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合集下载

基于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探析姜树民教授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

基于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探析姜树民教授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

第23卷第2期2021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3 N o. 2Feb., 2021D()I: 10.13194/j.iss n.1673-842x.2021.02.012基于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探析姜树民教授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孙明祎,姜树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和核心3《黄帝内经》三阴三阳、阴阳开阖枢、标本中气等理论 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恩师姜树民教授从医数十栽,尤擅长诊治脾胃病,遣方用药独到,疗效显 著有幸侍诊左右,试用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理论解析老师的学术思想,并对其诊治脾胃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略有 心得,以飨同道,关键词:三阴三阳;六经辨证;脾胃病;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1) 02-0048-05Analysis of Professor JIANG Shumin's Academic Thought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Meridians ( Three Yin Meridians and Three Yang Meridians )and Summarizing ExperienceSUN M ingyi, JIA N G Shumin(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 eflirine, Shenyang 100032,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 three Yin meridians and three Yang meridians ) is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syndrome differerntial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heories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opening and closing p i v o t a n d^principal—subordinate middle Qi,T put forward in In n e r ca n o n o f H u a n g d i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 three yin meridians and three yang meridians ). My mentor, professor JIA N G Shum in, has been a doctor for decades, who is especially good at diagnosis anfl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has unique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and ha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I had the honor lo acrompany my teacher on the visit. Now I try to analyze the teacher's academic thoughts by using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three Yin meridians and three Yang meridians ), and summarize hi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 h diseases. Now, I'd like to state some of my experience here for the benefit of my colleagues.K eywords:three Yin meridians and three Yang meridian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meridians; spleen anrl stomach diseases; academic thought中医学将疾病分属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 阳、太阴、少阴、厥阴)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习称“六 经辨证”[11。

膏滋方理论考源_顾植山

膏滋方理论考源_顾植山

肾命的药物 , 将有利于肾的藏精功能 , 加强命门的 元精 储备 , 提升来年春天新一轮的生发机能 水生
木。 俗谚 “冬令进补 , 来春打虎 ” , 增强身体的免
疫力 “ 藏于精者 , 春不病温 ” 。因此 , 冬季是服用
膏滋药的最佳时期 。
冬令进补为什么选择膏剂 《 说文 · 肉部 》“ 膏,
以后肺气失降 , 内火偏盛的一些患者 中提倡先期服 降气润燥的秋膏 , 收到 了较好效果 。 秋膏与冬膏 目
“ 膏 ” 字从 “肉 ”, 本义指动物的脂肪 , 后泛指
浓稠的膏状物 。 在中药制剂中 , 将中药材加工制成 为像动物 的油 脂一样细腻稠厚的半流体状物称 为 “ 膏剂 ”。 膏剂本身是 中药制剂的一种 , 与丸 、 散、 丹、 锭等其他剂型一样 , 仅仅表达制剂的一种形态而 已 。 某些介绍膏方的文章和著作把膏滋方的源头追
后的江浙一带流
行 这要 联 系到
南面而立 ,
前 日广 明 , 后 日太 冲

三 阴三 阳开 阖枢 图
夏 月 乙
太 冲之 地 ,
名 日少 阴
少 阴之 上 ,
刀 洲 口 ﹁ ` ,``
明末清初在江浙 一带兴起的命门 学说及其流派 。
明清命门学 说的思想源头是
名 阳
日 太 … …广
明之下 , 名 日太阴
日 明
类的黄芬 、 黄连等 , 攻下类的大黄 、 芒硝等 , 消导 类的山植 、 莱服子等 , 理血类的蒲黄 、 五灵脂等前 人传统一般不入膏方 。 冬令进补的思想依据的是 “ 冬藏精 ” 和 “ 秋冬
养 阴 ” 的理论 , “ 藏 ” 是状态 , 养是调养 , 不等于单
中蕴含的这一思想 , 开创了命门学说的新境界 。

顾植山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顾植山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顾植山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不寐验案举隅叶新翠;李宏【摘要】《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顾植山教授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不寐治疗,疗效甚佳。

文中列举防风通圣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3则以佐证。

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使阴阳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Suweno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Separation and Reunion says that“Three Yang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Tai Yang is open, Yang Ming is close, Shao Yang is axis and so on; Three Yin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Tai Yin is open, Jue Yin is close, Shao Yang is axis”.Professor Gu Zhishan used the theory of three yin-three yang’ s role in“opening, closing and pivot” to guide to treat insomnia, and has obtained good effect.The article list 3 cases of Fangfeng Tongsheng powder,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and Wumei pill, Xuefu Zhuyu deoction for treating insomnia of proof.We used Fangfeng Tongsheng powder to relieve exterior syndrome which can smoothen weixing, open the Taiyang, and clear the down Yangming, then close the Yangming, so the insomnia can be solved for one case.For the second case, we used 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to pivot Shaoyang, Taiyin, to make Taiyin“Jizhuan”.Then we used Wumei pill to adjust Jueyin helm, tomake the yin and yang associ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insomnia can be solved.For the third case, we used Xuefu Zhuyu deoction to regulate Shaoyang, Shaoyin helm, to make yin, yang opening and closing in an appropriate way, yang enters yin, so the patient can sleep, yin out of yang, he will be awake.【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19【总页数】3页(P2873-2875)【关键词】顾植山;开阖枢;不寐;验案【作者】叶新翠;李宏【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芝罘医院中医科烟台 264000;山东省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青州 262500【正文语种】中文顾植山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十二五”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

