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作文素材活学活用
小学生作文训练方法浅谈
作业… …”
“ 这 几 天 妈 妈 一 直唠 叨说 在 商场 里 看见 了一 件 条 绒 褂 子 .
很 中意。但是 , 当妈妈 看 了我 那篇《 你 最想拥有 什 么》 的作文 后. 却 对我说 : ‘ 京雨 , 妈妈这周 日带你去买 书吧 。“啊? ’ 我 又 诧异 又惊喜 , 一股暖流 涌上心 头. 虽然我认为那套 向往 已久 的 《 安徒 生童话故事 全集》 太贵 了, 但还是按 捺不住 想要 一套 的 欲望 . 跟 着妈妈走进 了书店 从 那天后再没听见妈妈唠 叨那件 夜 》 为题 , 写道 : 中 意 的褂 子 . 我 心 里很 是 愧 疚 … …” 大年三十 , 到 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 到处有人 们的欢声 笑 这篇描 写妈妈的文章很 生活化 .通过对妈妈这几天神 态 语 , 到处有 家家团 圆的情景 。更让人期待的是广场上 一年一度 的 变化 , 进 而体 现 母 亲 工作 很 辛苦 小作 者 对 妈 妈 的观 察很 细 的烟花晚会。晚上七点 多, 当地居 民都不约而 同地 . 一 窝蜂似 心 注 意到妈妈 的转 变, 从 想 买褂 子 到 给 他 买 书 . 既 包 含 了妈 的从四面八方直奔广场。人 们有的步行 , 有的骑 自 行车. 还有 妈 对他 的爱。 也寄托 了妈妈对他 的期望 。 母亲对孩子的爱总是 的大老远从 农村 打的奔赴广场。广场上人 山人 海。 人们都期盼 无私 的 , 而做 儿 女 的也 应 从 小 就 懂得 体 谅 大人 , 理 解 他 们 的 辛 着烟花晚会 的到 来。 人们 焦急 而又耐心地等待 着. 此刻的时间 劳, 他们的付 出. 他们 的幸福 以及他 们的期望 。通过对 亲人 的 似 乎 凝 固 了. 好慢 好 慢 … … 观察 . 也让少年 儿童学会承担责任 . 学会 宽容 。 学会感恩。 这一段描 写 , 既有排 比句的运用 , 也有关键词语 的使 用 。 认真指导学生观察事物, 时刻摄取来 自 生活的真实材料, 比如“ 直奔” 、 “ 人 山人 海” 等。 把居 民们 看烟花的急切心情表达 可以说 是写作成功的一 大要素 。这一方 法对 于写作之人都是 的 淋 漓尽 致 。 适 用的 , 但是 小学生需要 逐步引导 . 教师 毫无疑 问要担 当起这 综上所述 .运用 多种形式训练发展 学生的 多种思维能 力 个责任 , 让他们 对周 围的事物产生浓厚 的兴趣 , 形成 良好 的写 是提 高小学生作 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和 方法。小学阶段 . 重在培 作 习惯 , 就不会 出现无话可写 . 无以言之 的现 象了。 养 学生的 写作兴趣 , 打 下写作基础 , 不失时机 地激发 学生 的写 2 . 注意材料积累 作欲望 . 并开发他们的创新 能力和想 象力 写文章积 累素材 ,好 比盖房子 用好砖好 瓦好石块好木料 参考文献 : 等, 脑 中储 存的素材 多了, 写文章就可 自如地挑选运用。所 以. f 1 ] g F 湘子. “ 发现 作文” 的 目标是培养优 秀的人. 邓湘子答 材 料 的 积 累非 常 重要 《 中国新 闻出版报 》 记者孙卫卫 问. 2 0 0 8 . 方 面. 让学生准备 好一个笔记本 . 把平 日里读到 的好 文 『 2 1 开 国大典. 义务教 育课 程标 准 实验教科 书 ・ 语文 ・ 五年 章、 好段 落都抄在 上 面 , 经常 阅读 、 背诵 , 日久天 长 , 积 累得 多 级上册. 北京 : 人 民教 育 出版社 . 2 0 0 3 . 1 3 9 — 1 4 2 .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六单元同步作文《这儿真美》作文指导和例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作文《这儿真美》作文指导和例文寒来暑往,朝晖夕阴,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花开花落,鸟语虫鸣,都会引发我们的遐想。
大自然是美好的,愿我们用心去体味、去感受、去聆听。
体味一朵花开的高兴,感受一株小草的欣喜,聆听大自然的心跳……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美景再现于字里行间。
那么,怎么才能写好呢?01细致观察,捕捉“美”各地都有不同的地貌,不同的环境又有不同的特点,可写的景物实在太多了,花园、亭子、小河、雕塑、四季、校园的长廊……都是写作的范畴。
因此,在确定写什么时,必须用我们学会的观察方法对写作对象进行细致观察,这样才能发现并捕捉到美景。
微片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叶圣陶《荷花》)作者仔细观察,写出了形态各异的荷花,十分具体生动。
02抓住特点,描绘“美”怎样才能写好一处美景呢?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有的地方以花草取胜,有的地方以艺术作品闻名,还有的地方借建筑增光,所以就要仔细观察,抓住它们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
在围绕特点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联想,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比如拟人、比喻等,把景物写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微片段: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
