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涌原位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黑臭河涌底泥原位处理技术探讨
区域治理环境治理与发展底泥作为河流、湖泊等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多种营养物、污染物的汇和源,是众多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载体、归宿和蓄积库。
随着环境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污染源截污工程的实施,河流、湖泊等水体外部污染源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目前常用的底泥修复技术有以下几大类。
一、单一技术修复方法1.1物理修复方法包括底泥生态疏浚、引水、人工曝气、掩蔽等物理修复方法。
该法见效快,但工程量大,耗财耗力。
其中底泥疏浚的方法最大问题是淤泥堆放填埋问题。
掩蔽法无法均匀覆盖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降低河流深度影响生态平衡等问题。
1.2化学修复方法其原理是化学制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沉淀、聚合等反应,使污染物从底泥中分离、降解转化成低毒或无毒的化学形态。
主要包括淋洗法、底泥固化法、玻璃化法、臭氧氧化法、电动修复法等。
化学法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1.3生物修复方法目前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微生物修复与植物修复两大类,其原理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从而使污染环境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与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方法具有节省费用、不破坏原有生态、去污效率高等优点,生物修复技术经常用于原位修复,且效果良好,成本低。
1.3.1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自身强大的分解功能将水体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现场降解为CO2 和水,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
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经过培养筛选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种,据报道,美国绿净公司FL0-1200菌种在河水曝气的条件下治理纽约中央公园的湖泊取得了成功,并在印度也取得了成功。
在国内也曾利用此技术处理的黑臭河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一类是向污染河道水体投加微生物促生剂(营养物质),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生长。
《2024年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黑臭河道的治理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治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与挑战,以期为今后的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二、黑臭河道现状及成因黑臭河道是指因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导致水质恶化,出现黑臭现象的河道。
这些河道的水体往往富营养化严重,底泥污染,水生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影响着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
黑臭河道的成因复杂,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
三、生物修复技术概述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如微生物、植物等)及其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生物-生态修复等多种形式。
四、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1.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可以通过投加微生物制剂、优化水体环境等方式,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膜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可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等,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同时,植物还可以通过吸收、积累等方式,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3.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将生物修复技术与生态工程相结合,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等方式,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可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生态工程方案,将生物修复技术与生态工程相结合,实现河道的生态修复。
城市河道(黑臭河涌)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河道(黑臭河涌)生态修复技术(一)、单项技术介绍1、水体修复生物制剂技术(1)水质改善微生物制剂:技术内容:依据土著光合细菌能在不耗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转化氨氮的原理,从河涌水和底泥中富集筛选光合细菌。
优化了培养基,研究证明了腐殖酸对光合细菌的促生长作用。
研究开发了培养技术。
经过放大培养,获得光合细菌菌液。
光合细菌菌液浓度达到每毫升10亿个活菌。
建立了光合细菌菌液中试培养装置。
利用自行研制的光合细菌菌液,开展了净化黑臭河涌水的模拟试验。
实验表明该制剂对河涌水中CODcr、氨氮、硫化物去除率分别达到56%,48%,97%。
特点与效果:采用了生态培养方法获得高浓度复合光合细菌制剂。
该制剂在不好氧情况下有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实验模拟,表明投加光合细菌对水体COD去除率提高20%以上,对水质改善具有明显作用。
(2)底质改良技术:技术内容:针对底泥有机污染削减,研制了固定化微生物制剂。
主要由光合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复合,以麸皮、沸石粉、碳酸钙等为固定化载体。
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河道淤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并达到固磷作用。
下图为底质改良剂样品。
特点与效果:实验模拟,表明该制剂对底泥有机质的消解率提高20%以上,对底泥削减有一定效果,对上覆水中总磷去除率达25 %以上。
(3)藻类生态改善制剂技术内容:针对黑臭水体经微生物降解后易演变为藻类过度繁殖的水华水体的问题,研制了抑制水华的藻类生态改善制剂。
该制剂主要由有机酸和微量元素组成。
下图为藻类生态改善制剂样品。
特点与效果:该制剂有效改善水体营养均衡、增加微量元素生物有效性、增加藻类多样性、避免体积大的蓝藻过渡繁殖。
该制剂对抑制水华有明显作用,水中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与不投加该制剂相比,水中叶绿素含量降低20%以上)。