试论《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之开合枢

试论《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之开合枢

study[J].BMC Infect Dis,2010,10:318.[6]吴建军,曾清,温广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2):116-117.[7]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8]张琳萄,夏雪山,郑永唐.AIDS 猕猴模型的肠道病理学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5,28(3):265-276.[9]王丽芳,张宇,邓晖,等.滤泡辅助性T 细胞的多发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9):1400-1404.[10]CORPUZ T M,VAZQUEZ-LOMBARDI R,LUONG J K,et al.IL-2shapes the survival and plasticity of IL-17-produ-cing γδT cells[J].J Immunol,2017,199(7):2366-2376.[11]刘婷婷.607例经采供血传播HIV /AIDS 感染者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12]王阶,林洪生,李勇,等.免疫2号方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临床症状㊁体征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2,53(11):923-926.[13]黄冠,徐立然,郑志攀,等.试论 治脾以安五脏 理论在艾滋病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774-1776.[14]郑海涛,范奕熳,袁海霞,等.基于中医 肺与大肠相表里 理论的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5):1170-1172.[15]郑秀丽,王玉刚,符雪松,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口-盲肠传递时间的关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819-820.[16]SMITH P M,HOWITT M R,PANIKOV N,et al.The micro-bial metabolites,short-chain fatty acids,regulate colonic Treg cell homeostasis[J].Science,2013,341(6145):569-573.[17]冯文林,伍海涛.从肠道菌群探讨多种疾病从脾论治的机理[J].吉林中医药,2018,38(10):1124-1127.[18]NAPIER K J,SCHEERER M,MISRA S.Esophageal canc-er:A Review of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staging workup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J].World J Gastrointest Oncol,2014,6(5):112-120.[19]PEDROZA-GONZALEZ A,VERHOEF C,IJZERMANS JN,et al.Activated tumor-infiltrating CD4+regulatory T cells re-strain antitumor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r meta-static liver cancer[J].Hepatology,2013,57(1):183-194.[20]吴鸿,高水波.张仲景 治未病 思想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5):468-469.∗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7ZX10205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0428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50700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地业务专项课题(JDZX2015161);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4ZY0100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JDZX2015163)收稿日期:2019-01-21;修回日期:2020-09-22(编辑㊀马㊀虹)文章编号:1001-6910(2021)01-0003-03㊃学术探讨㊃试论‘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之开合枢徐㊀鹏1,孟虎彪2(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摘要㊀ 三阴三阳开阖枢 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主要分歧源于‘素问㊃阴阳离合论“与‘灵枢㊃根结“两篇中对于太阳㊁太阴在 开 和 关 两方面历代医家的认识或以前篇为主,或以后篇为尊,观点不一,均未结合‘内经“全文及从两篇内容的角度进行考量和分析㊂从‘内经“原文出发,首先通过对比的方法将两篇内容中有关 开 阖 枢 的文字进行简化整理,指明两篇原文中的不同所在;而后旁征博引,陈列具有代表性认识的部分医家学术观点,在先贤的基础上,从太阴㊁太阳的生理功能㊁病理表现等方面入手探讨分歧所在;最后,以‘内经“主体成书时代的文学特色及‘内经“对中医发展的意义这一角度为切入点,探讨了战国时期盛行的 赋㊁比㊁兴 写作手法在这两篇文章中的运用,阐释 开阖枢 的具体意义㊂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3点结论:①‘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考量的是正常外界环境和谐状态下,人自身是一个完整机体;‘灵枢㊃根结“考量的为非正常外界环境状态下,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㊂②历代医家考量角度不同,因此对 三阴三阳开阖枢 的结论亦不相同㊂③ 三阴 三阳 开以敷布水谷精微与气机,关以抵御外邪并温养机体㊂开中有关,关中寓开,开关相辅相成㊂关键词:‘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赋比兴㊃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1年1月㊀第34卷㊀第1期㊀TCM Res.January 2021Vol.34No.1㊀㊀中图分类号:R221㊀㊀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21.01.02㊀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与‘灵枢㊃根结“均出现有关 三阴三阳开阖枢 的描述,两篇中对于 三阴三阳开合枢 的观点存在分歧,后世医家就 三阴三阳开阖枢 亦争论不休,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论㊂本文在整理前贤对 三阴三阳开阖枢 看法的基础上,从‘黄帝内经“写作手法入手,通过对‘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与‘灵枢㊃根结“中主旨㊁研究对象㊁研究角度进行整理,通过对比的方法尝试解析 三阴三阳开阖枢 的含义㊂1㊀‘内经“原文‘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中有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名曰阴中之阳㊂阳明根起于厉兑 名曰阴之绝阳 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㊂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㊂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的记载㊂‘灵枢㊃根结“中有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 太阳为关,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㊂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㊂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㊂太阴为关,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的记载㊂2㊀原文整理‘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与‘灵枢㊃根结“中涉及三阴三阳开合枢的内容对比㊂见表1㊂表1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与‘灵枢㊃根结“之三阴三阳开合枢篇章三阴三阳根㊁结㊀㊀阴阳属性㊀㊀阴阳功能‘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灵枢㊃根结“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太阳为关曰阴中之阳太阳为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灵枢㊃根结“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曰阴之绝阳阳明为阖‘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灵枢㊃根结“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曰阴中之少阳少阳为枢‘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灵枢㊃根结“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太阴为关曰阴中之阴太阴为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灵枢㊃根结“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为枢‘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灵枢㊃根结“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曰阴之绝阴厥阴为阖3㊀分歧所在通过原文整理可以看出,‘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与‘灵枢㊃根结“中关于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厥阴为合,少阴为枢观点一致㊂而在太阳与太阴的功能方面存在分歧㊂4㊀ 三阴三阳开阖枢 各家注释4.1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 三阳开阖枢 各家注释吴崑言: 太阳在表,敷畅阳气,谓之开;阳明在里,受纳阳气,谓之阖;少阳在于表里之间,转输阳气 故谓之枢㊂ 张介宾言: 太阳为开 为三阳之表也㊂阳明为阖,为三阳之里也㊂少阳为枢,为气在表里之间,如枢机也㊂ 马莳言: 然太阳者三阳也,为阳之表,其义曰开;阳明者二阳也,为阳之中,其义曰和;少阳者一阳也,为阳之里,其义曰枢㊂ [1-2]4.2㊀‘灵枢㊃根结“ 三阳关阖枢 各家注释程莘农院士言: 关是门闩,开是门扇,枢是枢纽㊂用同样一种事物的变化,来分别说明经络的作用㊂太阳是防护体表,有如关门一样㊂ ‘黄帝内经太素“记载: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㊂4.3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 三阴开阖枢 各家注释吴崑言: 太阴居中,敷布阴气谓之开;厥阴谓之尽阴,受纳厥阴之气谓之阖也;少阴为肾,精气充满,则脾职其开,肝职其阖,肾气不充,则开阖失常,是少阴为枢轴也㊂ 马莳言: 太阴者,三阴也,为阴㊃4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1年1月㊀第34卷㊀第1期㊀TCM Res.January2021Vol.34No.1㊀㊀之外,其义为开;厥阴者,一阴也,为阴之尽,其义为阖;少阴者,二阴也,为阴之中,其义为枢㊂ 张介宾言: 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㊂5㊀解析 三阴三阳开阖枢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㊂‘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当时大环境影响和渗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㊂其在写作手法方面,受‘诗经“影响较深,‘内经“中绝大多数篇章均采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如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篇之异辞 ㊂兴即是以其他事物为开端或引子,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其他事物 与 歌咏的内容 两者在逻辑上具有通性和联系,即在 其他事物 的环境下,表达出 歌咏的内容 ㊂‘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首先阐明自然界阴阳与阴阳可分性,推及人体经脉,虽有三阴三阳之分离,但合之归属于一阴一阳之变化,研究对象为经脉及所含气血㊂ 其他事物 为不涉及阴阳相倾㊁奇邪离经等因素的阴阳协调环境, 歌咏的内容 为三阳经与三阴经,所以篇中讨论的是正常外界环境下人体生理状态的三阴三阳开合枢㊂‘灵枢㊃根结“首先阐述自然界阴阳相倾㊁奇邪离经,进而阐述根循行㊁功能㊁治法等内容,研究对象为经脉及经气㊂ 其他事物 是自然阴阳失衡,奇邪离经的非正常环境, 歌咏的内容 为人体三阴三阳经脉开合枢的问题,所以篇中讨论的为非正常外界环境下人体生理状态的三阴三阳开合枢㊂见表2㊂表2㊀‘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与‘灵枢㊃根结“之异同著作篇章写作手法研究对象 其他事物 歌咏的内容 循行路径‘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兴经脉(气血)无阴阳相倾㊁奇邪离经等因素的阴阳协调环境三阴三阳开合枢十二经脉首尾相连,如环无端‘灵枢㊃根结“兴经脉(经气)阴阳相倾㊁奇邪离经等因素的环境三阴三阳关合枢根部到结部,由下到上6㊀小㊀结纵观‘内经“,虽然主张阴阳平和的思想,但尤为强调阳属性物质的作用和重要性,如‘生气通天论“中阳气主卫外,阴平阳秘的根本原因在于阳密乃固㊂‘热论“中三阳经脉中太阳经护卫肌表,首先受邪,作为阳属性的人体表面毫毛㊁皮肤㊁络脉㊁腠理等亦是最容易受到外邪侵害,其在‘阴阳应象大论“‘玉机真脏论“‘咳论“‘调经论“‘皮部论“‘本脏“‘百病始生“等篇章中均有论述㊂‘热论“中三阴经脉中太阴经作为三阴之表首先受邪,‘素问㊃皮部论篇“中亦有对太阳㊁太阴主关的认识,所以更加注重太阳经㊁太阴经关的作用以抵御外邪并以正气温养机体㊂太阳经脉属表,开者主出,主司人体内自身阳气的调节与输布,温养皮肤㊁毫毛㊁腠理;太阴经脉则主入,在‘六节藏象论“‘太阴阳明论“‘咳论“‘经脉别论“中均有主司水谷精微的输送㊁津液代谢的论述㊂所以亦注重太阳经㊁太阴经开的作用以充养形体㊂‘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是从整体㊁功能㊁动态的角度来把握人体的生命规律,其中功能方面,开阖枢即为三阴三阳经脉各自功能的体现,决定其功能的因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部位,即或从内,或从外,或内外之间;二是所含物质及含量,即气血有多少,异用也㊂‘素问㊃血气形志论篇“‘灵枢㊃九针论“‘灵枢㊃五音五味“对于经脉气血的认识虽然尚未统一,但均表明经脉的功能与气血含量多少有关系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特点之一的整体观念,即人自身是一个完整机体,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㊂‘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考量的是正常外界环境和谐状态下人自身是一个完整机体,‘灵枢㊃根结“考量的为非正常外界环境状态下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㊂‘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三阴三阳开合枢理论,张介宾㊁马莳㊁吴崑等或从表里注解,或从功能注解,或从两者结合注解;‘灵枢㊃根结“三阳关合枢理论,程莘农采用意象思维,取象比类说明三阳经脉的作用,亦是从表里与功能注解㊂历代医家考量角度不同,所以对 三阴三阳开阖枢 的结论亦不相同㊂综上所述, 三阴㊁三阳 开以输布水谷精微与气机,关以抵御外邪并温养机体㊂开中有关,关中寓开,开关相辅相成㊂参考文献:[1]程士德,王洪图,鲁兆麟.素问注释荟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13-115.[2]彭荣琛.灵枢解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7-69.收稿日期:2020-02-05;修回日期:2020-09-08(编辑㊀田晨辉)㊃5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1年1月㊀第34卷㊀第1期㊀TCM Res.January2021Vol.34No.1㊀㊀。

关阖模板

关阖模板
关阖枢
第四组壹Biblioteka 开阖枢关阖枢贰

关于开阖枢与关阖枢之辩
肆 伍
阴阳命名与顺序
三阴三阳的生理与病理
开阖枢
《素问·阴阳离合论》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厥阴 少阴 开 阖 枢 开 阖 枢 布气 内藏 调节 传输布达 涵藏 调节 阴----水 液 阳----气
少陽經主火(相火),通過與膽、三焦相連,專主筋 骨,募原之間,有清泄、疏解的作用,主宰人體的 中正潔淨與氣機樞轉。對外承接火氣的影響,對內 平復肝膽相火之升越,調理少陽之鬱結 病理:太過則相火逆上;不及則疏泄不利 用外關、足臨泣清泄少陽風熱,用支溝、陽陵泉疏 解少陽鬱症
太陰經主濕,通過與脾、肺相連,專主在裏之 出,有利水化濕,行氣調氣的功能。 太陰經對 外接納濕氣的影響,對內控制水濕的代謝。 病理:濕氣太過則腫滿傷脾;不及則液枯致燥 傷肺。 臨床上遇到喘咳胸滿,足附腫脹的病症,可用 手足太陰的尺澤、陰陵泉,以行氣化濕
• • • •
小柴胡调阳枢 四逆散调阴枢 阳明病--------白虎汤 唐荣川的《医经精义》:足厥阴肝经主藏 下焦之阴气,使血脉潜而不泄:手厥阴心 包经络,主藏下焦之阴气,使阴血敛而火 不作。
关阖枢
三阳 杨上善指出:“三阳离合为关阖枢, 以营于身也。 夫如门者, 具有三义: 一者关门, 主禁者也, 膀 胱足太阳脉, 主禁津液及于毛孔, 故名为关也。 二者门阖, 谓是门扉, 主关闭也, 胃足阳明脉, 令真气止息, 复无留滞, 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 主转动者也, 胆足少阳脉主筋, 纲维诸骨, 令其 转动, 故名为枢也”
关于开阖枢与关阖枢之辩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经络模型十五种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经络模型十五种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经络模型十五种导读:《黄帝内经》基于人体经脉阴阳气血多少、分布状态、经脉气机气化活动状态之异,构建出15种“三阴三阳”经络模型,以此完成了经络理论的建构。