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
(曹文轩《草房子》)这个片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气的干燥和炎热。
03情景交融,升华“美”写景时,我们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更真切,才更能吸引人。
比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
微片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写作学会记事设计说明此单元是七年级学生的第二次作文训练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通过分析《散步》,引导学生把握“写清楚”这一记事的基本要求;分析《秋天的怀念》,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蕴含情感的词句和细节描写来抒发个人情感。
这节写作训练课,意在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要记真事、抒真情,要在平淡而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美,用语言文字真实表达自我情感。
学习目标1.了解记叙文文体知识,把握把事情叙述清楚的记事原则。
2.学会并尝试在叙事中厘清思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结合此单元课文,把握把事情叙述清楚的记事原则。
2.引导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厘清思路,融入真情实感,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评价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以“学会记事”为要求的满分范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述。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是一项基本功,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
五、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的写作实践给予方向性指导,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适当点拨。
六、课堂小结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希望同学们掌握写作本领:学会记事,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让读者全面了解事情的脉络;更要学会传达真情,记录独特的内心感受,写出打动自己,也打动读者的好文章。
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根据课堂内容,进一步修改个人习作,打造升格作文。
2.发展型作业:坚持写日记一周,养成用日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良好习惯。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盘活经典素材,写出创新作文
不易 ,正 如许 多人对 勇于 批评 与 自我 批评之 事难 以做 到 。战胜 自 己实 质上是 一种 更大 的突破 。突
急 而后私 仇的 爱国 赤诚 。
— —
河 南鹿 邑一高考 生毛刘
6 哥抵制的不 2 是孔子, 而是孔子背 后的 孙子。
— ~
围绕 电影 《 子》 孔 一事 所 引发 的言 论
实可 为我 们 效 仿 。退 让 的背 后 , 是 虚怀若 谷; 退让 的背后 , 忍者 是
之 慧; 让 的背后 , 以先 国家之 退 是
自己则更难 ,战胜 自己也就 战胜 了最 大 的敌 人 。的确 。战胜 自己
挖掘 其本 质 内涵 ,多角度 发散 思
维, 对材 料灵 活把握 , 别证 明 了 分 不 同的观 点 ,彰显 了作 者文章 的 文采 ,同时显 示 了作者 的深 厚文
学 功底 , 谓 是一 举 多得 。 见 , 可 可 考 生寻 找作 文素 材 , 一 定非 得 不
到课外 寻 找, 课本 中的例子 、 典 经
一
》 — 半命 题 型 作文 : —
他 们 纵 身一跃 , 出 了人生 划
最 壮丽 的弧线 , 们奋力 一举 , 他 绽
故事 、 言佳句就 可 以运用 , 名 既显
字斟 句 酌 字 文"
“
一
◆ 廖 云 新
再 比如 高 中语 文 课本 在 《 报 任 安 书》 节 选 片 断 中 的 经 典 语 段 : 盖 文王 拘 而演 《 易》 仲 尼 “ 周 ;
厄 而 作 《 秋》 屈 原放 逐 , 赋 春 ; 乃
《 骚》 左 丘 失 明 , 有 《 离 ; 厥 国语》 ; 孙 子膑 脚 , 兵 法 》 列 ; 韦 迁 《 修 不 蜀, 世传 《 吕览》 韩 非 囚秦 , 说 ; 《 难 》 孤愤 》 《 三 百 篇 , 抵 圣 《 ; 诗》 大 贤 发 愤之 所 为 作也 。 ”我 们 考 生 就 可 以从 以下 三个 角 度来 运 用 。 1 面对 挫 折 , . 勇往 直 前 。2 逆 境 . 成才, 不言弃。3 永 .持之 以恒 ,
