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五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基本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基本方法在数学中,数列是一系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值,求和则是将数列中的所有数值相加的运算。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也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经济学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列求和问题中,有许多种基本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一、综合物理方法(高中物理方法):物理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例如计算平均速度。
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公式来求解数列的和。
假设一个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以a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0,则末速度v= at + v0。
利用等差数列的思想,将时间划分为无穷小时间片段dt,则位移ds= (at + v0)dt。
将位移累加起来,即可得到整个时间段内的位移S。
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积分求和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找到规律在数列求和的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数列的规律来进行求和。
数列的规律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并进行逻辑推理来得出。
有时,根据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将数列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数列,从而方便我们进行求和。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n = a1 + (n-1)d,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数列,一个是由首项、末项构成的数列(an = a1 + (n-1)d),另一个是由末项、首项构成的数列(a1 = an - (n-1)d)。
我们可以对这两个数列进行求和,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等差数列的和。
同样地,对于等比数列an = a1 * q^(n-1),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数列,一个是由首项、末项构成的数列(an = a1 * q^(n-1)),另一个是由末项、首项构成的数列(a1 = an / q^(n-1))。
我们可以对这两个数列进行求和,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等比数列的和。
三、利用前缀和前缀和也叫做累加和,是指从数列的第一项开始,逐项进行求和,得到的数列。
求和前缀和的过程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来表示。
对于一个数列{a1, a2, a3, ..., an},它的前缀和表示为{S1, S2, S3, ..., Sn},其中Si表示数列的前i项的和。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公式法、迭加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1、倒序相加法
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满足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可用倒序相加法。
2、分组求和法
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几个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组成,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
3、错位相减法
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导的。
4、裂项相消法
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5、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6、公式法
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Sn可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
运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确定公式适用于这个数列之后,再计算。
7、迭加法
主要应用于数列{an}满足an+1=an+f(n),其中f(n)是等差数列或
等比数列的条件下,可把这个式子变成an+1-an=f(n),代入各项,得到一系列式子,把所有的式子加到一起,经过整理,可求出an,从而求出Sn。
数列求和常见五法
数列求和常见五法一、公式法: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我们可以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来求.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 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q ⎧=⎪=-⎨-=≠⎪--⎩ 二、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n a ,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正序写和与倒序写和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
这一种求和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例1:设等差数列,公差为,求证:的前项和= 证明:...........① 倒序得:............②①+②得:又===...=针对训练:求值:222222222222123101102938101S =++++++++ 三、错位相减法:类似于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的推导方法。
若数列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得到,即数列是一个“差·比”数列,则采用错位相减法. 若n n n a b c =∙,其中{}n b 是等差数列,{}n c 是公比为q 等比数列,令112211n n n n n S b c b c b c bc --=++++ 则n qS =122311n n n n b c b c b c b c -+++++两式相减并整理即得例2、已知 12n n a n -=∙,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解:01211222(1)22n n n S n n --=+++-+ ①12121222(1)22n n n S n n -=+++-+ ②②—①得01121222221n n n n n S n n -=---=-+小结:错位相减法的求解步骤:①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等比数列{}n c 的公比q ;②将两个等式相减;③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求和.针对训练:、求和:()23230,1n n S x x x nx x x =++++≠≠四、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按此法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一些正负项相互抵消,于是前n 项的和变成首尾若干少数项之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法。