2、生物栅与人工水草净水技术技术内容:水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提高和改善富营养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较高营养水平导致水体透明度过低,光补偿点不能正常维持光合作用,是制约水生植被重建的关键因子。
《2024年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黑臭河道的治理成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技术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以期为环境保护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过程,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的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污染物进行降解。
2. 无害化:生物修复过程中,污染物被降解为无害的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环境友好:生物修复技术不依赖大型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较小。
三、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1.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黑臭河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向河道中投加特定的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形成生物膜,附着在河道底泥和河岸植被上,长期发挥作用。
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吸收、富集、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功能。
在黑臭河道治理中,通过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浮游植物等,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同时,水生植物还能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3. 生物修复技术的组合应用在实际的黑臭河道治理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生物修复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投加微生物菌剂和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形成微生物-水生植物的复合修复系统。
这种组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黑臭河道治理的效果。
四、案例分析以某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为例,该河道采用生物修复技术进行治理。
《2024年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黑臭河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黑臭河道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二、生物修复技术概述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如微生物、植物等)及其代谢活动来修复被污染环境的技术。
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促进河道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分解有机物,降低河道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达到修复河道的目的。
此外,植物修复技术也是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和稳定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河道污染程度。
三、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1.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
在黑臭河道中,通过投放富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或利用生物反应器等技术手段,增加河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提高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
同时,利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如脱氮除磷菌、反硝化细菌等,降低河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浓度。
2.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种植具有吸收和稳定污染物能力的植物来降低河道污染程度。
例如,种植一些具有富集重金属能力的植物,如蕨类植物、水生植物等,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和稳定重金属等污染物。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根系分泌的酶等物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进一步降低河道中的污染物浓度。
3. 组合技术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相结合,形成组合技术应用。
通过组合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理效果。
例如,在河道中投放微生物菌剂的同时,种植一些具有吸收和稳定污染物能力的植物,以实现更好的治理效果。
四、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环保性、低成本、高效性等方面。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是指城市河道的水体出现黑色和臭味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水体中大量有机物的富集和腐败所致。
造成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生活和产业活动大量产生的污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城市河道中,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城市雨水排放也是导致黑臭水体的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和污水管网的老化,雨水在城市道路、建筑物上流动时会将大量的污物和有机物带到河道中,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污染。
城市垃圾的未处理和乱倒也是导致黑臭水体的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足和居民乱倒垃圾的行为,大量有机垃圾被倒入河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腐败。
为了解决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可以采用原位修复技术。
