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检查

合集下载

常用临床病原学检测

常用临床病原学检测
AmpC酶的产生与抗生素诱导有关,三代头孢、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均为强诱导剂。
药物 AMP AMC TZP KZ COX CTX FEP ATM ETP FM
MIC(µg/ml) 敏感性
药物
MIC(µg/ml)
≥32
R
IPM
≤1
≥32
R
AK
16
≥128
R
GN
4
≥64
LOREM
R
IPSUM
DOTOLBOR
头孢泊肟≤17mm(或MIC≥8ug/ml)
确 头孢他啶≤22mm(或MIC≥2ug/ml) 证 头孢噻肟≤27mm(或MIC≥2ug/ml)
头孢曲松≤25mm(或MIC≥2ug/ml) 氨曲南≤27mm(或MIC≥2ug/ml)
头孢他啶/克拉 维酸-头孢他啶
和 头孢噻肟/克拉 维酸-头孢噻肟
初 头孢泊肟≤22mm(或MIC≥8ug/ml)
氨苄,美洛,替卡
• 头孢噻吩 肠杆菌科
拉定,氨苄,克罗
• 万古霉素s 所有
替考拉宁s
• 奈啶酸 肠杆菌科
所有FQs
报告结果方式
✓ 敏感(S)
▫ 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 ▫ 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的MIC
5倍以上。
✓ 耐药(R)
▫ 用常规用量治疗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达到的浓度
✓ MRSA对当前所有使用的b-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除具 有抗MRSA活性的新的头孢菌素外,如:头孢洛林)。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罕见非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 机制,即mecA阴性但苯唑西林MIC是耐药( mecA ≥4 µg/ml)的菌株,应报告苯唑西林耐药。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
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
3、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形态、结构、 染色性
涂片 菌落 生化 血清学 药敏 镜检 特征 反应 反应 试验
病原菌抗原检测
沉淀反应
动物 试验
协同凝集 免疫荧光 对流免疫电泳
酶免疫测定
免疫印迹
其它检测
细菌代谢产物
( 分子生物学技术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根据致病菌在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取不同标本。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否则在培养时应加入拮抗剂。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送检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 标本做好标记,详细填写化验单,保证各环节的准确无误。
检测病毒蛋白抗原
用已知特异性抗体直接检测病毒蛋白抗原(简便、敏感、特异) 常用方法:免疫荧光技术(IF)
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T) 酶免疫技术(EIA)
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诊断急性感染或证明病毒复制
7、检测病毒核酸
核酸杂交
• 斑点杂交(dot hybridization)
病毒的鉴定
核酸类型、理化性状、形态、血清学鉴定、基因测序和生物对比
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病毒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以诊断病毒性疾病(中和实验、补体结合实验、 血凝抑制实验、凝胶免疫扩散等) 。
6、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形态学
电镜和免疫电镜——直接观察病毒 光镜—— 大病毒 和包涵体
4、血清学诊断
人体受致病菌感染后,其免疫系统被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 的量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表现为效价(滴度)的升高。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 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辅助诊断。一般采 取患者血清进行试验,故称为血清学诊断。

项目9:常见病原菌的病原学检查

项目9:常见病原菌的病原学检查

项目9:常见病原菌的病原学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常见病原菌的检查方法和结果观察。

【实验内容】一、 常见化脓性球菌的检查(一)化脓性球菌的病原生物学检测程序在临床上,一般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并不困难,有时为了确定病原菌种,选择用药,特别是疑似败血症患者须与其它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方进行必要的微生物学检查。

本实验通过脓汁病原菌检查这一系统实验过程,初步掌握化脓性球菌的检查程序和鉴定方法。

脓汁中病原球菌的检查程序 脓 汁↓ 肉眼观察直接涂片 分离培养(血琼脂平板)↓革兰氏染色 菌落观察 革兰氏染色大小 溶血现象 - +肾形 成 对 排列【材料】①脓汁(取自可疑化脓性球菌感染病人)或血液(取自可疑为败血症病人)不溶血草绿色溶血环透明溶血环矛头状成对排列球形链状排列球形葡萄状排列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②血琼脂平板③革兰氏染色液④家兔血清⑤去氧胆酸钠溶液(10%)⑥生理盐水⑦载物玻片,小试管等。