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
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有多种,包括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Telescoping Series(直线和数列)等。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这些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以加深理解。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数列求和公式是指利用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等信息,直接求得数列的和的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an)n/2,其中Sn表示数列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n表示项数。
例1:求等差数列1,4,7,...,97的和。
解: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a1 = 1,末项an = 97,项数n =(an - a1)/d + 1 = (97 - 1)/3 + 1 = 33、代入公式Sn = (a1 + an)n/2,得到S33 = (1 + 97)× 33/2 = 1617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与它前一个数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数列求和公式是指利用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等信息,直接求得数列的和的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a1×(1-q^n)/(1-q),其中Sn表示数列前n项和,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例2:求等比数列2,4,8,...,1024的和。
解:这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a1 = 2,末项an = 1024,q = an/a1= 1024/2 = 512、项数n = logq(an/a1) + 1 = log512((1024/2)/2) +1 = 10。
代入公式Sn = a1 ×(1 - q^n)/(1 - q),得到S10 =2 ×(1 - 512^10)/(1 - 512) = 2046三、Telescoping Series(直线和数列)Telescoping Series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个项都可以通过其前一项和下一项抵消,最终只剩下首项和末项。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五种方法
⾼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五种⽅法⼀、公式法求和例题1、设 {a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数列,Sn为其前 n 项和,已知 a2 · a4=1 , S3=7,则 S5 等于( B )(A) 15/2 (B) 31/4 (C) 33/4 (D) 17/2解析:∵ {a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数列 , 且 a2 · a4 = 1, q > 0 ,例题1图注:等⽐数列求和公式图例题2、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 an^2+bn (a、b∈R), 且 S25=100 , 则a12+a14等于( B )(A) 16 (B) 8 (C) 4 (D) 不确定解析:由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 an^2 + bn (a、b∈R), 可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由S25= 1/2 ×(a1 + a25)× 25 = 100 ,解得 a1+a25 = 8,所以 a1+a25 = a12+a14 = 8。
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图⼆、分组转化法求和例题3、在数列 {an} 中, a1= 3/2 ,例题3图(1)解析:例题3图(2)故例题3图(3)∵ an>1,∴ S < 2="">∴有 1 < s=""><>∴ S 的整数部分为 1。
例题4、数列例题4图(1)例题4图(2)解析:例题4图(3)三、并项法求和例题5、已知函数 f(x) 对任意 x∈R,都有 f(x)=1-f(1-x), 则 f(-2) + f(-1) + f(0) + f(1) + f(2) + f(3) 的值是多少?解析:由条件可知:f(x)+f(1-x)=1,⽽x+(1-x)=1,∴f(-2)+f(3)=1,f(-1)+f(2)=1,f(0)+f(1)=1,∴ f(-2) + f(-1) + f(0) + f(1) + f(2) + f(3) = 3。
高中数学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求和法: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②重要公式:1+2+…+n=12n(n+1);12+22+…+n2=16n(n+1)(2n+1);13+23+…+n3=(1+2+…+n)2=14n2(n+1)2;(2)裂项求和法: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 n=f(n+1)-f(n),然后累加抵消掉中间的许多项,这种先裂后消的求和法叫裂项求和法.用裂项法求和,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如:a n=1(A n+B)(A n+C)=1C-B(1A n+B-1An+C);1n(n+1)=1n-1n+1;(3)错位相减法:对一个由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对应项之积组成的数列的前n项和,常用错位相减法.a n=b n c n,其中{b n}是等差数列,{c n}是等比数列(4)倒序相加法:S n表示从第一项依次到第n项的和,然后又将S n表示成第n项依次反序到第一项的和,将所得两式相加,由此得到S n的一种求和方法.(5)通项分解法(分组求和法):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a n=b n±c n(6)并项求和法:把数列的某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S n.如:1002-992+982-972+ (22)12的和.(7)利用通项求和法:先求出数列的通项,然后进行求和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加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裂项相加法:数列中的项形如的形式,可以把表示为,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从而求得数列的和;2、错位相减法:源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的数列,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3、倒序相加法: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