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现场进行治理和修复的技术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位修复技术:可以采用曝气技术。
通过在黑臭水体中添加氧气或曝气装置,增加水体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水体中的有机物快速分解,从而降低水体的黑臭程度。
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技术。
通过在水体中种植一些植物,如浮萍、苦草等,利用这些植物的吸收和生物降解能力,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改善水质。
政府也应加强对城市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垃圾处理的监督和教育,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解决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
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采用原位修复技术以及加强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地减轻和解决这一问题,为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城市黑臭水体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探讨
精确定位底 泥疏浚深度
缺点:对底栖生境产生负面影响、 治标不治本、二次污染、扰民等
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艺技术
微生物清淤
对表层有机污染淤泥进行清除, 恢复生态系统微生物种群。
选择合适 的复合DM微 生物和投加 方式
密切跟踪监 控清淤进程 与效果,及 时调整补充 微生物。
优点:治标治本、无二次污染、 不扰民等。缺点:清淤速度慢。
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程技术
截污控源
解决历史问题 及积累问题
雨污合流 改雨污分流
面源保洁 减少污染
海绵城市
管道收集
污染源 预处理
人工湿地 拦坝、围堰
缺点:难度大、成本高、扰民等
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程技术
人工清淤
对表层污染淤泥进行清除,同 时保护下层底泥不被破坏,有 利水生生物种群的恢复。
选取合理的生态疏 浚方式和设备:干 床清挖、船载抓斗 清挖和水力冲挖等 方式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标准
目前没有明 确的黑臭河 流评价体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V类:DO:2;高锰酸盐指数:15; COD:40 ;BOD:10; NH3-N:2.0; TP:0.4 IV类:DO:3;高锰酸盐指数:10; COD:30 ;BOD:6; NH3-N:1.5; TP:0.3
生态浮岛 人工湿地
缺点:改变生境、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入侵。
水生植物:沉水植物、 浮叶植物、漂浮植物 和挺水植物。水芹菜、 香蒲、水葫芦、大藻、 藻草和水葱等
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程技术
生物方法— 水生动物
利用水生动物吸收、消化、转化、 代谢、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染物。
投放食草性、 杂食性和食肉 性等鱼类
中微城市黑臭水体原位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流程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摘要】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修复。
本文从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了原位修复技术的可行性。
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有效的修复手段。
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物理修复技术利用过滤和氧化等方法净化水体,化学修复技术则通过添加试剂改善水质。
结论指出原位修复技术在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未来应加大对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其修复效果,为改善我国城市河道水体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体黑臭、成因分析、原位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污水排放、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投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水体的污染和黑臭现象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第一,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使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大量腐蚀性气体和臭味物质;第二,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的乱倒乱放,污染河道水体,形成有机物的堆积和腐烂,产生难闻的气味;气候变化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导致河道水体富氧条件不足,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硫化氢等臭味物质。
对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原位修复技术的探讨,能够为解决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1.2 研究意义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严重,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2024年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范文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黑臭河道问题在我国众多城市中愈发严重,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黑臭河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的健康与生态平衡。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生物修复技术逐渐被引入到黑臭河道的治理中。
本文将详细探讨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二、黑臭河道问题现状及危害黑臭河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的焦点之一。
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大量排放,河道水体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
黑臭河道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底泥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三、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如微生物、植物等)及其代谢活动来修复被污染环境的技术。