【方法】1.标本采集①一般用无菌棉棒(拭子)采取脓汁及病灶分泌物。

②取材如遇深部脓肿时,用碘酒及酒精棉球消毒患部皮肤,然后再以无菌棉拭子采取溃疡深处的分泌物。

③采取脓肿处的脓汁,如怀疑有厌氧菌,最好用注射器抽取脓汁立即送检。

④标本采取后应及时检查,如不能立即检验应置冰箱中保存,以防杂菌污染。

⑤对可疑为败血症的病人,按无菌操作采血5ml,立即注入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内增菌,12~18h后再作分离培养。

2.肉眼观察观察脓汁性状、色调、有无恶臭气味等,如脓汁带绿色时,可能有绿脓杆菌的感染,如有恶臭气味可能有厌氧菌感染。

3.染色镜检将脓汁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排列及染色性,在涂片上通常可见到革兰氏阳性暗紫色的球菌散在于蔷薇色的白细胞之间或其中。

4.分离培养将脓汁(或血液增菌材料)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18—24h,观察划线上的菌落是一种或几种,有无溶血环,从菌落中选最适于钓菌的代表菌落观察,并用接种环取菌落的一部分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形态及染色性,结合菌落特点及涂片检查,即可初步识别。

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Antibiotic interactions with gram negative organisms
Cephalosporins
slower diffusion due to bulk and ionic charges
Imipenem
Rapid diffusion due to small size and zwitterionic +/- charge)
㈠血 液
• • • • • 发热初期和高峰期采集 抗菌药物治疗前 成人每次10-20ml,婴幼儿1-5ml 专用血培养瓶 24小时内,可在不同部位采血3次
Chills 寒战
Blood Cultures
血培养
BACTEREMIA LEVEL 菌血症的水平
Temp 体温
0
30 Time (min)
60

用拭子采样,亦可在局部麻醉后取 角膜刮屑
二.病原体检查的基本方法
1.临床标本细菌检验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需氧培养 分离培养 二氧化碳培养 观察菌落形态 单个菌落 血清学鉴定 生化鉴定 确定致病菌发出报告 涂片、染色镜检 药敏试验 增菌培养 厌氧培养
原体诊断的基本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测(microscopic examination) ⑴染色标本检查法: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 ⑵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悬滴法和压滴法
一、流行病学和临床类型
• Clinical types: 1.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2.Syphilis⑴初期梅毒⑵二期梅毒⑶三期梅毒 3.Gonorrhea:淋病奈瑟菌 4.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 5.Genital herpes: HSV-Ⅰ、HSV-Ⅱ Condyloma acuminatum:HPV 6.Chancroid:杜克雷嗜血杆菌

临床免疫学与病原学检查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病原学检查课件

(一)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 验
链球菌溶血素“O” 是一种A群溶血性链球菌的 毒素,属蛋白质,能溶解红细胞,杀伤白细胞和血 小板,它具有抗原性,可使人产生相应抗体,称抗 链球菌溶血素“O” (anti-streptolysin “O” ,ASO) ,也叫抗O或ASO。
一般当机体受到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2-3周, 血清中出现抗O,这种抗体滴度直至病愈后数月到 半年才下降至正常水平。
一、肝炎标志物的检测: 1.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1)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和RNA测定: ELISA和RT-PCR法
(2)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ELISA (3)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阳性表明机体
正在感染甲肝,它是早期诊断甲肝的 特异性指标。而IgG阳性提示既往感 染,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HAV 病毒图谱
乙肝血清转换图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1+ -
--
2+ - + -
3+ - + -
4+ -
-+
5-
-
-+
6-
-
--
7- + - +
8- + - -
9- + - -
10 + + + -
- 携带者 - 急性感染早期,HBV复制活跃 + 急性或慢性感染,复制活跃 + 急性或慢性感染,复制减弱或停止 + 既往感染,未出现表抗,窗口期 + 既往感染,未出现表抗,窗口期 + 恢复期 + 恢复期 - 病后或接种疫苗后获得性免疫 + 不同亚型的感染

