思学习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诚如考尔德希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的校本教研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

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校本教研过程中的各种有意识干预,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通过建构反思线索,掌握反思策略,以培养教师发展性的反思能力。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之课例研究不仅具有广阔的实践背景,更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参与性培训和应用性研究,激发教师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在需求,帮助教师逐步树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提高教师成功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反思评价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努力构建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2.通过创造和谐、宽松、的教研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中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活动方式,逐步形成、开放、有效的学校教研运行机制。

3.通过学校自主研究,校际合作研究以及联组研究,促进协同合作、参与、资源共享的区域性教研活动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形成,从而提高区域性的研究水平和整合能力。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青年教师要提出年度规划,从课例研究中去学习去实践去反思,在各级竞赛活动中要出成绩,在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评选中要出优秀。

从而通过教师的成长带来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最终为学生发展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容:1.新课标背景下的教材解读研究;2、新课程背景下的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3. 新课程背景下的以学定教高效课堂展示研究;4. 新课程背景下的以学定教高效课堂反思与评价研究;5. 新课程背景下的以学定教高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6.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叙事研究、观察研究、课例研究等),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比较研究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