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学案1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预防传染病(第1课时)淮南实验中学刘兵一、教学分析在学习了健康及其条件后,学生初步建立了健康生活的观念,对生活中常见疾病认识的紧迫感凸显了出来。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将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止疾病传播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体会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生理基础知识;身边时常出现的传染病也让他们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关系到如何健康地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生更有兴趣去了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有过患病经历的学生可将自己患病的体会分享给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做到学以致用。
三、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得到全面培养。
本节教学的核心概念是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性证据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构建这一重要概念,并逐步建立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的生命观念;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常见传染病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的基本环节,并推理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的实验可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传染病知识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而且会更好地理解全民健康、人人有责的观点,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健康地生活。
本章共分4节内容,本课为第2节预防传染病。
前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健康的含义以及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加之学生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也已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旨在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案例以“探究传染病奥秘,共建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贴近生活的实例分析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
4.运用评价结果,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小组合作:本案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分析某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总结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案(精品文档)
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显微镜检查蛔虫卵的方法;(2)学会调查的方法并填写调查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2)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介绍贵阳地区防“非典”工作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健康和快乐,事实上世上没得过病的人几乎没有,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得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课前布置同学对自己的病史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交流一下。
注意,千万不要拿别人的某种疾病讥笑同学,因为患上某种疾病已经够不幸的,请不要再给他们雪上加霜,而应关心他们。
生1:我得过流感,而且不止一次。
只要家里或好友中有人患了流感,我就会被传染上,可能是因为我太瘦,体质弱的原因吧!上幼儿园时我还得过猴耳包,医生叫腮腺炎,也是被别人传染的。
生2:不怕大家笑话,我有足癣,每年夏天到来时特别烦人,脚底老有水疱,痒死人,在家里我有单独的脚盆和擦脚布,可能跟我爱穿球鞋、不透气有关。
我还得过副伤寒。
生3:我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是遗传的,因为我妈妈有,但它不会传染给别人。
生4:我得过细菌性痢疾,上吐下泻,到医院又输液又打针才止住。
我也得过流感。
生5:我有虫牙,可能是小学时经常躲在被子里吃糖造成的。
我也得过流感。
生6:我小时候出过水痘,脸上、身上都是小水疱,非常痒,要不断擦酒精才能止痒,因为是传染病,我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没去上学。
我还得过沙眼。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在黑板上整理记录,也可以在课前将表格设计好,按全班患病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如下:师:同学们的课前调查完成得非常好。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1.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帮助其建立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疫情防控的时事新闻,引发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疾病?如何预防?
3.学生分享各自对传染病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预防传染病》优秀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传染病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同时,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为出发点,用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1.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其巩固记忆,形成系统。
2.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2预防传染病 教案设计
第2节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通过体验人类对抗SARS疫情的历程,综合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2.认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1.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
2.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查找2003年SARS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准备病原体相关图片,制作PPT;印制补充材料。
教学策略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另外,教师在授课中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分析近几年流行的新型传染病。
从“非典”到“禽流感”,从“甲型H1N1流感”到“急性肠道疾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简案新课导入[事例]黄先生感觉不太舒服,头疼、流鼻涕。
大家觉得他可能得了什么病呢?[提问]是流感吗?为什么你认为是流感而不是普通感冒?大家说因为黄先生将感冒传染给别人了,所以是流感。
我们知道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到底什么样的疾病才算传染病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一)什么是传染病1、通过课前调查,统计全班同学患过这些疾病的人数。
提问这些疾病的病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够传染。
(学生回答问题)2、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教师指导并展示概念。
(P109)3、认识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图片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师:解释传染病的定义,及其兼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表格]引导学生从病原体和传染病特点入手,判断常见疾病。
《预防传染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预防传染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以新课标“在继续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凸显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传递''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这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是通过科学方法,从客观世界中找出规律性知识。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对传染病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传染病是怎样流行的却不甚了解,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
同时也符合新课标所强调的“在活动设计中, 帮助学生建构、加深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的要求。
另外,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问题难度层层递进,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冃标。
更好地预防传染病,从而增进人体健康。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的第二节,学习的主耍内容是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基础知识,概念、名词较多。
教学屮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屮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也是后续章节免疫等的必要学习基础。
教材中主要从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预防两大部分展开,并配合了一个“调查本地常见传染病”的活动。
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健康生活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而教材中提及的病原体大多是肉眼不可见的,需要教师提供清晰的感性素材。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例如用图片生动形彖地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如章引言里的表格;调查当地常见的儿种传染病等;四是注重情感教育。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预防传染病 学案
13.2 预防传染病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几种传染病。
3.知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重点】描述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难点】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预习案】1.传染病是由引起的,能在之间或之间传播的疾病。
2.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等都是病原体。