写语文学习活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作文
写语文学习活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写语文学习活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语文学习活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作文。
老实说,一开始我还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学过的语文课活动太多了,每一次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仔细回想之后,我决定写写我们班去年参加的一次朗诵比赛的经历。
那次比赛是在去年的秋季,学校组织了一个全校性的诗歌朗诵大赛。
老师在课上通知我们这个消息时,全班同学都激动不已。
毕竟,我们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参加这种比赛活动了。
大家都期待着能代表班级参赛,争取荣誉。
老师说,参加比赛的诗歌必须从古诗词中选择。
这可难住我们这些小朋友了。
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都很有限,怎么选?幸好老师给了我们一些指导意见,比如要选择朗朗上口、表达生动有趣的作品。
接下来就是艰难的选诗过程了。
我翻遍了课本,又查阅了不少资料,最后选定了一首我很喜欢的小令《杂诗》。
这首诗写景抒情,朗朗上口,正合我意。
然后就是绞尽脑汁地背诵、理解、朗读训练了。
比赛的那天,我紧张极了。
不过一上场,看到那么多观众和评委,我的紧张感顿时就消失了。
我全神贯注地朗诵起来,努力表现出诗句的神韵和意境。
一口气诵完后,我长出了一口气,被自己的表现深深打动了。
虽然最终我没有拿到奖项,但是参加这次比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从选诗、背诵到朗诵,这整个过程都让我对古诗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
我意识到,学习语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领会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参加比赛之后,我开始自发地多阅读一些名家名作,发现它们用精炼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意蕴。
读到好的作品,我的内心总是会激动不已。
这种体验实在太棒了!总之,那次朗诵比赛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语文学习乐园的大门。
从那以后,我越发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
我明白,语文不仅能训练我们的表达能力,更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这门宝贵的学问定会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启迪。
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素材,丰富作文内容
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素材,丰富作文内容作者:余贵玲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34期写好作文,立意构思固然重要,丰富的材料也必不可少。
没有材料,就像一个人,只有骨骼而无血肉;就像厨师光有高超的技艺而无下锅的原料;就像开拓好了的沟渠而无清水的流淌。
只有大量积累作文素材,才有源头活水,那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这活水就会让作文丰满起来。
一、课本是不可忽略的资源宝库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所收名篇佳作上百篇,思想之精深,材料之广博,实在可以供我们作文时选用。
如《曹刿论战》可论证知己知彼,审时度势,一鼓作气取胜等方向的观点;《西门豹治邺》可论证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观点;《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论证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观点;庄子《庖丁解牛》可论证掌握规律,迎刃解难等观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可论证改过从善,团结保国,大智大勇等观点;毛遂自荐可论证敢于挺身而出,为国排忧等观点;王安石游褒禅山可论证敢于攀登,勇敢探索,无限风光在险峰等观点。
要使课文中的人与事,为我们的作文所用,关键在于一个“熟”字,熟了,写作时材料自然流露笔端。
另一方面,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及美术,信息技术等语文课本之外的科目,也应活学活用于作文。