病原学检查方法

病原学检查方法

病原学检查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病原学检查方法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来确定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病原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病原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培养、快速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1. 病原微生物培养病原微生物培养是最传统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接种到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观察并鉴定培养物中的微生物,从而确定病原体。

培养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检测。

病原微生物培养的优点是能够精确鉴定病原微生物种类,为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但是其缺点是培养时间较长,需要3-7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不适用于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和治疗的急性疾病。

2. 快速检测方法为了解决病原微生物培养时间长的问题,发展出了许多快速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免疫层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这些方法能够在数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有助于迅速做出诊断和采取治疗措施。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快速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PCR技术可以对病原体的DNA或RNA进行扩增和检测,从而实现对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

与传统的培养方法相比,分子生物学技术有着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一些难以培养的病原微生物尤为重要。

4. 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应答,来确定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

这些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层析技术等。

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检测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

病原学检查方法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结合病原学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疾病,并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原学检查的名词解释

病原学检查的名词解释

病原学检查的名词解释病原学检查是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病原学检查中,有许多涉及的名词是我们所熟悉的,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并不了解其具体含义。

本文将对病原学检查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1.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用培养基将病人样本中的细菌进行培养,以便进一步鉴定和分离细菌种类。

这项检查通常用于寻找细菌感染的病因并确定其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 真菌培养:与细菌培养类似,真菌培养是将病人样本中的真菌种类进行培养的过程。

真菌感染在某些疾病中十分常见,比如念珠菌感染。

通过真菌培养,医生可以确定真菌感染的种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 病毒核酸检测:这是一种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感染的方法。

核酸检测可以在病人的体液样本中寻找病毒的遗传物质,比如血液、唾液或粪便样本等。

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医生可以确定病毒感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4.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来确定疾病的方法。

当人体受到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抗病原体。

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出人体血液中特定抗体的存在与数量,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并评估免疫状态。

5.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活体细胞来确定细胞形态、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病原学检查中,细胞学检查通常用于分析疾病相关细胞的形态特征,比如炎症细胞、癌细胞等,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6.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个体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变异来确定疾病风险和基因表型。

在病原学检查中,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某些疾病的遗传性,预测个体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以及评估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7. 荧光显微镜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利用特定标记物与细胞或病原体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方法。

这种检查常用于检测某些病原体,比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存在和定位,从而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

病原学检查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病原学检查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病原学检查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病原学检查方法是一种用来识别和鉴定疾病原因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对患者样本中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原学检查方法在医学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在引言部分,将对病原学检查方法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病原学检查方法的概述、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发展趋势,形成结论。

1.3 目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和疾病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病原学检查方法的概述、常用方法的介绍以及应用方面的讨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病原学检查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读者对病原学检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医疗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正文2.1 病原学检查方法概述病原学检查方法是指通过实验室技术来确定病原体存在的方法。

病原学检查旨在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以及确定治疗方案。

病原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培养、PCR技术、快速诊断试剂、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

在进行病原学检查时,首先需要采集适当的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等。

接着将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或病毒培养。

培养是一种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病原体,可以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此外,PCR技术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

快速诊断试剂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初步诊断结果。

最后,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该检测可以确定病原体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病原学检查技术