3.传染病具有和的特点。
4.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和三个环节,只要切断,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5.传染是指()A.能够散播的病原体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媒介D.病原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6.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和等方式。
7.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是()A.控制传染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三者都不是8.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的人是()A.传染B.易感人群C.传播途径D.三者都不是【探究案】探究一患蛔虫病的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患肺结核的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患病毒性肝炎的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13.2预防传染病 教案设计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预防传染病》一节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且近几年中各种新旧传染病此起彼伏,艾滋病、非典、肝炎等的猖獗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关注。
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知道的很少,故有强烈的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及特点;2、列举常见传染病,说出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的方法,训练实验操作能力,形成用实验进行探究的意识。
2、利用各种方式展开调查,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学会判断、筛选、分析、归纳传染病及预防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2、在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通过生动形象的录像和动画来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传染病概述”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两个环节;第2课时:认识几种传染病。
六、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思想技能准备:具有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学科整合的意识,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制作简单课件。
2、多媒体课件和教师制成的专题知识网(传染病的有关图片,动画,影视资料;传染病及预防的文字资料和网页)。
七、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二节预防传染病第一课时一、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流行性传染性病原体概念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二、传染病流行和预防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024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预防传染病。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2节,即《预防传染病》这一节。学生需要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传播途径,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的卫生政策,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预防传染病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预防传染病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条理和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预防传染病》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预防传染病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和预防传染病重难点。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下《13第2节 预防传染病》word教案 (1)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二节预防传染病〖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1)学会用显微镜检查蛔虫卵的方法;(2)学会调查的方法并填写调查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2)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介绍贵阳地区防“非典”工作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4.教学思考及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病例的余地和空间很大,在精选实例方面,我除了选择书上介绍的三种传染病病例外,还选择了艾滋病及最近两年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非典”“禽流感”,想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社会责任感。
因为学校不仅要成为预防传染病的主阵地,也要成为宣传科学预防措施的主阵地。
第一课时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健康和快乐,事实上世上没得过病的人几乎没有,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要得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课前布置同学对自己的病史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交流一下。
注意,千万不要拿别人的某种疾病讥笑同学,因为患上某种疾病已经够不幸的,请不要再给他们雪上加霜,而应关心他们。
生1:我得过流感,而且不止一次。
只要家里或好友中有人患了流感,我就会被传染上,可能是因为我太瘦,体质弱的原因吧!上幼儿园时我还得过猴耳包,医生叫腮腺炎,也是被别人传染的。
生2:不怕大家笑话,我有足癣,每年夏天到来时特别烦人,脚底老有水疱,痒死人,在家里我有单独的脚盆和擦脚布,可能跟我爱穿球鞋、不透气有关。
我还得过副伤寒。
生3:我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是遗传的,因为我妈妈有,但它不会传染给别人。
生4:我得过细菌性痢疾,上吐下泻,到医院又输液又打针才止住。
我也得过流感。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3.2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隔离患者等。
2.强调重点和难点: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预防传染病。
3.布置课后作业:
1.学生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引导他们关注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形成小组报告:
(1)如何在学校内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
(2)如何提高同学们对预防传染病重要性的认识?
(3)针对学校周边环境,提出传染病防控建议。
要求:各小组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报告,提高合作能力。
5.家长参与作业:
邀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家庭成员的疫苗接种情况,制定家庭预防传染病计划。
(1)通过讲解传染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卫生事务的积极性。
6.教学评价,反馈提高: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汇报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 《预防传染病》教案1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2节预防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掌握传染病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了解爱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1.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1.病原体与传染源的区别。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但疾病有时也会趁机而入。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小到大都生过哪些病?观察PPT所展示的传染病,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辨认一下哪些疾病会传染,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讲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手足口病的视频资料。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手足口病属于一种传染病。
请同学们想一想,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呢?引出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我们把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课件展示,常见的病原体。
小结:传染病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病原体的不同而区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按传播途径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设问:这些传染病是有什么特点?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那么传染病要流行的话要具备哪几个环节呢?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讲述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指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让学生理解预防传染病的三种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平时我们在三个环节上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流感的呢?以艾滋病为例子,全面地认识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
生物七年级下北师大版13-2预防传染病教案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A全部三个环节B任何两个环节C至少两个环节D任何一个环节
(5)、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C)
A控制传染源B控制传播媒介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传播途径
、拓展延伸
艾滋病,又称爱滋病,是英文全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AIDS缩写的译音,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这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淋巴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亡。
做得不足的地方有下面几个方面.一、就是小品的表演不够逼真.二、结尾叫学生跟唱《爱的奉献》时,没提供歌词,学生普遍跟这不上.三、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待提高.