4、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把数列的项“集”在一块重新组合,或把整个数列分成两个部分,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分组转化法。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数列求和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它出现在各个领域的数学问题中,并且在高中数学及以上的学习中经常遇到。
在解决数列求和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其中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几何法、差分法、数学归纳法等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总结与说明。
1. 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求和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来求和项的个数和具体数值。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将要求和的项数具体代入到通项公式中,求出每一项的数值,最后再将这些数值相加即可得到所求的数列的和。
例如,要求等差数列1、3、5、7、9的前n项和,我们可以先找到通项公式为an=2n-1,然后代入每一项的数值,得到1、3、5、7、9,最后相加得到的和为(1+9)*5/2=25。
2. 消元法:消元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求和问题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求和式进行变形,我们可以通过消除多项式的常数项、控制变量项或者引入新的变量来简化求和的步骤,从而得到更简单的表达式。
例如,要求等差数列1、2、3、4、5的前n项和,我们可以通过对求和式进行变形,得到Sn=(n+1)*n/2。
3. 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求解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它通常适用于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当数列的各项之间的比值存在规律时,我们可以通过将数列的各项代入到几何模型中来计算求和的方法。
例如,要求等比数列1、2、4、8、16的前n项和,我们可以将这些数列代入等比数列的几何模型中,即1、2、2^2、2^3、2^4,可见,这是一个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a1*(r^n-1)/(r-1),代入数值可得到所求的和。
4. 差分法:差分法是一种通过对数列进行差分来求和的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数列之间的差为常数或规律的数列,通过对数列进行差分可以简化求和的过程。
例如,要求等差数列1、3、5、7、9的前n项和,我们可以通过差分法来解决,即将数列进行差分得到2、2、2、2,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历年高中数学数列求和常见常考的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汇总大全
历年高中数学数列求和常见常考的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汇总大全
专为高考生提供强有力的提分资料!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是我们在高中数学平常考试,以及高考中,常见,常考的。
同时,是我们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掌握到手后,大部分数列的求和轻巧的解决,下面就近几年高考数学中的几个例子来谈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数列常见常用方法汇总之:公式法
二、数列常见常用方法汇总之:分组法
三、数列常见常用方法汇总之:列项相减法
四、数列常见常用方法汇总之:错位相减法
五、数列常见常用方法汇总之:倒序相加法。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求和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求和方法归纳总结数列前n 项和求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
1.公式法:即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或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解。
例1、已知点(,)n n a 在函数()21f x x =-图像上,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n S .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n a 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即用此法推导的)例2、设4()42x x f x =+,求和:122001...200220022002S f f f ⎛⎫⎛⎫⎛⎫=+++ ⎪ ⎪ ⎪⎝⎭⎝⎭⎝⎭3.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项重新组合后,可构成等差或等比数列,则利用此法求解。
例3、(1)求数列11111,3,5...,[(21)]2482n n -+的前n 项和; (2)求数列{(1)(21)}n n --的前2013项和2013S .4.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则用此法求解(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即用此法推导的)。
求解时,把数列的各项均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并错后一项与原数列各项对应相减,即可转化为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
例4、已知数列{}n a 是首项11a =的等比数列,且0n a >,数列{}n b 是首项1b =的等差数列,又5321a b +=,3513a b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2n nb a 的前n 项和为n S .5. 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注意:(1)在利用裂项相消法时要注意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可能剩前面两项和后面两项;(2)将通项公式裂项后,注意调整前面的系数,使之相等。
(3)常见的拆项公式:1111()()n n k k n n k =-++;1111()(21)(21)22121n n n n =--+-+.例5、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13a =,公比q 满足0q >且1q ≠,又已知135,5,9a a a 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令31log n n b a =,求12231111...n n b b b b b b ++++的值.例6、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37a =,5726a a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求n a 和n S ; (2)令211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同步练习1.已知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 , , ……. ……是首项和公比都为的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的九种方法