◎图源自:网络《素问·热论》篇从时间、空间、疾病象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外感热病的“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模型,此“三阴三阳”既有经脉的内涵,又有外感伤寒病特定证候的意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基于人体经脉阴阳气血多少、分布状态,以及经脉的气机气化活动状态之异,应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以其所创的15种“三阴三阳”经络模型,完成了经络理论的建构,这些经络模型各有不同内涵和临床意义。

十五种“三阴三阳”经络模型1十二正经“三阴三阳”命名模型以“三阴三阳”命名之经脉虽非源起于《内经》,却是其完善并光大了这一使命,《灵枢·经脉》为其显著标志。

手足三阳经脉之所以有如此命名,完全是以各经脉在肢体分布部位决定的:(后)太阳-(中)少阳-(前)阳明。

因为“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前胸)腹为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循行、分布于四肢外后侧的经脉命名为“太阳”,是依据其居“后”、居“外”,从部位属性而言,是两“阳”叠加,故将其以“太”(大也、多也)名之;而分布、循行于四肢外(为阳)前(为阴)廉的经脉名之曰“阳明”,是因其分布部位为阳与阴的叠加,属阳的特征不足于“太阳”;“少阳”居于“太阳”和“阳明”之间,故称其为“枢”。

同理,循行、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三条阴经,从前至后依次是:(前)太阴-(中)厥阴-(后)少阴。

内侧(阴)前廉(阴)为两个属阴的部位叠加,故将该经脉名为“太阴”;内侧(阴)后廉(阳)分布的经脉为一个属阴部位与一个属阳部位叠加,相对于“太阴”经脉属阴的成分少,故将之名为“少阴”;居于二者之间处于“枢”机地位的经脉,即名之为“厥阴”。

这既可能是《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对十一经脉命名的缘由,也肯定是《内经》完善并建立该模型的唯一依据。

三阴三阳与叶天士“早补肾晚补脾”思想

三阴三阳与叶天士“早补肾晚补脾”思想

2020年第6期三酬三阳与叶夭士“早补喈晚补脾”思想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214071)赵梓羽顾植山△摘要:本文从《内经》三阴三阳开闺枢的角度,结合《伤寒论》欲解时理论和子午流注理论,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早补肾晚补脾”治法,发现“早补肾晚补脾”思想与开闽枢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三阴三阳开闽枢内经叶天士早补肾晚补脾中图分类号:R2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20)06-0016-03笔者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发现叶天士运用“早补肾”和(或)“晚补脾”的治法较多,这种“择时服药”成为叶天士治疗虚损疾病的一大特色。

女[1《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案“张,脉细小带弦,冬季藏纳少固,遂至痒中。

百余日来,诸患稍和,惟语言欲出忽蹇,多言似少相续,此皆肾脉不营舌络,以致机窍少宣,乃虚象也。

早用地黄饮子煎服以治下,晚用星附六君子以益虚宣窍。

”⑴'又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虚劳门“某,入夏发泄主令,由下损以及中焦,减谷形衰,阴伤及阳,畏冷至下,春季进河车羊肉温养固髓方法,积损难充,不禁时令之泄越耳。

古人减食久虚,必须胃药,晚进参术膏,早进封固佐升阳法,长夏不复奈何!药用:鹿茸生研一两,鹿角霜一两,熟地二两,生菟丝子一两,人参一两,茯苓一两,韭子二两,补骨脂胡桃蒸一两,枸杞一两,柏子霜一两,蜜丸,早服四钱,参汤送,参术膏(方略)。

”⑷"这种“早补肾晚补脾”的服药方法在其他医家著作中较少应用,后世对此研究也较少,现代有学者从十二经流注与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规律来解读,认为肾经旺于酉时衰于卯时,脾胃经旺于亥戌时而衰于巳辰时,择时施补恰恰选在人体脏腑经脉气血功能相对低下的时辰服药⑵。

但笔者对此解释持不同意见:如果叶天士是直接使用的子午流注,那么应该指明具体时辰,同时并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叶氏有对于这种经络时辰理论的应用,恐怕这种解释尚不符合叶天士的原意。

笔者跟随顾植山教授学习五运六气后发现,这种带有鲜明时间用药的特点与五运六气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传承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创新针法

中医-传承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创新针法

传承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创新针法编者按:近来,运用五运六气思维模式,龙砂医学流派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开阖六气针法,以其令人瞩目的疗效受到广泛关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评价此疗法是运用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于针灸方面的成功典范。

本报特邀本针法的研创者陕西宝鸡中医院王凯军作简要介绍,并收集一些应用此针法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部位图示。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概述陕西宝鸡市中医医院王凯军我们在学习五运六气理论过程中,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发掘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下,发现在全身随处可作开阖枢太极图,于是根据三阴三阳病机,在相应部位进行针刺,取得了理想疗效。

我们称此法为龙砂开阖六气针法。

该疗法充分运用五运六气六经思维模式,执简驭繁,操作简便,易学易用,疗效可靠,且起效迅捷,临床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经临床反复验证,可重复性极强。

理论基础顾植山依据《黄帝内经》中阴阳离合理论,创造性地绘出了“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和“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清晰地展现出人体三阴三阳六气盛衰的运行节律,这是“龙砂开阖六气针法”的理论基础。

针刺要点具体定位人身无处不太极,我们可以在人体以任意一点为中心作出一个三阴三阳开阖变化的圆,在实践应用中感到头顶部最为有效且简便实用,另外较常用的有腹部、骶部(火针多用)、病灶局部等。

医患体位“圣人南面而立”,故医患均取面南位是天人相应最理想状态,但太极是个圆运动,以医者为主体看到的永远是左升右降。

阴阳开阖枢两两相对,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太阳和太阴两开相通,少阳和少阴两枢相通,阳明和厥阴两阖相通,故朝向正反都能取效。

总体原则遵循腹为阴,背为阳即可。

医者针刺手法面向患者针刺区域,始终顺时针沿皮刺,没有刻意的补泻手法。

最近顾植山以指代针施用按压手法,同样取得了很好效果。

针刺中心点意义和方法通过中心点指向病机所指向的部位,也可称引经针。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三阴交、神门治疗不寐机理与运用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三阴交、神门治疗不寐机理与运用