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原理实现:1. 微生物修复: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2. 植物修复:通过种植耐污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3. 生态修复:通过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高效的微生物菌剂,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
同时,利用生物膜反应器等技术,提高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代谢能力,加速污染物的降解。
2.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在河道岸边种植耐污植物,如芦苇、香蒲等,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降低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同时,植物还能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3. 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通过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如河岸线、河床等,增加河流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同时,引入水生植物、鱼类等生物群落,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的河流和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出现了黑臭现象。
黑臭河道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针对黑臭河道治理,生物修复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手段。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方法和生物资源,通过改变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使其逐步恢复到一定程度的技术。
其中包括水生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膜修复等多种修复手段。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因此在黑臭河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水生植物来改善水质和修复黑臭河道。
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废气和净化水质的能力。
例如,浮萍、箬竹等水生植物是一种具有吸附、吞噬等优良功能的混合修复植物。
通过合理配置这些水生植物,可以有效提高水体的氧含量、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改善水质,并最终消除黑臭问题。
其次,微生物修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黑臭河道治理中。
微生物在生物修复中起到了中心作用,可以降解河道中的有机物、净化水质。
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添加或增殖特定种类的微生物,将其作为种子菌、快速繁殖,以达到治理黑臭河道的目的。
例如,通过添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来改变水体中的氮循环过程,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
此外,生物膜修复技术也是黑臭河道治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粘附而形成的薄膜结构,具有较高的降解有机物能力和去除重金属的能力。
当河道中存在过多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时,可以通过引入生物膜修复技术,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去除重金属污染物,从而改善河道水质。
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解决黑臭河道问题,还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重建。
河道黑臭问题的产生,往往是与水体生态系统失衡有关,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恢复和重建水生生态系统,可以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质,培育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对于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臭河道底泥的原位覆盖修复技术
黑臭河道底泥的原位覆盖修复技术1 背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近年来我国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经常会有黑臭水体出现。
随着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底泥内源污染已成为改善黑臭水体水质的关键,直接影响河道治理效果。
河道底泥是水中各种污染物的主要聚集场所,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物质,特别是致病(癌)、破坏生态的持久性的难分解有机物、严重超标的重金属离子。
这些有害物质经过食物链的累积和扩大效应,将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关键也仍与底泥密切相关。
为例从根本上治理黑臭水体,必须控制河道底泥污染,防止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污染底泥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黑臭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按处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异位修复技术和原位修复技术。
异地处理技术(如疏浚底泥)应用较广,但存在工程量大、治理费用较高、处置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底泥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而底泥原位治理技术具有治理费用低,对河道水体二次污染和河道治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在国外原位覆盖技术治理黑臭河道已经运用得十分成熟,但在国内技术体系尚未完善,原位覆盖技术对于我国来说仍然为一项卡脖子的技术。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处理现状,本文将介绍国外最新的河道底泥原位覆盖技术,探讨新型原位覆盖材料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2 黑臭底泥危害分析黑臭底泥的污染状况通常分为重金属污染底泥、营养盐污染底泥和有机污染物底泥以及挥发性有毒气体等四类。
2.1 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底泥主要指底泥中含有常量重金属及微量重金属,常量重金属通常为铁和锰等; 微量重金属如汞、镉、铅、锌、铜、铬、镍等。
底泥中的重金属具有难降解性、生态毒性和可累积性质等特征。
进入水环境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吸附、离子交换、沉淀等作用迁移至河床表层底泥中。