例如化学中的石墨与金刚石的比较,可用于如何顶住压力,成就美好人生的论述;生物中制作果酒应控制温度的现象,可用于证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话题等等。
二、从新闻媒介和影视作品中积累《新闻周刊》、《新闻一加一》、《焦点访谈》等新闻类节目;《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类节目;《无问西东》、《流浪地球》、《绿皮书》等影视作品,都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窗口。
平时养成多听,多看,多记的习惯,作文时就能接通材料的活水之源,使事例的清流汩汩而来。
影视剧的故事深入人心,艺术形象令人难忘,平时积累起来,作为作文素材,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述课本素材的运用
众所周知,语文文本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主要的途径。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经常听到某某的作文对教材活学活用,得了满分。
但是在实际写作时,很大部分的学生总是苦于无从下笔,写出的作文毫无特色。
究其原因,是对教材的不熟悉,教材的积累太少,无法对素材灵活应用,进而导致在写作时思维被固化,按照素材“比葫芦画瓢”。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立足课本,用好课本呢?其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挖掘课本素材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我国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其教学结果并不理想,和阅读等其他教学相比,写作教学并不受到学生的欢迎,甚至不少学生讨厌写作,面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反思问题出在哪里,要边教学边探究,边教学边研究,探究学生抵触写作的主要问题,研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相关认识,同时通过在学生中的相关调查,得出的结论主要还是学生在作文时缺少运用的素材,也就是说学生平时的素材积累不够。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三个学期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
学生写作无法提升最根本原因无非是对素材积累得不够,在进行写作时苦思冥想咬破笔杆肚子里实在没货。
为了解决肚子没货问题,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学生教材的学习,还要加强学生对课外读物的摘录和阅读,两个方法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积累大量的素材。
但是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将课本写作素材的挖掘放在第一位,课外读物的积累则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
这是针对应试考场作文素材危机提出来的。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
教材选取的都是相对比较经典的文章,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如果学生能够把这些作品都装在肚子里,化为自己写作的素材,那么这位学生应对考场作文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我们发现,就是这么经典的文章,老师们分析得那么的精彩和透彻,学生们却要么听了忘了,要么在要求背诵的逼迫下会背了,但是在作文里几乎没有出现这些经典文章的影子。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袁隆平
经典名言
• 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 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的体会是八个字:知识、 汗水、灵感、机遇。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 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 而奋斗。
经典名言
• 我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农 业,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
• 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 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 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接受经验教训,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 研究。
• 从袁隆平的人生经历来看,我们能够捕捉到哪些关键词?