病原学检查技术
6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孵育
受精鸡卵孵育时不要擦洗,以免受细菌污染。最好用能自 动调节温度、湿度、气流及翻卵的孵卵箱孵育。如没有, 也可用普通恒温箱,但要在温箱中放一盛满水的方盘,以 保持适当的湿度。孵育应在37℃-39℃、40%―70%的相 对湿度下进行。湿度太高会使气室发育过度,而湿度过低 又会导致气室发育不良,甚至造成鸡胚死亡。通气也很重 要,如果空气不流通,也可造成鸡胚死亡。为了避免胚胎 膜粘连和胚胎发育不均匀,应每隔一段时间转动一次受精 鸡卵。
7
鸡胚接种技术
检卵
在发育的早期,鸡胚不易辨认,要到4-5天后 才容易看见。因此,检卵要在孵育4-5天后进行。 活的鸡胚绒毛尿囊膜界线较明显,上面的血管清晰 可见、成网状,可看到明显的胚胎自主运动。如果 胚胎活动呆滞或不能自主运动,血管模糊、变细、 折断脱落,绒毛尿囊膜界线模糊,说明鸡胚已濒临 死亡或已经死亡。
3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结构
4
绒毛尿囊膜
气 室 卵膜
羊膜腔
鸡 胚
卵黄囊
尿囊腔
5
卵 白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管理 (一)鸡胚的选择
首选健康受精卵,其壳洁白易于观察胚胎,其他受精 卵也可使用。接种病毒的受精鸡卵应未感染已知病毒 或其它微生物(如新城疫病毒或支原体等),最好来 自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ed-pathogens free,SPF) 鸡群,接种立克次体的受精鸡卵应来自未食用高浓度 抗生素的鸡群。
18
2.羊膜腔接种
收获:
收获前先将鸡卵置4℃冷冻6-18小时,时间不能过长, 过长会引起散黄。冷冻后的鸡卵钝端向上置于卵杯上,将 气室上方卵壳用碘酒或 75%的酒精消毒后去除,暴露壳膜, 用无菌镊子小心地去除壳膜,使其与绒毛尿囊膜分开,不 要损伤绒毛尿囊膜。用注射器或吸管经绒毛尿囊膜刺入尿 囊腔,吸出尿囊液。然后,一只手持镊子将羊膜轻轻提起, 另一只手持注射器或吸管刺入羊膜腔吸取羊水,置低温保 存。同时做无菌培养。

临床病原学检查知识

临床病原学检查知识

编辑ppt
3
(一)血液标本
疑为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患者,一般 在发热初期和高峰期采集,如已用抗菌药物 治疗者,则在下次用药前采集。采样以无菌 法由肘静脉穿刺,成人每次10-20ml,婴儿 和儿童为1-2ml,血液置于盛有抗凝剂聚茴 香脑磺酸钠无菌瓶中送检。大多数菌血症呈 周期性,故血标本也需在24h内周期性收集, 一般24h内收集2-3次血标本分别培养。
编辑ppt
17
抗原检查诊断价值常随不同标本各异。若在无菌体 液、血液等标本中,检测出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有 诊断价值,如脑脊液中查到脑膜炎奈瑟菌抗原可诊 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若在宫颈拭子或男性尿道 拭子检出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抗原有诊断意义, 因为这些标本中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微生物存在;若 在肛拭中检出病原体抗原,则因肛拭中存在有多种 微生物,可因交叉抗原存在而不能肯定诊断。使用 特异性好、效价高的单克隆抗体尤为重要,在有严 格的对照和排除试验时,选择和制备完好的细胞标 本,检测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的病毒或立克次体、 衣原体,阳性的结果可作出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编辑ppt
4
(二)脑脊液与其他无菌体液标本
无菌采集脑脊液,脑脊液通常离心10000×g
lOmin,取沉淀作显微镜检查。引起脑膜炎的 病原体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 血杆菌等其抵抗力弱,不耐冷、容易死亡, 故采集的脑脊液应立即保温送检或床边接种。 胸水、腹水和心包液等因标本含菌量少宜采 集较大量标本送检以保证检出Tc
若不及时送检,粪便标本置于含10%甲醛和
聚乙烯醇的小螺口塑料容器内保存。
编辑ppt
8
(六)泌尿生殖道标本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征及检验目的采集不同标 本,如性传播性疾病常取尿道口分泌物、外 阴糜烂面病灶边缘分泌物、阴道宫颈口分泌 物和前列腺液等。对生殖道疱疹常穿刺疱疹 液,盆腔脓肿者则于直肠子宫陷凹处穿刺脓 液。怀疑衣原体感染的标本不应使用木柄拭 子,因为木质对该病原体有毒性作用。除淋 病奈瑟菌保温 送检外,所有标本收集后40℃ 保存直至培养。

病原学检查依据

病原学检查依据

病原学检查依据
一、直接检查
直接检查是指通过显微镜或肉眼观察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例如,通过显微镜检查血液、分泌物或组织样本中的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直接检查具有简单、快速的优势,但需要较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二、病原体分离
病原体分离是指将病原体从样本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培养和鉴定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同时可以用于药物敏感性和致病力的研究。

三、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指通过检测病原体核酸(DNA或RNA)的存在和数量,来确定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早期诊断和病毒性疾病的检测。