ʌ针灸研究ɔ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三阴交㊁神门治疗不寐机理与运用❋宋孝军,诸毅晖ә,吴㊀裴,杜㊀莉,李仲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㊀610075)㊀㊀摘要:三阴三阳开阖枢调节人体阴阳气化并使阴阳出入顺应昼夜节律㊂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阴阳离合的开阖枢理论阐释人体寤寐机制,认为三阴三阳开阖枢应天时而调阴阳是正常寤寐的生理基础;指出不寐的发生与经气开阖枢功能失调导致阴阳出入失常有关㊂针灸治疗疾病的着眼点在于调整人体阴阳,而不寐的根本病机就在于阴阳失交㊁阳不入阴㊂三阴交㊁神门可调节三阴开阖枢而治疗不寐㊂由于三阴经气开阖枢发生于21点~7点的时间特性,治疗时可采用针刺与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方法㊂针刺三阴交用补法,补太阴经气以助开机正常启运;针刺神门用平补平泻法,疏利少阴枢机以协调阴阳㊂并于夜间将补气安神类药物敷贴于三阴交㊁神门,于三阴主时调节人体经气开阖枢,恢复阴阳出入的正常状态以治疗不寐㊂㊀㊀关键词:不寐;阴阳出入;开阖枢;针灸;三阴交;神门㊀㊀中图分类号:R256.2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5-0834-03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P6and HT7in Treating Insomni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ai-he-shu'SONG Xiao-Jun ,ZHU Yi-Hui ә,WU Pei ,DU Li ,LI Zhong-Wen(College of Acumox and Tuina,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㊀㊀Abstract :The Kai-He-Shu of three Yin and three Yang regulates the movement of Yin and Yang in human body ,and makes the process coordinate with the circadian rhythm ,which is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normal sleep.Based on the theory of Kai-He-Shu in the Inner Canon of Huangdi,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mechanism of sleep and wakefulnes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occurrence of insomnia is related to the disorder of Yin and Yang ,resulted from the disorder of Kai-He-Shu .The ai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diseases is to adjust the Yin and Yang of the human body ,and the fundamental pathology of insomnia does lie in the disorder of Yin and Yang.SP6and HT7can adjust the Kai-He-Shu of three Yin to treat insomnia.Due to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of Kai-He-Shu ,needling and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can be used in treatment.Acupuncture SP6with the method of supplement to open the gate of Taiyin ,acupuncture HT7with mild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to activate the hinge of Shaoyin ,and appl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with the function of supplying vital force and soothing nerves to the skins where SP6and HT7are ,to recover the function of Kai-He-Shu at the time of three Yin ,restore the normal state of Yin and Yang to treat insomnia.㊀㊀Key words :Insomnia ;Movement of Yin and Yang ;Kai-He-Shu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P6;HT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73885)-神门㊁三阴交的穴位配伍效应及其安神机制研究作者简介:宋孝军(1994-),男,江苏盐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针灸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研究㊂ә通讯作者:诸毅晖(1969-),女,上海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针灸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研究,Tel :028-********,E-mail :zyhtcm@ ㊂㊀㊀不寐亦称 不得卧 目不瞑 卧不安 不得眠 ,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或睡眠时间不足,严重者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现代医学称之为失眠㊁睡眠障碍㊂中医学认为,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正如‘素问㊃金匮真言论篇“所言: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而 人亦应之 ㊂基于天人相应,‘灵枢㊃邪客“指出: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因此人体正常的寤寐是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睡眠最核心的生理基础是人体阴阳正常出入以及阴阳消长顺应昼夜节律[1]㊂正如‘灵枢㊃口问“所言: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㊂ 若人体阴阳失和,阴阳出入障碍,则会导致人体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发为不寐㊂那么人体阴阳出入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如何用这种调节机制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将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探讨三阴交㊁神门调整阴阳出入治疗不寐的作用,揭示针灸治疗不寐的作用机理㊂1㊀三阴三阳开阖枢应天时而调阴阳是正常寤寐的生理基础1.1㊀三阴三阳开阖枢调节人体阴阳出入运动‘素问㊃阴阳离合论篇“以 开㊁阖㊁枢 论述阴阳离合出入的运动规律,王冰将此阐释为阴阳出入的3种表现形式[2]: 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43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5月第27卷第5期May 2021Vol.27.No.5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㊂ 由此可见, 开 阖 枢 是以门户为背景而建立起来的3个相关概念,是对门户运动的完整描述[3]㊂这里的 门户 是指人体阴阳出入运动的场所,而 开阖 枢 是阴阳出入运动的3种状态㊂三阳开阖枢主要影响阳气的升发和收敛,三阴开阖枢主要影响阳气的潜藏和释放[4],三阴三阳开阖枢共同把持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5]㊂‘灵枢㊃大惑论“云: 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说明阴阳出入决定人体寤寐㊂所以三阴三阳开阖枢功能正常则人体阴阳出入协调,寤寐正常;如果开阖枢功能失常,则人体阴阳出入障碍,发为不寐或嗜睡㊂1.2㊀三阴三阳开阖枢顺应昼夜节律三阴三阳的经气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伤寒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的基础上强调自然界气候及人体阴阳之间的消长出入变化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6-8],‘伤寒论“六经病 欲解时 是这种规律的具体体现㊂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揭示了六经病向愈的时间规律㊂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气㊁邪气双方斗争的结果,正气强盛邪气衰去是疾病向愈的关键㊂因此六经病 欲解时 可释为六经经气 相关时 [8],也是六经气血旺盛的 主时 ㊂人体与天时相应,三阴三阳之正气于 相关时 得天时旺气之助[9],六经生理功能活动旺盛㊂此时正邪相争,正气盛则邪易去,病症易解,故称 欲解时 ㊂三阴三阳于 主时 正气充足㊁活动旺盛,同时三阴三阳又具有开阖枢的功能特点㊂太阳㊁太阴气充则开机畅达,故太阳开机旺于巳时~未时,太阴开机旺于亥时~丑时;少阳㊁少阴气充则枢机疏利,少阳枢机旺于寅时~辰时,少阴枢机旺于子时~寅时;阳明㊁厥阴气充则阖机健运,阳明阖机旺于申时~戌时,厥阴阖机旺于丑时~卯时㊂因此,三阴三阳开阖枢各有其时,顺应昼夜节律(如图1)㊂1.3㊀三阴三阳开阖枢应天时而调阴阳则寤寐适宜六经经气各有 主时 ,三阴三阳各在其时主其用,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睡眠-觉醒规律㊂太阳经于巳时至未时主开,对应于9ʒ00~15ʒ00,此时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相应,逐渐向外散发达到强盛阶段,使机体精力充沛,活动旺盛㊂申时至戌时(15ʒ00~ 21ʒ00)阳明经主阖,这个时段在外隆盛的阳气随着门户的闭合而逐渐沉降内敛,机体活动也趋于安静,准备入睡㊂亥时至丑时(21:00~3:00)太阴经主开,阴分开始接纳潜藏的阳气,机体目瞑得卧㊂子时至图1㊀三阴三阳开阖枢时辰图寅时(23ʒ00~5ʒ00)少阴枢机启运,协调太阴之已开与厥阴之将阖,阳气进一步敛藏于阴分而得以休养,机体睡眠渐深㊂ 两阴交尽 之厥阴于丑时至卯时(1ʒ00~7ʒ00)主阖, 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 (‘灵枢㊃营卫生会“),阴气的作用渐弱而阳气即将复出外达㊂寅时至辰时(3ʒ00~9ʒ00)少阳枢机启运,阳气升发而又重新开始一天的运作,机体复苏转醒㊂1.4㊀三阴三阳开阖枢功能紊乱导致不寐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功能与人体寤寐息息相关,其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寤寐失常㊂不寐主要表现为夜晚入睡困难或易醒早醒,甚至彻夜不眠㊂根据六经开阖枢时辰规律,夜晚亥时至卯时为三阴主时,故不寐的主要矛盾在三阴㊂入睡困难是指到了该入睡的时间却睡不着,是阳不交阴㊁阳气不能入于阴分的表现㊂ 该入睡的时间 一般为21ʒ00以后,正是太阴主时㊂此时若太阴开机不畅,阴分大门关闭,会直接影响到阳气的正常潜藏,阳不入阴自然难以入睡㊂转轴的灵活决定门户的开阖程度,太阴开机启动后阳气能否顺利潜藏入于阴分还需要少阴枢机的协调㊂若是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能充分潜藏则睡而易醒㊂‘灵枢㊃营卫生会“云: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说明阳气在阴分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以得到充分休养㊂若厥阴主阖功能失常使阳气过早地出于阴分,人就会早醒;若三阴开阖枢功能均严重失常,则彻夜不眠㊂2㊀三阴交、神门可调整三阴开阖枢治疗不寐‘灵枢㊃根结“云: 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㊂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提示针灸治疗疾病的着眼点在于调整人体阴阳,而不寐的根本病机就在于阴阳失交㊁阳不入阴㊂5382021年5月第27卷第5期May2021Vol.27.No.5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2.1㊀三阴交启运太阴开机,阳气始入于阴阳气按时入于阴分是正常睡眠的生理基础与前提条件,而阳气入阴分的第一步便是太阴开机启运,所以治疗不寐病证时促使太阴开机正常启运至关重要㊂‘灵枢㊃卫气“载: 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㊂ ‘类经㊃七卷㊃经络类十二㊃诸经标本气街“[10]指出: 前上四寸之中,当是三阴交也㊂ 从以上古代文献可以看出,三阴交是足太阴之本,故可调足太阴之气血以畅太阴开机㊂太阴主时为亥㊁子㊁丑时,主开㊁司阴分之门,使阳气内藏㊂作为足太阴之本的三阴交,调节太阴开机使其启运正常,则阳气能够按时入于阴分,阴阳消长符合自然节律,故安然入睡㊂三阴交又为足太阴㊁厥阴㊁少阴交会穴,一穴可调三阴开阖枢,取穴精简而正中其要,成为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穴[11-13]㊂2.2㊀神门疏利少阴枢机,使阳气进一步内藏阳气入于阴分之门后还需要少阴枢机的运转使其进一步内藏,防止阳气留于阴分浅部易动易出㊂清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14]曰: 门,闻也㊂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㊂ 门的作用有二,一为开,二为阖,开则内外相闻,阖则内外不闻㊂开阖之间是谓枢㊂卢之颐在‘芷园素痎疟论疏“[15]中言: 开之能开,阖之能阖,枢转之也 ,强调 枢 对于 开阖 的重要性㊂阴阳之开阖,无枢则运转失司,阴阳悖乱㊂太阴㊁厥阴开阖功能需要少阴之枢运转协调㊂若枢机不利则开阖失司,将直接影响到阳气的潜藏与释放,在人体则表现为入睡困难㊁睡眠维持障碍㊁早醒等症状,所以调理少阴枢机是协调三阴开阖枢以治疗不寐的重要手段㊂‘灵枢㊃卫气“载: 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㊂ ‘针灸甲乙经㊃卷三㊃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16]言: 神门 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㊂ ‘类经㊃二十卷㊃针刺类二十三“[17]云: 故少阴经病者,当取掌后锐骨之端,即神门腧也 ,皆强调神门之于少阴的重要性㊂‘采艾编“[18]指出: 神门,神明之官,此其门路也 ,说明神门与神气出入有关㊂这里的神气指心神活动,可以理解为阳气,亦即神门对阳气出入有调节作用㊂且‘灵枢㊃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有言: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提示有时间性发病或加重的病证可以取输穴进行治疗[19]㊂对于不寐这种有明显时间特性的病证,作为心经输穴的神门自是有其卓越的疗效,成为针灸治疗失眠的首选穴[20]㊂2.3㊀三阴交㊁神门配伍调整三阴开阖枢,恢复阴阳正常出入三阴交助太阴顺时打开阴分之门使阳气潜藏,并可三阴同调;神门利转少阴枢机使阳气进一步内藏,并协调太阴㊁厥阴之开阖㊂三阴交㊁神门相配,使三阴开阖枢功能正常,阳气得藏得守,休养生息㊂如此则人体寤寐适时,生机运转㊂因此临床治疗失眠症三阴交㊁神门相配支持度最高[11][20-21],可改善难以入睡㊁易醒等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恢复正常睡眠-觉醒周期[22]㊂3㊀补三阴交㊁平补平泻神门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不寐正确的补泻操作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㊂太阴为多气少血之经,气为阳主功能㊂太阴开机的正常启运是经气充足㊁功能正常的重要体现,若太阴经气不足则开机不利,故治疗上多用针刺补法补其不足㊂手法参照‘灵枢㊃九针十二原“: 补日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㊂营卫相随,阴阳已知,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灵枢㊃五乱“)㊂如果营卫不能有序运行㊁阴阳不能互相协调,则机体不能顺应自然节律的变化,不寐也由此而来㊂故少阴枢机不利 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㊂对于阴阳不相协调这类疾病, 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 徐入徐出,谓之导气㊂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㊂因此,针刺神门应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以协调少阴枢机㊂不寐乃三阴开阖枢功能失常所致,而三阴主时于21点~7点为夜间㊂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而人卧则应阳入于阴,勿扰乎阳㊂因此,治疗不寐不宜夜间针刺㊂穴位敷贴是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可持续作用于经络腧穴㊂可将人参㊁当归㊁黄芪㊁五味子㊁远志㊁石菖蒲等制成安眠贴剂,在每晚21点贴于三阴交㊁神门等处,至次日晨起取下,于三阴主时调整三阴开阖枢,恢复阴阳出入,能够有效缓解疲劳,改善睡眠[23-24]㊂4㊀小结人之疾病 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 (‘类经㊃阴阳类“)[25]㊂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从根本上揭示了人体随自然节律阴阳出入规律㊂而阳不交阴,阴阳出入障碍是不寐的根本病机,依据开阖枢理论辨治不寐能够全面把握不寐证的发生发展规律㊂三阴交㊁神门可调整不寐患者三阴开阖枢功能,恢复正常的阴阳出入,这为针灸治疗不寐的临床实践开拓了新的思路㊂参考文献:[1]㊀成词松,诸毅晖,赵莺.论睡眠的生理基础[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31-32.[2]㊀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8-79.[3]㊀刘力红,陈志恒.论开合枢机理在‘伤寒论“中的运用[J].广西中医药,1992,15(1):29-31.(下转第870页)[29]㊀李晓文.甲状腺结节证治规律及中医PRO量表的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12-13.[30]㊀康维莲.针刺治疗气郁痰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16.[31]㊀辛勤,陈曹君.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诊断与中医病机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7(S2):99.[32]㊀贺菊乔,杨志波.中华医书集成第十三册㊃外科正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79[33]㊀赵勇,徐文华,陈继东,等.陈如泉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20-22. [34]㊀李芮.名老中医许芝银教授治疗痰瘀互结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经验总结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8.[35]㊀胡然,侯君懿.胡思荣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2):23-24.[36]㊀李自尊,王旭,俞烨晨,等.37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6):1367-1369.[37]㊀吕萌,邓卫芳,朱赫,等.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调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7):467-471.[38]㊀刘世绮.甲状腺结节的中医因机证治研究荟萃及石岩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经验[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19-21.[39]㊀陆妍君.于振宣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总结[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14-20.[40]㊀李彩霞.柴夏牡蛎汤治疗良性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气郁痰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23-27.[41]㊀王冰梅,马建,杜丽坤,等.贝牡莪消丸治疗气郁痰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8,52(4):347-350.[42]㊀程波敏,李增英,李金花,等.李惠林从肝脾论治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1):29-31.[43]㊀吴雪卿,唐汉钧.唐汉钧从脾论治甲状腺疾病之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6,48(8):13-14.[44]㊀史惠娟,徐云生.程益春教授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5,44(6):28-29.[45]㊀孙宇,马建,徐洪涛,等.杜丽坤教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J].吉林中医药,2015,35(4):342-343.[46]㊀杜丽坤,李楠,马建,等.贝牡莪消丸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血清IGF-1㊁TGF-β1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93-94.[47]㊀何英,阙华发.阙华发运用温阳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5):5-6.[48]㊀左新河,赵勇,郭巍.温通散结法治疗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5):819-820. [49]㊀高福兰,王世飚,杨艳丽,等.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7):3007-3009.[50]㊀姜晨晨,杨毅.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145.[51]㊀王丽婷,王小平.王小平教授中药凝胶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总结[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4):15-18.[52]㊀马淑芳.消瘿散结方治疗良性单纯性甲状腺结节阴虚痰火瘀结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26. [53]㊀潘拓方.以络论治痰瘀互结型结节性甲状腺肿[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9-11.[54]㊀李雅慧,杨文军,徐云生.基于数据挖掘的甲状腺结节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分析[J].山东医药,2019,59(17):54-56. [55]㊀曲超,杨宇峰,王仁和,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石岩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7):1685-1689.[56]㊀王兰芬,吴深涛.吴深涛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用药规律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7):39-41.[57]㊀李晋宏.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2):98-99.收稿日期:2020-02-08(上接第836页)[4]㊀田嵘榛,梁静涛,谢利,等.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探讨失眠的治疗[J].陕西中医,2010,31(3):359.[5]㊀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6.[6]㊀顾植山.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51-454.[7]㊀曹冬冬,杨洪艳.从六经病欲解时浅议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9):65-67.[8]㊀陶国水.顾植山谈六经病 欲解时 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7):1707-1709.[9]㊀金聪聪,李若和,周建丽.‘伤寒论“ 六经病欲解时 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12):923.[10]㊀张介宾.类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41.[11]㊀张琼琼,刘平,赵金蕾,等.基于数据挖掘近30年针灸治疗失眠临床取穴规律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9):1596-1602.[12]㊀赵晋莹,王富春.针刺三阴交穴对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与PSG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683-5686.[13]㊀李艳平.中药离子导入三阴交对妇科术后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5(10):132-139.[14]㊀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34.[15]㊀庞军,李建敏,唐宏亮,等.试探 开阖枢 与 枢 之关系内涵[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6):1074-1076.[16]㊀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黄龙祥,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17]㊀张介宾.类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74.[18]㊀俞芳.‘针灸逢源“等清代著作对腧穴学的贡献[J].针刺研究,1998(3):235-236.[19]㊀高树中.一针疗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145.[20]㊀赵越,王洪峰.基于文献数据挖掘针灸治疗失眠选穴及配伍规律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3):315-318.[21]㊀刘艳琴,任玉兰,赵凌,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经穴使用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34-2737.[22]㊀诸毅晖,杨翠花,何林熹,等.电针 神门 三阴交 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能量代谢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44(3):170-175.[23]㊀邴兴红,杨文佳,陈云飞.穴位敷贴对运动性疲劳主观体力感觉等级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52-755. [24]㊀于心同,谢晨,刘臻,等.穴位敷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2):40-44. [25]㊀张介宾.类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5.收稿日期:2020-07-12。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解释 -回复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解释 -回复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解释-回复三阴三阳开阖枢是指中医学中的一种理论,它在解释人体阴阳平衡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逐步解释三阴三阳开阖枢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阴阳平衡。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阴阳不仅仅是宇宙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也是人体内部各种功能活动的基础。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阴阳失去平衡时,就会发生疾病。