两边分别乘以公比a得:
aS =a+3a +5a +…+(2n-3)a +(2n-1)a …………②
①-②得:(1-a)S =1+2a+2a +2a +…+2a -(2n-1)a
=1-(2n-1)a + ,
于是S = - +
五:裂项求和法
数列求和的九种方法
汉川二中数学组万小艳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介绍求一个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几种方法:运用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并项求和法,通项分析法,分类讨论法,数学归纳法等。
四、错位相减法求和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数列{a ·b }的前n项和,其中{a },{b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且{b }的公比不为1。
例4、求和:1+3a+5a +7a +…+(2n-1)a (a≠0)
解:数列{(2n-1)·a }是由等差数列{2n-1}和等比数列{a }的相应项乘积组成。
当a=1时,S =1+3+5+…+(2n-1)= = n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并项求和法与分类讨论法
求和时,先分n为奇,偶数进行讨论,后考虑并合。
所以:
当n≤601时;
此类题需根据通项确定各项的正、负,再去掉绝对值。
上面讨论的八种方法灵活运用,多样结合就可解决常见的数列求和问题。对于数学归纳法求和,涉及到观察、猜想、归纳、证明等步骤,并且其关键在于猜想得出和式,在此就不作论述了。在数列求和过程中,根据数列的特点,采用适当的 方法,定能较快、准确的解题。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数列求和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之一,它在高中数学中被广泛讨论和应用。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求解数列的和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解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七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并深入探讨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种方法是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求和公式来求解其总和。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n/2)(2a + (n-1)d)来计算,其中n表示项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等差数列,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的等差数列。
第二种方法是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对于一个等比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求和公式来求解其总和。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a(1-r^n))/(1-r)来计算,其中n表示项数。
需要注意的是,公比不能为0或1,否则求和公式将无法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求和。
等差数列具有很多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是数列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乘以项数的一半。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末项为b,项数为n的等差数列,其总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a + b) * n / 2来计算。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更加简便和直观,特别是当我们只关注数列的总和而不关心具体的项时。
第四种方法是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求和。
等比数列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是当公比小于1时,数列的和可以表示为首项与末项的差除以1减去公比。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其中|r|<1),其总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a -ar^n)/(1-r)来计算。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也更加简洁和有效。
第五种方法是使用递归关系进行求和。
递归关系是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存在一定规律的关系。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求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有些数列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那么这些数列该怎样求和呢?下面举例说明这类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及解题策略。
一、公式法如果是等差、等比数列可直接利用其求和公式求和,而有些特殊的常见数列则应记住其求和结果,以便于应用。
二、分组求和法有些数列,通过合理分组,从而改变原数列的形式,转换成新数列,再利用公式法求和。
三、聚合法有些数列表示形式复杂,每一项是若干个数的和,这时可先对其第n 项求和,然后将和化简,改变原数列形式,从新组合后再求和,此法称为聚合法。
例1.列2,2+4,2+4+6,2+4+6+8,…,2+4+6+…+2n,…的前n 项和。
解:由an=2+4+6+…+2n=n(n+1)=n2+n 知Sn=(12+1)+(22+2)+(32+3)+…+(n2+n)=(12+22+32+…n2)+(1+2+3+…n)=1/6n(n+1)(2n+1)+1/2n(n+1)=1/3n(n+1)(n+2)四、裂项法此方法是先把数列的第n 项aa分裂为几项的代数和,从而改变了数列的形式,以便可以分组求和或能进行消项处理,进而达到求和的目的。
例2.求数列1, 1/1+2, 11+3,…,1/1+2+3+…+n,…的前n项和。
解:∵an= 1/1+2+3+…+n= 2/n(n+1)=2n- 2/n+1∴sn=2[(1-1/2)+(12-1/3)+…+(1n- 1/n+1)]=2(1- 1/n+1)= 2n/n+1五、归纳法用此方法求数列的和,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先用不完全归纳法推测出sn的表达式;第二步再对sn的表达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3.求数列1/1×2, 1/2×3, 1/3×4,…, 1/n(n+1),…的前n项和。
解:∵s1=a1= 1/2,s2=s1+a2= 2/3,s3=s2+a3= 3/4,s4=s3+a4= 4/5,…,于是由不完全归纳法可猜想sn= n/n+1,再由数学归纳法证明上式正确,证明略。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列求和数列的求和问题是数列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往往是数列知识的综合体现。