• 1.不忘初心 • 2.合作共赢 • 3.勇于创新 • 4.脚踏实地 • 5.热爱学习 • 6.无私奉献 • 7.名垂青史 • 8.追求真理 • 9.学以致用 • 10.淡泊名利 • 11.不负韶华 • 12.锲而不舍 • 13.才华横溢
• 袁隆平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他带着梦的“种 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 后来人。
人物成就
•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 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 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 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人物简介
•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 月22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
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 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 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 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 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 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 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 稻之父”。
【名师辅导】高考语文复习作文轻松突破:用课本佳句素材写作文(23张ppt)
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可以不满,可以埋怨,可
以哀叹,但却断不能失去了“欲上长城,将登太
这段文字巧妙地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和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 发弄扁舟”等诗句巧妙改写,彰显了独特的文化 韵味。 套用佳语,篇章显神奇。例如: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 天遇到了浓阴,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 灵泛起轻爽的凉风。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 船遇到了航标灯,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 旅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 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不在三 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我与故事》(高考满分作文)
用法一 清水出芙蓉——恰当引用
清代袁枚说:“一切诗总须立在纸上,不可字 卧纸上。”我们引用的文字,必须是恰到好处的 “活”字,不能是“死”字。所以,我们在写文 章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精心挑选。例如: 为了社会的安定,中国驻伊拉克外交官孙必干 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为了达成安定 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 旋于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趋之。”
第4节 用课本佳句素材写作文
课本好词佳句素材,只要同学们平时注重积累, 就能很轻松地掌握运用。这类素材,一是取材于 课本,不必在课外再花时间去记忆,只要上课专 心,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有老师讲解, 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只要我们会迁移运用,就可 以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因此,使用课本好词 佳句素材,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一 直是我们作文指导的理念。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 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是不是让我们记 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呢?这样的文章让我们觉得趣味横生,叹 服作者的随机应变之机能。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作文(共24篇)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作文(共2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作文(共24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作文第1篇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我们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巧用课本素材 作文别有洞天
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分析运用课本素材的能力,并感受、把握课本素材的中心,使之应用恰当。
2、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以达到分析表述课本素材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活学活用课本素材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让课本素材在学生的作文中发挥它的优势,从而使作文的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设计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来衡量作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生活、师生与课本之间进行多维立体性交流与对话、听说读写思的一段生命历程。
作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汇点上。
这就是我设计本课题教学的基本理念.一提起写作文,大多数学生总会感叹:“写作文难,写作文难,提起写作文心里就烦。
”其实这是一种畏难情绪在作怪。
写作文真的那么难吗?事实并非如此。