三阴指的是肝、脾、肺,三阳指的是心、肾、胆。

它们是人体内阴阳能量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人体内部,这六种脏气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过三阴三阳开阖枢来达到平衡状态。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含义是指三阴三阳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开指的是阴阳的相互依存关系,而阖指的是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

通过开阖的过程,三阴三阳能够在人体内部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

具体来说,开阖可以理解为相互调节、相互平衡的过程。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阴阳平衡。

当人体出现阴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时,通过调节三阴三阳的活动,可以重新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例如,当肝气郁结导致情绪波动时,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平衡肝气。

同样地,当心阳不足导致心悸、失眠等症状时,可以通过调节肾的功能来平衡心阳。

三阴三阳开阖枢还可以用于判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身体各个部位、相关脏腑的状况,可以了解到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状态。

治疗时,可以根据具体症状选择调节相应的三阴三阳,恢复阴阳平衡。

例如,对于患有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的人,可以通过调节肝脾的功能来恢复情绪的稳定。

最后,三阴三阳开阖枢的理论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

尽管它在中医学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不同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个体特点进行调节。

总之,三阴三阳开阖枢是中医学中描述阴阳平衡过程的理论。

它通过三阴三阳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过程来维持人体内部的平衡状态。

开阖枢完全对应“脏腑别通”论

开阖枢完全对应“脏腑别通”论

开阖枢完全对应“脏腑别通”论晶骘阁卦解三阴三阳后发现开阖枢完全对应“脏腑别通”论:今天本来想用卦解释开阖枢,如下图解完后,突然发现竟然完美对应的是脏腑别通理论。

后世对开阖枢似乎用错地方了,且割裂了。

比如肝别通大肠是千古不破的真理,泻大肠能泻肝浊肝淤。

刚开始是想到这里,然后把肝和大肠转化三阴三阳,发现明足厥阴肝和手阳明大肠,完全是厥阴阳明主阖嘛,六经的开阖枢是两经两经一起看的,后世很多分开割裂单独来看,厥阴主阖什么什么,阳明主阖什么什么。

其实厥阴阳明为阖是要一起来看都主阖,而且他们相通。

但是他们相通是手经对应足经的。

那么其他几个脏腑翻译成三阴三阳过来,发现也完美完全地符合开阖枢对应脏腑别通。

比如手厥阴心包对应足阳明胃,那么一查别通,果然心包别通于胃。

胃阳热会扰心包而失眠甚至谵语,看酸枣仁汤也能证明,知母清胃而酸枣仁入手厥阴心包。

那么我们来看枢,少阳少阴为枢,其实是手少阳三焦别通于足少阴肾(故三焦为元气之别使),足少阳胆别通于手少阴心,所谓的胆火扰心。

那么我们再来看开,太阴太阳为开,手太阳小肠别通于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别通于手太阴肺,所以宣肺一样能解太阳表,如果你还不信,我们看看足太阳膀胱经经过小脚趾,而手太阴肺经经过我们的大拇指,而我们的小脚趾和大拇指都是五指(趾)中最短的,这也太完美符合了。

对人体经络也有所对应啊,对经络针灸也很有用啊。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比如少阳少阴为枢,足少阳胆别通手少阴心,我发现我脚踝内侧胆经所经过的地方有点皮肤干裂,然后我发现在我胸口心经所经过的地方也有几个红疤。