河流底泥中有重金属与不同载体相结合,以多种形态存在,大致有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金属残片等。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城市化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河道的水体黑臭问题。
城市河道的水质受到了许多污染因素的影响,导致水体黑臭,从而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以及原位修复技术。
1.污水排放:城市河道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接或间接进入河道,其中富含大量的有机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河道后容易滋生藻类等有机生物,导致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强烈的异味。
2.垃圾堆放:城市居民和商业单位的垃圾经常被随意倾倒在河道周边的空地、草坪等地方,这些垃圾中的有机物质随着雨水流入河道,容易导致腐败分解,并释放出恶臭气味。
3.底泥积累:城市河道由于水流缓慢,泥沙等不易悬浮物质容易沉积在河底,残留物质经过多年的积累,产生臭味。
4.空气污染:城市河道周边周边的环境污染,如道路交通、工业废气排放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空气污染也会对河道水体质量产生影响,通过气水交换,加重了水体的异味等问题。
原位修复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关于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的原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态修复: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如植物吸收技术、菌根悬浮技术等,将自然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生态平衡,改善河道水质,减轻黑臭问题。
2.物理清淤:采用吸泥管等清淤设备进行物理清淤,去除底泥和积累的有机物等,有效减轻黑臭问题。
3.微生物修复:通过引入有机物分解菌、好氧菌等微生物,促进森林土壤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增殖和活动,进一步加速底泥的分解,降低水体环境中的有机物质浓度,达到黑臭水体的修复目的。
4.物化共修技术:采用物理处理、化学法和生物技术共同清除底泥和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综合净化水质的目的,如可能采取曝气、增氧等技术,使水体中有机物质被迅速加速分解。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的成因和修复技术有很多种,尤其是原位修复技术在黑臭水体的克服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黑臭水体治理有哪些新的技术路径
黑臭水体治理有哪些新的技术路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黑臭水体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路径来治理黑臭水体。
一、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原理的治理方法,旨在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和自净能力。
其中,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通过在水体中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菖蒲等,它们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和附着的场所,促进水体的净化。
此外,人工湿地技术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通过构建由土壤、沙石和水生植物组成的湿地床,让污水在流经湿地时得到净化。
湿地中的植物根系和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同时还能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
生态浮床技术则是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浮床上,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浮床上的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同时其根系还能分泌一些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进一步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在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
例如,投加高效降解菌可以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另外,生物膜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通过在水体中设置载体,如纤维束、塑料填料等,微生物会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能够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进行吸附、降解和转化等作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三、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疏浚和曝气增氧。
底泥是水体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通过底泥疏浚,可以将富含污染物的底泥清除,减少内源污染的释放,从而改善水体质量。
曝气增氧则是通过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氧气,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黑臭河道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黑臭河道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恶臭,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针对这一问题,生物修复技术应运而生,成为黑臭河道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黑臭河道问题的成因黑臭河道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城市排污量大、排污管网老化等问题导致了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引发河水富营养化并破坏河道生态平衡;其次,城市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的堆积和焚烧也导致了河道水质的恶化;再次,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对河道的影响不可忽视,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更是对河道水质产生了严重威胁。
二、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生物修复技术,又称生态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以活体或死体微生物、动植物、生物控制剂等为材料,通过调控河道的物理结构或修正废水的理化性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态工程修复等。