学习要靠积累,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学习语文同样也重在积累,字要积累,词要积累,句要积累,写作文的素材更要积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写作文自然也是如此,有了充足的素材,再加上一些联缀成文的功夫,何愁写不出一篇优秀的文章?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们感叹作文难写,往往就是手头缺少素材,在写作中常常苦于有教材却不会运用,不擅对课本里的素材进行叙述、分析、说理,使其为所要表述的文章中心服务。
因此,应指导他们在作文训练中活学活用课文素材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实录)】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教师稍作点评:前一首词是词人在少女时期写的,因而格调欢快明朗;与此不同的第二首词是在南渡之后写的,在“卷帘人”丝毫没有感知的景物的细微变化中,倾注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无限情意,实际上,这首词还隐约的表现了她的相思离别之情,“浓睡不消残酒”、“应是绿肥红瘦”等句都富有暗示性,正如黄了翁在“蓼园词选”称的“短袖中藏无限曲折”。
要活学活用作文
要活学活用作文
今天语文课,老师讲了“活学活用”这个词,说学习知识不能只背公式,要像小树一样,把知识深深地扎根在脑袋里,然后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脑海里浮现了家里那盆小绿萝,它从一个小小的嫩芽,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渐渐地长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触着天花板,还从花盆里探出脑袋,像是在好奇地观察着世界。
老师还讲了《水滴石穿》的故事,说水滴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滴穿坚硬的石头。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学骑单车的时候,也差点彻底放弃了。
摔倒、从地上爬起来、再摔倒……但我一直没有完全放弃,最终学
会了。
我突然觉得,“活学活用”就像积木一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学习知识也一样,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知识组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
我以后要像小绿萝一样,努力学习,让知识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我也要像水滴一样,坚持不懈,用知识去克服困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活学活用,灵活创新——谈如何突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瓶颈
习惯 的 梯 度 训 练 0 写 作 所 涉 及 的 内容 往 往 会 因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及 认 识 水 平 的 提 高 而 有 所 提 高 …。然 而 , 在 进 行 具 体 的作 文 教学时 , 通 常 情 况 下 要 以考 试 为 核 心 内容 进 行 作 文 . 按 照 历 年 中 考 的 题 目安 排 学 生 进 行 作 文 模 拟 训 练 。通 过 此 种 模 式 的 作 文模 拟 训练 的 开 展 ,教 学 工 作 者 并 不 能 清 楚 地 知 晓 作 文 教 学 的 重点 和层 次 , 因此 , 不 能 有 效 培 养 学 生 的逻 辑 思 维 能 力 和 确 保 循序 渐进 及 严 密有 序 的梯 度 。
的一 个 环 节 。 2 . 初 中语 文 作 文 教 学 存 在 的 问 题 2 . 1 过 于 追 求 功 利
绝 大 部 分 家 长 和 教 学 工 作 者 都 以学 生 成 绩 的好 坏衡 量 其 优异与否 , 这 从 某 些 方 面来 讲是 有 失 科 学 的 。 初 中 生 中 广 泛 开 展 的作 文 教 学 由于 其 独 特 的 性 质 ,在 开 展 教 学 活 动 的过 程 中 往 往 不 会 较 为 迅 速 地 收 到效 果 。 导 致 一 部 分 学 生走 捷 径 . 通 过 作 文 选 及 作 文 大 全 寻 找 合 适 的 素 材 ,写 出 来 的 文 章 大 多 是 东 拼西凑 的 , 抄 袭现象严重 , 并 且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不 能 贴 近 生 活 因此 , 不 能有 效地 表 达 自己 的真 实 想 法 和 情 感 。 更 有 甚者 会 鼓 励学生多接触并背诵范文 , 引 用 范 文 的模 式 . 进 而 导 致 水 平 较 低 的 文 章 频 繁 出现 。
灯火阑珊处,寻你千百度——浅谈如何化用课市素材写好作文
读 的底 蕴 。
用课本 中的历史人物作文
高考 作文评 分标准 中有 一项要求 :材料丰 富 。对材料 的选 择是做 到材料 丰 富的先决条 件之一 。但是 并不是材料 越 多越好 ,而 是越典 型越 好 ,并且材料 运用上 不能雷 同, 所 以写 作时要注 意选择 古今 中外 不 同角度 的材 料 ,这样 不 仅可 以避 免雷 同 ,还可 以使文章 材料 丰富 。从 幼儿 园到高 中 ,说 短不短 的十几年 学习生 涯里 ,学生或 多或少都接 触 过一些 历史 人物 ,其 中就有 我们大家 耳熟 能详的李 白、王 勃等人 。例 :初唐 四杰之一 的王勃 ,他 的一生也算得 上是 “时运 不济 ,命运 多舛 ”。然 而 ,当不如 意事降 临到他 的 头上 时 ,他 却能够达 人知命 ,笑对 人生 。所以在写作 时做 到有针 对性 的选用 材料再辅 助 以适 当 的方 法即使 是这些众 所周知的人物,我们也可以写出新意来 。
的 角 度 也 有 差 异 , 因 此 , 同 一 则 材 料 往 往 可 以从 中 挖 掘 出 几 个 不 同 的 观 点 。 而 本 文 就 就 如 何 把 课 本 素 材 积 累 与 作 文
子 ,是最 为生动 的教科 书 ,能启 人智慧 、引人深 思 。走进 这面 镜 子 ,你 会发 现 人 性 的善 恶美 丑 ,世 事 的崎 岖 与坦
不知 ,最好 的 、最经典 的素材一直 都在我们 身边 。所 以,
我们要 改变 对语文 课本 的看法 ,重现 审视 并挖掘课 本 中的 资源 为我们作文用 。
在作文 的过程 中,我们不必 再舍本求末 ,抱着满 分作 文 临时抱佛脚 ,从语 文课本 中就可 以找 出数不 尽
教材内容的作文素材化处理
无 以成江海 ” 。
座材料仓库 ,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
人以启发和激励。这些素材经过加
学生能在考场作文中活学活用 他们思想光彩的文字 、诗词,自然 术创造等方面的精华,其中涉及到 教材中的素材,往往会取悦阅卷老 就成 了我们搜 集素材的范围 。例 师,赢得优势分数。翻检学生使用 如, 《 论语》选篇一直是中学语文 过的各科教材,其中丰富的名人哲 不可更改的经典,初中、高中阶段 理名言,浩如炯海的诗词佳句,俯 都要学习,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精神
品人物的闪光思想和人生感悟 ,进 尼厄而作 《 春秋》;屈原放逐 ,乃 行整理归纳 ,转化为作文的素材 , 运用到作文中去 ,可以显示阅读与 写作有效结合的巨大魅力。
之所劫 !