解决在高中阶段所遇到的数列求和问题,基本方法是通过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对于非等差数列、非等比数列的求和,常用的方法有: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
一、公式法(直用公式)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则求和时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注意等比数列公比q 的取值情况要分q =1或q ≠1.二.分组求和法方法小结:三.错位相减法例2:求S n =1·2+2·22+3·23+……n ·2n方法小结:例1:求S n = 11111+3+5++2482n ……(2n-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裂项相消法方法小结:常见的裂项:111(1)1n n n n =-++ 1111()()n n k k n n k =-++ 1111()(21)(21)22121n n n n =--+-+ 11()n k n kn k n =+-++ 【课时小结】一般的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若无通项,先求通项,然后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与特殊数列有关或具备某种方法适用特点的形式,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和.主要有两种思路:①转化的思想,即将一般数列设法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这一思想方法往往通过通项分解或错位相减来完成.②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数列,往往通过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来求和.例3:求S n = 1111+133557+++⨯⨯⨯……(2n-1)(2n+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链接】[1](全国新课标卷)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2=9a2a6.(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log3a1+log3a2+…+log3a n,求数列{1b n}的前n项和.[2] (四川高考)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3项和为6,前8项和为-4.(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4-a n)2n-1(n∈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自测1.1-2+3-4+5-6+……+99-100=_________2.数列1,211+,3211++,……,n+⋅⋅⋅++211的前n 项和为( ) A .12+n n B .122+n n C .12++n n D .nn 12+ 3.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n a n ++=11,它的前n 项和为9n S =,则n =( )A.9B.10C.99D.1004.已知数列*{}()n a n N ∈是首项为1的等差数列,其公差0d >,且379,2,3a a a +成等比数列。
高中数列求和方法大全(配练习及答案)
数列的求和1.直接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1(1)1()1(11q qq a q na S nn (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3.错位相减法:比如{}{}.,,2211的和求等比等差n n n n b a b a b a b a +++ 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公式:111)1(1+-=+n n n n ;1111()(2)22n n n n =-++ )121121(21)12)(12(1+--=+-n n n n !)!1(!n n n n -+=⋅5.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6.合并求和法:如求22222212979899100-++-+- 的和。
7.倒序相加法:8.其它求和法:如归纳猜想法,奇偶法等 (二)主要方法:1.求数列的和注意方法的选取:关键是看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和过程中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3.转化思想的运用; (三)例题分析:例1.求和:①个n n S 111111111++++= ②22222)1()1()1(n n n xx x x x x S ++++++= ③求数列1,3+4,5+6+7,7+8+9+10,…前n 项和n S 思路分析:通过分组,直接用公式求和。
解:①)110(9110101011112-=++++==kkk k a个])101010[(91)]110()110()110[(9122n S n n n -+++=-++-+-= 8110910]9)110(10[911--=--=+n n n n ②)21()21()21(224422+++++++++=nnn x x x x x x S n xx x x x x n n 2)111()(242242++++++++=(1)当1±≠x 时,n x x x x n x x x x x x S n n n n n n 2)1()1)(1(21)1(1)1(22222222222+-+-=+--+--=+--- (2)当n S x n 4,1=±=时 ③kk k k k k k k k k a k 23252)]23()12[()]1()12[()12(2)12(2-=-+-=-+-+++++-=2)1(236)12)(1(25)21(23)21(2522221+-++⋅=+++-+++=+++=n n n n n n n a a a S n n)25)(1(61-+=n n n 总结:运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时,要注意公比11≠=q q 或讨论。
史上高中阶段最全的数列求和(10种)
2021/6/30
1
一.公式法:即 直 接 用 求 和 公 式 , 求 数 列 的 前 n 和 S n
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2 an)na1n(n 2 1)d
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③ 123 n1n(n1)
Sn
naa1(11(qqn1)) 1q
a1 anq(q1) 1q
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 等比数列,再求和.
四、并项求和
例如求1002-992+982-972+…+22-12的和.
五、裂项相消法求和
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
尾若干项.
2021/6/30
5
六。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 于首末两项之和(都相等,为定值),可采用把正着
2021/6/30
12
例3.
已知数列1,3a,5a2,…,(2n-1)an-1(a≠0), 求其前n项和.
2021/6/30
13
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 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 对应项乘积组成,此时求和 可采用错位相减法.
既{anbn}型
等差
2021/6/30
等比
16
变式探究
2. 设数列{an} 满足a1+3a2+32a3+…+
)
2 6n+1
因此,使得
1 (1-
1
m )<
(n∈N*)成立的m必
2 6n+1 20
须满足 1 ≤ m ,即m≥10.
2 20
故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m为10.