觉得神奇太巧了吧?这样脏腑别通还真可以有助于望诊。

后来一百度,发现董氏针灸还真以脏腑别通理论为主打。

至此可知内经开阖枢被后世割裂说啥少阳为枢少阴为枢真是可笑,少阴到底枢啥呀,少阴病就少阴病说啥少阴为枢。

内经没说过,内经说的只是两经合起来来说的少阳少阴为枢。

那么有人会说,你发现这有什么用,死记哪几个脏腑别通就行了嘛,要那么复杂干什么?但是我想说你死记多麻烦,如果以时忘记了又要查书,又谈何快速运用,我发现的方法可以快速口算出脏腑别通了,因为主要知道任何一个脏腑,那么我们就翻译成三阴三阳,那么再想一下开阖枢,就马上知道别通哪个脏腑了。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解释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解释

三阴三阳开阖枢的解释三阴三阳开阖枢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方面的知识。

三阴三阳开阖枢是对人体三阴三阳经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

它主要包括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等三个方面,分别代表了阳气的一种状态。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三阴三阳开阖枢进行详细解释。

一、太阳主开太阳主开是指太阳经在人体中起到开启、释放阳气的作用。

太阳经是人体阳气最盛大的经络,它主管人体的阳气运行和生机活动。

太阳经的开启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煦作用:太阳经的阳气能够温煦人体,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生理功能。

2. 兴奋作用:太阳经的阳气能够激发人体的生机活动,促使脏腑经络的功能正常运行。

3. 抗病作用:太阳经的阳气能够抵御外邪,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少阳主枢少阳主枢是指少阳经在人体中起到枢转、调节阴阳气血的作用。

少阳经是阳气由太阳状态转化到阳明状态的节点,它主管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和调节。

少阳主枢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阴阳:少阳经能够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使人体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2. 疏通经络:少阳经能够疏通经络,促使气血运行畅通,预防和治疗疾病。

3. 调节情志:少阳经与情志密切相关,能够调节人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健康。

三、阳明主阖阳明主阖是指阳明经在人体中起到闭合、收藏阳气的作用。

阳明经是阳气逐渐衰减、转衰的经络,它主管人体的阳气收藏和蓄积。

阳明主阖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收藏阳气:阳明经能够将太阳经释放的阳气进行收藏,使阳气进入潜藏状态。

2. 蓄积能量:阳明经能够将收藏的阳气进行蓄积,为人体提供能量储备。

3. 维持生机:阳明经能够维持人体的生机活动,保障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结束语:总之,三阴三阳开阖枢是中医理论中对人体三阴三阳经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分别代表了阳气的一种状态,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和生机活动。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图解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图解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图解三陰三陽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三阴三阳圆运动:三阴三阳又可以细分。

都知道经络运行的起点是太阴肺经,经过一轮的循环,经过手太阴(艮立秋脾肺)肺,手阳脉大肠,足阳脉胃(兑春分阳明大肠胃),足太阴脾会到胸中。

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轮的循环就是太阴和阳明。

下面看第二轮的循环,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再次回到胸中。

第二轮是少阴和太阳。

第三轮则是最后一轮循环,不用看看,就剩下厥阴和少阳了。

第一轮的运行,是阴阳气的起始,阴气和阳气刚开始运行,自然阳气盛,阴气盛,所以命名为阳脉和太阴。

第二轮阴阳气稍弱,就命名太阳和少阴,而第三轮阴阳气衰,则命名厥阴和少阳。

三阴三阳的时、位、性三阴三阳的哲学基础是“一分为三”和“一分为二”的有机结合。

“一分为三”是古人的宇宙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

“一分为二”则是方法论,是事物的属性。

在《周易》中“一分为三”被称作“三极(才)之道”,“一分为二”称作“一阴一阳之为道”。

三阴三阳是“兼三才而两之”的结果,——“六爻之动”。

一、六时三阴三阳的内涵三阴三阳是古天文历法的内容,六爻历把一天分为三阴三阳六时,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为初始之阳,生于日出,少阳为最盛之阳,应于日中,阳明为末了之阳,终于日入;太阴为初始之阴,生于合夜,少阴为最盛之阴,应于夜半,厥阴为末了之阴,终于平旦。

把一年分为三阴三阳六节,则太阳始于春分,少阳应于夏至,阳明止于秋分;太阴始于秋分,少阴应于冬至,厥阴止于春分。

二、三阴三阳与八卦的关系“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戊之上,太阳主之;己亥之上,厥阴主之。

”从《内经》来看,三阴三阳之说见于《内经·阴阳离合论》,《内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似乎“枢”字最好理解,即阴阳转换之枢纽。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摘要:中医运气学说中的中心内容就是五运六气,中医领域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进行了扩展。

五运指的是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六气指的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等,五运从年干推算,六气从年支推算,从运与气之间,观察生制与承制的关系,来判断该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症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病位,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及厥阴六经病,它是指导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础。

本文综述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关键词:五运六气;六经辨证;中医学辨证施治;综述中医学家方药中曾说:“中医理论的渊源及基础就是五运六气”,近代中医学家将运气学说摒弃,对中医学基本理论中的很多改变已经阐述不清,其中“六经”就是一个例子。

有学者认为采用八纲辨证,也就是六经辨证,六经可废除。

甚至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用六经。

但是六经辨证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内容,六经的理论不可小觑[1]。

本文就以五运六气对六经辨证的原义及作用进行阐述,以说明五运六气在六经辨证中的重要意义。

1.六经辨证理论1.1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中医学进行辨证的方法,其中三阳包括太阳、少阳、阳明;三阴包括少阴、太阴、厥阴。

《素问·热论》中将热病分为三阴、三阳的六个阶段;张仲景《伤寒论》中,疾病的辨证纲领就是三阴三阳,从此树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对后来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关于六经辩论的实质,直至当前,依旧存在很多争议,各个中医学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存在多种不同看法,使六经辨证未能得到较好的传承。

1.2六经实质对于六经实质讨论,主要是对三阴三阳的阐述,通常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细分,阴阳两仪各有两个太少,阴有太阴,少阴;阳有太阳、少阳,这四个为四项,此外还有两个非太非少的阳明和厥阴,因此,形成三阴三阳。

《素问·热论》中六经以表里分阴阳,而《伤寒论》中六经一寒热分阴阳。

图三阴三阳开阖枢图精选版

图三阴三阳开阖枢图精选版

图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图2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近现代中医界由于摒弃了运气,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

事实上,六经是为重要的内容,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三阴三阳的概念不搞清楚,六经的实质就永远是个谜。

三阴三阳既是对自然界离合的六个段的划分,也是对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

◆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

从的角度来看六经,有关六经的一些难题,大多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已故家先生曾指出:五运六气学说“是的基础和渊源”。

近现代的中医界,由于摒弃了运气学说,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六经”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人认为“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甚而批评《》“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

事实上,六经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本文拟据运气理论对六经辨证的原义和实质试作阐释,藉此说明运气学说的重要意义。

探求“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中医学中将疾病分属三阴三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进行的方法,习称“六经辨证”。

《·热论》首先将热病分作三阴三阳六个阶段;至东汉张仲景的《论》,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树立了论治的光辉典范,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但是,“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后世医家颇多争议。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

目前通常的解释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事物由阴阳两仪各生太少(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而为四象,进而又分化出非太非少的阳明和厥阴,形成三阴三阳。