他们 的思想灵魂 、文化成果 、
人生史事都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
神财富和生活思考。课本上反映的 历史上每一次改革 、重 大政治事
尽风流无数 ,赤壁 江边 ,临风而 立 ,一立就是千 年 ,转过烟云之
身,你依然是遨游的飞仙。
以作品人物的形象感染人心者
如:
件、科学发明、技术革命等都凝聚 了许多人的奉献和牺牲 ,都伴随着
通过多年来教育教学实践的运
用和思考,笔者 以为教材内容的素
材化处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 手 ,下点力气 ,花点功夫。
一 .
二. 通过课本人物故事 、历史
代表的儒家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事件的主题多角度筛选 ,把它作为 素材恰当地转化为作文题材 ,使作
高中语文教材活学活用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活学活用摘要:引导学生从所学教材中获取并筛选出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整理,转化为写作素材,尤为重要。
从善于发现;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创设情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转化为写作素材。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积累;转化;素材作文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大,作为高中的一线语文老师,每年都会花费很大力气去指导学生写作。
从近两年的命题看,“新材料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但“新命题作文”的训练也不能放松。
无论是新材料还是新命题作文,议论文的文体仍然会受到阅卷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但许多学生在每次考试前,都会向老师要作文素材,自己不去发现和积累,大大忽视了我们的语文课本所呈现出的优秀资源。
一、善于发现,从课本的文章中提炼观点,分条列举,对应相关的话题,把文章转化为素材,成为议论文的论据河南省高中使用的语文课本是人教版的教材,书中选取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只是学生未能发现或是不会提炼,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都有不少取材于课文的优秀篇章,仅以最近几年高考为例来说明,比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引用了荀子《劝学》的名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展示了其对课内素材活学活用的能力,值得称道。
高中生在高考作文中涉及课内名家名篇,再现名家名篇的意境,让其成为观点的有力例证,会为作文增加亮点。
二、拓展延伸,从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增加有效信息量,使从教材中转化的素材更具说服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教科书中文本的对比拓展与延伸新课改中必修选修的课本都是按单元进行编排的,在不同的课本中会选取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这时我们就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增加有效信息量。
例如,在引用陶渊明的例子时,可以把必修一第二单元中《归园田居》(其一)和必修五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结合起来,不仅能丰富人物形象,更能品味出陶渊明的志趣与追求。
咬定青山不放松,学以致用——活用课本中的材料作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学以致用——活用课本中的材料作文
葛文艺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作文素材,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并在作文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教材学习的同时,积累充分的写作材料,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葛文艺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活用课本激发兴趣提升效率——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史料阅读为例[J], 申屠爱明
2.学以致用点石成金——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积累 [J], 周翠芳
3.以课本中的材料来简说材料作文的写作 [J], 王霜杰
4.就地取材,学以致用--议论文写作中对课本素材的运用 [J], 谢凤英
5.活学活用——开发课本中的写作资源 [J], 李馥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3作文素材整理汇总必修一第1节(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最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执着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2)真爱与感恩——《大堰河——我的保姆》看似平淡的场景,却饱含了作者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
是的,生活因有真爱而美好,因为美好而感恩。
“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我们应该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反对者、感恩陌生人,感恩集体、感恩国家、感恩人类、感恩自然,感恩挫折、感恩磨难、感恩逆境、感恩失败。
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忘恩原自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3)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
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
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
(4)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后人。
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
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也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人生境界。
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学识与胸怀;读书与爱国;学识的魅力;谈自身修养。
(5)忘记与铭记——《短新闻两篇》随着不列颠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个国度也同样上演着。
纳粹在西欧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惨剧。
走进奥斯维辛,我们会用明亮的双眸审视纳粹德国的“杰作”,用善感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
历史告诉我们:该忘记的一定要忘记,不该忘记的要铭记在心。
(6)弱势与强暴——《包身工》60年前,在上海,有一群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上海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与屈辱。
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
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工人。
生活总是这样,总有一些污秽妨碍我们对鲜花的赞美。
大家不必灰心失望,只要正义在我心,生活将永远阳光灿烂。
(7)逆境中的坚持——《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