植物修复是通过选择适应该地水环境的水生植物,种植于黑臭河道,利用其吸收、解吸附和分解废水中污染物的特性,净化河水质量。
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恢复河水的生态平衡。
生态工程修复是利用生态工程手段,如建设湿地和人工渗滤池,为河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栖息地,促进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三、植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是黑臭河道治理中最常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植物修复中,居群很重要。
合理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栽培,形成植物生态群落,能够有效地吸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常见的水生植物包括秋茄、芦苇、菖蒲、莎草等,它们的发达根系可以吸附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净化河道环境。
除了植物的吸附能力外,植物修复还可以通过植物的生理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浅谈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浅谈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一、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和生物生态作用,对受到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黑臭水体底泥污染修复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等。
生物降解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或者利用植物吸收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技术。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微小生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以降解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在黑臭水体底泥污染修复中,利用高效生物菌种进行菌群调控,加速有机物质的降解,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降解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则是通过选择具有较强吸附、富集和耐污染能力的植物,如还原蓝藻、一枝黄花等,种植在底泥污染区域,利用植物对底泥污染进行吸收、富集和净化。
微生物修复技术则是通过引入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进行生物菌种的修复作用,加速底泥中有机物、重金属的降解和转化。
目前,国内外对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生物降解技术方面,许多生物降解剂已经被用于黑臭水体底泥污染修复中。
一些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如硝化细菌、硫酸还原菌、产气菌等,通过菌种培养、添加剂投放等方式,被应用于黑臭水体底泥的有机物降解。
植物修复技术方面,一些重金属富集型植物,如太湖藻、水蕨等,已经被用于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的修复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微生物修复技术方面,一些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如利用硫酸还原细菌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利用产气菌对底泥中的硫化物进行氧化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当前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生物修复技术需要较长的修复周期和较高的成本投入,不适用于一些急需治理的黑臭水体。
由于底泥污染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生物修复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难以对所有类型的黑臭水体底泥污染进行有效修复。
科技成果——滨海黑臭河道原位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滨海黑臭河道原位修复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适用范围海岸带水污染防治,滨海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或滨海城市水生态修复及水体景观构建。
成果简介该技术由土著微生物促生、底质改良、高效增氧除臭、曝气生物滤池、藻相改善、浮动式人工湿地、潮汐防控等技术单元构成,利用土著微生物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投放地质改良剂防治内源污染及底泥再悬浮,采用高效增氧除臭技术提高水体溶氧;采用改进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污染物,利用藻相改善技术调控水体感官,利用潮汐控制及生态浮床营造水体景观。
工艺流程针对重污染滨海河道,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河道水质原位修复:1、在修复河段设置格栅1与多道蓄水堤坝3;2、向裸露河床投放石灰与赤泥复合物,在河道蓄水堤坝3的出水坡面4上设置多级锥块8,用尼龙网盛装的直径为10cm的炉渣结块(由当地电厂锅炉废渣直接分选、分装)放置于上述多级锥块8的下方(采用人工翻转的方式进行反冲洗防治滤料堵塞与饱和);3、将堤坝3间蓄水后,在水面设置生态浮床7(主要为当地水生植物,香蒲、睡莲等),在水面布设人工生物膜6(采用厚度为2mm 的无纺布布条),安装增氧机9,视水质情况适度投放各类生化药剂(包括选育培养的微生物制剂);4、定期河面保洁,清理河面漂浮物;5、日常管理与维护。
工艺流程图(M:水流方向;1:格栅;2:闸门;3堤坝;4:坡面;5:滤料;6:工生物膜;7:生态浮床;8:多级锥块;9:增氧机)关键技术土著微生物促生、底质改良、高效增氧除臭、曝气生物滤池、藻相改善、浮动式人工湿地、潮汐防控。
适用于不同污染特征的滨海黑臭河道综合治理。
应用情况在山东潍坊昌邑堤河、烟台莱山逛荡河及烟台牟平鱼鸟河、烟台牟平沁水东河等进行了成功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烟台牟平鱼鸟河为当地典型重污染滨海河道,由于长期受纳沿岸各类排污,河道水体黑臭不堪。
而且,由于河水直接排入养马岛海域,造成河口及其相邻海域水质恶化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臭河涌原位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本文介绍的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治理河涌污染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417840A)。
专利发明者认为,黑臭河涌污染是我国城镇河网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有机污染物的排入和沉积造成河涌氧平衡体系失衡。
黑臭河涌的治理目前尚未有理想的方法,一般采用截污、清淤、驳岸、调水补水等市政工程手段进行整治,但由于种种原因,截污、清淤无法彻底进行,水质净化收效甚微。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曝气增氧为主导的采用生物修复技术(Bioreme-diation)治理黑臭河涌污染的方法,通过河道曝气增氧、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底泥生物修复和设置生物巢系统,控制和消除河涌外源和内源污染,净化河涌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消除黑臭的目的。