有人认为,《素问·热论》的六经以表里分阴阳,《伤寒论》六经则以寒热分阴阳。

若按此理解,三阴三阳表达的仅是寒热的甚微和表里的深浅。

但作为辨证纲领的六经,并没有把热象最着或最盛的病叫太阳病,也没有把寒象最重或阳气将绝,抑或传变到最里的病叫太阴病。

韩金凤教授应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验案举隅

韩金凤教授应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验案举隅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616.2020.05.022∗津武名医工作室项目(N o .津武人才办[2014]5号);全国第四批中医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 o .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ә通信作者,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E -m a i l :h a n jf 01@163.c o m 韩金凤教授应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验案举隅∗高艳华1㊀㊀韩金凤2ә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12018级硕士研究生,2肿瘤血液科,天津㊀301700关键词㊀开阖六气针法;五运六气;验案中图分类号㊀R 249.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是由龙砂学派弟子(陕西宝鸡中医院)王凯军创制,龙砂学派代表性传承人评价此疗法是运用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于针灸方面的成功典范[1]㊂顾植山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中阴阳离合理论,开创性地绘出了 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图1) 和 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2) ,二图清晰地展现出了人体三阴三阳六气盛衰的运行节律,这便是龙砂开阖六气针法的理论来源㊂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不同于一般的常规针刺方法,它没有特定的选穴及补泻手法,该针法在开阖枢理论指导下,在全身随处均可作开阖枢太极图,人身无处不太极,即在人体以任意一点为中心均可作出一个三阴三阳开阖变化的圆,在实践应用中尤以头顶部最为常用且简便㊁易于操作,另外较常用的还有腹部㊁骶部(火针多用)㊁病灶局部等㊂根据三阴三阳病机在相应部位进行针刺,可取得较好疗效㊂韩金凤教授师承名中医顾植山教授㊁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及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其中医理论扎实,孜孜务学,从医20余载㊂韩师作为龙砂学派弟子,深入学习开阖枢理论并将龙砂开阖六气针法运用于临床,获益颇多㊂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兹例举韩师运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不寐㊁寒痹㊁咳嗽㊁胸痛的验案如下,以飨读者㊂图1㊀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㊀图2㊀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1㊀不寐张某利,女,38岁,2020年1月1日初诊,主诉:入睡困难半月㊂患者近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整夜失眠,入睡困难,鼻塞,咳嗽,咽部有痰,自行口服抗生素(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㊂大便干结难解,近5日未解大便,小便黄㊂舌尖红苔薄黄,脉沉数㊂处方:胆星10g ,竹茹10g ,陈皮10g ,半夏10g,茯苓15g ,炒甘草10g ,枳壳10g ,菖蒲15g ,芦根15g,白茅根15g ,冬瓜仁20g ,桔梗10g ,共5剂,1剂/日,水煎取汁300m L ,分早晚2次温服㊂行开阖六气针法:用0.25m mˑ40m m 毫针平刺太阴㊁阳明㊁少阴㊁太阳各一针,留针30m i n㊂2020年1月6日复诊:患者自诉行针刺后当晚可入睡,咳嗽咳痰好转,偶有干咳咽痒,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上述处方胆南星改为3g,竹茹改为6 g,加防风10g,地龙10g㊂共5剂,煎服法同上㊂行开阖六气针法1次,具体操作同前㊂2020年1月12日三诊:患者诉症状已完全消失㊂按语:患者整夜失眠,入睡困难,大便干,小便黄,故属阳明不降,少阴心经火旺,选开阖六气针法降阳明㊁少阴后当晚患者即可入睡㊂患者近日鼻塞㊁咳嗽有痰,当属太阴肺经故针刺太阴以清肺化痰止咳,小便黄当属少阴心经有热移太阳小肠[2],故针刺太阳兼少阴,以泻心与小肠火热㊂同时方药选用温胆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以理气清肺㊁化痰止咳,故患者复诊时睡眠改善,咳嗽咳痰有所好转,而患者出现干咳咽痒,故减胆星㊁竹茹用量,加防风㊁地龙祛风以止痒㊂2㊀寒痹商某平,女,45岁,2019年12月1日3初诊,主诉:全身怕凉3年㊂患者自诉全身怕凉3年,左肩部及腰部怕凉及僵硬尤为明显,常犯尿路感染㊁口腔溃疡,纳可,入睡困难,大便不成形,小便黄㊂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7日㊂平素月经提前,周期22~24天,经期6天,色暗黑,夹血块㊂舌尖红,苔薄黄,脉左寸稍数㊂既往有子宫肌瘤手术㊁乳腺纤维瘤手术病史㊂处方:川连10g,茯苓10g,车前子10g,黄芩10 g,远志6g,生姜12g,大枣6g,半夏10g,通草10g,麦冬10g,炒甘草6g,生枣仁20g㊂共7剂,1剂/日期,水煎取汁300m L,分早晚2次温服㊂行开阖六气针法:用0.25m mˑ40m m毫针平刺少阴㊁少阳㊁太阳㊁太阴各一针,留针30m i n㊂2019年12月30日复诊:服药期间犯尿路感染1次,口腔溃疡及左肩部不适明显好转,仍腰部怕凉,睡眠可,小便可,大便已成形,舌尖稍红,苔薄白,双尺脉沉㊂上方川连改为12g,加菟丝子15g,川断15g,巴戟天15g㊂共14剂,水煎300m L,分早晚2次温服㊂行开阖六气针法1次,具体操作同前㊂2020年1月15日三诊:诉上述诸症均已改善,处方药同二诊共7付并行开阖六气针法1次,具体操作同上㊂按语:患者初诊时全身怕凉已久,畏风,提示寒盛;常犯尿路感染㊁口腔溃疡,入睡困难,小便黄,加之舌尖红苔薄黄寸脉数提示火旺,少阴心神被扰;大便不成形提示心火之子脾土来复[3];患者为寒盛火郁㊁太阴脾土受损之证,方选川连茯苓汤加减,散外寒并使郁热从小便而去㊂此发病节气处于乙亥年六支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患者出现寒盛火郁的表现,加之左肩不适,按照部位划分应属少阳,故开阖六气针法应选针刺太阴㊁少阳㊁少阴㊁太阳,留针30m i n,起针时患者自诉肩部不适感已明显减轻㊂3㊀咳嗽张某某,男,73岁㊂2019年11月27日初诊,主诉:咳嗽㊁咳痰伴胸闷气喘5月余㊂患者入院检查明确诊断为左肺小细胞肺癌伴上腔静脉综合征,住院期间查房时患者诉近3日全天无睡意,倍感痛苦,咳嗽咳痰,痰黏不易咯出,食纳欠佳,小便可,大便稍硬,排便不畅㊂舌淡红,苔白腻㊂遂给予行开阖六气针法:用0.25m mˑ40m m毫针针刺头部太阴㊁阳明㊁厥阴,同时从百会引针阳明一针㊂下针5m i n后患者诉头部轻松,双眼皮下坠感,有睡意,继续留针30m i n后起针㊂起针后患者诉睡意较浓㊂下午查房时患者诉午饭后睡1h余,精神佳㊂次日查房时患者诉大便已解,夜间睡眠良好㊂继续行开阖六气针法2次,隔日1次,操作如前㊂按语:患者大便稍硬不畅,症属阳明不降,此季节正处于阳明燥金当令,患者咳嗽㊁痰黏难咯,均为阳明不降的表现,故重着取降阳明,并由百会引针指向阳明㊂今年为土运不足之年,患者苔白腻,故取太阴㊂患者生年为丁亥年,岁木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就诊当年为己亥年,也是厥阴风木司天故选厥阴针刺㊂患者无睡意病机属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故选取太阴㊁阳明㊁厥阴以调和阴阳,故症状大有改善㊂4㊀胸痛陈某某,男,73岁,2018年11月30初诊,主诉:胸闷憋气4年加重1天㊂患者主因胸闷憋气4年,近1日加重来诊,2年前行心脏支架术,自述昨日夜间约凌晨2点频发胸闷憋气,发作时出汗㊁心前区刺痛,发作时正欲解大便,纳可㊂舌尖红苔薄黄,脉沉涩㊂处方:炙甘草30g,党参15g,桂枝10g,炮干姜10g,麦冬30g,生地20g,阿胶5g,麻仁10g,制附子5g,乌梅30g,细辛3g,黄连10g,黄柏10g,当归10 g,大枣5枚,共5剂;生姜3片,白酒50m L为引;上药水煎300m L,分早晚2次温服㊂行开阖六气针法:用0.25m mˑ40m m毫针平刺少阴㊁厥阴㊁少阳各一针,留针30m i n,2018年12月5日复诊:胸闷憋气减轻,夜间发作一次,舌淡苔白脉沉㊂继服上方14剂㊂行开阖六气针法针刺1次,具体操作如前㊂按语:昼为阳,夜为阴,患者夜间频发,此为心阴血不足也,心阴阳气不相顺接即发病㊂古代中医先贤认为补阳气首选建中汤,顾护阴液首选复脉汤㊂既然要滋阴,为什么用辛温大热之药呢?这是由于阳生阴长㊁阴阳互根的道理[4]㊂张景岳云: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㊂ 心为阳中之太阳,故用辛温之桂枝㊁生姜㊁白酒,以益阳化阴,这就是辛温之药可以化阴的道理㊂上方炙甘草为君,甘草既可建中气㊁资脉源,又能通经脉㊁利血气(‘名医别录“),与大枣合用补脾胃㊁建立中焦㊂土为万物之母,脾为气血之源,脾土健旺,自能化生气血,盈畅经脉[5]㊂更伍生地㊁麦冬㊁阿胶滋阴养血,气血共调,阴阳双补,是助心液得复㊂患者每于凌晨2点发病,正值厥阴病欲解时,此为自然界正处于阳气生长的阶段,厥阴有阴尽阳生之机,在此时得自然界阳气相助,有助于驱邪外出,疾病向愈,故用炙甘草汤合乌梅丸㊂根据发病部位㊁发病时段选择少阴㊁厥阴,即将进入少阳时段,故针刺少阳以助阳气生发㊂患者复诊时,夜间发病已明显减少,并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继服原方14剂加强疗效㊂5㊀小结临床上具体应用开阖六气针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㊂首先在体位的选择上,太极是个圆运动,以医者为主体看到的永远是左升右降㊂但根据 圣人南面而立 的说法,为了规范,医患均取面南位为天人相应最理想状态,但阴阳开阖枢两两相对,在临床上,太阳和太阴两开相通,少阳和少阴两枢相通,阳明和厥阴两阖相通,故朝向正反都能奏效㊂总体原则遵循 腹为阴,背为阳 即可㊂其次在针刺手法的选择上,面向患者针刺区域,始终顺时针沿皮刺,没有刻意的补泻手法㊂最近顾植山教授以指代针施用按压手法,同样取得了很好效果㊂再者,通过中心点指向病机所指向的部位,也可称引经针,其在一定程度上可着重治疗该经病症㊂还有,针法运用的最佳时期,根据顾氏开阖枢理论,六经欲解时是判断病机的重要依据[6],例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即9~15时㊂因太阳病的病机为阳气被风寒之邪郁遏,故在9~15时这段阳气最旺的时间,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有病邪得解的可能㊂根据开阖六气针法辨证属太阳者此时行针最易见效㊂最后,在针刺取穴的数量上,一般根据医者取得的主要象态和次要象态,针刺2~3个部位㊂其他注意事项与一般针灸相同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顾植山,陶国水,陆曙,等.龙砂医学流派概要[J].江苏中医药,2016,48(10):68-71.[2]㊀缪问.三因司天方//陈无择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27.[3]㊀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全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38-140.[4]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8.[5]㊀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9-190.[6]㊀任廷革.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09-110.(收稿日期:2020-08-01)﹏﹏﹏﹏﹏﹏﹏﹏﹏﹏﹏﹏﹏﹏﹏﹏﹏﹏﹏﹏﹏﹏﹏﹏﹏﹏﹏﹏﹏﹏﹏﹏﹏﹏﹏﹏﹏﹏﹏﹏﹏﹏﹏﹏﹏﹏﹏﹏﹏﹏欢迎订阅㊀欢迎投稿。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六经辨证论治指导价值的初探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六经辨证论治指导价值的初探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六经辨证论治指导价值的初探谢胜;刘园园;梁谊深【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07【摘要】《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作者利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会因体质的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但在相同气运下人体脏腑及经络的偏颇是存在典型共性的,这种共性源于特殊运气格局对人体特定脏腑及经络的靶向影响。