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亦可从“人生的智慧”角度运用此素材:有智慧的人,是成功的人。
他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矛盾,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
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
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各自还只有一个苹果。
你给我一个智慧,我给你一个智慧,我们彼此就赢得了双倍的智慧。
班固曰:“智者,智也。
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者也。
”意思是所谓智慧就是知道一切,对听到的事有独到见解,能从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
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变成愚诈。
”意思是说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
因为有了智慧没有翅膀的人类飞得更高。
(8)忠义的力量——《荆轲刺秦王》何谓忠义?忠就是对自己上级的真诚,忠心就是对自己的主子忠心。
古代比如对皇帝是叫忠心,因为皇帝是天下共主。
现在比如说对国家、对自己公司都叫忠心。
岳飞的“还我山河”是一种忠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忠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是一种忠义。
陆游说:“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忠义”是个好东西,也脆弱于它是个好东西——它像凯歌一样振奋人心,可以激发出人心底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抗击一切东西。
所以这最单纯、最原始、最“直”的忠义如果遇到迂回的利用就是残忍,就是消亡……亦可从“义”“勇”“责任”等角度运用此素材:“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这则素材可用于“生命的价值”“正义”“勇气”“顺应潮流”“责任”等相关的作文中,由于材料感情强烈,运用时既可正面赞颂荆轲的“义”“勇”,也可以论证人应顺应历史的潮流,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等。
(9)性格的重要性——《鸿门宴》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
”何为性格?它是指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形成人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命运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刘邦、项羽的两种极端性格,决定了成功和悲惨的两种不同命运。
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由于铁骨秉直而落了冤死的结局时,又有多少丧失骨格的人曲意奉迎而鸡犬升天!历史给了“性格决定命运”以最好的诠释。
命运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改造我们的性格就是改造命运。
人类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都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传说是虚幻的,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生活需要切实的努力。
必修二第1节(1)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
人们感到苦闷,是由于自我被压抑。
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
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
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2)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
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
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
享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
一片落叶,一丝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的美好。
(3)优美与诗意——《囚绿记》“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
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
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都可以是优美的。
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4)跨越与提高——《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胡适先生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跨越与提高。
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那一刻起,上天注定我们一生坎坎坷坷,有一条曲折漫长的成长之路。
而我们,注定要微笑地面对那一次次的考验,选择逃避,便是死路一条。
跨越门槛,一次的失足,两次的绊倒,三次的望而却步,我们在成功面前徘徊,在黑暗中摸索着通往成功的大门。
终于,我们走了进去,回头望望,跨越门槛之路只有一步之遥。
那一步,叫做勇气。
(5)梦想与追求——《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用他的人格,用他的精神,用他的生命,在感召和激励着众多的黑人兄弟去为自由、公正、平等而战。
他的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教师。
他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样去爱、同情和理解他人;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果敢、坚强、率直和坦诚。
但他在黑人区生活,也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
穿越岁月的仰望,铭记为那些为信仰、自由而战的勇士。
从酋长之子到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抗争与宽容。
他的精神在不断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奋勇拼搏。
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一编必修二第2节(1)坚贞与反抗——《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并序)》《诗经·氓》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
她对“二三其德”的男子的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
应是人性纯美的最早体现。
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归,猛然顿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材自然与人生生意志与目标;治学态度;人生感悟.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2)追求与坚守——《离骚》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馋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
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3)追求与本真——《短歌行》短歌不短,意蕴深长。
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