二、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传染病流行及预防的相关知识,对常见的传染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从中接受了爱的教育.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考虑欠周密,没考虑到学生可能不会唱《爱的奉献》这首歌,使这节课不能完美收宫.另外自己感觉自己的语言艺术有待提高.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2 预防传染病 学案设计(无答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分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习重难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学习过程】一、传染病流行的概念机特点传染病是由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二、传染病流行的分类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传染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到达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传播,传播,传播。
4.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__________。
5.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在__________传染性最强。
6.对传染病要做到早、早、早、早、早。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关注艾滋病1.艾滋病的全称是,是由引起的。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传播、、传播传播。
3.一般的正常接触得艾滋病,要正确对待艾滋病。
【达标检测】1.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A.病原体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病人的排泄物D.环境中的污染物2.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给病人吃药进行治疗,这种措施属于()A.保护易感人群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增强免疫力3.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A.只要具有传染源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的猫、狗C.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筷子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5.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发病前的潜伏期B.发病的任何时期C.恢复期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6.以下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B.消灭患病动物C.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预防细菌性痢疾D.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疫情发生。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2节 预防传染病导学案北师大版
第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传染病特点,认识传染病2.介绍传染病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预防传染病【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难点:病原体的认识【自主学习】一.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是由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______。
传染病具有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
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1.传染病的流行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2.传染源是指什么?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三.认识几种常见传染病1.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____病。
2.肺结核是一种___________ 病。
3.病毒性肝炎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传染病。
【合作探究】1.如何预防传染病?2.“非典”、艾滋病是不是传染病?3.还有哪些病是传染病?【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2.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不包括()A.静脉注射毒品B.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C.不安全性行为D.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3.今年四月份,我国某些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这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政府号召大家搞好饮食卫生,不与患者接触,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4.下列有关传染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途径传播B.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因此不能与病人交谈、握手、一起吃饭C.性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D.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是单细胞生物5.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 B.贫血 C.高血压 D.近视眼6.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A.抗原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学习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预防传染病
一、学习目标
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学习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三、学习难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四、自主学习
1、病原体是指使人和动物致病的、、、等生物。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生活在传染源的体表或体内,并对传染源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苍蝇身上带有大量病菌(即病原体),但病原体对他并不造成危害,因此苍蝇不能算作
传染源,只是传播病原体的生物。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一旦感染上病原体,则称为。
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5、预防传染病的一半措施有、和。
6、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它的传染源是粪便内含的人;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和传播;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因肺部感染而发病,它主要通过和尘埃传播;病毒性肝炎是有多种引起的传染病,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和中,一般通过传播,也可以通过注射带病毒的血制品或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而感染。
五、知识梳理
(1)蛔虫病(消化道寄生虫病);
(2)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肺结核(细菌引起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4)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5)艾滋病(HIV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5、区别以下名称
六、达标检测
1、属于传染病的是()
A、蛀齿
B、阑尾炎
C、肝炎
D、心脏病
2、流感患者属于()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染病
D、病毒
3、下列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是()
A、白化病
B、佝偻病
C、侏儒症
D、肺结核
4、将患有禽流感的家禽深埋,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治疗传染病
七、会考接轨
1、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A、血液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2、一只患狂犬病的狗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属于()
A、传播途径
B、传染源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3、下列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A、艾滋病、手足口病、非典型性肺炎
B、痢疾、感冒、肺炎
C、艾滋病、沙眼、非典型性肺炎
D、艾滋病、手足口病、脚气
4、如图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环节,其中B属于()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为防止疯牛病传入境内,我国政府宣布严禁进口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牛肉及奶制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我国所采取的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6、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中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