由此推知,在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主事影响下人体必然有相应的脏腑及经络与之相感应,经过对2011—2015年五运六气影响下的各枢机主事阶段由于枢机不利而出现的特征性经络红外热像图特点分析的观察总结,作者初步构建了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人体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

同时,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种时位辨证的论点,作者结合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捕捉不同气运格局影响下三阴三阳枢机开阖不利的特征性“伤寒热图”,对指导临床六经辨证论治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5页(P1202-1206)【作者】谢胜;刘园园;梁谊深【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南宁,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南宁,530000;柳州市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柳州,54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相关文献】1.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探讨大柴胡汤的证治 [J], 翟茜茜; 霍青2.应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诊治肺系病体会 [J], 朱金凤3.以六气开阖枢释六经,倡三阳三阴钤百病——记京城名医黄竹斋 [J], 徐江雁4.三阴三阳的位序与《伤寒论》六经“开、阖、枢” [J], 岳小强;杨学5.从“开阖枢”理论谈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 [J], 李洪海;马月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图2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近现代中医界由于摒弃了运气学说,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

事实上,六经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三阴三阳的概念不搞清楚,六经的实质就永远是个谜。

三阴三阳既是对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个时空段的划分,也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

◆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看六经,有关六经的一些难题,大多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已故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曾指出: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

近现代的中医界,由于摒弃了运气学说,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六经”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人认为“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甚而批评张仲景《伤寒论》“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

事实上,六经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本文拟据运气理论对六经辨证的原义和实质试作阐释,藉此说明运气学说的重要意义。

探求“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中医学中将疾病分属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习称“六经辨证”。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首先将热病分作三阴三阳六个阶段;至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树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光辉典范,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但是,“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后世医家颇多争议。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

目前通常的解释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事物由阴阳两仪各生太少(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而为四象,进而又分化出非太非少的阳明和厥阴,形成三阴三阳。

有人认为,《素问·热论》的六经以表里分阴阳,《伤寒论》六经则以寒热分阴阳。

若按此理解,三阴三阳表达的仅是寒热的甚微和表里的深浅。

但作为辨证纲领的六经,并没有把热象最著或阳气最盛的病叫太阳病,也没有把寒象最重或阳气将绝,抑或传变到最里的病叫太阴病。

且太阳主表,何以不联系主皮毛的肺卫而与膀胱配应为什么温邪外感就不是先犯太阳太阴若为阴之极,为什么《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讲的仅是一般脾胃消化道症状太阴病的第二条是“太阴中风,四肢烦痛”,第四条是“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均不能以寒盛里极作解释。

日本汉方医家把少阴病说成是“表阴证”,但《伤寒论》少阴病多亡阳危候,论中列出的“难治”、“不治”、“死”的条文就有8条之多,远较太阴和厥阴病深重,其证候性质能以“表阴”概括吗等等此类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阴阳再分或八纲说所能解释清楚。

三阴三阳的概念不搞清楚,六经的实质就永远是个谜。

“三阴三阳”指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三阴三阳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大特色。

《黄帝内经素问》论述三阴三阳的篇名叫“阴阳离合论”,这就明确指出了三阴三阳与“阴阳离合”密切相关。

什么叫“阴阳离合”呢《史记·历书》说:“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

”说明三阴三阳的划分是以一年中阴阳气的盛衰变化为依据的,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如图示。

三阳之开、阖、枢,为什么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从上面图式中可以看到,太阳在东北方,冬至过后,正是阳气渐开之时,故为阳之“开”;阳明在西北方,阳气渐收,藏合于阴,故为阳之“阖”;少阳在东南方,夏至太阳回归,阴阳转枢于此,故为阳之“枢”。

三阴之开、阖、枢同理:太阴在西南,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为阴之“开”;厥阴居东向南,阴气渐消,并合于阳,故为阴之“阖”;少阴在正北方,冬至阴极而一阳生,故为阴之“枢”。

笔者认为,老子《道德经》中“三生万物”之“三”,指的就是自然之气的开、阖、枢。

宇宙由太极生阴阳,阴阳之气有了开、阖、枢三种运动变化状态,于是化生万物。

有人引用《周易·系辞》的天、地、人三才说来解释老子“三生万物”之三,但人是由“三”产生的万物之一,而不应是生成万物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否则,没有人的地方的万物怎么产生呢故以《周易·系辞》的“三才”来解释老子的“三生万物”,于理欠通。

三阴三阳开阖枢决定“六经”和“六经辨证”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

需要用五运六气在不同时空方位阴阳气的状态来理解三阴三阳。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看六经,以往六经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就大多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例如:风寒外感,何以先犯足太阳为什么温邪外感又首先犯手太阴肺按三阴三阳六气开阖枢方位,太阳在东北,阳气始开之位;太阴在西南,阴气始开之位。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

”寒为阴邪,故风寒下受,宜乎先犯足太阳。

温热在上,又属阳邪,故温邪上受,就要先犯手太阴。

气分是阳明,营分血分是内入少阴。

可见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基础都是三阴三阳,用三阴三阳模式就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

《素问·六微旨大论》论标本中见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六经表里相配: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则少阳,虚则厥阴。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太阳和太阴、少阳和少阴、阳明和厥阴互相中见和互为表里试看上述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太阳与少阴同居北方,均含一水寒气;阳明与太阴同居西方,均含四金燥气;少阳与厥阴同居东方,均含三木风气。

明白了这一关系,它们之间互相中见和互为表里的道理就容易理解了。

由此联系到中医的伏邪学说。

前人认为寒邪“无不伏于少阴”。

为什么伏于少阴呢因少阴和太阳同处北方时位,寒邪从北方入侵,体实则从太阳而发(所谓“实则太阳”),体虚则心肾阳气受损,发病时呈现出少阴病特征,故称“邪伏少阴”。

再看SARS,按“三年化疫”理论,病邪应属伏燥,燥邪多从西方犯太阴阳明之地,故SARS呈现出伏燥发于太阴而伤肺的特征。

《素问·热论》描述六经传变,只涉及足之六经而未及手六经。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基本上继承了《素问·热论》六经的概念。

经北宋朱肱的发挥,遂有“六经传足不传手”之说。

后人对此多存疑问,不知其所以然。

如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或问》中说:“手经之阴阳,居人身之半;足经之阴阳,亦居人身之半。

若谓传一半不传一半,则是一身之中,当有病一半不病一半之人也。

天下之病伤寒者,不为不多也,曾谓有人如此乎”从阴阳离合的开、阖、枢方位可知,三阴三阳与经络的配应,确乎先从足六经开始的。

再从三阴三阳与脏腑的联系看,足六经与脏腑的关系是:太阳-膀胱,阳明-胃,少阳-胆,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

若谓六经模式由八纲辨证归纳而来,何以忽略了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和肺从三阴三阳开阖枢方位图可知,心所处的正南和肺所处的正西都不是三阴三阳的正位。

南北对冲,正北为少阴,故心称手少阴;少阴也缘心火而配属“君火”,少阴病多心肾阳衰证候。

西方属太阴阳明之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肺称手太阴,辨证宜从阳明太阴中求之。

人气应天,“天有六气,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

”三阴三阳既是对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个时空段的划分,也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

三阴三阳在天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在人则各一脏腑经络。

清代医家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本义》在阐述六经时云:“此皆论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未尝论及手足之经脉。

”张氏强调六经是“六气之化”是对的,但“六经”不是经络而又不离经络;不是脏腑却可统脏腑。

不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但又与风、寒、暑、湿、燥、火密切相关。

正是有了三阴三阳辨证,故伤寒学家强调“伤寒之法可以推而治杂病”。

“六经岂独伤寒之一病为然哉,病病皆然也。

”山西老中医李可治疗内科急危重症疑难病,常用六经辨证而获奇效。

他的体会是:“伤寒六经辨证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

”学者认为,《伤寒论》中的方剂主要源自《汤液经法》,但为什么《汤液经法》未能像《伤寒论》那样对后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原因在于张仲景发展了六经辨证体系。

陶弘景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也取材于《汤液经法》,但采用的是五行脏腑辨证模式,影响就远不如《伤寒论》而少有流传。

讲《伤寒论》不能不讲六经辨证。

可以说,没有六经辨证,就不会有《伤寒论》如此高的学术地位。

日本的古方派医生不重视《黄帝内经》,其代表人物吉益东洞甚而否定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学说,认为《伤寒论》“论不可取而方可用”。

他们割裂《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联系,不去研究《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深意,只研究《伤寒论》的方证和药方。

日本古方派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六经可废论”就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

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等将证候的动态演化性概括为“动态时空”特征,三阴三阳之间是有序的动态时空变化。

三阴三阳辨证,可较好地反映疾病发生时内外环境整体变化的动态时空特征,绝非八纲辨证可以替代。

厘清“六经”理论与五运六气的关系,对正确理解和运用六经辨证,评估六经辨证的价值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顾植山安徽中医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