四、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是指通过检测病原体抗原的存在和特性,来确定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五、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是指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抗体的存在和特性,来确定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但无法用于早期诊断。

六、病原体培养
病原体培养是指将病原体在特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病原体的生长特性和繁殖条件,同时可以用于药物敏感性和致病力的研究。

七、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指通过观察组织样本的形态和结构,来确定病原体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供病原体的详细信息,但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常见病原菌的病原学检查

常见病原菌的病原学检查

SS或EMB培养基生长现象观察
EMB菌落 的形态特征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SS菌落的 形态特征
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肠道杆菌形态学观察
(二)肠道杆菌生化反应及动力试验
• 材料: • 1、菌种: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培养物 • 2、培养基:克氏双糖斜面培养基、生化反应 管、半固体培养基 • 3、其他: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等。
克氏双糖斜面培养基生化反应原理
• •

该培养基含葡萄糖与乳糖的比例为1:10,并含硫酸 亚铁和指示剂酚红。 大肠杆菌发酵乳糖和葡萄糖产酸产气,所以上层呈黄色, 直立段有气泡存在. 肠道病原菌不能发酵乳糖,只能发酵葡萄糖,分解葡萄 糖产酸,使PH下降,因斜面部分先呈现黄色,由于葡萄 糖含量少,所生之酸接触空气而氧化,又因细苗的生长 利用含氮物质生成碱性化合物,所以斜面部分后来又变 成红色.由于直立段(底层)呈厌氧状态,细菌发酵葡萄 糖所生的酸不被氧化,所以一直呈黄色。大肠杆菌产气, 有动力(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伤寒杆菌有动力,而 痢疾杆菌则没有动力. 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 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硫酸亚 铁中的亚铁离子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而痢疾杆菌不 产生硫化铁.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EMB)选 择培养原理:
• 此培养基为弱选择性培养基。以伊红美兰作指示剂. • (1)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染上伊红,因为伊红

和美兰结合所以菌落不是红色而呈现紫黑色,且有金 属光泽(大肠杆菌)或棕色(产气杆菌),扁平混浊,而 较大边缘色淡的菌落。 (2)致病菌的菌落为无色半透明、园形,中等大小, 边缘整齐的菌落,在靠近大肠杆菌的可疑菌落往往呈 现淡兰色。
方法:

病原学检测法课件

病原学检测法课件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快速地检测病原体及其代谢产 物,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临床和食品安全 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检测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1 2 3
免疫学检测方法
通过改进免疫学检测方法,提高其灵敏度和特异 性,使其成为快速、准确的病原学检测手段。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病原学检测中具有重要地 位,通过优化引物设计和扩增技术等手段,提高 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样本采集与处理规范
采集样本时应选择适 当的部位和方式,避 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样本处理时应遵循无 菌操作原则,避免污 染和交叉感染。
采集后的样本应妥善 保存和处理,防止病 原微生物的扩散。
检测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
检测操作时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检测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如 校准仪器、验证试剂等,确保检
通过病原学检测评估疫苗接种效果, 为疫苗研发和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 据。
溯源与传 源和传播途径,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 供支持。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中病原体的检测
病原学检测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病原体,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和卫生质量。
食品加工环境的监测
对食品加工环境进行病原学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加工 过程中的污染源。
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耐药性
病原学检测可以监测病原体对抗 菌药物的耐药性,帮助医生选择 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提高
治疗效果。
诊断免疫缺陷
对于免疫缺陷患者,病原学检测 有助于诊断和监测感染,指导医
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监测
评估疫苗接种效果
通过病原学检测对疫情进行监测,及 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为控制疫情提供 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导尿管拔管指针评估:
1、是否每日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是□否□
2、导尿管拔管指针评估表:
评估内容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可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评估内容
评价
结论
评估
日期
可自主排尿导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尿














尿







尿



尿





拔管
日期
留置
尿管
天数
留置
尿管
天数评估人签字:评估人签字:
说明:1、本表由感染质控护士填写。

2、从留置尿管第3天开始评估,符合项目打“√”,不符合打“×”。

3、置管48小时及拔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尿路感染,即可诊断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不管感染是否与导尿管相关,均须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上报院感办。

4、此登记表病人出院后上交院感办。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