本法无须在河道中兴建构筑物或将河涌水引出河道外处理,也无须清疏河道底泥。
普遍适用于截污、清淤不彻底或一时无法截污、清淤的河涌,以及受潮汐影响流态变化复杂的河道进行原位治理。
本发明方法突出的优点是不必征地不必清淤,不产生二次污染。
由于避开了征地和淤泥处置的难题,大大降低了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见效快而效果好;治理后不影响河涌排水功能和自然净化功能,是解决城镇黑臭河涌污染问题的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好办法。
详细内容可参阅该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和城区人口的迅速增加,昔日作
为城市景观的河涌实际成了公共排污渠。
河涌黑臭是我国城市河网的普遍现象。
目前黑臭河涌污染主要采用截污、清淤、补水、调水等市政工程手段进行治理,但水质的净化未能跟上,以致一些虽经整治的河涌,水质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仍然发黑发臭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城镇投资环境。
河涌治理方法
河涌黑臭的根本原因是进入河涌的污染物量超过环境容量。
有机污染物的排入和沉积,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和底泥变为厌氧生境,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和臭味,造成河涌的黑臭。
治理河涌污染的关键在于截污、清淤和恢复河涌正常的生态平衡。
截污是切断河涌外源污染,清淤是消除河涌的内源污染。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时河涌整治采取市政工程措施,截污和清淤往往不可能彻底,甚至一时无法进行;补水、调水也仅仅是稀释水体和向其他河道转移污染,因而实际水质净化收效甚微。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采取原位治理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的方法,在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剂和增加供氧,改变水体特别是底泥和底部水层的厌氧生态环境,发挥好氧微生物迅速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消除河涌外源和内源污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河涌正常的生态平衡,从而消除河涌的黑臭。
原位治理生物修复技术要点
原位治理生物修复是在河涌水域范围内进行的,可以在全河涌或河涌的某一河段进行,无须在河道中修建构筑物或将河涌水引出河道外处理,也不必清挖底泥,不产生二次污染。
它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河道曝气
在治理河段中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曝气设施,对水体进行强化曝气增氧,保持水体好氧生态环境,促进水层的交换和物流转化,有效地去除水中污染物,为恢复河涌正常生态平衡创造有利条件。
河道曝气应采用充氧效率高而环境噪声小的曝气设备。
②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
在河段水体和主要排污口定时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宏大的初级生产力,配合曝气增氧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消减河涌纳污总量,保持水体正常生态平衡,确保治理效果。
复合微生物菌剂是以工业方法生产的含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组合,细菌数高达5×109~20×109个/g,在水中迅速繁殖形成优势菌群,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吸收水中营养物质。
细菌数高和价格低廉保证了微生物菌剂净化水质的作用。
复合微生物菌剂均为天然微生物,不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产物,不含致病菌,不会带来生物安全性问题。
③底泥生物修复
底泥污染物严重影响上覆水体水质。
针对底泥污染,在河涌全河
段投放由复合微生物菌剂、增氧剂、营养剂组成的生物修复剂,直接作用于底泥,改变底泥的厌氧生态环境为好氧生态环境,激活底泥微生物的生理活性,迅速降解底泥有机污染物和去除硫化物,根本消除河涌发黑发臭。
④装设生物巢系统
生物巢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之一。
按水域面积在河道中装设一定数量的生物巢,组成系统。
我们的生物巢由比表面积巨大的聚合物编织材料制作而成,比表面积可达200~300㎡/㎡,可吸附大量的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减少流失;同时还可以为鱼虾及其他许多水生生物物种提供有利的生长繁殖环境和栖息觅食场所,促进生物多元化。
通过生物链生物代谢活动,生物巢系统更好发挥水生生物对水质净化作用。
如在水质改善之后进一步在河涌放养鱼类和种植水生花卉,更可以美化景观增强生态修复的效果。
原位治理生物修复技术方法包括一整套完整的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实施过程将根据河涌污染状况、污染负荷和周围环境作出因地制宜的设计和调整。
从技术层面讲,向河道水体和底泥增加供氧解决氧平衡体系失衡问题和利用好氧微生物代谢活动降解有机污染物是本法的核心;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可操作性强,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不同于过往在河道中单独进行曝气和∕或底泥疏浚、底泥生物氧化,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主要利用扦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方法,如人湿地、生物浮岛、生态堤岸等技术方法,各项工程技术措施,可以控制,效果确
定和明显。
治理时间和预期效果
治理时间一般需用3~6个月。
预期效果:水体除臭一周即可见效果,一个月内河涌臭味基本消除,水体颜色渐转绿色,溶解氧提高,水中微生物由厌氧向好氧演替;两个月后河涌底泥逐渐由黑色变为灰黑色,然后又变为土褐色,厚度减少,矿化度提高;3~6个月整体达到消除黑臭的要求。
河水比治理前COD、BOD降低40%~50%,DO保持2mg/L以上,底泥总有机碳下降60%~70%,水中生物多样性增加,透明度增加,水体正常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治理费用
治理费用按每公里河道计算约200万~300万元。
治理后需继续维持适度的曝气和投加微生物菌剂,以保持河涌水质稳定。
后期维护费用包括运行和管理费用按每吨水计约为0.30~0.40元。
适应范围
如前所述,原位治理生物修复普遍适用于污染河道尤其是截污清淤不彻底或一时无法截污清淤的黑臭河涌的治理,也适用于受潮汐影响流态变化复杂污染物在河段来回摆荡的河道,以及湖泊、水库、水产养殖池等封闭和半封闭富营养水体的治理。
本法突出的优点是不必征地不必清淤,避开了征地和淤泥处置难
题,大大降低了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见效快而效果好。
治理过后的河涌,不影响原有防洪排洪功能和自然净化功能。
实际上本法与其它河涌污染治理方法互为补充,至少在建成区域集污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将河涌受纳的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前,不失为解决黑臭河涌污染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