2021/6/30
22
列项求和法:
高中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高中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总结几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 a_n$,其中公差为d。
则求
和公式为:
$S_n = \frac{n}{2}(a_1 + a_n)$
其中,$S_n$表示前n项和。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对于等比数列$a_1, a_2, a_3, ..., a_n$,其中公比为q(不为零)。
则求和公式为:
$S_n = \frac{a_1(1-q^n)}{1-q}$
其中,$S_n$表示前n项和。
3. 部分和公式:
当数列不是等差或等比数列时,可以考虑使用部分和公式。
如果数列的通项表达式为$f(n)$,则前n项和为$S_n = f(1) +
f(2) + f(3) + ... + f(n)$。
例如,对于数列$1, 4, 7, 10, ...$,通项表达式为$a_n = 3n-2$,则前n项和为$S_n = \sum_{i=1}^{n}(3i-2)$。
4. 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
当数列为周期性的时候,可以考虑分别计算偶数项和与奇数
项和,然后相加得到总和。
例如,对于数列$1, -2, 3, -4, 5, -6, ...$,可以将它分为偶数项
$-2, -4, -6, ...$与奇数项$1, 3, 5, ...$,分别计算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然后相加得到总和。
以上是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数列的和。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及数列通项公式
数列求和通项分式法 错位相减法 反序相加法分组法 分组法 合并法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下面,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来谈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a a qq a q na S n n n 自然数方幂和公式: 3、 )1(211+==∑=n n k S nk n 4、)12)(1(6112++==∑=n n n k S nk n5、 213)]1(21[+==∑=n n k S nk n[例] 求和1+x 2+x 4+x 6+…x 2n+4(x≠0) 解: ∵x≠0∴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x 2的等比数列而且有n+3项当x 2=1 即x =±1时 和为n+3评注:(1)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时,应对其是否为1进行讨论,如本题若为“等比”的形式而并未指明其为等比数列,还应对x 是否为0进行讨论.(2)要弄清数列共有多少项,末项不一定是第n 项.对应高考考题:设数列1,(1+2),…,(1+2+1222-⋯+n ),……的前顶和为ns,则ns的值。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其中的数列方面都出了这方面的内容。
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掌握好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 b n }的前n 项和,其中{ a n }、{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q ;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一、前言在高中数学以及各类应用数学问题中,数列求和问题是非常常见的。
解决数列求和问题不仅需要对常用数列的规律进行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多种数列求和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八种常用方法,并且会结合具体的数列实例来进行讲解。
尽力做到对每一种方法的介绍都能够做到极致详细,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差为$d$,共有$n$ 项的等差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n}{2}(2a_1 + (n-1)d)$$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3,5,7,9$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 = \frac{5}{2}(2\times 1 + (5-1)\times 2)=25$$因此,数列$1,3,5,7,9$ 的和为25。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比为$q$,共有$n$ 项的等比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q^n)}{1-q}$$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2,4,8,16,32$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frac{2\times (1-2^5)}{1-2}=-62$$因此,数列$2,4,8,16,32$ 的和为-62。
3. 几何级数通项公式求和对于一般形式为$a_1r^{n-1}$ 的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r^n)}{1-r}$$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frac{1}{2},\frac{1}{4},-\frac{1}{8},\frac{1}{16}$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是1,公比是$-\frac{1}{2}$,总共有5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五种方法
一、公式法求和
例题1、设 {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n为其前 n 项和,已知a2 ·a4=1 , S3=7,则 S5 等于( B) (A) 15/2 (B) 31/4 (C) 33/4 (D) 17/2
解析:
∵ {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 , 且a2 ·a4 = 1, q > 0 ,
例题1图
注: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图
例题2、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n = an^2+bn (a、b∈R), 且 S25=100 , 则a12+a14等于( B)
(A) 16 (B) 8 (C) 4 (D) 不确定
解析:
由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n = an^2 + bn (a、b∈R), 可知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由S25= 1/2 ×(a1 + a25)× 25 = 100 ,
解得a1+a25 = 8,
所以a1+a25 = a12+a14 = 8。
注: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图
二、分组转化法求和
例题3、在数列 {a n} 中, a1= 3/2 ,
例题3图(1)
解析:
例题3图(2)
故
例题3图(3)
∵a n>1,∴ S < 2 ,
例题3图(4)
∴有 1 < S < 2
∴ S 的整数部分为 1。
例题4、数列
例题4图(1)
例题4图(2)
解析:
例题4图(3)
三、并项法求和
例题5、已知函数 f(x) 对任意x∈R,都有 f(x)=1-f(1-x), 则 f(-2) + f(-1) + f(0) + f(1) + f(2) + f(3) 的值是多少?
解析:
由条件可知:f(x)+f(1-x)=1,而x+(1-x)=1,
∴f(-2)+f(3)=1,f(-1)+f(2)=1,f(0)+f(1)=1,
∴ f(-2) + f(-1) + f(0) + f(1) + f(2) + f(3) = 3。
例题6、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a n=ncos(nπ/2),其前 n 项和为Sn,则 S2012 等于多少?
解析:n 取奇数和偶数分组;答案:1006 。
四、裂项相消法求和
例题7、若已知数列的前四项是
例题7图(1)
则数列前n项和是多少?
解析:
因为通项
例题7图(2)
所以此数列的前n项和
例题7图(3)
五、错位相减法求和
例题8、已知数列 {a n} 满足
例题8图(1)
(1)求证:数列
例题8图(2)
是等差数列 , 并求出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a n} 的前 n 项之和 Sn。
解析:
例题8图(3)
例题8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